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14 12:31:4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集合】中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集合】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照大小正逆排序三个物体。

  2、用语言讲述排序结果,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对排序的兴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比较概念2、小熊玩具三个;礼物三盒;球三个(大小不同);玩具(大小不同)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一、导入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几位小客人到我们幼儿园来玩了,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呀?

  (出示三只熊)是谁呢,谁能告诉大家?这些熊大小一样吗?

  (不一样)二、展开1.复习区别大小,找出哪个最大,哪个最小(1)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看一看,哪只熊最大?

  (请一幼儿来抱一抱最大熊)小朋友一起说这只熊怎么样?

  (这只熊最大)哪只熊最小呢?

  (请一幼儿上来亲一亲最小的熊)(手指着)这儿还有一只熊呢!它比小熊怎么样?

  (大一些)它比大熊呢?(比大熊小一些)(2)教师:小朋友看,熊还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呢!

  (出示礼物盒)引导幼儿观察:

  哪盒礼物最大,哪盒礼物最小?

  (出示大小不同的三个球)熊还给小朋友带来了玩具球,请一位小朋友来拍一拍最小的球?拍一拍最大的球?

  2.学习大小排序教师:熊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礼物,让我们一起说"谢谢!"(1)三只熊想请小朋友帮它们排排队,小朋友最爱帮助别人了,谁愿意来帮它们排队呢?

  (请1--2名幼儿)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并讲述:它们是怎样排的?谁排在最前面?

  我从有花的这边开始排。

  小熊最小,排在前面;这只熊比小熊大一些,排在小熊后面;这只熊最大,排在最后面。

  (请个别幼儿讲述排序的结果,语句完整)小结:最小的排在前面,后面的一只比一只大,这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2)教师:除了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队,还可以怎么排呢?谁愿意来排一排?

  (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这次它们是怎样排的?从有花的这边开始排,谁排在前面?

  (最大的熊)谁排在它的后面,谁排在最后面?

  小结:最大的排在前面,后面的一只比一只小,这就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

  (3)请小朋友给礼物盒、球排队,进一步学习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重点掌握从大到小的逆排序。

  (4)幼儿操作练习小朋友,这些具大小一样吗?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请小朋友把最大的举起来;把最小的`举起来。

  请小朋友给玩具排排队,从戴花的手这边开始排,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

  (教师个别指导)教师验证:谁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的?请举手。

  谁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的,请举手。

  3.游戏:大家一起拍拍手小朋友,请你找一位老师一起随着幸福拍手歌玩拍手游戏好吗?

  比一比谁的手大,谁的手小?

  三、延伸活动请幼儿观察比较周围环境中哪些物体相比,谁大、谁小一点、谁最小,给它们也排排队。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中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初步了解4的分解组合。在数学活动中积极动手操作。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4张画有1个桃子的卡片、2个椭圆形的卡片,1套1?4的数字卡片其子若干(每3位幼儿4枚棋子)。

  活动过程

  分析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分解组合的兴趣。

  教师讲述问题情境“小熊请客”。

  今天,小熊邀请小猴来玩,他买了4个又红又大的桃子招待小猴。小熊把桃子洗得干干净净,又准备了两个盘子摆放桃子。小熊要把桃子分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分法?

  帮小熊分桃子,了解4的分解组合。

  每位幼儿4张桃子卡片,两个椭圆形的卡片当盘子,引导幼儿把桃子卡片分成两部分,分别摆放在两个盘子里,数一数每个盘子里有几个桃子?把两个盘子里的桃子合起来,共有多少个桃子?如左侧盘子中摆上1个桃子,右侧盘子中应该摆放3个桃子,合起来是4个桃子。

  引导幼儿交流操作结果,看看周围小朋友和自己分的有什么不一样。讨论:4个桃子分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教师将幼儿摆放的结果边讨论边以实物卡片的形式粘贴在黑板上。

  4个桃子

  3个桃子1个桃子

  2个桃子2个桃子

  1个桃子3个桃子

  引导幼儿发现,4个桃子分放在两个盘子里,有三种不同的`分法,每一种分法两个盘子里桃子的数量,合起来都是4。

  通过游戏进一步了解4的分解与组合。

  游戏“分棋子”,练习4的分解。每3个幼儿为一组,其中一位幼儿手中有4枚棋子,将手中的棋子分给其他两位幼儿,看看能有几种分法,并记录每一次游戏

  的结果。

  游戏“凑数”,练习4的组合。利用数字卡片进行游戏,教师在黑板上任意出示3以内的数字卡片,幼儿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要求与教师出示的数字卡片合起来是4。

  活动延伸

  (1)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4的分解组合”和“写数字”。(2)游戏“我的伙伴在哪里”,练习4的组合,请幼儿自由选择数字(或苹果)卡片挂在身上,随音乐自由表演,音乐停止,根据自己卡片上的数字找到挂有相应数字卡片的纟另一位幼儿,要求两人卡片上的数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交换卡片,重新进行游戏。

  重点提示

  在游戏中,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卡片的难度,可以是实物卡片,也可以是数字卡片,因为利用数字卡片进行游戏需要幼儿具有较抽象的思维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5添上1是6的规律,学习6的形成。

  2、运用数的形成规律,引导幼儿理解6的数量。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塑料夹子每个幼儿6个。

  2、松鼠图片6张、圆圈6个。

  3、数字卡片1~6,每个幼儿1套。

  【活动过程】

  (一)小游戏:“摇铃夹夹子”。

  教师摇铃,请幼儿往身上夹夹子,铃声停就停,请幼儿数一数夹了几个夹子,说出总数,并举出相应的.形成。

  (二)学习6的形成

  1.教师出示5张松鼠图片,。引导幼儿想想如何使松鼠图片变成6张。

  2.引导幼儿理解5张松鼠图片添上1张松鼠图片是6张松鼠图片,5添上1是6。

  (三)小松鼠画圆圈。

  1.教师出示圆圈,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如何使圆圈和松鼠一样多。

  2.引导幼儿先数松鼠是几个,再数出和松鼠一样多的圆圈。

  3.松鼠和圆圈对应排列,请幼儿数出圆圈的总数。

  4.引导幼儿理解6个圆圈可以表示6只松鼠。

  (四)引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相应操作活动。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中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自由排序,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并体验排序活动的乐趣。

  2、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了解排序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学习将排序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盒子 小瓷砖 贴条

  活动过程:

  一:今天,我们来到了米老鼠的家里来做 客,米老鼠他别高兴,他给我们带来了礼物盒, 引入主题

  二:1、老师展示盒子——大盒子里面套小盒子

  师:让幼儿按箭头的方向把盒子摆一摆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2、第二份礼物——瓷砖

  师:让幼儿按照规律把瓷砖装饰到房子上

  瓷砖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幼儿:都是正方形 颜色不一样 大小一样

  师:可以按什么样的规律排?

  幼儿:三个黄三个红 四个黄四个红…..

  三:动手操作

  让幼儿到桌子旁,按贴条上的箭头有规律的贴瓷砖

  四:请幼儿把贴好的瓷砖装饰到房子上,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的

  五:第三份礼物——帽子

  请幼儿每人戴一顶帽子,记住自己的颜色

  师:可以按什么规律排呢?

  幼儿:红——黄——蓝

  黄——蓝——红

  听老师的口令按箭头方向排列

  活动延伸:

  根据帽子的眼色按规律排好队,旅行去啦,结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正方形排在前面(排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正方形排在前面(排序)

  有益的学习经验:

  学习按物体数量多少排序。

  准备:

  1.手鼓一面。

  2.数卡1―10,每个幼儿一套。

  3.图片4幅:1)圆6个;2)正方形3个;3) 梯形4个;4)三角形5个。

  活动与指导:

  1.按顺序出示图片1―4,让幼儿说出图片中图形的数量,并在图片下方放上相应的数卡。

  2.把图形与数卡调换成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让幼儿跟读几遍3、4、5、6。

  3.教师分别击鼓10、8、9、7、6、5、4次让幼儿举出相应的数卡。

  4.让幼儿把上面7个数卡由小到大排列,并且手口一致地点说3遍。

  5.游戏:数字填空

  1)让幼儿按照1―10的顺序数数。正确选择一个数填在空格里,并说出理由。

  2)让幼儿从任意一个数开始接数。正确选择一个数填空,说出在…前,在…后,在…中间。

中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会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学习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2、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和操作过程。

  3、继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数量1-7的数群卡

  标记图、点子卡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拍手游戏:复习认识数字1—5。

  老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我们要上数学课,我们很久都没玩你问我答的游戏,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吧。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一个西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幼儿:傅老师,告诉你,一个西瓜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1添上1是几?

  幼儿:傅老师,告诉你,1添上1是2。

  (老师继续问小朋友2添上1是几,3添上1是几?)

  二、基本部分。

  (出示数群卡片)

  老师:今天啊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请小朋友看看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幼儿回答)

  老师:好了,现在呢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卡片放在一起,再给它们排排队,最少的放在最前面,最多的放在最后面,谁来试一试?

  (请个别幼儿进行操作,老师进行检查。可以提醒孩子数量相同的物体上下排放。)

  老师:好了,我们来看看他放的对不对,我们大家一起来说说他是怎么排的?

  老师:我们以前总是让数量是1 的卡片排在最前面,今天怎么让3条鱼排在最前面呢?

  (幼儿回答)

  老师:对啦,因为我们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谁最少,我们就把他放在最前面。

  (幼儿自主操作)

  老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小动物卡片,请你们给这些小动物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排队,要注意一样多的卡片应该上下排成一列哦。给小动物排好队后还要给小动物送圆点,几只动物就送几个圆点,圆点摆在红线下面,边送边说:几只某某动物,我送你几个圆点。

  三、活动结束。

  1、展示幼儿操作结果,评价幼儿操作情况。

  2、收拾操作材料并评价此次活动。效果分析:

中班数学教案6

  设计思路:

  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是通过活动、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纲要》还指导我们“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纲要》中的字里行间无不向我们透露着“学习不是告诉,是感悟、更是体验。”从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入各种游戏中,绝大部分孩子会活动得十分高兴和投入,且教育效果也会有所不同,那么数学游戏化就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有了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去羊村》中,我以幼儿熟知并喜爱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为背景故事,以游戏为主轴,将各个教学环节紧紧扣在教学目标之上,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下,好玩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按一定的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活动目标:

  1、掌握10以内的序数,并通过游戏学习按一定的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2、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喜羊羊与灰太狼》音乐,动画人物图片数张,羊村标识一个,,数字卡(1-10)各一张,箭头图示一个。

  2、小树苗图片十个,水桶图片一个,楼房图示一个。

  4、电影票三十张,红色十张,绿色十张,十蓝色十张。

  活动过程:

  1、到达羊村。(放音乐进入场地,以游戏的口吻导入活动。)

  通过给羊村成员排队复习10以内的数序,初步感知序数。

  2、绿化家园。(小朋友和羊村成员一起种树。)

  在种树过程中再次感知10以内的序数,并学习按一定的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3、“猜猜我家在哪里”。(小朋友根据羊村成员提供的信息找他们的家。)

  在找家的过程中,小朋友再次利用序数解决问题。

  4、“高高兴兴看演出”。(小朋友通过电影票找座位。)

  小朋友在游戏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序数含义的理解。

  5、幼儿观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操作材料,便于幼儿进一步学习10以内的序数。

中班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8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感知等量物体不同空间的排列形式。

  教学准备:

  范作、白卡片(许多)、铅笔、水笔、蜡笔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8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感知等量物体不同空间的排列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操作法;实物材料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出活动要求。

  1、出示范作“纸牌”。

  师: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2、提出活动内容。

  师:这是我做的纸牌,今天我们来开个纸牌加工厂,请小朋友自己来做纸牌。

  3、引导幼儿了解做纸牌的方法。

  (1)每人做4张同一数字的纸牌。

  (2)先在纸牌的一角写上同一个数字,然后再在中间点出相应的点数。

  (3)4张卡的点子排列要不一样。

  (4)4张卡片上的点子用不同的颜色来制作。(红、黄、蓝、绿)

  4、老师进行示范制作。

  观看纸牌。

  以快乐心情接受任务。

  学习制作纸牌的方法。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对做纸牌的.兴趣,在老师的范作以及示范下,了解如何制作纸牌的方法,为后面的制作活动作好铺垫。二、引导幼儿做纸牌。

  1、提出要求。

  师:每人做4张牌,做好后愿意多做的可再做一些。

  2、指导幼儿制作纸牌。

  提醒幼儿每张卡上点子的排列要不一样,要注意用4种不同的颜色制作。

  3、检查幼儿做的纸牌。

  老师做质量检验员,检查幼儿有没有按纸牌上的数来点相应数量的点子。

  听清制作纸牌时的要求。

  制作纸牌,每人都能按要求正确做一个数字的纸牌(4张)。

  有做错的进行纠正、重做。通过做纸牌,来引导幼儿学会等量物体不同空间的排列形式,理解8以内的实际意义,感知等量物体不同空间的排列形式。三、组织幼儿玩纸牌。

  1、请幼儿自由结伴,把纸牌合起来,然后再分一分,合作玩纸牌排数序、纸牌配对、纸牌比大小等游戏。

  2、老师带幼儿玩一次纸牌,帮助他们理解简单牌游戏的规则。

  3、组织幼儿继续玩纸牌,关注幼儿在游戏中对数的概念的掌握情况,表扬能分享材料、合作游戏的幼儿。

  先完成的一起自由结伴玩牌。

  看老师跟小伙伴是怎样玩纸牌的。

  再次自由结伴玩纸牌。通过玩牌,复习巩固比较数量的大小,排序、配对,让幼儿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

中班数学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较熟练地掌握5的数数,认识“5”,知道它所表示的含义。

  2、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空瓶子一只,硬币、珠子、纽扣若干

  1---5的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夹子每人15个

  数字火车

  三.活动过程:

  1、游戏:“看数拍手”

  (1)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来玩一个游戏,叫“看数拍手”。这是几?

  (2)小朋友应该拍几下?,请小朋友听到“预备拍手”后一起拍手。

  2、游戏:听音猜数。

  (1)、教师一粒一粒地想空瓶子里装硬币,让幼儿听硬币掉落瓶子里的声音,猜猜瓶子里装了几枚(4枚)硬币。

  (2)、倒出瓶子里的硬币,让幼儿数一数,验证自己猜得对不对。

  (3)、教师再装入1枚硬币,请幼儿猜猜现在瓶子里有几枚硬币,并验证。

  (4)、教师向空瓶子里装5颗珠子,5颗纽扣,请幼儿听音猜数。

  2、认识数字“5”。

  (1)、提问5枚硬币,5颗纽扣,5颗珠子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请幼儿认读,分析字形。

  (2)、如果老师想用小点点来表示,可以用几个小点点,2呢,3呢?

  3、夹子游戏。

  (1)、数物匹配游戏。

  师:小朋友看看,谁来了,今天我们的数字宝宝想和夹子做朋友,看看这是几?(3)可以用几个小点点来表示,它应该找几个夹子做好朋友。依次类推,(请小朋友来夹)

  你们都这么能干,后面还有很多数字宝宝也想找夹子朋友,要请小朋友来帮忙,你愿意吗?记住,夹夹子的时候要先看看数字,在想想要夹几个夹子?如果是3,要夹几个呢?、、、、、、

  (2)、幼儿操作,给点卡夹上相应数量的夹子。

  教师:先数数卡片上有几个点?(看看卡片上数字是几?)再想一想应该给它送几个夹子?

  (3)、幼儿给所有的卡片夹上相应数量的夹子,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检查幼儿的完成情况,引导先完成的幼儿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4)、教师小结验证:你夹对了吗?请把数字1,举起来,数字1要夹几个夹子,数数你夹对了吗?幼儿与老师一起点数自己的夹子。

  4、数字火车,分类整理。

  (1)、教师出示数字火车,“看看我们的火车有几节车厢”引导幼儿认识数字火车上的'数字。

  (2)、做游戏“坐火车”,把数字宝宝和夹子送到相应的车厢。

  数字宝宝和夹子都累了,要坐上数字火车回家了,请你看一看,1号车厢要坐谁?(师幼一起验证是否正确)后面的车厢也一样,把你的卡片送到相应的车厢。

  (3)、结束:数字宝宝和夹子都坐上火车回家了,我们也一起坐上火车去玩吧!

中班数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学会按照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

  2、学习根据纵向与横向标记给物体定位,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

  学会按照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类。

  活动难点:

  学习根据纵向与横向标记给物体定位,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送图形宝宝回家,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

  1、看PPT,分类。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图形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图形宝宝呢?他们有哪些特质?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特质,把他们送回家好吗?

  2、请个别幼儿说说他老师指的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点,应该送回到哪里?

  二、出示图一,让幼儿观察,示范讲解双形双维排列的规则,教师讲解按形状、颜色分。

  1、师:老师这来了几个图形宝宝,它们是谁呀,(一一出示图形讲出图形的特征)它们告诉我它们呀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怎么办?(帮它们找家)

  2、出示图形屋,这个图形屋就是图形宝宝的家,我们来看看上面有上面呀?(颜色标记、形状标记)这说明我们要根据它的颜色标记和形状标记来帮图形宝宝们找到它们的家。

  3、我们先来看看横排,我们也叫它行,第一个前面的颜色标记是红色,那它整行都是红色图形的家,那第二个是什么颜色标记?(蓝色)又是谁的家呢?(蓝色图形的家)

  4、横排看好了,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竖排,我们叫它列,第一列是什么标记?(正方形标记)说明这一列都是正方形的家,那第二列呢?(三角形、三角形的家)

  5、认识了图形屋,现在我们就一个一个来帮助图形宝宝找家,我们先看第一行是红色,第一列是正方形,(边说边用手示范)那他们的交接点就是红色正方形的家,依次类推找出其它几个图形的家。

  总结:我们小朋友真聪明,虽然它们的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但是我们都能帮它们找到了家。

  三、出示图二,让幼儿观察,示范讲解双形双维排列的规则,教师讲解按形状、大小分。

  1、老师这还有几个图形宝宝没有找到它们的家呢,我们看看它们是谁?(两个两个图形出示)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2、出示图二,请幼儿观察上面有什么标记,我们应该怎样送图形宝宝回家呢?(请小朋友上来找家,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找)总结:我们来看一看这两个图形虽然它的形状一样、颜色一样但是它们大小不一样,我们小朋友很聪明还是帮助图形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家,它们可高兴啦都说要谢谢你们!

  四、幼儿动手操作。

  1、师:今天我们教室里还有许多图形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呢,小朋友你们想帮助他们吗?请你们轻轻地搬椅子到座位上帮助他们吧!

  2、幼儿操作,教室巡回指导。

  五、张贴幼儿操作纸,请错的幼儿改正,给做的对的幼儿给予小红花奖励。

  活动反思:

  今天我让幼儿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张扬个性,在主动探索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正如《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

  一、创设主动探索学习的精神环境。

  兴趣是促使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体验,能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快乐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准备了充分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两个维度对图形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由于学习的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因此幼儿能自觉接纳新知识,幼儿从熟悉的颜色、形状入手,让幼儿能深切地感受到数学原来就在身边。

  二、创设主动探索学习的物质环境。

  材料是引发幼儿探索的刺激物,又是幼儿实现对数学认识的桥梁,幼儿借助于对材料的直接操作实现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整个活动,我从生活中取材,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都赋予了有趣的生活情境。我给幼儿提供了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摆弄,逐步体验到抽象的分类概念。在操作过程中,我注重给幼儿充足的操作时间,让幼儿动手动脑进行积极探索,最终达到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我注重个别差异,让能力强动作快的孩子辅助能力弱动作慢的孩子,让大家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幼儿在探究中成长。

  在探究中,同伴讨论合作能开拓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的相互学习。在活动中,幼儿对操作的结果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我没有简单的加以肯定或者否定,而是把空间留给孩子,让孩子交流分享,讨论出正确的答案。今天的活动幼儿是在互相学习互相评价中进行的,也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当孩子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成果时,无疑不难看出孩子的自信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中班数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初步理解5的概念,认识数字5。

  2、能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会按一定规律进行点数排序。

  3、体验数字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

  2、在信封的正反两面分别贴有图案和圆点个数一致的和不一致的各若干个,5个信封当中装有数字1、2、3、4、5,其他都是小小的数字5。

  3、若干个箩筐,若干糖果。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播放课件)原来是喜羊羊(喜羊羊:嗨,大家好,我是喜羊羊,我有一个很漂亮的密码箱,可是我把密码忘记了,你们能帮助我找到密码吗?密码就藏在三个神奇的箱子里)(出示密码箱与三个神奇的盒子)

  二、回忆旧知复习巩固数字1、2、3、4。

  1、教师打开第一个盒子,寻找实物图与圆点图一致的信封。

  师:这里有一张提示的纸条,上面说,密码就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一样多的信封里。

  2、请全体幼儿拿出信封,观察实物图和圆点图的对应情况。

  师:请小朋友拿出椅子底下的信封,如果是一样多的到老师这边来,如果不一样多,放回椅子底下(幼儿第一次操作)。

  3、请图案和圆点一致的幼儿打开信封查看密码。找到数字:1、2、3、4。

  师:你们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你是怎么数的?打开信封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密码箱的密码一共由5个数字组成,我们已找到4个数字,还有1个数字藏在哪里呢?

  三、探究新知初步感知数字5。

  1、教师打开第二个盒子,请全体幼儿寻找实物图和圆点图都是5的信封。

  师:让我们一起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哦,这张纸条上说,还有一个数字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都比4多1的信封里,比4多1是几?我们去找一找,到后面的桌子上去找(幼儿第二次操作)2、教师与幼儿一同出示数字5。

  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我们一起打开信封,看看是数字几?

  3、理解5的.概念:5可以表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师:刚才老师的数字5表示5个萝卜,小朋友的5表示什么?

  4、尝试打开保险箱,了解1-5的排列顺序。

  师:我们把五个密码数全找到了,根据5个数字的顺序播放多媒体,出现错误,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个神秘盒到底告诉我们些什么?(请幼儿按要求进行密码排序)。

  四、巩固练习进一步感知5的数量。

  1、打开保险箱,请每位幼儿拿对5颗糖果。

  师:密码箱终于打开了!哇,出现了好多糖果(激发幼儿快乐情绪),刚才喜羊羊悄悄跟我说了一句话:为了庆祝我们的成功,请小朋友吃糖,每个人拿5颗。

  五、结束部分:随音乐跳舞庆祝。

中班数学教案11

  按规律排序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马路上的栏杆、公园里的花圃、幼儿的小花伞等都运用了按一定规律排序的方法。在幼儿区域活动中,利用幼儿所学过的ABAB排列经验为娃娃穿项链、手镯等。但是经过日常观察发现他们的思维局限于ABAB这一排列方式并没拓展,因此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运用中拓展思维。

  活动目标

  观察并发现ABB、AABB的排列规律。

  能运用ABAB、ABB、AABB的排列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拓展思维。

  活动准备

  公园背景挂图一幅(其中树、亭子都是按一定规律排列)、可黏贴公园背景挂图上未装饰完的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栏杆、花的卡片若干、课件(生活中常见按规律排列的衣服、项链、窗帘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从图卡片中寻找排列规律。

  (一)出示公园背景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其中的排列规律。

  师:你么第一眼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他们分别是怎么排列的?

  (二)出示未装饰完整的栏杆、花的卡片。引发幼儿思考如何排列。

  师:栏杆和花分别是怎么样排列的,有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

  谁能把它们排列完好?要一边排列一边说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二、幼儿操作

  学习按ABB或AABB的规律进行排序。

  (一)引导幼儿观察桌面上没有搭完的“栏杆”,找出规律,并继续排列。

  师:桌子上还有很多没搭完的栏杆,要请小朋友们帮忙,看看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把它们搭完。

  (二)幼儿分组操作,并将搭好的“栏杆”分成两类(ABB和AABB)展示在展板上。

  (三)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排列规律。

  师:我们身边有哪些东西也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老师把生活中常见的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东西拍成了照片,大家一起来欣赏。

  幼儿欣赏课件幻灯片,并边看边说所发现的规律。

  三、分组操作

  巩固对ABB和AABB的规律的认识,并尝试创编出与众不同的规律。

  (一)介绍各组的材料。

  修建花圃:提供纸制的小树和小花,让幼儿按一定规律进行摆放。

  搭柱子:提供两种颜色的宝石花胶粒,让幼儿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搭建。

  装饰亭子:提供纸制的屋顶和贴纸,让幼儿用大小不同的贴纸装饰屋顶的边,并和柱子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亭子。

  拼栏杆:用两种颜色的胶粒按一定规律拼插栏杆。

  (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尝试创编出与众不同的规律。

  四.展示作品,师幼共同评价,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结构游戏中,鼓励幼儿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建构不同的建筑物。

  区域活动中,提供串珠等材料让幼儿继续练习按规律排列。

中班数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3、专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物质准备:

  ——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P3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

  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泡泡变变变。

  ——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

  ——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

  三、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理解第二幅图的变化。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

  ——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

  四、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13

  一、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认识“=”、“≠”。

  二、活动准备:

  1、椅子、音乐、图片。

  2、等号“=”、不等号“≠”。

  3、《我的数学》第28、29页。

  三、活动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早上好。”

  幼儿:“老师,早上好。”

  1、稳定幼儿情绪:手指律动《乌龟》

  《乌龟》

  乌龟乌龟一个头,

  乌龟乌龟你好慢,

  乌龟乌龟短尾巴。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李老师今天要和中三班的小朋友玩游戏,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

  幼儿:“喜欢。”

  教师:“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玩游戏,但在玩游戏之前,李老师要和小朋友说一说游戏规则。”

  2、抢椅子游戏:

  x、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把椅子围成一个圈,请多名幼儿出来,随着音乐跑起来,音乐一停,幼儿马上坐在椅子上,(幼儿要比椅子多)没抢到椅子的幼儿为输。

  教师:“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老师请出来的小朋友和椅子怎样,他们一样多吗?”

  x引导幼儿说出“等号”、“不等号”。

  3、出示图片

  教师:“小朋友请观察一下老师手中的图片有什么不同?”

  x、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特点。

  x、请幼儿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知道两边相等或不相等。

  x、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师:“哇!小朋友们真聪明。”

  4、小结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相等或不相等的方法。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们的小手和李老师一起来变魔术,看谁变出的手指和我相等,看谁变出的手指和我不相等。”

  5、游戏《变魔术》

  x、变一变,看谁变出的手指和我相等。

  x、变一变,看谁变出的手指和我不相等。

  四、练习操作

  请幼儿打开幼儿数学书,观察比较每组物体是否相等,请填上“等号”、“不等号”。

中班数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康生活游戏活动使幼儿学习6以内的序数。

  2.复习点数6以内的数。

  3.通过幼儿动手操作,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发展幼儿注意力、判断力及创造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六间小房子、卡片(每人一套)、自制小树苗、六种水果、篮子。

  2.精神准备:师生衣着整洁、精神饱满、室内环境优美、通风好。

  活动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以任意一物为起点按序数寻找所要物体。

  活动过程

  一、欢迎小动物

  1.教师扮演熊猫阿姨,幼儿分别扮鸡、鸭、猫、狗、兔、猴站在教室外。

  2.教师:“我是熊猫阿姨,最近我盖了几间新房子,要请树林里的小动物们来参观做客,瞧!他们来了!”小动物依次进教室坐成半圆形。

  3.教师:“今天谁来得最早?(小白兔)小白兔是第一个来我家做客的小客人,第二个来的是谁?……”

  二、参观新房子

  1.教师向幼儿介绍新房子:“这就是我的新房子,一共有几间?(六间)我给房子都编了号码,你们看,这是几?

  (1)这就是第一间房,这是几?(2)这就是第2间房……”

  2.教师:“现在我把号码取下,你们能找出红色房顶的房子是第几间吗?”

  教师小结,从左向右数,数到几就是第几间。

  三、种树

  教师:“我想请大家帮忙种树,好吗?

  小白兔,请帮我在第3间房前种树,请小鸡、小鸭分别在第1、第2间房前,请小猫、小猴、小狗分别在第4、第5、第6间房前种树,(每组幼儿自己判断进行种树活动)

  四、小动物住新房

  教师:为了感谢大家,我送每位客人一件玩具,上边是你们的照片,下边是我的'新房子,你们喜欢哪间新房子,就把照片插进下边的第几间房中。”

  五、分水果

  教师:“大家忙了半天该休息了,我请大家吃水果。我有几篮水果?(6篮)从左向右数第三篮水果是什么?……如果从红篮子数起第二篮水果是什么?……如果从红篮子数起第二篮水果是什么?……”教师教幼儿学会以任意一物为起点按序数寻找所要物体。

  六、送小客人回家

  教师:“天不早了,你们的爸爸、妈妈想你们了,我为你们准备了六辆小车,请小鸭子骑第一辆车……小动物按序数寻找小车骑上离开教室。

中班数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感知6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学习根据数字贴相应数量的星星,并能听懂要求进行操作。

  3、知道做客的基本礼仪,体验去做客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

  (1)与幼儿数量相等的贴有3—6不同数量鱼的盘子。

  (2)贴有数字图形的气球和一定数量的星星贴纸。

  2、教具:贴有3—6数字的`操作板、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准备去做客。(复习6以内的数数)

  1、交流做客的礼仪: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猫妈妈家做客!要准备什么呢?(礼物)带什么礼物去呢?(鱼)

  2、准备礼物: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两篮子小鱼,请你们每人来捞一盘鱼,看看自己的盘子里有几条鱼啊,和自己的小伙伴相互说说你捞了几条鱼。(请每位幼儿上前捞鱼,说说自己的小盘里有几条鱼。)

  师:礼物准备好了,我们准备出发啦!(音乐:欢乐舞。教师带领着幼儿绕教室走一圈)

  二、去家里做客。(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1、猫妈妈家到了,我们要把礼物送给猫妈妈了。

  2、给猫妈妈送礼物:

  师:你的盘子里有几条鱼就把盘子放到相应的数字宝宝下面,现在开始送礼物吧。

  3、猫妈妈也要送礼物给我们。

  (1)提出要求:

  师:猫妈妈说她收到了礼物非常高兴,也有礼物要送给小朋友们,但是猫妈妈非常忙,礼物只做了一半,剩下的要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做了,做对了,礼物就是你的了。

  (2)介绍材料:气球上写有数字,请看清楚气球上的数字和是数字几就贴几个相应的星星贴纸。

  (3)幼儿操作:指导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要看清楚数字。

  (4)交流:和小伙伴们相互说说自己做的气球上都有数字几,都贴了几个星星。

  三、结束。

  师:时间很晚了,我们要准备回家了,和猫妈妈说再见吧!

【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中班01-17

中班数学教案12-04

幼儿数学教案中班01-17

简单中班的数学教案03-07

中班数学教案08-16

中班数学教案12-18

中班数学教案《梯形》08-23

【精】中班数学教案01-06

中班数学教案【推荐】01-07

中班数学教案【荐】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