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案15篇【优选】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美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美术教案1
一、藏式装饰图案绘画在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藏式装饰图案绘画是藏民族绘画的一种形式,它丰富的线条、明亮的色彩、强烈的装饰性,有着直观的视觉冲击力,适合本民族人民的欣赏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藏式图案绘画内容丰富、直观、易懂,是朴素、直观、通俗的美术教材。它不像素描明暗造型,也不像水墨画难以理解,也没有繁琐的束缚,所呈现的质朴美非常符合学生的审美观,易认知,易动手,有情趣,符合学生追求个性的心理,也符合他们活泼跳跃的欣赏角度。
由于我与当地学生的生活成长环境和民族习俗不同,致使对事物美的看法也有所差异,很多时候对教材上的一些绘画方法和作品反映的思想方面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引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沟通和了解,我发现,当地学生对民族性较强的、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藏式装饰图案绘画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美术课中,学生也喜欢凭借想象,自己绘制一些花卉、动物图案。藏式装饰图案是藏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是经过传承和发展的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式装饰图案绘画图案饱满、对称、均衡,加上色彩明快和对比强烈,使当地的学生在认知这些图案时有亲切感和熟悉感,学习的时候充满兴趣和热情,对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藏式装饰图案绘画的特点
1、构图饱满、繁密、完整
这种装饰效果,不仅给人以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和心灵震撼,而且体现出被装饰物的厚重感和凝重感。其最大的特点是富丽华美,圆润丰满,灵活多样。如卷草纹构成形式,枝叶随意翻卷,花叶造型前后相连,根据形势灵活变幻,绝不重复出现。这就在形式上更加有利于抒发气势和情感,在审美情趣上更加迎合了人们追求自然生机的审美态度,从而促进了藏式装饰纹样大气磅礴风格的形成。另外,满密的构图与圆浑的造型相辅相成,即使在一些稀松的构图结构中,也经常用密集的底纹作陪衬,以便有充实的效果。
2、对称性和均衡性
装饰图案十分讲求结构上下、左右的对称与均衡。这种图案构成的排列与组合实际上体现了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对称性满足了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对于平衡的要求,是原始艺术和一切装饰艺术普遍采用的表现形式,对称形式构成的图案具有重心稳定和静止庄重、整齐的美感。
3、装饰性强
藏族装饰图案或纹样,从取材上来看,主要采用写实图案、变形图案和植物图案。写实图案的塑造较为偏重自然,抓住对象的外在形态和特征,它在装饰作品中被广泛运用。变形图案在表现手法上更着重表现对象的神态特征和意趣。对人物、动物、植物、花卉等对象通过省略、夸张、添加、寓意、联想等手法大胆概括加工和变化,以达到一种理想化的'效果。
三、藏式装饰图案绘画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讲授藏式装饰图案绘画,设计课题“收集并绘制藏式装饰图案”,并布置作业,让学生寻找身边的藏式装饰图案,通过收集整理,确定自己喜欢的样式,在课堂中学习绘制。
1、大部分学生从藏式房屋、家具、茶杯、茶碗上面寻找到了自己喜爱的图案
有的学生喜欢简单的几何图形,有的学生喜欢动物图案,还有的学生喜欢花卉植物图案。按其表现题材内容的区别,可分为:(1)几何形纹饰。(2)动物纹图案,既包括藏族本土的动物图案,如猕猴、牦牛、鹿纹、羊等,又包括带有汉族文化意识的动物形象,如龙、凤、蝙蝠、麒麟、鹤等。(3)植物纹图案;(4)自然天象纹,主要有云纹、水纹、波浪纹、火焰纹、喷焰宝珠、山、石、日、月、星等。(5)文字图案。(6)佛教图案。
2、通过讲授藏式装饰图案的特点,分解藏式装饰图案,找出图形、线条和不同色彩搭配,使学生在选择感兴趣的绘画题材中找到突破点,让学生临摹其中的一幅图案,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3、教学效果和教学反思
高中美术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并体验实验艺术的特征。
2、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初步形成对此类艺术的审美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对形式、材料、造型等方面的好奇心与探索心理。
教学难点:对新的'艺术形式与内容的解读和领会。
教学准备:公益作品照片、商场里较大的商品、各式布料、夹子、彩带等。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给一部分学生发放赵半狄公益作品的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如果把这些作品放成大幅彩照并在美术馆展出,你觉得它们是一种艺术吗?(分组讨论2分钟,由小组长汇集总体意见,确定正反方向,并作为代表发言)。
2、引出课题。
欣赏蔡国强作品,猜测艺术家的想法,欣赏克里斯多夫作品――《包扎的德国柏林国会大厦》。
小结:我们通过包裹,不仅体验到一栋大楼独特的纯审美功能,也让我们关注到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楼和保护大自然等观念。
思考:随处可见的工棚也是包裹艺术吗?
3、通过这件包裹作品来总结实验艺术的特点(是非判断题)。
4、课堂活动:利用商场里的商品和各式布料来创作包裹艺术(8分钟)。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指导点评并做小结)。
5、课后小结。
高中美术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艺术的鉴赏方法,掌握从笔法、结体、章法、墨法几个角度鉴赏书法作品,能够结合作品内容、创作背景等体会作者思想。
2.观察书法作品当中单个文字的笔法、结体,欣赏古代书法大家的艺术作品,从整体上分析章法和墨法,并结合资料从内容和背景深入了解书法作品深层次的意蕴,体会作者的精神世界。
3.感受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感,更加热爱书法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赏书法作品中笔法、结体、章法、墨法的艺术特点。
难点:从多个层面分析书法作品,理解“书为心法”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情境法、观察法、竞赛法、讨论法、提问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上课初始,出示不同书体的“书法”二字,提出问题:你在图中都看到了哪两个字?分别是用哪种书体进行书写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最早的甲骨文到之后的秦统一文字为篆书再到我们所知道的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些汉字在演变的过程中慢慢从最初的记录功能转向了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那么不同书体的美感又是如何体现,我们又该如何去欣赏呢?今天,我们一起回顾我国近千年的书法艺术。引出课题《书为心画——中国书法》。
(二)引导分析、深入讲解
1.认识笔法
请学生尝试选择一种书体在宣纸上摹写,思考问题:在行笔过程中,主要产生了哪几种笔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毛笔笔毫柔软,所以行笔的速度、力量不同会产生线条丰富的变化。笔法可以分为平动、提按、绞转三种。平动,在书写过程中,笔与纸距离不变,没有上下运动。提按,笔有上下运动,有提有按。绞转指书写时,笔在纸面旋转运动。
2.分析艺术风格
教师进一步出示五张图片五个字分别对应了哪一种书体?(篆书“南”、隶书“中”、楷书“唐”、行书“增”、草书“亭”)字中的线条分别对应了哪些笔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不同的字体在书写的.过程中,艺术家的用笔也会发生变化,小篆主要以中锋用笔,在书写过程中,笔锋处于笔画的中间部位,其笔法以平动为上。楷书和隶书兼有平动,提按的笔法,笔画形态不断丰富。行书、草书、大量使用绞转,线条活泼多变。
3.形式语言审美
(1)结体
教师展示《石鼓文》《张迁碑》《颜勤礼碑》,提出问题:篆书、隶书、楷书在字形结构上有什么区别?(篆书结体端庄,楷书方正、隶书扁平)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不同书体在结体上有所不同,篆书结体端庄,楷书方正、隶书扁平,在结体上呈现该书体的总体风格。
出示颜体“神”与欧体“神”,讨论问题:同种书体之间结构也会有差异吗?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不同书法家在书写时会形成不同的个人风格,与书法家的个人经历、性格有关。
(2)章法
教师出示董其昌《谢惠连雪赋》和徐渭《行草应制咏墨图》,提出问题:两件作品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章法,变化中追求统一)这样的布局排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谢惠连雪赋》总体较为规整,《行草应制咏墨图》布局随意自在,每个字都有基本的结构法则,字与字、行与行的组合又形成整篇的结构。
(3)墨法
提出问题:除了布局形式之外,两幅作品在墨色的使用上分为几种?不同的墨色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上的差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用墨有浓淡之分,一般篆书、隶书、楷书多用浓墨,给人以笔沉、力度充沛的感觉,淡墨常用于草书、行书,给人淡雅隽秀、清新飘逸的感觉。除了浓淡,古人还用“枯”和“润”来形容墨法,枯笔来自干墨,润与枯相对,点画中微微湿润晕化。
(三)短文评述、交流分享
创设情境,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到博物馆观看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请同学们作为讲解员介绍作品。
学生运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评述,并与大家分享。教师总结: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他的侄子颜季明死于安史之乱,《祭侄文稿》是在其灵前极度悲愤中写下的,从最初章法工整到后面越发凌乱,一泻千里,情之所至。该作品被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师生共同总结五大书体的书体特征及欣赏方法。将书法引入生活体会今天的艺术家书法当中的形式美感和精神世界。
古人以笔墨记录生活、抒发情感,让我们在千年后的今天仍能感同身受,这正是书法艺术的魅力,古人说“书,心画也”,希望到了今天同学们也能够谨记,运用自己手中的笔,描写出自己的“心声”。课后请同学们去美术馆看一场书法展,体会今天的艺术家书法当中的形式美感和精神世界。
高中美术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画正面人,表现人物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
2、在折折、画画中进行比较,感受娃娃长高了。
活动准备:
白纸、记号笔、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教师出示娃娃提问:这个娃娃缺少了什么?(身体、手……)
2、变魔术师:让我来把娃娃的身体和手变出来吧!
教师展开纸的第二段:身体出来咯!手臂出来咯!
教师展开纸的第三段:娃娃的裙子出来咯!娃娃的小手出来咯!
二、制作"会长高的小人"。
1、折纸师:将纸对折,再对折,然后把纸打开。
(提醒:用手指在对折处用力地按一下)
2、观察长纸条提问:长纸条变成了几个小方块?(四个)在四个小方块里分别要画上什么呢?--出示完成的`作品,引导幼儿观察。
(头、身体、裙子、脚)
3、画脑袋教师演示折纸,露出第一格和第四格方块提醒:将纸按不同方向来回折。
师:在第一个里画上娃娃的脑袋,可以画个小妹妹,也可以画个小弟弟。
(提醒:不要画得太小,圆圆的脑袋要把第一格撑满;注意不要画到第四格去。)
4、画脚师:在第四格里画娃娃的脚,两条腿要一样长。
(提醒:脚长得长长的,把第四格撑满)5、画身体师:请打开长纸条,在第二格和第三格用同样的方法画上身体和裙子/裤子。
三、涂色。
师:娃娃画好了,现在让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蜡笔,来给娃娃涂色吧!
提醒:颜色涂均匀,不要涂到线外面。
四、作品欣赏。
幼儿互相欣赏完成的作品,说说那个娃娃画得好,好在哪里?
活动延伸:
1、游戏:我们会长高幼儿用作品一起玩我们会长高的游戏。
2、选择长度不同的长条纸画人,从矮到高排一排。
高中美术教案5
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意象艺术。由于意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美术鉴赏中的重要方面,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辨析意象艺术为主要内容来讲解的。
2、学生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有很好的学习自觉性,勇于探究,敢于否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与联想能力,但对美术作品的判断标准仍单一、稚嫩,本课将进一步丰富他们的审美知识结构,针对学生在绘画中不会通过特定的形象来准确的表达思想这一弱点,对美术作品中常用的象征性手法进行了介绍,并鼓励学生在绘画实践中进行尝试。
二、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本课是具体了解认识和了解三大美术类型之一的意象艺术,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并通过分析鉴赏美术作品学会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方法采取对比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转换观念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观点与视野对意象艺术作品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感悟艺术,用意象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思想等。
3、情感价值观:通过欣赏中外的意象艺术作品,感悟,增长知识,培养对意象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欣赏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究竟如何理解意象艺术,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以及意象艺术和作者个人主观意识的表达。
四、教学准备:
制作PPT幻灯片。
五、教学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马蒂斯夫人像》
虚拟情境,在美术馆两个观众在欣赏《马蒂斯夫人像》。
甲说:“这画太难看了,一点也不像,我不能接受,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表现人物肖像,这就能成画家了?这样的作品那我也能画!”
乙说:“哎,你这都不懂,越怪诞越看不懂,这才叫艺术!”
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
2、教师对他们的对话进行分析,进而引出本课主题。
这幅画是法国画家马蒂斯的油画,名叫《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的代表作。
第一个学生把“像不像”当成了判断美术作品的唯一标准,因为他不太了解什么是意象艺术。用“像不像”去评判作品也是很多人存在的审美误区。第二个同学只说出了表象,也没能真正理解意象艺术。
《马蒂斯夫人像》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画家在对着模特写生时,加入了自己对画面构图的设计,对人物的理解,对色彩的运用,而不是对客观对象机械的照搬。头像背景冷暖色块的对比,脸部的色彩组合,大红的上衣,特别是脸部中间那道绿颜色,起到了重要的平衡画面效果。这与《蒙娜丽莎》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蒙娜丽莎》是具象作品,严谨的技法、柔美的画面,写实的人物。《马蒂斯夫人像》是意象艺术作品,用笔大胆、奔放、狂野,色彩绚丽。展现给观众视觉的冲击和丰富的想象。
[设计意图]创设人物对话情景,直入主题。并运用PPT课件中的图片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参与思考,更直观的认识、了解意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什么是意象艺术?
“意象”有“意念之象”或者说“意念之象”是艺术家所感到的 或想象的要表达的事物。和“实像”是相对而言的。
让学生欣赏本课的《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圣维克多山》油画和圣维克多山实景照片不同的地方,从而找到什么叫意象艺术。意象艺术是对物象加以简略,对其富有表现的因素容纳作者的思想,形成概括的艺术形象。
让学生试述实景和作品的不同,以及对作品作出初步评价。
2、为什么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让学生了解美术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更可以表现艺术家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艺术家的感觉和意图越独特,越强烈,其形象就可能越是与众不同。
课件媒体展示《内战的预感》(油画)达利
《内战的预感》局部很真实,它属不属于意象?这样的置换组合的形象我们还能说出哪些?这幅画表达了主观世界的哪方面?学生讨论使学生感受意象艺术的表象特征——怪异。
《鹌鹑图》 (中国画) 朱耷
意象艺术的怪异与艺术家的观念是怎样的关系?观察朱耷画中的鸟和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是动物的表情吗?朱耷把自己以鹌鹑自喻,并非自己的样子长得象鹌鹑,而是借画家笔下鹌鹑的神韵抒写自己孤傲冷漠的精神状态。
“作者觉得对事物客观的描绘已不能满足创作的需要,这时就要通过变形、夸张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意识。”
教学活动随着这些有趣有意义的问题展开,这种提问是发散式的,调动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激发思维,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力,使教学生动活泼,并达到对内容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对意象艺术作品的理解,体会意象艺术怎样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三)理解与探究
1、如何理解意象艺术?“意象”是与“写实”相对而言的。
2、引导学生总结理解意象表现性美术的`两个角度
(1)是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的角度。
(2)是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的意图的角度。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油画《呐喊》 作者 挪威画家 蒙克
请学生说出对作品的感受。
蒙克使用动荡的弯曲的线条,将桥梁、天空、大地联系在一起,强烈的色彩给人深刻的触动,把那个瘦骨嶙峋双手捂着耳朵的呐喊的人物置于画面的背景,仿佛这呐喊直接冲着观者,从而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教师引领学生从画面、线条,色彩,形象处理等美术语言角度分析作品,了解意象艺术表现手法。并结合画家独特的经历,让学生更深层的感受意象艺术,理解画家对画面的主观处理。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星月夜》(油画)凡高
运用分析《呐喊》的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讨论探索中鉴赏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对具体作品进行深层、全面的剖析,感受画面中蕴含的意境,体会画家的心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体会意象艺术是“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艺术形式,通过学生的发言、讨论与争辩,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归纳,学生对“意”与“象”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意象艺术的特征,挖掘他们总结归纳的能力。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背景资料,对具体作品深入、全面的剖析,从而学会怎样真正去读懂一幅意象作品,理解意象艺术的创作构思是如何与作者个人的主观意识、生活经验等进行整合与联系的,并抓住这个点深入挖掘拓展,使学生在探究中认识现实物象作用于心灵,经过艺术的创造成为意象的语言,构成心物一体的意象世界。
3、意象艺术在生活中的体现
列举生活中校徽、标志、服装的样式,以及我们对线条、颜色的感觉等意象艺术表现形式。以变形金刚的标志为例,说明人脸的变形和夸张。也增加了趣味性,可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启发学生举例说明,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踊跃发言,根据身边的事物展开联想,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意象艺术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身边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拉近和意象艺术的距离,消除艺术的神秘感。让学生感觉到艺术和生活息息相关,进一步加深理解意象艺术的特征。。
(四)拓展与小结
1、教师让学生用意象艺术的手法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如欢乐、痛苦、激动、害怕、恐怖等)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意象绘画练习。体会意象艺术的特点。
2、展示评价
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教师做最后总结。
(1)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的创作构思,展示学生作品。
(2)让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解释,谈谈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是怎样运用意象艺术的语言的。
3、学生欣赏部分艺术作品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给学生极大的自由发挥与联想空间,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简单地画出图例,阐述自我的想法,然后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肯定学生尝试的结果,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同时激励全体学生,激发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提高审美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用意象的艺术特点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高中美术教案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中国画的艺术特征,感受绘画作品蕴含的深厚文化韵味。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欣赏、情感体验等方式,掌握中国现代绘画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经典的美术作品,培养对中国绘画的热爱之情,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现代中国画绘画大师的作品及艺术风格。
难点:比较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和现代绘画的异同,统看国画发展历程。
三、教学用具
画家画作、图片、课本相关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播放作品《齐白石像》《太白行吟图》)你们仔细观察这两幅作品,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回答:《齐白石像》写实,《太白行吟图》写意。
20世纪中国画处于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过程。和古代美术相比,它的社会文化环境、对象与作者、品类与形式、性质与地位等,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如整个中国现代文化具有的过渡性和矛盾性那样,中国现代美术也充满了新旧交替、中西混融、变化发展的特色。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欣赏作品,直观感知
1、探究历史之路
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是一条不断延伸的历史长河,也蕴含着深厚地文化底蕴。结合之前预习的内容。学生畅所欲言,说说中国近代绘画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转变的原因。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社会状况、意识形态
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2、领略现代画家风采
出示黄宾虹作品。小组探究黄宾虹绘画特色是什么?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以黄山为基点,向周围扩展,一生旅行游记画稿当以万计。他游历山川,注意景物变化,风格浑厚华滋,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从笔墨上看,属于繁体的“黑、密、厚、重”,即积笔墨数十重,层层深入。
鉴赏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提出问题:这幅画是谁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这幅作品是傅抱石和关山月协力合作完成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感,个性突出,气魄雄健,淋漓酣畅,豪放洒脱。此画巧妙融合两位大画家迥异的画风。出现如此巨大的尺寸完全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
画家重视深入生活,先后十余次外出长途旅行写生。他热情洋溢地绘写现实,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他的作品意境深邃隽永,富有生活情趣;构图稳中求变,笔墨浑厚苍茫;强烈的时代气息与民族的传统特色融为一体。
3、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人们喜欢齐白石的画,从他的画中不只是看到各种生动的形象,而且会被他洋溢在作品之中的真挚情感所打动。出示齐白石的作品《虾》。学生仔细观察,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通体透明、活灵活现,但是与真虾对照,又不完全相同,是经过了提炼、夸张,给人的`感觉比真虾更为生动,齐白石对此称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4、外来画种生根发展
出示徐悲鸿作品《徯我后》,画风与之前欣赏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画面描绘了什么内容?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继承了欧洲古典主义写实画风和近代油画对光与色彩的处理。表现人民渴望解放的情景。
继续追问:油画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又是什么时候在中国生根发芽的?
学生分组讨论。师:明清时期,油画随着天主教传教士开始传入中国。油画在中国得以生根成长,主要是在20世纪中后期。负笈海外学习美术归来的留学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环节三:比较鉴赏,巩固提高
对比欣赏《齐白石像》《父亲》《太湖鹅群》等作品,在风格、绘画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写实;照相写实主义;追求光线的阴暗变化下所形成的丰富层次和体积感。
环节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一)课堂小结
任何发展的社会都必然要面对古与今、人与我、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现代中国画在继承传统上,并不是全部都要延续的,需要延续的是有生命力的部分。绘画作品是精神的体现。一个时代的作品必然体现一个时代的精神。从生活入手,紧密结合时代。把握中国画传统的内在精神,向着现代形态转换,引导现代中国画良性发展,从而使中国画更加繁荣昌盛。
(二)拓展延伸
课下收集中国现代绘画作品和同学交流。
高中美术教案7
教材分析:
1. 使同学对中国园林艺术与民居建筑有基本的了解;
2. 通过对园林与民居形式上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精神内涵,提高欣赏的能力;
3. 通过了解中国保守园林艺术的设计思想对现代环保意识的影响,提高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 了解园林与民居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和实质;
2. 初步掌握欣赏园林与民居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体,分析出象征的意义;
3. 中国园林艺术对现代环保思想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
让同学欣赏一组本地园林的图片,吸引注意力,常熟是唯一一座县级市园林城市。
进入课题“园林与民居”。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
我国的四大名园是什么? 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
对南方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拙政园的图片进行欣赏,以和北方园林的代表——北京颐和园的图片欣赏,在欣赏过程中交叉讲解。(或让去过园林的同学谈谈感受,并介绍游园的经历)
新授: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发明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由于文人参与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溢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一目的。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我们刚才欣赏的短片中的苏州园林就是典型的代表。我们再来看一些有关园林的图片。(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它的最大特点是一切要按自然美的规律来布置(尊重自然规律,屋内的柱子的朝向依照树木在自然界的状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的法则,不要横加干涉自然法则。园林主要是摹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和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
以自然与人工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风景园林和城市园林。风景园林是在较广阔的自然环境中点缀少量人工建筑,如,颐和园,而城市园林则是在人工建筑的环境中安排山池、花木等自然景观,如,苏州园林。分的细一点则,它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面积较大、气派宏伟的皇家园林,如清代的圆明园、现存的北京颐和园等;另一种是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园林风格因园主的情趣而异,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等。还有一种是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如杭州西湖、昆明西山滇池等。这种园林规模也较大,多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景物融为一体。这三种类型的园林中以前一、二种艺术成绩最高,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和精华。但万变不离其中,都是模仿自然,建筑隐于自然山水环境中。)
小组讨论:
我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征?南北方园林建筑有哪些区别?(提示:都有哪些要素构成?建造的目的是什么?规模怎样?)
扩展:
用手工的方法表示园林
高中美术教案8
一、导入新课
世间万物形体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成几种基本的形体组合。(提问)请同学回答有哪几种?对,可分为球体、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前一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的画法,也学了一些透视的知识,其中透视最基本的规律是什么?(近大远小)
这一基本规律在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中也会有所体现。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是圆柱体、圆锥体。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同学们先观察圆柱体和圆锥体,看一看他们各有什么特征,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2.制作:请同学们用橡皮泥制作圆柱体、圆锥体、苹果各一个
3.摆放:请同学们将制作的圆柱体、圆锥体、苹果摆放
4.讲解:在摆放写生物品的时候,要注意聚散、均衡
5.示范:先定出最高最低,最左最右的点,把握对象整体的大的轮廓和位置,不要一开始就追求单个细节。当我们初步假定整体上下、左右之间的比例,用直线把点轻轻地连接起来,找出物体构成的倾向:呈三角形的构图,是理想的比较稳定的静物构图方式,物体在纸上,下面要多留一些,防止有下坠之感,这些点线为我们具体描绘轮廓留下了依据,但这些点线都是运动着的,是活的,我们在进行比较深入的刻画中才会逐步确定 起相对合适的位置。
有了外围(两维空间)的限制,我们把注意力力首先集中到中间,法国德拉克洛瓦说他每次作画都从中心画起,我们也先画中间的形体,象切西瓜,从中间开刀。
同学们看一看中间的圆柱体,在画面上是否居中?(问)偏向哪一边?
画圆柱第一步要先画出一个长方形,(用直线在画纸上定出最高点和最低点,以及宽,注意构图的位置重心应在纸张的中心偏上),截取一段儿高度为圆柱切面圆的透视形,注意观察圆柱的透视变化,然后用直线依次逐步削去其角,逐步使其趋於椭圆形,由于透视的近大远小的法则,椭圆在透视上的.前半圆要比后半圆略高些。下圆面的透视也一样。
圆锥体的高度从与它相邻的圆柱体处找依据,比圆柱体略矮一些。画法与圆柱体类似。画苹果第一步要先画出一个正方形,然后用直线依次逐步削去其角,逐步使其趋於圆形.(注意:画苹果一定要用直线来画,不能直接以弧线来圈一个圈)在画画时应该始终坚持整体地观察对象,要使眼睛的观察范围扩大开来把对象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画时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
让我们回过头来归纳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复述一下步骤,以便今后练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检查,训练眼、手的协调动作。
下面请同学根据上述作画步骤开始练习。
三、学生课堂作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并予以评价 课后小结
高中美术教案9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及表现美的能力;
2、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3、学习用线条的形状疏密排列变化装饰各种各样的鱼。
活动重点
重点: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美的能力。
难点:学习用线条的变化画各种各样的鱼。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布置“海底世界”墙饰;
2.各种线描画鱼范例(突出形态的不同和黑、白、灰效果)若干;
3.“海底世界”影碟、彩笔、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海底世界》影碟,激发幼儿认识海底世界的兴趣,解海底各种各样的形态及花纹的'鱼。
1.提出问题:海底有什么鱼?(幼儿自由交流回答)
2.提出要求:观察鱼的形状,回答鱼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交流回答)
(二)情景导入
1.讲述故事:大海妈妈和鱼宝宝。
小朋友都知道海底世界非常美,今天,大海妈妈带着它的鱼宝宝到我们班。
2.在海洋背景图上出示范例,欣赏讨论。
讨论:
(1)鱼宝宝的身体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讨论交流)
(2)鱼宝宝穿什么衣服,它和我们刚才在电视里看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自由讨论)
小结:鱼宝宝都有头、身体、尾、鳍,它和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是一样的,但电视里的鱼色彩鲜艳而这些鱼宝宝身上穿的衣服是单色的,有许多线条、图案,有疏有密地排列着。
3.提出要求,续编故事
(1)师:有一天,许多船开来,船上的人用网把鱼宝宝网走(收起范例),还留下
许多垃圾、汽油等。大海妈妈都喘不过气,没有美丽可爱的鱼宝宝,大海妈妈伤心极,我们该怎样帮助大海妈妈呢?
(2)启发幼儿画个漂亮的鱼宝宝送给大海妈妈。
(二)幼儿创造性地画线描画:各种各样的鱼。
(1)教师提出要求
大海妈妈说:她最喜欢个子大大的穿单色花纹衣服的鱼宝宝,如果是她从没见过的鱼宝宝就会更喜欢。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启发引导
a、启发幼儿先画出自己喜欢的鱼的形状,要画满整张画纸,然后再给它穿上单色花纹衣服。
b、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鱼的花纹。
重点提醒:画出线描的黑、白、灰效果。
c、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用不同花纹进行装饰。
d、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多画几条不同的鱼。
(3)幼儿把画好的鱼剪下贴到“海底世界”墙饰上,展示并互相评价作品。
(四)结束部分:
做“小鱼游”律动,结束活动。
高中美术教案10
教学目标
理解审美观念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初步了解一些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大体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教学基本思路
美术鉴赏是一门学科,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记住一些艺术史上重要的美术作品,而更要培养学生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化素养。所以本课的教学首先从什么是“美”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美”的观念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进而使学生明确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及其开放性的内涵。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明确“美”的概念是极为丰富的,它甚至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当以一种历史的、发现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
教学过程
课程介绍:
1)自我介绍
2)我们手上拿到的这本美术鉴赏教材分三个单元共有24课时,我们第二单元不上,这样的话剩下是17课时,再加考试1节课。美术鉴赏是一门学科,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记住一些艺术史上重要的美术作品,而更要培养我们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和文化素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时候我们面对一幅美术作品,尤其是一幅经典的绘画作品时,我们怎样看出画中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感受呢?这幅画好在哪里?“美”在哪里?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审美鉴赏的意义在哪里呢?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对此有所了解。
1、什么是“美”?
我国汉字中的“美”由羊、大两字拼成,“羊大为美”。羊成为美的对象和社会生活中畜牧业的出现是分不开的。羊作为驯养的动物是当时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人类可亲的对象。尤其是对原始人类来说,还有什么东西比又肥又大的羊能使其感到美呢?从“美”字我们可以看出,美与经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美”与“不美”是人们看待美术作品甚至是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情感。通过这样一种朴素的情感,人们摆脱了像动物一样无意识的、被自然所左右的状态,有目的地去创造各种美好的事物(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美术作品),从而不断地改造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由此可见:
(1)“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2)“美”的观念与相应形式美法则的产生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例如书中所举的中国书法艺术与彩陶、青铜器的实例。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美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就产生了美术作品。
2、初步认识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法则:
放一段的外国流行歌曲(学生不熟悉的)。
设问:你觉得这段歌曲美吗(要选择学生喜欢的)?它表现了什么内容呢(由于学生不熟悉,对外文歌曲表现的内容一般不能描述)?
教师以此继续发问:你不知道歌曲表现的内容,那它美在哪里呢(学生一般都能问答出它美在旋律、节奏、音色、音质上来)?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旋律、节奏、音色、音质就是歌曲内容的存在方式,它所产生的美感,我们就把它叫做形式美。我们说,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中有形式美,美术也有形式美……那么美术中的形式美又是什么呢?
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经常把动物的牙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开始他是作为一种勇敢的象征,或乞求神赐于力量。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逐步脱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人们看到他们时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时候,他已经成为一种装饰品,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形式上的美感。这就是形式美。因此,形式美是人类独特发现和创造之一。
到了古希腊时期,人们开始对形式美的研究和探讨,并归纳总结了许多关于形式美的法则。比如,对称、均衡、比例、对比、多样统一等,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A、请4位学生在黑板上写“永”字,其他同学在下面写。
写好之后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哪位同学写的最好?为什么?
(幻灯出示写歪的“永”和正规的“永”)总结:在汉字结构规律中,重心平稳、左右均衡是极为重要的法则。人们写字时以米字格作为辅助,就是为了使初学者遵循这种美的法则。
B、观看教材中“彩陶鲵鱼纹瓶”、“永”字、“羊”字的图片,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它们的美体现在哪里?(六位同学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并且将思考的'内容在作业纸上写下来,最后请几位同学总结)
(引导学生从重心、对称、平衡等形式美的角度寻找“彩陶鲵鱼纹瓶”、“永”字、“羊”字之间的联系。)
师:什么是美术作品?(包含着形式美法则的物品都可以称为美术作品)
3、形式美的来源:
许多我们现在认为的美术作品,在其产生之初其实是实用品,只是到后来才被当做“美术作品”看待的。但是在这些物品中同样包含着美的观念和形式美的法则,因而,它们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美术作品,但并不妨碍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观看它们。如原始社会的彩陶,古时候是盛水,吃饭的普通器皿,现在却成了博物馆里供人们欣赏的价值连城的古文物;又如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是宗庙里祭祀用的器具,而在明代的《竹院品古》图里,青铜器已经被当作了供人欣赏把玩的美术作品,它的器形、装饰、色泽成为了关注的因素。今天,老师也请大家来简单鉴赏一下彩陶和青铜器。
请说出在过去学过的语文、历史知识中你所了解的彩陶或青铜器的精品1—2件?
A、幻灯展示:彩陶中的纹饰。
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些图案漂亮吗?他们都遵循了形式美中的那些原则?古人为什么要把这些图案画在这些器皿上?你知道这些图案都表示什么吗?(六位同学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并且将思考的内容在作业纸上写下来,最后请几位同学总结)
师:有一些很特殊的图形,如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盆,是在盆的内壁描绘图案,用装饰的手法画出一个圆圆的脸,三角形的鼻子,用两根短线画出眼睛,似乎闭目在默默地祈祷什么,双耳和嘴的部位都画着鱼,盆的其它部位也画着鱼。这种图形似乎和半坡氏族的原始信仰有关,是图腾崇拜的产物。
彩陶中的动植物形一般都用几何形把它概话出来形神兼备,显示了彩陶艺术写心写意的高超水平。彩陶的象形图案多种多样,最基本的主题是生殖主题。有大量的鱼、蛙、植物果实、花朵的描绘(左图)。半坡时代人的寿命平均二三十岁,生育是即神秘而又急迫的事情。所以鱼蛙这些多产的动物就成了生育的象征。尤其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对生育能力的赞美就是对女性的赞美。生育繁衍的主题在民间艺术里一直延续到今天。
B、青铜器是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皿和工具。先秦时代,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和造型艺术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堂皇的地位,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
视频展示:商代和周的青铜器
提问:商代和周的青铜器有什么不同?
幻灯展示:青铜器中的纹饰。
教师提问:你觉得这些图案都遵循了形式美中的哪些原则?古人为什么要把这些图案画在这些器皿上?你知道这些图案都表示什么吗?它们的灵感来自哪里?
师:青铜器的纹饰有多种纹饰这些怪兽图案,大都是氏族图腾崇拜的残余,在维护社会习俗,沟通人们的精神世界方面,与文字一起扮演着政治、宗教和艺术传统等各方面的特殊职能。
总结:古时候人能把自身体验到的运动、均衡、重复、强弱等节奏感用画笔表现出来,这无疑是神奇的创造。上述作品的纹饰之所以看起来比较美是因为它们是按照一定的形式规律创造出来的,而它们的灵感就是我们的祖先从自然万物的形象中获得的。
4、从实用物品向美术作品的转换
A、展示一些作品,包括一幅绘画作品,一幅雕塑作品,一幅木版年画,教材中的“漆盒”,教材中的“民居院落一角”。
教师提问:这些物品哪一些可以被称之为“美术作品”?为什么?
教师:绘画和雕塑是美术家为了审美的目的而创作的,这毫无疑问是美术作品。但是有一些生活用品,它们最初被制造的目的不是为了用于单纯的审美活动,而是源于生活的需要,例如教材中所列举的青铜器、明代的漆盒、云南纳西族民居院落等,但是,他们最初也是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制造出来的,在当时虽然普通,但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会逐步获得较高的审美价值。
B、这些手提袋、手套、门票都是美术作品吗?试以本课所学的知识简要的分析它们?以证明你的观点?
师:一方面,这些日常物品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形式,因而也存在着形式美的因素。例如,物品的长宽比例、色彩的搭配、图案的运用,这些都是为了使物品更加美观,是形式美法则的具体运用。其次是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关系。好的物品往往是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的。例如手提袋要求轻巧灵便,简洁大方,色彩鲜艳而富有装饰性,既方便提东西,又具有醒目的审美效果。又如手套,不仅色彩使人感到温暖,而且图案的方向变化既可以交代各部位的不同功能,同时也可以打破形式上的单调。
5、美术鉴赏的意义?
教师提问:看了上述作品,你认为美术鉴赏的意义有哪些?
总结:
1)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
2)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帮助我们丰富对美的认识,并且认识到形式美的法则。
高中美术教案11
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课前准备:
1. 老师准备:
(1) 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 就事先了解当地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以便组织学生参观。
2. 学生准备:
铅笔、彩色水笔、颜料、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或陶土等手工制作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 引导学生欣赏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 分小组讨论交流,感受文物的美感。
(3) 教师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
2.发展阶段
(1) 教师讲解一些资料展示卡、宣传小报和实物仿制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2) 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3.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4.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尽力寻找生活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们运用手抄报的形式来倡导保护文物的精神,用彩笔绘画的形式不仅抒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又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
高中美术教案12
教学目的
①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
②结合实例了解中国造园艺术的原则精神和具体经验。
内容结构
①中国古代园林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
②私家园林以苏州为最盛,设计以中国山水画为蓝本,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
③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经验。明代计成《园冶》一书对园林选址、布局、叠山、选石、因借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教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中赵州桥教学设计国造园艺术的原则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们游览过哪些园林?去过苏州园林吗?
二、新课
我国远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利用自然山水或者摹仿自然山水作为园林造景的主题,这比西方18世纪兴起的英国“风景式”园林大约要早两千多年。的圆明园,它的一百余个景区之中约半数是自成一体的小园林,因此而被西方人誉之为“万园之园”“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境界。因此,过去的造园匠师们口授心传,多少都接受一些诗画方面的陶冶,而的造园家如计成英语教学方法、张南垣父子、戈裕良等更是精于此道。历来的文人画家也多有直接参予园林规划设计的,其中如唐代的王维、白居易,宋代的赵佶、司马光,元代的倪元镇,清初的石涛、李渔等人,为了渲染园林的诗的情调,常常借助于各种音响效果。寄畅园“八音涧”、谐趣园“清琴峡”的流水丁冬,沧浪亭“听橹楼”的欸乃桨声,乃至风动竹篁有如碎玉倾洒、松涛之若天籁清音,都能以“音”入景。曹雪芹笔下的潇湘馆,那“凰尾森森、龙吟细细”更是绘声绘色,点出园林浓郁的诗情画意。
播放课件:读图认识感知江南水乡———苏州及园林怎样学好高中化学
1、师:如诗如画的苏州园林是如何体现出她的巨大艺术魅力的呢?
讨论,指名说说,师板书:“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园林艺术的构成
a、自然环境的山形水势,包括人工叠山和开凿的泉流湖水;
b、建筑物及其特殊的人文内涵;
c、园林内的树木花卉;
d、园外大环境的景观、氛围。中国造园艺术是多方面因素的配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讨论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有何差异。
皇家园林代表作有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北海。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为造园的鼎盛时期。皇家园林布局以江南园林为参照,并以神话传说的东七年级上册历史试卷海三神山进行设计、构思,以其博大恢宏的总体气象和宫殿群的特殊政治意义形成自己的特色。北京皇家园林在近世曾遭受外国侵略者的严重破坏与抢掠。
三、总结:
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一部分渗透了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它取法自然,高于自然,融建筑美和自然美为一体。
四、拓展:
结合文字和图片写篇关于园林的抒情散文。
高中美术教案13
第一单元
素描 静物组合写生
课程教学目标:
一年级上学期素描基础课程是以素描组合静物写生教学与素描概念学习为主的基础训练。在素描组合静物写生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艺术创造思维,同时引导学生重视绘画语言的学习,重视绘画语言的特殊性、意味性、学会超写实表现技法技巧的学习。
课程重点:
静物的组合与质感表达、肌理的微观分析训练。
课程难点:
要注意写生中物体的局部和整体组合关系,强调结构与力度,重视客观物象的质感、量感的充分表达。
教学时间:
40课时(2周×20)
教学准备:
静物的准备:自行车、电脑椅、牛头骨、吉他、衬布等。
学生作业:
组合静物写生
1.机器类
4开一幅
20课时 2.座椅类
4开一幅
20课时
构思草图①
构思草图② 3.破旧自行车或摩托车组合(考试)
作业要求:
注意静物的组合关系,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关系,强调结构和力度表现,质感、量感的表现。
一、体积与前后虚实空间的表达
二、主体和背景的深度处理,边线的软、硬处理
三、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处理
四、力度感表现,增强体积感和质量感
五、肌理的表达
“普通的物体,一旦被移除原来的环境或日常视线,就会变得不一般了。”
——韦恩·蒂波德
(一)静物的优点
(课堂练习)
经过训练的画家在任何地方都能发现有趣的构造。赋予普通物体以不寻常的视野——将某物从原来的环境移除并给予其不凡的意义——这正是静物画家的社会角色,也是吸引观者之所在,它是抓住观者注意力之所在。因此,一个有趣的构造无须太复杂,甚至无须是人工安排的;常常有趣的构造是在最简单的随意之中发现的,来源于生活而非人为某物。
任何物体或任何一组物体都能够以某种有趣的方式被解释。
(二)静物形体和明度研究(自我评价)
1.静物的形态是如何被模拟和测量的?
2.在明暗的演示中一点细小的疏忽都会大大减弱作品形态的立体
性和可读性?
考虑这些问题:① 这些形态是技巧地被画出来的吗?
② 你是否尽可能地使用大范围的明暗而不至于使
作品显得过分夸张。
(三)整体性形体
绘画的基本问题——是学习创造一种有力的立体感即三维空间 形态,尤其是当一个物体在一张平展的二维上被诠释为一组线条、形 状和阴影。
1.最初是建立在被简化的结构上(构图)
2.通过明暗法以及技巧上,感知尺寸的比例,形状和空间关系,学会看: 透视与透视变形; 纵横比较; 负空间。
掌握简单的几何形状,才能保证遇到复杂物体时只要按照同样 的基本步骤,同样就能够得心应手。
1.观察、测量并复制(描绘)物体形状 2.不可直接描绘物体(直觉速写除外)
学习从整体上把握复杂的形状——将物体还原为与之最相近的几何形状(概括)→是理解和展现三维结构的最佳法则之一。
《素描指南》
1.变平面观察为立体观察→立体的 2.变局部描绘为整体描绘→整体的 3.变明暗表达为结构表达→结构的
描绘重叠物体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它们各自需要的空间,结构素描中培养各个物体在各自空间存在,同时又组合在一起的整体关系。
(四)构图处理
旧观念认为物体的选择重要,事实上并非如此,重要的是一个画家处理任何既定物体的方式是否会给该物体带来艺术生命。艺术史上常常出现的情况是:
及其重要的物体被展现的毫无意义,貌似微不足道的物体却被提升到艺术的高度。通过画家的创作感、创作意图或创作视角以及选择的处理方式(画家独特的绘画技能,将加强这种方式的处理),物体达到和谐并引发观者的兴趣。
五、透视和反光表面
注意物体表面的特质-----粗糙的或光滑的质地,闪光的透明的----是很多静物画家最主要关心的。
分析表面的质感、反光的本质来决定最有效材质和技巧的组合,在组合物体的过程中,想一下反光地区,不考虑整体物体,把注意力放在它的组合上。
第二单元《设计素描》
课程名称:创意设计素描 学
时:3╳20 教学目的: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培养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方式,利用各种材质,不同手段,以素描的艺术形式,表现具有独立审美意识的客观现象(物象)。
教学重点:超越、突破传统的创造意识和发散性思维。
教学难点:如何使用新的材料、新的手法,联系设计性,实现新的素描形式的表达。
教学方法:深刻理解,学会感受生活。欣赏优秀作品,理论联系实际,写生联系创作。
创意设计素描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素描学习,不以写实再现为最终目的。写实再现式现代素描以锻练画者的观察能力为主,要求正确观察,忠实再现,讲究严格的形体、结构空间的表达和熟悉的素描技巧。创意素描突出发散性思维意识,强调主观设计性利用素描手段表现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审美意识,将装饰图案、设计、素描、新材料等因素妇;叠加处理,形成新式的一种素描样式。不论是传统素描还是设计素描,其共同的前提是从生活中获取自己更独特的感受,用情感将感受包装和美化,利用传统的'绘画手段,表达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
欣赏图片:表现主义、现代主义、新素描 学习过程:
一、静物写生准备
二、画具的准备、绘画材料的尝试 不同材质绘画媒介的使用
写生静物安排:《酒瓶系列》无背景、不同形状、质感的酒瓶。要求:不使常规传统的素描工具铅笔,扩媒材使用范围,不单一表现空间为目的,突出创意设计性,为日后几周写生做一个抛砖引玉的工作。
三、再现客观真实到再现心理真实的认识。利用自然物象的真实细节,表达自己主观思想意识,首先是真实的描绘。但在真实的背后,有着更丰富、更有哲理、更耐人寻味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要突破和重建真实的真实。
四、绘画方法和表现形式的大胆尝试。艺术要善于把特定物质材料变成艺术形象。凡是真正的创造,都应该具有独创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共器。把材料与要表现的内容联系起来,尝试多种素描材料并置。
学生作业:
组合静物写生
1.器皿类
4开一幅
20课时
2.意向类
4开一幅
20课时(默写,自由组合)构思草图①
构思草图② 3.师选择指定物品与默写物品组合(考试)
第三单元 《人体素描》
教学目标:
一年级上学期素描课三周。本学期素描仍以基础练习技法探讨为主要教学目标,为创作打好素描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前期为人体素描练习,(比例、动态、结构)后期以场景组合练习为主。
难点:造型能力的提高,整体画面的控制能力与体积结构的塑造能力。
教学时间:
60课时(3周)
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多媒体教室,画室
2.绘画工具,纸 笔(全开、对开、速写纸)3.模特及人物道具的准备
教学过程:分两个单元来进行:
第一单元:(1周20课时)
作业内容:主要以人体写生为主,辅助大量的课堂速写,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解剖的知识,更准确地生动的用线和面表达体面的结构,并能生动的在艺术技法上处理好构图、动势、明暗调子和节奏感,使作业具有节奏感和美感。
第二单元: 二周(40课时)
用超写实手法来表现,提高表现的诸因素的构成能力,学习用多种手法使作业更具现代感。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周:1.女青年人体写生(对开二幅)16课时 2.速写4课时
第二周:1.男青年人体写生(对开二幅)16课时
2.速写5课时
第三周:组合人物空间(20课时)
(暂定人物或雕塑作品与其他静物的组合)
深入刻画局部,表现质感肌理以及整体关系处理,力度表现,效果的表现。
第一单元 两周完成
作业要求:完成人体素描写生,每天一课时的速写练习,培养迅速捕捉对象动态的直觉能力,整体能力以及艺术的感觉,美的感觉。
1.围绕人体的体块变化和团块结构;表现女青年,注意用线流畅
柔和,要迅速抓住动势和状态;表现男青年,注意团块结构,力度的张力,塑造好团块体积以及结构关系。
2.人体运动规律与透视变化:详见讲义中素描讲授要点 3.人体动态直觉速写的快速表达:
对直觉的训练,对习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眼到手到”下笔肯定果断,首先在观念上要培养整体的意识,抓“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的运动规律,成竹在胸,迅速捕捉大动态,在2-3分钟时间内,把动态的整体特征迅速画出来,即:直觉方式快速表达,是基础训练中重要课题。① 观念上:抓整体动态,忽略局部细节;
② 观察上:抓动态特征,“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的运动规律。
③ 表现上:下笔肯定果断,“眼到手到”,迅速捕捉生动的瞬间 ④ 训练方法上:让模特摆出各种造型分别在不同时间段上要求不同的艺术效果。(如:0.5分钟,1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
4.长期作业的艺术处理和真实表现的关系
(一)向大师学素描,注意素描形象的再创造;
(二)追求画意,谨防匠气;
(三)总一概万,表现整体;
(一)向大师学素描,注意素描形象的再创造; 形象再创造,这是实际意义上的素描造型。
素描造型:(长期写生练习)是绘画范畴的东西,具有艺术造型的特点,绝不等同于摄影照相术,应该说所有的素描形象都应该是艺术的再创造,而不是模特的翻版,素描形象如此,素描画同样如此。
虽然基础练习有研究性,习作性要求,但高年级学生,总是要在理解对象,感受对象的基础上,准确的把自己对对象的认识表现在画面上。比起艺术创作的素描而言,客观因素在习作中对对象的参照自然要多些,作为一种学习过程和过渡是不可避免的,但习画者的素描能力的成熟,总是要靠不断摆脱对对象的依赖,而最大限度的去表达对对象的感受和思考的能力的增长。
素描写生中研究人体结构、形体、透视、比例、动态等等几乎近视科学规律的目的,并不是要像石膏翻活模一样把对象翻下来,而是为了获得理解和感受对象的依据得到表现的灵感和创造性再现对象的灵感,挖掘自然界已经或原来存在的美的灵魂的手段。
向大师学素描
素描是脑加手的劳动。是脑、眼、手三者的结合。整个素描过程都是以形象思维的规律去发现美,发现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因素,从而积极主动去捕捉形象。虽然如此,正如法国画家安格尔讲的“素描是艺术的真诚”,学习素描,还是要真诚地,实实在在的去表现对象,特别是在基本练习里更是如此。
这其中还有一个艺术格调问题。
当我们翻开素描大师的作品都能发现它们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又是很朴实的,几乎是任何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形象和美。
素描造型要求把对形象的认识提高到艺术形式的高度来考察,发现其中的形式美感,视觉刺激的节奏,节奏感、形的力度感、深厚感等,使原已存在于自然而并不明确或强烈的形式因素,通过技法手段而明确起来,强化起来,这样就有利于盲目依赖客观的表现力。
结构、内容、比例、透视、明暗等等造型中我们要求依据这些内容,不但有科学性一面,也有广阔的艺术创作的天地,这是客观准确性和艺术准确性不同的两个方面,而艺术准确性正是我们追求的目的。
素描造型能力:三个方面来提高
一是认识能力,理解对象的能力,懂画法,知画理;
二是造型能力,在平面上把握形象特点,表现空间的形和传神能力,变自然中形象为艺术形象的能力;
三是创造个性化形象(艺术家个人特有的)能力和控制画面的能力;
以上三种能力的提高可同时解决或先后解决,你的素描造型手段才能走向成熟。
“画家不应该仅仅画他眼前所见到的东西,而应该画他感觉到的自己身上的东西,如果他在自己身上感觉不到任何东西,那么最好他也别去画他眼前所见到的东西”。
—— 法国画家 安格尔
理解的东西敢于强调,敢于强,敢于离开对象而不离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这不仅是对创造性素描的要求,习作性素描也应该同样要求。
(二)追求画意,谨防匠气;
在素描学习过程中,要探索点、线、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的运用,不断总结,积累有效的表现对象,表现感受,形成画面的语言经验。不研究画法,死磨硬抠,易染上匠气,同时过于追求画面效果帅气之类,也是一种匠气,甚至更要不得。
画意来自画法,但又不同于画法。
什么样的画法都能表现出画意,但什么样的画法也可以表现匠气。画意是一种绘画生动性的体现,是画面外在形式和内在表现要求的完美结合,也可以说是画家作画当中主客观的完美结合。
技术技巧有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素描训练中,不要过于谨慎,即慎小慎微。只要想法明确,有感受就要大胆出手,不怕错,不怕拙,不怕笨,“宁拙勿巧”,“宁脏勿洁”,都是讲究一种探索精神,有点呆,有点滞,有点脏,有点黑,有点改来该去,都可能是更好的素描作品,起码是好的学习方法。
高格调的东西往往是实实在在,看是普普通通的,稚拙的,不太顺手的,不求表面完整,帅气过分,一目了然的东西。
在素描训练(或创作)当中不要太想顺利了,要有遇到困难的准备,要有韧劲,敢于冲破平淡,冲破似乎还可以的诱惑力,敢于追求更强一点的表现力。
胆识是一种高格调,是一种成功的精神,是一种神力。要敢破敢试,不达目的不止,敢于向温温乎乎的东西挑战,更强烈性点,狠抓特点,狠抓规律,同时又有点偶然性,随意性。
随意性:看似随意,又全在法度之中,有画味和质感。偶然性:灵感的一现,生动活泼要保留,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敢于概括大关系,又敢于细画。
·敢于虚交待,又敢于实交待。
·敢于画的空灵,又敢于画的溢满。
·有加法,也有减法。
素描习作联系要给自己出点难题,多点挫折,锻炼一下能解决困难的本领,在没有出路时,山穷水尽时绝处逢生,窥见光明,迎头赶上,柳暗花明,这是一种创造力,成功术,成熟性,缺少这一点,心胸太狭小,见不得一点失败挫折,动辄就换纸,气馁,放弃探索实践,就是不会有成功的希望。
艺术创造永远不要相信捷径,捷径没有深沉。
艺术中的“创”与“闯”有关系,艺术中的“艺”与“意”想不到有联系。否定失败的路,就可能成功,迁就不成功的道,就堵死了成功的可能。
学习就是要敢于肯定好的,否定错的,可以见好就收,也可以不达目的不止。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一张画要有一张画的要求(鲜明要求)这是出发点。
画法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放开胆子,开动脑子,想想法子,、。
你是在创造,你是在探索,你是在抒发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讲话,使人更感亲切,更能打动人。
素描中要画和写,不要描和凑,前者是主动的表现,后者是被动的表现,前者易犯错误,但仍然是生动的,后者易于准确,但是死板的,前者增强能力和才干,后者只是眼前效果。
“形”——这是一切的基础和条件,即使烟雾也必须用线来表现。——安格尔
(三)总一概万 表现整体
“求一“的精神,是艺术品成功的表现,好的艺术品总是表现在把握整体大关系上,而不单是好的细节刻画。整体感强,既不是所谓的完整性,也不是所谓的完成性,是一种形式上的统一感和精神表现上的一致性,以及两者的有机结合,这就是绘画中要求的整体。
素描中的基本形,不仅对起稿重要——是一张画的起点,而且对结束也重要——它是一张画的归宿,它表达了艺术形象的整体,从整体上处理结构,形体,动势,虚实,黑,白,汇、灰等等,要一眼看过去的大关系。
其次就是细节,大关系统率下的细节可以无穷无尽,脱离大关系的细节一笔(一点点)也多。
素描的深入:有两个方向
首先,是大关系的深入,印象要极深刻。如:
1.从基本形上(大轮廓上)充分体现形象的特点; 2.形的动态,透视肯定而有控制;
3.形象气质,个性鲜明有确定性。
第二,是画细,画精致。画细要服从大关系,不失控,同时经常回头来整体查验。
你的画面是你的一个视觉印象,不同画家经常有不同的视觉印象,要强化你的统一性,始终如一的对该对象的认识和印象。
体积感(包括空间感)是整个素描过程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素描观念的直接体现,既要有整体的体积,又要有细节的体积。
先有体积的认识,才有正确的轮廓线和转折点,通过形体的空间位置,认识动态,认识比例,认识透视特点,这样才有空间感——大体积。
不管是素描头像,素描人体,还是构成画面,首先有体现骨架结构,即形象和画面的空间感,这是画面中最重要的体积感和空间感。
整体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所有细节都按照结构规律,透视规律,优在其上,形成一个结实的整体。
表现动态和表情是人物素描的重要目的,它体现生命情感,体现意境,是最打动人心的因素。表现动态,在这里讲的是整体特点,即各部分的协调,如五官表情的协调,五官表情与全身动态的协调。
整体突出的是形象或画面的整体感觉,包括手法和形象气质的统一性,一致性。
第二,才是结构形体的整体要求,表情的整体要求,明暗虚实的整体要求,以及所有表现因素的整一性。
素描进行中要不断调理视觉印象的整一感觉,甚至要经常离开对
象处理画面的整一要求。
“最好是让模特一下子使你震惊,而你们则能立即产生深刻印象。如果谁忽视奉行这种方法,他只能在纸上搜索不定,什么肯定的东西也树立不起来。你们蓄意要表现形象,应该先在你的头脑里整体地呈现在眼前,当你们描绘形象时,才能和你们早在构思中已经掌握好的形象一样得到充分的体现。”
—— 安格尔
这是大师提供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整体观察方法和整体表现的要害。
我们画的是“一”,要的是“万”这是艺术整体性的本质。徐悲鸿:“致广大,尽精微。”
六、考评方法: 最后一周作业作为考试作业,教研室集体评分。
七、参考书目:
《中央美院·素描教学》 《素描指南》 美国
高中美术教案14
一.课标内容: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什么是甲骨文,了解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认识司母戊鼎,了解青铜工艺。培养学生搜集文物并进行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了解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司母戊鼎;通过文物欣赏,培养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甲骨文;司母戊鼎
(2)难点:汉字的演变;青铜工艺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王懿荣与甲骨文》FLASH动画,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甲骨文和同一时期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2自学探究:(1)什么是甲骨文?什么是金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何时?
(3)青铜器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4)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什么?
(5)青铜时代是指我国的哪几个朝代?
3合作探究:(1)材料分析:分析甲骨文与汉字的关系,了解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起源。
(2)趣味识字:展示一组甲骨文,请同学试着写出相应的现代汉字。
(3)推理想象:想象青铜器的制作过程;推理青铜器为什么没有大量用于农业生产?
(4)重点介绍:上讲台展示课外搜集到的司母戊鼎资料;
出示图片,设置情境题“假如中国历史博物馆聘请你当解说员,请你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向参观者介绍司母戊鼎”
(5)文物欣赏:出示一组青铜器图片(四羊方尊;铜象尊;大盂鼎;西周散氏盆)
说一说他们各有何用途?美在什么地方?
五.教学后记:
1.课文很多生僻字,应该帮助学生注音。
墟xu戊wu盂yu钺yue爵jue懿yi
2.趣味识字:应教给学生一些识别方法。
3.司母戊鼎:学生查询到的资料很多,应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性展示。还可多叫些学生解说和介绍。
高中美术教案15
主讲人:
一、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剧脸谱设计中的经典造型、色彩、谱式、特殊图案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京剧脸谱设计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学习京剧脸谱的设计步骤,根据所讲解的内容为身边的亲朋好友设计一幅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谱中经典造型、色彩、谱式、特殊图案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同学朋友设计一幅京剧脸谱。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3。教学难点:使学生独立创作一幅京剧脸谱,设计内容要丰富,线条要流畅。
三、教具学具
1。教具:京剧脸谱模型、设计作品、ppt课件、音频、视频等。
2。学具:纸、铅笔、橡皮。
四、教学方法
观察理解法、分析比较法、指导制作法、多媒体演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频《京剧脸谱》,指出音频中“蓝色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几句歌词,引出本节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脸谱的起源
2。京剧脸谱的经典造型
千人一面: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一千种人来演这种角色,他们的妆容都差不多。只是先在自己的脸上涂白,然后画点胭脂上去就可以了,非常简单的一种化妆技术,这种化妆叫作“俊扮”。
白色豆腐块:它所指的是我们京剧里面的丑角。丑角是一种喜剧角色,它为了增加喜剧的气氛,所以特意在鼻梁的位置摸了一块白色,这种化妆的`技法可以称之为“小花旦”。
心灵的画面:脸上画了很多的油彩,很多不同的颜色,就像一张大花脸。“净”俗称花脸,是以各种色彩勾勒出的图案为特点的脸谱。
3。京剧脸谱的色彩
白脸:奸诈多疑——曹操红脸,忠勇、忠义——关羽
黑脸,严肃,不苟言笑——张飞、包拯蓝色:刚直,嫉恶如仇——单雄信黄色:彪悍,残暴——宇文成都绿脸:勇猛,莽撞——程咬金
4。京剧脸谱的谱式
整脸:一种颜色为主色,以夸张肤色,再勾画出眉眼鼻口和细致的面部肌肉
【高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高中美术教案05-24
高中美术教案10-17
高中美术教案07-26
【精选】高中美术教案07-02
(精选)高中美术教案06-09
高中美术教案(经典)06-21
高中美术教案(必备)05-21
高中美术教案[热]05-21
高中美术教案(精品)05-21
[必备]高中美术教案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