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05 11:41:52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2、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3、初步掌握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4、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5、拓展:说说课外知道的带提手旁的字和姓氏。

  【课前准备】

  1、每人准备──本常用的字典。

  2、实物投影仪、课本“语文园地二”投影片。

  3、“我会认”里的生字卡片。

  4、学生准备“露──手”里的内容。

  5、小奖杯、红五星若干。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的发现

  1、我的发现:

  出示投影“我的发现”,指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⑴ 教师引导分析“纺”字的字形特点:“方”与“纺”有什么不同?

  ⑵ 鼓励学生观察熟字与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⑶ 鼓励用其他方法认识这些生字,如“柏、纪、织”也可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伯──柏、记──纪、识──织)。

  2、我会认:

  轮流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我会认”里的生字。

  3、我会读:

  出示投影“我会读”:有什么发现?

  4、谁还知道课外的带提手旁的字?

  1、⑴ 同桌合作学习:观察两字有什么不同?

  ⑵ 小组合作学习,汇报:熟字与生字的读音有关,熟字加与字义有关的偏旁组成生字。

  ⑶ 自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2、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并口头组词。

  3、个别发言:带点的字都有提手旁,字义与手的动作有关。

  4、个别拓展说。

  日积月累

  1、 读读比比:

  ⑴ 出示投影“读读比比”,指导学生读词。

  ⑵ 指导区别异同:注意每一行上下两个词中带点的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读读记记:

  ⑴ 指导读“读读记记”中的`内容。

  ⑵ 指导记姓氏:你是怎么记住的?

  ⑶ 谁还知道课外的姓氏?

  3、学习查字典。

  ⑴ 出示“庞”字。

  ⑵ 出示投影“查字典步骤”。

  ⑶ 做课本上的练习,比一比谁能查得又准又快。 1、⑴ 自由读,齐读。

  ⑵ 同桌交流,区别带点字的异同。

  2、⑴ 自读,发现姓氏歌特点。

  ⑵ 个别介绍记姓氏的方法。

  ⑶ 自由说课外的姓氏。

  3、⑴ 认读。(当学生答不上来时,提示学生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⑵ 看投影“查字典步骤”,认读,全体用部首查字法查“庞”字。

  ⑶ 查字典比赛,每一组评一名优胜者奖励红五星。

  展示台

  小朋友都来露一手怎么样? 1、组内展示。

  2、选出代表在全班展示、评价,开展“擂台赛”。

  3、分类选出擂主,颁发奖杯。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课前准备

  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等方式,查询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或人物故事等相关信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丝绸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荒之路,可是自汉代张骞冒死开拓之后,这条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却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从此,东方的文明古国和西方的许多国家便开始了不绝如缕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意味深长地称作“对话之路”, 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为什么称它是“对话之路”“开放之路”呢?今天,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激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中国使者称它为什么呢?

  2.学生寻读课文,回答老师的提问。

  3.齐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4.进一步激疑: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启发学生多层面追问: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联系我们的仅仅是一条路吗?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呢”?伟大体现在哪里?

  5.小组合作讨论。要求摆出观点,层次清晰地罗列事实以证明。

  6.鼓励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相机梳理思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

  三、深入读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谊之路”。

  (1)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

  (2)交流、生发。教师在对话中点拨:安息国(今伊朗)方面: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众──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势,然后引史实以佐证:20000多人;迎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大汉国方面:谦逊有礼──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穿丝绸服装为时尚,丝绸与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罗马国和安息国交战,见安息帝国士兵身上穿的丝绸服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天神,吓得不知所措,结果溃不成军。教师同时注意鼓励学生不仅要理解正确,而且要读出人物当时的感情。

  (3)小结:一条路,打通了隔膜,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

  (1)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2)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3)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4)交流、生发。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向深层探究:为什么说将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带到中国,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呢?

  (5)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文化之路。

  (1)丝绸之路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是一条文化之路。

  (2)齐读“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3)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说明了这种舞蹈在当时的风行。已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向达先生曾撰有长篇论文《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我们可以从这篇史学名作中,一览唐代长安的种种胡化景象。)

  (4)小结: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 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四、总结升华,领会现代意义

  1.教师有感情地激疑: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荣的遐想。同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生发。(丝绸之路对古代经济、文明的巨大贡献;深情的民族自豪感;丝绸之路对现代西部人的一种感召力──西部大开发)

  3.激情朗读。

  五、作业

  1.结合课文上所讲的内容,说说“为什么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2.有条件的,可以开一个“丝绸之路故事会”。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 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2. 反复朗读,提高诵读水平,感受文章的优美语言。

  3. 欣赏散文,品味其中的情思和意蕴。

  学习重点:

  1.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理性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散文的特点。

  学习时间: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组织自学

  解释词义:一泻千里 啼血 清冷 清吟

  二、分A、B组完成

  A组以《生命像一江春水流动着》为题,B组以《生命像一棵小树生长着》为题,将课文改编成朗诵材料,进行诵读练习。

  三、诵读表演

  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朗读

  四、诵读评议

  1. 评议朗诵效果。(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情感、节奏等)

  2. 评议改编的材料(有无肢解层次内容,有无突出重点等)

  五、梳理结构

  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本文只有一段。现在我们就文章的内容划分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层次大意。(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后拓展学习

  1. 网络学习:阅读“生命之光”一类纪念冰心老人的文章。

  2. 搜集关于“生命”的格言、警句。

  提供网址

  第二课时

  课内学习

  一、格言导入课文

  1. 同学们展示搜集的格言、警句。

  2. 老师出示一条格言,组织讨论。

  “以特写的角度看生命,它是一个悲剧,以长镜头的角度看生命,则是一场喜剧。”

  ──查尔斯·加普林〈Charles Chaplin〉)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点题:对于生命的含义,同学们似乎明白了一点。但是,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要想真正明白它的真谛,不妨借助前辈们对生命的感受和思考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思想。

  二、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1. 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2. 组织讨论,理解生命的含义。

  A.“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因为缺少了奋斗与成长,生命变成了“死湖”,变成了“空壳”,而现实中确实有缺少进取精神的人,所以作者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反复强调作用:强调今生今世要奋斗,要前进,要成长。

  B.“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这句话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历经奋斗者的心境,用你的语言表达你的理解。

  经过奋斗的人,在回顾生命历程时,虽然没有遗憾,心境平和宁静,但却有几分怅惘和虚无。

  C.“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作者为什么说在快乐和痛苦中我们都要感谢生命?

  因为生命让我们承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悦和美丽。

  D.虽然作者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但是,纵观全文,事实上已经作了回答。那么,生命到底是什么?

  生命诞生于自然,最终又归于自然;生命是战胜困难、享受欢乐、不断前进的过程。

  三、诵读课文,体会议论散文的特点,了解作者的人生观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鉴赏议论性散文,要注重从情中悟理,在理中染情,仔细体会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

  请大家细细品读,说说本文是如何让“生命”这个理性的事物形象起来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通过两个比喻,让生命充满盎然的活力和勃勃的生机,形象地表达了生命历程里的欢乐(一江春水经过细细平沙,看见夹岸桃花;一小树种籽破壳出来;小树开出满树繁花,蜂蝶围绕,小鸟歌唱,小树荫庇花草;小树结出累累果实等。)和痛苦(遇到暴风雨,使他心魂惊骇;冬天的朔风,使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等。)

  最后,用富有哲理的语句(“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这些话道出了生命的真谛,表达了积极的人生观。这完全是作者自身生活态度的.写照。

  有人说,冰心的生命,像诗一样优美、清新,像玫瑰一样芬芳、艳丽。长长的一个世纪,从起始到终点,以笔和生命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对此,不知同学们有什么感触?(结合课外阅读谈谈感想)

  冰心一生,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敢于揭露黑暗和腐朽,无私无畏。

  冰心平易慈爱,在她眼里,没有平民百姓和“达官贵人”之分。

  巴金说:“冰心大姊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她比我更乐观。灯亮着,我放心地大步向前。灯亮着,我不会感到孤独。”

  梁启超1924年赠送冰心一副对联“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这正映照着冰心的人格、境界。这就是冰清玉洁的一颗心。

  ……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人生色彩

  五、课后拓展学习

  1. 仿句练习

  A.用“不是……也不是……而是……”句式写话。

  B.写一组排比句。

  2. 以“生命,苦耶?乐耶?”为题,写一段话。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要把自己的生命变得有意义,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生命的认识,请同学们谈一谈对生命历程的看法。(学生畅谈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教师在学生畅谈过程中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指导。

语文教案 篇4

  复习提要

  1、 语言积累和运用。

  2、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 作文复习。

  重点

  1、 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4、 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难点:

  1、 关键词语的揣摩。

  2、 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 理解诗歌的意境。

  4、 作文的选材立意。

  课时划分:

  1、 积累与运用(1课时)。

  2、 现代文阅读(1课时)。

  3、 文言文阅读(1课时)。

  4、 作文(2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1、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2、复习古诗、名句的默写。

  3、仿写句子。

  4、复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辨别和运用。

  复习过程

  一、复习本册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关键词语,让学生读、抄一遍,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拼写规则,特别注意平常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多音多义字的读音。

  如:

  A、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鳞次zhì( )比 风靡( )yùn( )含 tuí( )唐 狼jí( )

  二、学生复习要求背诵古诗和名篇。

  1、学生诵读本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2、教师指导学生熟记一些名句,会默写。

  3、掌握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如:

  A、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泊秦淮》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B、《登飞来峰》一诗表达诗人身在高处的独特感受的句子是: ,

  吟诵《泊秦淮》中“ , ”,诗人杜牧借题发挥,抒发了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之情。

  三、明白仿写的意义及方法。

  1、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只要被模仿的是句子的形式,不管是单句或复句,都列入仿句。

  2、仿句考查的知识点:

  (1)、考查同学们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同学们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

  例如: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目从句式上看是陈述句。在修辞上运用了比喻,同学们要注意比喻运用的得体,比喻的艺术贵在创新,要寻找新鲜、活泼的喻体,保持上下文的协调性。如:希望就是一颗永不陨落的恒星。希望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2)、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燕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是问答式的仿写,在回答上运用拟人的修辞,要求天下们针对性进行回答,有一定的开放度,但是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回答对象的特点。如:我纯洁的心灵多明亮;我奋斗的人生极美好;我燃烧的青春极辉煌。

  (3)、是对同学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检测,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例如: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同学们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所阐明的意义。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辞(比喻、排比)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奉献精神)。这就要借助自己的感悟,写出富有生活哲理、启迪人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句子。

  四、仿写练习训练。

  如:仿照例句,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

  没有 _____________的聚积,就没有 。

  2.仿写下面划线的句子。

  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

  秋高气爽,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照句子,从“成功/失败、得意/失意、顺境/逆境”三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也可自拟一组)仿写句子。要求:1句式基本相同;2修辞手法基本相同;3语意通顺。(2分)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朋友是什么,朋友是 。

  朋友是 。

  4.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另写一组句子。(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数不一定与原句相同。)(4分)

  例: 一棵树,

  是一艘大地的船。

  大地的船,

  为春风升起绿帆。

  五、练习卷巩固。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

  1、 本册书中的课内讲读课文。

  2、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3、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5、 联系自己的生***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复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 指导学生再次把握各讲读课文的文章脉络,理清思路。

  如《最后一课》体裁小说,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教师让明确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或更具深刻的含义。

  2、指导学生如何去理解在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深刻含义。

  A、上下文的联系。

  B、词语句子的言外之意。

  C、作品的写作背景。

  如:《阿里山纪行》

  “神木”已遭雷劈,为什么“它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前文提到“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联系全文内容,你认为选文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三、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1、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划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并能结合主题思想有较深的理解。

  如:《背影》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点擅长选取表达感情的`聚焦点。本文的聚焦点就是“背影”。这张“背影”就凝聚着“深深的父爱!”,日常生活中,蕴含父爱的事例还有很多,而作者只去写“背影”,正好获得了以少的材料表达丰富感情的效果。这个聚焦点“背影”留给我们的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

  文章通过运用抓住“背影”这个聚焦点的写法,运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父爱”这一主题。

  2、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的方法有:

  A、 看文章的题目。

  B、 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C、 看文章的抒情、议论部分。

  D、 分析人物的性格。

  E、 综合各段段意。

  F、 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

  这些方法要结合具体的文章去感悟,去理解,去运用,多做专题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四、联系自己的生***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1、教师在“阅读与思考”上指导学生,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文章。

  创作源于生活,我们读到的一些文章,往往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似曾相识,甚至有的学生好像自己亲身经历过。这时,我们就可联系自己的生***验,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态度,评价文章的真、善、美,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自己的感受。

  如:《我的母亲》

  A、四个片段作者是如何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B、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你认为邹韬奋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五、小结

  要提高阅读能力,一定要多读,多想,多训练,运用教师教给的阅读方法,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课堂上大胆质疑,讨论归纳,提高阅读能力,积极参与。

  六、练习试卷巩固。

  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

  1、 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2、 文言文翻译。

  3、 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4、 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5、 重要的作家作品常识。

  复习过程

  一、文言文实词、虚词积累

  文言文实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方法解释,有的可用换字的办法解释,这些词的词义古今变化不大,容易掌握。但有一些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万万不可望文生义,以致造成错误。这些词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古今异义。

  有一些词,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意义和古代意义已毫无关系,古今意义完全不同;也有一些词,古义和今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该加以注意。

  如“乃记之而去” “去”的古义是“离开”,今义是“到……去”。

  (二) 一词多义。

  有一些词,有它本来的意义,另外一些还有引申义,这造成词的多义现象。

  如 “何以都不闻消息”, “都”,“总、竟”的意思。“都不哭”,“全、都”的意思。

  (三) 词性活用。

  有一些词,通常用为一种词性,但有时活用为另一种词性。

  如“子敬素好琴”的“琴”原来是名词,但这里用作动词,解释为“弹琴”。

  (四) 汉字的通假。

  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如“圣人非所以熙也”“ 熙”通“嬉”,取笑的意思。假借字的产生,大约有两种原因:第一种原因是本来有一个正字,但是写书或抄书的人由于一时笔误,写成了别一个字,后来相沿下来,得到社会承认,或者由于地方习惯,写成了另一个字。第二种原因是本来没有正字,从一开始就借用某一个字。

  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

  二、文言文翻译

  为了理解文言文的大意,要先把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文。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的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文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

  如:“非咨询不穷其致”的“穷”即“追究”。

  2、留。即文言文中沿用至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以及人名、物名、地点、官名、书名、年号等专有名词可按原文予以保留。

  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是人名,均按原文不变。

  3、换。即指文言文中有的词的意义,现在已改用其他词来表达,或者有的词虽然有的词还用,但已改变了意义,都要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词语。

  如:“但少闲人”译为“只是缺少”。

  4、省。即指文言文中的一些虚词,无法用相应的现代汉语来翻译,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义的可省去。

  如:“寡人反取病焉”,“焉”语气助词,可不译省去。

  5、调。即指文言文中某些特殊的句式,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语序。

  如:“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译为“以全石为底”。

  6、补。文言文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

  如:“不闻消息”译为“不闻(其)消息”

  三、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四、重要作家作品常识。如《小石潭记》、《晏子使楚》等。

  五、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1、老师指导学生复习各单元出现的文言文。

  A、重点掌握的字词。

  B、翻译全文,并重点理解一些句子。

  2、配合练习加以巩固。

  3、课后练习试卷。

  第四、五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写话题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写作方法,引导构思方式。

  课前准备:范文两篇。

  教学过程:

  (一)话题作文的概念

  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揭示语启发思考、激发想象、限制范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所提供的话题情境和内容范围,写一篇或记叙文,或议论文,或说明文,或其它形式的文章。

  (二)话题作文的特点

  1.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一般是考生所熟悉的或应该知道的,对这一话题,学生能有所感触,能有话可说。

  2.所提供的材料是由头,材料引出划定的写作范围和思考对象,考生可以由材料出发,但又不机械地拘泥于材料,而是要走出材料来写。

  3.话题作文的内容不作较死的限制,要求比较宽松,显得比较宽泛,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拓开写作思路,走出就材料写材料的狭小空间,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

  4.文体淡化更为彻底,在文体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内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避免了大家共写一种文体、单调专一,限制学生选择的现象。

  5.话题作文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较为灵活。文章的字数较以前放得更开,一般不少于600字。

  6.话题作文不限定文题,考生可以依据话题材料和自己的选材特点、文体特点自拟题目,展示自己文题的个性。

  (三)1.研读提示语,进行创造性思维

  “话题作文”的提示语往往为写作方面提供了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提示。这些近乎清楚的“暗示”隐含着各种信息,有利于同学们进行发散思维,创新和想象。研读提示语要反复咀嚼,仔细品味,丰富的联想。

  2.选准切入口,确定文章的主题

  在总话题的规定下,在诸多的内容中,选择自己最有感受的,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写。不少学生面对话提往往有一种茫然而无从下手的感觉,怎么办?最好的办 法是“大题小做,以小见大”。

  3.确定文体,发挥特长

  话题作文的文体往往不限,如此我们就可以根据选材和立意选择最适合,最有效,自己最能驾驮的文体来写。比如,如以“诚信”为话题, “一分病历”用的是就诊记录的形式,“诚信的自述”用的是自我介绍的形式,“小白兔的朋友们”用的是童话。

  4.拟好题目,引人入胜

  “话题作文”往往自拟题目,拟好题目,能使文章锦上添花。题目的拟定要根据文体,内容。中心要反复推敲,尽量要做到简洁,明确,生动,新颖。“话题作文”一般不能以话题为题目,因为这种题目太笼统,更谈不上新颖独到。

  话题:沟 通

  王生想借邻居家的斧头来用。

  在去邻居家的路上,他想,邻居会把他的斧头借给我吗?那个斧头可是他新买的,他舍得吗?他本来就不是个大方人,上次我向他借犁,他就说犁坏了。这一次他肯定不会借给我,一把斧头都不愿意借,这个邻居也当得太无情无义了,以后我要是出点别的事,让他帮忙,他更不会帮了,这算什么邻居!

  王生边走边想,越想越气,他怒气冲冲地敲开了邻居的门,对邻居说:'留着你的斧头自己用吧!'然后扭头就走了。邻居莫名其妙地站在那里。

  写作要求:

  王生的问题是出在和他人非常严重地缺少沟通,沟通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在整个社会都很重要,请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思路领航

  1) 续写故事。邻居不知哪里得罪恶了王生,便追到王生家问个究竟,王生便把自己在路上所想的一切和盘托出,邻居恍然大悟,赶快解释并把斧头送到门上,两家从此成为好邻居并影响了其他人,整个村庄成为安宁祥和的幸福村。

  2) '沟通'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必要之路,可以想像一篇'鸡犬专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故事。比如一个现代人穿越时光隧道到达远古社会,他游历了几个相邻而无来往的部落,发现了许多趣事……

  3) 从现代社会中人们?“沟通”的态度--某种意义上,沟通亦即开放--对国家、民族发展的作用。

  4) 达到相互沟通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但生活中有好多事难隧人愿。老黄是某局局长,老张是某名牌大学的知名教授,老巩是演艺界中的大腕,他们三个同住一幢楼中。他们都想进行沟通:有的想利用别人的权力,有的想利用别人的名望,有的凯觎别人的钱财,结果是……

  范文:沟通的终结者

  关键构思

  1. 以'终结者'喻指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沟通所造成的障碍。

  2. 将一代通信技术发展前后人们沟通的情况进行对比。

  在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电脑、传真机、移动电话、网络等科技产品已广泛地被人接受,并完全地融入到了人类社会中。当您有事儿要告诉另外一个人时,您可以打电话;甚至可以打开电脑,敲一通键盘,给他去个E-mall ……如此之多的联系方式,真是让人眼花缭乱,令人不知所措。但不知您发现没有,从始至终的交流过程中,您没有跟一个人见过面,跟一位真正的人说过话,您面对的只是毫无表情的机器。往往地,我们总能看见人们'抱着'电话机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叫、一会儿跳;或是在不断变换画面的电脑屏幕前大呼小叫,作痛苦状,作失望状,作兴奋状……

  今天,这些机器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在我们快乐地抱着它们,并渐渐离不开它们的同时,我们面对面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了。

  我们曾以我们日益先进的科技水平而骄傲,我们也为这个年代缺少人情味,缺少亲情而苦恼;数字化世界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数字那冰冷无情的一面。

  我小的时候住在湖北的一个小镇里,那时各家都还没有装电话,只是靠着串门、聊家常来传播消息。小伙伴们也都乐衷于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日子。那时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很充实,很有人情味。

  现在我来到了北京--一个繁华、拥挤的大水泥城中,却时常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迷失自己,感到孤独、空虚……

  如今的人们情愿和千里之遥的陌生人在网上聊个热火朝天,也不愿对近在咫尺的老邻居问声你好。

  在城市人之间越来越冷漠的时候,网上社区却越做越火:想找亲情吗?去网上社区;想倾诉衷肠吗?去网络社区聊天室;想找朋友吗?去网上社区交友中心……

  我们渴望沟通。但在现实中得不到沟通的他们无奈只好用一种虚幻的交流来慰藉自己那空虚寂寞的心灵。

  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在不远的未来,人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人们不再需要开什么会议,因为有了可视电话;人们不再上班,只要在家里打开电脑上网进入公司的网站便可以了;人们不再上学,网络会教给学生一切;甚至,人们不必再去相亲,因为,现在网络爱情就已经出现了……

  也许从电话发明的那一刻起,它便注定要成我我们沟通的终结者……

语文教案 篇5

  一、课题:观潮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索奥秘的情趣。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作为最后一组课文的学习,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和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3.能综合运用以前学到阅读方法学习本课,使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如:分清文章的主次;边读边想画面,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4.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事物的写作方法。

  5.通过学习课文,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法学法:

  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

  七、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资料,教师制作大潮景象的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们这个学期的第一课《观潮》,齐读课题,这篇文章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谁了解它,能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向大家说说吗?

  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观赏。

  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描写这宏伟景观的吗?那就读读课文吧?

  [说明:导入的设计,利用录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谈观后感,接着问: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来描写这种景象的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我们看到课文分成几个段落?

  五个。

  2.为什么要分成五个段落呢?

  课文是总分的结构,第一段是总起的段落,提出天下奇观。第二段讲潮来前,第三段第四段讲潮来时,第五段讲潮头过后。

  3.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

  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些部分是详细,哪些部分是略写。

  按事件发展顺序来写,详写在潮来时,其他的都应该是略写。

  [说明: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所以,初读课文后,要对课文形成整体的印象。]

  (三)学习重点部分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

  1.默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大潮的句子。

  2.展示自己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补充读,齐读。

  3.再默读或小声读这些句子,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画面。

  4.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同学听,用自己的语言说,尽量用上书上的重点词:闷雷流动、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等。用多媒体投影这些词语。

  5.指名说,评说,补充说。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学习用边读边想画面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把想到的画面转换成口语,又进行了语言训练。落实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要在具体实践中训练才能形成。]

  6.品味课文语言。

  同学们,你们读了课文,能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得这么好,除了你们的聪明才智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文的语言美。

  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自己觉得美的句子,怎样读才能把你感觉到的美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说觉得这个句子美在哪里。

  读完后品读,评读,全班一起读,充分感受语言美,形象美。

  7.学法总结。

  ⑴边读边想画面,把想到的画面说一说。

  ⑵品味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潮来之前,潮退之后部分。

  课文除了潮来之时部分写得美,潮来之前和潮退之后也非常美,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分学习,用刚才的学习方法。

  1.找出喜欢的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画面。

  2.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或说说想到的画面)。

  (五)总结谈话。

  1.同学们,钱塘江大潮是世上少见的伟大奇观,今天我们见识了祖国这么神奇、壮观的自然景象。你心中一定有一种情感在涌动,能不能用语言来抒发一下你心中的情感呢?(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学生抒情。

  2.在体会作者表达方面,你能向课文学习什么?

  (六)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词语,按音序写。

  2.抄写文中的四字成词,并自选两个词语造句。

  3.背诵3、4自然段。

  4.根据课文描述,画一幅大潮图画。

  九、设计说明

  语文学习目标,是多维的,是立体的,不仅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所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自己觉得美的句子,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三维目标实现的最终途径还是读,各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快速读,边读边想象等,并把自己读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讨论,遵循课标的这些精神、理念,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入情入景地读,动心动情地读。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非常有趣的特点。

  2、在了解第二自然段的基础上感悟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并能选一种小动物的特点用先概括后具体的的写法写清楚。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鼠狐猴的形体特征、行动特点。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写法,通过一个事例把概括句的意思写具体。

  教学难点:

  能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写清楚一种小动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猜谜语:(出示文字课件)

  手像脚来脚像手,屁股红来脸儿秀。

  动作表情挺像人,爬杆上树是能手。

  (二)你们喜欢猴子吗?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小的猴子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可爱的鼠狐猴这一课。(齐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师引入:这种猴为什么叫鼠狐猴呢?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第一自然段)下面我们就来深入的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自己读第一自然段,把鼠狐猴的特点读出来。

  2.我找一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说说他读的怎么样?

  3.评读。

  预设1:读的很好,读出鼠狐猴的特点。

  预设2:读得不好,没读出鼠狐猴的特点。

  解决预设1:他是怎么读出鼠狐猴的特点来的呢?(读出重点词)老师这里也有几幅鼠狐猴的图片(出示课件),你们看一看是不是集中了三种小动物的特点?

  4.全班练读:看完图片,你再来读一读这一段,把鼠狐猴的特点读出来。

  解决预设2:那怎么读能读出鼠狐猴的特点来呢?(读出重点词)老师这里也有几幅鼠狐猴的图片(出示课件),你们看一看鼠狐猴到底长什么样?

  4.全班练读:看完图片,你再来读一读这一段,看看你能不能把鼠狐猴的特点读出来。

  5.指名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初步体会鼠狐猴的灵活无比。

  教师引导:这么小的鼠狐猴,活动起来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读,教师随机出示二自然段。

  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它们刚来动物园不久,一只鼠狐猴逃出笼子,一会儿蹦到桌子上,一会儿跳到柜顶上,一蹦1米多高,几个饲养员被折腾得满头大汗,也拿它无可奈何。要不是鼠狐猴不小心掉到抽屉里,饲养员不知还费多大劲儿才能逮住它。

  教师提问: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自由交流。

  预设:鼠狐猴非常灵活,淘气,体型小。

  教师提问:课文中那句话写出了你们的感受?

  预设: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

  2.小巧玲珑、灵活无比分别什么意思?(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说意思)

  (1)灵活无比是说鼠狐猴特别灵活敏捷。

  (2)语境中识“玲珑”两个字

  ①说一说什么是小巧玲珑?

  预设:小巧是体型小而灵巧。那么玲珑呢?

  ②观察“玲珑”这两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形声字、偏旁相同)王字旁和玉有关系。最早,玲珑表示玉器撞击的声音。后来它表示玉器或器物做得精巧细致,再后来还有了灵活敏捷的意思。你们看,在这段话中应该选哪种意思?

  Ppt: 小巧玲珑

  ①形容玉器发出的声音

  ②精巧细致

  ③灵活敏捷

  (3)再读这句话,读出鼠狐猴的行动敏捷。

  2.师生交流,感悟“小巧玲珑,灵活无比“”

  教师提问:还能从哪句话中感受到鼠狐猴行动敏捷?默读这段话,用圆圈圈出重点词,说一说你体会到什么了?

  教师引导: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它的灵活。谁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

  它们刚来动物园不久,一只鼠狐猴逃出笼子,一会儿蹦到桌子上,一会儿跳到柜顶上,一蹦1米多高,几个饲养员被折腾得满头大汗,也拿它无可奈何。

  预设:

  ①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指在很短的时间内)是啊,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这么一系列的动作,从桌子上,蹦到柜子上(看柜子,看桌子),的确灵活。

  ②1米多:鼠狐猴那么小,但是它能跳1米多高。

  创设情境:咱们大家跳一跳,看你能跳多高?我们都跳不了一米,成年鼠狐猴12-15厘米(用手比12-15厘米),它能跳1米多高(1米),跳的高度是它身体的8、9倍,你又有什么感受?

  预设:鼠狐猴非常灵活。

  ③无可奈何:指没有办法,只能这样了。饲养员都没办法了。

  ④满头大汗:饲养员都追的满头大汗了,还没抓着。所以说鼠狐猴灵活无比。

  (3)自由读,指名读。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读出鼠狐猴的小巧玲珑,灵活无比。找同学读一读这段话。

  (强调读出重点词)

  (4)教师提问:饲养员被一只小小的猴子折腾得满头大汗、无可奈何,现在你们就是饲养员,老师采访一下你们,你们想说什么?

  预设:鼠狐猴太灵活了,我抓它很久都抓不到,都把我累坏了。

  鼠狐猴太淘气了,我怎么也抓不住。

  鼠狐猴太小了,跳的很高。特别不好抓。

  3.教师总结:是啊,要不是鼠狐猴不小心掉到抽屉里,饲养员不知还费多大劲儿才能逮住它。(师生接读)

  教师提问:鼠狐猴是饲养员抓住的吗?(不是)鼠狐猴是怎么被逮的?

  预设:鼠狐猴自投罗网才被逮着。

  教师提问:你感受到什么?(灵活、敏捷)

  指名读:自己读这句话,读出鼠狐猴的灵活。之后指名读。

  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看看你能不能感受到鼠狐猴灵活敏捷。

  3. 总结写法

  (1)师生配合读:老师和你们一起读,我读第一句,你们后边的句子。边读边想,这一段都写了什么?

  预设:鼠狐猴灵活。

  鼠狐猴敏捷。

  哪句话能概括这个意思?从课文找到并用直线画下来。

  (2)这句话先概括写了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我们称这句话为概括句。概括句后边都写了什么呢?自己读一读这一段。

  预设1:写了鼠狐猴逃出笼子的事。

  预设2:具体写了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

  解决预设1:这件事写了谁怎么样?(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

  后边通过一件事把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的特点写具体,这种写法叫先概括后具体。

  解决预设2:怎么写出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了?(写了鼠狐猴从笼子里逃跑的这件事)

  后边通过一件事把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的特点写具体,这种写法叫先概括后具体。

  三、学生修改

  1、想一想,我们已经模仿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动物的特点,今天我们学习完这一段之后,你们觉得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要符合什么要求?

  预设:1.有概括句。2.是通过一件事把概括句写具体。

  教师引导:回忆鼠狐猴逃出笼子这件事能够体现它灵活敏捷的特点吗?(能)

  3. 这件事能够表现动物的特点。

  2.一起来修改第一个片段。

  预设:多件事来写动物的这个特点。(拿一篇不能把概括句的意思写具体的)

  (1)例1:我家的小狗真听话。我每天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去跟小狗玩。我叫它给我拿什么,他就给我拿什么。我去玩球它也跟着我,我让它把球送过来,它就把球送过来给我踢。客人来了,它还彬彬有礼的迎接客人,跟客人点头。

  (2)学生先说有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改。

  (3)教师和学生一起修改。

  (4)总结第三条:通过一个事例把概括局的意思写具体。

  3.修改第二个片段。

  (1)例2:我家的小狗真懂事。有一次,因为我最要好的朋友不守信用,我很不开心。当时小狗玩的正高兴,它看我回来之后,就在我身边跑来跑去,好像在说:“不要不开心,跟我一起玩吧。”我就和它一起玩了,玩得很开心。所以,我觉得我家的小狗真懂事。

  (2)按照三条规则评价。

  3.动笔修改一下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可爱的鼠狐猴

  灵活敏捷 逃出笼子

  概括 具体(一件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夹竹桃》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