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34页例1,练习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口算整万数加减法。
2、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初步培养学生迁移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用迁移的方法探索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较为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同学们看,农民伯伯们又迎来了一个丰收的金秋。
(多媒体出示金秋的收割画面)
教师:丰收的喜悦已经让农民伯伯们忘记了收割的疲惫,他们兴冲冲地将刚收割下来的粮食运到了粮库,准备卖个好价钱。
(出示主题图)
教师:仔细观察这幅情景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1:我知道了星光村今年卖稻谷大约260000 kg,柑树村今年卖稻谷大约320000 kg。
学生2: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星光村和柑树村一共卖稻谷多少千克?
教师:了解了这些信息以后,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学生1:星光村比柑树村少卖稻谷多少千克?
学生2:柑树村比星光村多卖稻谷多少千克?
学生3:他们俩只是问法不同而已,实际上算法是相同的。另一个村的'稻谷产量是多少千克?
教师:聪明的孩子们根据了解的信息,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然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用到多位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就先从简单的入手,一起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板书课题)
[点评:创设了农民丰收送粮的情景,让学生了解农民的生活,感受多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巧妙引入课题。]
二、运用迁移,探究新知
教学例1。
教师: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星光村和柑树村一共卖稻谷多少千克?怎么列式?
学生:260000+320000=?
教师:能口算出这道多位数加法的结果吗?
学生:能。教师:谁来说说看?
学生:260000+320000=580000。(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为什么能那么快地报出答案呢?你们是怎么口算的?在4人小组里先说一说。(4人小组交流)
学生1:260000和320000的末尾都有4个0,我在计算的时候先暂时不看0,就算26+32=58,然后再在58的后面添4个0,就是580000了。
教师:省去两个数末尾相同数位的0,计算以后再添上,不错的方法啊!
学生2:因为26+32=58,所以26万+32万=58万。
教师: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能看出你是认真思考了的。
学生3:我把260000看成26个万,把320000看成32个万,26个万加32个万就是58个万,也就是580000。
教师:哦,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以后再计算,很好的主意!
教师:还有别的想法吗?
教师:同学们的这些口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这些方法中,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而且不容易出错呢?
(4人小组讨论)
学生:我们小组认为,把这些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然后再计算,这样既不容易出错,也比较简便。
教师:那么我们再试几道题来看一看,这种方法是否比较简便。
教师:现在要算星光村比柑树村少卖多少千克稻谷,怎样列式?
学生:320000-260000=?
教师:谁会计算?
学生:因为32万减26万等于6万,所以320000-260000=60000。
(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很好,同学们马上就会学以致用了。如果我们还要计算另一个村的稻谷总产量,又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大家试一试。
(学生自主列式计算,然后全班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小结:
我们在做整万数加减法的口算时,通常把这些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然后再进行加减计算,这样比较简便。
[点评:教学例1时,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旧知识推出整万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对各种口算方法进行交流比较,再进行小结。通过自主性的探究活动,展示了学生各自真实的思维活动过程,既让学生探索了口算方法,同时又体现了口算方法的多样化。]
三、尝试运用,加深理解
1、完成练习六第1题——小猴摘桃。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计算“4000+3000”和“9000-20xx”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教师: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
2.初步认识自然数。
3.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
难点: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生活当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在和不同的数字打交道,想一想我们在做什么事情能够用到数字。(打电话、人民币的面值等)
师:生活中每一天我们都离不开数,那数是怎样产生的,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本,把书打开,自己先来学习一下。(学生自学书16-17页)
师:都读完了吗?我想请同学来讲一讲古代的人是怎样来计数的?(学生介绍)
你总结的真好!
师:谁能对古代人的计数法做一个评价呢?(学生发言)
太棒了!
师:因为这些方法给我们带来的许多不便,所以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用计数符号计数
(出示PPT)
师:这些计数符号我们就叫做数字。谁来讲一讲,都有哪些数字?(生:说三种数字)
师:和以前的计数方法比起来,感觉怎么样?(方便了很多)
师:有一个罗马人,他来到中国想买茶叶,于是他走进了一家店铺,掌柜的问他,你想买多少斤呢?于是他把一张写着罗马数字茶叶斤数的纸条拿给中国的掌柜看,你们说中国的掌柜看到这张纸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知道买多少斤)
师:不知道他要买多少斤茶叶对吧?因为在罗马数字当中这个数字表示的是306,而在我们中国不是这样表示的(出示算筹表示形式)这样交流起来不方便,这单生意能做成吗?这些商人最渴望什么呢?(生:发明一种在世界各地都能用的数字)你太了解他们的心声了,于是后来就出现了什么?(阿拉伯数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阿拉伯数字的来源吗?
师:每天和我们打交道的这些数字就是阿拉伯数字,带着这些阿拉伯数字我们再回到古代,他们分别可以用哪些数字来表示呢?(分别表示4、5、7)是不是非常方便?
师:我们可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出示PPT)像这样表示物体个数的1等等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生答:自然数)对吗?刚才他读的时候你发现,这里面没有发现谁的身影呢?(生:没有0)
师:为什么没有0呢?老师给大家讲一讲,以中国数为例,看不见的物体人们是不数的,就用空位表示,后来用方框来表示,大约在700年以前就用圆圈来表示,慢慢的才演变到现在的数字0
师:请问0表示什么呢?(生: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用)
师:同意吗?那0是不是自然数?是!非常好!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所有的自然数都称为整数。这些自然数有哪些性质和特点呢?出示几个问题PPT,以同桌为单位讨论一下(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几举例说明)太棒了!你真会学习!有最大的自然数吗?无论我们说出哪个自然数我们都能找到比他大一的自然数对吧?
师:在生活中啊,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比亿以内的数还要大的数,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出示PPT,在我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当中一共这么多人,这个数字怎么读呢?( 生读)
师:你能这么块就把这个数字读出来了啊!介绍一下你的方法!(生: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一级,分三级读出来)
师:咱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数字都用到了哪些计数单位?(生回答)
师:我听这位同学说到十亿,我们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计数单位对吧?那么十亿和一亿有者怎样的关系呢?(生:十个一亿是十亿)是这样的吗?
生:是这样的`吗?咱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我们先在亿位上播一颗珠子,表示1个亿,一起接着数,播到第10颗珠子了,该怎么办呢?(亿位上珠子都播回去,在十亿上播一颗珠子)
师:亿和十亿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生:10个一亿是十亿 师板书 再请同学说一说
师:还有没有比十亿更大的计数单位呢?生:百亿和千亿
师:那十亿和百亿,百亿和千亿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请仿照刚才的方法来说一说,补充板书
师:再请一为同学来读一读。
师:现在再来读这个数字就容易了对吧!再找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师:请问1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9呢?这两个3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又学习到了几个新的计数单位,现在请同学们把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写完的同学可以和同桌说一说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计数单位有,他们对应的数位是什么呢?我们把这几个计数单位组成的数级叫做什么呢?亿级包括哪几个计数单位?还有没有比亿级更大的数位吗?我们用……表示
师: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把这个数位顺序表补充的更完整了,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我们到目前为止都学过哪些计数单位?
师: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这样的关系吗?咱们一起仿照这种形式开火车说一说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像这样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板书十进制计数法
师:找一找这句话当中哪两个字最关键?生:相邻。为什么?
师:介绍关于十进制的资料
师:生活中不光只有十进制计数法,还有其他进位制的计数方法,我们来看一看,介绍资料
师:学习了这些知识,咱们可以用它来解决问题了
练习题
这个数的最高数位在什么位上?这个数大吗?
读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16页例4,第16页“做一做”的第1—3题,练习四的第4—6 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解答这类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理解它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做练习四的第4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二、新课
教师出示例4,请一位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教师提问:这道题说的是什么事?要求的是什么?给出的条件是什么?
待学生一一弄明白这些问题后,教师提问: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呢?让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把线段图画在黑板上:
(把表示120米的线段平均分成3
第一队: 份表示修了3天。)
第二队: (把表示102米的线段平均分成3
份表示修了3天。)
教师:注意要把两条线段左端对齐,这样才容易比较两个队平均每天修路的米数。
教师:知道了两队3天各自修路的米数,要求出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路的米数,应该怎样计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动脑筋想一想,自己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看一看是否有不同的解法。
学生解答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法,集体订正,教师把学生的解法写在黑板上。如果有不同的解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哪一种解法是对的,为什么是对的;哪一种解法更为简便一些。如果学生没有得出第二种解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解法。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启发。如教师画出第二种解法的线段图:
第一队:
第二队:
可提问:
从线段图上看,第一队右边长出的部分表示什么?(表示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路的米·
数。)
为什么会多出那么多?(因为是3天多修的。)
知道了这一部分是3天里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的路,那么怎样求出多修路的米数呢?
(120-102=18) ’
知道了第一队比第二队3天多修路18米,怎样求出第一队比第二队每天多修路的米
数呢?(18÷3=6)
这时黑板上的板书是:在黑板的左侧和右侧,线段图的下面,并列写着两种解法。
教师让学生翻开教科书第16页,阅读两种解法。
教师提问:他们的.解法对吗?为什么?
让学生讨论,说明两种解法都是对的。
教师提问:哪一种解法比较简便呢?为什么?(小强的解法比较简便,因为这种解法只
需要两步计算。)
教师综述:通过上面的例题,我们看到:要求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路多少米,需要知道两个条件。但是,所需的两个条件不只一组,可以有两组。有哪两组呢?
教师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根据学生的意见,教师把两组条件分别写在黑板上两个算式的下面:(也可用小黑板。)
平均每天第一队比 平均每天第一队比
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 \ / \
第一队每天 第二队每天 第一队比第二队 修了几天?
修多少米? 修了多少米? 一共多修多少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道题有两种解法,而且这两种解法,不但方法不同,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的三步题可以用两步来解决。这样就便计算变得比较简便,应该掌握这种解法。我们平时在解题时,要注意选择既合理又简便的解法。
三、巩固练习。
做教科书第16页“做一做”的第1—3题。
第1题,做完后,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后,教师可提问:如果把这题“平均每人糊5个”改成“一班平均每人糊5个,二班平均每人糊7个”还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为什么不能呢?引导学生讨论,集体得出结论。
第3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四、作业。
练习四的第5、6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56页-57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相互平行”与“相互垂直”的含义。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垂直和平行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线定义中“在同一个平面内的”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整理明标
1、复习导入:
师:我们在第三单元学习了线段、直线和射线,现在请你在你的本子上画出一条直线,再回忆一下直线有哪些特征?
预设:(1)直的(2)向两边无线延伸(3)无法测量(2)没有端点
师:在你刚才所画的直线旁边随意再画一条直线,会发生什么情况?
预设:
预设:通过回忆直线的特征,构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平行与垂直。
2、整理明标
(1)认识平行
(2)认识垂直
二、明确路径,合作探究
问题一: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而发现什么是平行。
问题二:通过学生观察,教师讲授,得出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概念。
三、展示反馈,对抗质疑
问题一:认识平行
(1)提出问题:观察一下每组中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你能按位置将他们分分类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2)操作: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将它们分类。
(3)汇报:
(1) ①②,③④
(2)①,②③④
(4)出示定义:我们将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下了一个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提出问题:你从刚才读的这句话里找到那些重要的信息?
(6)汇报:①同一个平面内②不相交
(7)对抗:为什么要强调一定要在同意平面内?不在同一平面内行不行?
(8)演示:出示画着两条平行的直线的白纸,然后将纸沿着两条直线中间剪开,成两个平面展示。
(9)提出问题:如何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平行?(a∥b);生活中有平行线吗?
(10)小结: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有平行线的存在,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问题二:认识垂直
(1)操作:跟着老师一起来量一量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2)汇报:成90度和不成90度
(3)出示定义:我们将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的情况下了一个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对抗:你从刚才所读的这句话中得到哪些重要的信息?
(5)汇报:①相交②成直角
(6)提出问题:我们如何表示他们呢?(a⊥b);生活中有垂直的例子吗?
(7)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垂直的例子,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四、检测总结,拓展延伸
1、练习
(1)教材第57页做一做:独立完成
2、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课后拓展:
(1)判断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垂直。?
③、过直线外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的平行线.
(2)下面的图形有平行和垂直的情况吗?
出示“双杠”图让学生找出平行与垂直。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二)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归纳“规律”的过程,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导人问题情境
教师板书:
35.67 3.567 356.7 3567比较大小。
订正后提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教师小结:
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
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二)学习新课
1.例1 把0.004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4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4米=4毫米)
(2)师移动0.004米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0.04米=40毫米,原数扩大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板书:0.4米=400毫米,原数扩大l00倍)
向右移动三位,原数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4米=4000毫米,原数扩大1000倍)
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可以)
教师: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
板书:……
(3)从这一例子看,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
在同学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loo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刚才是由上往下观察(画↓),如果我们由下往上观察(板书↑),小数点相当于往哪边移动?(向左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looo倍……(板书)
3.引导学生完整地概括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反馈:初步应用规律具体说明小数大小是怎样随着小数点向右(左)移动而变化的。
完成105页“做一做”及106页上面的“做一做”。
下面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多少倍?
3.72(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372(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37.2(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下面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
5.06(缩小100倍) 0.506(缩小1000倍) 50.6(缩小10倍) 0.0506(缩小10000倍)
教师强调: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looo倍……
4.引导初步解决问题。
应用上面的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移动小数点位置就可以了。
(1)试把0.654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启发学生得出:把0.654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6.54;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65.4;扩大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得654。
(2)同理把43.9缩小10倍,l00倍各得多少?
43.9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4.39;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0.439。
5.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小数点移动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填空。(投影)
(1)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 )( )倍,得( )。
(2)把8.7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 ),这个数就比原来( )倍。
(3)把142.5缩小100倍,小数点向( )移动( )位,得( )。
2.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各扩大多少倍?
0.8 1.25 4.036 8.73
3.下面各数,如果把小数点都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7.3 5.94 0.248 125.6
(四)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l一3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例子,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联想转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材分析】
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学情分析】
我所抽班级学生有73人。这班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使用北大(版)教材,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于列出小数乘法算式以及得出结果,学生不会有任何困难,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联想到整数乘法的意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小数乘法的`意义。所以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利用小数加法的复习题,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小数的意义:0。20。05(学生口答)
2、小数加法:0。6+0。60。8+0。80。2+0。2+0。20。4+0。4+0。40。1+0。1+0。1+0。1+0。1
(1)学生口算
(2)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求相同加数的和)
(3)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用乘法计算)
3、揭示新课:
(1)0。2+0。2+0。2,用乘法怎样表示?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这样想的?0。2×3表示什么意思?
(2)0。6+0。6,用乘法可以怎样写?0。6×2表示什么意思?
(3)剩下的几道怎样用乘法表示?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这些乘法算式与我们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是小数乘法)
4、归纳意义:
小数乘整数表示什么呢?
二。探究算法
1、请大家想办法算出0。2×3的积。
(1)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2)同桌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A。连加法:0。2+0。2+0。2=0。6
b。联想、转化:0。2元=2角2角×3=6角=0。6元
c。画图法: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要画3个0。2?
d。推算:因为2×3=6,所以0。2×3=0。6
e。还有不同的吗?(略)
2、小结:只要适合自己,就是的!
三。巩固拓展
1、填一填
0。8+0。8+0。8=()×()=()
0。3+0。3+0。3+0。3+0。3=()×()=()
0。1+0。1+0。1+0。1+0。1+。。。=()×()=()(10个0。1)
1。2×2=()+()=()
()×()=()+()+()+()+()(可以怎样填?你发现了什么?)
2、算一算
2×0。40。3×03×1。19×0。80。6×45×0。20。7×1
3、文具店里的数学问题:
(1)买4块橡皮多少元?
(2)买3支铅笔多少元?
(3)买2把尺子多少元?
(4)任选一种文具,你还能提出一步计算的乘法问题吗?
四。阅读质疑
(1)阅读教材38~39,把书中内容补充完整。
(2)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五。全课小结: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
学校每年都安排学生进行体检,第一关是量体重。只听见淘气说,我的体重是45千克;丁丁说,我的体重是33.4千克。我们可以提什么问题?
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二、探究计算方法
1、根据所提问题,列式计算。
2、讨论:怎么算?
3、智慧老人说,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为了计算需要,45可以怎么写?
4、自主计算,检查反馈。
三、巩固与应用
1、独立完成第17页1、4
2、第17页2、5
四、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
第17页3、6
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教案2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 0.5=
4.8+2.2= 3.5-2.1= 5.5+4= 19.5-0.5= 7.2+1.6=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对答案。
2.竖式板算:(每组叫一名同学上黑板算,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4.89-2.64 3.61+1.37 7.75-6.35 2.82+3.17
点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强调: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或减起。)
3、揭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的小数减法.
二、目标实施
1、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为了促进你们健康成长,每学期我们都进行体检,其中有一项是量体重。你知道你的体重是多少吗?今天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也在量体重,想不想去看一看?
2、出示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指名汇报:(笑笑体重38千克、淘气体重45.2千克、丁丁体重33.4千克。)教师板书
3、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2、淘气比笑笑重多少千克? 3、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4、丁丁比淘气轻多少千克? 5、笑笑比淘气轻多少千克? 6、笑笑比丁丁重多少千克?7、淘气和丁丁一贯共重多少千克?......)
下面我们试着解决两个问题好吗?
4、课件出示: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指名列式:45.2-33.4= 为什么这样列式?
(1) 自主尝试计算:
(2) 交流汇报:
启发学生思考:根据45.2-33.4这个算式,想: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3)交流后师生共同小结
计算小数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即相同数位要对齐;十分位不够减要从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
(4)计算:23.5-16.8
(5)讨论归纳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低位减起;③十分位不够减向个位借1,然后再减.
5. 课件出示:丁丁比笑笑轻多少千克?
(1)自主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独立尝试计算
(3)小组内交流
(4)汇报:
(5)点拨:把38写成38.0你知道是根据什么吗?(这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即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6、课件出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练习说一说。
7、尝试做:
1.25+6.05= 78.3-6.9=
(1)观察第一题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有0。)
我们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计算结果如果在小数的`末尾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2)强调:哪一位不够减要从本位退1作10,在前一位加10再减.
8、小结:今天通过量体重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加减法的进位加、退位减)
讨论交流:计算这样的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总结:(1)小数加、减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1;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8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玩的玩具?(每只手拿出一个溜溜球)
学生:溜溜球。
教师:想来玩玩吗?
学生:想。抽两个学生上台玩溜溜球。
教师:(问玩溜溜球的同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溜溜球的绳子很有弹性,可以伸很长很长。
学生2:在玩的时候线总是直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溜溜球来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
(板书课题)
[点评:玩具“溜溜球”与线段、直线和射线都有相通之处,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用“溜溜球”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在玩中学”和“在学中玩”的思想,还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二、教学新课
1.发现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师:溜溜球真顽皮,一跳就跳到了我们的纸上,(课件显示两个点)变成了两个点。你们能用一条直直的线把这两个点连在一起吗?
学生:能。
教师:但请注意,开动脑筋,尽量想出和别人不同的连法。请拿出你的卡片在小组里一边讨论,一边连。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后交到讲台上。估计学生操作的结果大概有四种情况:图4 3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体现了数学内容的抽象过程,体现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师:同学们连线的结果大概分为三类。我们先研究第1类。(拿出一张学生连成的线段放在视频展示合上)像这样连的同学请举手。
相应的学生举手。
教师:我们把它画到黑板上。(教师在黑板上画线段)你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从1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到第2个点。
教师:(课件根据学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这样吗?
学生:是。
课件出示图4?4:图4?4比较一下
教师:这4条线段中哪一条线最短?
学生:第①条线最短。
教师:对,在两个点之间可以画很多线。但只有我们画出来的这条线最短。在数学上,这条线叫“线段”。
(板书:线段)线段两端的点叫“端点”。
(课件闪烁端点)
教师:你能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吗?
学生:能。请一个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量。
教师:通过量,我们知道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我们接着看第2类。
(拿出学生画出的直线放在视频展示台上)像这样画的举手.
相应的学生举手。
(把直线画在黑板上)
教师:你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把线段的两端延长后得到的。
教师:这条线段的两端还能延长吗?
学生 :能。
教师:对,还能延长。(课件再无限延长两端)这样无限延长后,就成了一条“直线”。
(板书:直线)
教师:教师刚才我们量出了线段的长。你能量出直线的长吗?
学生:不能。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是无限长的。
教师:同学们开动脑筋一画,就画出了线段和直线。我们接着看第3类。看还画出了什么?
(拿出学生画出的两条不同方向的射线)像这样画的举手。
相应的学生举手。
(把射线画到黑板上)
教师:你又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的。
教师:(课件根据学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这样吗?
学生:是。
教师: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后就是“射线”。
(板书:射线)
教师:你能找出生活中的射线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认识了线段、直线和射线,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点评:从学生探究出的表象出发分类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从一般到特殊,结构明显、层次清晰,学生容易理解。学生成为参与研究的主体,更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数学的快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XX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2)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做数学的成功。
3、情感与态度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学会从全面、周到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难点:
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袋。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今天很高兴能认识各位在座的小朋友。我呀,是来自绿影小学的包老师。来之前,我就听说某某学校的小朋友,聪明伶俐,爱动脑筋,是不是这样啊?为了表扬同学们在课堂的表现,老师还特地带来了一些小奖品,瞧,都贴黑板上了。(三张不同颜色的小笑脸)你们喜欢吗?
如果你能答出老师的问题,老师就让你上来任意选一个小奖品。你们想选哪一个?有几种选法?(三种)
如果某个小朋友回答问题特别棒,老师就让你任意选两个。有几种选法?(三种)
教师:真不错,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回答出老师的两个问题啦。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课堂上有更好的表现。
一、动手游戏,提出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1号学具袋,看看里面有什么? (三根小棒。)
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先猜。
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围一围。
学生动手围,集体交流: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
教师请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同学分别上来展示一下。
同时板贴:能围成三角形 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小结:随意的给你三根小棒,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看来呀,咱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周到。
提出问题:那么,能围还是不能围,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
引导学生明白:跟三角形的边有关系。
教师:对,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探究这个问题呀?
板书课题:三角形边的关系(让学生收拾好一号学具袋)
设计意图:随意的.给学生三根小棒,让学生先猜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通过动手围,发现有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旧知,刺激了学生的思维,更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跟什么有关系,怎么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二、实践操作,探究学习
1、动手操作。
电脑出示: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3厘米,一根长6厘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说明操作要求:
(1)从2号学具袋中拿出操作材料(两根小棒、作业纸和实践操作表格);
(2)在作业纸上有不同的线段,请你用两根小棒去围一围,看看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至少要和三条不同的线段围一围);
(3)将数据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能围成的用表示,不能围成的用表示。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操作结果。
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教师在课件中输入数据和结果。如下图:
设计意图:既然已经知道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与三角形的边有关系,所以教师先给出学生两根6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当第三边是几厘米的时候能围成三角形,直观明了,为后面的探究打好基础。
3、集体探究。
第一层次:发现不能围成的原因。
(1)教师: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1厘米的小棒不能围,确定吗?咱们再来验证一下。
课件演示:当三根小棒分别是1厘米、3厘米和6厘米的时候,围不成三角形。
教师:为什么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1+36,所以围不成。
(2)教师:下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2厘米。课件演示。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2+36,所以围不成。
(3)教师:3厘米也不能围成,是什么原因呢?课件演示。
提问:它为什么也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3+3=6,所以不能围。
(4)提出:1厘米、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都围不成。大家观察这三道算式,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阿?
板书(补上小于等于号):两边之和第三边 不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操作的初步体验,但是不能围成的原因是什么,却还没有发现。这里,通过课件直观、生动的演示和教师及时的启发、点拨,学生便会很快的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了。
第二个层次:猜想,初步得出三角形边的性质。
教师:两边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同学们猜想一下,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猜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板贴:两边之和>第三边 能围成三角形?
同时,教师在旁边画上?
初步验证猜想:
教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需要进行验证。看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
教师指着4厘米,问:当第三根小棒是4厘米的时候,谁能来说一说?
同时课件进行演示,得出:4+36。 课件演示。
教师指着5厘米,问:那5厘米? 得出:5+36
教师点击:那么下面就依次类推了。课件依次出现算式:6+3 7+3 8+3 9+36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个结论作基础,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就能围成三角形。这时教师及时说明,这只是猜想,要经过验证才能判断它是否正确。
第三个层次:引发矛盾,突破难点。
教师指着表格,质疑:你们有没有发现问题啊?咱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得出9厘米不能围,可是9+36呀,这符合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啊?
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进行课件演示。
教师:9和3这组的两边之和是大于6,可是它能围成吗?(不能)(课件演示确实不能围成。)
教师:我们再换一组看看,3和6这组的两边之和第三边9比,什么关系?(相等)
教师:那还要看哪一组?(6和9的和与3比)
引导学生明确:只通过一组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全面吗?那应该怎么说?
引导学生得出任意两字。
设计意图:9+36却围不成三角形,这一下就给学生制造出了矛盾冲突,学生就会立刻思索这三边到底还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从而发现只通过一组两边的和来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是不全面的,必须要看三组,这样任意在这里的引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个层次:再次验证,明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师:下面我们利用这个结论再来验证一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是不是都具备这样的关系?每个同学选一个你喜欢的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集体汇报。
教师:在同学们的猜想前面加上任意两字,通过再次验证后,发现它就是一条正确的结论。(教师擦掉?)咱们来一起读一遍。
设计意图:加上任意两字以后,结论是不是就正确了呢?这时,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验证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理解,也让学生充分经历了猜想验证结论这一科学的学习过程。
第五个层次:找出判断不能围成的简捷方法。
教师:在这些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中,它们也应该有几组算式?(3组)
那我们在判断它能不能围成的时候,是不是要把三组算式都找出来啊?
引导学生明确:只要找到一组不符合能围成的条件就可以了。
教师:谁能快速地说出10不能围成的原因?
设计意图:怎样最快的找到不能围成的原因,在这里也应该让学生明确。方法最优化应随时有效地渗透在教学环节中。
第六个层次:再次验证任意,将结论从特殊扩大到一般;同时发现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简单方法。
(1)教师:刚刚咱们是给3厘米和6厘米寻找能围成三角形的第三边,得到这样的结论的。那是不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都具备这样的关系呢?
教师演示课件,随意拖拉两次,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说出三边的关系。
设计意图:一开始的研究,是从给定的3厘米和6厘米的两边着手的。在这里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将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让学生明白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都有这样的性质。
(2)提出:在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时候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是不是每次都要计算三组啊?
让学生先充分地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因为较小的两边的和都大于最长的边了,那么用最长的边加一条较短的边,就一定大于另一条短边了。所以呢,这要把只要把较小的两条边加起来这一组进行判断,就可以代表三组了。还需要每组都判断吗?
设计意图:我以为,在全体学生都已经掌握的基础上,肯定会有少数学生发现判断能围成三角形的诀窍。教师的设计应当顾及到这样的学生。所以,在这里可以及时地引导全体学生都掌握简单方法。
三、深化认知,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轻松小游戏
教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棒极了,老师为了表扬大家,给你做个小游戏,想不想啊?
出示: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跨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请两个学生上来跨一步。
先让学生充分的交流。
教师: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课件演示:两腿和地面跨出的距离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教师:可是有个人说,我可以。你们知道是谁吗?
出示姚明图片,身高:226厘米;腿长131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地把本课的知识内容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熏陶学生逐步达到会学数学的境界,并再次向学生渗透看问题要全面的原则。
2、判断:下面哪组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单位:厘米)(有图)
(1)3、4、5 (2)3、3、3 (3)3、3、5 (4)2、6、2
设计意图:这道基础题的练习,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巩固,同时引导学生利用简单方法快速地进行判断。
3、儿童乐园要建一个凉亭,亭子上部是三角形木架,现在已经准备了两根三米长的木料,假如你是设计师,第三根木料会准备多长?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让学生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并从美观和讲究实用的角度出发,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全课小结,从考虑问题要全面,引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范围的建立的确是有一定困难的。再次呈现前面的研究表格,这些数据是具体的,教师提出:3.5厘米行吗?3.2呢?3.1呢?3.01呢?不断地向3逼近,学生自然会想到3.0001也是可以的,那该怎样表述呢?比3厘米长已呼之欲出;以此思考,学生不难得出又必须比9厘米短。这样层层递进的启发引导,发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有机地渗透了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6页上面的内容,练习十二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对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减法的意义
1.减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学习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第多4页上面的题: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 ’ 24 + 19 = 4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 │ │ │
加数 加数 和
(2)二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 43 — 24 = 19(人)
女生有多少人? │ │ │
和 加数 加数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 43— 19 = 24(人)
男生有多少人? │ │ │
和 加数 加数
先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
“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1)题的右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 数”、“和”(如右上)。
接着让学生解答第(2)、(3)题,然后回答:
“与第(1)题比较,第(2)、(3)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用加法,第(2)、(3)题是已知全班学生人数和男生或女生人数,反过来求女生或男生人数,都用减法计算。教师板书出第(2)、(3)题的减法算式(如右上)。
然后教师提问:
“如果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2)、(3)题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数”、“加数”(如右上)然后启发学生想:
“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系,你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个加数的运算。
让学生看书上第54页,读一读书上的结语。然后提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什么?”(被减数。)
“要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什么?”(减数。)
“要求的未知加数叫做什么?”(差。)
教师说明: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例子来理解;第(1)题用加法计算,第(2)、(3)题都用减法计算,第(2)、(3)题与第(1)题比较,第(1)题的问题在第(2)、(3)题中变成了已知条件,第(1)题中的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在第(2)、(3)题中变成了问题。也就是说,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已知的。所以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通常叫做“逆运算”。
2.练习。
(1)做第55页上的“做一做”。
要让学生根据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的得数是怎么得来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
要让学生应用减法的意义说明各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在语言的`叙述上。尽量紧扣减法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说理的能力。如第(1)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已知小明和小强的邮票张数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邮票张数,要求小强的邮票张数,就是已知和(小明和小强的邮票张数的和)与一个加数(小明的邮票张数),求另一个加数(小强的邮票张数),所以用减法算。
二、教学0在减法中的特性。
提问:
“在加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几种情况?”(两种。)
“谁能举例说明?”(7+0=7,0+0=0。)
“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那么减法中关于0的运算有哪几种情况?”
引导学生写出下面三种情况:
7—0=7, 7—7=0, 0—0=0
然后引导学生归纳: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情况:7—0=7,那么8—0等于几?9—0呢?任意—个数减去0得多少?用一句话说就是……。”
“再来看第二、三种情况:7—7=0, 0-0=0,任意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等于多少?也就是当被减数等于减数时,差怎样?”
最后,概括成两条:
1.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2.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三.教学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提问:
“我们已经学过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你仍还记得吗?”
“谁能说出加法各部分问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
“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如何求另一个加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问的关系。
提问:
“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关系是什么?”
“知道被减数和减数,怎样求差?”
“知道被减数和差,怎样求减数?”
“知道减数和差,怎样求被减数?”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进行归纳,整理出下面的关系式: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3.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3题。
这两道题,既可以根据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也可以用减法的意义说明。例如,第2题,根据2100-695=1405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既可以把2100、695、 1405分别看作被减数、减数、差,运用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做,又可以把它们分别看作和、加数、加数运用减法的意义来完成。
4.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的应用。
教师:我们学过了上面这些关系,那么应用这些关系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说明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1
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过
一、复习
1、出示准备题,用竖式计算。
345+159 1328-579 426+98 2307-296
(全班练习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口算 口算练习(1)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2、教学例1。
(1)读题由学生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板书算式2.83+1.57
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几角几分? ②竖式怎么列? 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3)师生一起计算出结果。
(4)说一说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小数加法怎样计算?
3、学习例2 计算。 15.64-3.9
(1)全体学生试做。
(2)集体评议。评议之后说说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4、试一试 10.84+2.6 3.05-2.85
5、请学生观察例1和例2,大家来归纳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填在书上。
6、练一练
书上第2页 1、4、5
7、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三、作业
书上第2页练一练 第2、3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的珠算( p.3,例3、例4)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珠算小数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珠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3+0.4 1.5+0.5 2.4+1.2 4.5-0.9 5.3-4.8 8+2.5
2、笔算(计算之后说说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7.65+2.13 3.14-2.09 0.96+4.68 8-7.56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用珠算计算,做好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 用珠算计算。8.76+4.03
(1)由全班学生用珠算计算.
(2)计算之后,说说小数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 用珠算计算。 5.6-0.85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来解决此例题。)
4、小结
(1)讲解珠算小数加减法的拨珠方法。
(2)请学生填好书上第3页的内容,并读一遍。
5、练习
(1)试一试 26.75+3.4 25.72-9.8
(2)书上第4页2、4。
三、布置作业
p.4 1、3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垂线的距离。(课文第66页的例2、练习十一中的地3、4的相应小题,第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垂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教学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你记得什么叫垂直吗?
2、看我们的数学书,每两条边都是怎样的?怎样用三角板画垂线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垂线。
板书课题:画垂线
二、探究新知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三角板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通常可以用三角尺来画垂线。
1)先画一条直线。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直角顶点是垂足)。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画线前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一般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画线。当要求直线通过其一点时,要考虑到笔画的粗细度,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可稍留一些空隙。
2.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着画一个,然后互相交流一下。
1)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该怎么画呢?
学生动手尝试,小组内交流。
2)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出很多条线段。
学生独立的画出几条线段,其中包括一条垂线。
小组内研究交流:这几条线段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巩固练习
1、68页4题画一画。
2、69页5题。我们在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呢?为什么?
3、69页6题怎样修路最近呢?
3、你能用一把直尺和一个量角器画一条直线的垂线吗?
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画垂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练习画垂线。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重点:
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教学难点:
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策略。
教学用具:
课件、盒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收过礼物吗?能说说你都收到了什么礼物?
生:玩具车,变形金刚……
师:你们的礼物包装过吗?老师也收过一些礼物,而且是包装过的礼物,想看看吗?(课件演示,欣赏包装好的各种礼物)
师:刚刚大家欣赏的礼物怎么样?
师:生活中我们如果要送某种礼物给别人,通常会用漂亮的包装纸包起来更漂亮,要包装一个礼品,要考虑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如何进行包装(师:问的真好,等我们动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
生2:怎样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装纸(师:你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生3:怎么包装最省纸呢?(师:聪明的你上课认真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想出的)
师:哦,包装礼物中有这多的我们还不知道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包装的学问(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师:老师收了这么多的礼物,老师怀有一棵感恩的心,我也想给我的.亲人送上一些黄金搭档,(课件出示图片)首先我要送给我的第一个亲人。猜猜他是谁呢?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小孩,个子长高不感冒,你说他是谁?
师:老师准备送一盒黄金搭挡送给我的弟弟,希望他健康成长。我也想用包装纸包装成精美的礼物。
师:可至少要用多大的包装纸呢?你能帮帮老师吗?
生:求出表面积,量出长,宽,高(课件出示有关数据)
生:求出的表面积就是包装纸的大小。(师用惊奇的表情注视)
师:这个同学真厉害,知道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表面积的大小,你们和他一样聪明吗?试试看,怎么样来计算包装纸的大小了吗?动手算一算。
(生独立完成,投影出学生答案,并对其进行讲解)
师:来,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个你的结果,你是怎么来算的?并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们都是这样算的吗?同学们真不错,来,掌声欢送她。
2。师:刚才老师在同学的帮助下,知道包装一个黄金搭挡至少需要1300m2的包装纸,我想我弟弟收到这么漂亮的礼物,一定会很高兴,在这里老师替弟弟谢谢大家了。现在我想送给第二个亲人,我要送给谁呢?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女士,细腻红嫩有光泽
师:对,同学们真是我知心朋友,老师想送给我尊敬的妈妈。我要送给她两盒黄金搭挡。(手势)师:你觉得可以怎么来包装呢?有几种包装方式呢?你建议老师选择了哪种方式包装?为什么?(手势配合指向屏幕)
师:想想看(凝视5—6钞钟)来,同桌之间借助手中的模型摆摆看。
小组反馈,小组登讲台进行解说。
师:同学们不仅是个爱动手,也是一个爱动脑的好学生。掌声赠送给他们精彩的解说。
师:有3种包装的方法,那你想建议老师选择哪种包装的方法。(第C种)
生1:第C种,因为遮住了的面,所以最省纸。
师:你这个想法真好,很有节约意识,你真是个懂节约的好孩子。(板书:节约用纸)
师:但这种包装方式真的是最省纸吗?(表情怀疑状)有什么方法证明是最节约的呢?
生2:计算出包装后的表面积。再进行比较。
师:真不错,我们试试看。(学生反馈,展示学生计算结果)
找两位学生上台板演,方法不一,并扣留这两位同学,要求学生听听这两位学生的想法,(掌声欢迎我们小老师为我们说说他的想法)
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发现果然是第C种最省包装纸,那现在你能发现包装的秘密吗?
生反馈。
师板书L节约用纸: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就越节省包装纸
三、再次尝试,总结规律: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包装中最省包装纸的学问。现在老师要送出最后一个礼物,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长辈,腰好腿好精神好)
师:我想祝我的爷爷,奶奶身体更加的棒,(动作配合)我要送3盒黄金搭挡。
师:看大屏幕,你能回答这的问题吗?(课件呈现)
师:用你们探索出的包装的学问,想一想?(如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模型摆一摆)
3。小结。师:非常感谢同学们帮我包装出了这么漂亮而精美的礼物,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吗?
四、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母亲节快到了,小明和爸爸为妈妈挑选了一套分为上、中、下集的书,每本书长、宽、高分别为20厘米、15厘米、8厘米。小明想亲手将这套书用彩纸装饰起来,请你为他设计一个装饰方案
五、板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的必要性。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
3.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0+0= 0÷100=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80-42+12 480÷60×2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 )按顺序计算。
(2)75-15×4 40÷4+6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法,再算( )法。
(3)(12+4)×2 200÷(40-15)×2
小结: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里面的,再算( )外面的。
3.我们学过的( )、( )、( )、( )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它的运算顺序。(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1.出示:96÷12+4×2
(1)小组内讨论,说说计算顺序。
(2)汇报讨论结果。(指名说,师板书。)
2.变式:96÷(12+4)×2探究有小括号的计算顺序。
(1)问:如果要求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需要在原式里添上什么数学符号?(小组合作探究)
(2)小组合作完成计算后,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3)点评,明确: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介绍中括号“[ ]”,变式:96÷[(12+4)×2]探究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1)认识中括号。
(2)在老师引导下明确运算顺序。
板书:96÷[(12+4)×2]
(1)放手让学生合作完成计算,师巡视辅导。
(2)指名板演后,师生共同订正,明确运算顺序,并在书上找出来齐读两遍。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
2.一个车间在4月份的前八天生产了320台洗衣机,以后每天生产45台。4月份(按30天计算)共生产洗衣机多少台?(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四、扩展提高: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32×800-400÷25先减,再乘,最后除;
(2)32×800-400÷25先除,再减,最后乘;
(3)32×800-400÷25先减,再除,最后乘;
(4)32×800-400÷25先乘,再减,最后除。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96÷12+4×2 96÷(12+4)×2 96÷[(12+4)×2]
=8+8 =96÷16×2 =96÷[16×2]
=16 =6×2 =96÷32
=12 =3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型计算器表面各按键的功能。
2、了解算术型计算器工作的基本过程。
3、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电子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是本册书新增加的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层出不穷,因此计算机、计算器这些新时代的高科技产品进入课堂是历史的必然。计算器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计算迅速准确,使用计算器,可以把学生从烦琐的数字计算中解脱出来,这样既减轻了中年级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数学灵感,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电子计算器的使用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认识和使用方法。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因此教材只通过一幅计算器的外型 结构图,逐渐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数字键,四则运算键,清除数字键),同时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使学生学会这些按键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是计算器的具体应用。教材一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一步的四则运算,例2是两步的四则混合运算,例3是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这三个例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具体实践操作,逐步掌握,而不是仅仅由教师告诉学生操作步骤和结论,让学生记住。这不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法建议
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并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适合采用尝试法或者实验法。在教学计算器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应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计算器,通过尝试,逐渐掌握数字键、四则运算键、清除数字键,等等。接着,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算例1,订正时要强调数字的输入方式(先输入高位数字),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互相出题练习。教学例2时,要注意与例1对比。例1是一步的四则运算,例2是两步的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实际上是利用了交换律,所以在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根据四则运算的顺序调整按键顺序,分布进行运算。教学例3时,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观察:例3和例2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二步思考:还能不能利用交换律运算?第三步验证结论:到底行不行?第四步考虑方法:怎么办?需要应用什么按键?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明白清除数字键的作用,并学会应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小学数学教案10-23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07-21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01-09
小学数学教案10-04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6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8-03
【经典】小学数学教案08-05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5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精选】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