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的.:在学生系统复习之后,进行的综合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综合运用知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试卷检测)
9 11
1、
2、在○里填上>、<或=。
8 ○ 14 - 4 17 - 10 ○ 3 + 4 10 - 6 ○ 6
9 ○ 9 + 3 7 + 4 ○ 7 - 4 10 +0 ○10 - 0
3、从大到小排列下面各数,并填入( )里。
13 10 9 15 12 20 18
( )>( )>( )>( )>( )>( )>( )
4、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1的数是( )。
20里面有( )个十。
5接着画下去,画满10个。
○△△○△△
□○△□○△
6、☆☆☆☆★☆☆☆★☆☆
一共有( )个☆。从左边数,第( )个和第( )个是★。
请把第1、3、7、11个涂上颜色。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1-19,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3”,提问:这是多少?谁能很快在桌面摆出13根
小棒,让老师能一眼看出是13根。
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看着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指名说。
二、小组合作学习: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数字卡片,想请小朋友们摆一摆小棒、写写算式好吗?
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每组四个小伙伴讨论一下,找出你们最喜欢的数,派代表来把数字卡片和汇报卡拿回去,然后大家先按卡片上的数字摆小棒,再根据小棒图写出四个算式,写完后把数字卡片和汇报卡贴在黑板上。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作辅导。
展示评议汇报卡。
师:我们看一看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10。
师:这就是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三、总结归纳,再次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往往们还可以分一分,可以怎样分?
生: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师: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科学家给加法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起了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教师边说边板书)谁愿意向老师刚才那样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加法家庭里的成员?
指名说。
师:减法家庭里的成员也应该有自己的名字呀,谁想给大家介绍?
让已经具备这一知识的学生来介绍: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教师板书:被减数、减数、差。
同桌互相介绍加、减法里各数的名称。
四、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了,大家有
没有准备好接受挑战?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快速口答(可指名答、开小火车、小组间互相一问一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游戏,体验“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3.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中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通过“抢椅子”游戏活动引入新知的学习。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1.师生对话。
每人坐在一把椅子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了?(有一个人没有椅子)为什么有一个人没有椅子呢?(小朋友多,椅子少)教师给学生一定的交流时间,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以便更好的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2. 认识“>、=、<” 。(语言表述)
课件出示教材上学生与椅子对应的示意图。
一个小朋友一把椅子,还有一个小朋友没有椅子,我们就说小朋友多,椅子少,也可以说椅子少,小朋友多。
那么我们怎样做之后就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把椅子了?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按学生的做法再坐一坐,然后边呈现教材上的`学生和椅子的对应示意图边让学生理解:一个小朋友坐一把椅子,每个小朋友都有椅子,我们就说小朋友与椅子同样多。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依次完成练一练习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做题的情况给予指导。
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表现的如何?
板书设计:
多些 少些 同样多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能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与顺序,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老师告诉你上下楼梯时该靠哪边走吗?(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上楼梯图)问:你知道他们应该走哪边吗?怎样就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左右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知识。
1、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师:对我们来说,手的功劳可大了!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通常用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
(平时我们经常用右手写字,吃饭时拿筷子,老师提问时用右手举手……用左手压住本子,吃饭时拿碗……)
师:是的,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他们配合起来可以做很多事情,在我们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呢?
(学生回答: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左腿右腿,……)
小结:与右手同侧的就是我们的右面,与左手同侧的就是我们的左面。(多媒体出示)
师:我知道同学们很喜欢做游戏。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不过,做游戏时一定要认真听,同时还要考考你的动手能力喔!(多媒体出示)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左手拍拍左肩,右手拍拍右肩。
左手摸摸左耳,右手摸摸右耳。
左手拍拍右手,右手拍拍左手。
左手拍拍左腿,右手拍拍右腿。
左手摸摸右耳,右手摸摸左耳。
2、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
(1)找邻居
师:我们的身体上有左右的好朋友,我们座位的左右也有我们的好邻居。坐在你左边的邻居是谁?和他握握手。右边的邻居是谁?和他招招手。(注意,有的同学只是左边有邻居,有的同学只是右边有邻居,一定要分清哟!)
小结:观察物体在左还是在右,要以观察者的左右为标准。在观察者的左手边就是左边,在观察者的右手边就是右边。(多媒体出示)
(2)、整理书桌。
师:请把数学书放在书桌的右面,铅笔盒放在书桌的左面。
(3)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说说自己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个环节的活动,从身体上的左右扩展到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加深学生对左右的理解。)
三、解决中运用,体验生活。
师:讨论:
①指名学生和老师一起玩“拍手”游戏。
②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右手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
③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
④为什么?
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
师小结:如果我们面对面,你的左边就会对着我的右边,你的右边就会对着我的左边。(多媒体出示)
(体验握手感受相对性)
师:握手是一种礼节,通常用右手,请个同学来和老师示范一下。
师:不仅是上下楼梯,我们的车辆也是这样,靠右行驶,我们走路也应该走马路右边……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
四、基础练习题(多媒体出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摆图片,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五、能力提升题(多媒体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练习题,使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左右的理解。小蚂蚁吃南瓜的题目,是一道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学生通过独立尝试与集体交流,体会路线的多样性,并且利用上下、左右来叙述物体的位置和行走路线。)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左右,今天你学得开心吗?你有收获吗?(指名回答)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第2课时 认数1~5的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14页。
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1~5各数,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
3、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比较到位地书写1~5各数。
教学难点:
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记数器、数卡。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从1到5数一数。反过来数一数。学生按顺序数数。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几个数。
二、基本练习,查漏补缺
1、“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卡片,让学生读一读,让学生排一排。
2、“想想做做”第6题画出花瓶中缺少的花。
老师说明题意,花瓶上表示的是应该有的朵数,数一数少几朵花,你能添上吗?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添了几朵,为什么?
3、“想想做做”第7题。
小朋友观察图中的星星,你发现了什么?
4、“想想做做”第8题。
小朋友们根据小女孩的'描述,你能描述其他小朋友的位置吗?
5、“想想做做”第9题规范写数。
在日字格里写数。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评价,拓展延伸
1、今天你哪些方面有进步?
2、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过1~5这些数?
教学反思: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学习完1~5各数之后,教师让学生找找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实例。此时,教师又将与1~5有联系的生活中常见的几楼几单元等实例呈现给学生,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体会到原来生活中与这五个数有联系的事物还有很多,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内容: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2、一方面巩固钟表中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看接近整时的'钟面,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
教学重点:认识图形,并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认识图形
二、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1、学生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1)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2)教师分别指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学生举起对应的几何图形。
(3)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说出每种物品是什么形状?
(4)指名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1)学生回答有哪几种图形,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问: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学生再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3.对比
(1)教师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盒子,和盒子一个面大小的正方形,指名说出名称。
(2)问:谁能说一说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每一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3)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长方体、圆柱的面各是什么形状?
(4)完成第7、8题,集体订正。
二.认识钟表
1、拨钟,分组活动,让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每个整时和半时,小组中同学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2、认钟,教师拨钟,学生认;指名拨钟,学生认。
(1)引导学生观察整时:时针和分针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稍偏了一点。告诉学生: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2)完成第9题。
同座相互说一说,指名说,并说一说为什么?
3、数字表示法
(1)问:你们认识电子表上的时间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认的?如果我们要把钟上的时间跟电子表一样表示,你会吗?
(2)第6题,学生完成,点四人板演,集体订正。
三、游戏:
在盒子里摸图形,学生摸出来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复习了哪些知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教学内容:
课本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能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
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课前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教材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复习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口算卡片练习: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
5+0= 4-1= 3+2= 5-4= 3-0= 3-1=
2+2= 1+2= 3-2= 0+3= 4+1= 5-2=
相机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二、基本练习
1、练习五第1题。
课件依次出示第1题的四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每题要说清楚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
图1:师:左边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会列式吗?让学生独立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请学生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再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4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5是怎样得出来的?)
图2:右图小鸟们在干什么?你能自己列式吗?
图3、4减法同上
2、练习五第2题。
导入:小鸡妈妈带着它的孩子出去玩,但是半路上走散了,你能帮每只小鸡找到它的家吗?
(1)课件出示第2题图,引导学生弄懂题目的意思。提问:怎样可以知道小鸡的家在哪里呢?你打算先怎样做?
让学生理解:先要算出小鸡口衔的算式的得数,再把这些算式与相应的房子连起来。
(2)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在书上连一连。
(3)集体反馈,课件进行演示。
三、综合练习:
1、练习五第3题。
(1)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写出结果。
(2)比较,说说每组中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左边两题你发现了什么?中间的两题呢?右边的两题呢?
第一组重点体会:一个数加0和一个数减0都得原来的数。
第二组重点体会:看清运算符号并认真计算的重要性。
第三组重点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得数不变。
2、练习五第4题。
(1)课件出示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画了什么。
(2)教师示范提问:有三个小朋友在跳绳,又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
学生在书上列出算式后进行交流。
(3)仿照老师的方法,根据图上画的,同桌互相说说图意,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把算式写下来。
(4)学习第二幅主题图。可以直接让学生提问。
3、练习五第6题。
师:谁来说说怎样才能把算式写的又好看又整齐?
让学生先在书上描一描,并写出结果。再在写字本上独立写一写。时间不够,可安排作业。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五
1. 4+1=5 3+2=5 4-1=3 2-2=0
3. 5 5 3 5 4 4
教学反思:
加、减法含义、计算及实际应用,都是小学教学中最基础的知识。特别是口算内容,掌握得好与不好,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使学生尽可能熟练地掌握。
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的题目,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口述题目及表述计算过程的能力。
加强同学间的交流,让学生体会:解决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计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同学们,你们想参加吗?好,老师这就带你们去。
二、新授:
1、我们先去聪明屋,看看那里的题你会不会做。
2、出了聪明屋,我们再去智慧山瞧瞧。
请同学们把3座山峰上的3个数字加在一起,看谁先找到好方法,最快算出来。
通过此题是学生能熟练运用凑十的方法计算,加深理解。
3、接下来我想实现同学们的一个梦想,你们喜不喜欢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呀?你想不想把它摘下来呀?今天老师就让你们的梦想成真。大家看前边的黑板,我们把它看作蓝天,上面贴着12颗小星星,星星上都有数字。我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个人摘左边的星星,另一个摘右边的星星,然后把两颗星星上的数字加在一起,谁愿意来摘星星?
(一)教师指导操作:
1.学生分别摘下两个数字星星。(数字是几不限制)
2.教师列出算式,例:(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3.提问:
你是怎样算的?(例:先把8凑十,8凑十需要2,把6分成2和4,8与2凑十,10加4得14)
注:前三道题教学方法同上。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摘数字星星。
2.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写出计算过程。(同上)
3.找另一个学生到前边判断上一个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画上
4.提问:
你还能说出几道8加几,7加几,6加几的题,算出得数,说说你是怎样做的?(8+4,7+9,6+7等)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8加几,7加几,6加几的加法,同学们可真够棒的,只用了一节课就学会了还几页书上的知识。我们学会运用凑十法来计算,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凑十呀?(好算)
完成书后练习。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教学内容:西师版xx年级上(下)册xx页
执教者:x
教学课时: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xx,掌握xx。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x方法,体验xx。情感态度:通过感受xx,培养xx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找出重要的知识点)
2、难点:(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哪些知识学生比较难掌握)
3、关键:(结合实际,找出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实物、多媒体、一些数学图形
2、学具准备:实物、数学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或谈话引入或情景引入)
1、小朋友,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x内容,今天我再考考大家,看看有多棒。(生说后引入新课)
2、老师昨天遇到一个难题,想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怎么解决,今天我想叫大家帮老师一个忙,你们愿意吗?(愿意)生说后老师引入新课。
3、出示主题情景图引入。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
(1)、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小组交流。
(3)、反馈信息:
生1:我觉得xxxx。
生2:我认为xxxx。
生3:我是这样想的xxx。
(4)、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同学们表现的太好了。刚才我们通过xx方法,了解到xxxx,那老师觉得x—样更好一些。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只要你认真想认真做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一道练习题。
(1)、学生读题,了解题目意思。
(2)、指明学生答(学生举手回答)。
(3)、师生共同讨论。
(4)、完成练习题。
2、出示第二道练习题。
(1)、学生齐读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
(3)、个别展示。
(4)、集体订正。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操作实践中感受知识、学习新知识,在注重直观感受的同时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例如在认识1的时候先让学生感受一棵草、一只船、一盆花……让学生联想到:2可以表示什么;3呢;4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不只停留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
理解数“1、2、3、4”的含义。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一张数字卡片,老师1-10的数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1、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数数的吗?(演示课件:结绳计数)
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吗?
(二)活动二
1、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漂亮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 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演示课件:漂亮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学生可能说: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
4、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
5、谁能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三)活动三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四)活动四
1.建小足球队:学校的操场多宽敞啊,你们想不想去活动活动?我们就来组建一支小足球队.
2.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数字朝下)谁愿意参加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顺序站成一排)
3.同学们,台上有几名运动员?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4.假如让他们排成一队,可以怎么排?(学生讨论)
方法一:
(1、2、3、4、5、6、7、8、9、10)
方法二:
(1、3、5、7、9、2、4、6、8、10)
方法三:
(10、9、8、7、6、5、4、3、2、1)
(学生说出其中一种,台上小队员排队)
5.老师扮演记者采访:请问,你是几号运动员?你排在第几个?
6.请同学扮演小记者,向运动员提问。
7.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帮他们排队吗?
(10人一组活动:把自己座位里的数字贴在胸前,然后大家讨论可以怎样排队, 站成一队)
8.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是怎么排队的?其它小组可以当小记者提问。
(五)活动五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打算向谁学习他的什么优点?
五、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通过一幅小山村的图画,把孩子引入一个硕果累累的乡土风味的情景。这对久居城市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种新鲜。我适时的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在叙述图中物体数量关系的同时,让学生理解“1”即可以表示1个个体,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还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还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教材分析
在本册教材中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不再作为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而是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算式应用,然后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应用价值。而实际上,10以内数的合成分解与10以内的加减法只存在描述数量关系的形式上的差异,而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因此,材料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合成分解意识。本课《分苹果》就是创设了“分苹果”情境讨论了10的组成和分解,还把进一步体验10的组成和分解及其无意识记忆寓于练习和游戏活动中,逐步达到熟练有关10的加减运算。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入学不久,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大部分学生爱卡通图像、爱小动物更爱帮助动物们解决数学问题。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掌握9以内的加减法。根据以上的情况本课教学设计采用童趣与竞争相结合的方式。童趣在活动中贯穿全课。竞争拿奖励的苹果。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教学活动中认识“10”的'分解与合成。
2.理解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具体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善于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
情感目标:通过卡通动漫播放等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2.难点: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式。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引入。
1、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2、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这2个新朋友是谁?
3、板书: 1 2 3 4 5
二、尝试探索。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3)我准备拿5把玩具枪请好朋友玩。
(三)揭示课题。
1、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 、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2、板书:玩具 (1、2、3、4、5)
(四)指导书写。
1、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
2、指名板书。
3、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
4、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5、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
6、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板书设计:
玩具
1—5的数的认识与书写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教学内容:练习四
教学目标:练习看图意列式,会填写未知加数
教学重点:会填写未知加数
教学难点:填写未知加数的方法
课前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自己看图列算式,说图意。
生:10-2=8已知飞机里和飞机下边共有10个人,飞机下边有2个人,求飞机里有几人。用总数减去飞机下边的2个人,就是飞机里的8个人10-2=8
8+2=10已知盒子里有8块糖,盒子外边有2块糖,一共有几块糖?用加法。8+2=10
二、求未知加数
1.看盒里有几只果茶?(7瓶)再放几瓶就是10瓶了?(3瓶)你是怎么算的?(从7数到10,还有3个。10-7=3)
2.看:小刚做了几个灯笼?(6个)再做几个就是8个?(2个,从6到8还差2个,8-6=2)3.算一算:3题
三、看谁做的快
注意几减0还的'几。
四、小猫钓鱼看谁钓的最快
五、游戏:
猜一猜左右手凑10。 左右手凑9
六、赛跑
1.观察哪一队跑得快?为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算术问题?(两队共有几人?哪一队快?男生几人,女生几人,共几人?
七、作业:练习10以内加减法口算卡片
板书: ?人 8块糖
飞机图 2块糖
10-2=8 8+2=10
教学反思:多数学生计算较快。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课题:加减混合(教材67页例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记住第一次的运算结果。
教、学具准备:例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播放丑小鸭动画片断
你看过这个故事吗?丑小鸭讲的是它在小时候因为长的丑处处被人欺负,后来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那你知道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在哪里吗?
今天我们请来了白天鹅为大家做向导带大家去做客吧。
二、合作探究
1、教学天鹅例题1
播放动画
看:湖里有几只天鹅?
演示:又飞来3只
现在呢?谁能说出完整图意
演示:又飞走2只
说出正确图意,然后老师演示完整图意
湖里有4只,飞来3只,又飞来2只,现在有几只天鹅?
谁能把图意完整的说一遍?
你知道怎样列式吗?求先飞来3只,怎么办?
问: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4十3)
又飞走2只又该怎么办?
问:飞走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来表示飞走的2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4十3”的后面写“—2”。
师:这个算式们以前学的.连加、连减有哪些不同呢?
师:这个算式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是加和减混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式题(板书:加减混合)
这样的算式读做:4加3再减2。(学生齐读算式一遍。)
师:加减混合式题怎样计算呢?你知道吗?
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
你怎么知道先算4+3接着什么?用哪个数减去2?谁能说说4+3-2的意义?演示课件,鼓励学生把这道题计算过程说一说。
(这道题是加在前面,减在后面,就先算4加3得7,然后再算7减2得5。)
2、教学天鹅例题2
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湖里的天鹅吧,演示:先有4只飞走2只,又飞来3只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出图意,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
师:这道算式也是有加法,有减法,也是加减混合式题,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在书的方框里填数,指定学生说计算过程。
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看我们学习的和前面学过的连加连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吗?
刚才计算两题都是加减混合式题,第l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先算什么?第2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面?先算什么?
师概括:计算加减混合式题,加法在前面就先算加法,如果是减法在前面就先算减法。像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67页“做一做”题。
指定学生说图意。指名列算式。
问: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接着学生计算,填方框里的数。做完后订正。
(2)、做练习十五第1题。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题意,边讲边填,集体订正。
学生说计算过程。
四、课堂练习
1、练习十五的第2题。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算式。
2、练习十五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总结:加减混合运算应怎样计算?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0-10各数,会用0-1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0-10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数是数出来的,学写数字,会用0-10的数字表示事物的个数,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
理解数是数出来的,学写数字,会用0-10的数字表示事物的个数,建立数感。同时渗透对立的思想。
教学课时9课时
1.认识15的数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1―5各数。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你喜欢去动物园吗?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好吗?
二、探究新知
1.随着教师的引导,出示课件或挂图(动物园图)。请大家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图中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互相说一说。自学10-11页
教师:刚才大家把你从图中看到的和想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现在谁能大声告诉全班同学。
学生交流:天空中飘着白云,小鸟在飞翔,地上有几棵大树,熊猫在大树下吹口琴,猴子在爬树,小兔在玩跷跷板,花丛有各种颜色的花,河边有乌龟和小鸭,河里有金鱼、蝌蚪、荷叶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01-20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05-27
数学上册教案01-15
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教案01-03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01-19
一年级上册数学的认识教案02-24
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案05-20
(优秀)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05-30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优秀)05-29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