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第一课《好朋友》
课 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感受音乐,合着音乐做扮演,鼓励同学的发明性
重点、难点
完整的感受歌曲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道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玩具兵进行曲》进入教室,做自身喜欢的动作,教师提示同学合着音乐走或跳。 二、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1.讲讲你听到了什么? 2.让同学自身合着音乐将听到的音乐形象用动作表示出来 3.教师展示道具头饰,让同学选用道具进行扮演 4.提示同学听出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 5.复听,在大喇叭和小喇叭出现声音时用动作表示 三、扮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1.按节奏问新朋友的名字 × × | × × | × · × | × - | 你 的 名 字 叫 什 么? × × | × × | × · × | × - | 你 的 名 字 叫 什 么? × × | × × × | × × | × × × | 我 叫 (× ×) 我 叫 (× × ) × · × | × × | × × | × 0 || 你 的 名 字 真 好 听 2.做音乐游戏 围成内外两个圆圈,两个圆圈的同学相对按节奏问对方的名字.然后按个交换 3.听音乐做游戏 4.哼出自身喜欢的旋律 5.请同学跟音乐问同桌 6.教师纠错 7.跟琴边扮演边演唱 四、组织下课,听《玩具兵进行曲》出教室
教学随笔
同学喜欢并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学习歌曲
教学内容
第一课《好朋友》
课 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的情绪,鼓励同学与以音乐的方式扮演不同的角色,调动同学参与的积极性 2.学习直观感受歌曲旋律的高低,歌曲所表达的情感,鼓励同学自身创编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用动作表示对乐曲《口哨与小狗》的感受 难点:区分乐句(1) 35 6 5 | 31 2— | (2) 56 1 3 | 23 1—|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口哨与小狗》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聆听《口哨与小狗》 1.聆听音乐谈谈自身的心情是愉快还是悲伤 2.音乐中出现了声音? 3.复听音乐,为小狗的声音图上颜色,并想象还听到了哪些声音将你听到的形象添在书本上 4.鼓励同学自选角色扮演 5.请同学自由上台扮演,演男孩和小狗 四、扮演《拉勾勾》 1.念儿歌扮演:金勾勾,银勾勾,小小指头勾一勾,金勾勾,银勾勾,我们都是好朋友. 2.播发歌曲录音,启发同学扮演 3.听录音拍手 4.听教师范唱,同学默唱 5.随教师歌声轻轻跟唱 6.发现同学唱的不准确的地方和时纠正。 7.跟琴演唱歌曲 8.鼓励同学自编动作扮演歌曲 9请同学自由上台扮演 五、师生再见 六、组织下课 听音乐《口哨与小狗》出教室
教学随笔
同学很喜欢学习歌曲《拉勾勾》,因为这是小朋友平时的'游戏,从游戏中学习这首歌曲。
教学内容
第一课《好朋友》
课 时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2. 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和《拉勾勾》 难点:同学认识音乐标志并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背唱《你的名字叫什么》 1. 听音乐律动 2. 教师范唱歌曲,同学拍手跟上节拍,心里默唱 3. 教师弹琴,同学跟琴演唱歌曲 4. 教师做律动,同学背唱歌曲 5. 同学跟琴背唱歌曲 二、背唱《拉勾勾》 1. 做拉勾勾的游戏 2. 跟音乐律动 3. 跟琴演唱歌曲 4. 教师律动同学背唱歌曲 5. 同学跟琴演唱歌曲 三、认识课本上的音乐标志 1. 教师用动作扮演,请同学说说在干吗? 2. 教师说动作,请同学扮演 3. 请一位同学扮演,让其他同学猜猜他在干吗? 4. 看看书本上的音乐标志,认认这些标志 四、课堂小结,组织下课
教学随笔
通过完整得聆听,同学学会了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两首歌,调动同学学习兴趣,感受音乐,欣赏了歌曲乐曲《玩具兵进行曲》,《口哨和小狗》
语文教案 篇2
自读导言
同学们,有一部古书叫《列子》,其中的《汤问》里有一个故事叫《愚公移山》,谁能背一背这个故事的关键的几句话?谁能创造性地讲一讲这个故事?有所依托地借鉴,在借鉴的基础上出新,是创造的一种方法。许多科学发明,许多新颖设计,许多艺术作品,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创造出来的。当代诗人韩东的《山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读一读这首诗,弄清下面几个问题:
1.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感情世界和人生感悟?联系你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有哪些感悟。
2.这首诗与前面学过的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3.你看这首诗可能从哪些地方借鉴了《愚公移山》?创新的地方在哪里?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创造?
4.你认为这首诗的美表现在哪里?
(解说:前边的谈话暗示学生要学会联想,对知识能够迁移,能融会贯通。中间两问,是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并且暗示学习要抓关键,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后面3个问题,是引导学生自读这首诗的步骤和目标。第3问是一种推测,可以训练学生活用知识,迁移思维,培养创新出异的习惯。)
自读程序
1.朗读,达到朗朗上口。
2.默读,思考第1问。
3.交流,谈谈理解感受。
4.比较,体会这首诗与前两首诗表现手法的不同。
5.联想,畅谈诗人的借鉴和创造。
6.升华,总结诗的美学意义。
(解说:根据诗歌欣赏的一般程序安排这6个步骤,目的在于学会欣赏诗歌,先整体感受诗歌文本,熟悉整体内容,奠定鉴赏基础;然后,把自己放进去,用心去体会,进入诗人的世界,形成感情共鸣;再从诗中走出来,理性地分析诗人创作的经验和创造的美学效果。)
自读点拨
1.如何理解诗中的`“山”和“海”这两个意象?诗人笔下的这两个意象在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上起什么作用?
点拨:诗中的“山”在这里已经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山”了,它具有了多重的象征意义,它引起读者的联想将是多方面的。这“山”可以让人想到艰苦的环境,想到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想到前进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想到人类进化中的漫长历程……这“海”则让人想到光明的前程,想到理想的目标,想到期望的事业,想到丰硕的成果,想到追求的境界,想到人生的金顶……通过这一系列的联想,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蕴涵了诗人积极昂扬的人生追求态度和启迪人生的哲理思索。他对现实不满足,说明他是清醒的;他因为清醒,所以在思索;这个思索过程是曲折,四节诗就反映了这个曲折的历程;他对美好的未来有着热烈的向往和追求,他对人生进程有着深刻而睿智的反思。这正反映了才从动乱年代走出来的一代年轻人在人生问题上的深刻思考,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方面的积极探索。诗人借用“山”和“海”这两个意象艺术地反映了一代人的思想感情和思索历程。联系我们的祖辈、我们自己的情况,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共鸣。
(解说:这个步骤的意义,一在于引导学生找意象,二在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三在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意。)
2.怎样理解诗中第一节的父子对话和“他不做声了,看着远处/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点拨:“他”的连问,看似重复,但含义深刻,表现了他思索更远,追求更远,对现实开始反思。父亲的回答,也已经显出了不耐烦,对儿子的发问是不屑呢,还是使他难堪?“他”“不做声了”,是父亲的冷淡回答使他的情绪受到挫伤,还是他的思索更趋于深刻?
(解说: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把学生引向深刻品味。点拨也只提问,引思路,意在打开思索之门,答案可能是多样的,不宜扣得太死。)
3.第四节“他只是遗憾”让你想到了哪些事情?这“遗憾”只是对父辈的抱怨吗?这里面是否包含了某种哲理?
点拨:想到的事情可能会很多,如:今天,“他”在“遗憾”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如果我们这一代还不努力,下一代将要对我们的作为表示遗憾了。为了不使后人遗憾,我们应该立即行动,做出无愧的努力呀!可见,这遗憾,不仅仅是抱怨,而更重要的是深层思索和多层的启迪。诗句让人想到的哲理也是丰富的,如:人一生到这个世上,他就不是只属于自己的了,他就该担负起不该忘却的对他人的责任。
(解说:这也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会在诗里找问题,会跳出诗外找问题,开发思路,引发联想。点拨只是举例性的,意在启发学生作多向思考,答案不求惟一,言之成理即可,训练了思维即是目的。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如这首诗的美学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形象美、哲理美、意境美等),这首诗的创新意义在哪里(意境的开掘深化,思索的宽广深入)等。师生都可以开发,能够提出有水平的问题了,就证明学习进到了一个较高层次。这个训练的余地应该留给学生。)
自读思考
阅读下面的诗句,比较它与《山民》的异同。
理想
流沙河
理想是石,
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
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
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
引你走到黎明。
(解说: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思维,开拓欣赏途径,加深对《山民》的理解。思路要点:相同点,都涉及到理想问题;不同点,思考层面不同,思考角度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表现侧重不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太阳花)特点描述的写法。知道太阳花花期的特点体会太阳花顽强向上,把有限的精力尽情绽放的品格。理解个人与集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
2、品味语言,体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增强语感。
3、复述课文重点章节,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仔细体会课文内容,思考花与人的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轻松导课,激起学趣
在院子的角落里,默默地盛开这样一些不起眼的.小花,它们永远向着太阳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它就是太阳花。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
出示课题:种一片太阳花(板书)
二、提纲挈领,抓住要点。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太阳花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2、轮读课文,分别正音。
三、初读品味,切入主题。
1、学习1――5段,从中你了解到什么?全班交流。
2、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家选择太阳花来种的原因是什么。
是啊!由于太阳花很好服侍,所以大家选择了她。
四、课堂。
语文教案 篇4
一、导入揭题
1.出示黄叶:同学们请看,今早老师在上班的路上,玄武湖边捡了两片――黄叶,我为什么要悄悄珍藏这两片黄叶呢?因为在我的心目中,“黄叶”是秋天的象征,那么在你们的心目中,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你们眼中的秋天色彩斑斓,转眼间,有到秋天了。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让我们跟随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大自然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板书:秋天王宜振)
3.简介王宜振:王宜振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山东人,今年60岁了,和我们学校的`王校长、卢校长、卢老、耿老崔老师(正好在听课)他们是同辈人。他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知心朋友。(指读名字,注意“振”的发音)
二、初读课文
4.请看(出示课件秋景图,《秋日私语》音乐响起),老师朗诵全诗。
5.看了秋景,听了描写秋天的诗,你对秋天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生自由发言)
6.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迷人的,而诗人笔下的秋天更令人陶醉。你一定也很想读读这首诗吧?请同学们打开书到17页。
注意听要求:(1)边读边标出小节数;(2)读准字音,圈出生字;(3)读顺句子,注意长句子中间的停顿。
放声地朗读这首诗吧。(生自由读书,圈点)
7.这么美的诗,我们要想读好,首先要读准(字词)。
(1)出示词语:桂子、香气、苹果、红袄、葡萄、紫袍、(后面是书后3词语);
(2)注意读音(这些读音和写法也要看仔细):脚印、柔韧、珍藏、红缨、嚷着。
8.全诗共有几小节?想不想读给大家听听?(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好,看看他们字音读准了没有,语句读通顺了没有,听上去是不是很美?
(指名读每一节,注意正音评析;重要的诗节,正音后全班齐读或男女生分读)
9.这首诗写得这么美,你最喜欢哪些部分呢?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然后,再指名读,喜欢这部分的同学一起读)(老师注意引导每一节的熟读)
10.我们读了自己最喜欢的诗节,跟着诗人走进秋天,看到了秋天,那么你能告诉大家这首诗主要写了秋天的哪些美丽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呢?(板书:美景――红色笔)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生自由读画)
11.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老师顺势引导归类、板书:秋阳、秋风、秋色、秋实、秋香)
12.风景如画的秋天,秋阳娇艳,秋风飒爽,秋实累累,秋色怡人,秋香飘溢(师指板书),让我们伴随《秋日私语》的优美乐曲,再次轻轻齐读这首诗。
三、教师小结
13.读到这里,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呢?(生自由说)
下节课我们继续品读,继续欣赏。
四、练习写字
14.现在来看看这一课的生字,你认为哪些字读写时要特别当心的。
15.老师范写“柔”、“肠”。(边写边将注意点,生跟着书空)
16.学生完成书后2描红练习。
五、板书设计
4 秋天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学会细致的观察并生动地描写。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创景导入
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景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
(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二、师生共赏
1、师生同读:
(配乐配画)师:深情朗诵。
生:深情朗诵。师生齐诵。读后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
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
2、师生同赏:
⑴ 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
(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
喜欢的词语:
① 嫩嫩的、绿绿的
② 偷俞地、钻
理由:
① 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
② 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 无意识的、无情感 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喜欢的句子: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⑵ 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老师参与在一个小组内)
⑶ 全班交流,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
3、师生同写:
师生读最后一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_______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4、师生同绘:
出示画板,共同描绘美好的春景图。(重点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然后描画)
三、精彩展台
同唱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里》,唱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春天究竟在哪里?或在哪里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应该是怎样的(描绘你眼中的春天)?(口头作文)
四、作业布置
1、课外在网上查阅朱自清简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简介及作品篇名写在摘抄本上。
2、在网上查阅并摘抄描写春天的诗或文。
第二教时
五、写作训练
以家乡的春为话题写一篇写景散文。
六、词汇参考
朗润 酝酿 卖弄 宛转 嘹亮
黄晕 烘托
(见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尽量用上这些词语。)
【板书设计】
春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 全文,开启下文)
二、描春
1、春的总的轮廓: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2、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 图、迎春图)
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草
坐、躺、打、踢、赛、捉──人
春花图(花争春):态──桃、杏、梨,赶趟儿。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风图(风唱春):触:抚摸
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春雨图(雨润春):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
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灯、人、房屋
迎春图(欢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颂春
三个比喻句(春天像)
语文教案 篇6
第二课时
一、写作成果展示
(一)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活动。(课前准备,组长分配好任务)
要求:
1、一组一个话题、人物,如“有人摔倒了”、“那一天,我遇到了他(她)”、“一个外星人站在我面前”等。
2、小组同学依次接龙,每人至少说一个完整的句子(或一个情节),承接上面的内容,时间每人2分钟,到结尾的同学要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3、每组推荐一个同学把故事完整的复述下来,在全班展示,比一比谁的更精彩。
4、评说:对每组的故事进行评价,结合故事的组成要素分析,学会写故事。
二、练笔实践
1、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
2、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书包、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外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以《XXXXXXXXXX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要求:
1.当堂作文。
2.推荐作文评讲。(1)同桌互评。(2)教师点评。
3.布置作业:同桌间互换作文修改。
4.将推荐的佳作投影出来全班点评,修改,再打印出来供大家分享。
【范文引路】
书包的故事
裤腿书包
我爷爷的书包是个裤腿书包。那时候,爷爷很想上学,可是家里很穷,兄妹多,买不起书包,交不起学费,在爷爷再三央求下,祖奶奶把祖爷爷穿旧了不用的粗布裤子,剪下一条裤腿,缝住一头,另一头缝了根儿布条,就成了爷爷的书包,上面补丁摞补丁,可爷爷却视为珍爱之物!书本买不起,就自己用线把草纸装订起来,做成手抄本!即使这样,爷爷也只能上到二年级,就辍学了。
花布书包
爷爷有了自己的教训,坚决不想把自己的悲剧在爸爸身上重演,一心想让爸爸上学,可是,家庭无收入,穷啊!一次,爷爷狠狠心,把家中的口粮挤下来,挑着两筐红薯,走了40多里山路,卖钱,买了二尺布做了个书包,这就是爸爸的宝贝——花布书包。为此,爷爷在山路上摔了一跤,手上至今还留着划伤的疤痕。现在,柜橱里的那个背带都快拧成麻花的单薄的小布兜和里面那两本写着密密麻麻的小书,爸爸说什么也不舍得扔呢!因为那饱含着爸爸上学时的快乐与艰辛啊!
多功能书包
我的书包嘛是多功能书包:颜色鲜艳,质量上乘,功能齐备,有装书的地方,有放文具盒的地方,还有放水壶的地方。
书包不仅颜色鲜艳、容量超大,而且在设计上还做到了轻巧、舒适。瞧,书包的双肩带和背部都垫上了海绵,背起来减轻了不少压力。再看里面的书有彩图,有插画,个个装订精美,内容丰富。
告诉你们,这样的书包,我可不止一个哦!每年换一个,年年换年年新。
是啊,小书包,大见证,我们的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名师总评这篇文章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构思巧妙。文章用三代人所用的书包,讲述三代人不同的生活故事,三代人不同的生活故事又反映了社会的向前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这一主题,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2)妙用小标题。三个小标题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书包”的变迁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三个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的结构清晰而严谨。
(3)结尾点明主旨。小书包,大见证——社会岁岁新,生活节节高。
教学目的:
一、能够将故事叙述完整,并通过故事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二、发挥联系与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写出情节波澜,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三、写故事在突出情趣的同时,能够给人以启迪,引发读者对生活、生命的思考。
教学重点:学写故事
教学难点:故事给人启迪
教学过程:
一、理解莫言对故事的论述,激发学生写作故事的兴趣
我是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莫言
引导学生理解作家表达的观点:莫言认为,讲好故事也能获得巨大的文学成就,故事里面有真理和正义,一个人可以将终身讲故事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人生追求。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故事的体验,用几句话说说对“故事”的理解,如什么是故事,阅读故事有什么用,也可以分享自己阅读或写作故事的感受。
二、教师讲授故事写作的基本要求
学写故事,其实就是考察学生构思能力和写作能力。评价一个故事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你的故事是否耐看、耐人思考;二是读者能不能通过你的文笔获得一种精神享受。那么,我们如何写好一个故事呢?
(一)主题要鲜明且典型
你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什么主题的故事,如亲情、友谊或其他的社会现象。确立了主题就确定了故事的中心内容。有时一个故事会有多个主题,这时你必须根据你对事件的把握找出最能吸引人的主要事件作为你故事的主题。
(二)结构完整,有头有尾
写故事,一定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开头部分要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清楚何时、何地、何人,将要去做何事;中间部分要详细具体地叙述故事发生、发展的经过,叙述中还要抓住主要的人和事;结尾部分要交代清楚故事的结局,或加上自己的感悟等。
(三)情节要曲折而有致
要想写好一个故事,要尽可能避免平铺直叙,可以在情节中设置一些小悬念,增加一些波折,或使结尾出人意料等。如蒲松龄的《狼》,篇幅不长,但写得一波三折,中间还设置了一些小悬念,读来引人入胜。
(四)塑造人物,个性鲜明
故事中一般还要有人物,而人物主要通过其性格或形象来体现故事的意义。因此,故事中的人物一定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有趣味。如《孙权劝学》中,吕蒙就是一个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由借口“军中多务”不肯读书,到“乃始就学”,到“非复吴下阿蒙”,乃至令人“刮目相看”,表现了他听从劝告、学有所成的进步过程,也体现出他志趣的发展变化。这样写,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五)联想想象,丰富情节
设定故事情节后,可以通过适当的联想与想象去丰富细节,使情节更加曲折,人物更加生动。如《卖炭翁》中,作者对卖炭老人的外貌和心理做了细致的描绘,特别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将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刻画得如此真切,催人泪下。
三、布置写作题目,进行写作实践
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
提示:
(一)选材
可以写身边或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写给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
(二)立意
可以表现暖心的故事,歌颂真善美;可以揭露骗局,抨击假恶丑。
(三)选择的某事件只是一个基本素材,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增加情节的曲折性,使故事更吸引人。
(四)写完后读给别人听,看看是否能够吸引他们,并参考他们的意见作出修改。
四、选取生活故事,进行综合写作实践
明确要求:围绕写作实践题,以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引发一则故事,以《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结合写作提示,指导学生进行构思:
第一步,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去写故事。填充的词语既是故事情节的核心要素,也能引发故事的题目意蕴。如《窗的故事》,透过这一扇“窗”能够看到什么?如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又如善恶、美丑、是非,等等。
第二步,列写作提纲,构思主要情节,设计情节的波澜起伏。以《窗的故事》为例:
开端:根据情节设置人物,设计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如何出场,适当运用环境描写,再现故事场景。
发展:描述关键事件,打破主人公生活的平衡,激起主人公恢复平衡的愿望;通过情节发展,激活不自觉的愿望,与自觉的需要发生矛盾。
高潮:将主人公送上满足愿望的求索之路,矛盾冲突激化,表现冲突场景。
结局:矛盾冲突得到戏剧化解决,设计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
第三步,发挥合理联想与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凸显人物个性。结合《窗的故事》,重点围绕小说高潮部分进行片段练习,写好后展开讨论,说说哪些细节准确传神,能够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
五、学生课堂写作实践
六、板书
写故事的基本要求:
主题要鲜明且典型
结构完整,有头有尾
情节要曲折而有致
塑造人物,个性鲜明
联想想象,丰富情节
语文教案 篇7
自读要求
1.通过默读训练,提高自己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
2.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利用表格等形式来梳理文章内容。
3.用“标注法”及“评注法”阅读文章。
(解说:对于一篇自读课文,只有让学生亲自阅读,亲自感悟,并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络,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学习侧重点
1.结合课内外知识,了解小行星的发现史和命名办法。
2根据说明文的体裁特点,理解作者组织文章的思路,即说明的顺序。
3通过本文与学术作品的比较,体会科普作品的写作特色。
(解说:对于本文的学习,首先应达到基本要求——读懂,即在解决字词问题的基础上,把握文章所蕴涵的文字内容;其次应深入探究的是,作者为了高效展示这些内容,采用了忑样的形式与技巧。前者是学习的基础,后者则是深化。
因此,结合说明文体裁的特点,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设置了上述三项学习侧重.长。)自读程序 1.默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
(l)划出读不准音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自查工具书解决。
(2)第一层次的思考题。
①围绕小行星,作者分别“漫话”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②用表格或其他形式总结小行星的发现史。
2.自学成果展示。
除语言交流外,可用实物投影仪等方式展示学生的自学成果。
3.第H层次的思考题。
根据本文依次说明的主要内容,应如何划分文章结构?从中又可分析出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来组织文章?
4分小组讨论学习。
5.汇报各小组学习成果。
6.自由朗读全文,并就语言的准确性及科普文章的特点做评点批注。
(解说:安排上述“自读程序”的原因有:其一,强化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我感悟,提高自学品质,形成适宜的学习策略。在课堂中,教师的作用应是:使用一切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用语言暗示、趣事导入或设置富有逻辑关系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学生阅读遇到困难时,适时予以点拨。其二,突出学习过程的意义。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感受语言的过程,而感受语言是达到领悟语言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拥有了许许多多这样的阅读经历,才会形成对语言敏感性、联想性、想像性的认识,才会积累属于自己的阅读经验,也正因为如此,才可能会在其中蕴藏着可贵的独立性、独创性,才会克服消极被动学习等弊端。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应真正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诚心作学生探究问题的伙伴,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敢于挑战书本与权威,敢于发表一己之见。)
自读点拨
1.知识性与可读性并举。
《漫话小行星》一千余字的篇幅,清晰地说明了小行星的.发现史、命名方法等有关知识,内容丰富,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即科学性。同时,作为科普读物,作者采取了多种形式,把单调的天体知识变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趣味盎然。第一,文章列举了大量事实,介绍了小行星被发现及命名的生动事例,引人入胜。第二,作者既讲克得饔镅缘淖既沸裕又突出了语言的生动性?
2顺序合理,思路清晰。
小行星的发现是为其命名的基础,而命名后准确的观察又是产生新的探索的基础。本文就是根据说明对象本身的规律性,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顺序来安排说明层次,因此,从全文整体考虑,当属逻辑顺序。然后,在说明小行星发现史这一局部问题时,作者则又采用了时间顺序,将两百年间的发现依次有选择地进行介绍,虽内容繁杂,却杂而不乱,条理分明,脉络清晰。
附:小行星发现史简表 时间
发现人 星名
1801.1.1 皮亚齐 谷神星
1802 奥伯斯 智神星(2号小行星〕
1804 3号小行星
1807 4号小行星
1845 业余天文爱好者 5号小行星
到1891 年.共发现了322颗
目前,编号的小行星超过8000颗
(解说:在进行说明文教学时,应围绕其文体特征来学习,如紧扣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方法及语言等。《漫话小行星》就以其流畅、准确的说明,顺序合理、脉络清晰地给读者上了一节生动的科普课,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而形象丰富的语言,灵活的说明顺序又引发了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因此,将上表定为点技重点。)自读思考 1.清在摘抄本上写下学习本文积累的词语或句子。
2.选取文章中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的两个例子,分别点评,每处字数5O字以上。
3介绍你上学以来更换书包(或其他一种学习用具)的历史。注意:①按照时间顺序来写;②要求1OO字以上;③应略写更换原因,而对书包(或其他用具)的形状、颜色等作具体说明。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天地》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