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

时间:2024-07-08 14:03:39 一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汇编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汇编15篇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1

  教学目的

  1.通过“看、摸、滚、推、搭”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每组一袋各形状的的实物、立体图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一猜,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数学王国一游好吗?数学王国里有很多的物体,(出示课件:立体图形的漂亮盒子)快看,和平鸽还给你们带了一份礼物呢!想知道漂亮的盒子里都有什么吗?(想)我们赶快打开看看吧,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2、汇报交流:哪个勇敢的同学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同学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结合小朋友说的学具出示课件:粉笔盒、饮料盒、皮鞋盒、足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乒乓球、魔方、接力棒等实物)

  【过程评析】由学生喜爱的参观活动引入,抓住了“童心”, 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了情趣。接着由说“礼物”,使学生自然的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学习素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学生感到亲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探索新知

  (一)、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

  1、分一分。这么多物体中,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指导小组合作)

  2、说一说。请小朋友说一说你们组是怎么分的?(结合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课件)

  3、揭示概念

  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说教师在电脑分出的各类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并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过程评析】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各类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合作的能力。接着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立体图形,将他们从形象的感知认识上升到抽象、理性的认识。

  (二)、认识物体的外形特征

  1、认识长方体。

  ①活动: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学具袋中的`长方体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②汇报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生:①长方体是长长的,面有大有小我是看出来的。我摸到长方体有“疙棱”,还有平平的地方。

  ③教师小结: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2、认识正方体。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我们来认识正方体,拿出正方体学具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正方体。

  ③小结:正方体是方方正正的,有平平的面。

  3、同样方法认识圆柱、球。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圆的,上下两个圆的面一样大。

  球:光光的、鼓鼓的,能滚动(提示: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题醒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4、小结: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四位新朋友,它们的名字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他们都是立体图形。

  【过程评析】让学生经历 “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各类物品的特征,符合学生“爱说、爱动、好胜”的特点,让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玩”中学习了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和学数学的价值,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

  5、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哪些物体是圆柱,哪些物体是球吗?

  【过程评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操作体验

  1、玩一玩 比一比

  ①请小朋友们每个人在礼物袋中分别拿出一个球、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品,在桌子上轻轻滚一滚、推一推,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说说)

  ②汇报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都能推动但不能滚动,圆柱和球都能滚动。(电脑出示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

  ③议一议。长方体和正方体一样吗?为什么?圆柱和球一样吗?为什么?(小组讨论,组间交流)

  【过程评析】让孩子在玩一玩、比一比、议一议的活动中,找到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了圆柱与球的共同点和区别。直观感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圆柱和球能滚动等特征,进一步理解了立体图形物体的本质特征,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2、游戏:摸物体游戏,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从学具袋中拿出一个立体图形给另外两个同学看并叫出它的名字,然后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然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物体,其他同学进行判断。

  3、搭一搭

  师: 现在,我们就用这些物体做积木,请各小组的同学搭一件你们最喜欢的东西,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搭得最有创意。

  (师强调:小组先想商量好要搭什么,然后再看看桌子上的物品哪些可以用,哪些不可以用。) ②小组展示成果,并介绍各部分的名字。

  【过程说明】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又增加了趣味性,进益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学的开心吗?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通过拼摆图形,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依次展示由七巧板拼出的图案:

  课件出示图片:

  1、师:猜一猜这节课谁将和我们共同学习,它们是谁呢?

  学生自由回答。

  2、师:这些图案是由什么拼成的呢?

  生:七巧板。

  设计意图:用提问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想亲自动手拼摆有趣图形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下面学生自主拼图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七巧板。

  课件出示七巧板,让学生认真观察:七巧板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各有多少块?(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一套七巧板一共有七块图形组成,有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和5个三角形组成。

  介绍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师由我们祖先创造的,后来传到了西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被称为“东方魔板”。

  介绍七巧板的'演变过程:

  课件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七巧板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下面学生自主拼图做好铺垫。

  2、用七巧板拼图。

  师:比一比谁的手儿最灵巧,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七巧板学具拼出三角形,你想用几块就用几块。拼完以后,小组交流,你用了七巧板中哪几种图形?

  学生动手拼三角形,交流各自的拼法。

  师:各组再把你们拼好图形固定在卡纸上,比一比哪个小组拼的多。

  学生选出拼比结果。

  师小结:(展示时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拼法示范讲解,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这些三角形的多种拼法中,我们发现了用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用一个正方形和两个小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新的三角形;用两个小三角形和一个中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新的三角形……拼法不止一种。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各种拼法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同时又能通过小组与小组的竞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拓展创新。

  师:七巧板中的图形还可以拼成什么呢?动手试一试吧。

  学生动脑动手拼图,然后交流每个人拼出的图形。

  作品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动手拼”是学生们喜爱的活动,因而他们会对本课十分感兴趣。在拼摆过程中,发挥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4、微课讲解,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整体分析和梳理。

  三、巩固练习

  1、用一套七巧板拼出你喜欢的图形。

  答案:略。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发挥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2、下图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形,请把相应的图形连起来。

  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3、七巧板中的三角形大小相等吗?大小之间有什么秘密?

  答案:2个大三角形,2个小三角形,1个中等的,2个大三角形一样大,2个小三角形一样大。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七巧板知识的理解。

  4、填一填。

  七巧板是由()种图形组成,其中有()个,有()个,有()个。()号图形和()号图形比较大,()号图形和()号图形一样大,()号图形和()号图形一样大。

  答案:3,1,5,1,1,2,1,2,4,6。

  设计意图:本题巩固对七巧板特征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用七巧板拼出了很多漂亮的图形,我们还知道了一套七巧板有七个图形组成,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5个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理清整节课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更深刻的认识各种图形并进行区别。

  3、培养观察及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卡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

  多媒体出示特意骑牛图。

  教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我们先来看牧童骑牛图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你能将图中相同的图形找出来吗?分分看。

  二、合作探究,认识平面图形。

  教师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将图中的图形标记下进行分类。然后小组长组织好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组间交流,及时抽象出几何名称,如:树干的开头是长方形、太阳的开头是圆形……

  举例:看看身边的物体,什么开头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圆?

  教师: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将这些图形画出来吗?

  三、当堂达标

  给下面图形涂上颜色

  课堂: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那些图形宝宝,请你和同桌交流一下。

  作业布置:

  必做题:39页自主练习题1、2、3、4题

  选做题:用本课认识的图形宝宝画一幅画,并统计出各种图形的个数。

  板书设计:

  牧童

  —认识图形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4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内容及简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

  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2~P3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

  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的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

  五、课堂作业

  《练习册》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及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板书)

  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5

  本单元教学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学要求是: 整体感知每种图形的形状,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各种图形,在常见物体上找到这些形状的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能用简单的方法制作这些图形,初步感受图形的变换。在本单元里不细致研究图形的边和角,不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全单元的内容分两部分编排,先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再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这样安排有两个原因: 一是低年级学生一次学习的内容不宜过多,把五种平面图形分两次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二是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面的物体很容易找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先安排这些图形的教学,再以它们为基础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便教利学。

  建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表象的教学过程是: 选择积木画图形在积木的其他面上寻找同样的图形出示标准的几何图形并交代名称在常用的物体上找出图形的实例。

  建立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表象的教学过程是: 折纸或拼图做出新的图形给予名称在熟悉的物体的面上寻找图形。

  1 选择适宜的方式首次呈现图形。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材让学生照例题中间的图示,画出这些图形。这种方式呈现平面图形有两个好处: 一是能得到比较标准的图形。积木是比较规则的形体,借助积木画出的图形比较规范,标准的图形才能形成正确的表象。二是操作方便,内含的数学内容丰富。学生只要把积木按在纸上,沿着底面的边就能画出图形。在画图活动中不仅产生了兴趣,而且初步感受了图形的形状,还能体会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教材让学生用已经认识的图形通过折叠、拼合等方法自己做出这两个图形。这样设计,除了能得到比较标准的图形外,还有两点理由: 一是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的物体虽然能够找到,但往往不适宜用于首次感知图形的形状。因此,不采取长方形、正方形、圆那样从熟悉的物体上剥离出平面图形的导入方法。二是对折正方形纸可能折出已经学过的长方形,也可能折出有待学习的三角形。把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可能拼出已经认识的三角形、长方形,也可能拼出尚未认识的平行四边形。操作和交流产生的认知冲突,能激发学习热情。

  教材里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第18页第4题在一个正方体上选几个面分别画出正方形,第5题用一个长方体画出不同的长方形,这两个活动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感知形状。至于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且大小一样,长方体一般有三组不同的长方形面,都仅是渗透的内容,不是基本的教学要求,教学时不必十分清楚地揭示这些知识。

  2 加强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通过做图形(画、折、拼)来认识图形,虽然得到的图形比较标准,建立的表象比较正确,但也会使学生产生新知识脱离现实生活的错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材在两次试一试里都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见到的有关图形。试一试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已经提供的素材里识别。如从信封、禁烟标志、手帕等实物图中找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从红领巾、交通标志、篱笆等实物图中找三角形和梯形。这个层次的教学要充分利用素材,信封的`形状是长方形、信封上写邮政编码的格子是正方形;篱笆上可找到许多位置不同、大小不等的平行四边形第二层次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在哪里见过这些图形。寻找图形的活动能使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这些图形,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层次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区分面和体,如桌面是长方形的,不能说成桌子是长方形的。

  3 有层次地安排操作练习。

  让学生在做图形的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形状,逐步形成正确的表象是本单元重要的教学策略。因此,在想想做做和练习四里有层次地安排了许多操作活动: 先在钉子板上围出图形,再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然后是涂颜色将图形按形状分类,最后是图形的简单变换。

  (1) 分析围图形和画图形的过程,一般是: 提取记忆中有关图形的表象(想一想要围或画的图形是什么形状)动手围或画(把头脑里想的形状表达出来)验证图形(观察围或画成的图形是否符合要求)。在操作时,这三步是连贯且融合在一起的。

  围成或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比较容易,教学时要重视验证图形这个环节,联系已有的表象看一看做出的是不是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学生围成或画出平行四边形有一定难度,往往不是一次就能成功,更需要通过验证这个环节,多次否定修正直至成功。图形的表象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加强。

  (2) 在涂颜色将图形分类的练习中,出现了各种位置摆放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对各种位置摆放的图形作出正确的判断,能使图形的表象更稳定。

  (3) 通过折、拼等手段变化图形,能进一步加强图形的表象,沟通各种图形的联系,渗透事物运动变化的思想,为以后的教学作好准备。如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可以折出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折法不同,折出的图形也不同。这些对折的方法在初步认识分数时经常用到。又如把长方形折、剪、拼成平行四边形,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是以后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的操作活动。学生对图形变换的活动很有兴趣,教学要抓住原来是什么图形、变成了什么图形、怎样变化的这三点进行。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6

  教学目标:

  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2、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关键:

  观察比较中认清各种图形的特征。

  课前准备:

  各种平面图形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摸物体,说形状。

  (将各种大小不一的平面图形放在一个袋子里)

  摸一摸,说说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自由回答。

  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

  全班交流。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讣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找出长力形、师问:“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

  a)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b)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c)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

  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的是什么。学生评价结果。

  观察与交流中初步认识。

  从实物图中直观地抽象出各种平面图,

  用实物体描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加深认识。

  四、活动四:实践运用。

  出示3 6页l,说:“这些美丽的图形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五、活动五:图形拼组。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拼好后,学生自由参观,进行评价。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展示部分优秀作品。

  六、小结作业。

  辨认中巩固新知。

  玩乐中巩固新知

  七、作业设计

  寻找生活中的图形。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7

  课题:认识图形(二)——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法:情境演示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学法:自主探究和实验探究法。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角体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我们今天还要来认识一些新的图形朋友。

  出示课题认识图形(二)——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二、探究新知

  1、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图形。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在小组里摸一摸、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感觉平平的,是一个平的`面。对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图形。那是什么平面图形呢?(长方形)

  教师展示长方体拆分成6个长方形的过程。让学生感知长方形的特点,长方体与长方形的区别与联系。

  2、摸一摸正方体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在小组里摸一摸、说一说。对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平面图形。那是什么平面图形呢?(正方形)

  教师展示正方体拆分成6个正方形的过程。让学生感知正方形的特点,正方体与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

  3、摸一摸圆柱体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在小组里摸一摸、说一说。圆柱体的上下面的感觉和旁边的面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对!上下的面是平平的,但旁边的面却不是平的。这样的面就不是平面。

  4、摸一摸三角体的每一个面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在小组里摸一摸、说一说。三角体上有两个三角形和两个平行四边形。

  5、教师课件出示几种平面图形让学生来辨认。

  6、出示两组图形让学生讨论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明确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

  三、闯关游戏

  同学们学的真棒!敢和老师一起去闯关吗?

  第一关:给图形涂上颜色,在拼出你喜欢的图案。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学生思考后上台来根据要求涂色。

  第二关摘果子。

  按要求把相同的果子摘下来。

  第三关数一数。

  数一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几个?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有学习了那些图形朋友?谁来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说后个别汇报。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观察一下,在家庭、学校、商店等哪些地方用上了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并与爸爸、妈妈、同学进行交流。

  六、板书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8

  第一课时: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32页、33页做一做,练习五第2题。

  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 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 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3.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 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 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五、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游戏 :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9

  教学目标:

  1、巩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创造想象以及动手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建立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并能用平面图形拼图。

  教学难点:

  感受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关键:

  弄清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本质上的区别 课前准备 水彩笔及各种立体图形的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基础知识

  1、复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你知道哪些立体图形?哪些平面图形?

  二、完成书中相关习题

  1、36页1说说这图中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请你按书上的颜色图色。

  2、36页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图形?填上个数。四人小组自由用立体图形搭积木,交流自己用了几个什么立体图形?

  3、3 6页3数一数各平面图形有几个?你是怎么数的?教学生要按一定顺序数,才不会漏数。

  4、3 7页4自由拼平面图形,看谁拼得漂亮,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是用什么几个平面图形拼成的。

  5、3 7页5一组一组出示图形,圈出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出示实物来验证。

  提问式复习学过的知识,勾起回忆。

  辨认及操作中进一步巩固知识。

  交流中学会数的方法。

  加深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联系的认识。

  三、出示实物,动手操作。

  1、出示立体图形,说说你能看到哪些平面图形?

  2、同桌自己摆各种图形,请对方数数各有几个什么图形?

  3、做习题册中练习。

  四、小结

  拼摆中加深。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10

  教学目标:

  1、经历有体到面的抽象过程,体会平面图形源于相应物体的面,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主要特征,直观认识相应的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和区分这几种图形。

  2、在画一画、认一认、围一围等数学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抽象过程,初步积累认识形体的一些经验,感受相关形体间的联系,形成相应图形的空间表象。

  3、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初步体会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

  把“面”从“体”中提取出来,并能清晰地识别这些“面”。

  教学准备:

  挂图,钉子板,水彩笔,适量的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

  谈话: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你能来介绍下它们吗?

  二、搭一搭,画一画

  1、出示情境图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爱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

  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学生分组活动。

  全班交流:每组汇报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教师适时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柱的积木各粘一个在黑板上)

  2、出示主题图,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小组交流:你画的图形分别用了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的是哪个面?

  全班交流:你的图形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学生把图形贴在相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后面)

  3、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认识图形)

  二、摸一摸,认一认

  1、认识长方形。

  教师指着贴在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

  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学生活动后反馈:指名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长方形)

  2、认识正方形和圆。

  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形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

  的图形吗?请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后面板书:正方形、圆)

  3、认识三角形。

  教师指着贴在三棱柱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

  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学生活动后反馈:指名说一说、摸一摸。

  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三角形)

  三、辨一辨,说一说

  1、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从学具盒里拿出相应的图形。

  3、想想做做1

  (1)出示图形:找一找,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和圆。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2)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四、练习巩固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先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再全班交流。

  (2)提问:在钉子板上能围出一个圆吗?请大家猜一猜,再动手围一围。

  (3)讨论:为什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不能围成圆?(让学生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是直的,能

  围出来,而圆的边是弯曲的,围不出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先说一说打算怎样涂色,再独立完成,填空每种图形的个数,然后反馈。

  展示一个学生的答案,指着图中的长方形,提问:这些图形有平着放的,有竖着放的,有斜着放的,它们都是什么形?

  (使学生感悟辨认图形时,只管形状,不管位置)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并提问:这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学生自己用一个长方体画长方形和一个正方体画正方形。

  (3)小组讨论:比比画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4)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

  五、课堂总结,课外实践

  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问题吗?

  课外实践:请同学们课后细心观察,看哪些地方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把你看到的和你身边的人

  说一说。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11

  一、教学内容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面的观察抽象概括出来的。

  这样安排好处有三:

  ①能充分利用旧有知识,

②能体会面与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

③能得到比较标准的平面图形。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通过对已学过的图形进行折叠、拼合自己制造出来的,三角形是用正方形纸对折得到的,平行四边形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合成的。

  这样安排的原因有二:

  ①有这两种图形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的实物不多,学生不易观察到;

  ②自己制造出图形来,学生会感到新鲜有趣,能激发探索热情。

  教学中应作两种不同的处理: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数学活动线索:找出体--观察面--想象形--画图形--给名称--找实例。这种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

  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数学活动线索:折纸或拼图--制造出新图形--给名称--画图形--找实例。这种过程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2.安排了大量的围图形、画图形、折纸、剪纸、拼图等操作内容。

  “想想做做”中有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用一个正方体或一个长方体画几个图形再比较,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用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拼图形。练习四中用小棒摆图形,用正方形、长方体纸对折,从长方形纸上折剪正方形,把长方形折剪成平行四边形,剪纸拼图等等。

  其目的是通过操作加深对图形的`直观认识,感受图形的变换与联系,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时注意三点:

  ①准备好操作材料,让学生充分活动,体验感受。

  ②要循序组织活动。虽然都是操作活动,但也有难易之分,教材按由易到难,前为后用的原则安排操作的顺序。例如先在钉子板上围,再在方格纸上画,围能使学生看到图形的顶点在哪里,画时就好在方格纸上确定图形的顶点。再如P22第3题用正方形对折两次,其中一次是沿对角线折,第4题就安排学生用长方形纸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要沿对角线折,后者操作的难度比前者大得多,在受到前者的启发后进行。

  ③不要拔高教学要求。不要求讲图形各部分的名称,不要讲图形的边角特征,只要直观认识图形,即看到图形或属于这种图形的实物的面能说出图形名称;能从各种图形中识别出某种图形(P18③、P22②);提到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想象出它们的形状,并能用适当方式(举实例,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等)表示出来。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与体的联系和区别。

  2、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和协作精神。

  3、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玩中学,学中玩,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四种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体验面与体的不同。

  课前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若干;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若干;课件。

  案例

  一、引入:交朋友。

  师:开学到现在你们已经结识了许多新的好朋友,徐老师是不是你们的好朋友?

  那你们知道我这位大朋友的名字吗?

  今天,我们这儿又来了新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和它们交朋友呢?

  交新朋友时,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那你们想不想和这些图形交朋友?(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评析:根据小朋友喜欢交朋友的特点引人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新朋友

  1、你认识它们吗?那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

  评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的名称。

  2、那它们长什么样子呀?

  评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不要求完整,能说出点意思就行。

  3、那它们住在什么地方呢?

  (1)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做完游戏你们就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玩搭积木游戏。搭积木小朋友在幼儿园时经常玩的,不过,今天在玩之前徐老师提一个要求:先要用手摸一下这些物体的每一个面,然后再搭。

  (2)小组活动。

  (3)欣赏各小组作品。

  (4)这些新朋友都藏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在哪儿能找到它们呢?一起来找找。

  (5)各小组讨论:老师走下来倾听、指点、鼓励。

  评析:通过玩搭积木的游戏,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4、小朋友,我们来给这些新朋友拍张照好不好?有没有办法?用什么办法?

  (1)讨论得出方法:把积木放在纸上,用铅笔描下来。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提示有印泥、橡皮泥)

  (2)小组活动。

  (3)说说你用什么形状的积木画了一个什么图形?(课件出示)

  评析:通过给新朋友拍照片的活动师生共同得出:长方体画出的是长方形,正方体画出的是正方形,三棱柱画出的是三角形,圆柱画出的是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并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在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5、归类:请小朋友把描画下来的图形整理一下,分分类。

  让学生说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评析:有对比就有鉴别,通过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学生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能正确区分图形,避免思维产生混淆。

  把儿童引入生活场景,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学,以及平面图形的形成过程,让儿童进入玩中学,学中玩。通过摸、描、分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立体与平面的关系。

  三、加深认识

  1、找一找

  其实,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家,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让学生给这些图形分别找到家。

  评析:丰富学生对图

  形的感知认识,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拼一拼:

  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设计一幅美丽地图画。

  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评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从事再创造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形式组织教学,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学生合作与互助,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录下来,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一下。

  反思:

  1、把数学还原成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幼儿园和平时生活中已经多多少少见过或听说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对这些图形他们并不十分陌生。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他们早已玩过的搭搭积木游戏,只是教师在此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在搭之前先摸一下这些形体的每一个面。学生在摸、搭的活动中,有了真切的体验,更有了新的发现。这是以前玩积木时所没有留意的。知识的得出,没有一种突然的感觉,不需花费太多的功夫,只需教师稍稍一指点,学生细细一琢磨,与生活经验一联系,知识就很容易地在学生的游戏中得出来了。

  2、一改以往的奖红五星、小红花的方法,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作为奖品奖给学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学生学习情绪非常高涨。

  3、以借交朋友之线索来串联知识,(叫什么名字图形的名称;长什么样子图形的特征;住在什么地方体会面在体上;给新朋友拍照感知立体与平面的关系;给新朋友找家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又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学生学得有趣、活跃、自然,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13

  认识图形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内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教材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且能够辨认和识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等各种图形的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通过实物图片,使学生感受这些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形状及名称,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难点:正确认识这些图形的特点,能够对这些图形进行辨认和区分。

  教具准备

  课件、PPT、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实物若干、白纸、钉子板一块、方格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你们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二、学习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1)搭积木。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情境图。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称是什么,老师在相应的图形上面板书名称。

  (2)感受从“体”到“面”。

  提问:“这些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们到哪里去找它们呢?”

  演示:老师手里拿一个长方体,用手摸着一个面,问:你们看这个面是什么图形?(长方形)

  明确:从长方体的一个面上能找到长方形。下面就请每个同学从桌子上找出长方体,看看你能从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吗?谁找到了,摸给大家看,并说一说,你在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①这些面摸起来是平平的。

  ②这些面摸起来是滑滑的。

  追问:还有谁找到了更多的长方形?

  提示:表扬在长方体上找到6个长方形的同学。

  (3)小组合作学习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提问:你还能从其他的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吗?

  小组内互相讨论:你从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学生在小组内动手、动脑,通过观察得出:圆是圆柱体的一个面,正方形是正方体的一个面,三角形是三棱柱的一个面。

  (4)给新朋友照相。

  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怎样将物体上的面画在纸上?也就是说怎样给这些新朋友照相?

  汇报方法,并把小组内画得好的图形进行整理,投影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并说出所画图形的名称。

  (5)小结——说说我的新朋友。

  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你们能用语言描述的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一下这些新朋友吗?(特征)

  明确:①长方形——长得长长的、平平的,一般的长方体上都能见到它。特征:有四条直直的边,四个直角。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一样长。

  ②正方形——长得方方的,摸起来平平滑滑,可是它绝对站不起来。特征:有四条直直的边,四个直角。四条边一样长。

  ③三角形——平平的.,有三个角。特征:有三条直直的边,三个角。

  ④圆——长得圆圆的,没有一点棱角,就像八月十五的月亮。特征: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

  教师归纳: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都是封闭的平面图形。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17页“想想做做”。

  第1题:略

  第2题:图略,不能围出一个圆。

  第3题:涂色略4 5 3 2

  第4题:画图略,找一个长方体实际画一画,最多能画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

  第5题:画出的正方形都相同。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描一描等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经历了从“体”抽象出“面”的过程,体会到了“面在体上”,感受了“体”与“面”的联系与变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找一找”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3.本节课的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最突出的是在每次活动后的交流过程中,很多地方老师没有进行有效地反馈,致使时间被浪费,影响了整节课的效果。例如,每次学生的回答,老师不要都一一重复,除非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还有老师的一些结语不一定要等到学生所有活动都结束了再进行,可以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将结语穿插进去。

  4.总之,本节课的设计,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教学过程的设计依托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新的组合、加工和创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自身的魅力。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14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观察积木的某一个面和用这些积木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2.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分离出面,再从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问题: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学期已经认识了哪几种立体图形,你们还记得吗?老师现在出示几个物体考考你们,看哪些聪明的小朋友能认出来。接着展示情景视频引出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复习旧知识,加深他们对常见立体实物的认识,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 描一描,画一画。

  小朋友们真聪明,举出了日常生活中这么多立体物体,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多立体物体,你们能把他们描画出来吗?

  师生活动:教师将之前准备好的立体实物分发给各小组的同学,然后指导学生在白纸上用铅笔描、画物体的一个面。并涂上学生自己喜欢的颜色,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立体物体一个面的描画,来认识平面图形。

  问题1:大家都按老师的要求将立体物体的一个面画下来了,并且还涂画上了自己喜欢的颜色。现在你们能说出它们各是什么图形吗?它们和实物的哪个面一样呢?摸一摸指给同学们看一下。

  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举手发言,教师给予鼓励,说不全的其他同学补充,学生感觉难度大时教师给予引导。通过让学生亲身描画图形,增加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同时,让学生指出所画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哪个面一样,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触摸立体图形实物的面感知平面图形,同时通过学生指出所画的平面图形和立体物体的哪个面一样,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 分一分。

  问题1:小朋友们,生活中我们经常见的路标都有那些形状的呢,你们能从中看出都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构成的吗?(课件展示动画。)

  课件播放动画:

  师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举手发言,教师给予鼓励,说不全的'请其他同学补充,通过熟悉的情景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路标动画,通过熟悉的情景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问题2:教师用课件展示各种常见的路标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么分类吗?

  师生活动:各小组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各小组分类方法可能不一样,有按颜色分,有按大小分,有按形状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重点讲解按形状分类的方式。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对图形进行分类,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对它们进行辨析。在分类的基础上,渗透对这几种图形特征的认识和分类的数学思想。

  问题3:出示例1情境图,让学生观察:除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还有没有其他形状?(同桌讨论交流,得出结果:还有平行四边形)

  教师把平行四边形贴在黑板上。

  3. 总结。

  问题:刚才小朋友们很快就把这些图形进行了分类,你们真聪明。仔细观察,你们能说出每一类类的图形都有哪些特征吗?

  师生活动:教师把分类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五种几何图形,以小组的形式让每一小组说出一种图形的特征。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

  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能滚动。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平行四边形:四条边 四个角 对边同样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教师引导补充的方式,归纳总结出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将学生对平面图形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形成平面图形的观念。

  三、巩固练习

  1. 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师生活动:学生自由举手发言,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答案:略。

  设计意图:本题巩固平面图形的特征。

  2. 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答案:略。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图形的特征知识点。

  3. 数一数,填一填。

  圆形有( )个,正方形有( )个,长方形有( )个,三角形有( )个,平行四边形有( )个。

  答案:4,6,4,3,2。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的形式,强化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分类和认识,同时训练学生的数数能力。

  4. 选用下面的立体图形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形。

  (1)画一个□要用几号图形?

  (2)画一个○要用几号图形?

  (3)画一个 要用几号图形?

  (4)画一个△要用几号图形?

  答案.(1)②号(2)③号、④号(3)①号、③号(4)⑤号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了解了不同的平面图形都有各自的特点,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大的收货。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理清整节课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逐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15

  课例类别:部分探究

  学习课目:数学

  学习年段:小学一年级

  学习时间: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及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搓、切、搭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这样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对数学知识日益浓厚的兴趣。

  二、学习资源

  1、多媒体动画:故事内容为机器人(带音乐)叮当来到了小朋友们的中间,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跟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人都说说。

  2、各种物品的演示。

  3、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

  4、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举实例。

  (1)冰箱、洗衣机、彩电、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笔筒、乒乓球、皮球。

  三、学习实施方案

  ·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32、33页。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讨论。

  ·学习流程:创设情景—讨论探究—巩固拓展—实际应用。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互评、小组讨论评议。

  ·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说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找出各种形状的物品说名称。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

  (2)学生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积木一盒。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目标:从儿童喜爱的`机器人叮当如上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与课本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

  过程:电脑出示动画(见学习资源)

  针对学生提出的生活中的 物品形状,说说是怎样分类的?

  2、探究释疑:

  目标:让学生 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

  过程:

  (1)教师用电脑出示讨论题:

  a、说说你是怎样分类的?

  b、把你分的“形状相同的”每一类物品告诉大家,你觉得它们分别长的是什么样子?

  c、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2)让学生按以上步骤在小组中讨论,教师巡视。

  (3)交流:

  探索的途径:指几生上台演示他们是怎样感知的,电脑再显其过程(学习资源)。

  (4)讨论与小结:

  a、说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b、电脑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几何图形、名称。

  3、巩固与拓展:

  目标:利用电脑展示各种动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创造情感和浓厚的兴趣。

  过程:

  (1)课本中的题改编:看图形,说名称。

  (2)数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数。

  (3)搭学具:

  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并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拿出自己的积木,分工合作完成。

  汇报:城堡、动物园、飞机、世贸大楼、航空的母舰……

  (4)转化: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见的见到一些组合图形。比如说棒棒糖吧,糖是球形、柄是圆柱形的。想想看,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这样的例子?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认识图形教案03-05

数学教案-认识图形08-16

数学教案:认识图形08-20

中班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01-31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01-25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07-08

数学教案-平面图形的认识08-16

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案03-27

数学认识图形教案15篇03-05

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