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优秀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数学思考: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践操作、想像等一系列逻辑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并明确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
3、解决问题:使学生能用观察、比较、实践等技能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及对事物产生好奇与兴趣。
4、情感与态度: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物观察,从不同方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经历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工具
课件 玩具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逐张出示同一张图片但不同角度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
2、(根据图片的先后播出的`顺序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是一个蓝色的球;储钱罐;小兔子)
3、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会看到什么呢?出题课题
探究新知
1、学习第58页例5.
2、请同学们拿出玩具熊放在桌子上,分小组看看坐在自己座位上看到的熊猫形状。
3、交流汇报自己所看到的形状。
4、为什么熊猫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形状?
5、因为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
6、交换位置再观察,说说在新座位上看到的熊猫形状。
7、汇报交流
8、拿出自己喜欢的玩具,一组放一个,坐在座位上认真观察。并说出自己看的形状。
课题练习
1、这些图都是谁看到的呢?把是谁看到汽车的哪一个面用线连起来。
2、出示孙悟空的不同角度的图片,说一说是他的哪个面?
拓展提升
1、课件出题图片。
2、请小朋友认真观察,说说他们分别给狮子拍了哪个角度的照片?
3、请小朋友介绍自己的观察。
4、完成68页的做一做。
课后小结
1、你今天收获了什么?
2、师生总结:
a、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b、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使学生知道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
提问:故事中的三个盲人,为什么对大象得不同的结论呢?
教师说明:三个盲人由于他们摸的地方不同,所以得到了三个不同的结论。今天我们要学会观察物体。出示课题:“观察物体”
二、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魔方或不同颜色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请三个同学从不同位置(正、反、侧面)去观察这个物体。
提问:你最多看到几个面的颜色,你看到什么颜色的一面?要想看到其他颜色的一面,你需要怎么办?
2、出示一个准备好的动物玩具,请三个同学从正面、后面、侧面去观察,说出你看到物体的形状。
提问:在不同的位置能看到全貌吗?
教师说明:由于从不同位置同时观察同一个物,只看到物体的某一部分,它们的形状是不同的。
3、出示一个闹钟,请全班同学从正面、侧面、后面看到。
提问:在不同的位置能看到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你能说说这个同学在闹钟的哪面?一个同学没有看到分针和时针,只看到有几个旋钮,你能说说这个同学在闹钟的哪面?
4、教科书P67例1。
提问:小明、小亮和小红他们正在观察什么物体?你能说说这些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他们三人,为什么看到恐龙玩具的图形是不同的呢?
教师说明: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图形也不一样。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恐龙的全貌呢?
教师说明:只有从不同位置去观察,把它们合并在一起就能知道恐龙的全貌了。
三、练习。
1、分小组请同学坐到桌子的四边。
(1)观察玩具,说说都看到物体的哪部分?互相交换座位继续观察,又都看到什么?
(2)观察一摞数学书,互相说说都看到什么?
2、教科书P67:“做一做”,在书上连线。
3、教科书P70练习十五的第1题,连线。
4、教科书P103的第7题,连一连。
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的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什么是轴对称。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形,引出课题。
出示:蜻蜓、蝴蝶,树叶、脸谱图形。告诉学生: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板书课题:“对称”
提问:你能说说什么叫对称吗?(意思对就可以)
二、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对称?哪些是不对称图形?
△
△
△
□
()
教师说明: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对称的。
三、剪一剪。
想一想,用你准备好的纸怎样剪才能得到对称的图形,几个人可先商量,然后再动手剪一剪,说说你怎样做就得到对称图形了。
教师说明:把纸对折一下,使两边完全重合,这样剪出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折出的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任何对称的图形都有对称轴。
请同学指出上面教师出现的`对称图形,对称轴在哪儿?
四、教科书P68的“做一做”。
这些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他们的对称轴?
五、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
我们人的身上有对称的物体吗?
教师说明:生活中的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感觉,对称给人以美感。
提问: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圆呢?折一折,画一画。
六、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P70的第3题。
讨论:怎样就能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的图形?
教师说明:要画出某线段的轴对称图形,只要画出该线段两个端点的对称点,再连起来,就是该线段的对称图形。方法是①先数对格距。②在对应的一方数好同样的格距点好点。③连起来,即成对称图形。
请同学在书上画一画。
镜面对称
教学内容教科书P69的例3。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教学重、难点
了解镜面对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出示教科书P69的例3放大图或看书。
提问:水果怎么能有岸上的小房子呢?镜子里怎么会又出现一个同学和桌面上的东西呢?湖面或镜面两边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穿衣镜前的实践活动。
提问:请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在镜子前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样运动?
请同学分别到镜子前,面对镜子站好亲自体验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怎样运动,是不是像你们刚才所说。
教师说明:请你想像一下,当你左手拿书,右手拿铅笔的样子,镜子里会是怎样拿的?
请三个同学要求到穿衣镜前试一试,观察镜子里的人是怎样拿的,说给同学听。
教师说明:当我们拿东西照镜子时,发现了左手拿的东西,在镜子里变成右手拿,右手拿的东西变成了左手。这就说明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提问: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说说你的想法?
教师说明:这就是我们利用镜子做的对称活动,镜面反映出的东西正好和我们相反,这叫做镜面对称。
板书课题:镜面对称。
3、练一练。
教科书P71练习十五的第5题,请同学说一说,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并圈出来。(可以让学生运用想象直接判断,如果有困难,也可以拿出镜子照一照后再判断。)
二、学生动手实践。
1、拿出各自准备好的镜子,照一照书上的图或字。你从镜面上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2、请同学用镜子照一照纸上的钟表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事先印好的钟表图形。)
教师说明:通过同学们用镜子照着书上的图、钟表的图和字,你们发现镜面上的力学和字都是反方向的。
3、教科书P71“智慧狗”给我们带来的思考题。
提问:题里给的数字和时间都是哪里的数字和时间?
提问:从前面我们做的实践活动,知道镜子里的数字和时间都是什么样的?(反方向的)
请你看镜子写出真正的数字和时间。
最后,教师带领同学运用两次镜子像能还原的道理,帮同学们验证一下,也就是拿出一面镜子对着教科书照一下,镜子里出现的就是真正的数字和时间。
4、发现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提问:镜面对称现象在我们周围你发现过吗?有哪些?
教师说明:镜面对称现象在我们身边有许多。镜面对称反映出的物体的形象与方向都是相反的。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3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能正确的区分角。
难点: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尤其是左面、右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会画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旧知学习
1.角和直角
(1)复习角及各部分名称。
(2)说一说,教师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3)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怎样画一个直角?
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第(1)题:用三角板量一量,指名说说图形中有几个角和几个直角。
第(2)题:请同学们画一画,然后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2“观察物体”知识。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问: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应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
问:怎样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呢?
(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去观察,不同的位置,形状不同。要感知一个物体的全貌,应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
3.实物展示。
(1)出示玩具汽车。
师: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老师手里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介绍自己所看到的情况。
(2)出示3张汽车图片。(正面图、后面图、侧面图)
师:请你想一想,这三张图片分别画的是哪个位置?是站在哪个位置画的?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4.说一说。
请小组中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
学生小组活动,组内交流,说一说,评一评。
5.完成教材第102页第7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1、1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五、同步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新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86-8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往往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感知、操作体验、猜测验证知道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初步获得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体、摆物体、想物体等游戏的体验,享受数学的精彩,享受学 习数学的喜悦,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往往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实物、小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观察物体:
小朋友,你们的桌上是不是放了各种各样的物体,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说说看,从左面看,从右面看,从前面看,从后面看,从上面看,你们看到了什么?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否相同?
(二)小组交流
1、学生汇报:从左面看,从右面看,从前面看,从后面看,从上面看,看到物体的什么。
2、教师展示自己拍摄的物体。
3、经过刚才的观察,你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否相同?
预设: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4、为什么同一个物体会 观察到不一样的结果呢?
预设: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
【教学策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 之对学习兴趣盎然 ,通过实物体验,初步感知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往往是不同的'。】
二、探究新知:
(一)各人眼中的壶:
问题一:我们的好朋友小丁丁、小胖、小巧和小亚跟我们一样,也在观察物体,他们观察的对象是茶壶,想一想这些图分别 是谁看到的 ?你在观察的时候,有什么标志吗?(小组讨论)
预设:小胖 因为看到的壶嘴在左边、壶把在右边
小丁丁 因为看到的是壶把
小亚 因为看到的是壶嘴
小巧 因为看到的壶嘴在右边、壶把在左边
问题二:(出示第五幅图)这幅图,你觉得应该从哪个方向才能看到?
师:我们看到了整个壶盖 从上面能观察到
小结:从不同的方向观 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往往是不同的。
【教学策略:通过和书上小伙伴的眼中的茶壶进行比较,从实物转移到了平面的效果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各人眼中的积木图:
观察积木图。(先出示小鸟)
1、桌上放着这个积木图,鸟、小丁丁、小亚分别是从积木图的上面、前面和侧面去观察,请你们运用桌上的正方体来摆一摆,摆出这个积木图,并把他们看到的形状粗略地画下来,关键是画出正方形的数量和位置。(小组合作)
2、借助多媒体演示和实物,展示三个小朋友看到的不同形状。
小结:从不同的 方向观察同一几何体,观 察到的几何体形状往往也不同。观察到的只是物体的其中一部分。只有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
【教学策略:经历了猜测、验证的自主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知 识为主动探索,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精彩而不再枯燥无味,进一步体会到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往往是不同的。】
3、拓展:
出示六组立体图形,请学生观察,哪几个从正面可以看到一个正方形?哪几个从侧面可以看到两个正方形?
(1)小组讨论,可以运用桌上的正方体。
(2)汇报小结。
【教学策略:拓展部分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图6,处于两个不同平面的面,由于特殊的观察角度,最终连接在一起,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和理解,突破了学生容易产生的思维定势。】
三、巩固练习:
1、猜一猜:哪些图形画的是同一个物体?他们分别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2、看图画一画:从上面看,这个物体是怎样的?
【教学策略:数学来源于生活,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还是要回到解决问题和生活实际中去,通过看一 看、猜一猜、画一画让学生 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结合,鼓励学生多动脑。】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让我们知道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也学习到了,判断所出示的图形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板书设计: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往往不同。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5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设疑,引入情境。
两只小鸟为同一块金牌照相,为什么照的照片不一样呢?
2.揭题,导入新课。
引导启发,感悟出两只小鸟观察金牌的位置不同。
3.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1.观察教室图。
师:大家都喜欢拍照片吗?老师课前拍了两张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张是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在教室的那一面拍摄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组交流一下,反馈意见。
引导学生从教室的桌椅设施等区分教室的前面和后面,从而判断出是站在教室的那一面进行拍摄的。
2.练习:哪张是从学校外面拍的?哪张是从学校里面拍的?你是从哪看出的?
指名回答。
3.指导观察,拍摄小猴。
出示小猴玩具,“你想不想给小猴拍照?”
教给观察的方法,生从一个位置观察小猴给小猴拍照。
出示从不同位置拍到的小猴照片,生说说自己在小猴的哪个位置?拍到的是哪张照片?
重点说说两个侧面的小猴的不同(脸朝哪?尾巴朝哪?)
小组活动,交换位置,从不同位置观察小猴。
师:“通过给小猴4个不同位置的观察,你有什么体会?”
(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板书结论。
4.练习。
师:小红、小云、小芳和小玉4个同学用同样的方法为一只小猴拍了照片,你知道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出示第二个例题的情境图)
学生回答,并阐述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连线。
三、活动交流。
1、“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瞧,校园里有一辆汽车,(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你知道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
2、“想想做做”第3题。
你能说说四个小朋友看到的各是哪一幅图吗?
3、奥运摄影师
观察奥运照片,判断摄影师的位置。
出示图片,生齐答。
四、课外拓展,激发热情。
欣赏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奥运会场馆的艺术美。
五、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6
学习目标
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一、分析试卷
二、重难点再次分析。
学生听完后自由提问,然后校对试卷。
课题足球场内的声音第1课时(总第66课时)
学材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能从图中分析出某些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2、鼓励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3、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感受数学的魅力。
导学策略
观察、比较、思考、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看过足球赛吗?你知道足球场上的声音是怎么变化的吗?
二、展开:
出示足球场内声音的起伏情况变化图。
(1)从观众开始进场到全部退场,一共经过了多少时间?
(2)比赛开始前半时,足球场内的音量是如何变化的?
(3)上半场什么时间足球场内的.声音变得非常在?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4)在半场休息时,足球场内的音量如何?
(5)描述下半场足球场内音量变化的情况以及比赛的情形。
(6)比赛结束时足球场内的音量变得如何?
三、试一试
海水受日月的引力而产生时涨落的现象。
看书上第82页的图观察某港口0时到12时的水深情况。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1、大约什么时刻港口的水最深?深度约是多少?
2、大约什么时刻港口的水最浅?深度约是多少?
3、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港口水深在增加?
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港口水深在减少?
5、还有什么时刻水的深度与A点表示的尝试相同?
6、说一说这个港口从0时到12时的水深是如何变化的。
三、练一练
看书本第82页。
看图找出表示爸爸和我洗澡时热水器中水的变化的相对应的图,然后说一说为什么另外几幅图表示错了?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应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伴你成长》第41页。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抽象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在操作活动中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会直观比较角的大小。
3、让学生认识直角,能在物体的表面找出直角。
4、形成角的正确表象,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及抽象思维的发展,感悟抽象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仔细看大屏幕,根据照片来猜猜这是什么?( 出示冰箱照片)学生猜测。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学生相应的照片。
再猜猜(出示捐款箱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你们要是看见哪个面的照片你就能猜出来呢?
刚才同学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二、授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瞧!就是这只玩具小熊。小朋友们,喜欢这只小熊吗?它可爱吗? (出示试一试1) 小朋友想一想:男孩站在玩具小熊的哪一边?
请大家头不要偏,手不要动,仔细观察玩具小熊,思考一个问题:仔细观察,站在女孩的位置上,又能看见玩具小熊的什么?
请一位学生站起来向全班学生说说?
结合学生发言,让学生进行描述,同时教师进行板书:前面、侧面。
为什么观察的是同样的玩具小熊,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结合回答,教师归纳: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玩具小熊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
活动一:照片找位置。
老师出示图片(试一试2)学生想一想:这张照片上,小猫、小猴分别看到的是大像的什么?
请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找到那个面,并连一连吧!
活动二: 老师再出示试一试3(1)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想想淘气、兰兰、小红分别看到茶壶的哪个面?
刚才他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看到了茶壶的一个面。如果能让小朋友全面地看到茶壶的上下两个面,那才好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看到它的上下两个面吗?请大家开动你们聪明的脑袋想想吧!请看幻灯片试一试3中的(2)。
大家发现了:要全面的观察物体可以围着它转,从四处看;也可以让它给我们转一圈来进行观察。 如果是一些较大的物体,同学们想一想,那应该怎么办呢?对于一些较大的、不能动的物体,我们就要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观察方法!
三、拓展运用 激励创新
老师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大家一起拼一拼。
课件出示图片。
看一看,你知道他们分别看到木箱的哪一面吗?
请小朋友积极动脑,猜一猜吧!
学生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
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交流。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用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说的非常好,每个小组都发给你们一个奖品,赶快打开看看吧。(学生的奖品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
仔细观察你们桌上的奖品,你看到了奖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
2、学生观察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奖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组轮流说一说,说完之后,让学生把奖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7页上的恐龙图:这是小亮、小红、小明三个小朋友看到的奖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并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动。
2、出示不同的物体,请学生分别说一说从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哪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好在哪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辨认、想象、推理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丰富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目标解析
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之后,第一次接触观察物体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口描述、用心体验,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辨认从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四、教学准备
课件,四张熊猫玩偶图片,每组一个熊猫玩偶、茶缸。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
(1)课件播放:“盲人摸象”。
(2)引发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觉得好笑呢?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吗?
(3)学生交流:这几位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所以说不出大象的全貌。
2、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观察物体,才有可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问题是探究的出发点,本课伊始,创设儿童熟悉的故事情境,旨在诱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初步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仅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新知的学习,而且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起点。
(二)观察实践,自主建构
将熊猫玩偶放在桌子中间,学生四人一组分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围坐在四周。
1、定位观察,建立表象
(1)首次观察:每个学生均正对熊猫观察。
(2)组内交流:你看到了熊猫的哪一面?是从哪个位置观察的?
(3)全班汇报:指定一组中的四位学生依次说说自己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教师适时点拨。
(4)设疑探究:你们看的是同一个熊猫玩偶,为什么看到的情况却不一样?
2、全面观察,丰富表象
是这样的吗?接下来我们换个位置观察一下好吗?
(1)再次观察:每组同学按顺时针依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
(2)交流反思:你现在看到小汽车的哪一面?为什么和刚才的一样呢?
3、重点观察,深化表象
(1)对比观察:刚才有两个位置看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请再到这两个位置进行观察。
(2)质疑辨析:你看到的熊猫左右个侧面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3)明确认识:引导学生根据熊猫右耳朵上戴的蝴蝶结进行区分,说明熊猫的脸、四肢伸向左边还是右边即可。
【设计意图】
以学生熟悉的熊猫玩偶为直观背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学生的思维在情境活动中激发,在想象活动中激活,在推理活动中建构,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为下一环节的运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9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1、分别出示教室前、后两张照片。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一张呢?为什么拍出来的两张照片不一样呢?
请仔细观察两张照片,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因为拍照的人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
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二、游戏活动,加深体验。
1、游戏:画图形。
方法:以四人为一组,分别围坐在桌子的'四面,在桌子的中间放一个水壶,每人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
学生自己活动,交流所画图形,并换位观察、体验。
小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游戏:找图片。
方法:组长转动水壶,使把手正对着一个小朋友,每人根据自己看到的找出一幅画,组长再转动水壶,重新寻找,过程同上。
3、游戏:找位置。
方法:请组长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打乱顺序,然后给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发一张,学生根据自己手里的图片找一找自己的位置,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师生互动,进行相应的评价。
三、实践巩固,提升能力。
1、连一连:课本第90页。
学生先看图想一想每个小朋友看到的小猴会是什么样的,再独立连一连,集体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1 题,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判断,指名说说理由。
3、完成“想想做做”第2 题,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小结:今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物体,知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所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四、拓展延伸,引导观察。
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小朋友课后可以自己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哪些不同的样子?把你看到的情况画下来。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观察、比较,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能正确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或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和观察活动;能克服困难,努力追求成功。
教学重点:
1、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能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的角度。
教学难点:
能根据看到的形状判断观察的角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出示《盲人摸象》的'画面,选用成语《盲人摸象》的故事导入新课。
师:故事中的盲人们分别把大象说成什么,为什么?引发学生讨论。(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由“摸”过渡到“观察”。既能为新知做好铺垫,又能渗透本课的重点内容,从而使学生初步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结果是不一样的,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师:看来观察物体,只看到一部分或者一个面还不行,要不然就要闹笑话了。教师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二、体验感悟,探索新知
1、猜一猜。
运用课件出示一个小猴的照片,先出示从前面拍的让学生说一说都看到了这个猴子的哪个部位,再出示猴子的后面、侧面的照片,分别让学生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师:拍的是同一个猴子,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知道吗?(设计意图:这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物体的不同角度去观察,初步感受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我这样的做得主要目的是以身边的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观察物体的角度,如正面、侧面、背面)。
得出结论:同一个物体,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分别从正面、侧面和后面观察,看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出示课本例1
让学生观察图1,赵亮、王丽、丁一、江分别看到水壶的哪一面?并说一说为什么。
小结:为什么他们看到的图形不一样呢?(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想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的形状,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2、实物观察教学
教师在教室中间的桌子上放一个水杯,全体同学面向水杯进行观察。
(1)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看到水杯的那些地方。
(2)课件出示水杯各个侧面图,请观察结果一样的同学举手,并说说你从水杯的哪一面进行观察的 ,分别看到了什么?
(3)刚才我们坐在自己的面只能看到水杯的一个面,怎样才能看到水杯的其它面?(小组讨论)请对面的两组同学交换位置,说说所观察到得结果跟刚才一样吗?你知道为什么?(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考,位置的变化对观察结果的影响)
小结:站在各个位置观察到的水杯的部位是不同的所以得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出示课本例二
进一步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小女孩的正面、左面、侧面分别是小红、小军、小明画的。
3、观察验证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观察的方法以后,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拿出准备好的一个实物(如长方体,正方体,玩具车等特征较明显的)放在桌面上,小组四个人分别在自己的位置观察,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看到的是实物的哪一个部位。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想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自主探究,总结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这一结论。(板书)。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利用多媒体出示课堂活动第一题,说一说图中三个人看到的小汽车分别是什么样的?然后汇报,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 练习。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这节课中,你们都学会了什么?回家后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形状都不相同呢?(设计意图:本节课重点介绍了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形状不同,然而,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一些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形状是相同的,因此,可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去寻找,观察,如球、苹果等,这样既体现了知识的严密性,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重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具准备】
小立方体(学生用),大立方体(教师用),比赛记录纸(每小组一张)。
教学前准备:(学生每四人一组)。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
一、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立体
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
1、创设“比赛”情景一开展比赛,激发学生
(1)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学习兴趣。
(规则,无遮挡)
(2)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側面、从比较简单的无遮挡实
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状?
物入手,发现实物与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3)画一画
(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
和想象的立体图形)创设生与生交流环境
(4)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再到师与生交流环境
录纸项目一。最终实现交流互动。
(5)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6)师:你们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充分体现学生个性,与看到的立体图形符合吗?说说理由。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生:
(7)师:这个立体图形是个长方体,从正面看和
从上面看或从側面看都没有被遮挡小立方体,所以
就比较直观,容易观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状。
2、创设“比赛”情景二
(1)变换成以下的形状,从不同方向再观察,想象它的形状,并画出来。
(2)画一画
从比较简单的无遮挡实(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物观察进入到有遮挡的
和想象的立体图形)实物观察,培养学生空
(3)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间想象能力。由浅及深
录纸项目二由直观到抽象,很符合
(4)各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本组比赛作品。学生的认知规律。
(5)师: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到3
个正方形或4个正方形?你想过为什么吗?这实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交流
个物体不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吗?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培养学生辩证、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倾听、大胆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 思维碰撞,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第一个人摸到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
(生交流)其实把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1、教师转动身体,让学生初步感知正面、侧面、背面。
2、拿出玩具恐龙进行展示,让学生简单感知恐龙的正面、侧面、背面。
(二)从不同的四个面观察玩具恐龙。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
a、静静的观察,静静的思考。
b、请4位同学观察汇报,“我在恐龙的( )面,我看到了恐龙的( )”。
1、原位观察,交流,指名汇报。
2、换位观察,四名学生每次沿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座位,直至 回到原位。每换一次座位均要做交流及汇报。
讨论:从四个不同的位置观察恐龙后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总结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
3、师:同学们,老师课前还给恐龙拍了照片。幻灯片依次出示三个面的恐龙照片,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这是从哪个方向拍的。
4、试一试练习巩固 指名汇报,全班评价。
(三)观察数学课本的上下 认识上面、下面 感知物体
师:除了前面,后面,左边,右边,还有什么方位呢?
生:上面、下面。 师:猜一猜他们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配一个练习上面、下面
三、拓展提问,完善探究
师:通过观察恐龙、数学课本,我们都能得出一个结论: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不同。一定是这样吗?
师:老师拿出杯子,顺时针移动从不同位置观察。
师:同学们从不同位置观察杯子后,有没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分享?
生: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水杯,看到的是一样的。
引导学生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巩固练习
1、 摄影展览,连一连:
小猴子照出来的是:
小兔子照出来的是:
2、下面个图分别是在车的哪个方位看到的?
3、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连一连。
4、连一连,并说一说分别是从电视机的哪个方位看到的?
5、 说一说分别是从电视机的哪个方位看到的?
四、 全课小结,课后延伸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收获吗?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板书设计: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结果可能不同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正确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确定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请你们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一、情境导入:
老师:我们学校坐落在风景优美的雨花台附近。同学们经常去这块德育基地开展活动。 [点击课件出示雨花台的录像](并且配音):“今天我们来到了雨花台,雨花台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瞧!那是雨花台烈士群雕。”“让我们在烈士群雕的前面拍张照。”[点击出示群雕前面的照片]“走,我们到后面看看去。”“让我们在这儿也拍张照吧。”[点击出示群雕后面的照片] 1、录像中定格2张烈士群雕的照片。
2、老师:你知道哪一张照片是在烈士群雕的前面拍摄的吗?另一张照片是在群雕的哪一面拍摄的?
3、学生回答,提问:他说的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4、想一想:这2张照片一样吗?(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5、得出结论:同一个群雕,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6、巩固练习1过渡:同学们活动结束回到了学校,又拍了这样的2张照片。
提问:你知道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摄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摄的吗?让学生辨认说说理由。[课件点击照片可以放大出示]。
7、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实物,探究新知
1、过渡:看到小记者拍的照片,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拍一拍呢?下面我们来给小猴拍照,好不好?2、指导拍照:
(1)出示小猴,指认小猴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2)请各小组组长把小猴像老师这样摆好,比一比哪一组摆放得又快又好!再指指小猴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3)刚才这小组同学表现真好,我请他们按刚才的位置到讲台前先给小猴拍照。四人演示。(看到他们4人拍照,请你们想想我们拍照要注意什么?)(4)其他人也想拍吗?请大家像他们一样轮流用相机拍照。
(5)在大家给小猴拍照前,老师提一个要求:请你们对准小猴拍,把拍到的小猴的样子“印”在脑海里。比一比哪个小组拍的又好又安静。
3、[出示小猴前、后、左、右的四张照片]你们拍的照片打印出来是这样的。想一想,你拍的是哪张照片?
请(演示的4人)一个一个找出自己拍的照片。 4、逐个辨认小猴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照片。提问:学生拿的对不对?为什么拿这张照片?
5、老师也给每个小组准备了4张照片,请每个组长从信封里拿出照片,请你们像他们一样也找出自己拍的照片。 6、分层次活动:
(1)请站在小猴前面的.小朋友起立。你们举的都是小猴的哪面?
(2)老师举[小猴左面图]问:这是小猴的哪面?拍到这张照片的小朋友起立。提问:你们坐在小猴的哪面拍的?7、交换位置观察
刚才我们是在自己座位给小猴拍照的,你们想不想到其他位置来观察小猴?先请看一段录像[播放四个小朋友轮流换位观察小猴的录像]你们会像短片中的小朋友一样有序的换位观察吗?请各组开始。
8、小结:大家站在小猴的4个不同位置,拍照片,选照片,大家学得真好!
三、巩固练习1、汽车直接出示题目,问:这是什么?(汽车)老师指相应的观察者和汽车的面,问:这是汽车的哪一面?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请你们打开书第95页在书上用线连一连。集体反馈。 2、观察茶壶。
(1)老师这儿有一把茶壶,指认茶壶的壶嘴、壶把。请各小组长轻轻取下筐子,把茶壶像老师这样放好。
(2)[课件分层出示]你们四人一组,照下面的样子看茶壶,想想你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的?[再点击出示]说说你看到的是右边的哪一幅图
(3)交流结果。请一小组汇报。你看到的是几号图?和他看得一样的人举手。
(4)你能说出其他三人看到的各是哪幅图吗?小组交流。请1-2组汇报。
(5)如果老师想拍到壶嘴,我可以在什么位置拍呢?请看到壶嘴的同学起立;如果老师不想拍到壶嘴,我可以在哪儿拍呢?请没有看到壶嘴的人起立。
四、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今天我们一起学会了什么?
2、让我们一起欣赏小记者给我们拍摄的雨花台的美丽风光。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14
教学内容: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和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3、通过观察、操作,能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
能力点: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课时:3课时。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15
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观察简单物体的过程,体会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直观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二.单元教学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发展,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发展到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空间经验和空间观念。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并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课时:本单元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点
1、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2、知道物体的正面、右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
(有的学生说电视机,有的学生说房子,还有一位学生说外星人。全班同学笑了,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师: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
片段二
师: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这个小组学生变换观察的角度,进行有序的观察,为其他小组的观察活动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组上来观察时,班上最调皮的阳志江同学绕过桌子的右面,一下子就钻进了讲台下层的格栏里躺下了。
师:你在干什么呀?
阳:老师您瞧,我在观察讲台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只看见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见了。
(我赞许地对他点点头,学生观察的兴致更高了。)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
(学生的小手举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站在这里看(他指了指讲台桌的左右,一位同学插嘴说:这是旁边。另一位学生又说:这是右面。)
师: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
师: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
师:站在哪里可以看到5个面?你示范一下,行吗?
(生站到桌子上)
师: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错。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
师:(打开书本第26页)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
片段三
师: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第26页,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右面和正面。
师:谁能帮他解决问题?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02-06
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精选15篇)03-12
数学教案 《观察物体》(20篇)10-13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08-19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01-09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06-12
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的教案01-18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合集)06-19
小学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05-11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案(热)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