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05 17:42:17 四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品]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品]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四舍” “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里最大能填几?

  30×()<75 40×()<180

  2、在○里填上>或<

  35×4 ○ 138 42×5 ○ 230

  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91÷20 84÷40 198÷20 215÷3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1)21本《作文选》要付84元。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问:怎样列式?和昨天学习的`除法题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

  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21最接近20,把21看作20来试商,这样把84÷21转化成84÷2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21,不是2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然后把4与21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或小于84。因为21×4正好等于84,说明商4合适,这时将4写清楚。

  反馈练习64÷21 68÷34 92÷23

  引导学生观察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提问:这三道题的除数的个位数分别是几?你把它们看做多少来试商?你是怎样计算的?

  归纳小结:当除数的个位是1、2、3、4时,把除数的个位数舍去,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试得的商和除数相乘,如果余数比除数小,说明试得的商是合适的。

  (2)王老师还有196元,要买39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怎样列式?怎样想的?

  归纳: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39最接近40,把39看作40来试商,这样把196÷39转化成196÷40,应该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39,不是4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不行再调商为5。

  练习:198÷23 215÷34 552÷63

  提问:你把各题的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你怎么计算的?这三道题的调商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小了要调大)。

  三、巩固练习:

  1、板演

  46÷23 153÷51 300÷74

  293÷31 294÷42 200÷63

  2、练习书后2、3

  四、总结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当除数的个数是1、2、3、4时怎样试商?

  五、作业:P86 4、5、6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课题:分数的加减法

  教材解读:

  《分数的加减法》是第七册中《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教材在这部分安排了2课时:分为(1)分数的加法;(2)分数的减法。但从学生在第六册中学习分数(一),初步了解分数概念的情况以及本册分 数(二),学习分数比大小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有关分数的知识掌握还是比较好的。所以在教案设计时,我将教材进行重组,通过“形象感知--讨论探究--抽象概括”让学生亲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获取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解读: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 了分数,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大小比较。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学生建立分数概念的基础上,利用 分数的含义、画图的方法探究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并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课前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发现学生能通过数学直觉初步感觉出同 分母加减法计算方法是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旨在通过学 生“画一画、推一推”两种方法加 以理解,从具体中抽象出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计算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过程能力和方法:

  1.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观察比较等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尝试、交流,猜想、验证等思维形式,发现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情境教学中,体会数学方法的实用性,积累生活经验。

  2.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3.能用数学语言较为规范地表述自己的发现。

  教学重难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先吃了这个西瓜的4/9,后来又吃了这个西瓜的1/9,八戒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出示课题

  整体审题

  学生列式:4/9+1/9

  设计意图:

  以漫画故事”猪八戒吃西瓜“为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为后面抽象定律的学习概括作形象思维上的铺垫

  二、探究分数的加法

  1.4/9+1/9=?用所学过的分数知识,画一画、推一推,尝试计算并记录思考过程

  2.你发现什么?

  3.是不是只有 这题: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举例验证

  4.小结

  学生独立探究

  同桌交流

  全班反馈:

  方法一、画草图

  方法二、推理

  学生个答: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全班反馈

  设计意图:

  在不同形式的计算过程中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实践作大胆猜想

  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三、探究分数的减法

  1.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减,情况如何?请你猜测一下

  2.举例验证

  3.小结

  学生猜测

  学生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

  全班反馈

  设计意图:

  知识迁移

  尝试”用结构“

  四、总结

  1.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后我们还会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学生总结

  设计意图:

  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

  给学生分数除了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还有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整体结构意识

  五、拓展

  还剩多少西瓜?

  1-5/8=?

  课后探究

  设计意图:

  为能力强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探究的素材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圆,了解圆的基本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感受圆之美,渗透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圆形物体、简易的画圆工具、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播放动画:平静的水面丢进小石子,泛起圆形的波纹。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圆?(生举例)

  出示: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图片欣赏)

  2、了解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感知圆的特征,并揭示课题。

  【通过感知生活中的圆,唤起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体会到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感知圆形的美。通过观察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初步感知圆的特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新知学习

  (一)画圆

  1、尝试画圆,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学生可能出现的画圆方法:

  (1)用圆形物体描圆;

  (2)利用老师制作的画圆工具画圆;

  (3)用圆规画圆。

  2.学生第二次用圆规画圆,深化认识。

  (集体学习,同伴互助学习用)

  板书:定点、定长、旋转一周。

  师:你们有没有见过体育老师在操场上是怎么画圆的?(课件展示)

  老师也可以仿照体育老师的方法,利用绳子和粉笔在黑板上画圆,你有什么要提醒老师的?

  【通过学生自主画圆与教师的示范画圆,使学生的思维形成梯度,有利于学生对圆的本质的理解,并为下面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做好铺垫。】

  (二)认识圆心、半径和直径

  1、教师用圆规画一个圆。

  2、揭示圆心及半径,进而介绍各自的字母表示。

  3、思考:半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4、介绍墨子的发现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墨经》中这样写道:“圆,一中同长也。”(媒体出示)

  你是如何理解所谓“一中”和“同长”的?

  5、由“同长”引出直径,进而引导学生借助类比展开思考,发现直径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通过介绍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研究成果,揭示出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基本特征,同时让学生感受圆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2)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6厘米的圆小。()

  (3)同一个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4)两条半径一定能组成一条直径。()

  (5)判断下面两幅图,那幅图在画圆时体现出定点的作用,那幅图体现出定长的作用。(出示图片:奥运五环和射击靶)

  2、出示古代的阴阳太极图

  想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原来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5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课堂小结。

  拓展提升,在比较中深化认识。(机动)

  1、体会正多边形与圆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较圆与正多边形的关系,体会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具体的操作,认识毫升和升,并初步建立 毫升和升的量感。

  2.知道可以使用毫升和升描述液体的多少。

  3.知道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4.在初步形成毫升、升实际多少的表象基础上,能与生活中的常见实物建立联系,正确运用单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认识1L=1000mL;通过自己动手制作1L的量具,并用来测量身边容器的容量,积累关于升与毫升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 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1.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

  2.进行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昨天老师请你们回家收集家中有关毫升和升的物体 ,你们收集了吗?来小组里先交流一下。再集体交流。

  通过交流你对毫升与升有哪些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毫升和升的知识。(出示课题:从毫升到升)

  学生交流

  小组讨论

  生:表示容积或液体用毫升和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mL,升用L表示。液体较多时用升,较少时用毫升。

  生:还想知道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

  个别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核心推进过程

  (一)用毫升和升描述液体的多少。

  1.你们收集的可真不少,说明毫升和升在我们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些物品,请你说说该用什么单位。

  (投影出示:电热水器、立邦漆、洗脸盆、盐水瓶)

  2.在( )中填入升或毫升(投影出示P28/3)

  (二)单位进率、换算和简单的计算

  1.那么升和毫升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把纸盒中1000mL饮料倒入1L的量杯中,刚好倒满。

  出示:1升=100 0毫升

  2.填一填,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000毫升=( )升

  7升=( )毫升

  90000毫升=( )升

  80升=( )毫升

  72000毫升=( )升

  8 40升=( )毫升

  2.拿出你们收集的物品,同桌两人加起来,看看共多少?

  3.试一试

  6000毫升+7升=( )升

  80升-72000毫升=( )毫升

  4.算一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9000毫升-5升 =()毫升

  72000毫升+8升 =()毫升

  56000毫升-43升 =()升

  847升-49000毫升=()升

  小组可讨论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

  升和毫升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通过学生的收集、讨论、交流可以知道些有关知识,也应该有能力正确填写单位名称。

  让学生先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反馈交流,这样更加深学生对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又一次复习了单位的换算这一知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1 .出示:在3000毫升的浓缩橙汁里加上10升水,看了这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可以制成多少毫升橙汁饮料,可以制成多少升橙汁饮料?) 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

  如果把这些橙汁饮料平均分给15名同学,每个人最多可以分到多少?还剩多少?

  2.从1升海水中可以得到26克盐,从374升这样的海水中可以得到多少克盐?

  小胖已经得到1464克盐,如果小胖要得到5000克盐,还需要多少升这样的海水?

  讨论

  学生试做,反馈交流

  独立练习

  设计意图:

  增加这一环节,帮助学 生更好地掌握容积单位加减法

  四、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收获到的新知?

  设计意图:

  系统梳理所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知道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难点:掌握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20xx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提问:这些数你会读吗?

  (学生试着认一认这些数,会觉得数据较大)

  2.教师引入:以前我们学习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要用到比万更大的数。如:30万千米,一千三百八十一万九千人等。这些数是怎样数出来的,又怎样读、怎样写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大数。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

  1.复习准备。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2.教学例1: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出示:北京市人口:19612368人

  教师:要认识这样大的数就要先认识计数单位。

  教师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数:

  (1)在计数器上拨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拨到九万。

  提问:再拨一万是多少?万位满十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10个一万就是十万。

  (2)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数出: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教师:1亿是个很大的数,我们每秒在纸上画1个点,一刻也不停地画,要画3年2个多月;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由此可见1亿是个很大的数。

  (4)教师小结:像以前学过的一(个)、十、百、千、万一样,今天学的十万、百万、千万、亿也都是计数单位。用数字来计数时,每个计数单位都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边说边板书:

  …… 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 千 百 十 个

  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5)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A.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教师边讲边在计数单位下添上“位”字。

  B.一个数占有几个数位,我们就称它为几位数。例如:128是三位数,20xx是四位数。

  C.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在亿级。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完成数位顺序表。

  (6)读、记数位顺序表。

  考考你:从右起,第五位是什么数位?第九?位呢??

  (7)数的组成:在19612368中,十万位上的“6”表示6个十万,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4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分小组练习,教师巡视。

  2.教材“练习一”第1、2题。

  组织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主张让学生学会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教材P25例2、例3及练习六第5、7、8、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除法的验算知识迁移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验算,养成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 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难 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中的两种特殊情况。

  【教学方法】:利用教材情境,结合学生在例l中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归纳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如下题目)竖式计算下列各题:62.7÷3= 29.4÷21=

  2.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小数除以整数的知识。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2。

  1.情境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热爱运动的学生,王鹏。看,在他的带动下爷爷也要开始锻炼身体了。(出示教材第25页例2)王鹏的爷爷计划16天慢跑28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

  2.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式:28÷16,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完成第一步,被除数末尾有余数12时,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并在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在12的后面添上O看成120个十分之一再除。

  教师提问:计算时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时该怎么办?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的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时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时,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它的'依据是小数末尾添上O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由于被除数28是整数,小数点没有写出来,因此要在商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后,再写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演示。

  3.追问:现在除完了吗?为什么?(因为还有余数,所以还没有除完。)

  引导学生利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将8的后面添上O看成80个百分之一,再除以16。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算式。

  师进一步明确: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要在余数的后面添O继续除。使学生知道: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了,叫做除尽了。

  4.引导总结:通过例1和例2的学习,谁能说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引导学生说一说,并出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

  (二)教学例3。

  1.(出示教材第25页例3)王鹏每周计划跑5.6km,他每天要跑多少千米?

  生独立列式:5.6÷7。

  提问:观察这道算式与学习过的例l、例2有什么不同?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

  (不够商1)

  3.追问:不够商1怎么办?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并总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就应该在被除数的个位上方,也就是商的个位处写0,用0来占位。

  引导:现在把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合起来看作56个十分之一,再除以7够不够除?商应该写在哪里?

  引导学生明白商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教师板演,完成算式。

  4.验算。这道题怎样验算呢?想一想整数除法是怎样验算的?能不能把这种验算方法应用到小数除法上来?学生独自试一试,再小组交流讨论。

  集体汇报:用乘法验算,即0.8×7=5.6。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第(1)题,并说一说当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时,怎么办?(添O继续除)

  2.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第(2)题。通过观察算式及结果,引导学生得出: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个位上就不够商1,这样的除法得到的商都比1小。

  3.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27页练习六第1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1.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

  (2)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然有余数,要在后面添O继续除。

  2.师:谁能完整地总结一下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应该怎样计算?

  引导归纳: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

  五、作业:教材第26、27页练习六第5、7、8题。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例2:28÷16=1.75(千米) 例3:5.6÷7=0.8(千米)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数学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3.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乘法口算、估算和笔算等计算方法的联系,并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1.教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交流,完成后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逐步形成如下板书:

  2.结合以上知识整理,边整理知识,边完成数学书88页1-4题。(课件依次出示以下各题及答案)

  (1)出示教科书第88页第1题。

  抽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最后让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最简便,引导学生说出:整百数乘整十数,只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课件显示)

  (2)出示教科书第88页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出估算方法,教师用课件显示相应内容。最后让学生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怎样估算。(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

  (3)完成教科书第88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可指名上台板演),课件显示答案,学生核对,并让学生说说每个题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汇报后,课件显示计算方法)

  (4)完成教科书第88页第4题。

  先分别让活到说说解题思路(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显示相应内容),再列式计算并汇报,教师板书。计算时注意提醒学生怎样算简便。

  二、基本练习,巩固提高

  1.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1、2题。(课件出示题目及答案)

  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评议。第2题完成后,让学生说说积的变化规律。(课件显示规律)

  2.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4题。(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

  教师:你是怎样估算他们大约走了多少米的?

  学生1:我把187看成200,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6000m。

  学生2:我把187看成200,32不变,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6400m。

  学生3:我把187看成190,32看成30,由此得出他们大约走了5700m。

  (课件展示以上三种估算方法。)

  3.完成教科书第89页第5题。(课件出示题目及估算方法)

  学生估算:24×365,可以把24看成20,365看成360,350或400都可以。

  三、拓展练习,促进发展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90页的思考题。

  教师:请认真看图、审题,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觉得运费的多少会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1:运费少和路程有关。

  学生2:运费少还和运的质量有关。(课件显示:与运费少相关的因素)

  教师:分组讨论一下,往哪些仓库运费用会少一些?为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完成后指名汇报。

  学生:如果把粮食运往3号和4号仓库,则运量大,费用肯定多。所以应把粮食往1号或2号仓库运输费用会少些。(课件显示)

  教师:看来只要计算出运往1号仓库和2号仓库的总运量,就可以比较出谁了运费更少。怎样计算总运量呢?

  学生:运输量可以用“运输吨数×路程”来计算。(如期学生不能说出,则由教师告知学生。)(课件显示)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按这种方法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并比较。

  学生独立计算后汇报。

  学生1:如果运到1号仓库,总运量是40×10+30×20+20×30=1600

  学生2:如果运到2号仓库,总运量是50×10+30×10+20×20=1200。所以运往2号仓库运费最少。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数学书89页3题,90页6、7、8题。

  六、课外阅读

  数学书91-92页:你知道吗?——奇妙的乘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

  (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

  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

  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

  四、小结评价。

  五、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有些学生可能在课前已经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但可能在理解“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上遇到困难。在这堂课中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解决“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迁移得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设想:

  围绕“长方形面积公式”这个重点问题,我力图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在操作交流之后,让学生对面积与长宽进行观察、比较、思考,组织学生围绕长方形面积和长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讨论,归纳分析问题,从而引导概括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根据迁移规律,充分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和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顺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积公式。这样使学生了解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又形象地沟通了正、长方形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力求紧扣重点,层次清楚,并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要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得出后,安排一组专项练习题,旨在及时巩固所学会公式,获取足够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及时调理教学节奏。综合练习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旨在强化应用两个面积计算公式,形成计算技能。最后提高练习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意在因材施教,发展智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请学生说说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出示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唤起学生对铺小正方形这种测量方法的回忆,为下面的探索活动做好准备。同时,学生也感受到密铺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产生探究计算方法的渴求。

  二、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一)活动一:测量大纸板的面积。

  1、估计大纸板的面积。

  2、请学生用摆1平方分米正方形的方法测量大纸板的面积。

  3、活动,汇报测量方法和结果。

  (1)密铺的方法。

  (2)间隔摆的方法。

  (3)展示沿着长摆一行,沿着宽摆一列的方法。

  点拨:用乘法计算,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4、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小正方形的个数怎样求呢?

  5、请学生想一想,如果要测量操场、游泳池的面积,用这样的方法测量好吗?为什么?

  揭题:这样会非常麻烦而且有时无法操作,所以我们就要学习一种更简便的计算面积的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为学生提供的1平方分米正方形是不够铺满纸板的,这就迫使学生采用只摆一行、一列,然后用乘法计算出总面积。明确表示面积单位的小正方形每行个数、行数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为下面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做好充分准备。

  (二)活动二: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摆长方形

  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任意取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在桌面上任摆长方形,并在小组中记录数据。

  2、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汇报

  追问:大家发现了什么?发现所摆成的长方形长、宽与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3、总结公式:长方形面积=长X宽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到我们可以通过求表示面积单位的小正方形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并明确通过每行能摆几个小正方形、摆了几行,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便是多少。

  (三)活动三:估计长方形面积

  1、请学生估计手中长方形面积。

  2、测量长方形长9厘米,宽6厘米。请学生说说面积是多少。

  追问:看到长9厘米能想到什么?看到宽6厘米想到什么?

  引导想象每行摆9个,摆6行。(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发展学生的二维空间观念,也再次得出了用每行个数乘行数得到表示面积单位的小正方形个数,继而计算出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并深化理解小正方形每行个数、行数与长、宽的关系。

  三、巩固长方形面积计算,引出正方形面积公式

  1、出示两个长方形,已知长7cm、宽4cm和长为8cm、宽为5cm计算它的面积。

  2、出示边长为5cm的正方形,请学生计算面积。

  引导:其实它是一个什么图形呢?(正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长和宽相等,都叫做边长)

  指名回答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根据回答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设计意图: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正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公式可以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而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掌握,所以不占用更多的教学时间。

  四、夯实基础,巩固提高。

  1、课件出示:运动会的宣传板长2米,宽8分米,求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

  点拨:通过这道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审题时要看清单位,在计算前要将单位先统一)

  设计意图:这道看似简单的题目却由于单位的不同会有部分学生出错,通过对错例的辨析,引导学生关注单位、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2、课件出示:正方形宣传板四周彩带长28分米,求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交流。

  3.设计宣传板,有一块面积为36平方分米的宣传板,它的长和宽可能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三道题的计算,夯实对于公式的应用并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五、生活中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应用。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能用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比如求体育场地面积、给长方形桌子选配桌布,压路机压过的路面面积也可以用今天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资源简介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观察物体的正面、上面和右面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观察物体已有相对丰富的经验。本节课主要观察由4—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辨认从不同面看到的形状,体会所观察到的对象的空间特征。通过学习,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体会物体形状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换,发展直觉形象思维与空间观念。

  总体设计意图:

  空间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动手操作的过程。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和反思的过程。本节课我按照“导入——探索——迁移——应用”的顺序进行设计。根据本课的特点,采用了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以灵活多样的问题方式,启发不同层次的数学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以探索的方式学习观察物体,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

  1、通过从正面、上面、右面观察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让学生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进一步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联系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加强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和想象的活动过程,探寻不同的摆法,获得亲身体验。

  教学难点: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设计:

  一、旧知铺垫,揭示课题。

  出示3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叙述:你能动手摆出这个图形吗?

  学生动手摆出图形。

  叙述:请同学说说怎样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的物体。(学生演示,板书:正对平视)

  叙述:我们已经会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简单的物体,今天,我们继续观察物体,看看今天我们要观察的物体有了怎样的变化。(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激活学生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一环节的观察学习活动作好铺垫。】

  二、仔细观察,探索规律。

  1、教学例题

  自学指导

  (1)用4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摆成如右图的物体。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形状?先和同桌说说,再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3)如果再添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位置不影响前面看到的形状?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提问:谁来说说看,你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摆法,(适时表扬表现特出的学生。)

  提问: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借助教具、学具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发现:只要对着原来的物体的前面或后面任意添加一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就都不变。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通过动手观察、操作、交流想法,亲身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经验,体验学习的兴趣,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了空间转换的经验,发展了形象思维的能力。】

  2、教学“试一试”。

  叙述:如果从上面看到的是,,这4个正方体应该怎样摆?先摆一摆,再看一看。

  学生操作后观察,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图形。

  提问:添一个正方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不变,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学生操作后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只要对着原来的物体的上面任意添加一个正方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就都不变。

  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拼摆,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在同一个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摆法,也就是摆成了不同的物体;从不同的物体中也能看到相同的视图。

  【设计意图:积累辨认物体平面视图的经验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使学生充分感受物体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活动中教师主动参与操作、研讨活动中去,不但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引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三、操作练习,巩固深化

  1、先摆一摆,再画一画。

  组织学生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同时要求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2、用5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

  从前面看到的是

  从右面看到的是

  从上面看到的是

  3、观察下面三个物体,想一想从前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吗?右面和上面呢?

  4、添一个正方体,使下面的物体从上面看形状不变,有____种摆放的方法。

  【设计意图: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所以有层次、针对地安排学生练习,体现的尤为重要。】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对物体的观察,有什么收获,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叙述: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在生活中,不仅要爱观察,还要会观察。

  【课堂总结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回顾探索规律的过程、认清规律的本质、理清所学规律的脉络,使知识系统化,更有助于学生课后主动学习】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正对平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第9单元总复习

  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第1题,“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多位数的读、写,能正确熟练地读、写多位数。

  2.会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难点:数位上有0的数的读、写。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本学期中,我们对多位数有哪些认识呢?

  让学生翻阅第1单元教材,回顾多位数的认识,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并共同进行整理。(教师提示:可采用结构图或表格进行归纳整理)

  2.各小组汇报各自的归纳整理。

  3.师生共同整理数位顺序表。

  (1)区别数位与计数单位。

  (2)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二、复习应用

  出示教材第110页第1题。

  1.在上面的数位顺序表中,写出一个数,让同桌读出来。再任意指出这个数中的数字,说出它的含义。

  同桌两人交换,互相读同桌写的数,说数字的含义。

  2.写一个数并读出来,让同桌写出来,看看与你写的是否一样。

  同桌两人交换进行。

  3.说一说:你是怎样读、写多位数的'?

  4.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你能将写出的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吗?

  三、综合训练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换检查。

  四、课堂小结

  关于多位数的读、写,你还有什么问题?

  相关链接: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数学教案汇总

  提醒:

  新学期军训、分班卷、课本同步试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习了比算乘法和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与旧教材相比,本知识点作了适当调整:旧教材中只研究了商不变的规律,而新教材中却改为了商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探讨被除数不变上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除数不变商虽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就使是这一部分知识更加系统、更加全面。

  本节课从乘法变化规律入手,利用乘除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不由自主的想到: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变化规律?它们可能是什么?从而激起学生一探究竟的兴趣。但只有猜测是不够的,要想证明猜测是否正确,就必须予以事实证明,通过对三次验证过程不同角度的指导,促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本课知识点的同时,经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的数学研究过程,尝试大胆合理猜测、举例加以验证的数学研究方法。这既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目标,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3页例6。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结论应用的一般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发现并理解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利用迁移、大胆猜测。

  师: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谁还记得?

  生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生2: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印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师:我们都知道乘法和除法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我们发现了乘法中有这样的规律,大家有什么想法?

  生: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呢?

  师:对呀,我也有这样的疑惑。那么我们能不能大胆的猜测一下:除法中有没有类似的规律?如果有会是什么规律呢?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认为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活化教材,建构生命课堂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节好课更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可见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教材是静态的,作为知识点的载体—教材,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照本宣科,而应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课堂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本节课内我创设了“通过闯关进入除法王国的城堡”的童话式故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新知的学习,故事情境贯穿课堂始终,这样引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兴趣。

  2、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的前提,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让他们独立思考,同位交流和小组合作几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合作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并让学生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体验探究与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以情感激励为导向贯穿全课

  宽松的氛围,愉快的心境,和谐的交流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保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评价多是关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除此之外,我也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认识自我,学会评价欣赏他人,使评价成为他们主动发展的动力。

  4、适当的游戏,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一节课40分钟,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一直认真坐着听课,再加上教材的枯燥无味,无然会开小差,影响学习激情。在教材设计过程中,适当的游戏有利于教学,所以在设计练习时,我主要让学生采用比赛形式,这样,学生既可以放松,又能如愿完成教学任务。 这次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关注课堂的活,关注学生的学,才能使课堂教学由单一传输转向双向的互动;才能由重知识的落实转变为重人的发展,由重学习结果转变为重学习过程,这样才能真正上好一节课。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一、教学内容

  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

  3.商的变化规律。

  二、主要变化 ppt (还有一些细节变化)

  口算除法:

  笔算除法:

  2.增加了例题或习题:

  再如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商5。

  出示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具体内容

  (一)口算除法

  例1、例2:口算除法。 (算式的正确写法)

  因为“四舍五入”法都是把除数看做整十数来试商,所以这里安排了这两个口算例题来为后面的笔算除法的试商作准备。

  例1是借助小棒图,从包含除的角度来理解算理,例2则脱离了小棒直观图,但也是从包含除的角度来理解算理,抽象程度更高。两个例题之后的想一想,各安排了相应的除法估算,意在巩固口算方法,同时为后续学习试商做好铺垫。

  (二)笔算除法

  7个例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商一位数,包含例1到例5,第二部分是商两位数的,包含例6和例7。其中,商一位数的重点是讲试商的方法。

  1. 例1、例2。

  例1教学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重点是借助小棒图的直观支持理解“商为什么写在个位”的问题。

  例2教学整十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重点是理解“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的道理。并给出结论式总结。

  2. 例3:“四舍法”试商。

  例3 教学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试商, “把21看作20来试商”的方法,并把试商的思考过程放在虚线方框里,同时给出完整的除法竖式。第1小题不用调商,第2小题则需要调商。为了让学生弄清楚在试商的过程中为什么要调商,怎样调商等问题,教材在虚线框里给出了试商、调商的过程。

  3. 例4:“五入法”试商。

  例4教学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在试商的过程中需要调商。教材在虚线框里把调商的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试商和调商的方法。最后,通过“你做的对吗?请验算一下。”自然引出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

  练习 3张

  4. 例5:灵活试商。

  例5教学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试商方法。当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又不接近整十数,如果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往往需要多次调商,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灵活试商。教材呈现了三种方法,分别通过虚线框展现试商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练习 2张

  5. 例6: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重点是弄清楚每一位商的书写位置。教材用虚线框呈现除的过程,重点突出两个问题的探究:第一次除得的商写在哪一位上?第一次除后的余数表示什么?进而理解并掌握商的书写位置。

  6. 例7:商的个位写0的问题。

  例7教学商的个位写0的问题,即当余数不够除时商0。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商的个位写0的道理。最后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验算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教学完7个例题后,教材呈现了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概括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7. 例8:商的变化规律。

  例8教学商的变化规律,渗透初步函数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教材安排了3个层次来引导学生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第三层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呈现了从上往下观察和从下往上观察的结论,并通过小精灵的引导,进一步理解商不变的性质。与实验教材相比,商的变化规律的编排 层次更清晰 , 结论更明确。

  8. 例9、例10:应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9和例10是应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这是新增的内容。例10特别关注了简便运算中余数的处理问题。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学生讨论余数是4还是40,并通过验证进一步理解在简便运算中对余数问题的处理方法。

  五、教学建议

  1.重视口算教学。

  口算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又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口算除法的熟练程度,将对后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探索口算方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口算知识自主探索,二是注意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同时还要注意组织好口算练习,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注意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较多的练习机会。例如,利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可以组织“对口令”“摘苹果”“拔萝卜”“夺红旗”等熟练口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试商的方法是笔算除法的重点内容,教学中不能把现成的方法结论让学生去记忆,也不能忽视对计算方法的概括总结,要通过适时地引导,让学生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经历算理算法概括总结的过程。教材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用虚线框的形式完整呈现试商过程,通过学生讨论的形式,以记录讨论结果的方式呈现不完整的试商方法,教给学生探索的方法。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试商的过程,既可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应用试商方法,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蠃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意识。

  笔算除法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而当被除数和除数具备一定的特点时,可以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如教材在例题中就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简便,在对比中使学生切实了解到计算过程既有一般方法,又有灵活处理之处,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此外,在练习中教材多次安排了“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的题目,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与除数的特点,发现灵活试商的“小窍门”。如第79页第10题、第80页第18题、第82页第4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去发现、总结,提高学生观察数字特点的意识,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意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第6课时垂线与平行线(认识垂线)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情境和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相互垂直的线段,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2、让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现象,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垂线

  1、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三组相交的直线。

  出示例6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每幅图中分别画的是什么。

  说明:这些物体的面上都“隐藏”着一些相交的直线,我们可以把它们画下来。结合场景图分别画出三组相交的`直线。

  2、观察、比较,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让学生观察这三组相交的直线,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与一点,每组两条直线都相交成4个角。让学生进一步观察这三组相交的直线,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明确:右边两组直线相交成的4个角都是直角。出示一组垂线,说明: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揭示课题)

  指上面的三组直线,提问: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为什么?哪一条直线是哪一条直线的垂线?垂足在哪儿?

  3、联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提问: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地方见过互相垂直的例子?

二、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再在直线外点一个点,指出:这是一条直线,在直线外还有一个点,我们用字母“P”来表示这个点。习惯上我们把这条直线称作已知直线,点P是直线外的一点。

  从点P向已知直线任意画一条线段,并与已知直线交与一点,谈话:像这样从点P起,向已知直线画线段,可以画多少条?

  从点P起分别向已知直线画几条线段,且其中有一条是已知直线的垂线,提问:在所有从点P向已知直线画出的线段中,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是哪一条?

  讨论:还能找到与已知直线互相垂直的线段吗?在从点P向已知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有多少条?

  再问:这条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与其他不垂直的线段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明确:从点P向已知直线所画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最短。学生看书第90页例7中的图,量一量图中从点P向已知直线画出的所有线段的长度,看是不是这条垂线最短。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通过测量,你认为上面的发现正确吗?由此可得到什么结论?

  指图中的垂直线段,指出: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也就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让学生量一量,说一说点P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含义,知道它们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省略尾数时怎样进行“舍”和“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我们班有48名同学,有多少人去过万里长城?你们对万里长城有哪些了解?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示:

  长城距今大约有2500年的历史,长城大约有1万里长。我们班有48名同学,去过长城的有13人。

  2.观察上面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有的数据前面加了“大约”,说明不是准确的数据;有的是准确的`数据)

  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1.教学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理解“四舍五入”法。

  A.投影出示:光明小学有1105名学生,红华小学有1920名学生。

  教师:如果以“千”作单位,你认为光明小学和红华小学各大约有几千名学生?为什么?(光明小学大约有1千名学生,红华小学大约有2千名学生。因为1105接近于1千,1920接近于2千)

  B.教师: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根据要求舍去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小于5(如4,3,2,1,0),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5(如5,6,7,8,9),舍去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例如:1105≈1000

  ↑

  尾数的最高位小于5,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

  1920≈20xx

  ↑

  尾数的最高位大于5,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向前一位进1。

  (2)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3250 4608 7432 6501 3849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相互交流,再指名汇报,并说明求近似数的过程。

  教师: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板书:“四舍五入”法)

  2.教学例7。

  教师:如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又该怎样求呢?

  (1)投影出示例7。

  先指名读出地球和太阳的直径各是多少,再引导学生理解“大约是多少万千米”的意思,就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指名汇报求近似数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2756≈10000=1万1389000≈1390000=139万

  (2)教师指出:第一步是求近似数,改变了数的大小,使用的是约等号,而第二步是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大小没有变,因此用等号。

  3.教材第13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题目中不同的要求,应怎样求近似数,再共同练一练,然后组织汇报,集体订正。

  4.讨论:怎样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呢?

  引导学生归纳出求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先找到要省略的尾数,再找到尾数的最高位,用“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去还是向前一位进1。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练习二”第2题。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在小组中议一议。

  2.教材“练习二”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3.教材“练习二”第4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从课堂上学习的反应来看,大家对这部分知识理解是比较轻松的。在教学中,教师始终将学生当学习的主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03-28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5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1-09

【热】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9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推荐】12-10

【推荐】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12-1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荐】12-12

【荐】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8

【精】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