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通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9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了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体会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
情境图、课件、卡片(等式、不等式、方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设疑导入
1、为什么学习方程?
2、方程是什么?
二、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建立方程概念
问题一:为什么学方程?
(一)出示天平,建立等量概念:
左边=右边
(二)出示情境图分组学习(如书88页称药丸、称月饼、倒水)
1、小组合作,看图找出等量关系,用式子表示出来
2、小组汇报,并将式子板书在黑板上
小结:刚刚我们每一小组用式子表达情境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说说我们用的式子和以前用的式子有什么相同、不同之处?
问题二:什么是方程?
根据小结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1、读一读:
师: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试着用声音传达给大家。
2、圈一圈:
师:根据这句话找一找,黑板上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呢?把它们圈出来吧。
3、写一写:
师:在数学世界里只有这几个方程了吗?你还能写几个呢?(无数个)(学生独立完成板书在黑板上)
4、试一试: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就是方程吗?举个例子。
等式一定是方程吗?举例。
5、游戏巩固:听口令做动作
游戏目的: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方程的两个要素:未知数和等式
游戏规则:请几位学生手拿卡片听口令,如:发令者说:“等式”跳一跳,拿着等式卡片的人就要跳一跳,其他的人不能动。
三、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第89页练一练第1、2题。
四、布置作业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小数速算的方法很多,这里针对运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来进行小数速算,需要掌握以下常用的定律和性质:
㈠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 a+b=b+a
②乘法交换律 a*b=b*a
③乘法结合律 (a*b)*c=a*(b*c)
④乘法分配律 (a+b)*c=a*c+b*c
㈡运算性质
①差不变性质 a-b-c=a-(b+c)
②积不变性质 ab=ac*(b/c)
③商不变性质 a/b=ac/bc=(a/c)/(b/c)
㈢补数定义
若a+b=10,100,1000…那么数a叫数b的补数,且a和b互为补数。
例⑴:4.8*2.3/1.6
=4.8/1.6*2.3
=3*2.3
=6.9 【改变运算顺序可使计算变得更加简便,每个数只与它前面的符号有关系】
例⑵:7.8/0.25/4
=7.8/(0.25*4)
=7.8/1
=7.8 【适当添上括号或去掉可达到速算的'目的】
例⑶:12.5*3.2*0.25
=(12.5*8)*(0.4*0.25)
=100*0.1
=10 【此题的关键在于把3.2分解成(8*0.4),因为8与12.5;0.4与0.25相乘可凑整。一般在计算过程中,有时可以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或几个数的和、差、积、商的形式,再运用运算定律】
相关练习题
⑴观察:25^2-15^2=(25+15)*(25-15)=40*10=400,求3^2-3.01*2.09的值;
⑵某小组有23名女生,要计算她们的平均年龄,使结果保留3位小数,小红答:16.653,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它数字都对,请问:正确答案是多少?
⑶计算:7.37*12.5*0.15*16
⑷计算:36.3*4.5+6.37*45
⑸计算:7.9*9.9
⑹计算:7.2*16.5/0.8/1.1
⑺计算:3.3333333333/4.4444444444
⑻计算: 1998+199.8+19.98+1.998
参考答案
⑴0.01 原式
=3^2-[(3+0.1)*(3-0.1)]=3^2-(3^2-0.1^2)=3^2-3^2+0.1^2=0.1^2=0.01
⑵16.652因为只有最后一位数字错了,所以可以确定平均年龄在16.650~16.659之间,∵16.650*23=382.95;16.659*23=383.157;∴年龄总和在382.95~383.157之间,又∵年龄是整数;∴取383;根据:平均数=总和/人数,可求得383/23=16.652
⑶221.1
⑷450
⑸78.21
⑹135
⑺3/4
⑻2219.778 原式=(20xx-2)+(200-0.2)+(20-0.02)+(2-0.002)
=2222-2.222
=2222-(10-7.778)
=2222-10+7.778
=2219.778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算完后互相检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
二、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图:
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144×15
指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探索算法:
1、学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换算法,说说自己怎么算的.?有问题么?
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
(2)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另外再指出:个位乘得的积末尾和个位对齐,十位乘得的积和十位对齐。
总结:(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做在书上)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很容易出错,除了上面说的错,还有哪些呢?一起看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怎么改正?
特别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还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法学法:
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导航
1、完成课本估一估。
2、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3、小组合作,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成果,同学认真听,认真评,并提出置疑。
4、在我们学过的整数加减法中,计算法则是什么?
1.25+2.41= 3.66-1.25=
5、概括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6、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它起什么作用?
三、当堂训练
1、0.2+5.5=
1.2+9=
5.03+3.24=
4.5+1.05=
2、判断对错,有错的题目在下面空白处订正。
4.28 5.23 0.8
+ 4 + 1.17 + 0.6
4. 32 6.30 1.4
( )( ) ( )
四、作业布置
1、练一练4、5、6题写作业本。
2、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包装的学问》教科书82——83页
二、教学目标
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难点:灵活、快速地找出最优的包装策略。
学法指导:合作交流,探究规律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4盒磁带
学具:4个相同的长方体盒子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给同学们看几幅图片,(课件出示),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包装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外表亮丽,便于携带的包装总是首先吸引我们的注意。怎样包装最漂亮,怎样包装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用纸,这些都是包装的学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一下包装的学问。
板书课题:包装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 求一个长方体盒子的表面积。
师:“六一”快到了,小红在外打工的妈妈给小红买了一份礼物,它是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长是25cm,宽是15cm,,高是5cm。小红的妈妈准备把它包装好了再寄给小红,那么要多少包装纸呢?请同学们帮小红的妈妈算一算。
学生独立做,二人板演后,师问:要求包装纸的面积就是求什么?
2、探究将两个相同长方体盒子包装成一个长方体的最节约包装方法。
师:将两个这样的礼品盒包装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礼品盒,有几种包装方法?用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盒子摆一摆。哪种方法最节约包装纸?要节约包装纸,就要使包装后的表面积最小。
学生动手摆,然后几名学生汇报结果。
验证猜测的结果:三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选取一个计算出表面积。然后集体纠正。
通过验证,同学们发现了什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继续探究。
3、探究将三个相同长方体盒子包装成一个长方体的最节约包装方法。
三个同样的礼品盒包装成一个长方体,又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哪种方法最节约?怎样尽可能使所包装的物品的表面积最小?学生动手摆后,汇报,集体纠正。
4、探究将四个相同长方体盒子包装成一个长方体的最节约包装方法。
思考:4盒磁带,包装成长方体形状,有几种包装方式?
小组合作要求: 用4个相同的盒子摆一摆,并思考如何快速、不重复的找出所有的包装方法?
小组合作,并完成表格。然后学生汇报,课件展示方法。然后教师提问:要知道哪种方法最节约包装纸,是否需要每一种都去算呢?哪些肯定不是最节省包装纸的呢?第一种包装方法和第四种包装方法哪种最节约包装纸?怎样比较呢?学生讨论后汇报。
5、探究包装纸的大小与长宽高的关系。
师:是不是任意四盒相同的长方体,只要将最大的面重合就最节省?
出示拓展题:如果把四个长为20cm、宽为10cm.、高为8cm的纸巾盒包装在一起,怎样包装最节约?还需要一个个的摆吗?只需要比较一下1个大面和2个中面的面积就行了。
1个大面的面积是:200平方厘米。2个中面的面积是:320平方厘米。所以隐藏4个大面4个中面的面积最节约包装纸。
师:每种包装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和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包装问题中,当所包装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相等或最接近时表面积最小,最节约包装。
(三)、课题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包装的学问。知道了包装不只是要考虑漂亮,还要考虑到是否便于携带,怎样包装最节约用纸。同学们,包装因内容而存在,内容因包装而精彩。
(四)、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猜测:重叠2个大面最节约
验证:重叠2个大面最节约
结论:重叠面的面积越大,表面积就越小,越节省包装纸。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方法。它通过生活中常见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规律,抽取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再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2课时,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并且两端都不栽的情况。
“两端都不栽”与“两端都栽”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建立两者的表象,再正确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
1、建立“树的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能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建立模型,应用模型,建立初步的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3、 体会数学模型的生活意义与作用,体验到学习的喜悦。
学习重点:建立“树的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学习难点:“两端都不栽”与“两端都栽”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预设过程
一、复习两端都栽
在一条12路的一侧种树(两端都种),每2米种一棵,共需种几棵?
1、揭题:植树问题。
2、呈现问题,请学生解决。新课标第一
3、反馈解法,强调“两端都种”与“间隔数+1”。
二、研究两端都不栽
在一条12路的一侧种树(两端都不种),每2米种一棵,共需种几棵?
1、提出研究课题:要是两端都不种呢?
2、呈现问题,请学生思考后试解。
3、反馈解法,强调“两端都不种”与“间隔数-1”。
4、比较:“两端都种”与“两端都不种”有什么不同?
三、练习
1、画示意图,完成P118例2,注意“两端都不种”与“两旁都种”。
2、画示意图,完成做一做1,注意“两端都种”与“两旁都种”。
3、画示意图,完成做一做2,发现“锯的次数=段数-1”。
4、完成补充题,知道“四层楼三个间隔”。
四、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线段图和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进一步体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价值,懂得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培养运用这一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出问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
(3)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完成一些练习,通过这些练习同学们将再次感受画图这一策略的价值。(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
观察线段图、分析解题思路,发现:2本笔记本的价钱刚好就是12元。
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10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将教材上的线段图补充完整。
这里比较困难的`是弄清楚线段图中,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表示的是不是8张。
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如果多出的这一段是8张,那王晓星就要把这一段都给张宁;这一段都给张宁后,两条线段会一样长吗?
引导学生发现:只能把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的一半给张宁,这样两条线段才会一样长。因此多出的那一段要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才是8张。
让学生独立解答,组织汇报。
3.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八”第11题。
组织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补充线段图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三、综合练习
用画示意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8题。
这道题画示意图时,引导学生可以用一个小圆点表示一个人,画出下面这样的示意图: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计算出每个方阵需要两种颜色的运动服各多少套,再算出一共要准备多少套。
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八”第13题。
3.完成教材第52~54页“练习八”其余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深入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2、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准确地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并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能在放个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建立表象?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观察这几个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点?展示幻灯片中飞机、蜻蜓,蝴蝶的图片生:它们两侧的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师:是的,还有吗?
生:从中间对折后两侧能够完全重合。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说得真棒!像这样对折之后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动画展示飞机、蜻蜓、蝴蝶从中间对着重合过程)那么生活中还有像这样的的对称现象吗?师生总结出:美丽的树叶、剪纸艺术、车标中的轴对称设计、北京奥运会的图标五环、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等等都是轴对称图形。我们的'大自然因这些轴对称图形变得更加美丽绚烂。
师展示一片轴对称叶子的对折后两侧完全重合的动画,并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师:这些是轴对称图形吗?若是,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生判断出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在每个轴对称图形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师:同学们掌握得可真好!
二、探索新知师: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这个是轴对称图形
生2: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
生3:A与A'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总结:对称轴图形中,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两个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是相互垂直的。
三、知识运用师:
1.动手操作:剪下教材附页上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看看能画几条。
师生共同画出这些里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进一步学会分辨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圆形有好多条永远折不完?,我们就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2.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3.试一试,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师:想要顺利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你有什么办法呢?根据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并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第一步:标出点A和点B;
第二步:通过数格找到对称点A'和B';
第三步:顺次连线。
四、巩固提升根据上面的方法,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试一试。
生根据掌握的画图方法和步骤成功画出了这个图形的完整样子(确定对称轴后,先找到对称轴左边图形的几个关键点的对称点,再连线。)
五、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美丽。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数学广角-植树的学问
教学内容:117页例1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有些数学问题只计算不一定对,要考虑它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教学难点:正确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春天到了,阳光明媚正是植树好季节。美化环境,造福人类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但你们可知道,在植树活动中还有不少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我们先画线段图看看。这里把线段平均分成了几段?但要栽几棵树?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小路边一共有20个间隔,所以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1、118页做一做。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2、生在小组里交流,然后汇报。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第1节数学广角-植树的学问100÷5+1=21(棵)
第二课时:数学广角-植树的学问
(二)教学内容:118-119页例2教学目标:用线段图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教学难点:正确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有趣,稍不认真分析,就会算错。这样的问题在我们身边还有,你想学吗?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出示118页例2主题图。
2、找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在小组里交流,并汇报。
4、小路的两端都是场馆,还需不需要栽树呢?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一座长180米的大桥,每隔30米安装一盏路灯。
(1)两端要安装,需路灯几盏?(2)两端不安装,需路灯几盏?
2、119页做一做1。
3、119页做一做2。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第2节数学广角-植树的学问
(二)60÷3=20 20-1=19 19×2=38答:一共要栽38棵树。
第三课时: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120-121页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及交流活动,探索并认识封闭线路上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教学重点:让学生具体分析,建立模型、正确解答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生活中需要数学知识,对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认真考虑,得到正确答案。来试一试:小明从一楼上到三楼用了6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到八楼需要几分钟?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出示围棋盘。大家见过围棋盘吗?会下围棋吗?
2、围棋盘上一个点可以放一个子。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能放19个棋子,最外一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
3、在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4、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5、小结:对于数学问题,不要急于算出答案,要先弄清楚题目意思,画画图,多想一会,找出正确答案来。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算出答案来。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1、121页做一做1。2、121页做一做2。
3、121页做一做3。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六、板书设计:第3节数学广角
19×2+17×2=72 18×4=72
第四课时:练习二十
教学内容:122-123页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中去。
教学重点: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中去。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1、122页练习二十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2、122页练习二十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如有困难,教师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理解。3、122页练习二十第3题。先引导学生认识16根高压电线杆排列在一起,间隔的段数应是15段。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4、122页练习二十第4题。先让学生画一个圆,再任意画几个点,数一数点的个数与分成的段数,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5、123页练习二十第5题。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白跑道的两端要插小旗,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最后全班订正。6、123页练习二十第6题。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明确题意。7、123页练习二十第7题。先知道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8、总结:
9、作业:
教学反思: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植树问题教学侧重点: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所谓化归思想,一般是指人们将待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题,用已有的解题策略,去解答与之相类似的问题。),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通过、“数学广角”内容的教学,不仅是向学生渗透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而且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这节课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通过站队这一行为感知点与间隔。
二、以一道站队问题为载体,营造突破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高潮。
三、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
四、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
本以为自己设计的教案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重视了数学思维培养,方法的渗透,是可行的,学生们应该是能够掌握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勉强参与的总是那几个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看来这样的设计无法顾及全体学生的发展。没有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何来思维的培养呢?
我开始反思:为什么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间隔数+1=棵数”(两端都种)却无法运用呢?在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间缺少了怎样的连接?在反思中,我找到了缺点所在。
1、充分体验
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体验和建构学生活动化学习的关键。体验是建构的基础,没有体验,建构就失去意义。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
不仅需要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而且还需要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共鸣的情境。在设计中,学生做操也好,走楼梯也好,看似全部来自生活世界,但学生对这些信息没有感情色彩的,这样的生活经验只是我自以为是的虚构。学生真正的生活经验应该是他们身边熟悉的事物,是能够激发他们感情因素的事物,这样让学生才会真正感兴趣,才能够产生共鸣,才易激发探究的欲望,让活动化的数学学习有个坚实的基础。
2、小组合作
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我在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混为一谈了,误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知识结构逻辑起点,但学生们还不能将知识结构逻辑起点与自己的认知起点相互结合。这恰恰导致了能找规律却不会用规律。
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合作”是一个良方。生生之间的差异是学习的资源,这种资源应在小组交流的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合理的利用。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例3
【执教教师】
【教材分析】
《有关0的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的例题3。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分别接触过0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但还没有系统的整理在一起学习过,所以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整理归纳0的各种运算性质,掌握有关0的运算特性。理解“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会利用0的特性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会利用0的`特征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旧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归纳分析总结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难点:理解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教学、学法】
教法:进行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方法归纳总结0在运算中的特性。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比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口算题目:
(1)100+0=(2)0+568=(3)0×78=(4)154—0=(5)0÷23=(6)12—12=
(7)0÷76=(8)235+0=(9)99—0=(10)49—49=(11)0+319=(12)0×29=
2、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算式中或结果中都出现了0)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0的计算(板书课题)。
3、请同学们把这些题目按四则运算分分类,看一看在每一种运算中各有什么特征?
加法:一个数加上0,或者0加上一个数还得原数。
减法: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乘法: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除法:0除以任何数都得0
3、质疑
(1)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举例说明。
板书:5÷0=□ 0÷0=□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补充板书:
5÷0=□想:□×0=5无商
0÷0=□ 0×□=0商不确定
所以:0不能做除数。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我会填
一个数加上0,还得()。
一个数减去0,还得()。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
0除以一个(),还得0。
()等于减数,差是0。
0不能作()。)
2、我会判断
1、一个数加0,结果是它本身。()
2、被减数和减数相同,差是0。()
3、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结果都是0。()
4、0除以任何一个数,结果都是0。()
3、我会算
127×0+98= 0×35÷999=
35+66—(35+66)= 48+110×(18—18)=
四、小结与思考
师:同学们,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第二课时:认识容量和升(2)
美妙的“杯琴”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p.20、21
教学目标: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与科学、音乐学科的综合,通过制作、欣赏“杯琴”,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水、各种容器,敲的小棒等
教学过程:
说明:昨天我已经让个别音乐好的学生到自然教室用试管制作了一个杯琴。
一、请学生介绍“杯琴”
1.请该生把制作的杯琴亮出来,并分别按顺序敲出“1~7”七个音,在此基础上,再用该杯琴敲出一个简单的乐曲,激发同学的兴趣。
2.介绍该杯琴的制作过程:
(1)确定水的多少对音高的影响。可分别用装满水的和空的、装一部分水的做一比较,很明显地发现水越多,音越低 (2)把7个试管依次从多到少地装入适量的水
(3)敲一敲,并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调整音的高低,直到满意
3.老师补充: 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知道了音的高低和同样容器中装的水的多少有关,其实还和不同的容器有关。 分别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容器敲一敲。
当然在敲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选择的材质要能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
二、学生分组实验:
1.请每组同学把自己带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制作杯琴。
没带齐的组也可以到老师处借烧杯等容器。
2.分组交流: 每组可以用杯琴敲出“1~7”的音,或者可以直接敲出一些简单、熟悉的曲子。 全班评一评哪组制作的杯琴音质最好,音准最准。
三、介绍“你知道吗?”
在玻璃杯里装上不同量的水,杯子里剩下空气的量也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敲出不用的音。有些乐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制作的。
说说书上这几样乐器的名字。
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请大家课后查资料,并互相交流。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2.知道计算这类方程的道理。
3.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解这一类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一类方程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解下列方程。
二、教学新授
(一)教学例5
例4.有东北虎和白虎16只,东北虎是白虎的'七倍,东北虎和白虎各有多少只?
1.读题,理解题意。
2.教师提问:通过观察这幅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3.教师板书:
东北虎 白虎 总数
7x16
4.教师说明:这个式子中含有两个未知数,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解简易方程。
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
5.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
7x 表示7个,x 表示1个,7x+x 一共是8个x ,也就是8x 。
教师提示:1个
6.教师小结
一个式子中如果含有两个的加减法,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式子所表示的意义,将前面的因数相加或相减,再乘,计算出结果。
7.练习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解这类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课前准备
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揭示课题
1.出示书本例题图片。谈话:你知道这两个同学在干什么吗?(观测气温)我们学校气象小组的同学将他们在5月21日这一天观测到的气温情况记录成表。屏示统计表:深圳市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表(略)
2.分析统计表。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对学生意见的预设:早上7。点到晚上7点,每2小时观测一次,共7次;各个时间的气温情况;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3.揭示课题。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深圳地区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图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遭,可由教师揭示)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谈话.刚才我僻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气温的变化情况)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温度变化情况、最高最低气温、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各时间段内温度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段时间气温上升(下降)得最快哪段时间气温上升(下降1)得最慢吗?.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或下降幅度。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气温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
2.联系生活举例。.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过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的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教师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了解结构。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那我们是否需要了解一下它的结构呢?
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明确其作用以及画图时的注意点:(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_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平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5)填写制表日期。
三、制作统计图
谈话:事先我们一起收集了这几年中我们班同学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情况,并制成了统计表,谁来介绍一下。(学生利用事先制成的统计表介绍数据)如果将它制作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信心完成吗?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尝试练习。、教师指名展示制成的.统计图,同学互相并改正,重点关注所描的点的位置与纵轴上的标尺是否对应。,统计分析:从这张统计图上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对学生发表的意见的预设:每年度的数据;变化情况;哪两年间上升得最快等等。谈话:你能预测今后几年中我们班同学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情况吗?(可能逐渐稳定,也可能还有上升空间,但上升的空间不是非常大)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折线统计图不但和统计表一样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并且比较易于反映几年中本班同学家庭计算机拥有量的变化情况:持续上升,没有下降)
四、综合运用
1.统计心跳情况。谈话:同学们都喜欢运动吧,你有没有注意过运动前后咱们的心跳情况?谁能说说?这里有一幅折线统计图,反映了一个小朋友在跳绳前后的心跳统计情况,我们一看。出示下图,从这张图上,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或者你有什么问题想考考大家吗?(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或相互问答)你能预测再往后几分钟小红的心跳情况吗?(趋于稳定,不会一直下降,因为小朋友的心跳稳定在每分80~90次左右)
2.统计身高。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课前我们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也制成折线统计图,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对学生意见的预设和对策:(1)每个人的身高都在增长,增长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长趋势是相同的。(2)这份统计图和其他的统计图有明显区别,底部从0到110这一段用了折线和虚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指导学生发现最低身高数据在110以上,省略O到110这段数据可以使110~145厘米之间的每一段放大,使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更明显,而且使统计图更美观。
3.分析判断。我市人民商场服装部就去年衬衫和毛衣的销售情况作了一些统计,你能从中知道这两张图各表示什么服装的销售情况吗谈话:两种衣服销售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有什么不同?你会作出怎样的判断?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上图为衬衫销售情况,下图为毛衣销售情况)教师:有了形象直观的折线统计图,更便于我们对一些情况的分析和了解。
4.教学“你知道吗”。让学生阅读“你知道吗”的内容提问: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这幅统计图是什么统计图?(既是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又有折线统计图的成分)它有什么优点?(简明、生动、形象,给人的印象深刻)
五、课堂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设计说明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思想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体现数学特色的前提下,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有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从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先让学生用3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然后用力拉,再让学生用4根小棒围成一个四边形,捏住对角用力拉,通过比较让学生得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最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新知。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探究。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应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每人画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从而明确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体验,又能使学生经历探究数学知识的全过程。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是体验成功的最好方式。在学生体会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让学生说说怎么修理松动的椅子等,这就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角形、四边形教具 投影仪
学生准备 练习纸 长度相等的小棒若干个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创设生活情境。
(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你知道图中呈现的是什么吗?(埃及的金字塔和南京长江大桥)从图中的建筑物中你能找到三角形吗?(学生到屏幕前指出找到的三角形)
2.导入新课。
同学们的眼力可真好,图中有很多三角形。(同时点击课件,抽象出三角形)可见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那它究竟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特性的兴趣,引发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思考,为学生探究三角形的特性和了解三角形的作用做好准备。
⊙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60页例1。
(1)先让学生画一个三角形,然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教师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1)大家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预设
生1:有3条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或有3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2: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3: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4:由3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5: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让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3)讨论:怎样说更准确?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3条线段”“围成”。(此处重点解释“围成”就是首尾相连或者说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4)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三角形也有自己的名字。为了表达方便,我们习惯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这样的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同时课件出示三角形ABC)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在先学的基础上,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
3、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和初步的代数思想。
教学重点:
经历加法运算律的发现过程,理解算式间的相等关系,发现和概括规律。
教学难点:
正确辨析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异同,初步感悟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创设矛盾,引入新课
1、口算
32+0 1+18 29+60 15+25 41+23 64+26 39+17 28+15
29+16+17+8+12+3+14
为什么不能一下子口算出结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有什么想法?
2、板书课题
二、探究加法交换律,建构策略
1、微课设疑,提出猜想
(1)播放微课中关于“加法交换律”的内容。
(2)通过微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2+3=3+2,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出示:2和3交换位置,和不变。
比较两个结论,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仅凭一个例子不能得出结论,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
板书:猜想,?
2、深入验证,概括结论
举例验证(包括用数、文字、图形、字母等多种情况所举的.例子)
板书:验证
提示:没有经过计算,直接写上等号的,不是真正的验证方法。
小结:通过验证,“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猜想确实是加法运算中的一条规律。
板书:结论
3、即时练习,巩固规律
26+37=37+()204+()=59+()a+()=()+()
三、学法迁移,探究加法结合律
1、迁移
刚才,我们探究的是两个加数之间的规律,那么三个加数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呢?我们可以怎样探究?(可以采用“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究方法。)
播放微课中关于“加法结合律”的内容。
板书:(a+b)+c=a+(b+c),猜想,?
2、验证
砸金蛋:10个金蛋,每个金蛋里都藏着两道式子,边砸蛋边讨论:(1)可否划等号;(2)是否与等式具有相同的特点。
3、分组交流
(1)试一试:每人至少再举两道符合这样规律的等式,同桌互相检查是否符合。
(2)想一想:你能举出一个反例,说明这个规律不成立吗?
(3)说一说: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4、深化规律
比一比,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根据加法运算律填空。
(45+36)+64=45+(+)
560+(140+)=(560+)+a
(2)(64+)+27=64+(+ 27)
提问:横线上可以填什么数?要使等号后面的计算简便,横线上可以填什么数?
(3)29+16+17+8+12+3+14,可以怎么简便计算,分别运用了什么计算律?
五、全课总结,延升思考
今天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在加法中有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没有想过,在减法、乘法、除法中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呢?同学们可以按照今天的探究方法,课后自己继续研究。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下册教案03-16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01-15
四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02-20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3-02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02-20
四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02-25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精选)05-29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05-27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5-28
数学下册教案 (15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