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12 12:00:2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第一节课文。

  二、重点难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乌鸦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乌鸦”

  学生看图介绍乌鸦外形。教学乌鸦

  想办法记住这两个字。乌_______鸟进行区别。

  2、板书“喝水”教学“喝”,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喝水?根据回答教“渴”与“喝”比较。

  3、质疑引导学生提有意义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

  (2)读通句子,不连贯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分节朗读,评价。(学生评)

  4、根据反馈教学生字,纠正字音。

  5、区别形近字。

  石——右喝——喝办————力

  (三)再读知意

  1、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节,质疑。

  3、看图说说,你从哪里看出乌鸦口渴了?

  4、“到处”表演理解并造句。

  (四)写字

  1、看板书记字形。

  2、描一描右什么发现。

  3、写田字格(生说师板书)

  4、展示学生作业,评价后修改。

  (五)读文感悟

  1、自己读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解疑从课文哪里感悟到?

  3、解决知识点:

  (1)联系课文,说说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指导朗读,合课文插图想像乌鸦喝不到水的'着急样子。

  (2)做实验理解乌鸦喝到水的经过。

  A 理解“渐渐”并仿造说句。

  B 看插图想想乌鸦喝水后高兴的心情,指导朗读。

  (六)总结全文

  1、理解乌鸦心情变化的心情

  着急———高兴———着急———高兴

  2、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课文。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你会夸一夸吗?

  4、指导背诵。

  (七)拓展

  如果没有小石子,乌鸦会有什么办法?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学习《插秧》这首儿歌,认识6个生字。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春姑娘回来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把你画的春天的景色说给大家听好吗?

  春天是播种插秧的.季节,让我们一起看看农民伯伯在干什么?

  二、新授:

  1、(放音乐,老师朗诵儿歌)

  要求:边听边看,标出你还不认识的字。

  2、分组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音。

  4、找一个你记得最牢的生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5、谁想当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6、游戏:我说你对。

  7、小组合作进一步学习生字。

  8、谁能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生字的。(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字分析生字)

  9、开火车读课文,小组比赛。

  想一想,城市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10、朗读挑战赛:

  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可以边读边表演。

  四、作业设计:

  五、板书设计:

  插 秧

  水田是镜子,

  映照着蓝天,

  映照着白云,

  映照着青山,

  映照着绿树。

语文教案 篇3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能找出字与画的关系。

  2.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认识图标“小话筒”。

  4.练习口头组词,丰富学生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8个汉字,知道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卡、字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很早以前还没有汉字的时候。有兄妹俩,哥哥负责打柴,妹妹管洗衣做饭。有一天早晨,哥哥很早起来要到他家后面的一座山上去砍柴,可是怎样告诉还在熟睡的妹妹呢?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拿起树枝照着远处山的样子在地上画了一座山(贴图),旁边放上一根柴。哥哥走后妹妹醒来,看到地上的图知道了哥哥的去向。中午,妹妹要去河边洗衣,她也向哥哥学在地上画图,她照着小河的样子画了几道弯曲的水流(贴图),旁边放上一件衣服。哥哥回来看到图后到河边去果然找到了妹妹,兄妹俩可高兴了。从此以后,他们就用山、水图来表示字,慢慢地变成现在的字。汉字多有意思呀!古人多聪明啊!

  二、比较字与图,找关系

  请同学们把字与画对照起来看,说一说图中哪一部分与汉字的哪一笔相似,小组合作。

  三、看图猜字练习

  过渡: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中发明了汉字,多么不简单!像这样的汉字还有很多,请大家看图猜字。

  1.出示图卡:

  2.学生猜字。

  3.猜中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猜的。

  四、学习“日”和“土”

  1.出示卡图:

  2.启发: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什么?小幼芽从什么地方钻出来?

  3.读字。

  4.学生讨论对比图与字的想象之处。

  五、课中休息——找朋友

  8人举图片,8人拿字卡,大家一起唱找朋友。

  六、学认图标,口头组词

  1.出示小话筒,讲要求,教儿歌。

  小话筒,嘴边放,比比谁的声音最洪亮。

  2.练习口头组词。

  发“一字开花”卡,学生练习组词。

  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哪些词语中有这些字,发现一个记住一个,增加一个花瓣,比比谁的花瓣多。

  附:板书设计

  山 水

  月 火 田 石

  日 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认9-15个汉字,继续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2.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学认图标“小铅笔”“小天平”。

  教学重点难点:

  学认9个汉字,理解字与画的关系。

  教具准备:

  字卡、图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图学习了8个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生字。

  二、出示生字,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要学会9个生字,下面老师贴出字卡,请同学们看到认识的字就轻轻地点一下头,看到不认识的字就轻轻地摇一下头 。

  老师贴字卡

  三、学习第一组生字“禾 竹 鸟”

  1.出示相应的图片,学生据图猜字并说理由

  2.讲解“禾苗”的意思 禾苗就是庄稼的幼苗,古人用一棵庄稼的样子来表示“禾苗”的“禾”字,多么形象!

  3.比较图与字的相似之处,小组合作。

  4.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

  5.读生字。

  四、学习第二组“目 马 鱼”

  小组合作学习

  1.看图说字音 讨论:眼睛图旁边为什么是个“目”字。

  2.比较字与图,说相似之处。

  3.读生字。

  五、第三组“人”“口”“木”由学生自己学习

  课中休息 -----找朋友

  六、游戏

  看谁反映快。

  要求:老师任意指一幅图,学生要迅速举出相应的字卡并大声读出来。

  七、口头组词

  一字开花——人

  八、完成练习

  1.认识图标“小铅笔”。

  2.读要求。

  3.教儿歌。

  小铅笔,已出现,让我描写和连线。

  4.观察6幅图和6个字,哪幅图和哪个字应该连在一起?说理由。

  5.指导用尺子连线。

  6.认识图标“小天平”。

  7.读要求。

  8.教儿歌。

  小天平,左右称,字音字形分得清。

  比较“日”和“目” “月”和“日”借助图片进行区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字与画”一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汉字,借助图学汉字是一种识字方法,大家可以和家长一起搜集这样的汉字,你会发现汉字真的很有趣。

  附:板书设计

  禾 竹 鸟

  目 马 鱼

  人 口 木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字与画结合起来,利用图记字,利用字理解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既动口又动手,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特点很好地体现出来。教学中从故事入手,注意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课中休息的安排从形式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内容上突出了本课重、难点,既让学生得到了休息,又在游戏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一字开花的练习则又一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走向生活,符合《课标》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设计点评

  一、挖掘教材特点,找准切入点。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通过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象形字,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从图入手是本课的切入点。

  二、充分了解学生,调动兴奋点。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课标》要求我们,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备课时把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吸引孩子的注意,同时将儿歌、故事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学得生动有趣。

语文教案 篇4

  单元理解:

  本单元以“鸟儿”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分别介绍或叙述了有关鸟儿的知识和特点,这些精彩的描述可激发学生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鸟类,理解亲情。

  本单元的学习,可使学生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事做好。语文天地中的一些设计,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在观察时抓住事物的特点,有顺序进行描述,并练习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教学目标 :

  1、 学习课文《翠鸟》、成语故事《惊弓之鸟》、阅读课文《一只小鸟》和自读课文《鹰》。

  2、 学习生字33个,写字26个。

  3、 让学生了解有关鸟的知识和特点。通过精彩的描述可激发学生产生喜爱鸟类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鸟类,理解亲情。

  4、 语文天地中的一些设计,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在观察时抓住事物的特点,有顺序地进行描述,并练习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揭示“翠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翠鸟,激发学生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交流:相互交流翠鸟的资料。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观察翠鸟,了解翠鸟。(揭示课题)

  二、课文初读

  (一)学生按照要求自学生字、词:

  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用音序查字法的方法步骤。

  2、引导学生回忆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即:一读:读课文;二画:画出文中生字、词;三查:认识生字、新词;四找:从字典中找出重点生字的字义。

  3、让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二)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自学,纠正读音。

  ①读准字音。

  ②读一读:

  f 腹部 jí 疾飞 dǎi 逮住 jǐn 尽管 鲜艳

  s 饲养 陡峭 小巧玲珑 荡漾 逃脱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三、学习交流

  (一)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让学生说出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检查预习。

  (二)抓重点句,读懂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话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让学生边读边想,将有关内容在文中画出来。

  2、出示思考题。

  翠鸟各部分的羽毛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3、指名回答。

  4、出示重点语句。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①指名读句子。

  ②讨论:这四句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③指名读第1自然段第1句话,让学生想一想这句话介绍了什么?

  ④指名读第6句话,想一想这句话主要介绍了什么?

  ⑤出示图片,填一填,想一想,作者怎样写出了翠鸟的可爱?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 。

  背上的羽毛像 。

  腹部的羽毛像 。

  翠鸟小巧玲珑:

  一双 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 的嘴。

  四、指导朗读

  1、自读。

  2、互读,互评

  3、指名读,师生评价。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翠鸟的外形描写,了解了翠鸟的外形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

  二、学习交流

  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本段有几句话?主要写的是什么?

  2、抓住重点句、理解句意。

  ①出示重点句:“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②指名读句子。

  ③课堂讨论:什么是“疾飞”?翠鸟在“疾飞”中,又能“轻轻地停在苇秆上”说明了什么?

  3、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①出示重点句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②课堂讨论。什么是“注视”?翠鸟为什么能“一动不动地注视”?

  4、指名读第3自然段。

  ①讨论:翠鸟怎样捕捉小鱼?

  ②指名读有关句子。

  ③出示填空练习:

  翠鸟( )开苇秆,像箭一样( )过去,( )起那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 )走了。只有那苇秆还在( ),水波还在( )。

  这两句写出翠鸟 。

  ④讨论括号里所填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⑤为什么翠鸟能这样迅速准确地捉到小鱼呢?出示句子,让学生选择带点词的意思。

  尽管小鱼是那样( ),只( )地把头( )出水面来( )了个小泡泡,可还是难以( )翠鸟( )的眼睛。

  这一句写翠鸟 。

  锐利:a.目光尖锐 b.锋利 c.尖而快

  三、 拓展

  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指名读有关句子。

  1“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2“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指名读句子,要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二、让学生借助板书,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在描写中,作者抓住翠鸟一动一静两方面的特点,既写出了翠鸟的外表美,又写出了它动作快捷捕鱼本领高。一动一静,恰到好处。这样的描写来源于作者按顺序抓住特点的细致观察,在写作中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三、 练习

  1.多音字组词。

  尽 jǐn ( ) jìn ( )

  2.抄一抄。

  鲜艳 荡漾 陡峭 小巧玲珑

  3.试着用以上词语造句。

  4.比一比,用一用。

  愿望 失望 希望

  1我有一个美好的( ),( )能乘着宇宙飞船去太空遨游。

  2我一直( )能亲眼看到孔雀开屏,可是今天在百鸟园等了半天也没看到,真让人( )。

  第四课时

  一、课前交流

  课前,你们都收集了著名女作家冰心的有关资料,相互交流收集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冰心写的一篇文章《一只小鸟》。

  二、质疑问难

  板书课题。同学们,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 这只小鸟什么样?

  —— 讲了一件什么事?

  —— 这只小鸟出什么事了?结果怎样?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就知道了。

  三、初读课文,独立识字: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用学过的方法认识它们。

  2.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解决自学时遇到的困难。

  3.较正读音:同桌互读、互帮、互检、互评。

  4.指名课文。

  四、交流识字

  1.读句子,解决难字。

  “弹”读dàn,我们还学过它的另一个读音tán,试着读句子。

  2.读生词。

  丰满 觅食 景致 倾听 仰望 翎毛

  弹子 衔 树隙 清脆 柔美 啁啾

  1自读,读准字音。

  2互读,读给同桌听,互相较正。

  3指名读。

  五、学习课文

  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指名读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读,思考:每段讲什么?

  指导学习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时,注意抓住要点:谁(或什么)在哪儿(或什么时间)干什么。

  3、.下面我们就按照三部分来学习课文: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2自然段)

  边读第1、2自然段边思考: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

  理解词语:翎毛、觅食、倾听。

  抓住小鸟的动作:抖刷。

  体会小鸟的快乐、可爱、好奇的心理,边表演边试着读读1、2自然段。

  六、 诵读表演

  1.自读。

  2.指名读,体会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自然画图啊:“灿烂的阳光,葱绿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加上小鸟“清脆和柔美”的歌声。

  3.读后,来表演一下这只小鸟。

  七、评价

  1.自评。

  2.互评:学生之间互评,从感情投入及朗读的技巧、字音是否准确几个方面来评价。

  3.师评:鼓励,指导学生读出小鸟的可爱、快乐。

  第五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小鸟的可爱,快乐以及它“清脆和柔美”的歌声。接着,发生了什么,它还会那样快乐地歌唱吗?这节课我们继续继续来学习课文的第二、三部分。

  二、学习交流

  (一)学习课文3~6自然段,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

  1.“这小鸟天天出来唱歌,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声”,两个“天天”,既表现出小鸟的可爱,也说明孩子们是很喜爱小鸟的。由于喜爱,有的孩子便想捉住它。因此发生了射伤小鸟的悲剧。

  2.抓住小鸟的动作“跌”,说明速度快,情况危急。

  3.看到小鸟被弹子射中,老鸟这时会有什么反应?抓住老鸟的行动“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让学生充分讨论,从中体会亲情的伟大。

  (二)结果怎样呢?学习课文7、8自然段。

  想像:小鸟的歌声消失后,孩子们会是什么心情?他们会怎样想?

  三、指导诵读

  1.练读。读出小鸟被射中时,老鸟的心情,体会亲情。

  2.指名读。学生评价。

  四、拓展

  小鸟后来怎么样了?先自己思考,然后交流,最后写一写。

  第六课时

  一、谈话导入

  那么可爱、幼小、快乐的.小鸟因为被孩子们用弹子射中了,却再也不会听到它“清脆和柔美”的歌声了。你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要对那些孩子说的吗?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 学习交流

  师:是啊!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帮我们做了许多事。

  1.交流查找收集的有关鸟类的资料,评选鸟类能手:

  鸟名

  外貌与特点

  歌唱能手

  捉虫能手

  捕鼠能手

  筑巢能手

  2.我们把收集到的资料、图片合在一起办一个展板,放到校园里让其他同学一起了解鸟类,保护鸟类。

  3.鸟儿既然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鸟类呢?

  三、练习

  1.拼一拼,组成词语。

  弹 dàn( ) tán( )

  只 zhī ( ) zhǐ( )

  2.抄一抄。

  丰满 觅食 景致 倾听 仰望

  3.试着用上面的词语造句。

  第 七课时

  一、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自读课文,做到正确,并要求:

  1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多读几遍。

  2遇到不理解的词名用指定符号标出,即词用“△”标出,句子用“——”标出。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多音字读音。

  为 wéi( ) wèi( )

  更 gēng( ) gèng( )

  3.检查生词朗读情况

  惊弓之鸟 射箭 郊外 疑惑

  悲惨 愈合 弧单失群 拼命

  4.让学生说说读书时遇到哪些不懂的地方

  5.教师适当解决一些跟理解课文内容有关系的问题。

  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本课共有8个形声字。掌握生字的字形及读音。

  2.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生字在书写时易错的笔画。

  如:“魏”左边“委”字的捺要写成“点”,“女”字的横要写成“提”。

  三、学习交流

  1.自读,思考:课文写了一些什么事?

  2.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更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简短的话回答。

  2“能手”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能称为有名的射箭能手呢?

  四、指导朗读

  注意突出更羸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自己先练读。

  互读,互评。

  第八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更羸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从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呢?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交流

  (一)学习2~8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为什么说更羸是个射箭能手呢?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体会更羸是如何让大雁从天上掉下来的。

  1请学生默读5自然段。找出更羸是怎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句子: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

  3请学生边读句子边做动作。

  4请两名同学到黑板前做动作表演,让其他同学进行评判:哪个同学的表演符合课文内容,为什么?

  3.让学生从第5自然段中找出大雁是怎样从天上掉下来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句中两个“直”的不同含义。

  4.让学生分角色朗读2~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魏王看到这一情景,前后有什么变化?

  5.引导学生讨论魏王说的“本事”指什么?

  6.谈话过渡:更羸的本事就是只是指不取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来吗?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解开这个谜团。

  (二)学生第9自然段。

  1.默读第9自然段,按照以下问题自学。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每句话说了什么内容?

  3用“——”标出更羸看到听到的,用“~~~”标出更羸的分析。

  4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2.用因果句式练习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

  (三)理解“惊弓之鸟”成语的意思。

  1.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即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事胆怯的人。

  2.成语今用。

  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这个成语可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四)复述课文。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叙述顺序。

  2.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结合板书,同桌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课文。

  三、拓展

  1.交流收集、查找到的有关鸟的成语。

  2.在小组内总结,比一比哪组收集的多。

  3.试着说说它们的意思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第九课时

  一、开卷有益

  1、自读《鹰》,画出不认识的字,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互读,纠正读音。

  3、指名读。

  4、通过读文,你都知道了哪些关于鹰的知识?试着概括段意。

  5、你还知道哪些鸟类的知识?

  6、有感情地朗读,互评。

  二、金钥匙

  1、 读一读丁丁、冬冬的话。

  2、 当你在朗读中读错时,你是否能立即纠正呢?

  3、 有的同学在读书时,往往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而当他非常专心,眼到、口到、心到时,又可以及时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的。所以,我们读书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养成认真的好习惯。

  第十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 新课。

  填一填,想一想,作者怎样写出了翠鸟的可爱?

  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 。

  背上的羽毛像 。

  腹部的羽毛像 。

  翠鸟小巧玲珑:

  一双 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 的嘴。

  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鸟儿?你想不想也试着把你喜欢的鸟儿写一写呢?

  二、再读例文,感知写法。

  1、边读边思考。

  (1)这段写了翠鸟什么特点?

  (2)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表达了对翠鸟怎样的感情?怎么看出来的?

  2、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3、点拨后,师生共同总结。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试着也按这几点来说说你喜欢的鸟儿

  (1)你喜欢的鸟儿有什么特点?

  (2)按顺序描述它的样子

  (3)试着用些比喻句。

  学生自己试着练习说一说。

  2、小组交流。

  3、指名说一说,评一评。

  4、写一写。

  把你说的,试着写一写。

  5、展示部分学生的作文:看看他们写的鸟儿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评一评。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隔音符号,并了解它的作用。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后的感受。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个性见解。

  (4)阅读短文《仓颉造字》,了解仓颉造字的前因后果。

  (5)背诵积累古诗《春夜喜雨》。

  (6)口语交际:演讲自己喜欢的神话、传说故事。

  (7)习作:编写科幻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对比中发现,增加认识与理解。

  (2)说说议议,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表达自己喜爱的理由。

  (3)读读背背,拓展阅读与积累。

  (4)想想写写,自由创作,表达真情实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浓厚兴趣。

  (2)感受神话传说的生动有趣,体会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对比体会,感悟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2.难点: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大胆创作。

  3.关键:积极参与课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课时划分:

  四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温故知新”部分的五项内容。

  教具准备

  1.实物投影仪或小黑板块。

  2.查阅资料,了解汉字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汉语拼音

  1.学生自由认读题中的上下两行音节。

  2.说说自己的发现。

  (1)我发现上下两行的音节中拼音字母都一样.可拼出来的字却不一样。

  (2)我发现下一行的音节中间多了一个“’”,叫隔音符号。

  (3)我发现在音节中间加个隔音符号后,一个音节就被隔成两个音节。

  3.教师小结:是的.虽然上下两行的音节中拼音字母一样.但却有着天壤之别,上一行的拼音字母组成的只有一个音节,而下一行的拼音字母中问加个隔音符号后,所表示的是两个音节,隔音符号前面部分是一个音节.隔音符号后面也是一个音节。

  4.学生再次拼读音节,加深认识。

  5.引导探究:那么,什么情况下要使用隔音符号呢?请大家认真观察下一行中音节,看谁从中有所发现。

  6.学生观察发现,指名反馈。

  (1)隔音符号后面的音节,都是以a、e开头。

  (2)隔音符号后面的音节,都没有声母。

  (3)隔音符号后面的音节,都是韵母。

  7.教师小结.讲清隔音符号的用法:同学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发现了隔音符号的不少秘密。我们知道,音节一般是由声母和韵母组合而成的,且声母在前,韵母跟在后,而有一种特殊的音节只是由韵母组成,没有声母,称为零声母音节,如文中的“ān、àn”等,当这些零声母音节跟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很容易与前面的音节混淆起来,这时候,就要加个隔音符号把两个音节隔开拼读。

  8.学生再读题中第二行的音节,认清隔音符号的书写位置。

  二、词语辨析

  1.学生自由认读句子,思考括号内的问题。

  2.小组交流各自的理解。

  3.逐题指名反馈,理解句子中的带点词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1)人们苦苦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为什么用“哀求,”而不用“请求”?)

  ①理解:“哀求”的意思是苦苦请求。

  ②体会:身陷洪灾中的人们无家可归,死伤无数.但却无力对付洪水.他们只能寄希望于主宰万物的天帝,恳切希望天帝能斥退洪水解救他们.句中的“哀求”更能体现出人们的悲惨遭遇和极度渴望的心情,“哀求”表达的意思比“请求”要深些。

  (2)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无边的黑暗中,熬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把“熬过”换成“度过”好吗?)

  ①理解:“熬过”的意思是忍受(艰苦的生活)。

  ②体会:“熬过”一词更能说明人们没有火的生活是多么的痛苦和凄凉。

  (3)直到现在,希腊人对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仰,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是用“敬仰”好,还是用“敬佩”好?)

  ①理解:“敬仰”的意思是敬重仰慕。“敬佩”的意思是敬重佩服。

  ②体会:普罗米修斯为造福人类冒险偷取火种,宁可忍受可怕的刑罚而决不认错,更不归还火种的献身精神,不仅受人敬重,也为人景仰,因为这是常人无法做到的。而“敬佩”的敬重程度不如“敬仰”深刻,人们对普罗米修斯的感情不仅是敬重与佩服。

  (4)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名叫女娲。(把“神通广大”换成“聪明美丽”好吗?)。

  ①理解:“神通广大”的意思是:本领特别高明,有着无所不能的力量。“聪明美丽”的意思是:心思敏捷,外表漂亮。

  ②体会:女娲创造了人类,足可见她的本领极其高明,有着非凡的力量,概括的写出了女娲的特点,也为后文女娲创造人埋下了伏笔。所以用“神通广大”来形容女娲比用“聪明美丽”更准确、更恰当。

  4.在理解、体会的基础上,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加深对带点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认识。

  5.教师小结: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并从中学会准确、生动地运用词语来表情达意。

  三、拓展与交流

  1.指名读本题中的交流提示。

  2.明确本次交流的内容:畅谈阅读本单元课文后的感受,体会神话传说中的大胆而丰富的想象。

  3.学生阅读题中学习伙伴的发言,加以借鉴,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发现神话传说中想象很大胆、很丰富、很神奇的细节。

  (2)介绍对故事情节或人物的认识与体会。

  (3)说说自己通过阅读,对文中所用的写作方法的认识与收获。

  4.学生先独立准备,再在小组自由交流,最后指名表达,进行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古代劳动人民用大胆、丰富的想象,编织了神奇的梦想。而我们在阅读这些生动的神话传说时,也要边读边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文中体会古人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的鞭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要从文中体会想象的魅力,在创作中学会运用。

  四、阅读平台

  1.教师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女娲造人》,这节课,我们要来阅读《仓颉造字》这篇短文。

  2.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3.教师导读:仓颉是何许人,他为什么要造字,又是怎样造字的`呢,让我们赶快去读读故事吧。

  4.学生自由阅渎,了解故事内容。

  5.指名反馈,交流各自的阅读理解。

  (1)仓颉是何许人?

  (仓颉是黄帝手下的一位臣子,聪明能干,爱动脑筋想问题)

  (2)仓颉为什么要造字?

  (黄帝派仓颉管理财物但随着财物数量的不断增加变化,仓颉光凭脑子已经记不住了,后来用打结、数贝壳的方法也不行了,于是他冥思苦想,该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事情都管理好)

  (3)仓颉是怎样造字的?

  (仓颉细致地观察了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湖泊,以及鸟虫鱼兽、草木器具,按照它们的样子,造出各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仓颉把这种表示一定意义的符号叫做“字”)

  (4)仓颉造字受何启发?

  (有一天,仓颉到南方去打猎,看见一只巨龟,发现龟背上有很多青包的花纹,通过研究,他觉得龟背上的花纹好像是有意义的,从中受到启发,想到用一些符号来表示事物)

  6.集中讨论:为什么说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1)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发表自己的想法。

  (2)教师小结,统一认识:因为有了文字,人们就可以用文字来表达心意、记载事情,这样便于记录、便于管理、便于交流,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发展,所以说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五、积少成多

  1.学生自由读古诗《春夜喜雨》,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古诗,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3.展开想象,读懂古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1)小组讨论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2)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诗意:好雨似乎知道应该下雨的时节,正当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它随风在夜里不声不响地滋润万物。放眼望去阴云密布,天上地下一片漆黑,只有江船上的灯火发出一点光亮。天亮的时候去看雨水滋润过的花朵,红艳欲滴,整个锦官城汇成了花的海洋)

  4.了解诗中作者所捕写的春雨的特点。

  (1)下雨时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下雨方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雨前景象:野径云俱黑。

  (4)雨后景象:花重锦官城。

  5.体会诗人的情感。

  (作者从不同角度细致地描写了春雨的特点.刻画了春雨的寂静和美丽,表达了对春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6.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加以背诵。

  六、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收获多多,一是认识了隔音符号;二是通过换词比较,体会了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三是交流了阅读本单元课文的感受,体会到了神话故事中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四是了解仓颉造字的传说;五是学习杜甫的名诗《春夜喜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春夜喜雨》。

  2.向家人讲述《仓颉造字》的传说。

  3.阅读其他的神话与传说。

  4.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活动:我喜爱的神话、传说故事。

  课前准备

  回忆自己阅读过的神话、传说故事。

语文教案 篇6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

  (二)中心思想

  在游览过程中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三)文章结构

  全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节),交代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时间及双龙洞的地点。

  第二段(第2、3小节),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先写山后写溪流,最后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引出描写的重点双龙洞。

  第三段(第4、5、6、7小节),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第4节先写在洞口观山的感受,然后具体描写外洞,写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最后又提到泉水,交代了泉水的流向。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第5节写作者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这一节写得很详细,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写泉水的来路,承接上文,自然过渡,引出下文。第二层介绍泉水流出的孔隙的大小。第三层写小船的形状,使人对孔隙的矮、窄有了明确的认识。第四层介绍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办法。第五层写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感觉。先写作者穿过孔隙之前的心情和所做的准备,再写作者穿过孔隙时的感觉,读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6、7小节写作者游览内洞时的情景,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写“黑”,“内洞一团漆黑”。第二层写“奇”。借着汽油灯光,首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其次看到的是些“石钟乳和石笋”。第三层写“大”。“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第四层写水“源”。“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指明泉水的发源地,点出了双龙洞已到尽头。这一段主要写内洞“黑”、“奇”、“大”三个特点。

  第四段(第8节),写出洞,自然结束文章。

  这篇文章段落分明,条理清晰。一是按游览顺序划分段落;二是另有一条水线在串连着全文,因而有两条线:游线和水线同时贯穿全文。

  分段时,如有的学生把4节看成第三段,5节为第四段,6、7节为第五段,也就是把全文分为六段也是可以的。

  (四)语言因素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这是一个比较句,拿满山开遍的'映山红与盆栽的杜鹃花相比,比的结果是山上的映山红“有精神”。“有精神”本来是形容人的,这里借用,形容花的长势好。盆栽的杜鹃花也是映山红,为什么比不过山上开的呢?山上的映山红根深叶茂,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植株高大,花朵大而繁多。盆栽的人工培育娇嫩而不茁壮,比起山上的映山红就显得逊色了。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是一句因果句式,溪流的流面、流速、流声都与山势有关,请看下面的析句。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为什么“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因为它是双龙洞的主要景点,双龙洞也因此而得名,当然在内洞诸多的景物中先看双龙。叶老看后为什么说有点像,那么到底是像还是不像呢?两条龙蜿蜒在洞顶,是动态的描写,它们盘在那里,张牙舞爪,似要腾飞。再加上灯光摇曳,洞内水汽蒸腾,看上去真有双龙欲飞的感觉。但又因双龙是石钟乳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雕琢,因而叶老说有点像,还是肯定了像。

  (五)词语讲解

  臀部:人体后部两股上端和腰相接近的部分。

  蜿蜒:原指蛇类爬行的样子。课文指洞顶上的石龙弯弯曲曲的样子。

  明艳:本课指明亮鲜艳的色彩。

  孔隙:原指小的裂缝。本课指能通过一条小船的小洞。

  时而:副词。表示不定时地重复发生,有时候。

  盘曲而上:盘曲,曲折环绕。课文指公路在山边盘旋,绕着圈儿通到山上。

  突兀森郁:形容山势高峻,树木茂盛。突兀,高起的样子。森郁,森林茂盛。

  进:课文中作量词。平房一宅内分成前后几排,每排称为一进。课文说内洞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即有十来排房子那么大。

  (六)写作特点

  课文中描绘景色的句子,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的手法,引导学生仔细赏析、体会。如“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要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作者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双龙洞的内洞入口处低矮狭窄的奇异景象非常生动地反映出来。

  课文按两点线索写的。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是“顺”的线索;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楚,而且使事物的方位、方向和作者观察的移动线索及角度都非常清晰。

  (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孔隙和内洞是双龙洞的重要景观,学习“孔隙”那一节,应引导学生体会它的“矮”、“窄”、“险”。通过孔隙,险而不危,因而险中有奇、奇中有趣,着重体会心情。内洞有两个重点:一是奇景双龙,一是各种形态和颜色的石钟乳、石笋构成的洞内奇景,应引导学生充分地想象,活跃他们的思维。

  难点:课文中有几个难懂的句子,应引导学生弄懂它的内涵。在教材分析中已经涉及。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物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稍微”、“好奇”造句。

  5.了解一些句子在文章中的过渡作用。

  三、教案

  (一)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释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划分段落。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内容、释句、理解课文写作方法。

  (二)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要求:释题、知道作者、了解游记段落划分的线索,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要求:读懂课文,掌握景物的特点,理解难懂的句子,并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提示

  1.学生几乎都没有去过岩洞,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要播放录像带。没有条件看录像也可以看幻灯片。连这条件也不具备的,教师可搜集图片让学生看。总之,应当有感性的材料供观赏。

  2.写双龙洞沿途景物要让学生懂得它在全文中的作用。不然,学生写游记,前面把看到的景物一一罗列会造成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3.学完这课书,教师给学生组织一次旅游,可近距离的,让学生抓住景物特点,按游览顺序写一篇游记。

  五、资料

  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关县人。他从“五四”时期开始创作,作品很多,著名的短篇小说有《隔膜》、《城中》,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1957年,他60多岁时,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和冰壶洞,写了《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这篇游记。本文是从这篇游记中节选的,节选时略有删改。原文现收在叶圣陶的散文集《小记十篇》里。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了解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2.积极参加小组、全班的交流讨论,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竞相发表见解和看法。

  3.有争当学习小主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感兴趣,更加乐于语文学科学习。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排按专题分组编写。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欲望

  (出示课件)20xx,已经悄然离去,20xx,我们同行,我们一起旅行,沿途要经过哪里?会有哪些风景?经过这一旅程,我们会掌握哪些本领?用什么方法掌握这些本领?让我们一起畅游课程纲要吧。

  二、师生共同梳理课程内容

  1、(出示课件)教材目录是我们学习的好朋友,同学们,你发现共几组,几篇课文呢?

  出示课件:

  本册课程分组编排,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

  2、教材依然按专题进行编写。我们将继续围绕专题展开学习活动,每组的专题和学习重点都巧妙地蕴含在单元导语中,快快用上我们明亮的双眼和智慧的大脑,和大家一起探讨吧。自由看书,然后交流。

  第一组:走遍千山万水

  第二组:以诚待人

  第三组:大自然的启示

  第四组:战争与和平

  第五组:热爱生命

  第六组:田园生活

  第七组:执着的追求

  第八组:故事长廊

  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章节或课文。

  三、师生共同明确课程目标

  (课件出示)课程模块目标。人生要有目标,学习也不例外。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了解我们的目标,以便今后的行动中向着目标去努力。

  1. 识字与写字。

  2. 阅读。

  3. 口语交际。

  4. 习作。

  5. 综合实践活动。

  四、交流研讨课程实施

  1.教法介绍,学法指导。重点指导预习方法。

  课件出示预习要求:

  课前预习:

  a读:3——5遍,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b划:对照生字表及词语表,括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好词

  c.组词:课内课外组词各一;二类字注音

  d批:画出喜欢的句子,眉批感受,三处

  e搜集与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有关资料,对于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要查找资料现行自学。

  课堂学习

  课后复习

  拓展学习

  2. 评价方式:

  平时学习评价(学习态度、作业情况)

  a学习态度包括:

  (1)预习情况

  (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

  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

  b作业情况:

  (1)是否上交(2)是否及时纠错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

  3.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

  (1)85分以上为优秀;(2)84—80为良好;

  (3)60—79为及格;(4)60分以下为不及格。

  五、分享短语,树立学习信心。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学会复韵母ie、ue,特殊韵母er,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四声。

  教学重点:

  ieueer的发音及书写。

  教学难点:

  er的发音。

  教学准备:

  课件,拼音卡片,四线格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巩固。

  1、创设情境: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美丽的字母王国玩一玩,想去吗?

  2、复习旧知:看,谁来欢迎我们了?

  (1)认读复韵母:(出示复韵母uiɑioueiɑoiu)谁来响亮地跟他们打个招呼?(认读)他们都是——(复韵母)复韵母读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口形变化,从前一个音滑到后一个音)

  (2)还有谁呀?(认读整体认读音节richiyishizhiziyusiwuci)他们又是哪个家族的成员?

  (3)我们一起热情地和所有的朋友打个招呼吧!(齐读)

  二、情境引路,学习ieueer。

  过渡:

  别光顾着跟老朋友们打招呼了,我们快来看看美丽的字母王国吧。

  (一)学习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

  1、你看见了什么?(图片出示椰子树)

  2、自主探究:我们的新朋友从树后露出了小脑袋(出示复韵母ie),你能利用我们学习复韵母的方法,把他的名字喊出来吗?

  3、交流:(指名读)你是怎么知道的?

  4、多种形式练读。

  谁也来喊喊?(指名读)

  来,小火车开起来。(开火车读----齐读)

  5、识记ie,并比较区分ie和ei

  (1)记住新朋友ie的样子了吗?谁能把他的模样给摆出来?

  (2)指名拼,其他小朋友注意看:谁在前,谁在后,拼得对吗?

  (3)小结齐说:i在前,e在后,ieieie

  (4)(调换位置)呢?(齐说:e在前,i在后,eieiei)

  6、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

  过渡:

  ie看到小朋友们非常高兴,他要给我们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1)讲故事:

  ie的妈妈在外地工作,几年都没回家了,ie很想妈妈,决定一个人去看看妈妈,可是他已经好几年没有见到妈妈了,当年妈妈给他买的那件小衣服已经又小又破,再也穿不下了,于是,他脱下了那件小衣服,穿上了新买的大衣服(课件演示)去看妈妈。当他站在妈妈面前,可妈妈竟然不认识他了。

  (2)小朋友们,妈妈不认识ye了,你们认识吗?谁来喊喊他?(指名读)我们一起喊喊(齐读)。

  (3)谁来说说ie和ye有什么不一样了?比较区分ie——ye

  (4)妈妈终于认出了ye,她高兴地说:“ye,你长这么高了!”后来,妈妈还给他买了四顶漂亮的帽子(出示yēyéyěyè),看,带上

  网

  帽子的ye多神气!谁来喊一喊他(认读四声)相机扩词。

  (二)学习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ue

  过渡:

  告别了新朋友ye,我们继续往前走,突然,那边传来了哭泣声,是谁在哭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1、学习üe

  (1)他是谁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2)多种形式读。

  (3)记住他的.样子了吗?拿出卡片来拼一拼。

  2、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e

  (1)üe为什么哭呢?原来他迷路了,看,他找不到妈妈多伤心呀!两颗大大的眼泪挂在脸上,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可是,我们也是出来旅游的,不认识他的家呀!这可怎么办呢?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出示y)他是谁呀?只见y对üe说:“üe,我知道你住在哪儿,我送你回家吧,不过,你要把眼泪擦干,我才送你回去。”üe一听,赶紧把眼泪擦干(课件演示)就这样,y和üe手拉着手,一起向üe的家走去。

  (2)y和üe手拉着手组成的音节读什么?你知道吗?(指名读)

  (3)告诉学生:yue也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谁再来读读?(再指名读)

  (4)yue有两顶漂亮的帽子(出示),可是yue不知道该戴在什么地方?谁能帮帮他?(指名给yue标上第一声和第四声)

  (5)认读yuēyuè并扩词。

  (6)yue非常感谢大家,送给大家一首好听的儿歌。(课中操《拼音休息操》)

  (三)学习er

  1、这首歌好听吗?我们是通过什么听到的呢?——耳朵!

  2、学会发音:

  (1)下面我们见到的这位朋友就和“耳朵”的“耳”有关的(出示er)。

  (2)指导读法:

  er很特别,跟我们认识的复韵母朋友都不一样。他是由单韵母“e”和声母“r”在一起组成的(引说),r不发音,表示读e的时候把舌头卷起来。(范读)

  3、多种形式练读。

  请大家伸出小手,舌头和小手一样往上卷,跟老师读一读。(领读)开火车读----一起摸着小耳朵读。

  4、学习四声:

  (1)er从来不和声母们交朋友,总是自己单独成为音节,我们把它叫做“特殊韵母”。

  (2)一起伸出小手给er带上四顶帽子,ērérěrèr

  三、游戏巩固。

  四、总结写字。

  1、看,有三位朋友跑到了我们的书上。还认识他们吗?自己读读。

  2、会写吗?对照笔顺图在桌上写一个。

  3、老师还不会写呢?谁来教教老师(指导书写)。

  4、描红仿写。

  5、总结:今天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去了字母王国,看到了很多迷人的景色,交了很多的朋友。美丽的字母王国之旅到此结束。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试讲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