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实用的语文教案8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通过阅读《奇怪的东南风》《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了解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设计思路
阅读例文,教师讲解怎样撰写,学生了解研究报告的写法和需注意的问题。
一、阅读材料,领悟撰写方法
1、学习《奇怪的东南风》
学生先朗读课文,交流读后感,教师适时点评。
师:这课文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生:爸爸奇怪的咳嗽的原因。
师:作者重点讲述了什么?
生:了解问题的研究过程。
师:作者是怎样讲述的?
生讨论交流:先实地观察和记录,把观察得到的信息做成记录表,从中发现爸爸的咳嗽与东南风有关,然后请教医生,明白工厂的.气体污染是爸爸咳嗽的病因。
师:让我们一起归纳作者的做法: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2、学习《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师:这课文虽然也是一研究报告,但不同于上,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这课文重点讲述的是什么问题。
学生阅读课文并小组讨论。
师:重点讲述了研究报告的写法。你找出研究报告分几部分了吗?
生:四部分,分别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结论。
师:这是比较规范的研究报告,每个部分都很清晰。我想同学们已经从这课文中学习到了研究报告的写法,谁能复述一下?
学生个人交流,小组交流。
二、浏览课文,探寻共性
师:学习了这两课文,相信同学们对研究报告已经有了一个深入地了解,你能找出这两文章的共性吗?
生讨论交流:文章都是以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为基础的,都具有科学性。
师:尊重事实,科学研究,这是进行简单的科学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最重要之处。
三、知识,布置作业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研究报告,知道了研究报告的写法及需注意的问题,同学们也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吧,课后想想,下节课我们一起撰写一研究报告。
教后记
优点:初步了解研究报的形式,归纳出作者的做法。
缺点:研究报告的注意事项,了解不清。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学会概括课文要点,品味优美语言。
2、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
3、激发对自然对一切生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概括课文要点。
(2)难点:
A、体会语言的优美。
B、学会细致观察。
教学设想:
(1) 教学中贯彻湛江市教委提出的“八字”要求。
(2) 重难点的突破中结合学法指
(3) 导进行教学。
(4) 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夜莺的歌声。
刚才大家听到是一段夜莺的鸣叫声,好听吗?莺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它。(板书课题)
2、解题,作者介绍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1939年起担任皇家公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的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了36册《自然史》。
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大百科全书中》是怎样介绍莺的。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2页,看看“练习三”中有关的说明。(叫一个同学读一读,读完后引入课文学习的目标。)《大百科全书》中的说明是纯粹的知识介绍,语句精炼。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来说明的呢?学习这篇课文大家要注意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此外,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3、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要点。
4、指导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指导学生掌握词语,要字不离句,着重于运用。)
阴霾(mi):空气中因悬浮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休眠:某些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生命活动几乎到了停止的状态,如蛇到冬季就不吃不动,植物的牙到冬季停止生长等。
欢畅(chng)高兴;痛快。
栖(qī)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涵(hn)养:蓄积并保持。
恬(tin)静:安静。
无忧无虑:形容没有什么顾虑,也没有什么悬挂。
千呵(hē)万护:形容非常疼爱。
(2)速读,标出段的序号,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同时,注意圈画出生字词。教师可让学生自问自答,理清阅读中的文字障碍。
5、新课研习
(1)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各段中的关键语句,并据此概括各段的大意,把握课文的内容。
明确:课文第一自然段,先写萧条冷漠毫无生气的冬季,是鸟类的归来,唤醒沉睡的大自然,于是大地有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到处生机勃勃。大意:鸟是春的使者。
第二自然段,先写莺之惹人喜爱之处,再说莺之多及其活动范围之广。大意:介绍莺的特性(活跃、灵巧、轻盈、好动、富有感情、善叫、钟情)
第三自然段:用简略之笔介绍莺的毛色: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大意:介绍莺的毛色。
第四自然段:介绍莺的生活习性:快乐无忧、充满活力、也不缺乏温情。大意:介绍莺的生活习性。
第五自然段:主要介绍莺生性胆小的特点,然后进一步展示活跃、欢快永远是它们生活的主旋律。大意:莺生性胆小。
第六自然段:以莺家族中的黑头莺为例,写其优美动听的歌声及给人的感受。大意:黑头莺是杰出的歌唱家。
(2)结合课后“练习二”,弄清文章抓住莺的什么特征进行说明。
要求:学生细读课文一遍,思考:作者怎样介绍莺,主要介绍莺的那些特点?
[提问1]莺有那些特点?试用课文中的词语加以概括。
明确:活跃、灵巧、轻盈、好动、富有感情、生性胆小。
[提问2]莺的特征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文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活跃、爱唱歌。第2段“处处能看见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说明其活跃,“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说明其爱唱。第4段它们“玩耍、搭窝、不停的出入”又是活跃的表现,而“总是以几支歌结束”有时爱唱的表现。第5段,一旦危险过后,“它们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这是活跃、爱唱的表现。第6段在以黑头莺为例,极力描述其叫的“最好听”,声音“最流畅”,听之使人动情,真实杰出的歌唱家。
(5)语言积累与感知。
提示:上课前,我们看了《大百科全书》中有关莺的介绍,“练习二”中提到课文中运用了文学的笔调来描写莺,大家怎么样来理解这种文学的笔调呢?
明确:所谓的文学笔调,它的主要的特点是采用形象的描写手法对事物的特征加以扩展,寓说明于叙述、描写之中,以取得形象、生动的效果。为此,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要注意体会其中优美,即那些形象、生动的句子。
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摘出优美语句并加以揣摩。
如:①、……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
②、……他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
③、他们的歌喉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
6、课堂作业。
放录像,让学生观察蜡嘴鸟的生活片断,回答问题下面问题。
(1)下列说法对吗?
1 蜡嘴鸟是织布鸟的一种
2 它只用芦苇作材料搭窝。
3 雄性蜡嘴鸟不
4 搭窝
5 只等雏形的蜡嘴鸟搭好再进去住。
6 蜡嘴鸟搭的窝外形象正方形的木箱。
7 蜡嘴鸟搭的窝顶
8 有盖玄关提供安全仓库
9 目的是在受到外敌攻击是以便安全逃走。
(2)课后回去用文字生动、准确的把蜡嘴鸟这段生活片断的描述出来。
7、教学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莺的活泼好动、生性胆小、善于歌唱等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莺和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由衷喜爱和赞美。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思路:
根据课文特点,以插图设计教学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课文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绘制的。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别致,符合学生的心理,能给教学增色。
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可以精读一段,明白学习方法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一)揭题导入新课
你的家乡在哪儿?你喜欢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
(二)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抓住美的景色,指导观赏。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喜欢吗?
2.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
(1)老师配乐朗读,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老师示范朗读,学生画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3)学生自由朗读,识生字。
图文结合认识生字宽、虾、脚、捡、贝、壳。
数数有几句话,每句写的是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那么那么的句式,表达了对大海的喜爱;
一艘艘装满要重读,体现鱼虾很多。
3.看图介绍涛涛的家乡。
4.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解说。
(三)小组合作学第三段
看图:这是谁的家乡?他的家乡在哪儿?有什么景物,他喜欢做什么?
读文:自由拼读──听同学朗读──找好词好句反复读──小组齐声表演读。
解说: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解说图画。
(四)自由选择一段自学
1.学生在第四、五、六段中选自己喜欢的一段自学。
2.自学汇报。
(1)抢认生字:原、奔、密、匹、市、楼。
(2)解说员解说图画。
(3)表情朗读最喜欢的句子。
(4)自学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读整段。
3.出示读读说说,学生读句子、说句子。
(五)看图,指导背诵
1.看图提示背诵。
2.看文听老师朗诵。
3.倾听同学背诵,回忆印证。
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实践活动
画自己的家乡,介绍自己的家乡。
语文教案 篇4
课堂上,我们正在学习新课《火烧云》。由课题入手,学生谈了初次看到这个课题的想法和读了课文后的了解。一个学生突然高高地举起了手,好像有了什么发现。
生:老师,我发现4、5、6小节的结构相似。
师:怎么相似呢?你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它们开头都是先写火烧云像某样动物,然后是描述,抓住动作、神态把它写具体了。
师:你真了不起!老师发现你的学习方法很好,读课文时总是不忘思考。很高兴,你能把自己的收获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或许是受了这位同学的启发,或许是我激励的话语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一只只思维活跃的小手举起来了!一双双闪烁着智慧的.眼睛注视在我身上了!真是"一石激千尺浪"呀!)
生:我也有发现!每一小节的最后一句都是在说火烧云的变化快。
师:是吗?你能给大家读读吗?
生:认真地朗读起来"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就变模糊了。"、"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要想再看到那头大狮子,怎么也看不到了。"
("呵,我也感受到了!""真的耶,这火烧云变化可真快!"几个学生忍不住插起嘴来。)
师:看来你很会读书,也读得很好,把自己那种惊喜又有点遗憾的感觉读出来了。同学们也像刚才两位同学一样,再用心地读读这部分内容,看看你又能发现什么?
(学生一个个认真地读起来。)
生:我也感受到了火烧云的变化很快。我是从"一会儿、出现"、"忽然、又来了"、"接着、又来了"这些词中体会到的。
师:用心读就能感受到文章的妙,你体会得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开头的几句话。
(生一起美美地读起来。)
生:我觉得这三句话用词也很讲究。马是讲"一匹",大狗讲"一条",大狮子讲"一头"。
生:对,量词搭配得很恰当!
师:老师发现你们真的很厉害,比老师考虑得还周到啊!(灿烂的笑容洋溢在学生的脸上。)这部分内容我们学好了吗?
生:让我们再读读吧!
师:好,那就请大家再好好地读读!
(学生再一次认真地读起课文。)
生:(很骄傲的,站起来三次了)我又有了新发现。我觉得它们开头的第一句话都是总起句,后两小节的同时还是过渡句呢,因为作者都用了一个"又来了"。
生:对!这个"又"字是针对上一小节来说的,所以我同意他的看法。
师: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老师看到了你们的大脑都积极地转动起来了,思维很活跃。真为你们高兴!
生:我还有发现!作者写大狮子时,用了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来说明。
师:这样写又什么好处呢?
生:大石头狮子我们经常看到,这样写,我们容易理解。
生:还可以帮助我们想象!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第6小节,试试自己能否看到这样一头威武、镇静的大狮子。
(这堂课在琅琅的朗读声中结束了。)
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当学生读有所思,读有发现时,就应该捕捉住学生的"灵光一现",尊重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让学生去自读自悟。
当然,感悟是因人而异的,即使同一文本,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必然也是有差异的,并带有个性化色彩。而这种差异和个性化正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财富、一种资源,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分呈、活力四射。因此,我们要多多鼓励学生自读自悟,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出更多的精彩。
语文教案 篇5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运用文中相关词语。
2、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2、揣摩语言,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品味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
重点、难点
1.的内容繁多而杂,指导学生将内容较多的东西有序地组织,学习剪裁技巧。
2.品味语言,及作者对北京的感情。
3.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发挥自我创造能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老北京图片、音乐视频、吆喝声音材料。
这么多的吆喝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试着概括出北京吆喝的特点。
(1)以地道的北京口语来写吆喝,多用儿话音,有的押韵,有的采用修辞。
(2)吆喝词有的直呼其名,有的告诉“制作过程”,有的`体现“原料价格”,还有的告诉我们“口味 形状”。
这小小的吆喝词,真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比喻、拟人、夸张,写形、写色、写味儿。平实中透着儒雅,质朴又不失鲜活。
6、在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飘荡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着深厚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也包含着对老北京民俗风情和对无忧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
7、按照提示的格式说一说:
我从这篇中感受到了( )
四、放视频歌曲我的故乡是北京及现代广告与老北京的吆喝作对比
五、合作探讨
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 吆喝还有没有作用?请具体说说.
自己为一种商品创造一则广告。编写一段吆喝,最好能体现出“东北味儿”。
五、作 业:
观察在街头做生意的人吆喝时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作一个片段描写。200—300字。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种识字方法:
加一加、减一减,成为另一个字。
2、认识“字、代、舌、页、弓、秒、炒”7个生字。
3、认读词语,进行词语积累训练。
4、朗读背诵《小鸟》。
5、口语交际:
《我们身边的垃圾》培养同学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积累词语,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培养同学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多媒体闪跳式出示:
取──趣 干──赶 方──仿
⑴ 你发现了什么?这儿的每一组字之间有联系吗?
⑵ 小结:给字加上一个偏旁可以组成一个新字。
2、这儿还有一个字(出示:子),你能用这种方法造出一个新字吗?
⑴ 同桌讨论。
⑵ 交流:
相机认识“字”字。
⑶ 给“字”字找朋友:
生字、字母、汉字。
(多媒体出示)
⑷ 指名读,齐读。
3、加一加可以组成一个新字,反过来减一减能不能呢?
多媒体出示:
袋──活──题──张──
⑴ 考虑:
这些字去掉一局部可以构成一个新字吗?同桌讨论。
⑵ 交流出示:
dài shé yè gōng
代 舌 页 弓
⑶ 活动:
我来当小老师:
小老师先提醒认读的注意点,再领读。
4、这儿还有4组字,你能不能把它们加一加,组成一个新字?
⑴ 多媒体出示:
禾 火 禾 少 火 丁 火 少
⑵ 活动:
我来当小老师。
5、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哪种新的认字方法?
二、我会认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新字呢?
多媒体出示:
字 代 舌 页 弓 秒 炒
⑴ 齐读。
⑵ 活动:
找朋友。
2、练习巩固:
比一比,谁最棒。
⑴ 比一比,看谁认得快、认得多。
(同桌互读)
⑵ 指名开火车读,假如可以,请扩词。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
多媒体出示:
奇怪 聪明 活泼 冰凉 可口
准备 赶快 观看 包围 堆积
花花绿绿 干干净净 高高兴兴
1、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你能从中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二、读读背背《小鸟》
1、指导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指导好停顿:
小鸟,小鸟,你/轻轻地/跳,我/栽的/小树,它/还/太小/太小。
2、为什么要让小鸟轻轻跳,还要“再轻一点儿”?
3、你能把“我”对小树的关心、呵护读出来吗?指导:要读得轻一些,别惊动了小树。
自由读,指名读。
4、“我”喜欢小鸟吗?你能读出来吗?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5、自由练背,抽背。
6、齐背。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身边的.垃圾
一、观看图片,导入
1、多媒体显示:
劳动课上,一名同学小心翼翼地把纸屑剪在一张大纸上,然后包扎好投进垃圾箱。
2、交流:
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处置垃圾的?
二、垃圾从何而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垃圾是怎么发生的?
1、指名说。
2、小组讨论:
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3、集体交流。
(我们小同学的垃圾主要是一些废纸、铅笔屑,还有一些食品的包装袋等。)
三、如何处置生活垃圾
1、生活中的废弃物是无可防止的,它们也就成了垃圾。你们自身是如何处置的呢?
⑴ 指名说。
⑵ 评价说一说:
谁的做法好,谁的做法需要改进,怎么帮他改一改。
2、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一些不好的现象,如随手乱扔垃圾。遇到了,你是怎么做的?
指名说:
和时劝阻,若不行,就用自身的行动做出典范。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垃圾还可以废物利用呢!
⑴ 听故事:《一张废纸的自述》
(内容简介:我是一张白纸,从工厂里生产出来后和姐妹们一起呆在超市里,被一位小朋友买回家。他在我身上画了漂亮的图画,日子长了,就把我扔了。我进了垃圾箱,后又从垃圾回收站中转到造纸厂,处置后重新回到了超市里。)
⑵ 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交流。
⑶ 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利用呢?小组讨论后交流。
(铁、塑料制品等)
4、平时我们处置生活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不随地乱扔,垃圾要入箱)
四、小组合作,画出想法
你能不能把你的想法画出来呢?
1、小组讨论,如何画。
2、小组合作作画。
五、展示交流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复述、想象中感受跌宕的情节和“津味”语言,提高口头表达和想象能力。
2、在小组合作环境下,理解“好嘴”的含义,提高多角度探究问题的能力。
3、对“好”能有一点自己的看法,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北京的人说话比较油滑,天津的人嘴特别会说,能把人哄得特别高兴;所以有这样一句俗话,“京油子,卫嘴子”。我们今天也来认识一位津门“好嘴”,名唤“杨巴”。
二、说
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在好嘴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要求: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杨巴巧嘴一张,化解了李鸿章误把碎芝麻当黄土的危机。)
三、读
师:同学们都发现了,在关键时刻,杨巴用一张好嘴,化解了一场危机。可是,我们也很快能够发现,这张巧嘴,只说了一段话。这一段话有这么大的威力么?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生读)
师:同学们声音很洪亮。可是好像少了一些味儿。品读人物语言的时候,我们先要了解合人物的身份,迅速看课文,勾画出描写杨巴身份职业的的词句。
【读出身份职业】
师:从这样一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杨巴是能说会道的,专管外场照应的,市井阶层的茶汤伙计。那么,切合他这个身份,我们再来看他说的那一段话,你琢磨琢磨,哪些词语能体现他的身份?
(息怒、小人、饶了、痛改前非)
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同学们这次读,读出了杨巴的市井身份。赏读人物语言,光读出身份可不够,还要注意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不能脱离人物当时所处的情境。
【读出性格特点】
我们在课堂之初,已经概括了,杨巴巧嘴一张,化解了一场的危机。那么,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在众多天津小吃当中,府县道台为什么单单向李鸿章举荐了杨家茶汤?
(黏软香甜、好吃无险)
师:杨家茶汤制作得如此好吃,成为一绝,是谁的功劳?
(杨七的手艺好)
师:文章第几小节写到?(2、3、4)写了杨七的两手绝活,手艺精湛。
既然主人公是杨巴,为什么花费这么多笔墨写杨七呢?可不可以删掉?
(没有茶汤就没有危机,也就没有下文化解危机,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师:那么李鸿章看到好吃无险的杨家茶汤,是什么反应?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么?(大怒)
从文中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勾画出来。(忽的、顿起、啪的一声)这是正面描写。 吓懵了,侧面描写。
师:我们从这些神态、动作描写,甚至拟声词,都可以看出,李中堂大怒了。我们能不能试试读一读?带着情绪,带着表情(眉毛、面上)动作(甩手),读出盛怒。
师:可是这样盛怒凌人的李中堂后来的态度却发生了变化。仍然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心生喜欢)这个小伙子真是聪明伶俐,深得我心啊!
师:李鸿章态度为什么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还是因为杨巴所说的那一段话。
那么,面对当时李中堂的盛怒,他是怎么想到那一段话的?我们看课文9到11小节。
勾画出,他首先怎么想?接着如何想?再后来怎么想的?
(立时想到、左右为难、 矛盾、所以需要巧说;时间紧迫、顶要紧的、快说;李中堂盛怒、需要胆识、敢说。)
Or:(读出当时的情况紧急,心理活动)
师:从杨巴的脑筋飞快地一转两转三转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杨巴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处变不惊、随机应变)课文中有没有直接表现他性格特点的句子?
(第五小节: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
师:我们再回到杨巴说的那一段话。哪些词语体现出他的'处变不惊,随机应变的性格特点呢?
(不知道,不爱吃)
XX同学你来试试看。大家一齐读。
师:这一次同学们把杨巴的随机应变、处变不惊的伶俐劲儿表现地非常精彩!
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杨巴说这一段话,你认为他的心情是如何的?
(紧张害怕的、自责担心的,你来读读看,读出诚恳,轻声读。)
师:还有没有其他理解?自鸣得意的,神气的。为什么这样觉得?你的依据是什么?
如何读?读出神气,重音,上扬声调。
师:好,我们来带着表情、带着动作,读一读。
哭腔:紧张害怕,诚恳。轻声读。
油腔:自信神气,镇定。重音、上扬声调。
师:我们品读人物语言的时候,还可以有自己的读法、看法,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读出自己的理解】
三、评
师:杨巴从此在天津威名大振。他的成名靠一张好嘴。让人不得不称奇。这样的杨巴你喜欢么? 虽然很喜欢,但你会不会尊敬这类人?他的形象是高大的么?他的一些行为值得效仿么?我们再次跳读课文,勾画出你人物不值得效仿的词、句。
(垂手而立、请好请赏、三次叩头、那一段话,揽错误)
师:我们再来看看杨巴说的这一句话。“息怒”“不知道”“惹恼了”“饶了”。明自己没有错误,却要把错误往自己身上揽。揣着明白装糊涂,甚至有一些趋炎附势、圆滑世故。不太值得尊敬了。我们来看这样一段材料。
【PPT】这些小人物在封建时代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轻视、排斥,这种生存压力,也促成了小人物的顺时应变,是以牺牲自己的人格做代价的。
师:身份低微的杨巴,其实是没有地位的,在市井中的各种压力,造就了他圆滑世故的说话风格,他们是身怀绝技的“奇人”,他们生活在需要面对生存压力的“俗世”。这让我们读来,不禁有一种对杨巴生活状态的——【同情、无奈】。
师:这是我们的感受,那么文章的作者, 冯骥才先生,他对杨巴是什么态度呢?
喜欢(奇人、立传)
厌弃(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
Or:这是我们的感受,我们对生活在底层的杨巴,有喜欢、有厌弃、有无奈、有同情。其实在当时的天津,杨巴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正是当时的众生相,也是作者冯骥才先生创作本文的原因。
【PPT】“笔录奇人妙事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
四、品
师:作者更多的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完整地记录当时的民俗,完整地保存了天津语言特色的原汁原味,体现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津味儿”十足,我们来品一品。
【PPT】
究竟拿嘛样的吃喝才能把中堂大人哄得高兴 / 嘛都吃过
愈喝愈没味儿 /今儿 / 还冒热气儿
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
饶有兴味,满心欢喜,撒泡热尿,身爽腹空,要吃点心。
【PPT】
天津话特色:
通俗易懂、天津方言、句式对称、四字词多、儿化音多
五、 总结
我们这节课,三读杨巴的一段话,读出身份职业,读出性格特征,也读出自己的理解。作者用“津味儿十足”的语言,展示了当时原生态的生活,让我们认识了天津市井的一位奇人,他能说会道、随机应变、处变不惊,也有一种生活在俗世之中的圆滑世故,这让我们对他称奇的同时,也不禁有些许的同情、无奈。
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读法、看法,自己独特的体会。我们可以多去关注我们生活中这样一些人物。
六、作业
1、推荐阅读《俗世奇人》中的篇目:《苏七块》《张大力》《冯五爷》。
2、辩题:当今社会还是奉行“口才为银、沉默是金”么?选择正方、反方,请你写一段辩论词。
七、板书设计
杨七 手艺 (铺垫)
好 嘴 杨巴 敢说 随机应变
快说 处变不惊
巧说 人格扭曲
俗世 奇人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拓展思路,选取一件给自己以启发的事情,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写出一个100—200字左右的片段。师生结合习作评价表,就主要训练点进行共同评析。
【教学重点】按要求写出一个给自己启发的故事片段。
【教学难点】一是如何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事例,二是在评改中指导学生如何按要求写好片段。
【教学准备】师准备简单的ppt课件,学生准备好黑色笔、红笔和原稿纸。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师:生活是一本书,善于读这本书的人,可以得到很多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件给自己以启发的事情,为生活这本大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吧!
二、温故知新,审题,自主汇报习作选材:(6分钟)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本组所学课文,看看四位优秀的作家从哪些事情中得到怎样的启示!请说一说,看表格中空白处该怎样填。(出示ppt)
《钓鱼的启示》——作者钓到一条大鲈鱼,还未到开放捕捞时间,父亲坚持让作者把鱼放回湖里——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设法赶制毛衣实现梦想;举办别致的时装展——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中也是这样。
《落花生》——一家人在收获节时议论花生——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珍珠鸟》——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过程——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同学们,在你们自己的丰富多彩生活中,有哪件事情给你的启发让你至今印象深刻?先自己思考一分钟,再跟你的队友们探讨两分钟,接着老师请几位同学向全班分享成果!
板书:生思考时师板书“生活的启示”,然后生汇报,师板书。
三、引导、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并选择写作题材:(5分钟)
生活中,同是一件小事,有的人无动于衷,有的人就从中获得了启示,这是因为他善于联想,思维活跃。一时联想不起来没关系,老师来帮帮你,请看大屏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点儿礼物(出示ppt)
你苦练书法,有一天,你的书法作品获奖了,此时,你明白了。
那次踢球,,我明白了。
那场篮球赛,,我明白了。
妈妈让你独自去买菜,你,这件事让你明白了。
记得那年学骑自行车,你,这件事让你明白了。
在你身边肯定还有很多“小事中蕴藏大智慧”的例子,静下心来想一想,选择其中一件,按要求写一个片段。
四、自主习作,写一个片段。(10分钟)
题目:一件给我启发的事。如果能自己拟一个更贴切的题目,那就更棒了!(ppt呈现)
写一篇100—200字的事情片段,有意识地详写事情的`关键部分,并能用一两句话表达所受到的启发。
生:取出原稿纸和黑色笔,写作片段。
师巡堂,重点指导学困生。
五、师生点评并给出修改意见(12+3=15分钟)
片断练习评价表
作者习作题目年月日
评价项目
分值
(100分)
自评
组内同学评
教师评
总平均分
(100分)
1、拟题贴切,有创意
10
2、有条理地将事情写完整,能有意识地详写要点。
40
3、善于联想,并能用一两句关键词句表达所受到的启发。
30
4、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10
5、书写规范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0
一句话点评(作者本人、同学、老师均可在此留言)
请学生取出综合评价表,参照综合评价表点评学生作品:
1、学生小组互评(5分钟)
2、代表上台评:(10分钟)
随机选择几个个合作小组的几篇代表作,师生合作点评。主要就表中的评价项目的第2、3两点来点评。可请小组派代表上台评,学生评完后老师点评。
优秀的作品,将发表在下周的第一期《五三之声》班刊“经典片段”一栏中。
2、点评教师作品:(3分钟)
呈现教师的随堂作品,并按例请两三位学生点评。
六、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
小结:生活往往用“启示”的方式给我们以馈赠。善于积累,善于思索,善于总结,我们也因此不断地成长。请同学们继续修改并完成这篇习作,写出得意之作,向班报编辑部投稿。
作业:课后继续修改并完成整篇习作,明天交。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夹竹桃》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