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12 16:19:2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识本课10个生字“株、芭、蕉、扇、谜、趾、搔、傅、授、侥”,理解“传授、侥幸”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提出问题。学习用“如果……就……”的句式,把句子写完整。

  4、初步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那些不怀好意的人。

  重点难点:

  1、将文章中较拗口的句子读流利。

  2、通过阅读,了解故事内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给课文换个题目。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引出课题

  1、板书:猫 老虎

  2、请同学说说自己眼中的猫和老虎。

  3、补充课题:猫是老虎的先生

  4、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5、听课文录音,你知道了什么?

  二、自学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 形近字组词

  ①辨清每组形近字的不同之处

  ②指名组词

  (2)写字指导

  在教师带领下书空:右上部分先写“又”,再写一点。

  (3)理解词义

  ①方法:传授——联系上下文,侥幸——查字典

  ②词义:传授——课文指猫教会老虎生存的本领。

  侥幸——课文指猫由于偶然的原因免去灾害。

  3、小组学习,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根据题目提出了问题,挑选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里讨论,解决。

  (1) 开火车把课文读正确。

  (2) 讨论:为什么叫“猫是老虎的先生”?

  ① 指导朗读出示的句子:

  ② 想象老虎向猫拜师时,它们会说些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

  ③ 学生演演。

  (3)讨论:猫究竟是不是老虎的先生?

  让学生体会出,猫的的确确是老虎的'师傅,因为它不但教会了老虎扑、捉、吃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料事如神,真是高明的很!

  三、复习巩固

  1、师生配合朗读

  (1)老虎见猫教完了扑、捉、吃的方法,心想——

  (2)它打定主意,——

  (3)而猫是——

  (4)老虎只能——

  2、复习生字新词。

语文教案 篇2

  高建群,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遥远的白房子》、《雕像》、《大顺店》等19部,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白房子》5部,散文集《新千字散文》、《东方金蔷薇》《匈奴和匈奴以外》、《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惊鸿一瞥》、《西地平线》、《胡马北风大漠传》等8部。其中,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陕北史诗、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作者新近出版的《胡马北风大漠传》,亦被认为是一部重要著作。批评家认为,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

  《西地平线》这本散文集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在本书中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本书分三辑:第一辑“西地平线”,是作者这些年在陕甘宁青新生活、旅行、考察的散文。第二辑:“最后的骑兵”,是作者在新疆当兵5年的感悟。第三辑:“生活培养出作家”,作者抒发对故乡、对友人、对亲人的真情实感,畅谈对文学、对足球、对社会的看法,得出“作家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这一真知灼见。《西地平线上》是第一辑的第二篇。

  此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抒发他对“世间有大美”感受。

  标志文脉的语句是:第一段“我见过许多次的落日,这里只简约地记述三次”, 第七段“第二个带给我巨大影响和深刻记忆的'是在罗布淖尔荒原上看日落”, 第十九段“我要告诉你的底三次日落,是我在阿勒泰草原遇到的”,最后一段“这是我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况”。由此给文章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段,是全文总起,作者采用由大背景投放到局部特写的层层推进的方法,由中亚西亚的所有雄伟的风景,推出令我震撼的落日,再推出其中印象最深的三次。

  第二段至第二十五段,是文章的主体,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

  第一层,第二段到第六段,描写了在甘肃的定西高原上欣赏到的落日景象。这是一次近于静态的描写,落日给人的感觉是柔和、美丽、安谧的,落日的消逝过程呈现出一种梦幻的美。在写落日的过程中,作者由做落日背景的树引出清末洋务派首领左宗棠的故事,叙写他开发边疆所立下的功绩。

  第二层,第七段到第十八段,描写了罗布淖尔荒原上欣赏到的落日景象。这是一次先抑后扬的描写,作者先极写了不死不活的停驻在西边天空的太阳,对应的是西域荒凉空旷的无人区,给人的是压抑的梦幻般的感觉。然后,作者笔锋突转,由不经意间的回头,引发了辉煌的一幕:在辽阔的大背景下,一轮血红的落日鲜艳、温柔的停驻着,让人们有了身在画中的感觉。边欣赏壮观的落日,边听着萨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作者联想起了罗曼罗兰所见到的日出景象,从而顿悟: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第三层,第十九段到第二十五段,描写了在阿勒泰草原上欣赏到的落日景象。这是一次对落日的虚写,文中落日并没有直接出现,人们见到的只是落日制造出来的火烧云。它的气氛和前两次完全不同,它是那样的灿烂、热列。作者在这一层中也不忘引出一个英雄人物,成吉思汗的历史壮举,使作者感受到了惊世骇俗的一幕。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总结了三次见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呼应开头,再次点出“世间有大美”感受。

  此文的艺术特点:

  (1)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且在每个大的部分和小的层次之间使用标志文脉的语句,使得行文的脉络清晰。

  (2)写景能突出地域特征。作者对落日的描写,能结合西域的风情,比如,用勒勒车的轮子、墙壁上画着的一个姑娘的红脸蛋来比喻落日。

  (3)在写景中穿插历史史实的记叙。文中有左宗棠栽柳的回顾,有罗曼罗兰文学创作的联想,也有成吉思汗西进的远望。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绿娃娃》是一篇很有趣的儿童诗,诗歌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的生活,它以一个乡村孩子在上学路上的所见为线索,用诗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树叶、秋苗、小草这些绿娃娃的勃勃生机,展现了大自然中绿色植物的生命力。从而引导孩子们去留心观察身边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设计理念]

  这是一首短小可爱的诗,语言简洁流畅,学生读起来容易琅琅上口,也正因为此,学生不容易根据自己的体会有滋有味地读好。那么如何让低年级的孩子在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读出自己的感受呢?大量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兴趣就越浓。所以,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手,通过语言描述和CAI课件引导学生不断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内容建立联系,唤起他们切身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内心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吹、秋、苗、齐、队、伍、处、家”8个字,会认”娃、怀、排、迎、悄、路、陪、伴“8个字,认识1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到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和小朋友一样在茁壮成长,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到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和小朋友一样在茁壮成长,激发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的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天早晨在上学的路上都看到些什么?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2.有一个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好多“绿娃娃”。板书课题,读题。

  3.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记住字音。

  3.小组交流,用大家喜欢的方式读生字词。

  三、情景交融,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看看乡村的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哪些绿娃娃,用铅笔做上记号。

  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树叶,秋苗,小草。

  3.树叶、秋苗、小草都是绿娃娃,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我们先去看看树叶娃娃吧!

  (一)学习第1节。

  1.自渎第1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指导朗读第一句话。引导学生联想和妈妈在一起时的温暖、幸福的感觉,表达快乐的感受。

  (边读课文,边联想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就能读出树叶娃娃快乐的心情了。)

  3.树叶娃娃在大树妈妈怀里长大,多高兴啊。看,风儿一吹,它就鼓起掌来。谁来读一读第2句话。指名读,指导朗读。

  4.齐读第一节。

  秋苗娃娃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第2节,边读边想。

  (二)学习第二节。

  1.同桌互相读第2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秋苗娃娃迎着阳光在说什么悄

  悄话呢?请你们再读读第2节,边读边想。

  3.指导朗读第2节。

  树叶娃娃在大树妈妈的怀里长大,秋苗娃娃在田野妈妈的怀里长大,那你们猜一猜,小草娃娃的好妈妈是谁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作业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第二课时

  总课时数:2课时

  授课时间: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复习生字。

  2.朗读第1、2节。

  二、情景交融,朗读感悟

  1.小草娃娃的好妈妈是谁呢?

  (一)学习第3节。

  1.自由读一读,指名回答。

  2.你们说了这么多,小草到底有多少妈妈?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第一句。

  3.小草娃娃到底有多少好妈妈呢?答案就在第三节,赶快读课文去找找答案吧!

  4.找到答案了吗?那我可要问问你们了。师生一问一答朗读第3节。

  5.小草娃娃能在这么多地方安家,它的生命力真强。谁能像我这样问问?指导合作朗读第3节。

  (二)学习第4节。

  在上学的路上有那么多绿娃娃,它们正和我们一起快快长大。来,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节。

  三、拓展升华

  1.上学路上有那么多绿娃娃,你们在大自然中,还发现了哪些绿娃娃?

  2.指名说,教师归纳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绿娃娃,只要我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仔细观察,你就会惊喜的看到绿娃娃们正和我们一起茁壮成长呢!

  3.朗读全文。

  4.练习背诵课文。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2.小组讨论,怎么样记住这几个字?汇报交流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指导。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12.绿娃娃

  树叶大树妈妈

  秋苗田野妈妈

  小草高山小路石缝田埂

  ……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第5课《手指》教案共1课时总8课时。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预习探究: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教案《第5课《手指》教案共1课时总8课时》。

  三、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四、品读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并朗读。

  1、理解要点如下:

  (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五、巩固延伸: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板书设计:

  5、手指

  姿态性格

  大拇指不美肯吃苦

  "团结有力量"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动物也有尊严,激发学生热爱动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

  3、与生命展开对话,在对话中获得丰富的生命的提升。

  教学重、难点:

  引发学生的思考,与生命展开对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狗又被称为什么吗?能在军队中执行特殊任务的犬又叫什么呢?(师板书:军犬)你对军犬有哪些了解?(播放课件)军犬被官兵称为“无言的战友”,被视为官兵的“第二生命”,可见军犬与官兵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条名叫黑子的军犬。

  二、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读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

  三、研读课文

  1、课文以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了驯导员与军犬黑子的故事。驯导员几次否定了黑子?黑子每次都是怎样找小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大屏幕的学习任务:

  *驯导员几次否定了黑子?标记出驯导员的话

  *黑子每次都是怎样找小偷的?用波浪线划出相关语句。

  *黑子的情感有哪些变化?圈出黑子情感变化的词语。

  2、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边画,完成后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3、汇报:驯导员几次否定了黑子?读出驯导员否定黑子的话语。

  (出示课件)大家看看这几句话,意思都是相同的,在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自己练习读一读。指名读。

  4、驯导员的态度越来越强硬了,是不是黑子找小偷贪玩了?黑子每次都是怎样找小偷的?指名读文。

  5、黑子找小偷的过程中,前几次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最后却屈从于驯导员,它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感受一下。(分角色读文)

  6、指名黑子情感变化。

  7、你从“哈哈大笑”中读出了什么?

  8、当黑子终于明白这一切是驯导员在欺骗、戏弄它后,它又是怎么做的.呢?

  9、此时的黑子心情极度痛苦,人在极度痛苦时会怎么做?我们这无言的战友只能用一声“嗷”来表达,如果黑子是人的话,这一声“嗷”会是对驯导员说些什么呢?

  10、带着你体会到的黑子那极度痛苦的心情来练习读这一段,(放《悲怆奏鸣曲》)生齐读。

  11、黑子的出走,说明了什么?

  (齐读)“哪怕是条狗,也是有尊严的”。你理解这句话吗?带着你理解到的再来读这句话。

  四、拓展延伸。

  1、“我听了这个故事以后,陷入了沉思……”文中的“我”会沉思些什么?

  2、学了这课文,我想你的心情与作者一样不能平静,此时,你想对驯导员或黑子说些什么呢?

  五、结束语。

  是呀!每个生命都是有感情的、有尊严的,而我们更要学会尊重,这不仅仅是对待自己的同类,更包括对待那些无言的生命。从这一刻起,让我们尊重一切生命,善待一切生命吧!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

  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

  2、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二、组织自学

  按要求自学课文第1小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想一想,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怎样?

  3、同桌互相讨论。

  4、试着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三、交流点拔

  1、看录像后读课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句子读一读。

  3、打出投影句子。

  4、看画面并轻轻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草原的?

  5、读投影中的句子,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简单说说喜欢的原因。

  6、指名读,体会草原的美和大。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公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7、连起来把这些优美生动的句子读一读。

  8、评读,该怎么读。

  过渡:仅仅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就够了吗?看看作者当时的心情吧!

  9、第一次看到草原,面对满眼翠绿,怎不让人感到愉快和惊叹,你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带着惊叹的语气,去读读看。

  10、指名读。

  11、你来到了草原,最想干什么?用“既……又……既……又……”连起来说一句话。

  1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是真的吗?

  运用拟人的手法,也突出了草原的.美。

  四、组织自学

  过渡: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人民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该怎样理解?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默读课文2─5小节,思考以上问题。

  五、交流点拔

  1、读了课文,蒙古族同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拿出笔把每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同桌互相说说喜欢的原因?

  3、指名说,体会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①看画面。

  ②学生说。

  ③男女老少穿着艳丽的服装,骑在马上,衣襟与绸带迎风飘舞,确实像一条七色彩虹。(指图说)

  ④把“飞”改成“跑”行吗?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

  ⑤所以在读时要体现这种急切的心情。指名读。

  在以下小节中,再谈谈。

  (2)也不知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

  ①如果你是访问团的一员或是蒙古族中的一个,当时你会说些什么?

  ②指名说。

  ③说着你想说的话,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体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

  (3)干部向我们……我们再回敬。

  ①学生说

  ②蒙古族同胞还用什么招待我们?读句子。

  ③他们盛情地招待我们,访问团的每一个成员对他们都充满了感激之情。带着这种感情读读。

  ④指名读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这句话怎样理解?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联系《赠汪伦》这首诗互相讨论。)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②理解中有困难吗?

  ③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

  2. 体味文章简练传神的人物刻画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

  3. 注意文中“乃”“其”“尔”等虚词,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意义及一些词类的活用。

  重点难点:

  本文叙事采用明暗两条线索交织的方式,既使情节曲折离奇又喻教于事。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要求

  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尽量读通读懂课文,并能讲述此故事。

  二、导入课文

  最近同学们中流行看鬼故事的书,其实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劳山道士》。

  三、简介作者和作品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年轻时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举屡试不第,71岁才成贡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乡当塾师,家境贫困,能接触普通百姓的生活。倾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又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

  〈〈聊斋志异〉〉主要运用唐宋传奇小说的文言体,以丰富的.想像,并借鉴当时流传的故事和前人的作品,通过谈狐论鬼的表现形式,以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创造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对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多有暴露,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多有批判,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一些因果报应的说法和迷信的色彩。

  四、正课

  1. 检查预习

  请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2. 朗读课文,试翻译。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词类活用:

  请师之 月光辉室 诸门人环听奔走

  “乃”字的用法:

  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 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

  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 乃以著掷月中

  “而”的用法:

  蓦然而踣 不过早樵而暮归

  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 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

  3. 提问:我们讲述故事,按情节总是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这则故事的呢?请用几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开端(第一自然段):王生慕道,求师学法。

  发展(二~四自然段):看师演法,师父教法。

  结局(第五自然段):王生回家,演法失灵。

  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演法失灵—这就是本文的线索。

  4.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说

  明。

  明确:王生是一个想学法又怕吃苦,有了一点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这就是文章的一条暗线。

  5.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

  可)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总有不少想不劳而获的人,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你对此有何看法,写成一篇400~500字的议论文。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情感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猜谜揭题

  1.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猜一家用电器)

  2.谈话:你喜欢看电视吗?说说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吗?

  3.看图:这是谁的家,他家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你知道他们在看什么节目?说说你观察的依据。

  过渡:这家人看电视,真有些奇妙,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一读第5课。

  (二)读文思考,感悟体会

  1.读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自愿试读,纠正字音。

  (3)读准生字,注意“赛”是平舌音,“音”是前鼻音。

  2.思考

  (1)“我”家看电视,很奇妙,表现在哪里?

  (2)读最后一小节,想一想:每人心里都装着一样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3.讨论

  就以上问题,交流自己的感受。

  问题一提示:(先给时间让学生说,再出示句子分析说明)

  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却把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关掉,——打瞌睡睡觉。”

  奶奶:“奶奶啥时换了频道?——不看电视只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我们:“不看球赛,让妈妈听听音乐,看看舞蹈。”

  问题二提示:心里装着的东西是——“爱”(对他人的关爱)。

  4.感悟

  读课文二、三、四节,用“因为……所以……”说话。

  句一: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

  句二: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

  句三:因为我们都爱妈妈,想让妈妈……,所以……。

  联系自己家,用“因为……所以……”说话。

  出示课文后面学习伙伴的提示,练习说话。

  出示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让学生说说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三)逐段朗读,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读,勾画出课文生字。

  2.小组合作分析生字,交流认记方法。例如:

  合体字:全(人十王)奇(大十可)妙(女十少)精(米十青)

  员(口十贝)音(立十日)

  部首字:却(卩)赛、完(宀)掉、换、拍(扌)写(冖)

  3.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看哪组的火车开得快。

  (2)四人小组接词比赛,看哪组接的词语最长。

  全( )( )( )奇( )( )( )

  精( )( )( )赛( )( )( )

  关( )( )( )员( )( )( )

  写( )( )( )音( )( )( )

  4.写字指导

  指导写上下结构的字:重点指导“写、完、家”三个字。

  (四)课后活动

  观察家里人都喜欢看什么电视,学了课文后,该怎么做。

  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全家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试讲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