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五年级数学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04 17:47:56 五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必备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必备15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2 、123页的内容及第124 、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教材第122页的例1 。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1)算出平均数是1 。 475,认为身高接近1 。 475m的比较合适。

  (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 485,身高接近1 。 485m比较合适。

  ( 3)身高是1 。 52m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 52m左右比较合适。

  2、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 。 52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完成教材第124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 、2 、3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 1)计算出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解形如ax+bx=c的方程,理解方程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借助图形分析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作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的优势和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1、重点:画图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2、难点:找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方框图。

  3、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有什么爱好?

  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2、同学们,乐乐和姐姐都喜欢收集邮票,同学们来看一下图上给出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能够得出哪些信息?

  学生发言:

  1、姐姐和弟弟一共收集180张邮票;

  2、姐姐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

  教师:那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发言:乐乐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

  那我们今天就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2、找等量关系,画图表示

  教师: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言:图片中给出的信息很少(乐乐和姐姐的都不知道),只给出两个数量关系。

  那我们来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请同学自己独立找一找,试试看。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等量关系。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全班提示。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找到了哪些等量关系?

  学生发言:

  1、姐姐的有票张数+乐乐的邮票张数=180张;

  2、姐姐的邮票张数=乐乐的邮票张数×3。

  教师:我们能看出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回答:不太清晰。)那我们来对这些数据进行画图表示。来,跟上大家的节奏。

  师生共同作图,作图如下:

  3、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教师:现在我们应该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吧,大家说一说,试一试。

  学生发言:我们可以设乐乐有x张邮票,那么姐姐就有3x张邮票……

  师生对话,列出方程:

  x+3x=180

  解方程,得出结果:

  x+3x=180

  4x=180

  x=45

  3x=3x45=135

  教师:那我们计算的是否正确呢?同学们进行验算一下。

  学生验算。教师引导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

  师生共同得出:答:乐乐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4、变式训练,巩固提升

  教师:如果把“我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改为“姐姐比我多90张邮票”,可以怎样列方程呢?想一想,与同伴交流。

  学生思考、交流后:3x-x=90。

  三、课堂小结

  教师:来,我们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把这个问题解决的。

  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1、找出已知量,设出未知量;(前提)

  2、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关键)

  3、解方程,得出答案; (核心)

  4、检验结果,写出答案。 (保障)

  四、随堂练习

  1、出示习题,学生思考;

  学生说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生进行点评,教师辅助指导、总结。

  2、出示习题,学生板演。

  其他同学自主练习,然后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共同点评,发现并指出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出示的四个方程。

  家庭作业:完成《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邮票的张数》是在学生学习了解方程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从生活实际出发,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问题在用列式计算来解决很难找出思路。这时候就会发现用方程解决问题能够提供清晰的思路,方程的优势和价值就显而易见。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怎么来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上。这部分是学习的重点,一方面它为后期解方程的前提,另一方面解决问题的思路都在这一步骤上。同时在最后引导学生检验计算结果,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2.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能列方程解“相遇问题”。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

  一、导入阶段

  1.复习行程问题中的速度、时间、路程的基本数量关系。(口答

  甲每分钟行50米,乙每分钟行40米,1分钟两人共行几米?

  2分钟两人共行几米?

  5分钟两人共行几米?

  2.根据题意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一辆轿车每小时行60千米,卡车和轿车同时行了x小时,问:卡车行了多少千米?

  轿车行了多少千米?

  两车共行了多少千米?

  二、结合实例,探究新知

  1. 出示例题1

  沪宁高速公路全长约270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上海和南京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00千米,客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2. 学生读题,找出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1) 你可以从题目中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2) 学生介绍,教师画线段图。

  (3) 分析: 设经过x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那么客车行的路程可以用80x千米表示,轿车行的路程可以用100x千米表示。

  (4) 寻找等量关系:客车行的路程+轿车行的路程=沪宁高速公路全长。

  (5) 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设经过x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80x+ 100x = 270

  180x = 270

  x = 1.5

  答:经过1.5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检验)

  三、巩固深化,灵活应用

  1. 练一练

  (1) 小亚和小巧同时从相距路程为960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小亚平均每分钟走58米,小巧平均每分钟走62米,几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学生尝试画线段图,反馈交流)

  解:设x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

  58x+ 62x = 960

  120x = 960

  x = 8

  答:8分钟后两人在途中相遇。(检验)

  (2) 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为40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这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客车平均每小时行44千米,4.5小时后两车相遇,货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客车行的路程+货车行的路程=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

  解:设货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

  44×4.5+4.5x = 405

  198+4.5x = 405

  4.5x = 207

  x =46

  答:货车平均每小时行46千米。(检验)

  2. 看图解题

  分析比较,与例题比较,哪些题用方程解容易想?为什么?

  3. 补充练习。(学生尝试着独立完成)

  (1)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路程为26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44千米,几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

  (2)小巧和小胖合作打一篇1850字的文章,小巧平均每分钟打36个字,小胖平均每分钟打38个字,完成这篇文章需要多少分钟?

  (3)甲乙两人同时从路程为546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6分钟后在途中相遇,已知甲平均每分钟走50米,乙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四、全课总结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

  2.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2、能根据分数的特点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把分数化小数。

  【方法指导】引导发现、合作探究

  【导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呈现

  1. 填空

  0.9里面有9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0.07里面有7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0.013里面有13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与小数的新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分数与小数互化)

  二、自主学习 合作讨论

  1.课件出示书第7页情境图,引导观察

  根据这一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0.06与1/20哪个大?)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学习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

  2.指导估算。先让学生估计,指名说一说估计的结果。

  3.引导学生通过除法或者画图或者其它方法进行尝试。

  (1)画图,用分数和小数分别表示两个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把时化成分的方法进行比较。

  (3)把分数化成小数进行比较。

  (4)把小数化成分数进行比较。

  (5)其它方法。

  4、引导得出分数与小数互相转化的方法

  “一般地说,分数化为小数是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去除以分母;小数转化成分数则是先把小数化为十进分数,再进行处理。”

  三、展示交流 规范评价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主要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先将所有的分数全部通分,再进行计算的;

  二是先根据需进行部分的通分。这两种方法哪种合适,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算式特点来确定的。

  四、问题训练合作指导

  完成课本第7页下面的练习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练一练第1、2题

  3.练一练第3-5题

  五、归纳概括提升意义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况,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验问题。

  3、在观察、操作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量杯,石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

  2、同学们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3、出示石块

  学生观察石块。

  师问: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

  生想一想,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学生试、猜测量方法)

  3、以小组为单位,先制定测量方案,再实际测量,能直接用公式吗?不能怎么办?

  板书课题:有趣的测量

  二、进行实验

  (一)采用淘气的方法进行实验

  1、出示一盛有不满水的长方体容器。师生讨论可以怎样测量出石块的体积。

  2、按照讨论的结果师操作:将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长方体容器里。(或课件演示)

  3、学生测量出容器的底面长、宽和高分别是多少。

  4、放入石块前水高10cm,放入石块后水面高15cm。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师板书:15×10×(15-10)=750(cm3)

  =7.5(dm3)

  5、小结:放入石块后水面升高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二)实验二:溢出水的体积即石块体积的方法

  1、除了刚才用求升高水的体积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石块的体积呢?

  学生讨论,交流。

  2、小组内操作实验。

  (放入石块前,容器里的水是满的,放入石块后,溢出的水在水槽中,倒入量杯里,有多少毫升,就是石块的体积。)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方法,谁能说一说有哪些方法?在测量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注意:在测量时水要没过物体)

  三、巩固练习

  课本47页“练一练”的1、2题。

  板书设计

  有趣的测量

  15×10×(15-10)=750(cm3)

  =7.5(dm3)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分数乘法,具备计算整数乘以分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以及变式初步理解分数乘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举实例,逐步深入讲解分数乘法,有利于理解运用新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举例以及变式初步理解分数乘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

  2、

  3、

  二、新课引入

  1、举例

  1个占整张纸条的.1/5,3个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两种计算方法:

  加法计算:

  乘法计算:

  2个3/7的和是多少?

  2、观察上述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3、对比下列两种算法。

  4、总结归纳

  分数和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计算结果可以写成最简分数,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5、练习

  计算下列题目,并将结果填入表格中。

  4211/21/4

  x12

  48241263

  观察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三、例与练

  例1:4个2/15是多少?

  例2:

  练习:2/3x4

  2/3x4=(2x4)/3=8/3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淘气吃了这个蛋糕的1/8,爸爸吃的是淘气的2倍,爸爸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1x1/8x2=1/4

  答:爸爸吃了蛋糕的1/4。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认识因数和倍数(教材第5页内容,以及第7页练习二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复习导入】

  1. 教师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0÷5= 16÷2=

  12÷3= 100÷25=

  220÷4= 18×4=

  25×4= 24×3=

  150×4= 20×86=

  学生口算

  2. 导入: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整数乘法和除法中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探讨的内容。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1)

  【新课讲授】

  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

  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

  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数,10和2是20的因数。或:20是10的倍数,20是2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2是20的因数。(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2.举例概括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M是N和P的倍数。

  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3、9、15、21、36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1题。

  3.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16和24和2472和820和5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因数和倍数(1)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理解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点比较少,教学中,我采取让学生反复说,互相说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因数和倍数(2)

  【教学内容】

  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教材第6页例2、例3,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2~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

  【重点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复习导入】

  说出下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0÷4=5 6×3=18

  在上面的算式中,6和3都是18的因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18的因数吗?18是3的倍数, 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2))

  【新课讲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教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教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教师板书: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18的因数。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2的倍数有:2、4、6、8、10、16、……

  教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

  5的倍数有:5,10,15,20,……

  教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

  教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课堂作业】

  1.完成课本第7页练习二第2~5题。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6~8题。

  【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因数和倍数(2)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对于刚刚对因数和倍数有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吸取同伴的好方法,很好的体现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66页例2,第66页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4~7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概括归纳成法则。

  2. 能灵活地运用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3. 培养同学们对知识的迁移、归纳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熟练地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 我会算。(口答)

  2/5+1/5 5/8-3/8 5/6+4/6 9/7-4/7 1/8+7/8

  13/17-5/17 5/9-5/9 2/19+5/19+1/19

  抽学生说答案。

  师: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是怎样计算的?计算的结果要注意什么?抽生说一说。

  小结: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2. 我能算:3/4+1/2,7/8-1/4。

  抽两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会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变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进行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时,怎样做得又对又快。

  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1. 教学例2

  板书:8/9-5/6。

  学生动笔尝试计算8/9-5/6。

  小组交流算法,并对同伴的算法进行评价。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生1:先通分,要把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因为9×6=54,所以把54作为两个分数的公分

  母,这样8/9-5/6=48/54-45/54=3/54=1/18。

  教师板书:8/9-5/6=48/54-45/54=3/54=1/18。

  生2:我也是先通分,把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通分时,只需要把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8,作为两个分数的公分母,也就是8/9-5/6=16/18-15/18=1/18。

  教师板书:8/9-5/6=16/18-15/18=1/18。

  师小结:这两种方法都行,都是先通分,把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计算。

  2. 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2/15+7/10

  学生独立完成,抽生汇报。

  生1:先通分,找出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30做公分母,得到4/30+21/30=25/30=5/6。

  教师板书:2/15+7/10=4/30+21/30=25/30=5/6。

  生2:因为15×10=150,所以两个分数通分后得到20/150+105/150=125/150=5/6。

  教师板书:2/15+7/10=20/150+105/150=125/150=5/6。

  生3:我用15和10的公倍数60做公分母,通分后是8/60+42/60=50/60=5/6。

  教师板书:2/15+7/10=8/60+42/60=50/60=5/6。

  ……

  算法的优化: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方法中第一种方法更简便些。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数据小一些,便于计算,不容易出错。

  3. 尝试练习:试一试

  教材第66页,例2的试一试。

  计算:5/6+7/8 15/17-2/3 1/8-5/12 3/8+1/5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并个别辅导。

  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集体订正。

  4. 梳理算法

  师:同学们通过积极动脑、动手,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你能用自

  己的话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抽生说一说。

  指导学生读课本第66页,并勾画下来。提醒补充:计算的'最后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 课堂活动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组算式的分母有什么特点?(两个数为互质数)

  再引导学生观察,像这样的算式在计算上有什么窍门?(分母的乘积为结果的分母,分子的和

  或差为结果的分子。)

  2. 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4人小组开展活动。

  (1)独立完成计算题。小组内交流第一小题的答案并相互订正。

  (2)组内统计全对的同学人数,并完成第2小题。

  (3)同桌互相口头提问题,并列式解答。

  3. 练习十四第4,5,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算理。

  2.正确计算小数四则运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运用知识的能力。

  3.能按要求对积或商进行凑整,培养思维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思考的过程。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计算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复习巩固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算理。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9.5-6.7= 2.4+6.6= 4.5×6= 3.5÷0.35=

  6-0.6= 0.9+0.91= 20×0.2= 0.92÷0.4=

  2.说说每组题的特征及算法。

  8.7×0.1=

  8.7÷0.1=

  8.7÷10=

  8.7×10=

  3.比较上面4个算式的意义:

  ① 预测结果:与8.7比较。

  ② 说说4道题之间关系:

  8.7÷0.1和8.7×10 8.7×0.1和8.7÷10

  联想: 8.7×10和8.7÷0.1

  8.7×0.01和8.7÷100

  4.小结: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比较:

  乘法: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除法:商不变性质

  [通过小数的乘除法练习,建立数的敏感性。]

  二、探究新知

  出示(书本P69页第4大题)独立思考

  9.5×0.8○9.5; 0.6×1.2○0.6

  9.5×1.8○9.5; 0.6÷1.2○0.6

  9.5÷0.8○9.5; 0.6×0.2○0.6

  9.5÷3.8○9.5; 0.6÷0.2○0.6

  (1)说出思路

  (2)举例9.5×0.8和9.5×1.8说说积大约是多少

  (3)补充填空:在○内填上运算符号,在□内填上适当的数。

  9.5×□<9.5 9.5○3.2>9.5 (可填×或+)

  9.5÷□>9.5 9.5○3.2<9.5 (可填÷或-)

  [借助小数计算练习,引导学生对积或商的'预测。]

  三、分层练习

  1.乘法竖式练习:

  0.67×3.5 (比0.67大,比3.5小,积是三位小数)

  (确定范围意识)

  4.36×0.25 (末尾有0,0.25=1/4,结果大约1点几)

  (预测数值)

  0.32×0.29(比0.32小,比0.29小,越乘越小)

  (结果的趋向)

  2.除法竖式练习:

  1.89÷0.54(一般情况)

  0.448÷32(保留两位小数)

  34÷11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3.填表练习

  书上P68页用“四舍五入”法将得数凑整。

  凑整到十分位凑整到百分位凑整到千分位0.27×1.450.65×0.08688.37÷312.749÷2.5

  4.应用

  A.有65.8千克苹果,每4.5千克装一篮,最多可以装满几篮?还剩多少千克?(去尾法)

  B.码头上有货物66.7吨,用一辆载重4.5吨的卡车来装运,至少要几次才能运完?(进一法)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能在展开图中找到长方体、正方体相对的面,能判断一些平面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正方体;

  2、让学生初步感受平面图形一立体图形的相互转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学习的乐趣,增加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准备PPT、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各一个、剪刀

  资料参考备课手册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漂亮的大礼品盒,引发学生研究兴趣)想做漂亮的礼品盒么?打算怎样研究?

  2、提出研究的方法并揭示课题:展开与折叠

  二、自主探究活动之一

  1、引发猜想: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

  2、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

  (1)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提出“展开”的要求:

  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

  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

  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

  教师巡堂,并与学生一起“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

  (2)初步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

  四人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展开活动)提问:“为什么把展开的图形又折叠回去呢?”

  (3)请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3、揭示概念,探究特征:

  (1)揭示展开图的概念:象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展开的特征:

  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感悟:

  ①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各小图形的特点

  ②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唯一的特点

  三、自主探究活动之二

  1、(出示练一练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能围成正方体?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判断。

  能围成正方体的在课本上打√,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打×。

  (2)反馈、辨析。

  ①把你认为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找出来。说说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想象折叠的过程)

  ②找出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

  教师提出要求:能确定哪个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的请想象一下它是怎样围成的;如果无法确认能否围成正方体的'请拿出老师为大家提供的学具折一折,再想象一下。

  2、出示练习三6: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

  (1)学生独立思考判断。

  (2)小组交流。

  (3)反馈、辨析。

  ①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

  ②引发争论:4号图形能围成长方体吗?

  全班动手折叠验证,说明理由。

  ③哪些图形不能围成长方体?说明理由。

  提升思维,深层探究

  由上例引发的思考:(出示3号图形)

  怎样变一变使3号图形能围成长方体?

  相机点拨:摆放的规律

  四、课后延伸,拓展探究

  简单的展开与折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研究其它的立体图形。相信同学们随着课后的不断研究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学生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再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训练,让学生不但学会把空间物体用平面表现出来,还能够用平面来表现立体图形。具体到例题当中就是对正方体展开图的学习与讨论。本课的学习主要通过看剪开、展开的实物课件及动手操作剪一剪、标一标、画一画,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本节课的难点是长方体的展开图,如何让学生灵活的判断是研究的重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在数学世界里,结识很多好朋友。我们刚刚认识了分数,看看你对他有多少了解?

  练习: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面积(其中一题突出“平均分”)

  师:看来大家已经和分数成为了好朋友,他要邀请我们去一个好地方,当当蛋糕房开业了,快来看看吧!

  当当蛋糕房里推出两款特色蛋糕,巧克力蛋糕和水果蛋糕,你喜欢哪一种?请你调查小组同学的选择情况,你能用分数分别把调查结果表示出来吗?(出示调查要求)

  学生调查,汇报。

  师:到底喜欢哪种蛋糕的人更多,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就知道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比较分数的大小”。(板书课题)

  二、探索规律

  (一)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1、师:开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可以怎样比较出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1)多种方法比较

  折纸、画图形、画线段

  (2)汇报结果,板书

  师:介绍你们是怎样比较出这两个分数的大小的?

  (3)观察分数及比较结果,总结规律。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比较的方法,你们能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真了不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不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了吗?

  板书: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分数,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师:你能运用这个规律,来解决问题吗?

  (4)用规律练习3道题

  (二)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

  师:当当非常感谢大家帮他做的小调查,送给大家每人一个相同的蛋糕,请你带回家与家人一同分享。你们家有几口人?你吃了其中的几分之几?你的好朋友呢?(询问多人,记录分数)

  1、任意选择两个分数,他们谁吃得多?请你与好朋友一起合作,想办法比较出两个分数的大小。

  (1)合作,用喜欢的`方式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2)汇报,展示,板书结果。

  师:请小组派代表来汇报你们的比较过程及结论。

  (分母代表将单位1平均分的份数,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2、我们班有两对双胞胎,(笑笑哈哈、乐乐闹闹)一对家里共有5口人,一对家里有4口人,请你帮助两个哥哥比一比,谁吃的那块比较大?

  (画图比较),从分数的意义的角度分析?

  3、我再来观察这一组比较的结果,你能尝试着总结规律吗?

  板书: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反而越大。

  4、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小结:你能总结一下我们今天一同探讨“比较分数的大小”,你有了哪些收获吗?

  生总结。

  师:看来我们今后可以运用这些规律来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决比较分数大小的问题。只是小猪和小猴在比较的时候出现了点小问题,也要提醒你注意啊!

  (三)小猪与小猴吃蛋糕,一定一样多吗?——比较分数的大小,要以单位“1”相同为前提。

  师;这节课我们更多的了解了有关分数的知识,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动智慧的大脑,来迎接这位朋友对我们的挑战。

  三、巩固练习

  1、比较分数大小

  (1)看图、写分数、比大小2道

  (2)看分数,比大小6道

  2、补充分数的不等式4道

  3、用分数表示数轴上的一点,并比较大小

  4、三个分数比较大小1/3 2/3 2/4

  5、一大一小怎样平均分?

  四、拓展延伸

  师:你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相信你今天一定有很多收获。可是当当蛋糕屋里有人不太开心,小兔子菲菲和小狗汪汪买了一个蛋糕,菲菲吃了这个蛋糕的1/5,汪汪吃了这个蛋糕的2/5,到底还剩下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他们弄不清楚了,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好吗?

  教学反思:

  “比大小”是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基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的理念及教材的编写意图,我将课堂教学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复习整理。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学习成果,强调分数意义,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探索规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分、折、画等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体会比较方法,并在多个实例中尝试概括比大小的规律。

  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和游戏情境,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有意识地联系生活,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交流解决。

  整节课以一个情境贯穿始终,学生在整堂课中反应积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图形直观验证猜想的方法,发展到抽象思维。为学生提供大量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和空间,突出体现教师的组织、引导、合作者角色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情况,我适度地拓展知识的广度,在教材要求掌握“分子是1,分母不同”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扩展为“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学生掌握的效果很好,为以后的知识系统性打下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师生之间的反馈交流外,还要注重生生之间的评价交流,多创造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碰撞中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扩展。注意教学的艺术性,倾听学生的发言,并能用“点睛之笔”来引导学生简洁、准确、完整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时,一定保证相应的环节,要在个体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另外在应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扩展适度,突出梯度。

  在多次的课程活动中,在领导和老师们无私的帮助下,感觉自己有了很多的收获,但仍然有太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方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努力,从有秀教师身上汲取更多的营养。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做出解释,能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的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2、感受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正式进入课程内容学习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这是(一个橙子),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这是(六个橙子),那怎么用自然数“1”来表示呢?(可以说是一盘橙子);那有很多橙子,数也数不清,怎么用自然数“1”来表示呢?(可以说是一堆橙子)。

  小小的“1”可真是了不起,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就与“1”有着密切的联系。那现在我想把一个橙子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呢?(1/4)你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学生回答)那现在每人分得的数量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不能)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计算的时候结果往往得不到整数,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分数。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进一步学习分数。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

  2、掌握单位“1”的含义,明确分数的意义。

  3、认识分数单位,初步了解分数单位的特点。

  三、引导自学,探究成果:

  1、师:同学们。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接下来,老师就把课堂还给大家,希望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来发现宝贵的知识财富。请大家根据自学提纲,完成以下三个题目。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师: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自学提纲的习题,现在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再将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

  (小组合作,现在开始!)

  3、师:从同学们激烈的讨论情况来看,大家一定讨论出了结果,现在就请小组同学来进行汇报。

  组1成员:我们小组是这样讨论的:

  1、分数的产生(教材第45页):

  想一想:观察这两幅图,可以发现: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述的。

  试一试: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1/2)块;把一个西红柿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1/2)个。

  同学们,他填的对吗?(预设:对)你了解了分数是如何产生的了吗?你会用分数来表示一个不是整数的.数的结果了吗?(预设:会)那老师要考考大家,把一个西瓜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1/5块),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得(1/8块)。看来同学们自学能力很强,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

  组2成员:我们小组是这样讨论的:

  2、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教材第46页):想一想:先感知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的1/4是多少,如下图:

  试一试: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刚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了?(一个圆、一个正方形和一条线段);我们刚把哪些物体看成是一个整体了?(六个橙子和八个面包)。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这样的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单位“1”的概念: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在生活中,你还能把哪些看成是单位“1”?(学生回答)

  任何一个单位“1”的量,只要平均分了,就可以得到分数,那谁能总结一下,什么叫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1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做分数。)

  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掌握了单位“1”和分数的概念,那你知道分数有什么意义吗?它代表什么?例如,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老师这里有几个分数,你能说出它的意义吗?

  组3成员:我们小组是这样讨论的:

  3、分数单位的意义(教材第46页):

  想一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叫做(分数单位)。

  试一试:把10厘米平均分成10份,1厘米处就是(1/10),2厘米处就是(2/10),8厘米处就是(8/10)。它们的分数单位是(1/10)。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过,计算长度时,我们用(长度单位),计算面积时,可以用(面积单位),那么其实分数也有单位。例如一把10厘米的尺子,每一个数字对应的就是一个分数,那根据“分数单位”的定义你能找出它们的分数单位是几吗?(学生回答)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分数,你能说出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前面学习的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

  第一关:填一填

  1、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来表示。

  2、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3、3/4表示单位“1”()分成()份,表示其中()份的数。

  4、一堆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的();平均分成7份,5份是这堆糖的()。

  5、5/7表示把()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

  第二关:说一说

  读出下面分数,并说说它们的具体含义。

  第三关:做一做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彩色部分。

  第四关:想一想

  他们吃的水果一样多吗?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82页、83页“包装的学问”

  教材分析:

  《包装的学问》是综合实践课,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合并、分割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本课是组织学生探究发现、总结规律,开展有关“包装学问”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长方体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操作、探索中感受优化思想,形成数学思考,增强空间观念和节约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体积相等的不同长方体,表面积和长、宽、高的和的关系;了解不同的包装方法,计算比较长宽高的和,并比较出最节省的'包装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观念,培养积极思考、探究规律的能力,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透节约意识,了解包装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空间构造多个长方体堆叠模型。

  难点是:灵活、快速地找出最节省包装纸的包装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模型(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新华字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播放图片。(课件出示常用的生活用品的包装盒)。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包装。其实呀,包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应用非常广泛,外表亮丽,便于携带的包装总是最先吸引我们的注意,那么怎样包装最漂亮,怎样包装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包装纸…….这些都是学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包装中的学问。

  二、组织新课,探究新知。

  1、分别计算下面三个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单位:cm)

  你有什么发现?那么体积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有什么变化规律呢?学生分小组探究。教师引导:计算各个长方体长宽高的和,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得出结论:体积相等的不同长方体,长宽高的和越小,表面积就越小。

  2、把多个相同的长方体包装起来可以拼成若干个不同的大长方体,所需包装纸的大小就是所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

  3、把两本新华字典堆叠起来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有多少种不同的堆叠方案,每种方案所堆叠的大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那种方案最节省包装纸?(学生分小组操作探究)

  4、如果把每种包装方案的表面积都算出来再比较会很复杂,有没有能比较准确的确定那种方案最节省包装纸呢?(先算各种方案的长宽高的和,再比较,计算和最小的那种方案的表面积就可以了)

  5、把三本字典包装起来,求所需包装纸的最小面积。

  课件展示每种包装方案的包装草图,学生自助计算。

  三、拓展创新

  如果把四本这样的字典包装在一起,怎样包装最节约?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包装这个小问题,学问可真不少,在实际生活中、在包装的过程中还要考虑些什么因素呢?(要留出接头处、美观、便于携带等)。大家考虑的很全面,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深入的研究一下关于包装的学问。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过程方法目标: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难点: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复习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出示问题:

  (1)谈话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在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可能性问题。

  (2)复习旧知:先来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

  师:草地上有三个盒子,小红希望一次就能摸出一个黄球,我们建议她从哪个盒子里摸?为什么?

  师:从B盒或C盒可能摸到黄球吗?

  2.师:既然B盒和C盒都可能摸出黄球,哪个盒子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

  3.导入:可能性真的有大小吗?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可能性的大小]

  二、验证可能性的大小。

  (一)研究两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

  1.学生试验前的猜测。

  (1)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盒子,里面放了黄白两种数量不一样的球,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呢?

  (2)出示: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3)学生选择。(统计)

  师:咱们这么猜,科学吗?数学是一种科学,是科学就得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下面就让我们来试验一下,在试验的过程中允许改变自己的选择。

  2.学生试验。

  师:请大家推选两名同学上来担任记录员,用写“正”的方法来记录大家每次摸球的情况。小组接龙摸球。师负责拿着盒子,每次要把球摇匀。下面让我们一起关注他们每次摸的结果,并大声告诉记录员。(小黑板出示表格)

  3.根据试验结果再次选择。

  (1)师:我们已经试验了20次,算一算黄球一共摸了几次?白球呢?看着这两个数据,你们有想法吗?如果再允许你们选一次,怎样选?

  (2)出示: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3)学生选择。

  4.发现规律。

  师:原来选择白球的同学你们为什么都改变了自己的立场?

  5.进行验证。

  师揭开盒盖验证。

  6.总结规律。

  师: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黄球的数量比白球多,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白球数量比黄球少,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小。

  在一定的条件下:

  7.深化结论。

  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继续摸下去,结果会怎样?如果只摸一次,一定能摸出黄球来吗?

  小结:只有摸的次数越多,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研究三种结果可能性的大小。

  1.导入: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两种颜色的球摸出来的可能性的大小情况。如果再增加一种颜色,是否仍然符合“物体数量多少决定摸出哪种物体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呢?

  2.出示试验提示:

  试验提示:

  摸的次数要尽可能的多,每次摸完放回摇匀再摸。

  3.学生小组合作试验。(每组一张试验记录表)

  (小组分工明确,组长负责拿盒子,2号同学负责记录,其他同学依次摸球,并把结果告诉2号同学)

  师:刚才我们说了数学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所以老师希望你们能如实记载自己的每一次情况,能做到吗?

  师:请大家观察统计的.数据,结论和你们组原来的猜想一样吗?交流一下有什么发现?

  1.全班汇报。

  六个组摸到黄球球的多,两个组摸到的白球多。

  学生讨论:两个组摸到白球多这种情况可能吗?

  2.得出结论: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现在我们用事实说明可能性大小与物体数量多少是密切相关的。

  6.师:我们在猜一猜,试一试的过程中做出了可能性大小的判断,现在你们能直接根据数量来判定可能性大小吗?

  三、应用可能性的大小。

  (一)连一连。

  每次摸一个球,在每个口袋里都摸30次,结果会怎样?你能用线连一连吗?

  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出的一定是黄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二)设计转盘,灵活运用。

  1.师:现在如果你是商场这次活动的策划者,打算怎么设计这个转盘?

  如果你是一个顾客,你又想怎样设计这个转盘?现在请我们班这部分同学做商场活动的策划者,另一部分同学做顾客,分头设计这个游戏转盘。设计完后整理自己的设计想法,准备讲给同学听。

  2.动手设计。(师发有空白转盘的白纸)

  3.学生汇报。

  (1)商场策划者。

  (2)顾客。

  4.小结:我们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转盘设计问题,知道了涂色面大,转到的可能性就大,涂色面小,转到的可能性就小。

  5.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四、思考题

  1、红绿灯问题

  红灯40秒,绿灯60秒,黄灯4秒。当人或车随意经过该路口时,遇到哪一种灯的可能性最大,遇到哪一种灯的可能性最小?根据是什么?

  2、抽奖活动

  看转盘,说出抽到几等奖的可能性大小并说明理由。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熟悉三视图以判断不同角度面的个数,掌握查找长方体露在外面面的个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三视图查找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以及自主探寻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利于学生对于立体三维结构的理解,以及不同角度空间想象力等的认知。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6cm、4cm、5cm,请问它的表面积是148cm2。

  3、一个无盖正方体玻璃鱼缸的棱长是5cm,玻璃的面积是125cm2。

  二、新课引入

  1、计算

  4个棱长为50cm的正方体纸箱放在墙角处,如图。

  (1)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各有三个面露在外面,因此一共有9个面露在外面。

  50x50x9=22500(平方厘米)

  答:露在外面的面积是22500平方厘米。

  (2)把这4个纸箱换一种方式放在墙角处,可以怎样摆,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2、根据图填写下列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正方体个数123456……露在外面的面/个5811141720

  小正方体个数123456……露在外面的面/个5913172125

  (1)n个小正方体:3n+2

  (2)n个小正方体:4n+1

  3、总结归纳

  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可通过不同角度观察总和得到。

  4、练习

  3个棱长为100cm的正方体纸箱放在墙角(如图)。请问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7x100x100=70000(平方厘米)

  答:有7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70000平方厘米。

  三、例与练

  例1:有5个棱长为40cm的正方体放在墙角处。请问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0x40x40=16000(平方厘米)

  答:有10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16000平方厘米。

  例2:如图是用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拿走其中的一个,它的表面积会发生变化吗?

  答:同样都是24个面,不会发生变化。

  练习:将4个棱长为6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原来的4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相比,会发生变化吗?变化了多少?

  36x6=216(平方厘米)

  答:会发生变化,变化了216平方厘米。

  四、课堂小结

  五、拓展延伸

  1、有5个棱长为40cm的正方体放在墙角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共有多少平方厘米?

  40×40×10=16000(平方厘米)

  答:有10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16000平方厘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教案01-12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04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3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09

【推荐】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1-20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荐】01-20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门】01-19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1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热】01-19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推荐】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