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美术教案>美术课教案

美术课教案

时间:2024-07-05 11:58:56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课教案15篇(精)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课教案15篇(精)

美术课教案1

  国画《樱桃》教学反思

  前几次国画课点线和水墨的游戏感受系列让初次接受中国画的小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了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和独特的魅力,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这几次课开始转入简笔写意蔬果的学习。

  首先,我选择教学生画比较简单的樱桃。孩子们画得很开心,也十分认真。樱桃虽然简单,但许多樱桃组合在一起时就有很多的“规定”了。如两个在一起时,要有大小和高低的变化;三个在一起时,还要有聚散的不同;注意柄的`方向和动态变化等等。学生们画的极其认真,但由于技法及熟练问题,孩子们的樱桃有的太大、有的太小;有的墨色太干;而有的水分又太多;有的画不好圆,就画圈添红色……我一面鼓励学生,一面指出他们的问题,示范用笔用色方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相信随着课程的推进与练习,孩子们会用手中的画笔画出可爱、充满稚气的国画。

美术课教案2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多次出现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中。通过看看动画片、做做游戏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差异,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作用:

  《大人国与小人国》一节融欣赏、表演、创作、表现为一体,探索美术学科与音乐、语文、德育等学科相结合。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魔幻的颜色》、《万花筒》两课,让学生对颜色的性能和对称的图形有了概念性的了解,本课是在此基础上的`一节创作课。为以后《今天我值日》、《巧巧手》等创作画打基础。所以本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一定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绘画创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学情分析

  课前我了解到我们班的学生对不同的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的想法。现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喜欢向别人展示自己。而本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但学生在绘画时构图是否完整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比较的方法,并会用这种方法制作出“大人国”或“小人国”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色彩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和“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难点:对比方法的应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色彩的对比。

美术课教案3

  1.目的:能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大胆画四肢着地站立的动物。

  2.根据画面进行想象桥上、桥下的事物。

  3.大胆地运用儿歌讲述画面。

  2. 准备:1.黑色水彩笔

  2.过桥作品

  3.图片小狗、小猫、老虎、狮子等四肢着地站立的动物

  1.欣赏与讨论

  ⑴今天,老师给小朋友看一张听儿歌猜一猜的.图画,我来念儿歌,请大家猜一猜。

  ⑵出示欣赏作品的局部并念儿歌:“地上有座桥,鸟儿桥上飞,小兔桥下跳,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桥。”

  ⑶提问:这是一座真的桥吗?(这是动物可不是真桥)这座桥的桥面是动物的什么部位?(桥面是动物的身体)四条腿是桥的什么呢?(桥墩)那么,它到底是谁呢?(教师展示全图:“原来是座小狗桥)

  ⑷这是一首可以变的儿歌:教师用换纸的方法遮住画面头部,引导幼儿念儿歌,念到最后一句变出“狮子桥”、“老虎桥”、“小猫桥”。

  ⑸刚才,我们一看到动物的头,就猜出这是什么桥,大狮子头的周围有什么?(狮子头四周长着长长的毛)小狗的耳朵长在哪里?(狗

  耳朵长在头的两边)猫和虎的耳朵都长在两角上,又有什么不同?(猫的耳朵尖,虎的耳朵圆的)

  2.引导思考

  a.除了鸟儿在桥上还有谁(白云、气球、星星、蝴蝶,幼儿说,老师画)

  b.除了小兔在桥下还有谁(青蛙、乌龟、蜗牛??等)

  3.幼儿作画,创作要求。

  a.小动物都想要变桥给大家猜,你们还会变些什么四条腿动物呢?

  b.要把头画大,身体画长。

  4.引导评价

  看小朋友的作品念儿歌,猜猜这是什么桥,找找,哪些地方变样了。

美术课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写生植物,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生能力,以及学生的线造型表现能力。教材中展示了学生作业的各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写生兴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观察与写生的关系。

  应会: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生造型的.表现能力。

  难点:细致的观察,精细的表现;构图大方、以及画面的整体感。

  学习材料

  植物、图片、勾线笔、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看看植物:

  看看我们面前的植物。

  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植物对人类的作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食用、药用……

  我们面前植物的结构。

  (茎叶花……)

  教学意图:植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自然中的植物能够给我们带来生机和活力,带给我们生机盎然,给我们生活增添了美的情趣。通过看看面前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结构,为下一步的观察写生作好准备。

  二、观察植物:

  1.出示课题:植物写生

  2.如何写生?

  观察是前提。

  3.怎样观察?

  细致观察、用心观察……

  观察你面前的植物,你都看到了什么?

  比比看谁观察的多?

  4.用放大镜看看,又观察到了什么?

  教学意图:观察是写生的前提,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细致、用心的观察;通过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的进行观察;通过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更能增加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且会发现的更多……

  三、欣赏植物:

  1.欣赏大师的作品:

  2.欣赏学生的作品。

  教学意图:欣赏大画家的作品,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了解到写生画的各种表现形式;另一点还可以消除学生为难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四、画画植物:

  1.提出作业要求:

  2.运用线造型的方法写生一组植物,注意线条的疏密、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构图大方,观察仔细。

  3.学生写生,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教师的指导,重在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大胆地表现,随时发现,随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写生兴趣。

  五、展示植物:

  展示作品。

  谈谈写生植物的感受。

  教学意图:通过展示作品,欣赏到他人的优点,提升自己的绘画能力。谈谈感受,与大家一起进行分享。

美术课教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睡莲系列画面,感受睡莲的优雅与美丽。

  2、学习用点、拖的运笔方法来表现池中睡莲,体验睡莲的意境美、情趣美。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睡莲图片、背景音乐、一次性盘子、盘架、水粉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1、感知体验

  出示《睡莲》,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简单描述画。

  你看到过睡莲吗?它像在做什么?它躺在静静地湖面上,做着美美的梦(播放音乐)那让我们手中的笔把这静静的湖面画下来吧!

  2、探索创作

  (1)睡莲它的花瓣跟我们睡觉的姿势还真是一样,一片两片三四片,就像一个睡美人(教师边示范画边讲睡莲花瓣的画法)

  大笔哥站起来,头沾白,身沾红,点一点,拖一拖,睡莲花瓣就出现。左一瓣,右一瓣,旁边再来加两瓣。

  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你画得睡莲是不是跟你们睡的姿势是一样的?

  幼儿操作,边念儿歌边画花瓣。这些莲花犹如你们一个个睡美人,真是太漂亮了。应该把他们放在哪儿呢?

  (2)池中有很多圆圆大大的莲叶,漂浮在水面上,像什么呢。(伞、小床)

  我们也来模仿一下,用我们的手臂做个小床吧!

  (教师示范画莲叶)圆圆的莲叶像小床。中笔身上沾满绿,画个椭圆像小床,静静浮在水面上,守在睡莲身旁边。

  睡莲在池塘里盛开,圆圆的绿叶浮在水面。色彩鲜艳,蕴含清香。看它静静的躺在水面,所有的睡莲都空灵美丽。

  3、整合作品

  (1)睡莲总喜欢聚在一起,来展示它的美丽与独特,看这些画面美不美?

  (教师出示睡莲的风景图,让幼儿引起合作的共鸣)

  (2)我们也可以尝试着把这些睡莲摆设起来,是不是也能变得如画面中这般美丽。

  (3)请幼儿把睡莲放到支架上。

  (4)我们真是一个个能干的.小画家,为自己鼓鼓掌吧!围在一起留个影吧。

  4、欣赏张贴作品

  把这幅美丽的睡莲作品摆放在我们的教室里,让我们的这个夏天更加凉爽,如睡莲般这么安静。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水粉画睡莲》中班美术公开课教案2

  作为一名新教师,接受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此次参与新教师培训,我感到很荣幸,以下是我此次的一次心得体会。

  一、专家指导使我思想变化很大

  在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作为一个普通中学的化学教师,我们平时思考的太少!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地并不多,更勿论着眼于教育的发展远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这方面实在太欠缺了!

  二、自身素质方面不断提高

  通过学习,自身素质方面不断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平时教学中的困惑得到有效的解决,加强了认识和理解。其他方面也有很大收获,如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即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手阶段、专家阶段。分析自己情况,应该属于“胜任阶段”,或是由“胜任阶段”向“熟手阶段”的过渡过程。专家对学员提出问题的解释全面、具体、耐心,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

  三、同行交流,共同成长

  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数学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学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在培训中,我们不断地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在讨论中,老师们畅所欲言,许多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化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们提出的问题也得到专家们的重视,他们的回答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通过学习使我对一堂课的重新思考、一个知识点呈现方式的灵活多变也比以前思考得更深刻、更透彻些了。但我认为,要把国培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去实践和沉淀。目前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很多时候让我们基层老师无所适从,我们很多时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无策。而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其实,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把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思想应用到自己实际教学中去。

美术课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初步了解自己头部的外形特点,能抓住自己的头部特征,仔细观察人物特点和画出人物形象。

  2、过程和方法:能仔细观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如:油画棒、彩色水笔等等)来表现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作画的兴趣,让孩子热爱作画,在大胆作画中树立自我信心。

  教学重点

  能准确抓住人物特征。

  教学难点

  能够大胆用不同方式把人物特征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1、教具:范画、面具、多媒体

  2、学具:画画材料、镜子

  教学过程

  一、游戏“抓小偷”。

  1、出示小偷图片观察

  师:同学们,今天呢老师想请你们帮帮忙。好吗?

  生:(齐声)好

  师: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人们都进入了梦乡,一个小偷偷了一大袋的钱向我们走来,同学们赶快记住他的样子,他的脸型是什么样的?发型?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是什么样子的?不一会儿这个

  小偷就消失在黑暗之中了,就在这时一个警察正焦急的四处寻找小偷,可是警察并不知道小偷长的什么样子,所以想请同学们帮帮忙。那么谁能用说一说这个小偷是什么样子的?

  观察下面图片,那张是,那张不是,为什么?(分别出示)根据小朋友们提供的线索,警察抓住了小偷并把他关进了监狱。

  2、教师小结:通过抓住了(小偷),同学们学会了观察人物的形象特征。

  二、观察分析(铺路)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发型、五官、脸型?)

  2,说一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脸部特征。(喜、怒、哀、乐时的五官变化)

  3,演一演: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台表演喜怒哀乐的表情。

  通过看、说、演进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及人物表情的无穷变化。

  1、我们小朋友对自己的特征是否了解?拿出镜子照一照。

  讨论:

  ⑴你是哪种脸型?

  ⑵你是哪种发型?

  ⑶你的五官有哪些特征?

  ⑷你觉得自己脸部最生动最有特点的地方在哪儿?

  2、指生:你来说一说自己脸型、发型、五官的基本特征?

  3、出示脸型图总结:脸型有方形、尖形、上小、椭圆形。出示五官图:五官有各种不同的特征。

  三、教师示范(引路)

  师:同学们请看看老师画的是谁?是怎样画的?(画)

  这就是我画的自画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板书:自画像

  4、讲述、总结教师自画像的步骤。

  谁来告诉我,刚才我画同学的方法和步骤?(指生答。教师评价:这位同学的思路真清晰。)总结(出示课件):画头像时先画脸型、发型,再画五官。另外在画时还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四、欣赏作品

  1、看,这是19世纪荷兰艺术大师梵高的照片。这是他的自画像,由于他是外国人,特征特别明显,鼻子挺挺的,眼睛深深凹下去,下巴尖尖的.,梵高的画价值连城,但是在他生前,人们把他的画当做垃圾,他一幅画也卖不出去,非常可怜,经常饿着肚子去画画。所以从他的眼神看出他非常的痛苦、忧伤。比起他来我们的小朋友可幸福多了。

  2、欣赏学生的优秀绘画作品。

  师:这是小画家王达哥哥的照片,他非常的大胆,将自己的脸涂得五颜六色。

  师:这是女孩的及女孩的画像。这是小朋友们的自画像。

  说一说你喜欢那一幅?(指生答)他那个地方画的最有趣,为什么?

  五、作业(上路)

  这些小朋友画自己画的非常有趣,那么我想信我们班的小朋友比他们画得更好。

  1、出示课件

  作业要求: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大胆地画一幅自画像或半身像。(音乐停止的时候就要放下手中的笔)

  2、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构图要大些。

  3、展示学生作业。(教师将部分学生作品贴到黑板上)

  4、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由此完成作业评价与交流。教师收上部分作业,贴到黑板上展示。

  音乐停,师:小朋友们都放下手中的画笔,来看一看黑板上这些小画家的作品。

  谁来告诉我,你最喜欢那一幅?为什么?你知道他是谁吗?(指两名学生到前面评价)

  六、总结

  通过画自己的头像,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相信自己。我们的长相是父母给的,但是未来美好的生活却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

美术课教案7

  活动目标:

  1、借助相似造型,培养幼儿创造性地表现任务的五官的能力。

  2、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魔法盒,魔术棒。

  2、苹果脸型,3张范画。

  3、钢琴曲磁带、录音机、彩色卡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配乐散文《给老师画像》,激发幼儿的兴趣。

  老师:“你在散文中听到小朋友怎样来给老师画像的?(出示苹果脸型)

  是不是这样吗?这张像和老师一样吗?哪里不像?为什么要把眼睛画成太阳,嘴画成水果糖呢?这种用相似物体替换的方法叫替换想象法”。

  二、隐性示范,引导幼儿自己想象。

  (出示魔法盒,盒中按步骤放入三张范画,魔法棒)

  老师:“看,这是什么?我的魔法盒中藏着许多的宝贝,只要我用魔术棒轻轻一挥,就能把宝贝变出来,现在让我来变一变,看看能变出什么。我变我变我变变变(抽出第一张范画,基本的怪脸)老师变出什么?”(变出一张奇怪的大脸)“现在请小朋友来试一试能变出什么”?(请一幼儿来抽出第二张范画,加上五官)“这回又变出什么了?”(变出眼睛、鼻子、嘴巴了)“这张脸上的五官分别是用什么代替的?如果让你来变,你会用什么来替代这些五官呢?”(幼儿讨论回答),“现在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变变看,还能变出什么?”(请一幼儿抽出第三张范画:对五官进行了装饰)“这次又变出了什么?(在原来的脸上进行了装饰)对了,装饰的时候注意了黑白、疏密之分。瞧这张脸多奇怪、多有趣,这就是运用了我们刚才说的用相似物体替换的画法”。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小朋友,你们想来变一个奇怪的怪脸吗?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来代替怪脸上的五官呢?请你们把想到的怪脸画下来。(放优美的钢琴曲)

  幼儿作画,教师提醒幼儿作画时首先要将基本发脸型画大,五官画在中间要突出,装饰的时候要注意线条的疏密和黑白之分。

  四、展示体验

  将幼儿的作品贴到展示板上,让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画,体验与分享快乐。

  活动反思:

  在这次的活动中,在通过孩子的欣赏和自由讨论中,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极了,孩子的创作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可以说全班的小朋友的作品没有一个是完全一样的,而且在整个作画的过程中幼儿的情绪始终是积极的。

美术课教案8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写生植物,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生能力,以及学生的线造型表现能力。教材中展示了学生作业的各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写生兴趣。

  【课型】绘画

  【教学用具】课件、盆栽植物、勾线笔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条表现植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公园里、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出示课题)

  2、课件展示各种植物图片,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探究。

  ①你喜欢这些植物吗?你知道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

  ②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③这些植物的叶子有什么特点?每片叶子有区别吗?

  二、解疑和探究。

  1、请几位学生说说讨论结果。

  2、观察教室中的植物。

  提问:你观察到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结合书中的图片)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叶子有前后遮挡、有大有小,不同角度看到的叶子形态上有所不同……

  3、欣赏美术作品: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

  提出问题:

  画家抓住了植物的哪些特征进行表现的?

  作品表现出画家的什么情感?

  小组和作探究,初步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

  4、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

  师: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形状各有不同。

  师:这些孩子的画对你有哪些启发呢?

  生:表现形式可以是刮画、国画、线描、等等。

  生: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前后穿插。

  引导学生认识在绘画中,植物的前后关系可以用虚实变化、大小变化、粗细变化、穿插变化。

  【设计意图】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特征,为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埋下伏笔,而且通过实物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质疑再探究。

  1、欣赏课件,针对课件中的几种植物提出问题。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2、欣赏大师和学生作品;说一说画植物写生应注意什么?

  3、教师在黑板上简单演示植物写生方法,画两幅,一幅前后关系处理得当,一幅前后关系混乱的'两幅植物写生图。引导学生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认识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4、教师在黑板上简单演示植物写生方法,画两幅,一幅前后关系处理得当,一幅前后关系混乱的两幅植物写生图。引导学生巩固刚才所学的知识,进一步认识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欣赏,请学生欣赏分析植物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学习画家的表现方法,从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四、学生绘画创作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学生绘画创作。

  2、学生绘画,教师巡视辅导。

  五、全班欣赏学生作业,师生共同点评作业。

  六、教师课堂总结。

美术课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了解铁画工艺在造型、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美学知识。

  2、能用自己的小手和想象力通过画、拧等动作制作一幅小型铁画。

  二、活动准备

  1.铁画作品PPT、打铁的小视频。

  2.记号笔和白纸每人一份。彩色细铁丝每人2根。剪刀每人一把。

  3.透明胶带每组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副美丽神奇的画,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

  幼:想。

  教师出示铁画作品《迎客松》:看,这就是老师带来的画!

  (二)铁画欣赏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铁画《迎客松》、《梅花》、《双马》等铁画。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画上画的是什么?

  师:擦亮你们的小眼睛,看一看,这幅画上都有哪些颜色呀?

  师:请小朋友们摸一摸,它和我们平时看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简单介绍铁画师:"这幅迎客松呀,叫做铁画,是我们芜湖独有的。它是用铁做的,跟其他的画不一样哦。它是工人师傅们经过捶炼、打磨、焊接、喷漆制成的'。待漆干后再将它钉到白色的底板上,这样一幅铁画才算完成。下面我们看一看铁画是如何制成的!"

  3.师幼一起欣赏小视频,观看铁画的制作过程。

  (三)教师示范制作过程

  1.教师征求幼儿意见,选择一个制作对象例如花(或其他草、动物之类的)。

  2.画一画:在白纸上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画出轮廓。

  3.做一做:教师示范如何按照自己的画来拧铁丝。(需强调安全)

  4.拼一拼:将成型的铁丝拼接在一起,制成铁画的基本轮廓。

  5.填一填:教师示范如何添加背景图案(征求幼儿意见)和落款。幼儿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装饰背景,制成自己的小铁画。

  (四)幼儿绘画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操作的同时,范画不能展示,要隐藏,不被幼儿模仿,防止禁锢他们的想象)

  师:下面我们请小朋友创作一幅自己的铁画。

  根据幼儿差异提出不同要求,尽量让每位幼儿自己创造表达。

  (五)教师评价幼儿作品,师幼共同欣赏成果。

  张贴每位幼儿的作品,布置"我们的铁画",让幼儿互相参观评价。

  教学反思:

  1.活动准备不充分,首先在材料准备方面,忘记给每组幼儿分发记号笔和剪刀,在幼儿操作之后,才发现弥补,是一大疏忽。其次是教学环节中,教师示范"画一画"环节的遗忘,从而衍生出两种铁画制作方法,是又一大疏忽之处。

  2.集体教学中,师幼互动相对较少,教师知识讲授为主,幼儿参与课堂交流的较少,幼儿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也很小很小。教师可以在选择制作对象上,争取幼儿的意见,等等,提高幼儿的课堂参与度。

  3.铁丝制作技法的欠缺,如折、扭等。教师只有熟练地掌握铁丝的制作方法,和简单易懂的语言指导,才能很好地起到示范指导幼儿的作用。

  4.幼儿作品完成后,教师的评价语、鼓励语较贫乏。教师只用了"好"、"非常好"、"棒"之类幼儿熟悉的评价语来评价幼儿的作品,显然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幼儿对教师的表扬也反应不明显。教师可以拍照鼓励等方法具体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

美术课教案10

  漫画 1、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____号考生。

  2、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漫画》 。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

  3、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汇报我的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 本节课出自人民美术出版社 七年级上册第8课 《漫画》 。教材的目的是通过欣赏漫画作品,学习漫画的构思方法,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敏捷。培养学生用敏锐的目光捕捉生活中的现象,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引导学生以校园生活、社会现象为题,用漫画的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漫画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性情、培养审美情趣等,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以及表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漫画的特点和种类并能完成一幅漫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漫画欣赏,使学生了解漫画特点功用意义及艺术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感悟生活,把生活现象提炼成素材变成漫画作品。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漫画的特点与种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打破学生对漫画创作的神秘感。

  (2)难点:提炼生活现象形成素材,形成漫画作品,培养学生的积极上进的思想和审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

  一提到漫画,很多的学生就会联想到日式连环漫画卡通片的形象。但是这只是漫画的一种,不能让学生的思维陷入到这种漫画的局限之中。可以给他们看更多的漫画来开拓他们的视野。

  三、 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所以基于新课标我采用的教法是:依据本课实际,我以体验、问答方式来完成本课内容,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另外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直观演示,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示范让学生有直观感受,加深对漫画的理解。 学法:通过提问法、讨论法、实践练习法达到本课教学目的。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给出学生几个漫画人物,让他们猜一猜是谁,吸引他们的兴趣,并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画吗?”来导入本课——板书《漫画》

  2、展示课件 学习新课

  首先共同学习漫画的发展史,中国和外国早期的漫画的样子,让学生对漫画有个初步的了解。

  其次展示漫画定义——是可以用于讽刺或用于愉悦,但必须具有幽默感的图画

  再次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漫画的形式多样,你们能将这些漫画分分类吗?接下来让学生观赏一组漫画图片,再回答。然后讲述漫画的分类—讽刺漫画、幽默漫画、肖像漫画。(分别展示每个分类的漫画各一幅进行详细讲述),漫画形式:单幅漫画、连环漫画、长篇连环漫画

  最后跟学生探讨怎样读漫画。1、读文字2、读画面:3、联实际。

  3、小组活动 绘画训练

  (1)教师出示一个关于驾车违法乱纪的新闻进行漫画创作。教师先示范,学生在进行自由创作。 (2)讲笑话并把笑话改为漫画进行创作。分成小组进行集体创作,比一比看哪一组的设计更夸张和别处心裁。要求夸张和简约。

  4、展评作业,提升认识:

  1)各组学生对作品展开自评与互评,交流感受。 2)小组推荐作品,共同赏析。

  3)教师参与评价。

  5、课堂小结 拓展提高

  本节学会了什么? 体会是什么?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你会用今天学习的内容去记录自己的生活吗?通过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为今后学习美术做铺垫。

  五、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流程,我的板书设计分为四个部分

  1课题《漫画》

  2漫画的定义

  3漫画的分类

  4漫画创作的步骤

美术课教案11

  活动内容:绘画<蔬菜总动员>

  活动目标:

  1、能够选择与蔬菜相似的颜色。

  2、学习蜡笔涂色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力度。

  活动准备:蜡笔、图画纸、示范画、各种蔬菜。

  活动过程:

  1、观察与演示。

  (1)请幼儿观察蔬菜,把它们按颜色分类:哪些是绿色?哪些是白的?还有些什么颜色?

  指导语:新鲜的蔬菜营养好,人人吃了身体棒!今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菜?

  (2)看图片,都有哪些菜?说说这些菜新鲜不新鲜?为什么?师幼总结:新鲜的菜水分多,颜色鲜艳。教师启发幼儿,说出涂色应该有一定的力度,着色均匀。

  (3)教师示范,在画好的轮廓的边上涂上一圈,再在里面涂满涂浓,画上蔬菜宝宝的.眼睛、四肢,才是漂亮新鲜的蔬菜。

  2、提出作画的创作要求。

  着色均匀、掌握一定的力度。大胆想象丰富画面。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的要点。

  (1)画的蔬菜要大,画的品种要多。鼓励幼儿大胆画各种图像。

  (2)画的蔬菜要新鲜,颜色涂满,涂浓。

  4、幼儿自由评价同伴作品,引导说出作品的色彩是否准确,涂色是否均匀,鼓励幼儿着色均匀,有力度。

美术课教案12

  活动目标

  1.大胆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过年时热闹、开心的情景,并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作品。

  2.感受新年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纸、水彩笔;新年的喜庆音乐;教师事先画好的一幅关于热闹的新年的简笔画

  2.经验准备:请家长在新年期间带领孩子一起去参与各种庆祝活动。

  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重点: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和绘画的形式将过年时热闹、开心的情景表现出来。

  难点:学习用某一符号表示不会画的事物,画面内容能紧扣主题,会用恰当的词语连贯完整的进行讲述。

  2.指导要点通过谈话回忆、绘画的形式将过年时热闹开心的情景表达出来,讲述时鼓励幼儿用恰当的词汇、连贯完整的语言。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的时候你和爸爸妈妈都到过什么地方?做了些什么事呢?做这些事情时你心里的感觉怎样?

  2.绘画:热闹的新年教师:新年可真热闹,你们在新年里都做了好多开心的事情。下面就请你们将这些事情先画出来,再用一段好听的话告诉你身边的朋友,让大家和你一起共同分享快乐热闹的新年吧。

  (1)幼儿作画(简笔画)播放新年的喜庆音乐,为幼儿营造一个热闹喜庆的氛围。绘画时提醒幼儿注意将主要的角色、事件画在突出的位置;不会画的事物用某一符号进行记录。

  3.讲述

  (1)分组讲述:

  画好的孩子可以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轮流轻声讲述,教师巡回指导倾听幼儿的发言,提醒幼儿讲述时要紧扣主题,用上恰当的词语,连贯完整的讲述。

  (2)个别讲述:

  请出画面主题内容突出,讲述时有代表性的幼儿进行个别讲述。

  (3)评价教师引导幼儿初步学习从画面表现力和讲述能力两方面进行评价。如:画面是否突出快乐、热闹的新年主题,画面布局是否合理,是否会用某一符号表现事物;讲述时是否会用恰当的词语,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等(4)教师结合事先画好的简笔画进行示范讲述。

  4.活动延伸:将幼儿的绘画作品粘贴出来,并请父母将幼儿的讲述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展示在主题墙上与同伴共同分享新年的热闹和开心。

  评价要素

  幼儿的画面是否主题突出,讲述是否连贯完整。

  活动建议

  请家长将新年期间带领孩子一起去参与的各种庆祝活动以图画和照片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布置成主题墙饰:热闹的新年。主题结束后可将这些资料收集整理制作成幼儿自制小书:《热闹的新年》

  活动反思

  1、 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端,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为了给孩子们的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认识新年——迎接新年——庆祝新年——长大一岁了”四个环节入手,通过组织谈话、歌曲和儿歌来加深幼儿对新年的认识与了解;通过亲手布置活动环境、制作新年贺卡进一步为迎接新年做准备;以开联欢会的形式庆祝新年,体验新年到来的喜庆气氛;最后以谈话形式使幼儿懂得长大一岁了的意义。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主要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幼儿懂得长大一岁了,在新的一年里要更加懂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个爱学习、有礼貌的乖宝宝。当谈到“我又长大一岁了”的时候,孩子们说出了许多自己的想法。这个说:“我会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了。”那个说:“我能帮爸爸妈妈干好多事,能扫地板,还会穿鞋、提裤子-----”还有的说“我不用大人抱”“我会给爷爷奶奶搬椅子”,还有的孩子 “我能帮老师收拾玩具,给小朋友系纽扣”,还有的说“我能自己画画了”------每个孩子的话语都得到了老师和小朋友们的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预设的主题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需要,说明这个主题活动选得好,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对以后开展主题活动提供了经验、打下了基础,在这次主题活动中,老师的理念进一步更新,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幼儿的活动,达到了资源共享(材料、环境、方案……),通过合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提高了老师之间的凝聚力,增强了老师的参与意识。

  (3)对师幼互动的反思,这次活动,不单是老师和幼儿互动,也让家长积极地“动”起来,主动参与、配合到我们的活动中。A、要尊重家长。B、向家长介绍配合工作的方法。C、让家长参与的目标要明确,任务不能过于频繁。D、活动后展示成果,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参与使孩子得到了什么、知道家长的参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家长的关注,, 使家长变被动接受为自动参与。使家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合作伙伴,为孩子们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过新年啦”这个主题活动的确立,附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所以整个活动开展得很好,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一直很高,预期目标完成得很好。但在开展主题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认识新年时,因为幼儿年龄小,对过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很少甚至没有,我们只是通过谈话、儿歌、歌曲和一些简单的图片来开展活动的,对孩子来说有点说教,所以掌握起来很吃力,虽然最后孩子都会说了,但是,是通过老师反复地“填鸭”才获得的。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多为幼儿考虑一些,多为幼儿准备一些直观的影相资料让幼儿观看,让幼儿亲眼看见、亲自感受,让幼儿直观地感受人们庆新年的一些活动和习俗,直接地获得知识和经验,像后三个环节一样“直观性”强一些、参与性多一些、操作性多一些,老师的“说教”、“填鸭”少一些。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亲自感受同“说教”、“填鸭”相比,结果一样,但过程不一样,对幼儿的发展也不一样,这样才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幼儿的能力发展了,这样的活动才有意义,活动开展起来就会顺利多了。

美术课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二)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三、课前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

  (二)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室。

  (三)教学课件:“格尔尼卡”、“9、11事件”。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以欣赏为主。

  导入:

  屏幕上出现“格尔尼卡“的作品。

  学习新内容:

  1、 感受作品的整体氛围(获得初步的整体印象)。

  2、 了解作者的艺术思想、艺术品味和艺术风格。

  立体主义——这种创造视觉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法国画家毕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虽然,立体主义呈现出抽象的几何状态,但事实上它却是在描绘真实的形体。这些画布上的平面物体,同时呈现了各个视角下物体的各个平面,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这种创新重新确立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毕加索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可见,立体主义并不拘泥于客观的视觉感受,而更关注对形象的主观创造。

  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例如,龙就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什么呢?《格尔尼卡》中的马、牛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3、 简单描述:

  画面上表现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奔跑的脚、举油灯的人、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婴儿嚎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者等。

  4、分析作品:

  全画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口恐怖的气氛。构图饱满,以不安、强烈、破碎的形象、冲撞的动势、惊恐的气氛和灾难的象征混合于一体,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这一切使《格尔尼卡》成为上世纪少数几件真正具有大众意义的作品之一。

  5、诠释作品:

  作品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西斯空军野蛮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取象征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暴行。如:公牛头象征残暴和黑暗;马的嘶鸣象征痛苦的人民;像眼睛的灯象征光明、希望;手举油灯的女人象征光明、和平等等。作品以二维空间来诠释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并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几何形体,然后主观地重新组合,构成画面,以追求物象形态的动感、变化。

  6、评价作品:

  画家采用半抽象(意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这些超时空的形象组合蕴含了画家愤懑的抗议。这种打破空间界限的绘画形式,使画面失去错觉性深度的效果,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因此,这幅画成了20世纪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练习活动:

  1、 学习评价:

  (1)我明白毕加索从多个角度来

  观察物象,并在平面作品上营造错觉性深度的空间。

  (2)我明白立体主义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的含义。

  (3)我明白立体主义绘画并非把描绘对象画得如我们的眼睛所见般的真实。

  (4)我能仿效毕加索从不同角度观察及描绘物象。

  (5)我对自己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2、 课后随想:

  (1)对立体主义的绘画理论和方法我感到能理解或很难理解,因为:

  (2)我喜欢或者不喜欢用立体主义的绘画方式作画,因为:

  课后准备:

  搜集有关“9、11”事件的资料,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准备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第二课时:创作练习

  一、 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看一段“9、11”袭击美国纽约的录象。“9、11”事件虽然与格尔尼卡事件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让我们学习毕加索,以“9、11”为题材创作一幅画。

  二、 练习活动:

  创作一幅以“9、11”事件为题材的绘画,并用简短的文字写出创作心得。形式不限,单色、着色、漫画、抽象、写实、电脑创作、拼贴资料均可。

  学生活动

  通过查阅资料回答问题

  如:格尔尼卡、毕加索

  用简单的形容词,回答对作品的初步印象。

  如:沉重、灰暗、凌乱、

  恐惧等。

  简单回答

  如:背景、内容、方法、

  色彩、作者等等

  作者介绍见课本第3页

  请一同学阅读。

  学生略答。

  仔细观察作品,学习观察和描述自己的所见。

  在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由感官优先,进入到思维的主导状态。透过表面,更深地理解作品的意蕴。

  对作品的意义进行诠释,并理解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特色。

  综览所有要素后,对作品进行归纳性的评价。

  学会思考和表达。

  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

  课后思考

  搜集资料

  以“9、11”事件为题材将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自己创作的方式结合起来,旨在加深对《格尔尼卡》的理解,。

  教师活动

  引出问题

  这幅作品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

  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整体初步印象?

  归纳: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固然重要,但是还要注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

  欣赏作品,你想从哪些方面深入了解呢?

  你对毕加索有多少了解?

  你知道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吗?

  呈现图片资料:

  《蒙娜丽莎》

  《哭泣的女人》

  以感官感受画面,对作品进行描述。

  作者为什么用黑白灰而不用其他更丰富、鲜明的色彩呢?

  这些人和物画的完整吗?

  作者采用了什么艺术形式表现的?

  这件作品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呢?

  出示课件:

  详细介绍作品内容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形式。

  你能根据以上的描述、分析和诠释的结果,评价这件作品吗?

  布置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布置作业

  提高技法上的指导。

美术课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知识,展开回忆与想象,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生长的情景。

  2、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感受植物生命的美丽与独特,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二、教学重点:

  教学的重点在于启发学生回忆和想象植物生长的'生动情景,并展开联想活动,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三、教学难点:

  表现的自由性与流畅性,通过欣赏、鼓励等方法解决。

  四、教学准备:

  教师:图片、大画纸、油画棒

  学生:彩色笔或油画棒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纪律、检查用具

  (二)导入:

  教师带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做种子发芽、长大的律动:睡觉→萌芽→一片新叶→两片新叶→慢慢长大→开花→结果…

  讨论:

  1、关于植物的叶:针形叶、掌形叶、卵形叶…

  2、关于植物的茎:直立茎、匍匐茎、缠绕茎…

  3、关于植物的果实:挂在枝上的、长在泥土下的…

  想象:

  (出示一些种子)给你一粒种子,你想把它种在什么地方?你猜它会长出什么?(出示课题:长呀长)在它生长的过程中,你会做些什么?它在成长过程中会碰到谁?它会长成什么样子?你希望它长成什么样子?它会开花吗?会开什么样的花?会结果吗?会结怎么样的果?

  欣赏:

  欣赏课本上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别人想象的内容和表现的方法。

  表现:

  以"我种的植物"的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表现。

  A表现出植物生长的过程或某一阶段的样子。

  B表现出植物世界中其他相关的事物。

  C表现出植物与人的关系。

  D表现出想象中神奇的植物。

  评价:

  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勤劳的种植者"的奖状,让他们送自己认为"种植物"比较出色的同学。

  延伸:

  找一些种子带回家,种起来,看看会长成什么样子。

美术课教案15

  彩虹姑娘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欣赏彩虹七种色彩搭配的和谐美。

  2.了解彩虹的色彩,尝试按照彩虹的色彩排序绘制彩虹,并添加相关的背景。

  3.能大胆选择鲜艳的色彩表现绚丽的彩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欣赏过彩虹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挂图“彩虹姑娘”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3~4页;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你喜欢彩虹吗?它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彩虹桥》(见活动资源)

  指导语:你们在哪里见过美丽的彩虹桥?你觉得彩虹桥美在什么地方?儿歌中的彩虹桥有几种颜色?

  二、探索发现

  1.引导幼儿欣赏挂图“彩虹姑娘”。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认识组成彩虹的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

  指导语:彩虹是什么样貌的,像什么?它有哪些颜色?

  2.出示油画棒,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彩虹的绘画方法。

  指导要点:按照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颜色顺序涂画,先画一种颜色之后画另一种颜色。注意每种颜色之间要靠近一些。

  指导语:那里有许多漂亮的颜色,让我们念念儿歌再画出美丽的彩虹吧!

  3.引导幼儿欣赏《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3页“艺术角”中的幼儿作品,感受不一样的背

  景衬托。

  指导语:画中的彩虹都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你还期望彩虹出此刻哪里?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4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指导语:我们来一齐念念儿歌,画一画彩虹姑娘,并添画上你喜欢的背景。

  2.提醒幼儿换颜色的'时候要将油画棒放回原位,使用时坚持桌面和画面的整洁。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供给帮忙。

  四、欣赏评议

  1.请幼儿在团体面前介绍自我的“彩虹姑娘”。

  2.教师从幼儿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及完成的作品两方面作出评价,同时鼓励和表扬绘画常规好的幼儿。

  五、结束活动

  师幼一齐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美术课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课程教案05-16

美术课的教案11-23

美术课教案01-05

美术课程教案01-20

美术课教案07-05

小学美术课教案01-01

幼儿美术课教案01-18

大班美术课教案01-11

关于美术课程教案01-20

美术课小学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