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4-07-17 12:37:39 小学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案(汇编15篇)

小学美术教案1

  课题:

  感受声音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声音节奏的认识与表达。

  3、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

  2、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

  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润、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坚硬、热烈、紧张。

  2、发展阶段:

  启发视觉表现。如果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示,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柔软?

  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柔和,用线表现节奏如同音乐的节拍,有上下、强弱、长短、起伏变化。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由形,通过点、圆、方、三角等基本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

  其基本方法是: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由此产生各种缓慢、激烈的运动节奏。给人流动、滑行、奔驰、激荡、升腾的感觉。

  3、欣赏抽象绘画作品

  康定斯基(俄)用圆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用飘带式和漂浮体造型表现一种活泼、游动不定的、变幻的感觉。

  马列维奇(俄)用直线组成的一个个图形,形成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闭上眼睛听音乐,根据乐曲节奏想象出现的图形,也可以根据乐曲中的乐器奏出的乐音创造符号进行表达,符号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变化。

  四、小结:

  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外拓展:

  启发学生可选择各种方式和材料来表达声音,如人体动作(舞蹈)、雕塑等。

小学美术教案2

  课时:一课时

  目标:

  1、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画面表现“机器人伙伴”。

  2、鼓励学生若是做到不仅形象奇特,而且整个作品的气氛也很奇异,就更好了。

  3、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充分发挥想象,能画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重点: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画面表现“机器人伙伴”。

  难点: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充分发挥想象,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作品,并用多种工具表达。

  准备:教师:各种图片、挂图。

  学生:水彩、水粉颜料、毛笔、水、调色盒、水彩笔、彩色铅笔……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授

  1、机器人是人类创造的',它们的超常能力真让我们惊奇。20xx年,将有更加神奇的机器人出现。他具有人类“智慧”,能说话、有感觉、会、善学习。这不只是科学家的预言,也是我们都能见到的奇迹。

  2、如果让你来创造一个机器人伙伴,能不能让大家更惊奇?

  三、小组讨论

  1、把你所知道的有关的“机器人”资料,告诉大家。

  2、大组间相互交流信息。

  四、欣赏(书本上的画面、挂图)

  1、书本上的画面都画了些什么内容?

  2、这些画是如何表达主题的?

  3、你最喜欢那一张作品?它用的工具是哪些?

  4、你从这些作品中能学到什么?

  5、你准备如何画?如何表现?

  五、介绍一些特殊技法。

  1、蜡笔水彩法。

  2、水粉肌理法。

  3、油彩分离法。

  ……

  六、学生作业

  1、用你喜欢的方式,画一幅“机器人伙伴”的画面。

  2、画面是不是能比书本上更精彩、更幽默、更有趣?

  七、巡回指导

  1、巡视全班学生作业。

  2、辅导个别学生,引导其作业紧紧围绕主题。

  3、适当之时给其绘画资料借以。

  4、鼓励学生画出独特的作品。

  5、分学生讲明创意,为其他学生拓宽思路。

  八、

  1、对自己的作品及他人的作品的欣赏,并加以。

  2、用自己的作品布置教室的一角。

  3、讲一讲自己两节课的收获。

小学美术教案3

  教材分析

  水墨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水墨画,他们对这门艺术很陌生,所以本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水墨画,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

  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并配以精炼的文字,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获得启发。本课有两版,—版着重介绍了水墨画的工具、材料;也就是游戏的工具、材料,以及初步的线条练习,水墨特性的尝试。二版着重介绍了一些范作欣赏,文字中隐含着教学的目标与形式,以及一些小难点的突破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特点。

  2、尝试练习、体验水墨特性。

  3、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墨特性。

  毛笔、水分的`控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欣赏作品、图片、装墨汁的小碟等;中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等);音响器材。

  师生共同准备:墨汁、毛笔、水瓶、2~3张小宣纸、每一小组1~2张大宣纸、毛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气氛营造:在教室四周挂上水墨画原作,播放中国古典音乐。

  1、游戏介绍

  ①“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大家知道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什么游戏吗?”“今天的游戏非常特别,做什么待会儿告诉大家,但是要想做好今天的游戏吗,就得先了解清楚它的规则!你们看墙上这些画,它们与我们平时用水彩笔、铅笔等画出来的画有什么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回答。)

  ②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把毛笔蘸饱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的画一笔)。“快看!出现什么变化?再画第二笔,又出现什么变化?第三笔呢”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学生试画。指导交流。

  ③ 板书课题:《水墨游戏》(一)

  2、游戏开始

  ① 游戏接龙:

  教师在黑板上贴好宣纸(注意宣纸下面要垫好报纸),每组边上放上一支毛笔,小组排好队,第一个学生先用毛笔饱蘸墨汗和水在宣纸上画上一笔(各种大小点、长短变曲线均可),再后面的学生接着笔不再蘸墨和水继续画,画出的墨迹要与前面同学的不一样。(一个一个接龙,让学生感受一下水墨的特性,体验墨迹从湿到干的变化。)

  ② 认识工具:

  a.图片欣赏: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笔、墨、宣纸和中国画颜料,它们是进行水墨游戏的主要工具材料。

  b.小组讨论:毛笔和其他笔有什么不同?宣纸和其他纸有什么不同?

  ③ 图片欣赏,体会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用笔方法的不同及为什么会有淡淡不同的变化。

  (通过欣赏,认识到一支笔行会因为用笔方法的不同可以画出细的线条、粗的笔触;水分的多少导致的变化:干燥的擦痕、渗化的墨渍……)

  ④ 探讨尝试:墨色的浓淡与水份多少的关系。(此处墨色变化只作点拨,不作重点要求。)

  3、游戏比赛

  a.小组比赛:一起合作在一张大纸上随意涂鸦,看看谁的墨色、笔触的变化最丰富。

  b.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手中的毛笔,用各种不同的用笔方法画出各种不同的笔触。感受线条的粗细、点的大小、墨迹的干湿等笔触的变化。

  4、比赛结果展示

  a.把每组作品一起贴到黑板上,教师随意点到哪个笔触目惊心,就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b.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

  c.教师点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作业。

  5、课后拓展

  今天的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各组都画出了好多的好作品,但是今天的游戏并没有结束,下次的美术课上,我们将继续进行更有意思的水墨游戏,如果想在下节课上取得好的成绩,那就可以在课后尝试更多更新的画法,并多作练习。另外,可以从课外书报上搜集大人们的水墨作品,将你认为好的作品图片带来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1、游戏介绍

  a.谈话:上节课的水墨游戏大家玩得非常开心,今天还想玩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更有意思、更富有变化的水墨游戏。

  b.揭题:《水墨游戏》(二)

  2、游戏活动

  A.听雨声:小朋友,听!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小雨点在说话。

  B.示范:

  a.教师示范用笔蘸墨在宣纸上画点。

  b.重点解决墨色的浓淡:再画一个不一样的小雨点。(师:“再加点水,这次点重一点,慢一点。比比看和刚才的小雨点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笔轻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C.学生练习:在纸上尝试各种点,画好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说说和老师画的点有什么不一样?是怎样画出来的?

  (教师小结:点可以变的:浓浓淡淡、干干湿湿、大大小小、疏疏密密……)

  D.作业形式:“这些各咱各样的点组合在一起像什么?你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张画呢?”

  E.欣赏:

  a.大师作品:黄宾虹及张大千用点来表现的山水画。比较两幅画的不同。

  b.学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画得多丰富啊!

  F.搞个小小展览,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创意。教师巡回辅导。

  要求:

  a.小组合完成。

  b.教师提醒学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型脏教室。

  G.展评:

  各小组将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回欣赏,谁的点变化最多?谁的画最美?

  3、课后拓展

  课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各种各样丰富的线条、色块、形象,看能否像大师一样画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画来。

  搜集画报上画家们画的水墨画作品,并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交流。

小学美术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纸版画工艺技法,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排列美感的体会。

  2.让学生掌握版画的工艺知识和技法。

  3.培养学生整体设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纸版画技法知识。

  教学工具:

  范画、颜料、剪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音乐导入):

  导言:“同学们,你们最难忘的生活经历是什么?”

  三、讲授新课:

  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2.展示范画,启发和诱导。

  提问:“同学们,请看老师的范画,里面有什么有趣的东西?”“今天老师来教大家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制作这些有趣的小鸟,好吗?”

  3.板书:纸版画。

  4.接下来,讲解纸版画的概念和制作过程,同时进行演示。

  四、作业步骤:

  激发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完成制作过程的以下步骤:

  1.设计

  2.制版

  3.添加背景

  4.剪刻、拼贴

  五、学生作业:放轻音乐。

  要求两个学生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六、讲评:

  评选出优秀作品,表扬制作精美、色彩鲜艳、整体效果好的学生,还表扬最佳搭档。

  七、教师感言:

  通过此课程,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版画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在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并且还有许多有趣的应用,希望同学们多去探索、发现、体验生活中的乐趣。

小学美术教案5

  课题:团包手工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

  4、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

  2、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通过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

  2、发展阶段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1)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各种造型的方法。

  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2)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教学拓展

  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

小学美术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

  2、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

  2、把各种各样的钥匙组成一份装饰画。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钥匙,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以谈话的形式):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看:(各种各样的钥匙)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各种各样不同钥匙的艺术美,引起学生对设计的兴趣。

  2、学生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师:我这里一把锁缺了一把钥匙,老师请你们帮忙,来制造一把钥匙开这把锁,你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3、四人小组讨论要运用什么样方法来制造钥匙。

  4、老师:对有道理的方法都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说出把纸对折的方法来剪出各种钥匙的.图。

  5、四人小组商量讨论我要设计什么钥匙(每个人设计要不同)再把钥匙组合成一份装饰画.

  三、学生动手剪制作钥匙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像,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钥匙。老师巡视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

  四、交流欣赏

  1、全班互相欣赏每组的作品。

  2、请学生来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

  五、收拾与

  请同学们制作结束后将废纸扔进纸篓,将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等不再使用的东西收起来,将桌子上的东西收拾整齐。

  六、课后拓展

  用对折的方法还可以剪出许多左右对称的物体,请学生试着剪一剪。

  教学后记:

  这两节课是通过对拼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好多同学对于对称不是完全的掌握。所以在课下还是不断提醒。

小学美术教案7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

  主要内容是,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了解景物的角度和透视规律,掌握 取景与构图 技巧,初步学校 人物写生 的基本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要求学生们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感受生活的美和艺术的美,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掌握简单的写生技法。

  授课学生,处于初中阶段,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独立性和上进心,善于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画面透视规律和构图技巧 ,学习律,开阔绘画视野,提高兴趣,培养求知热情。

  2、能力目标:透过开放式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竞争意识,提高动口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密切联系,热爱生活、热爱艺术,追求创新。

  二、重点和难度:

  1、重点:我放在 画面透视规律和人物造型方面 ;

  2、难点:则放在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其动口动手能力上。

  三、教学准备:

  1、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特点需要,本课我主要利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境演示法、陈述点评法、讨论问答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具:教师准备,以及教具;学生:准备自制图片、小刀、等;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直观效果。

  3、板书: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涵盖本课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首先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景导入,让学生感受 校园的美丽景色 ,激发艺术情感。结合课文内容,将学生带入主题。

  1、组织观看幻灯片,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刚才大家观看了这些 校园画面,对哪一幅场景最感兴趣?产生了那些美好感想(你对校园产生了那些美好的印象?)能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吗?

  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一个个发言。老师要随即给以恰当的点评,表扬他们的勇气,肯定他们正确观点,指出存在的问题,给以合理的引导,增加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引起对美术作品的好奇和兴趣。

  2、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引导:

  组织学生发言,谈生活的美、自然的美,学会艺术观察和欣赏。

  顺利引入第二个环节:

  (二)、欣赏感悟:

  本环节在老师的主导下,带领学生鉴赏作品,探讨作品特点,初步认识作品的取景构图特点,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仰视、俯视、平视)进行造型观察,提高学生们的观赏水平,丰富想象力。

  首先,结合课文播放几幅校园图片,然后老师采用讲述法,简单讲述画面造型艺术的一

  些特点和概念:如,画面、取景、构图、主题、空间、透视等,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这些 校园图画 是采用怎样的视角进行表现的?有什么规律?

  2、一幅作品好看在那些地方?怎样取景和构图?

  让学生结合课文图片先个人思考,后相互讨论。 之后,老师边提问边小结,边分析边归纳,让同学们结合图片分析,分清几幅作品的透视角度与区别,提高欣赏水平,

  重点弄清以下几点:

  1、观赏一幅作品,先要找到透视角度。观察作品,要看清空间搭配,选准角度,分清透视规律,掌握平视透视和成角透视的特点。

  2、画面好看与否,在于如何取景与构图来表现主题。画面的主题要鲜明,陪衬要协调,主题过大,显得画面太满,不生动;过小,则主题不突出,画面凌乱。画面主题必须与周边的天空、广场、树木、远景比例得当,协调一致。

  通过作品的欣赏和感悟,学生们都得到了一定的启发,对于画面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教学引入第三个环节。

  (三)、讨论探究:

  启发学生,从校园环境和设施,到校园的人物:老师和学生。

  问:你天天和他们在一起学习、游戏、活动,你知道他们坐、立、走、跑、跳、打球、舞蹈,有哪些姿态特征吗?又怎样通过构图造型表现出来呢?

  接下来的,多媒体播放一组人物活动场景和图片,与同学们一起观察、人体的基本特征。这里,我采用启发式、发现法,采用学生独立思考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调动大家主动参与,完成以下教学:

  1、什么是静态与动态:肩胛线、骨盆线、双眉线,静态时平行,动态时相反;

  2、人体比例:头与身体的比例,站、坐、席地直坐、蹲直坐,分别是;

  3、人体活动与重心关系:随着活过的变化,人物的重心总依着臀股中心线移动。

  4、人物表情:随着人物的视线神态变化

  本环节通过人物特征的研究分析,学生们学到了人物造型的方式方法,为欣赏人物作品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四)、习作评析(拓展)

  本环节是在前面欣赏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进行习作练习。我将这样引导他们:

  同学们,校园美的地方很多,你感到那些最有趣呢?你学到了那些观察方法和绘画技巧,能用你的笔描绘出来吗? 下面我们进行写生练习,主要选择两部分内容,一是临摹美丽校园任一造型图片,二是临摹写生校园人物。大家可选一项,绘画基础好的学生可完成两项。

  首先,多媒体播放范画图片,从要领和方法上进行临摹前的指导,给学生以启发,然后要求他们先独立完成习作,教师搞好巡回指导。

  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出要求:

  1、选材要准确,构图要巧妙;

  2、主题要突出,画面要生动;

  3、比例要恰当,重心要掌握。

  之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研究评价,最终选出优秀的作品全班评析,老师点评。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析的:

  1、这些构思作品选材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如何进一步改正?

  2、构思画面主题是否鲜明突出?有什么意义?

  3、作品构图采用了什么表现形式?效果如何?

  本环节通过临摹与评析,使同学们增加了绘画知识,提高了欣赏水平,为学习绘画打下 一定的基础。

小学美术教案8

  课 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写生方法,形成正确的写生习惯;学习表现景物的构图规律和用线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线条美的理解,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艺术。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写生方法,提高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构图规律和用线方法,用速写的方式画风景画。 教学方法:欣赏、讨论、练习

  教 具:线描作品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当你走过大街小巷,有时你会发现,身边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同学们说说你认为有趣的事,让大家也来分享一下。(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只要我们去留意观察,细心体味,你就会发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动人的生活画卷。(揭题:《身边的风景》)

  二、讲解如何构图。(以课本第8页范图为例)

  1.当我们看风景时 ,能看见的风景很多,如何来取景呢?

  2.学生思考、讨论。

  3.取景:双手组成镜框,先观察周围的景色,选取吸引你的.部分,仔细观察,确立主体。

  4.把你看见的景象用简单的线条画下来。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

  三、分析范图:课本第9页吴冠中作品和两幅学生作品

  1.吴冠中的《山村新居》:从画面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发言)

  2.你能用美术的语言说说画家吴冠中是用了那些绘画手法体现出你们所感受到的美丽?

  四、多媒体展示线描写生作品,学生欣赏。

  五、讲解描绘步骤:

  1.起稿:根据画面主体勾画草图,可适当进行取舍和位移。

  2.深入:对定好的草图进行深入的刻画,可整体考虑也可从局部画起。

  六、风景写生练习

  1.要求:能勾画出草图并简单对主体进行描绘。

  2.指导学生选景写生:

  (1)选好要表现的风景,确定画面主体景物、安排好构图。

  (2)先用简单的线条勾出整体轮廓图。一次画不好,可以反复修改。

  (3)细节刻画,注意线条的疏密简繁。

  七、课堂小结:作品展评。

小学美术教案9

  1.试讲题目:

  高年级《色彩艳丽的大公鸡》

  2.内容:

  了解大公鸡的形态特征及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体会冷暖色对比的美感,并有目的的加以运用,描绘一幅色彩艳丽的大公鸡。

  3.试讲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了解冷暖色对比给人的感受,正确运用冷暖色,学习色彩的搭配。

  (3)按课题需要进行纸绘内容,包括基本表现步骤图示、启发性或说明性图示、局部示范等(可任选其一),纸绘要清晰,并与讲解相结合。

  (4)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创作特点鲜明、姿态生动、色彩艳丽的大公鸡。

  (5)教学中注意课堂评价,注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4.教案解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大公鸡的形态特征及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体会冷暖色对比的美感,过程要方法目标: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体验冷暖对比的绘画方法,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我们带来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产生的特殊的艺术效果,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意识和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享受绘画创作的乐趣,并学会运用色彩知识为生活服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冷暖色对比给人的感受,正确运用冷暖色,学习色彩的搭配。难点: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创作特点鲜明、姿态生动、色彩艳丽的大公鸡。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开始教师创设情境:有一只大公鸡叫小美,最近森林里要举行选美大赛,小美想请同学们给它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同学们觉得什么样的衣服能赢得比赛呢?

  教师用导入语引出课题:刚刚同学们说漂亮的、华丽的、鲜艳的,这些最终效果都离不开色彩的运用,色彩的运用啊也是有一定的知识的,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怎么运用色彩才能帮助小美赢得比赛呢?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色彩艳丽的大公鸡》,探讨一下色彩中的秘密。

  (二)观察分析、共同探究

  1.分析公鸡形态:

  教师PPT展示事先搜集好的公鸡图片,有单脚立地、行走、吃食、飞翔、打鸣等形态各异的大公鸡。学生小组讨论,大公鸡的身体结构都有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大公鸡有高昂的头和美丽的鸡冠、披着彩色羽毛的身体,粗壮的爪子和伞状的尾巴。

  设计意图:学生深入了解大公鸡的形象特征,为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奠定基础,便于后期的造型表现。

  2.感受色彩魅力:

  想给大公鸡设计衣服并不简单,先来感受一下大自然色彩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1)请学生欣赏一组作品(一幅以有关日出的,一幅深蓝大海)

  提出问题:“两幅作品分别给你怎么样的感受?”

  教师总结:温暖、热烈、兴奋的色彩就属于暖色,寒冷、宁静、凉爽的色彩就属于冷色。

  请学生举例谈谈哪些颜色属于冷色哪些属于暖色。

  (2)出示色相环,请学生用一条线来分割冷暖色。

  (3)如果冷暖的两种色调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又会给我们怎样的视觉效果呢?

  (艳丽、明快、醒目。)

  (三)欣赏作品、提出问题。

  1.PPT展示农民画家的《金鸡展翅》,请学生思考问题:

  作者怎样用颜色表现出这么艳丽的大公鸡?有什么规律性?

  学生小组分析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采用了冷暖对比色的方法,大公鸡内圈的用色以冷色为主,外圈以暖色为主。

  2.除了冷暖色外,画家还用了什么颜色?作用是什么?

  教师总结,黑色、白色与灰色等,具有调和画面的作用。

  3.请同学仔细观察学生作品,哪些颜色用的有规律,再次巩固色彩知识,打开创作思路。

  (四)自主创作、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可以通过想像,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夸张地表现大公鸡的艳丽。

  创作要求:构图饱满、大方;冷暖搭配、色彩丰富;色彩艳丽、明快。

  学生作画,教师辅导。播放音乐,创造情境。

  (五)展示评价、小结拓展

  1.相互交流,小组内相互欣赏,评选出组内最佳作品。

  2.展示优秀作品。

  3.全班同学评价。

  4.学生自由发言,谈课堂收获。

  5.教师对全班同学整体表现给予评价,提出可整改意见。

  四、板书设计

  色彩艳丽的大公鸡

  冷色:红、橙、黄感觉:温暖、热烈

  暖色:蓝、绿、紫感觉:凉爽、安静

  艳丽:相邻两种色彩对比强烈

  注意:冷暖色的相对性

小学美术教案10

  一、教材剪纸故事分析

  本课剪纸故事是融剪、刻、说为一体的剪纸课,表现内容为人物,表现形式是非对称性的独立纹样。剪纸故事要求学生大胆地直接剪出人物外形,用刀刻划出人物细节,并将剪、刻完成的人物形象经组合粘贴在一起编成故事说一说。剪纸故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剪纸的形式,表达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事情和了解的故事,借以抒发内在蕴涵的情感,同时通过对剪纸这种独特形式的学习来和民族艺术更为贴近。 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08课 剪纸故事

  本课小学美术教案四年级上册:08课 剪纸故事采用了大量的学生作业,都是学生课堂即兴所作,内容表现出儿童的生活和情感。对学生来说,更具有亲近感。这些剪纸人物造型大胆简练,对于美术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也很具启示性。

  教材中安排了制作步骤、小提示,可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教材中还呈现了一组人物所用的道具,学生在制作相关人物时可以用这些道具来搭配,借助于道具所体现的工具特点将有助于确认表现剪纸人物的身份。

  学习屋中选用了民间剪纸作品《老鼠上灯台》。学习屋的内容旨在激发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兴趣,可让学生由此出发,在课后利用互联网及图书馆的资源,深入对剪纸艺术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思路

  本课学习内容为剪纸人物,不但要剪出人物的造型,还要能在此基础上挑选合适的人物经组合构成新的画面并编辑成有趣的小故事。

  本课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随意剪出人物的外形,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应该让学生抛开对称规则,依靠视觉平衡和对人物形态比例的基本了解,按自己的意愿剪,尽量做到自然、流畅。

  人物内部挖剪也有较大难度,可改剪为刻,用刻刀加工细部,可获得剪刀无法比拟的优势。启发学生用刻刀(或裁纸刀)进行剪影的刻划,如刻出人物的五官、服装上的花纹图案等。学生可能首次使用刻刀,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刻纸小训练,如:在其他纸上练习刻画直线和弧线。让学生能了解和适应刻刀工具,做到刻得干净利落,随心所欲。并提醒学生使用刻刀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在剪刻出两三个人物后,让学生根据所剪刻人物的动态神情,将这些人物之间进行联想和组合构图,还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剪背景、道具,编成一个故事。组成故事画面,是人物剪纸的延伸。贴好后,对大家说一说这个故事,学生一般都饶有兴趣地用这种方法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也可让两个学生合作,将两人所剪的人物组合在一张画面上,再根据画面所构成的效果编故事,两人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个故事。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丰富了本课的学习内容。

  在评价过程中,可对学生的剪纸人物作业和学生所编的故事进行双重评价,评价应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初始阶段、深入阶段和终结阶段,教师可对学生积极尝试剪制的学习热情加以肯定,表扬并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在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和个性,看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像和个性成分。

  本课教学流程可大致作出如下安排:

  示范引路,创意先行——自主表现,剪出外形——了解特征,刻划细节——构思画面,合作组织——互动评议,叙说故事。

  四、教学选择

  本课所要使用的学具如剪刀、胶水、彩色纸等,比较容易准备。在条件较差的地方也可以选用单色纸完成作业,应予注意的是所剪作业用纸应与背景衬底用纸有一定的层次区分,以便画面形象变得鲜明饱满。

  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教学时量限制,可以一人单独完成剪纸故事的作业,也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由两个人共同完成一幅剪纸故事的作业,还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编制作业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应提示学生随手剪的时候注意手随心动,心中应想着要表现的人物的动态和特征。可以从头,也可以从脚,或者是自己想开始的任何部位开始剪。

  2.剪完人物外形之后再剪刻出人物的细节,例如:眼睛、发型、衣服的花纹等等。让学生尝试用刻刀,要使用垫板。教师示范刻刀的用法,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可以用对折后剪的方法,也可以用剪刀凿穿后剪的方法。

  3.粘贴可以采用局部点粘,即在剪出人物的适当部位,涂少量胶水即可,但要注意贴得平整、洁净。

  六、教学资料

  剪纸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人曰》诗: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就是写此。段成式《酉阳杂俎》说: “立春日,3:大夫之家,剪纸为小幡,或悬干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

  剪纸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还蕴涵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

  现在已发现的最早剪纸实物是南北朝墓葬中的动物花卉团花。早期的剪纸跟道家祭祀神祖、招魂祭灵有关,例如杜甫诗中就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明确记载。今日苗族仍有年节剪鬼神之形象贴-牛栏或门上的巫术习俗。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甚至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人们以前还常把剪纸作绣花和喷漆艺术的模型。

  熟练的民间艺人只打腹稿就直接用剪刀把纸剪成图形;专业艺人则有用刻刀在蜡板上制作者,称“刻纸”,经起稿、剪刻、粘贴、揭离、修整而成,可以一次刻透多层纸。

  剪纸的装裱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镜框装裱、纸版装裱、卷轴装裱、压胶装裱。

小学美术教案11

  教学目标:

  1、掌握填灌的方法,制作百变娃。

  2、运用手捏的方法进行造型变化。

  3、激发好奇心,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填灌的方法,制作新颖、有趣的百变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阶段

  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制作玩具的方法,那些会走的玩具,会滚的玩具,会爬的玩具着实让小朋友们觉得特别有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可以“超级变变变”的百变玩具,大家看一看,比一比,它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

  1、展示“百变娃”玩具。

  2、四人小组讨论:这个百变娃是怎样变的呢?它的设计思想是什么 ?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3、发展阶段

  讲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示范制作步骤:

  设计制作:找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百变娃。

  装饰美化: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装饰美化。

  三、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1、师: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百变娃,你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2、不同的百变娃有不同的装饰方法,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百变娃和制作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四、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百变娃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呢?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百变娃。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百变娃最可爱,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五、游戏活动

  1、我们现在分四人小组开展一个百变接力游戏,比比哪个小组能制作出更多形状的百变娃。

  2、请1、2个学生上台来演示你制作百变娃的过程。

  六、评价交流

  请同学们自评、互评相邻小组的作品,评价方案:

  1、你在百变娃接力游戏中的变化造型,可得几颗星?每变一款可得一颗, 多变多得。

  2、你对自己创意的百变娃的评价:

  一般 满意 非常棒

  3、你准备将最受欢迎的百变娃送给谁?理由是什么?

小学美术教案12

  理解既是阅读的目的又是阅读能力的指标。通过理解不仅可以建构课文的意义表征,还可以检验阅读的效果。要想快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需要同学们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的。

  菊花(元稹)阅读答案

  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1.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的情态。(2分)

  2.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2分)

  答:

  菊花(元稹)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1.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满院盛开。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入迷、留连忘返(各1分)

  2.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2分,用“此花开尽更无花”回答得1分)

  【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我国古典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小学美术教案13

  课时

  2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领略手工制作《小花伞》的乐趣,增添生活的乐趣。

  2、通过制作小花伞,初步培养学生对原材料进行美化、加工制作的能力。

  3、养成有计划,有步骤的良好作业习惯。教学方法设计情景教学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等。

  教学程序

  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

  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学生交流伞的样貌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揭示课题:小花伞(板书)2.欣赏书上的作品,观察小花伞的形状。

  3、感爱每幅作品中的美感。

  4、说说你的小花伞有什么样的花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伞的图案设计与组合。教学难点:伞撑子与伞面的粘接。

  (一)课前准备

  1、教具学具准备:图画纸、剪刀、胶水、小棒。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构图美、色彩美。

  2、发展阶段

  .出示范品,给学生观赏,引起兴趣,接着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学生作品为他们撑太阳伞(parasol)。罗马人用伞遮挡地中海地区的阳光。在中国,伞是公元前1000年由鲁班的妻子发明的,伞被称作“能移动的房屋”。在英国,在18世纪才开始使用雨伞。佰纳斯伞一度是女性的专用品,表示女人对爱情的态度。把伞竖起来,表示对爱情遥坚贞不渝;左手拿着撑开的伞,表示“我现在没有空闲时间”。把伞慢慢晃动,表示没有信心或不信任;把伞靠在右肩,表示不想再见到你。到了19世纪男人开始使用伞。由于英国多雨伞是英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传统的英国生活方式的象征,成为伦敦商人和官员必之物,英国人的象征——约翰牛就手中拿着雨伞。在文学作品、电影中也是不可缺少之物。英国于1969年建立伞博物馆。伞还有多种用途。伞有时被当作武器。1978年,一们被流放的`保加利亚人在滑铁卢大桥上被刺客用伞尖刺伤,中毒身亡。有的伞柄可以喷洒胡椒粉,用来制止恶狗追咬。有的伞柄里有灯光可照明探路。英国有一种催泪伞,若遇到歹徒,一按伞柄即可喷出催泪瓦斯,把歹徒驱跑。伞也能预示人的运气。如果伞掉在地上,不要自己拣起来,否则坏运气就会到来。如果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打开伞,那就意味你把雨带来。不要在屋里撑开伞,也不要把伞放在床上。

  5、教师演示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A、选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纸进行制作)。

  B、剪伞面(用铅笔画出裁剪线)。

  c、装饰伞面……A、做伞撑子、伞把。B、进行组合。

  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A、提出作业要求:制作一纸小花伞。B、学生作业,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交流评价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师:请你谈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课后拓展:可以用其他材料做一顶小花伞板书设计小花伞

  1、选材料

  2、剪伞面

  3、装饰A、做伞撑子、伞把。B、进行组合。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制作小花伞的兴趣浓厚,课前资料收集比较好,因此设计思路很广泛,造型奇特,效果很好。但是也有个别同学制作不够精美,把伞面做得太脏,还要注意。

小学美术教案14

  活动设想:

  本班幼儿已经认识了五线谱表、高音谱号及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对听音辨音的系列活动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本次活动是在此基础上,尝试让幼儿进一步认识音符5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通过创设音乐王国情境和各种有趣的听音辨音游戏,在学中玩,玩中学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信、大胆地表现自我的能力,体验听音辨音这种音乐活动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音符的高低,培养幼儿听辩不同音高的能力和动作表征能力。

  2、尝试学习互相合作编乐曲、分享合作的快乐。

  3、激发幼儿学习音符的兴趣,寻找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体验听音辩音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认识五线谱表、高音谱号及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

  2、情景设置—音乐王国。

  3、教具准备:

挂图一张,高音谱表、人手一个小音符的挂饰、录音机、磁带、地谱(在地板上画五线谱)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符不同的音高

  1、随着《哆来咪》音乐欢快地进场,参观音乐王国。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向音乐王国里的小音符问好。1双手在脚踝处,2在小肚腿处,3在膝盖处,4双手叉腰,5双手交叉抱手臂,6双手指肩,7双手抱头,1双手斜上举。

  二、辨别音符不同的位置:

  游戏《朋友在那里》启发幼儿说说音乐王国里有什么?(音符、五线谱等)并找个音符做朋友。

  幼儿根据自己身上挂的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边表演边找到跟自己身上挂一样的音符的小朋友。

  三、认识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1.出示挂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复习音符1、2、3在五线谱表上的位置并引导探索音符5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整体认识:

  在音乐王国里有许多会唱歌的房子,房子里住着高音谱表,高音谱表有几条线?(请小朋友拿出手指数一数)还有什么谱号?(高音谱号)这时候,来了许多音符豆豆,它滚呀滚,滚到了下加一线,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1——”,它又滚呀滚,滚到了第一线,唱歌的房子又唱起来了:“3——”,(可以提问幼儿唱什么音)它又滚呀滚,滚到了下加一间,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2——”,(可以提问幼儿唱什么音)它又滚呀滚,滚到了第二线,唱歌的房子就唱起来了:“5——”,音符豆豆都滚到了唱歌的房子里,它们唱啊,跳啊,高兴极了。

  2.老师变换音符的位置,幼儿听琴唱一唱。

  四、听音辨音游戏:

  1、《音符找家》游戏:听琴声辨别是那个音符,跳到这个音符在地谱上的相应位置,并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着各种动物唱出这个音符。音符找到家后,听老师所弹的是自己的音符就跟着节奏在地谱上跳一跳。

  2、《锤子、剪刀、布》游戏:小朋友自由结伴一起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赢的小朋友唱音符,输的小朋友就在五线谱上跳出这个音符的位置。

  五、听音乐自由表演“哆来咪”结束。

小学美术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是搞好黑板报、美化环境的好帮手,好的“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犹如一束小花,给文章和版面带来阵阵清香。一般来说,报头、题饰是墙报、黑板报等文字块面标题和装饰图案的组合;尾花是一种简洁小型的`装饰纹样,一般点缀在文章结尾的空白处。本课是上两节内容的延续,都属于平面设计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教学的连贯性,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组织教学。

  (二)教学目标

  ①了解和认识“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在板报中的作用。

  ②掌握报头、题饰和尾花的基本设计方法。

  ③利用所学过的设计知识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和装饰。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有关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材料:如彩色水笔、水粉或水彩颜料。

  (二)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板报知识,引入课题。

  ●赏析:中外优秀作品,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讨论:尊重学生个人观点,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言论和独到见解。

  ●表现:一文章或几文章,结合设计一个“报头题饰和尾花”。

  ●展示:结合知识点进行多种形式的,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作业过程:采用“补充式”学习形式,注重课前材料的准备,作业过程。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板报设计知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自办小报比赛或积极参加校园小报活动。

  三、学习建议:

  ●是否在课前准备了充分的材料。

  ●是否形象设计得简洁、别致、有创意,起到突出板报主题的作用。

  ●是否有集体合作。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教案01-07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7-01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6-03

小学美术教案07-31

小学美术教案01-04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07-05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07-05

[经典]小学美术教案05-16

小学美术教案(经典)03-05

(经典)小学美术教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