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4-07-16 16:29:58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范畴,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以冷暖色对比为主要表现方法的作品所产生的特有的美感,并且学习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科学的认识、理解色彩现象,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冷色和暖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对比的美感。

  应会:通过欣赏冷暖色对比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冷暖色同时运用所带给人们艳丽、热烈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使画面产生的特别艺术效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冷暖色对比的美感,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意识,提高他们画色彩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特有的美感。

  难点:冷暖色在创作中的运用。

  学习材料

  公鸡图片、彩笔、蜡笔、色相环

  教学过程

  一、再现回忆三原色与三间色:

  1.三原色:

  红色:热烈、喜庆

  黄色:明亮、高贵

  蓝色:凉爽、辽阔

  2.三间色:

  绿色:平静、清凉

  橙色:温暖、热烈

  紫色:高雅、神秘

  3.按照对色彩的不同感受,划分两大类,并说出划分的原因。

  教学意图:复习学过的知识,使色彩的学习连贯、循序渐进。

  二、感受探讨冷色与暖色:

  1.冷色给人的感觉:凉爽、寒冷、清新

  2.暖色给人的感觉:温暖、热情、舒适

  3.冷暖色在一起给人的感觉:鲜艳、热烈、欢快、兴奋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思维,由无意识到由意识的分析。

  三、分析研究“艳丽”的含义:

  1.“艳丽”体现在哪些方面:色彩、形状、姿态

  2.欣赏书中作品,看看艳丽体现在什么地方?

  教学意图: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冷暖色对比所产生的美感,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四、创作表现艳丽的大公鸡:

  1.提出作业要求: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只艳丽的大公鸡。

  2.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体验色彩冷暖对比的表现方法,感受对比色的美感。

  五、欣赏评述艳丽的大公鸡:

  1.组织学生欣赏、交流、评述。

  2.拓展:冷暖对比色适合运用到那些地方?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对学习色彩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运用色彩知识。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傣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走进泼水节。

  1.出示课文插图。

  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你能看着这幅图猜出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并说说理由。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傣族的知识,并从中引出“泼水节”“凤凰花”等生字。)

  2.朗读感悟第一段。

  (1)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指名读。

  (2)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火红火红:花的颜色非常鲜艳。练习:火红火红的( )

  一年一度:每年只有一次,泼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3)指导朗读把傣族人民的高兴、兴奋放进去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3.出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师简介。

  4.泼水节年年过,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板书:难忘的)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读课题)

  (1)学习“襟”“褂”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特点?(衣字旁)看图了解“对襟白褂”。(拓展:了解“大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划出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教学生字。

  第二段:周恩来总理,读准“恩”。

  简介总理。

  第四段:

  (2)咖啡色长裤,看图理解。(渗透学法:课文中的插图能帮我们更好的读懂词语,读懂句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要好好用用这些插图。)

  (3)齐读第四段。

  第五段:盛满,多音字:盛。端、蘸,做动作理解词义。

  齐读第五段。

  3.同桌对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帮助同桌及时改正读错的字音。

  4.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刚才,我们大声地读着课文,读得有滋有味,现在,我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用上“1961年,( )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 )的泼水节。”这个句式来说说课文内容。

  三、品读第三段,感受人们欢迎总理的热闹场面。

  1.我们知道总理平时工作很忙很忙,但他还来到傣族参加泼水节,人民多高兴呀,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自由朗读第三段,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第一次读)

  2.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词语。

  3.创设情境。

  师:看着,看着,听着,听着,我们仿佛也变成了傣族人,也许你就是那个撒花瓣的人,你就是那个放花炮的人,你们就是那些开船的人,为了欢迎总理,你做了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样?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生第二次读)

  4.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师:我从东村来,为了见总理,早上天不亮我就起床了,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才到这里,你呢?你从哪儿来?

  生:西村……

  师:我从东,你从西,他从北,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就叫做从--四面八方赶来。

  生读第一句。

  把“赶”字读成“走”字?为什么不可以?

  师小结:你们真会读书,从一个“赶”字中就能体会人们着急的心情,把这个字圈一圈,读懂了这个词,读好句子就更容易了。(齐读)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采访撒花的人:你为什么撒花?撒了不少了。理解“撒满”。

  看图:引读:一条条、一串串。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师:看,总理来了,你会怎么说?一起来欢呼。

  5.小结: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喜庆,多么热闹,多么高兴,让我们连起来读读第三段。

  6.闭上眼睛,听音乐,感受泼水节那欢快的场面。

  师:让我们捧起书,再去感受泼水节带来的热闹和欢乐吧,齐读课文1-3段。

  7.评议,渗透学法。

  读得那么投入,你一边读一边在想什么呢?(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读好课文,真是个好方法!)

  四、创设情境,巩固生字新词。

  1.简笔画:一条小路。把带有词语的凤凰花花瓣轻轻“撒”在小路上,让学生轻轻地读一读。

  2.依次出示“周恩来”“泼水节”“健康长寿”,请学生“采花瓣”,并带着大家读一读。

  3.找出同偏旁的字组成的词语“对襟白褂”“凤凰”“咖啡”。

  4.读读剩下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师“采花瓣生”,读词语。

  5.把词语分成三排贴在黑板上,齐读词语。

  6.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子。

  五、书写指导。

  1.师范写“忘、泼”两个字重点指导第一笔的位置、写法。

  2.生练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3.指导写“泼”。学生说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写。

  4.生练写。

  5.自评: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字,加个五角星。

  6.展示,互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词语。

  2.背诵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感受“难忘”。

  1.细看穿着,体会总理的入乡随俗。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周总理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谁来介绍介绍我们的总理?

  (2)请生介绍周总理。出示词卡:对襟白褂、笑容满面。

  (3)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4)提升:总理为什么要换上和傣族人民一样的衣服?

  2.品味动作,体会总理的与民同庆。

  (1)周总理笑容满面的来到傣家儿女的中间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傣家人,他又是怎样做的呢?自由读4、5段,划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句子。

  (2)学生交流,读句子。

  特别注意描写总理动作的一些动词:接过、敲着、踩着、端着、拿着、泼洒等。

  (3)指导朗读:体会总理当时的心情。

  3.畅想语言,体会总理的真诚祝福。

  (1)师:谁来说说傣族人民的表现?

  出示句子: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指导读好句子

  (2)语言训练:

  出示:周总理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

  (3)周总理一边向人们泼洒,一边为人们祝福,他有许多祝福的话儿想要告诉大家呢!总理的满腹话语谁能来倾诉?“

  总理会对姑娘说……

  总理会对小伙子说……

  总理会对老爷爷、老奶奶说……

  总理会对叔叔阿姨说……

  总理会对我们说……

  4.再现画面,指导朗读。

  观看记录片中截取的总理参加泼水节的录像片段,感受当时热闹场面。

  齐读4-5自然段。

  5.朗读第6-8自然段。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小结:景难忘,人难忘,情更难忘。

  3.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穿、向、令。

  五、拓展延伸。

  1.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

  2.找资料,了解我国其他各民族的独特风俗和重大节日。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会写“极、坏”等9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单说说水的变化过程。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

  3.知道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重难点】

  借助图片、关键句、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学写“变、傍”等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知道文中的我是水,我最大的特点是会变,我会变成汽、云、雨、冰雹、雪。

  第二课时:

  1.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用词的准确,并能运用。

  2.了解水技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3.学习书写生字“极、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字词:

  1.同学们,今天课堂上来了一位神奇的朋友,看,他是谁?孙悟空本领可大了,他会--(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孙悟空真是神通广大啊!

  2.他把咱们昨天学习的课文《我是什么》的生字宝宝变出来了,你会读吗?

  晒干 变成 极小 傍晚

  越升越高 越来越低 小水滴 小硬球 温和 好事 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暴躁 坏事 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3.同学们真厉害!孙悟空都要佩服你们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我就是--水,我最大的本领是--我会变。我变成了--汽、云,还变成了雨、冰雹、雪。(结合板书小结)

  过渡:水的神奇变化把孙悟空也吸引住了,来,让孙悟空带我们走进水的世界吧。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导语:看,水娃娃像一位善于变化的魔术师,我们的书法家写成了生动形象的水字,现在我们来欣赏水的篆字体,(出示水的篆字体书法)。

  你觉得这些水字像什么?(好像调皮的孩子在伸手踢脚,在玩耍,在跳舞,在唱歌……)

  2.师:多可爱,课文中有个自然段把活泼可爱的水娃娃写出来了,请大家找一找。

  (P6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点评:读得真好,让老师看到了水在安静地睡觉,在快速的奔跑)。

  再指名读。(点评:你读得真不错,水娃娃有静有动,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老师带动作范读。(生评)

  这么活泼可爱的水娃娃,让我们也配上动作一起读一读吧。 小结: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池子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的水活泼可爱的样子。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引发学生想象)

  过渡语:水娃娃不但活泼可爱,还善于变化。下面我们来欣赏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看看水娃娃是怎样发生神奇的变化的。

  观看视频朗读。

  ◎ 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刚才的朗读,让我们知道了,太阳一晒,我就变成了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了云。(出示句子: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云”。 )变成云彩的我会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他会穿什么衣服呢?(白衣服、黑衣服、还会把红袍披在身上)这么爱打扮的云娃娃,美吗?好,我们一起把它的美读出来吧。……

  ◎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P9出示第二自然段)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我又变成了什么呢?(雨、冰雹、雪)雨、冰雹、雪,从天空下来时的动作一样吗?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出示句子)你自己读一读。

  2.师:小雨滴,你是怎样下来的呀?(落),你呢,小硬球,(打下来),美丽的小雪花,你呢?(飘下来)为什么呀?

  你知道的真多,好,我们来看看他们下来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出示视频观看感受雨、冰雹、雪下落的不同)

  (出示三个句子)下面我请三个小朋友分别扮演雨、冰雹、雪读一读这三个句子,看看哪位小演员读得最棒。

  师点拨:(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 “雨”。)小雨滴不紧不慢地落下来,这个“落”字读得让人感觉好舒服;

  (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打”

  字读得有力,读出了冰雹的重量。

  (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好一个“飘”字我看到了轻盈美丽的小雪花犹如花仙子飘落在人间。

  师:通过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感觉到课文把这三个动词用得多好呀,我们能学着课文用它们来说说话吗?现在呀,老师提供一些情境,请分别用“落 打 飘”各说一句“

  (出示:黄叶、石头、羽毛。词语:落 打 飘)

  第一个学生说时教师点拨:怎样的黄叶,怎样落下来。(有了第一个例子,如下说的句子就会丰富了。)

  (老师的点拨是一个亮点,故要体现一个提高过程。)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能准确地运用刚学到的知识啦!

  4.师:学到这,老师想跟大家合作读读书,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

  水娃娃的神奇变化,好吗?老师读黑色的部分,你们读红色的部分,明白了吗?好开始(出示段落: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 “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 “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 “雪”。)

  小结过度:谁的样子会变,脾气也是多变的哟?大家赶快找一找,看看课文哪一段写水的脾气变化的。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出示第四自然段)请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用波浪线找出水的脾气变化的句子。找到举手(学生汇报)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板书:温和-暴躁,贴画)

  2.看,“温和”的水娃娃是怎样的,“暴躁”的水娃娃又是怎样的呢?(高兴,生气)你喜欢怎样的水娃娃呢?为什么?

  学生汇报:(我喜欢温和的水娃娃,因为他做了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

  师:我们看,这就是水娃娃在-“灌溉田地”、这是水娃娃在水电站里-“发动机器”,是呀,水娃娃多好啊,要是你为人们做好事,心情会怎样呢?(开心)请你开心地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师:“你们喜欢暴躁的水娃娃吗?”“为什么?”(因为他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那“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是怎样的情景呢?你见过吗?你来说一说?……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不开心)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在读一读这句话吧。

  师:是呀,暴躁的水娃娃干尽了坏事,所以……人们已经想出种种办发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了。

  看:(图片)人们挖渠引水、植树造林、修筑堤坝,建造水库,这就是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学到这,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好吗?那我来读第一句话,女孩子读第二句话,男孩子读第三句话,最后一句话咱们一块儿读,好吗?……

  “你知道是谁惹水娃娃发脾气暴躁起来的吗?”(出示图画:人们破坏环境,滥伐树木,污染水资源)看到人们这样做,你有什么话想说吗?(爱护水资源)板书:爱护

  总结: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知道了水娃娃活泼可爱,善于变化,他会帮人们工作,也会给人们带来灾害。只要我们想办法管住他,爱护好水资源,水娃娃一定会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

  五、观察发现,指导书写:

  1.同学们,水娃娃会变,我们的生字宝宝也在变呢。 同学们,请看,你有什么发现吗?出示: 我会写:木--极 (木字旁当部首的时候,最后一笔“捺”变成“点”) 要写好极字,你还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吗?

  教师范写“极”字,注意观察左右两边位置的高低,同学们要注意,右边的第一笔先写撇,起笔比木字的横稍高,收笔穿插在点的下方,这样才紧凑,第二笔写横折折撇,起笔要盖住撇,一笔写成,第三笔捺要舒展开。

  学生书写极字,师巡视指导。(提醒:同学们,写字时,我们要注意做到--一拳一尺一寸)

  点评学生优秀作品。出示优秀作品,学生点评。师总结:做好三点,一是符合书写规则,字占格八分满;二是字形结构合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三是字型优美,紧凑,撇收笔穿插在点下方,捺笔舒展。

  2.同学们,我们再来看“坏”字,你又有什么发现呢?看“P18土-坏”字,也是偏旁发生了变化(提土旁最后一笔“横”变成“提”)

  师范写“坏”字,注意右边的“不”字的撇穿插在提的下面。 学生练习书写坏字。 学生同桌互相评一评。 六、总结全文,延伸积累:

  生活中,水无处不在,他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其实在我们看书阅读的过程中,水宝宝也是随处可见的。看,孙悟空也变来了好多含水字的成语宝宝将要送给大家,出示:带水字的成语(山青水秀 水涨船高 水滴石穿 出水芙蓉)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其中待为多音字)。结合上下文或运用

  工具书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

  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小作者的心情和快乐,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一)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1-3自然段,学习生字:故、事、级、粉、板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红马的故事》谁来读一读课题?点读、齐读

  板书课题,学习生字“故、事”书写,事的笔画。

  2、预习交流(15分钟)

  师:昨天大家已经预习了,都读了几遍课文了,也都认读了字词了,那老师再给你一个时间大家再去把课文读一读,准备准备,我们来交流一下我们的预习收获。老师想听你们读课文,听你们怎么教大家字词。(预习准备:我会认会写,自己学习字词,在家勾画勾画,你要嘱咐大家哪些字音、哪些字形,教一教大家。我会读会说,提问:为什么同学们都喜欢美术课啊?老师的画妙在哪里啊?规定课文读几遍,读熟,读流畅,最后一遍读给家长听)5

  你们想嘱咐同学们什么字需要注意什么啊?

  我想提醒大家(学生读字)

  3、教师强调重难点

  (1)、这篇课文大家都预习了,都读了几遍,你们读懂了什么啊?你预习有读这篇课文时,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自由讲)学生提的问题,老师拢一拢。什么收获,可以跟我们讲一讲吗?(学生自由讲)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师:为什么我们都那么喜欢上美术课呢?老师的画画得很妙,画得非常好,那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读读第1-3自然段。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找。

  师:老师的画画得怎么妙?为什么我们都这么喜欢上她的课?他的画到底画得有多好啊?大家先自学,先去找一找关键的词句。学生寻找圈画,(3)、小组交流: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喜欢上美术课啊?老师的画画得有多妙全班交流,小组自由起来说。啊?妙在哪里啊?小组里面读一读,说一说,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句子。

  师:你们本小组还有没有人补充啊?你们都说得这么好,小组里有没有人愿意读一读啊?其它组有没有为他们补充的啊?其它组有没有也想读一读的啊?(评:这一组的同学都在举手,其他组也要加油啊!)

  最佳状态:小组全体汇报,我们觉得老师的画画得非常的妙,我们是这样讨论的,我先读一读“一头浸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老师竟然把尾巴上的苍蝇都画出来了,我们觉得?.,我现在想请某某同学来读一读。乙:我觉得还有一个地方也很妙?(平时要加大训练,如果有孩子结结巴巴,师就可以说:你们小组还有谁来为他补充补充的?帮一帮他)

  (4)、呈现学生说的句群(课件出示)

  “一头侵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师:哎呀,这真是画得妙啊,谁来读一读啊?

  学生读时,教师推波助澜:哎呀,这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怎么会画到尾巴上的苍蝇去了呢,观察的多仔细啊!看这百合每一朵都有每一朵的姿态啊!各个时期的百合花的样子都画出来了,完全盛开了,还将要盛开,还有的都已经要谢了。

  (5)、比较句子(课件出示,改后的句子)(一只在水里洗澡的牛;花瓶里有三朵百合花)

  师:同学们读一读,如果句子这样写,你觉得他精彩吗?你觉得老师画得妙吗?(学生回答)哦,那还是因为他这样写,写出了细节,观察的仔细,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样,生活中本是如此啊,本来他们就是这个样子的,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作者这样写就写出了他的妙,老师是这样画的,作者是这样写的,老师画得真妙啊。

  (6)、学生想象回答

  师:如果你就是这个故事里的学生,你看到了这么妙的画,你想对老师说什么呢?(学生自由说)作者和你们一样发出这样的感概(课件出示:他画得真妙啊!)学生点读“他画得真妙啊!”(读出赞叹的语气)

  (7)、进行总分教学(出示第2自然段3、4句)

  “他画得真妙啊!”这一句总的写了老师画得真妙,下面就分别的写了怎么妙,来我们一起读这一句,男同学读画牛的句子,女同学读画百合花的句子,看有没有同学能发现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是一种什么结构?(学生回答)我们三年级开始就要越来越多的学到这样的段落结构,它叫总分结构,先总的讲一句我们可以叫它“总起句”也可以叫它“中心句”,下面就分别的说,分两个方面说也好,分三个方面说也好,就是为了围绕着“他画得真妙”写出它说怎么妙,要具体的写了,我们把它叫做“总分结构”,来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再来体会一下。

  (8)、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师:说到这个总分结构啊,”花瓶里有?.~聪明的孩子肯定已经发现了这也是什么写法啊?(先总起后分说)

  (9)、冒号的教学

  师:你看这个总起句,它要起个头,它要引出下文,它就用上了什么标点啊?对,冒号,冒号就是引起下文,来我们一起读这一句“我瓶里有?..”

  教师可以引读“一朵~一朵~一朵~”。我们把这样的写法叫做?总分结构。那说到冒号的用法,说到总分的结构,文中还有一处,也是写老师画的很妙的,你找到了吗?

  (10)、第三自然段教学(课件出示)

  课件出现“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

  师:引读”老师还画漫画。画~(女生读)画~(男生读)画~(大家一起读)

  师:椅子会走路吗?看来老师画画有个什么特点啊?(想怎么画就怎么画,高兴怎么画就怎么画,非常自由的画,很有想象力,怎么好玩怎么画)

  (11)、小结

  师:怪不得同学们喜欢上这位美术老师的课了,因为他的画画得?妙!

 4、学生作业

  1、总分仿写:下课十分钟真热闹:有的?.,有的?..,有的?.

  (二)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4-14自然段,学习生字:尾、标、帮、补、居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第六课《红马的故事》谁来读读课题?点读,齐读。

  师:生字词还记得吗?我们来复习复习吧

  课件出示“字词”开火车读,齐读。

 2、回顾上节课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1-3自然段,知道同学们喜欢上美术课是因为(课件出示“第二三段的内容”)老师的画画得?妙!我们再一起读读课文第二三段体会老师画画得妙。能读就读,能背就背。

  师:看着老师的画大家都兴奋极了,吵着,嚷着?(课件出示,学生读):“老师画,老师画!”

 3、学习4-6自然段

  (1)师:欣赏完老师的画,现在该学生画了。请同学们读读4-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一想,为什么同学们这么喜欢上这位美术老师的课呢?把你觉得是原因的地方划出来,然后到小组里跟同学们一起去讨论讨论,一起读一读,说到哪里你就读给大家听。

  (2)全班交流

  预设:因为老师让我们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让我们用眼睛看?.

  师:你们说的真好啊,还有其他小组有补充的吗?老师让同学们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老师呢?(鼓励学生自由创新)老师不但画得妙,还是个大胆创新鼓励学生自由画画的好老师啊!哪个小组想来读一读,老师和我们的对话?

  (加上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3)分角色朗读,男生女生读,师生读,读出语气的不同。(同桌读)

  师:老师想请一个同学跟我一起读,我来读学生的'话,谁来当我的老师?咱们来看看这段对话的写法,也有学问呢!有提示语在话前的,有提示语在话中,还有提示语在话后,甚至有没有提示语直接说话这都是对话的写作手法,写好对话可是写好习作的首要条件哦!

  师:看这里也有小冒号呢!除了上节课我们说的提示下文,这里还用在了说话的时候,引出说话人要说的话。咱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好吗?注意提示语和小冒号的位置哦!

  (4)、小结

  师:怪不得我们都喜欢上美术课,原来是老师让我们自由画,自由多宝贵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用脑筋想用眼睛看)

  师:通过学习4-6自然段,我们梳理出,大家喜欢上美术课的原因:老师给我们自由(课件出示)板书:自由的画

4、学习7-14自然段(红马)

  (1)、师:同学们开始自由画画啦,两匹红马就此诞生了,老师想请一个女

  生一起来来读读第7自然段。(女生齐读第7段)

  (2)、师:老师画得牛,我却画马,这说明什么?(我喜欢画画,我在想画

  什么就画什么)我也开始自由画画啦,开始自己的创作啦。

  (3)、师:同学们开始画画了,老师又在干嘛呢?老师想请男生一起来读读第8段。(男生齐读第8段)

  (4)、师:“巡逻”什么意思啊?巡逻一般都用在警察和士兵身上,这儿的巡逻说明老师真得是像警察一样严厉的监督同学们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你还从哪些词语看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一面笑一面点头,帮学生补上一两笔)在老师的关心下,同学们继续大胆创作,我的两匹红马。已经完成了,这时老师走到了她的身边。

  (5)、小组学习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7-13自然段边读边想:我画的是全身通红的红马,哪里有这种红马呢?可是老师为什么要说很好很好呢?把你的想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吧。板书:画得好

  (6)、全班交流。学生回答,找读说读。(我在自由的画画,我在想象中画画,我在创新的画)

  师:“我”觉得自己画得是两个怪物,可老师怎么一眼就看出这是马呢?(学生回答)说明老师很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画的画了如指掌。

  师:我为什么要画红马呢?因为?你们跑完步了会不会也全身发热,小脸通红呢?难怪我要画红马了,原来是这样啊。

  师:老师给同学自由画画得空间,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大胆想象,多么和谐的课堂啊!哪个小组老读读老师与学生的对话?

  (7)、小结

  师:哦,原来老师说就是要这样画,这样画就是指的:自由的画、高兴怎么画,就怎么画,用脑筋想,用眼睛看,大胆的创新。板书:创新的画

  师:为什么我们喜欢上老师的课呢?老师不断的鼓励我们,不断的夸赞我们,欣赏我们,所以我们喜欢上老师的课。

 5、思维拓展

  如果你是这个小朋友,你想画什么颜色的马呢?(学生自由说,说出原因)评:你也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你也是高兴怎么画就怎么画,你也有你的创意,你的胆子也挺大的,你真有想象力,老师就是鼓励你们的这种精神。

  6、思维拓展

  你还想画什么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有意思的画啊?

  评:你的想象真大胆,你这个也很有创意你真是自由的画,老师就是喜欢你们这样有创新精神。

  7、大胆想象,有创新精神,可以帮助你们更好得学习画画。认真书写,新学生字,也可以帮你们更好的学习语文哦!

  学习生字“帮”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小蝌蚪的变化。

  3.增强对科学通话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增强对科学通话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1.读题

  2.质疑:①小蝌蚪长什么样?②它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③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

  三、探究新知

  (一)通课文

  1.自由读。(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生字表二中的拼音老师)

  2.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

  3.看连环画,找到相应的小节,一起读一读。

  4.自由选择文中的`一个小节读给大家听。

  (二)习生字

  见PPT

  会认字

  塘、脑、袋、灰、哇、教、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

  会写字

  两、哪、皮、跳、就、肚、孩、

  (三)习课文第一节

  1.小蝌蚪长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一节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读。

  2.根据课文内容同桌合作画一幅画。

  3.对照课文,评一评画得对不对,为什么?(检测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朗读课文,表现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单说说水的变化过程。

  3.了解气候常识,知道汽、云、雨、冰雹和雪都是水的不同形态。知道水的利与害。

  4.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人类的道理,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的变化过程、原因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我”是什么。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看哪个聪明的同学脑筋转得最快!

  2.课件出示谜语:

  我在天空变魔术,变猫变狗变花朵,太阳出来我不怕,大风一吹我就走。(云)

  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雨)

  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源自天上来。(雪花)

  3.师:同学们真不错,个个都是猜谜大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种自然现象,说说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水的变化”卡通图,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4.师:大家都说得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去了解与水有关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快乐识字

  1.自由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圈画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3.师生评议读书情况。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指导重难点字音。

  如:“晒”是翘舌音,“猜”是平舌音;“傍”是后鼻音,注意与“旁”的读音不同。“没”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mò”,另一个读音是“méi”。

  4.读书交流,鼓励质疑。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中的“我”是什么?找出描述“我”的句子,做上记号。

  2.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生字,指导学生拼读字音并组词。

  2.学生分析生字字形并识记。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极:左高右低,注意右边“及”的笔顺,要先写“丿”。

  带:上中下结构,注意上部“”与“艹”的区别,中部“冖”与“宀”的区别。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点评学生的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落、打、飘”用词的准确,并能仿照说句子。

  2.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难。(难点)

  一、质疑导入,启发思考

  师:谁能告诉老师,“我”是什么?(生:水)“我”会变成什么呢?(生:汽、云、雨、冰雹、雪)大家的猜测对吗?让我们去看看吧!

  二、精读课文,了解过程

  1.学习第1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

  (2)师: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我”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变的。(“我”变成了“汽”和“云”。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①出示课件“云的变幻”示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②师:生活中,你见过云什么时候穿白衣服?什么时候穿黑衣服?什么时候披红袍?

  2.学习第2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在第1自然段中人们叫“我”什么?(云)

  (2)师:云是怎样变成雨的?又是怎样变成冰雹和雪的?请你默读第2自然段,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出示课件“云的变身”示意图,让学生思考后,做口头填空。

  (4)师:哪位聪明的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云分别是怎样变成雨、冰雹和雪的?

  3.学习第3自然段。

  (1)师:“水娃娃”还是一位旅游爱好者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我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水娃娃”都去过哪些地方,做过哪些事。(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分组朗读,学生交流对“水娃娃”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的`理解。

  4.学习第4自然段。

  (1)师:“水娃娃”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棒,都想和你们交朋友了。可是他说作为朋友,还想把自己的脾气也告诉你们,你们想知道吗?

  (2)小组合作读第4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水“温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

  (4)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相互交流“温和、暴躁、灌溉、淹没、冲毁、灾害”等词语的意思。

  (5)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水在不同的状态下“温和”“暴躁”的双面性。

  (6)齐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学习了课文,我们又增长了知识,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化,并了解了水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与坏处,希望同学们把所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2.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课下画一画水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教学板书]

  2 我是什么

  晒汽凝结云遇冷小水滴——雨(落)

  小硬球——冰雹(打)

  小花朵——雪(飘)水

  [教学反思]

  为配合课文中“水”会变化的特点,突出这个“变”,我选取生活中学生常见的自然现象“云”“雨”“雪花”为谜底,用轻快活泼的语调导出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了解与水有关的自然现象,激起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欲望。最后,我又布置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作业——画出水的不同状态,并注上说明文字,使得学生的课堂所学得以延伸。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识字的意识。

  2、巩固部首查字法,了解关于天气的词语,感受天气的变幻莫测。

  3、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说一说拟人句。

  4、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5、背诵《数九歌》,了解数九节气。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汉字,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识字的意识。

  2、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说一说拟人句。

  3、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歌曲欣赏:大中国

  你知道咱们祖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吗?

  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领略一下祖国不同地方的风景。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风景图片,欣赏风景认识字。

  依次出示:

  海滩椰树贝壳

  沙漠胡杨骆驼

  高原雪莲骏马

  悬崖青松雄鹰

  领读、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我会认。

  出示8个生字,要求学生认读。

  给生字口头组词。

  3、内容归类。

  预设:

  不同地形及特色

  海边:海滩椰树贝壳

  沙漠:沙漠胡杨骆驼

  高原:高原雪莲骏马

  悬崖:悬崖青松雄鹰

  三、字词句运用

  1、我来查字典。

  预设:

  还记得部首查字法吗?

  2、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

  要查的字部首部首页码除去部首有几画字的页码读音组词

  亏

  申

  丹

  3、出示不同天气图片,观察天气变幻,积累词语。

  依次出示:

  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寒风刺骨鹅毛大雪电闪雷鸣

  4、你见过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寒风刺骨鹅毛大雪电闪雷鸣

  5、学习拟人句。

  (1)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

  ①“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预设:

  把“雾”当作人来写,写出了雾的淘气和顽皮。

  ②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绢,擦过了汗,扔到地上;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预设:

  把“风”当作人来写,让我们体会到风的顽皮和可爱。

  (2)介绍拟人。

  预设:

  拟人是一种修辞方法,把事物像人一样来写,生动、形象、具体。

  四、展示台

  1、出示第一组词语:

  棉被泼水

  带领展现

  散步南瓜

  预设:

  “被”的部首是“衤”,不要写成“礻”;“泼”的右边是“发”;“领”左边是“令”,不要写成“今”;“展”的下面不要多写一撇;“步”的下面不是“少”;“瓜”一定不要写成“爪”。

  2、出示第二组词语:

  纸巾低头

  战士土地

  今天口令

  预设:

  “纸”的右边没有点;“低”的右边下面有点;“士”的第二横短;“土”的第二横长;“今”的下面没有点;“令”的下面有点。

  3、出示第三组词语:

  带领穿戴

  以后已经

  再见正在

  预设:

  “带”、“戴”、“以”、“已”“再”、“在”分别是三组同音字,我们可以用组词、写句子的方法来记住它们。

  4、出示第四组词语:

  果园圆心

  汽水气体

  心情晴天

  预设:

  “园”、“圆”、“汽”、“气”“情”、“晴”这三组不仅读音相同,字形也差不多,但是它们的意思不同。

  五、日积月累

  1、出示《数九歌》。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领读、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数九简介。

  预设:

  从冬至之日起,中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这就是所谓的“九”,过了九个“九”,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

  六、我爱阅读

  1、出示《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领读、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合作交流。

  (1)绕口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绕口令中的情景。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具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

  学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样的?课文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20、雪孩子

  二、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位

  3、标画课文的自然段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议论: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让学生看课件,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2、指导朗读

  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

  休息的"息"

  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五、想想说说

  1、看图8,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

  六、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正确书写3个生字

  3、指导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1、认字

  注意读准"让、往、烧、知"4个字的字音

  "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忆

  可以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道-到,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处"横"中间看起笔,最后"捺"低于右撇并相接向右伸展

  三、复习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⑴理解题意,"又"字连用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左边一栏说的是动作,右边一栏说的是特点

  ⑵学习练习可说老师纠正

  2、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讲评小结

  《雪孩子》教学反思

  因为这是首篇不注拼音的课文,上这节课之前,已经和学生一起把生字用习惯的方法识记掌握了,课文也通过多种方式读得比较通顺,流利了。这篇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我在课件的制作上努力呈现得像一本图画书,力求课件的演示能像绘本一样展现,如大量的简单的黑色背景上仅仅出现一句话或一个字,一个词,以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或是白色的背景上呈现一幅生动的图画再配上简单的一两句话,按照故事的发展一页一页地往后翻。

  另外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入了三段动画片,其实没有动画片的引入学生也能从课文的`朗读中感悟到雪孩子的美好品质,但权衡再三没舍得去掉。现在的许多动画片色彩过于艳丽让很多孩子审美疲劳,情节过于浮夸缺少教育意义,音效等动静过于嘈杂容易让孩子浮躁,许多动物失去原型,搞得"四不像"弄得很多孩子"指鹿为马"等,总之现在的许多动画片堆砌了些文化垃圾。而《雪孩子》这个动画片带给大人和孩子的是无限的美感和启迪,画面是那种老美术电影制片厂精心绘画制作的,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看到,学生在看动画片时精心欣赏并沉浸其中,而且学生有时欢喜有时忧的表情告诉我,虽然浪费了一点读书的时间,但也有很重要的收获。

  关于教学设计,我觉得在指导朗读方面还是比较有效果的。如: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一句话"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后,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读这句话,有的学生就能通过自己的朗读反映出雪的信息。接着出示第一幅插图,通过语言渲染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把自己想象成图中的小白兔,分别用"咦","哦!","啊!"续说句子,学生如临其境般的面带一种或疑惑或兴奋或顿悟或咏叹的表情和语气,使语言的感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学生尽情地描述中也使雪后的场景更加开阔,更有感染力。又如,在学习课文的第三段时,出示雪孩子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如果你拥有了这样一个小伙伴,你喜欢吗,你高兴吗顺势引导学生欢欢喜喜地,高高兴兴地读这一段,感觉学生读得也比较有气氛。

  对同一篇课文,对同一个人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如在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有的学生读出了难过,因为雪孩子舍己救人,小白兔失去了雪孩子;也有的学生读得高兴,理由是小白兔得救了,而且雪孩子变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是一件好事。学生不同的见解代表了个性化的审美价值,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本课教学的不足有下面几点:

  1,整段整篇的朗读少,最后缺少全文的朗读展示环节。

  2,老师的语言还需要推敲锤炼,如在读完第五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读后感受到危险了没有,有的学生就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是很明白,问题缺少实效性。

  3,学生个性化的朗读缺少评价,导致后面学生的朗读缺少提升。

  4,课文中有些词句挖掘不够,如"自己却化了","他飞到了空中"中的"化"和"飞"是两种不同的自然现象,点明了由"雪"到"水"又到"汽"的变化,但课堂上没有进行引导。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在我们国家的南部有一个优美的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我要介绍的地方就是云南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大家想去体验一下吗?

  2、教师(板书:泼水节)相机认识生字"泼",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写得窄一点,右边是个发,水泼头发,泼泼泼。

  3、教师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课件,初步感受泼水节的热烈场面。

  4、谁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

  5、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介绍一下你查的'资料。(每年凤凰花开的时候,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6、谁知道傣族人民居住在哪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

  7、再观察图画,图上的人们表情怎么样?穿着什么手里拿着什么?(人们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头上包着头巾,多数人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人们手里有的拿着碗,有的包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8、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与傣族人民一起共度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了傣族人民,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9、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二、探究新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初读情况(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主要讲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情景。)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齐读。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1~3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短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开时就是泼水节到来时,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

  (火红火红的)

  (2)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今年"指哪一年?(今年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人们特别高兴。"今年"指1961年)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描写人们动作的词语。(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如果把"赶来"换成"走来"行吗?为什么("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大家都愿意来到最热闹的地方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听说周总理也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总理,大家恐怕来晚了,赶不上和周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个大早。)

  人们把最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表示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和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一读有关句子。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江面驶过很多轮船,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非常热闹。)"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读?(人们渴望见到总理,今天愿望终于实现,人们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用欢呼声表达自己的情感。读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4~6自然段

  (1)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一自然段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以及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的情景。)

  (2)看图上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一段中描写总理动作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接过、敲着、踩着、跳舞。说明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和人民是一家人。)

  (4)小组学习第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民祝福。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他健康长寿。)

  (5)齐读第6自然段,这一段写了什么?(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把节日热烈、欢愉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4、学习7~8自然段

  (1)这两个句子各用上叹号表达了什么?"幸福哇" "难忘啊"提到句子前面起突出和强调作用。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难忘的?(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把幸福欢及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难忘"。

  三、归纳总结

  我们为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让我们齐读课文,来表达我们队总理的热爱吧!

  1、齐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当堂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填空,再读一读。

  ()的地毯()的龙船()的头巾()的花炮()的泼水节()的山峰(鲜红的地毯漂亮的龙船水红色的头巾好看的花炮难忘的泼水节高高的山峰)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傣族人民

  泼呀,洒呀笑哇,跳哇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2、学写生字“称”,“秤”,“柱”,“杆”,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的品质。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四课《曹冲称象》,看老师板书课题。

  “曹”上下结构,上宽下窄;

  两点水+“中国”的“中”,就是“冲”;

  “称”左右结构,左边略窄,右边略宽;

  “象”字笔画比较多,一共十一笔,仔细看。

  2、齐读课题

  3、上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知道了大概内容,学习了生字词语,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出示)

  曹冲称象官员们议论

  四根柱子重量砍一棵大树

  到底秤杆船身

  画一条线去做果然

  (1)一起读(2)开火车读

  二、学习生字

  1、过渡:同学们词语记得清,读的准。下面我们来学写几个生字词,看看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出示“称”,“秤”,“柱”,“杆”。

  (1)指名说

  (2)师总结:左右结构的字,先看宽窄(出示),再看高矮(出示)。

  3、师范写“称”,禾木旁略窄,左边稍宽。

  “杆”,左边木字旁高于右边“干”,“干”最后一笔悬针竖,长于右边。

  4、正姿,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描一个,写一个)

  5、检查反馈。

  三、学习课文

  1、我们继续读课文,再读课题。

  (1)课文中有——“曹冲”(出示),他姓“曹”,名“冲”。读

  (2)曹冲的父亲是谁?(出示),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读

  (3)故事里还有谁?(出示)——官员,大象。读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曹冲、曹操、官员、大象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吗?(曹操得到一头大象,他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大臣们想的办法称不出大象的重量,曹冲的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

  2、同学们,官员们想了什么办法称大象呢?你想从哪个自然段告诉大家。指读,相机正音。

  (1)(出示第三段)

  (2)这段文字哪一句,写出了官员的想法?(变红: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称,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指读

  (3)这个方法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划线: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这杆大称呢?)齐读

  (4)没有人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这杆大称,看来这个办法行不通啊。

  (5)官员们由“大象”(出示)想到“大称”。象大称就大,秤杆就长,但是没有大力士能够提的起大象,这个办法不行。哪位同学,能看图说说官员的想法。

  2、没人能称的起它,所以这个办法行不通,官员的办法不行,曹冲的呢?哪一个自然段是曹冲称象呢?(出示第四段)

  (1)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指读(变红: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2)出示:①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②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男生读①女生读②,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问小朋友上几年级,“哦~你才上二年级”,老师想强调什么呢?

  这样的句子我们小朋友会说吗?(你想强调什么?)

  (4)我们再来读读①,和这些成年官员相比,曹冲确实太小了,只有七岁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呢?这段文字说了曹冲称象的过程,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5)

  (5)开火车,一人一句。中间询问有称象的方法吗?

  (6)从第几句到第几句是称象的过程。(2—4句)

  (7)我们来合作读一读,师读②,女生读③,男生读④。想想曹冲称象一共几个步骤?

  (8)谁来读第一个步骤(出示:变红),这句话里有几个动作?(根据学生们回答圈出“赶”、“画”)赶什么?画什么?出示卡片:赶象上船,再问船舷在哪,小朋友们指一指,出示:在船舷上做记号。

  (9)第③句话里有几个动作?(根据学生们的回答圈出“赶”、“装”)把大象往哪赶?装什么呢?出示卡片: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第④句话,这句话里主要动作?(圈出“称”)称什么呢?出示:称石头的重量。

  (10)这三句话写出了,称象的四个步骤,出示,齐读

  (11)出示卡片读句子,卡片代表哪一句?谁能按先后顺序排序

  (12)这四个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文中有两个表示先后的词语。(圈出“再”、“然后”)“再”应该放在哪一步?“然后”应该放在哪一步?像这样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还能再说吗?(先怎样?接着怎样?)

  (13)谁能按照步骤,用上表示先后的词语,说一说称象的步骤,同桌说一说,交流。

  (14)过程非常连贯清楚,(出示:图片),看这幅图,哪一步?哪句话?①②③④

  (15)请你们四位同学上台来说一说称象的步骤。按照顺序贴在黑板上。

  (16)看图,用上表示先后的词,再来说说,称象的步骤。同桌自由说,指名说。

  (17)这三句话,写出了称象的四个步骤,一起再读。

  (18)同学们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小朋友们一定很清楚了,这个方法好在哪里呢?(出示)官员们仅仅想到用大称,(出示)而曹冲想到船,(出示)船就是——称,人提不起大称,(出示)但水可以托起大象,水就是——秤杆,大象一次称不出来,曹冲用了什么方法代替(出示:一块块石头)

  四、拓展延伸

  1、遇到这样的难题,小曹冲比官员们多想了几个步骤,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此时此刻你穿越了,你想不想夸一夸他。

  2、遇到难题,我们也要像小曹冲一样,思维多转几个弯,我们一起拍手读儿歌,夸夸小曹冲。

  五、作业

  (1)课后想一想,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2)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一听。

  六、板书

  曹冲称象

  先赶象上船

  接着在船舷上做记号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然后称石头的重量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品种多,味道甜,葡萄干也色鲜味甜,而且那里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让学生充分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及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认字、写字,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采用多种教学法,让学生感悟并积累好词佳句,理解“梯田”“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阴房”等词的意思。

  4.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

  2.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中国地图: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百度搜索】中国地图图片

  2.你能从地图中找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吗?

  中国地大物博,有许多物产丰富,风景优美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去游览一番,好吗?

  这就是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百度搜索】葡萄沟图片想去的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让我们一起用热情的声音来呼唤这个让我们向往的地方吧!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1.初读课文,同桌合作认读生字词

  想知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吗?请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喜欢的符号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2.检查生字词:

  教师借助互联网搜索,制成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己指读生字,并说出怎样记住的这个字;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识字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学生会根据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寻找符合自己个性的识字方法,这样学生对于学会的生字不仅不容易遗忘,而且还会在教师的鼓励和激发下,变成可贵的学习动力。)

  课件出示词语:分组读;男女生接读。

  3.读了课文,你觉得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葡萄沟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板书: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

  葡萄干有名。

  (三)精读感悟

  1.体会葡萄沟物产丰富

  (1)葡萄沟出产什么水果?(抽读;齐读。)

  (2)利用互联网搜索图片,学生认识实物。

  【百度搜索】杏子图片

  【百度搜索】香梨图片

  【百度搜索】蜜桃图片

  【百度搜索】沙果图片

  【百度搜索】葡萄图片

  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学生赛读)葡萄沟有这么多的水果,让我们大声地夸一夸葡萄沟(学生齐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体会景美、人美

  (1)这么惹人喜爱的葡萄种在什么地方?长什么样呢?

  【百度搜索】梯田图片

  (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枝叶长得很茂密?用“茂密”造句。

  【百度搜索】葡萄茂密的枝叶图片

  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惬意)多美呀!请同学们带着凉快、惬意的感觉,美美地把这句话齐读一遍吧!

  (3)如此茂盛的枝叶结出了怎样的葡萄呢?学生各抒己见。

  借助互联网搜索图片,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并用词造句。

  【百度搜索】五光十色的葡萄图片

  谁能把葡萄的美读出来?(学生赛读)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正捧着那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老师仿佛正捧着那五光十色的葡萄,这么美的葡萄你想吃吗?(想)你们的愿望肯定会实现的,因为--(指名学生接读)

  【百度搜索】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图片

  你从文中哪些词感到老乡的热情好客?

  理解“准会”和“吃个够”的意思。

  让我们再一次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吧!(女生齐读)

  葡萄沟不仅景美,人更美,让我们由衷地夸一夸葡萄沟吧!(学生齐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体会葡萄干有名

  葡萄沟的葡萄这么多,吃不完怎么办呢?(制成葡萄干)

  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百度搜索】阴房图片1阴房图片2

  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学生读,再齐读)谁愿意做葡萄干的推销员,用生动的话语来打动每位顾客.?(学生自主发挥)

  葡萄沟的葡萄干既鲜又甜,让我们用甜甜的语气再夸一夸葡萄沟吧!(学生齐赞: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总结延伸:

  其实,不仅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整个新疆都是个好地方,那里牛羊成群,瓜果遍地,相信同学们以后一定会有机会到美丽的新疆去看看,到美丽的葡萄沟去看看。

  (五)书写生字

  1.观字议字

  请同学们看着我会写中的生字,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四个上下结构的字:吾、杏、季、留

  两个上中下结构的字:密、蜜(疏密匀称)

  六个左右结构的字:坡、搭、摘、沟(左窄右宽)钉、够(左右等分)

  2.按分类书写

  (六)作业

  回家当一次小导游,把葡萄沟这个好地方介绍给你爸妈。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教学要求:

  1、认识生字“葫、芦、藤、哇、盯、邻”。 学写“挂、哇、每、慢”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图画-- 葫芦,这是什么?葫芦可以入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想一想怎么记?

  3、范读课文。认真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读题:这么可爱、有趣的葫芦真叫人喜欢。指名读课题。

  他特别强调“葫芦”,你们从这句话里听出了什么意思?(我要的是葫芦,而不是别的)也像他这样读读课题(齐读)。

  5、质疑: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

  (可能提出的问题:那个人为什么只要葫芦不要别的?他不要什么?后来他得到葫芦了吗?)

  二、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答案就藏在课文里。

  二、自学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把树叶里的生字读正确,并想一想该怎么记。

  2、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指读课文,评议。

  我在每个组请一个同学读每人读一节其他同学当一当小评委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

  四、学习课文,知其意

  1、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去看看吧!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葫芦一开始长得好吗?你从那里看出来?你知道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吗?你能用先……再……最后……来说一说吗?绿色的葫芦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

  过渡:看课件葫芦的叶、果的关系。葫芦根葫芦茎和葫芦叶向小葫芦输送养分小葫芦渐渐长大了。那个种葫芦的人,看

  (1)、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去看看吧!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葫芦一开始长得好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细长的葫芦藤“藤”藤字怎么记:这长长的顺着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芦藤。点雪白的葫芦花绿色的葫芦叶可爱小葫芦)你知道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吗?

  (2)你能用先……再……最后……来说一说吗?绿色的葫芦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看课件葫芦的叶、果的关系。葫芦根葫芦茎和葫芦叶向小葫芦输送养分小葫芦渐渐长大了。那个种葫芦的人,看

  2、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葫芦叶雪白的葫芦花可爱小葫芦你喜欢这棵葫芦吗?我也好喜欢这棵葫芦我要用的朗读来告诉它。范读。你想试试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练习:细长的()雪白的()可爱的()

  3、讨论:那个人喜欢葫芦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在课文中划一划找一找(四人小组)

  (1)“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都”“几次”说明什么?你能用每天说一句话吗?

  (2)“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指导看图,认识“盯”,理解“盯”(像这样眼睛都不眨的看叫盯)、“自言自语”的意思;你看这里一下子用了两个感叹号。说明这个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找一样东西代替葫芦演一演这个种葫芦的人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4、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种葫芦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那么他的愿望实现了吗?看课件咦长得好好的葫芦怎么都落了呢?看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心情怎么样?那该怎么读呢?自由读指名读

  五、合作探究,找原因

  为什么那么可爱的小葫芦,又有种葫芦的人天天看,细心呵护,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呢?(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回答:

  (1)因为当初没有听邻居的话。

  (2) 因为种葫芦的人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

  (3)其实很多事物是有联系的,叶子如果没长好,当然就结不了果子。

  六、拓展延伸,悟道理

  1、 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

  (预设学生的回答:

  A、叶子和果实有关系是很密切的。

  B、种果实一定不仅要浇水、施肥,还得捉虫才行。

  C、要虚心听取别人好的建议等)

  2、师:叶子和果实有联系,我们就要注意叶子上的虫;写作业和考试成绩有联系,我们就按时完成好作业……(看课件)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是有联系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它?

  3、 总结谈话。原来葫芦的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以后我们做事可不能像这个人那样,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结果一无所获

  附: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         │

  ↓         ↓

  长虫───────→落了

  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

  教材明确给出了交际的内容和交际的方式。交际内容即围绕“有趣的动物”这一话题和同学交流自己看到或了解到的动物。交际的主要方式为讲、听、评。讲,把你看到或了解到的有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听,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交流交流;评,评一评谁讲的内容有趣,谁说得好。并要求吐字清楚,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喜爱动物是儿童的天性。二年级学生对生活在周围的动物比较熟悉,但是他们的语言积累相对匮乏,思考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在口语交际时容易出现重复啰嗦、语序颠倒、前言不搭后语等情况。大多数学生只能用比较简单或无序的语言进行交际,还没有形成礼貌倾听、大方表达等良好的交际习惯,也没有灵活的应对能力。因此本次课堂交际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如:学生不能围绕“有趣之处”有序地介绍;不能准确评价谁说得好,说得有趣;不能顺畅地和伙伴进行交际。

  针对上述情况,本次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水平,创设活泼有趣的交际情境,建立灵活多样的交际平台。喜欢表现是儿童的天性,在真实的交际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能自然流露,交际的欲望会高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规范语言,锻炼能力,通过讲、听、评,掌握初步的交际方法,形成良好的交际意识,促进语言能力和交际素养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围绕“有趣”,把自己看到或了解到的动物,清楚、完整地讲给同学听,并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互相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能听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待人有礼貌,落落大方以及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重点

  指导学生能清楚介绍一种动物有趣的地方;吐字清楚;有不明白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或补充。

  难点

  让学生在敢说、乐说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多媒体课件及图片。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位学生选择一种最有趣的动物制作头饰,并详细了解它的样子、本领等多方面的有趣之处。

  1课时

  一、创设交际情境

  1、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插图)

  图中有哪些动物?(指名说)

  2、“我说你猜”游戏。规则:用简单的话介绍动物的独有特点,不说名字,让学生自己介绍。

  师:大家好!我号称“万兽之王”。我的头大大的,长着金毛;我有粗壮而有力的腿脚,一小时能跑几千米。力大无穷的我最爱吃新鲜的肉,森林里没有谁是我的对手!别怕,从今以后,保护大家是我的职责!希望大家喜欢我,和我交朋友哦!你们知道它是谁吗?猜猜看吧!

  3、学生介绍动物的特点,其他同学猜动物名。比一比:谁的介绍更生动,谁猜出的动物最多。

  4、总结:自我介绍可以说哪些?

  (1)汇报听到的内容。(名字、外形、爱好、本领、生活习惯、称号等)

  (2)做介绍时可说些什么内容?试着介绍一下。

  (板书)讲:熟悉要讲的内容

  听:对感兴趣或有疑问的地方有礼貌地提问

  二、汇报

  说的人要做到介绍时声音响亮,抓住特点把话说清楚、说完整;听众在听的过程中要做到认真听,不随意插话,听完后可以提问补充。

  三、总结

  师: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出:这次活动让我们认识了那么多有趣的动物,学会了在介绍动物的时候要把名字和特点说清楚,学会了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要有礼貌、态度要大方,而且我们今天说的人说得清楚明白,听众听得认真细心。

  师: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同学们,你们今天表现得很好!老师希望你们平时多观察,多看课外书,敢于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告诉别人。所以,老师留给大家一个小作业:把你在课堂上了解到的有趣的动物介绍给更多同学和亲朋好友。

  有趣的动物

  说:大方、大胆、大声、讲清楚明白

  听:认真细心、不随意插话

  口语交际的核心就是双向互动。我在这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在这一堂口语交际课上,我为学生的交流创设了情境,把教室变成动物王国,让孩子们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一起参加在动物王国举行的“有趣的动物大聚会”,通过这些有意思的活动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在生动逼真的情景中展开交际,大大激发了孩子的表达欲望,孩子们能畅所欲言。在整堂课中,学生始终兴趣盎然,在讨论交流中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

  本文中的两首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两诗虽然都在写景,但手法各异。《登鹳雀楼》写诗人登楼远望的所见、所思。第一、二句写所见的壮丽山河;第三、四句抒写诗人的感受,不仅道出了“登高才能望远”的深刻哲理,也赋予了上两句景物描写以更丰富的内容。诗中的哲理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人生的境界才会不断升华。《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雄伟的写意山水图。

  这两首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背诵,也许多数同学已经会背,但不一定理解诗意。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要求不宜过高,不必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即可。

  由于年龄较小,学生对古诗这种文学样式并不是很清楚,对文字的感悟能力也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本中的插图,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他们在朗读的同时,在头脑中进行想象;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以后,再通过逐步的引导,让学生体会诗歌所蕴含的道理及情感。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悟情。看图学诗,在看、读、想象的过程中理解诗意,体悟诗情,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诗歌蕴含的道理及情感。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难点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

  教师:

  1.生字卡片、挂图。

  2.收集诗人的资料及古诗的`写作背景。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

  4.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难点

  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一、创设情境引新课

  1.同学们都读过哪些古诗呢?古诗言简意赅,十分有趣。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古诗,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课题)

  2.讲述鹳雀楼名称的由来:鹳雀,是一种鸟,形状像鹤。在山西永济市的黄河边上,有一座楼经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大家看,这就是鹳雀楼。(出示挂图)

  二、初读古诗识字词

  1.课件出示古诗。

  2.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懂字词,读通古诗。

  3.教师范读。

  4.同桌一起读读诗句:你一行,我一行,一边看图一边读。说说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还有疑惑。

  三、精读古诗知诗意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诗。想一想:诗人王之涣登上楼以后看到了什么?

  (在交流过程中相机地教一些词语帮助他们积累。如:连绵起伏的群山、奔流不息的黄河等。)

  2.齐读第一句诗。作画:老师想要你们把看到的景物画下来,一起来试试吧!(在师生共同作画中达成一致:太阳要和山靠得近些,并且正在一点一点往下落,最后太阳躲在大山背后不见了。)

  3.结合诗句猜一猜哪个字是表达太阳和群山靠得近的意思,再猜猜哪个字告诉我们太阳不见了。

  (依;尽。)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同学们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吗?(学生描绘)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想说些什么呢?

  5.教师动情地描绘:太阳渐渐收起耀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群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指导学生朗读)

  6.继续作画:我们在楼上还看到了黄河,黄河是怎样的一条河呢?(学生自由谈)

  想象黄河流向大海的景象,并指导朗读第二句诗。

  7.过渡:真是太美了!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不禁思潮起伏,他在想什么?(引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再登上一层楼。)

  四、教师小结

  小结: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第二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

  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描述的画面。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见过欢快流动的小溪,也见过明净清澈的湖水,那么,你们见过瀑布吗?今天,我们就同李白一起去欣赏庐山瀑布。

  二、欣赏感受

  1.同学们,我们的行程开始了,现在我们来到江西庐山,观看从香炉峰顶流下的瀑布,看完后谈谈你们的感受。

  2.放视频,学生观看。

  3.学生各抒己见:你感受到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的?

  4.面对如此美景,唐代大诗人李白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日照香炉生紫烟……”(诵读后板书《望庐山瀑布》)

  5.你们觉得诗中描绘的景色美吗?你们也快快打开书本,自由读几遍吧!

  (个别读,齐读,指名读)

  三、赏析古诗

  1.自由读古诗,观看插图和回忆录像中的情景,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内交流,先提出疑问互相解答,再说说诗的意思。

  3.学生为录像配解说词。先练习再指名说。

  四、朗读、背诵古诗

  1.同桌互助,练习朗读古诗,读出李白惊奇、赞叹的情感。

  2.指名读,评议。

  3.齐读古诗。

  4.看录像练习背诵古诗。

  五、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播放写有词语的幻灯片,自由读,指读,齐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指导书写生字。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飞流三千尺

  银河落九天

  学生自由读诗时,单凭诗句去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景物是很困难的,因为二年级孩子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深,他们很难从短短两行诗文中认识到什么。于是我就用插图在学生与诗文之间构筑一个平台,将诗句与画面相连接,去帮助他们理解和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景象。

  读读诗,画画图,再读读诗。看似在做游戏,其实课堂上许多知识点的理解全隐含其间而又不露痕迹。这种自然轻松的学习方式正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并追求的。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词语:木柱曹冲官员几根议论重量,一杆秤砍下画线为止

  2、想一想,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精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

  自读,讲了一件什么事?(曹操带领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

  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在议论大象的重量)

  2、文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用“~~~”画出文中的句子。

  3、这大象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话中看出它又高又大?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4、拓展:

  (1)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耳朵像(两把大扇子),鼻子像(一个长长的钩子),尾巴像(一根小小的辫子)、

  (2)弯弯的月亮像()。

  红红的太阳像()。

  ()像()

  (3)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一边(),()一边()。

  5、比一比: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第三自然段

  1、官员们想出哪些称象的方法?(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式回答)

  2、曹操听后态度怎么样?为什么直摇头?(“直摇头”说明曹操的.态度是坚决反对的)

  3、比较: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听了摇头。

  第四自然段

  1、想想,这段讲什么?

  2、默读自然段,把曹冲说的话画下来,并用“△”画出称像时的动词。

  3、交流:4些动词准确,具体写出了称像的步骤和方法。

  3、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的过程。为什么往船上装石头时候,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想一想,和官员们的办法比,谁的办法更好?为什么?

  4、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

  5、我们应该学习曹冲什么样的品质?(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品质)

  6、比一比: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第五自然段

  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

  总结延伸

  如果现在让你们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知识链接: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现存的大象仅两种,非洲象和亚洲象。非洲象体型较大,最大的雄象约7吨重,雌雄象都长有发达的象牙;亚洲象略小,最大的体重越5吨,仅雄象才长有发达的象牙。象的鼻子粗大,但能拾取针等细小物件。象的听力很强,能听出森林中的各种声响。但是它的视力极差,是著名的“近视眼”,对静止不动的东西只能看到10米远,即使活动的东西也只能看到30米远。

  板书设计:

  赶象上船

  船沉画线

  装石画线

  称石累加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08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7-15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9-29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1-30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9篇)07-03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12-10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3-20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商量》教案04-09

二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教案01-13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