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欢迎大家分享。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 篇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4、学习课文1—4自然段,理解课文中重点字词表达的效果。
二、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的情感变化去读懂刘老师是一个幽默、乐观、坚强的人。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一大早,就把你们请过来上课,很辛苦。大家六年级,平时也很辛苦。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大家欣赏。(课件)
知道这个舞蹈的名字吗?(《千手观音》)
大家一起说——
看了这个舞蹈,你有什么想说的?(交流)
一群残疾的姑娘居然把这段舞蹈演绎得如此完美,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是啊!生活中,总有一些镜头,让我们刻骨铭心;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泪流满面。
春天到了,又是一个风筝漫舞的季节,让我们的目光追随着风筝,一起走进著名作家苏叔阳写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好,上课!
(二)、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理想的风筝》,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课题:22理想的风筝)
最后一个字,读(),是后鼻音,再读(),在这个词中,读轻声,读(),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让作者刻骨铭心的人是谁?是什么事让他难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你认为难读的地方,多练练。
(生自由读,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翘三件事哪几节)
2、书读完了,这些词会读吗?
(出示词语:连翘花蜈蚣眯起来倘若瓦片儿女娲撒脱手旋转)
3、先练练。(自由读。)
4、谁先来?指名读。边读边讲:
5、谁接着读?有不同读法吗?
这是一个多音字,在文中多次出现,到底读什么?当我们没办法确定时,怎么办?(查字典)
对,通过查字典了解字义,来确定读音,的确是个好办法。老师课前也查了字典,但发现,根据字义还是难以区分,于是,我请教了国家级语音专家李玲老师,她告诉我:转动、转动,同样一个词,就有两种读法,当角度超过360度时,读成zhuàn,当角度不超过360度时,读成zhuǎn。
听明白了吗?下面,我们就再来看看这段文字,仔细琢磨琢磨,再讨论讨论,怎么读?
很好,你已经会区分了。这儿,他都没有超过360度,所以都读zhuǎn。
指名读。
看来,大家都明白了,这个字都读成zhuǎn。看似简单的词,其实并不简单,让我们再一起读-----
(四)再读课文
同学们,通过刚才初读课文,刘老师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那课文又是通过哪些典型的事来写刘老师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谁来说?
(刘老师放风筝)----对,放风筝在课文哪几节呢?有了吗?
()-----哦,谈腿疾在课文哪儿呢?有了吗?
()-----对,写板书,他在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呢?
1、同学们把这几件事归纳得很好,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读得很棒!谁来读刘老师谈腿疾的那一段?你来。
2、谁接着读写板书的这一段?
3、放风筝可是作者印象最深刻的,谁来读?
4、请你把第10自然段也来读读。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很不错。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景色描写也很美,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2、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3、指名读。
4、看着这段文字,我想起了宋代朱熹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同学们,你想到了哪些诗句?谁也来吟诵吟诵?
5、多美的春景呀!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每逢这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2、看,这就是可亲可爱的刘老师。谁来介绍介绍他?
3、刘老师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那他是怎么说的?
4、听了他的话,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同学们为什么会笑?
5、笑声中,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6、你能幽默风趣地说一说刘老师的这段话吗?
7、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理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这又是为什么呢?
他乐观、坚强。是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几遍,一定有更深的体会。
为什么有一股酸涩的感情?仔细琢磨琢磨。
“酸涩”一词中饱含着复杂的情感,有丝丝的同情,淡淡的心痛,所以这里用了一个词,泛起。
一起读。
8、这开怀的笑声,这酸涩的情感,还有那更多的'尊敬,缘于刘老师,缘于刘老师的这句话——
9、刘老师的一笑一说,让我们读懂了他的风趣,他的坚强,他的乐观。那他写板书、放风筝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动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七)写字环节
下面进入我们的写字环节。看课文的生字,你会写吗?
那老师来考考你们,这个“翘”字怎么写?
先观察,你说。
对呀!像这样先观察,再书写,一定会把字写好。请同学们把书后的生字描红。
轻轻地把笔放下,写好字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那需要有认真的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
好,下课!
板书设计:
22理想的风筝
说腿残
写板书
放风筝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 篇2
一、学情展示:
1、揭题正音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4课,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这个字在这里读轻声(手指“筝”)再读一遍课题
生:再齐读课题,“筝”读轻声
2、回顾预习,加深印象。
师:课文主要写谁?
生:刘老师
师:预习得真好,我把他写在黑板上。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文章的主人翁是刘老师。(板书:刘老师)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从文中画出最受感动的地方,读一读,旁注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或体会,并写出自己读完课文后的疑问,大家完成了吗?
生:完成了。
师:很好!老师再给大家一点时间,把自己找到的地方反复读三遍,开始。
生:放开朗读受感动的地方。
3、自由交流,谈感受。
生1: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从这里我体会到刘老师的爱国主义精神。
师:谈得好,读得流利,怎样读出刘老师对祖国的热爱,哪个词应该读重音?
生:慷慨陈词
师:一起读这个词
生:齐读
师:什么是“慷慨陈词”?
生:形容情绪激昂
师:对,形容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词我们读作:慷慨陈词。放到句子里读。
生:读整个句子。(“慷慨陈词”读重音)
师:哪个句子应读低缓而又沉重?往下读。
生:齐读
(语气沉重、低缓)
师:刘老师虽然身体残疾,但仍然坚持给我们上课,而且上得非常好。(板书:课上、讲课)
师:在刘老师影响下,我从小就播了理想的种子,以后真的考入了历史学系。
师:谁再来交流?
生2: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从这里我看出了刘老师对一件东西的追求很强烈。
师:对什么东西追求这么强烈?
生:风筝
师:真好,能看出你是有经过思考的。(板书:追风筝)
刘老师仅仅在追风筝吗?
生:这还表示他对生命与生活的爱与追求。
师:真聪明,你也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有感情读
师:读得真好,像他这样读。
生: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师引:怎么喊?)“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师:是呀!生命不止,追求不息,生命之火不灭,追求的脚步永不停息!
师:谈得很好,谁再来?
生3:“我相信我的刘老师不会这样,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从这句话我体会到刘老师虽说残疾,可对生活的爱不变,仍然充满激情。
师:你一下子就抓住文中的题眼,真棒!请看大屏幕,一起读吧。
生:齐读
(师板书:“旋转”正音)
师:文中哪个地方也体现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呢?(板书:生命顽强,热爱生活)
生4:“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从这里我感受到刘老师虽然是失去左腿的残疾人,但他不像其它残疾人年复一年地躺在病床上,而要亲自把风筝送入蓝天,可见他非常的顽强。
师:抓住关键句谈感受也是我们理解课文的好方法。就这句话应怎么读,谁来读?
生:有感情读
师:全班读(板书:放风筝)
生5:“我相信我的刘老师不会这样,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这句话写出刘老师顽强地和困难作斗争,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这使我深受感动。
生6:“晴朗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从这里我也感受到刘老师对生活的爱永不停止。
生7:“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这句话也写出了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
师:这是一句什么句?
生:反问句
师:能改成感叹句吗?
生:一个活泼的少年也应该这样!
生:齐读感叹句
师:应该怎样?
生:应该像刘老那样对生活充满激情。
师:对,这也是作者对刘老师发自内心的赞叹。
师:再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齐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生8:“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我的体会是虽然刘老师的左腿从膝盖以下全部截去,但是生命的精彩给予了刘老师的自信,他对生命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因为他相信自我,相信生命的精彩会让他快乐。(生鼓掌)
生9:“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燕子在风中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起飞上了蓝天。”
从这句话我体会到刘老师渴望自由,想像风筝一样去追求、去飞翔。
师:刘老师在课下喜欢放风筝,课也讲得好,上课时不喜欢笔试,而喜欢当众提问题(板书:提问、板书)板书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逢到要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师板书:“转向”、“一转”,与“旋转”比较、正音)
师:放到短句里读
生;身体急速地一转(齐读)
师:哪个词应读稍快些?
生:急速地
师:再读
生:身体急速地一转(“急速地”用较快速度朗读)
师:读整个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读重音。
生:有感情齐读。
师:看到这一幕作者深受感动,怎么感动?往下读
生:齐读
师:为什么每次旋转都引起学生一次激动的心跳?
生:因为同学们担心老师一不小心摔倒。
师:是呀,师生情谊深啊!
4、学法小结,概括归纳。
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好,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同学们预习有了一定的收获。刚才大家又把自己的见解、感受上来说一说,互相启发,学习的收获就更大了,这样读书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你能根据黑板的提示,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板书:大括号)
生:课文主要通过写刘老师课上板书的样子,讲课充满激情,喜欢提问学生,课下放风筝、追风筝的具体事例,赞美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问题探究
1、质疑
师:宋代有位著名大学者陆九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意思是说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学习才会有长进。学完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有的问题刚才的读书中已经解决了,但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有的问题可能还没解决,谁先来问?
生:我的问题是题目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
师:问得好,你抓住了课题来问。
生;风筝为什么是理想的?
生;“屁帘儿”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谁能回答?
生:是一种风筝的名称。
生:理想的风筝有什么意义?
生:为什么课文主要写到老师,而题目却叫理想的风筝?
师:看来同学们都想知道“理想的风筝”是什么意思?题目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这个问题,现在就请同学与周围同学交流交流,开始
2、释疑
生;“理想的风筝”指刘老师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生:刘老师把放风筝当作是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把自己的理想装在风筝里面,然后放飞蓝天,让他的理想飞上蓝天。
师:我明白了,原来风筝是理想的象征,是刘老师理想的寄托,是刘老师热爱祖国、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精神寄托,刘老师放飞风筝,就是放飞理想,追风筝就是追求理想,他希望自己也能像风筝一样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在天与地之间有所作为,所以题目叫理想的风筝,再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三、读写结合
师:同学们问这么多问题,该我问你们了,这篇文章在写作文方面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生:对,学语文同时也是积累语言的过程。
生:从这篇课文我学到的写作方法是:可以用一个件物体来写人,同时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比如,“每次旋转都引起学生一次激动的心跳”,这是作者和同学们当时的心理活动。
生:从这篇课文中我学到了作者以物联想人又将风筝与人物性格联系起来,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师:的确,这篇文章作者是采用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从而表现自己对刘老师敬佩之情。
生:作者在文章开头描写充满生机的春天,从而联想到刘老师,借物来赞美刘老师,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学习。
生:写人的作文可以先写人物的外貌特征。
师:文章怎么写刘老师的外貌,一起读吧。
生:齐读
师:从他的外貌我们看出刘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从他的外貌我们看出刘老师是个忠厚、老实的人。
(板书:忠厚)
生:题目不一定很直接,它这个题目蕴含着很深刻意思,就是话中有话,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学习。
生:这篇文章以春天的景物引出我对刘老师的回忆。
师:写得美吗?
生:美
师: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美读
师:文中不仅采用借景抒情,而且通过板书、讲课、提问同学、放风筝、追风筝等具体事例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这种写法叫以事写人(板书:以事写人)
师:这种方法可学不可学
生:可学
四、拓展延伸
师:学到这里,你想对刘老师说句什么话/
生;刘老师,您的顽强让我佩服。
生:刘老师,您对生活有着这么纯朴,强烈爱与追求,真让我感动。
生:刘老师,您上的课真好,与我们江老师差不多。(生笑)
师;我不敢跟刘老师比,但谢谢你对我评价这么高。
(师谦虚)
生;刘老师,您是我一生中最敬佩的人。(发自肺腑的)
师: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帮助,但是他们也是一个坚强的群体,他们以正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生存着、生活着,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这是中国燕赵残疾人王建华在表演口写书法,再往下看(出示课件:千手观音)了解这个节目吗?
生:了解
生:表演节目的都是些聋哑人。
生:这是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个节目。
师:一起欣赏吧!
生:津津有味地欣赏“千手观音”片断
师:精彩吗?
生:精彩!
师:这个节目荣获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的特别大奖和一等奖。同学们,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我们应把困难当宝藏,把挫折当存折,相信彩虹总在风雨后。请欣赏《真心英雄》(播放课件:《真心英雄》)会唱的同学跟着唱。
生:小声跟唱。
师;不知不觉下课铃响了,回去请同学们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三遍,并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 篇3
设计意图: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透过语言文字,品味文字蕴涵的情意,是语文教学的真意。《理想的风筝》一文,作者把浓浓的师生情意融入平淡的文字之中,让学生品出情、读出情、升华情,以及反刍作者如何表达情是这一课教学的关键所在。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春天,作者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赞扬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老师尊敬、爱戴之情。全文以第一人称叙述,采用倒叙的写法,触景生情,回忆了自己的亲眼所见。文章语言生动,饱含深情。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讨论解决。
3.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师生情,受到刘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
4.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作者含蓄的叙述中,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热爱生活,顽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你在放风筝时的心理感受。
2.师导入: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设计意图:用课文中抒情的段落,配乐朗读,导入新课,让浓浓的师生情扑面而来,快速地让学生进入这种情感氛围。随之,让学生围绕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教师出示提纲,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认真品读,联系全文,想想这些句子有何象征意义。
3.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围绕刘老师讲了哪些事。
4.标出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动?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在读准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课文通过几件事表达了浓浓的师生情,对刘老师产生了怎样的印象,这样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的脉络,浓浓的师生情也随之走进学生的心田。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逐题反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生字
(二)检查读通课文情况。
(三)结合问题反馈,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
1.品读描绘春天景色的语段。
2.读文,了解刘老师,受他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
3.谈谈你了解到关于刘老师的事后的心里感受。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设计意图:抓细节描写感悟师生情,结合实际谈感悟体会,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圈划批注,静心默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围绕细节描写深入阅读,教师适时穿插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节,起到了很好的激情升华作用。
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课文。
1.谈谈你学文后有何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谈。课文内容思想;文章的表达方法。)
2.教师系统地小结。
3.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跳出文本,反思表达效果,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在学生感悟浓浓的师生情之后,找出文中直接表达的句子,结合细节描写,明白这是夹叙夹议的写法。让学生诵读课文1——2节,明白虽未写人,但很重要,这是借景烘托的写法。出示2个过渡句,让学生明白文章结构的严谨,从而向学生传递了写作的方法。最后,拓展阅读作者《谢谢老师》的句段,使学生的情感升华推向高潮。课虽尽,而意深远。
板书设计:
上课 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
22.理想的风筝
放风筝 热爱生活自强不息
教学反思:
《理想的风筝》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因这篇课文较长,课前我让学生充分的预习,把课文读熟并解决文中的生字词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读自悟。尽量让学生通过读来感悟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但还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的。
【六年级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相关文章:
语文 -理想的风筝08-15
理想的风筝六年级语文教案07-05
小学六年级语文理想的风筝教案01-17
《理想的风筝》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01-18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05-07
语文 - 14* 理想的风筝08-15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语文教案01-17
语文《理想的风筝》教学反思01-30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理想的风筝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