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08 17:26:2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浪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雷锋精神,做诚实、勤劳、关心别人的孩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歌颂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诗歌。全诗共五小节,以问答的形式回忆雷锋做好事及孩子们学习雷锋的表现。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领悟。

  教学方法:

  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听歌曲吗?(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学生说说为什么把雷锋当成学习的榜样?

  2、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可他永远和我们在一起,你能找到他吗?(出示课题)

  3、认识生字:“雷”“锋”。

  二、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1、课件出示教学要求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能准确认读

  (2)、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词后向组员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3)、能顺利的朗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评选出本节课的.“小博士”

  (1)、闯关大比拼:课件逐个出示要掌握的字或词,让学生认读。

  (2)、找朋友,

  针对“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他们,并分别组词,替他们找朋友。优胜者被评为“识字小博士”。

  (3)、有难大家帮

  学生质疑,大家共同讨论、交流、解疑。

  4、生字已掌握了,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课文读地怎样。自己再认真读读。

  (1)、提出要求

  声音宏亮

  认字准确,能读准带生字的句子。

  (2)、指名读

  (3)、老师也来读读,大家帮老师提意见。

  (4)、组内练习,试读课文。

  (5)、以组评比,选出“朗读小博士”。

  5、我们再来学写几个字

  多媒体出示:冒、迹、滴、锋、泥泞

  (1)、自愿当小老师

  选小老师教大家写字。愿意选哪个字就教哪个字。

  (2)、巩固练习:教师指导,选出“写字小博士”

  三、鼓励

  给评为“识字、朗读、写字”博士的小朋友戴上“博士帽”。

  四、延伸

  收集雷锋的故事和资料。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二、摆出难题

  读完课文,有个小朋友问:“老师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帮他解答吗?

  学生答。

  三、细读课文,大胆解答。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在哪里找到雷锋叔叔。

  小溪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课文检查

  2、详读课文1、2小节

  (1)、课件出示1、2节课文,男女对读并填空。

  哪里需要帮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雷锋叔叔怎么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为什么这样做?

  (3)、那我们就好好读读(自由读、对读、指名读)

  3、小组内自学课文3、4小节

  4、出示第5小节,说说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四、总结课文,得出结论。

  五、朗读背诵

  六、小记者行动

  1、我们也去找一找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2、小记者报道活雷锋的事迹。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2、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爱护自然,学会保护自然

  教学难点

  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讲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

  (一)初读感知

  默读课文。注意生字、生词,自己查工具书解决。

  1、字词过关检测,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kūn)鹏鹪鹩(jiāoliáo)蓬蒿(hāo)咫尺(zhǐ)

  狼藉(jí)相形见绌(chù)美味佳肴(yáo)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方)茼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精巧:精细巧妙。

  咫尺:(书)比喻距离很近。 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佳肴:精美的菜肴。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2、请几个学生谈初读文章的感受。哪几节,或哪一句不懂?可以让学生记下自己的有关问题,在下一环节中注意学习。

  (二)品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品读第一节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实在是太狂妄自大了,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而他却要作自然的主人!他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有什么资格与自然对立!

  问:第一节总起全文,谈到了全文的两个问题,请学生概括。

  参考答案:

  这一段总起全文,写了两层意思:人和自然相比人是个孩童;人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问:从第二节开始,到哪一节是谈的第一个问题?

  参考答案:到第七节。

  2、请学生范读读2——7节,读完后思考:

  (1)提示思考:如何认识人类的智慧?如何认识人类智慧的结果:重大科技成就?

  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反复思考。

  第二节,作者总的比较人类智慧是滴水,大自然的智慧如同大海。

  第三、四节,关于人类重大科技成就问题。

  第五、六节,作者推测人类不是有智慧的生物,也不是智慧生物。

  第七节,作者具体比较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

  (2)重点品读第七节

  “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采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用尽人类的全部智慧,恐怕也难以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那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3)人能否征服自然?人作得了自然的主人吗?

  讨论明确:人类永远都不可能征服自然,更做不了自然的主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蓬蒿咫尺狼藉呐喊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

  (二)继续品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请学生齐读第8——13节。读完后思考:

  如何理解“人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2、重点品读第八、九节

  (1)“为了”为什么加引号?

  (2)“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仅在于他会思维、能够进行理解以及有自我意识。”

  (3)“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

  3、重点品读第十三节。

  “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三)总结全文

  1、“敬畏自然”的是什么?

  明确:“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二层是“畏惧”,但不是简单的害怕,而是说破坏大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

  2、为什么要“敬畏自然”?我们应该如何敬畏自然?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人类却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其实,自然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个要素。只有认识、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即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四)质疑思辨:

  教师激趣: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

  学生质疑,畅所欲言。

  如:⑴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

  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⑶人类不可以改造自然?

  (五)拓展研究:

  激趣:读着本文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可每一小组拟一条展示交流)

  参考:

  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2、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3、自然界的法则就是合作;我们不应只求改变世界,而应力争改变自我。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我们的眼泪。

  5、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齐读最后一段,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

  2、初步学习归纳段落大意。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录像、实验演示器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按生字表学生字,读准字音。

  2、练习读熟课文。

  3、在教师指导下查字典,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部分生字新词(浮桥、淤泥、笨重、出色、工程家等)。

  4、默读全文,试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思考题,尝试分段

  四、课堂练习

  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学生自由读第一节,思考;为什么要把铁牛捞起来?

  二、明确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

  三、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二大段

  1、自由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在组间巡回指导)练习概括段意。

  3、学生大组交流段意概括情况。

  (二)学习第三大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中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得是什么?

  2、学习第一节:

  ①自由读,尝试针对段落提出问题。

  ②理解段中“试试”的含义。

  3、学习第二、三节:

  ①师范读→生小组学习→结合课件板画,弄清怀丙是怎样做准备工作的。

  ②指导学生交流学习情况,明白段中“摸清”、“很大”、“并排”、“结实”、“很粗”等词的含义及“先”、“然后”、“再”、“又”等词的先后顺序。

  ③生小组自学→师指导部分学生演示“捞”的过程,弄清铁牛是怎样被浮力“捞”起来的。

  ④指导学生交流,明白“沙减少→船上浮”的关系及“浮力”等词的意思。

  ⑤指导学生朗读;结合录像,引导体会文章的意境。

  4、生尝试概括段意。

  (三)学习第四大段

  指名读段,生概括段意;结合课文理解“出色”。

  (四)生根据各自兴趣,自由读课文中的任意段落。

  四、发散思维

  1、为什么和尚不把铁牛直接拉到船上载回来?

  2、为什么船上要装很满的沙?

  3、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铁牛“捞”回来?

  五、质疑问难

  学习了这课后,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六、课堂练习

  填空——课文第四小节。

  七、总结(结合课文内容及思想、情感、科学等教育)

  (略)

  八、课后作业(2、3题选作一题)

  1、造句:“熟悉”、“出色”。

  2、画出怀丙准备工作的简图。

  3、我和怀丙比智慧。

  教学后记:

  《捞铁牛》一课中,有许多学生对怀丙十分佩服,对他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因为他能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在当时机械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能运用智慧,把沉到河底的八只大铁牛捞上来,是多么了不起呀!

  可学完课文后,有一个学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怀丙这样把沙铲进黄河,实在是很大的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很大,因而不值得大力提倡。他能有自己的见解,这说明他是用心读书,不唯书,不唯上,而且想法在现代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我首先尊重他的独特感受,没有让他完全跟着书本走。然后,我鼓励他:“你能不能再想一想,如果船上的泥沙不铲到河里,那该怎么办呢?”他陷入沉思中,全班一片寂静,都在冥思苦想,学生的思维再一次得到锻炼。最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用四条船并排,把泥沙铲进另两条船里,这样一来,既不会污染环境,又能把铁牛捞上来,还能节省泥沙。

  学生的独特见解就像火花一样,一瞬即逝,要给予燃烧绽放的机会,这很可能就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2.学会生字,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课文讲了哪些内容,是分几方面来谈的;演讲稿的特点。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通过查看预习、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认识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读、小组演讲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演讲稿的特点。

  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4.读写结合训练,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搜集陶行知的资料,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教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课

  1.理解“演讲”。

  1)板书“演”,说说写“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组词,适时写上“讲”。

  2)说说演讲是怎么一会事。

  (在群众集会或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事理,发表见解。)

  2.板书:陶校长的演讲

  3.齐读课题

  4.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估计:陶校长是谁?演讲是怎么回事?给谁演讲?内容是什么?)

  5.介绍陶行知:(出示课件)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创办了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并亲自担任校长。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勉勉人。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他学识丰富,人格高尚,堪称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是人民教师的楷模。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二)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否则、锻炼、堡垒、私德、需要、激励、鞭策)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检查朗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陶校长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每天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

  (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感悟演讲内容,学习演讲

  1.学习演讲“问健康”部分

  1)理清层次

  A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讲的?也可同座交流。(在”读”字上加圈

  B交流讨论,投影文字灯片。(问健康: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提出希望)

  2)理解“健康第一”的观点

  A现在你觉得能演讲好“问健康”这部分内容了吗?如果不行,再读读(“读”字上加圈),抓重点句子,不太理解的地方读读想想,体会一下作者的见解是什么,想说明什么。

  B交流讨论

  a“有,进步了多少?”(应该有进步,还应该争取大进步。)

  b“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本,事情的根本,最重要的,生命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健康。让学生谈谈对“寻求幸福”的理解,然后抓“有了……才有……”体会健康的重要性,是一切的根本。

  c “否则”是进一步肯定健康的重要。(“否则”:不这样的话。)

  d“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要有健康的身体要从两方面去做。让学生说说是怎么锻炼的,猜猜“锻炼”为什么是金字旁,火字旁?投影画面明白锻炼本意,明白锻炼要吃得了苦,经受得住考验。举例说说对“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e说说对“健康堡垒”的理解。(“堡垒”,从字形上猜是什么东西,然后看图片)

  2.练习演讲

  1)各自练习演讲这部分。2)指名演讲,学生评议。3)指导感染性演讲

  3.指名演讲

  (三)小结

  1.让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

  2.这堂课我们从这篇演讲稿中进一步明白了健康、学问的重要,受到了感染,得到了

  启发;知道了什么是“演讲”,也初步学会了演讲,这都得感谢——“陶校长的演讲”。

  (四)作业

  1.从第二、第三自然段中挑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抄下来,然后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可举例谈自己的认识。

  2.用一读再读的方法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练习演讲。

  板书:

  2.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 生命之本

  四问 学问 前进活力源泉

  工作 也是学习

  道德 做人的根本

  第二教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学习演讲“问学问”部分

  1.四人小组学习,边学边讨论这部分的中心话题是什么?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陶校长想要告诉听众什么?然后练习演讲,可动动笔动动手,有问题可举手。

  2.交流讨论

  1)中心话题是“学问”,层次: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

  2)指名说说这部分演讲要注意些什么,那些地方很重要。

  3)结合同学发言,师出示文字灯片,添加符号。

  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才能……。

  (强调有学问的重要性,结合生活体验讲;在学生演讲时指导停顿及重音。)

  要……就要专心致志,就要……坚韧不拔

  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举例说说怎么做就是“专心致志”,“坚韧不拔”,“钻进去”,“展开来”。怎么做要读得有力,让人觉得必须这么做。)

  3.齐声演讲性读课文

  (二)按照第二节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三、四、五节。

  具体指导:

  1.问的什么问题?

  2.为什么要问?

  3.希望怎么做?

  4.用了哪个关联词语?你会用它说一句话吗?

  5.记住了“问”的内容了吗?说说。

  6.还有什么疑问吗?

  让学生分小组学习,分别交流汇报。教师灵活处理。过程要简洁流畅。

  关联词义涉及到“即使……也……”和“既要……也要……”

  词语:公德、私德 人格长城

  (三)齐读课文最后“如果……就……”部分。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实践拓展

  1.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比如:读书有没有进步?写字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没有,

  是什么原因? 以后准备怎么做?小组内互相说说。

  (五)练习复述课文,进行思想教育

  1.陶校长谈了“每天四问”是指什么?

  2.分四部分,让学生分别复述主要内容,进行评价。

  3.教育启发:我们记住了“每天四问”,并且也“每天四问”,那就能进步了吗?要想真的有进步,必须怎么办?

  (关键要去行动,这也是陶校长一贯倡导的重要观点:“知行合一”。)

  出示陶行知的名言警句: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六)作业:

  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也可以对照陶校长的演讲内容,回答“每天四问”,看看你到底有没有进步。

  板书设计 2.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 生命之本

  四问 学问 前进活力源泉

  工作 也是学习

  道德 做人的根本

  【教学总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会遇到看似简单,却实际上却不然。例如《陶校长的演讲》一文中有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否则”,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那学生理解起来是否就十分容易呢?我想到以前人教版教材中有篇《詹天佑》的课文,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个词语的时候,表面看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他们会很自然地以“代词法”将“否则”解释为“不然”。学生在说出这个答案以后,是否代表着他们已经完全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个词语了呢?从以往的教学来看,事情并不那么简单。当我让学生说出“否则”(或者“不然”)在课文中的意思时,他们大多无所适从;让学生运用这个词语,也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在《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中,“否则”是以生字组成的词语形式出现的,我在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就更加注重了这个词语的教学。

  在《陶校长的演讲》一文中,“否则”的语境是这样的:“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我是这样教学这个词语的。

  像以前教学《詹天佑》一样,我先让学生对“否则”一词有个比较模糊的理解,这个层次的理解放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在学生自学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或者联系语境,或者借助工具书,将“否则”解释为“不然”。我让学生以“不然”替代“否则”读读句子,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这样的解释是正确的。

  在精读课文的之后,我设计了让学生透彻理解“否则”一词的环节。在和学生围绕“为什么要问身体有没有进步”时,学生能很容易地理解作者正面的阐述,但对于作者反面的论述,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会因为对“否则”这个词语不够透彻的理解而忽视。在这关节眼上,我引导学生再次理解“否则”。学生当然还是只能以“不然”来解释。我进一步问学生“不然”的意思,学生就不知道怎样来回答了。我指导学生理解“则”和“然”在这里是“这样”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联系上句来说说“这样”是指怎样。学生联系上下文,感悟到了“这样”是指“有健康的身体”,同时也明白了“否则”是指“没有健康的身体”。联系具体的内容,学生透彻地理解了“否则”,同时对于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的方法也就有了感性认识。

  《陶校长的演讲》一文作者用相同的结构提出了四个问题,因为结构相同,因此在设计“否则”一词教学的时候,当学习到第二问的时候,我安排了让学生用“否则”说话的环节。作者在说为什么要“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时,他只从正面进行了阐述:“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在读了这一段阐述以后,我让学生接着这段话用“否则”说话。其他两问也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这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词语运用的训练,另一方面还巩固了学生对正反两方面阐述的说理方法的认识。

语文教案 篇5

  一、作者简介

  二、朗读全文,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少顷(shǎo ) 犬吠(fèi )呓语(yì ) 夫叱大儿声(chì)夫齁声起(hōu) 意少舒 (shǎo)中间(jiàn) 曳(yè)屋许许(hǔ)声 几欲先走(jī) 惊觉欠伸(jiào)

  三、联系课文,解释下面的字词,想一想与现在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1、于是( 在这个(时候)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今意是:承接连词)

  2、两股战战( 大腿 )

  (今意是:量词事物的一部分; 屁股)

  师:“两股战战”什么意思:两条大腿哆嗦直抖。 这个词好像在哪学过?在蒲松龄《东郭先生和狼》里面有一句话“屠自后断其股”,其意思是“屠夫从后面砍断了它(指狼)的腿。”

  3、几欲先走 ( 跑 )

  (今意是:步行、行走)

  师:“走”古代作“跑”讲,我们能不能联想到一个词?(走马观花)释 义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常用来形容不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只是粗略(cū luè)地观察,比喻被表面现象所迷惑(mí huò)。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师:这几个词属于一种什么文学现象?

  (古今异义)

  师:那么同学们在课文中再找找还有哪些属于古今异义?找到的举手

  古意 今意

  1 (会)宾客大宴 适逢,正赶上 聚合,合在一起

  句子翻译(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2 (但)闻屏障中 只 转折连词,但是

  句子翻译(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

  3 当(是)时 这 判断动词

  句子翻译(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4 微(闻)有鼠 听 用鼻子嗅

  句子翻译(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5 宾客意(少)舒 稍微 数量小

  句子翻译(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6 (稍稍)正坐 渐渐地 稍微7 中(间)力拉崩倒 夹杂 房间、中间、间隔

  句子翻译(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8 (虽)人有百手 即使 假设连词 虽然 条件连词

  师:课后要注意归纳整理

  四、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1、坐 满坐寂然 通“座”,座位 名词 口技人坐屏障 坐 动词2、妙 众妙必备 妙处 名词 以为妙绝 好,奇妙 形容词3、绝 以为妙绝 极 副词 群响必绝 灭,消失 动词师:那么这种现象叫什么?(一词多义)

  师:这个在课文当中就比较多了。同学们再找几个,找到举手。

  4、呼 忽一人大呼“火起” 呼叫 动词 呼呼风声 拟声词 5、指 手有百指 手指 名词 不能指其一端 指出 动词 6、乳 妇抚儿乳 喂奶 动词 儿含乳啼 奶头 名词 7、起 夫齁声起 响起 动词 夫起大呼 起来 动词 8、一 又一大儿醒 一个 数词 一时齐发 相同 形容词 师:课文当中像这样的词应该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要归纳整理。 师:其实我们文言文当中除了“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还有一种现象叫什么?(词类活用),同学们能不能在本文中找几个?

  五、词类活用

  1、京中有(善)口技者 擅长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2、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名词活用作动词

  (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3、妇抚儿(乳 ) 喂奶 名词活用作动词

  (妇人拍着孩子喂奶)4、会宾客大(宴) 举行宴会 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5、妇(手)拍儿声 用手 名词作状语

  (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6、无不伸颈,侧(目 ) 用眼睛看 名词活用作动词

  (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师:在前面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名作动 2、蹄之,用蹄子踢 名作动)

  师:下面老师给一分钟时间给同学们,看看还有没有有疑问的字词或句子的理解。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师:以前就有一个同学问过我,老师:那个“惊觉欠伸”的“觉”字,好像读惊觉jué啊。大家认为应该读什么?有没有同学读jué的?

  师:那大家能不能告诉老师为什么不读jué,而读jiào呢?(是因为这里是“睡醒”的意思)

  师:刚才我们对课文的字词,进行疏通,老师教你们的方法就是,学会归纳整理,课后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再找找。然后归纳整理在笔记本上或者课本上。

  师:好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课文结构

  六、课文结构

  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

  第一部分(1)写表演前的准备和会场情况。

  第二部分(2-4)写表演过程(写表演者表演的'几个场景)

  第三部分(5)表演结束,再次交代表演者及所用道具

  语言揣摩

  1.课文中写犬吠用“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遥闻”表远远地听到之意,营造出小巷幽深、夜黑宁静的氛围,一开始便把人们带入了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微闻”是指声音轻而慢,从侧面突出房间的寂静。这两个词用得恰如其分,符合人们在生活中的听觉感受。2.课文写小儿“含乳啼”,大儿“絮絮不止”,好在哪里? 准确传神,让人一下子就在脑海里浮现出这幅画面。

  3、课文第4段中写起火。救火场面,连用五个“百千”,表达效果怎样?“百千”指多、杂,突出了火情急、火势猛的特点,也宣染出人们的紧张和慌乱。

语文教案 篇6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举手之劳、儒雅、沉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理解“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这句话的含义,例举1、2件生活中“举手之劳”给人们带来方便与欢乐的事。

  1、理解“儒雅、沉吟”等词语的意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这句话的含义。

  一、导入新课,读好课题

  1、板书:关门

  关门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动作,我们可以在这个词语前加上哪些形容词?

  2、不同的形容词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25课的课题就是《轻点关门》。板书:轻点

  “轻点”体现出的是邻里间感人的真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

  说明:

  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语,指导学生读好课题,定下课文的基调,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三个时间段。

  2、学生交流,理清层次。

  板书:搬进新居不久

  接下来的日子

  一年以后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这三部分内容分别讲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搬进新居不久,一楼的李先生夫妇登门请求我们出入单元防盗门时轻点关门,因为他们的父亲心脏不好受不了重响。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楼里的人们都是轻手轻脚地关门,原来大家都受了李先生夫妇的拜托。一年以后,这对夫妇又受老父亲临终嘱托挨家挨户给邻居们叩头、鞠躬,感谢多年来大家对他们父亲的照顾。我为此感慨万分。

  说明:

  这篇文章条理清晰,可分成三部分。。初读时,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知道文章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事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学习课文,品读词句

  (一)学习第一部分(第1-3节)

  1、轻声读第1-3节,摁响门铃的这对中年夫妇给作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2、板书:儒雅

  (1)读这个词语。

  (2)说说“儒雅”的意思。(举止优雅,知书达理的样子。)

  3、从文中对这对夫妇言行举止的描写上来看,他们确实举止优雅,知书达理。请你找到相关的句子,结合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说说他们给你的印象。

  4、学生交流学习。

  (1)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说,他姓李,是一楼的住户,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

  ·李先生是怎么说的呢?请你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他的话。

  (2)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

  ·从“连忙、请、帮忙”等词语中,看出李先生言行中的儒雅。

  ·指导读句。

  (3)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他的眼里为何有歉意?(他们为自家的事给邻居添了麻烦而不安)

  他感到不安,所以——静静地看着我们,耐心地等待着我们的.答复。

  ·指导读句,读出抱歉的语气。

  ·一次轻点开门容易,但是天天如此,时时做到就有困难,我——沉吟了片刻。

  理解“沉吟”。(注意“吟”的右边是“今”)

  (4)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爷子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适度的活动。”

  听了李太太的解释,我是怎么想的?

  板书:孝敬老人 感动

  “我”被夫妇俩孝敬长辈,知书达礼的儒雅品行和诚恳的请求打动了。

  (5)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理解“千恩万谢”,体会他们对邻居的感激,一谢再谢,知书达理。

  5、师生分角色朗读第1-3节。

  说明:

  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用具体的语言刻画了一对孝敬长辈、知书达理的中年夫妇形象。理解、品味这些语言是这一教学环节的重点。教学时,着重抓住理解“儒雅”一词展开,通过找句子,抓词语,让学生不仅学会读文,还学会分析,从字里行间体会、感悟,说出其内涵。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4节)

  1、引读第4节。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生读)这一切都是受——(生读)

  板书:拜托邻居

  2、邻居们应李先生的拜托轻点关门,让我感受到了——(邻居间的关爱、体谅……)

  板书: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第5-6节)

  1、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妻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交谈之后,我不禁感慨:

  “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

  ·指名读句子。

  ·理解“举手之劳”。

  ·句中“如此大的感激”指的是什么?

  出示句子: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妻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读句子。此时此刻,李先生夫妇的心情是怎样的?

  板书:感恩他人

  2、李先生受父亲之托,向邻居表达感恩之情。李老先生的交待是——

  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个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

  ·大家这些年的照顾就是——轻点关门。

  ·表达感谢的方式是——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个躬。

  所以当李先生夫妻见到我们时——(生再读句子)。

  ·当李先生夫妻来到年纪大的邻居家时,会怎样做呢?请你发挥想像,具体描述一下他们的言行。

  3、这份感情如此之大,李先生是挨家挨户登门道谢,见到——(生读: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个躬。)在我心中——(生读: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

  李先生夫妇的致谢令作者感慨万分。板书:感慨

  4、作者也由此想到——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

  ·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为别人行善”指的是“轻点关门”,“为自己储蓄幸福”就是得到别人的感谢。

  ·齐读句子。

  说明:

  课文揭示的道理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和体会关键词语所表达的含义。同时创设情景,联系课文内容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这样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小结板书。

  师:在搬进新居的一年间,作者从轻点关门这个简单的举动中感动于李先生夫妇对老人的孝敬,感受到邻里间彼此关心的真情,更感慨于——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

  2、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说说哪些“举手之劳”的事既为别人行善,又为自己储蓄幸福。

  附板书:

  *25轻点关门

  李先生夫妇 我

  搬进新居不久 孝敬老人 感动

  接下来的日子 拜托邻居 感受

  一年以后 感恩他人 感慨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交易、身无分文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

  2、难点:

  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课时安排】

  共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引入课文

  1、听写词语:

  无影无踪、荒无人烟(根据意思写词语)、身无分文、交易。

  (指名板书,其他学生书空)

  2、齐读,集体校对。

  3、理解交易的意思。

  4、找出文中带交易的段落,读一读。

  (自读、指名读)

  5、一个面包值多少钱?老板在什么情况下提出平等交易?

  二、理解交易的意思,并从课文中找到交易这个词所在的段落读读

  1、什么是交易?

  2、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交易所在的段落读一读。

  3、指读段落:

  一个面包可能值多少钱?

  4、老板在什么情况下提出平等交易的呢?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三、学习第三段,了解我当时的处境

  1、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段:

  说说我当时的处境。

  2、想想背包里可能有什么?

  3、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想想这三天他是怎么过的?最需要什么?

  4、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

  要读出作者当时的处境。

  四、学习第四段,通过老板的言行初步感知老板的为人

  1、请大家朗读第四段。

  2、我的处境如此艰难,原以为向老板说明了,就可以得到援助,可是老板却是怎么说的?

  3、听了老板的话,你想对老板说什么?

  4、让我们一起来读老板的话。

  5、除了从老板的话中感到他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以外,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呢?

  6、归纳:

  是呀,从老板的动作、神态、语言都表现出他的小气、不近人情。

  五、学习 十一段,通过比较面包店老板前后的言行的变化,不仅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

  1、找找文中哪一段也写了老板的态度

  2、同学们,读了前后两段写老板态度的文字,你发现了什么?

  3、猜猜住院的费用有多少?

  归纳:老板的语言变了。

  4、还有什么变了?

  (动作)

  你会在什么情况下竖起大拇指?

  5、此时你最想知道什么?

  六、学习五至八段,了解老板认为的平等交易是什么

  1、按照常理,我想得到面包应该给老板什么呢?

  2、什么叫身无分文?

  3、老板认为怎样的交易是平等的?请同学们快速地从文中找一找。

  4、你认为这样的交易平等吗?为什么?

  七、学习九、十段,通过中国留学生的行动体会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

  1、这位中国留学生认为这样的交易平等吗?你从哪里看出来?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2、读读第9段,你体会到什么?

  (理解凝视)

  3、读读第10段,这时我需要这2块面包吗?

  4、学习资料袋内容。

  5、让我们再来读读老板的话,现在你知道老板的态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了吗?

  八、学习十二段,体会我的内心情感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12段。

  2、请你想象一下,中国留学生此时此刻会怎么做怎么说,请写下来。

  (出示:中国留学生──,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

  九、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中国留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友人的尊敬。让我们也怀着对国旗的尊敬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来诵读《五星红旗》吧。

  【附】

  五星红旗

  啊,五星红旗,

  你是那样的鲜艳夺目;

  啊,五星红旗,

  你是那样的灿烂辉煌!

  当你冉冉升起的时候,

  像一轮火红的太阳;

  当你迎风招展的时候,

  宛如母亲在呼唤。

  万里长城,三山五岳,

  是你坚强的身躯;

  滚滚黄河,浩浩长江

  是你流动的血液;

  首都北京啊,

  你跳动的心脏。

  那金光闪闪的五星啊,

  是民族大团结的象征。

  是港澳同胞的向往,

  是海峡两岸的期盼;

  是炎黄子孙──

  一颗颗的中国心。

  五星红旗啊,祖国!

  祖国啊,五星红旗!

  我们愿你如日中天

  如斯万年万万年!!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2.了解《战国策》。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德育目标

  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自读、齐读、默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

  文,理解课文。

  2.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多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人贵在自知。”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寻找答案。

  二、资料助读

  1.《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战国时代七雄并立,兼并战争比春秋时代更为频繁激烈,各诸侯王纷纷招揽谋臣策士为自己出谋划策,于是“士”这一阶层活跃起来,有的主张连 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 侯。《战国策》就是着重记述这些策士们的言行的'。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涑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 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 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邹忌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 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 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 治家。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按笔顺把字写得端正、美观。

  2.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凭借图画理解本课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词串,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诵读词串,展开想象,感受词串的意境美是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诵诗歌,引出课题

  1. 小朋友,还记得《家》这首诗歌吗?我们一起背背吧!

  2.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出示中国地图)我们的“家”又大又美!爸爸妈妈带你去过哪些地方?

  3.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跟着《识字6》到祖国的东西南北走一走,看一看,一起领略祖国不同地区的美丽风光。

  二、初读词串,认识位置

  1.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词语。

  2. 指名朗读词串,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课文介绍了哪些地方?

  3.在朗读中我们知道课文向大家介绍了“塞北”、“江南”、 “海岛”、“高原”,知道这些地方在祖国地图的哪个位置吗?(出示地图,相机贴词语)

  4. 请大家再读读词串,一边读书一边看图,你能给每幅图找到相应的那行词串吗?找到了就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听吧!

  三、品读词串,理解感悟

  1. 骏马 秋风 塞北

  ⑴塞北草原的秋天会怎样?(播放秋风声、马嘶声)咦,耳边传来了一个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⑵秋风吹过茫茫的大草原,塞北大草原一片浑黄,一群群骏马迎着秋风飞奔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你能把塞北的风光读出来吗?

  ⑶学生练读。

  2. 杏花 春雨 江南

  ⑴能说说你心目中的江南是什么样的?

  ⑵春雨使江南的大地慢慢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就像我们学过的识字,背背看!

  ⑶粉红的杏花露出了笑脸,细细的春雨飘洒着,装扮着江南美丽的春天,喜欢江南吗?江南风景美如画,我们一起来赞一赞秀美的江南吧!

  3. 椰树 骄阳 海岛

  ⑴春天的脚步匆匆而去,我们一起去骄阳似火的海岛看看吧!共同感受海岛独特的夏季风情!

  ⑵什么是骄阳?在炎热的海岛上有一种树却长得异常地繁茂,它就是“椰树”(出示椰树图片),椰树长得啥样?

  ⑶迷人的海岛吸引了许多游人,站在海岛上,阵阵海风迎面吹来,听着哗哗的浪花声,品尝着鲜美的椰果,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谁来读一读,用你动听的声音把我们带到那美丽的椰树王国!

  4. 牦牛 冰雪 高原

  ⑴最后让我们一起到冰天雪地的高原去见识见识吧!认识它们吗?(出示牦牛图片)它们怎么能在这冰天雪地的世界里生活呢?你们了解牦牛吗?

  ⑵你能用朗读把画面描绘出来吗?试试看!

  5. 品读韵文

  走遍了祖国的东西南北,领略了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风光,读读看,喜欢哪儿就把那组词语多读几遍。比一比,哪些小朋友能把这个地方的美表现出来?

  四、指导描红

  1. 认读本课的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2.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认真描红: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五、布置作业

  诵读词串,搜集有关“塞北、江南、海岛、高原”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诵读词串,运用词语

  指名读词串。自由读一读,想一想,韵文的字里行间有什么规律?

  ⑴学生自主交流。

  ⑵老师小结:我们在朗读全文的时候可以把词串当成一首诗,一边读词,一边想象,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出现了祖国大地的自然风光,我们的祖国不仅处处美,而且处处是宝呢!横着读,词串就是一首优美的诗!瞧!词串还押韵呢,江南的南、高原的原,韵脚是“án”。

  小组赛读词串。

  4. 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欣赏了各地的美景,那些美丽的地方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有一些外国的小朋友来我们中国做客,作为中国的小主人,你最想把哪儿介绍给他们?为什么?

  ⑴告诉大家一个小诀窍:用上课文里的词语选一个地方给大家介绍介绍,可以运用自己搜集的相关材料。能用上一些诗句就更棒了!(相机推荐:《敕勒川》、《忆江南》等古诗)

  ⑵和你的小伙伴说说看!你能行!

  5. 亲爱的孩子们,我们走遍了祖国各地,欣赏了各地的美景:

  我们迎着瑟瑟秋风,来到辽阔的塞北草原——骏马 秋风 塞北;

  我们沐浴着蒙蒙春雨,漫步在美丽的江南——杏花 春雨 江南;

  我们再去炎炎夏日下的海岛——椰树 骄阳 海岛;

  我们再登上冰雪覆盖的高原——牦牛 冰雪 高原。

  我们喜欢江南,也喜欢海岛;喜欢塞北,也喜欢高原。因为它们各有各的美,我们的祖国真是幅员辽阔,风情各异啊!来,看着地图,背背词串,把祖国装在我们的心中!

  二、指导写字

  1.小朋友把词串读得真美!相信你的字一定写得更美!

  2.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呢?大家可以这样试试看:

  先整体感知这个字的结构特点,再观察这个字的关键笔画,看清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在心中记住这个字的模样。

  小朋友,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关键笔画?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塞”:拿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先写宝盖头,再写两横两竖,接着写长横,撇和捺一定要展开一点。

  “骄”:小朋友想一想,书写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动起手,用心描一个,写一个。

  “塞”:拿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先写宝盖头,再写两横两竖,接着写长横,撇和捺一定要展开一点。

  “骄”:小朋友想一想,书写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动起手,用心描一个,写一个。

  “岛”:老师要请小朋友来教了。你先教什么呢?这个字是山字旁。岛字里面藏个山,山字是扁山,里面没藏好,露在外一半。

  4.请拿出习字册临写吧!

  三、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导学。

  2.写话:运用文中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自己喜欢的地方。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试讲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