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经典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教案1
课题:第2课 色彩的和谐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2、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具学具: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欣赏:
(1)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寻找邻近色的彩纸,用剪贴的形式表现色彩的和谐。
小学美术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历史,知道茶的相关知识。
2、尝试用粘土或彩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茶壶和茶杯。
3、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并能大胆、巧妙地对茶壶和茶杯进行设计与表现。
难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前准备
师:课件、茶壶、茶杯等
生:彩泥等。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具体过程
1、导课
展示各种食品,导出茶叶。板书——茶
2、感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种植茶叶的国家。板书——种茶。早在唐朝时期,陆羽就写了一本世界上最早的论茶专著——《茶经》。
⑴课件展示:了解中国制茶的历史。
茶叶经过采摘、筛选,烘炒,得以保存。有朋来时,泡一杯香茗,聊一聊天,是一件多么赏心悦目的是啊。
⑵问:你都知道哪些茶叶。
了解茶的一般分类。欣赏《斗茶图》
⑶同学们喝过茶吗?茶的味道如何?你知道喝茶的好处吗?了解唐朝诗人陆仝的一首《茶歌》,感受古人对茶的赞美。欣赏《宫乐图》局部,欣赏《弈棋图》。讲一讲毛主席和齐白石的故事,欣赏《梅花茶具图》。
小结:是啊,人们爱茶,喜欢品茶,我们温岭的'大街小巷也有无数的茶楼茶馆,(出示图片),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呢?你知道茶是怎么泡出来的呢?欣赏一段茶艺表演的视频。板书——泡茶。
3、揭题
假如让你喝上这么一杯茶,你会有什么感觉?板书——品茶。请同学们喝一喝茶,导出课题——茶香四溢。
4、欣赏
品茶离不开茶壶和茶杯。
欣赏各种茶壶和茶杯、欣赏茶壶和茶杯的泥塑作品。了解壶的各种造型以及什么是壶铭。
5、作业
分组泥塑茶壶和茶杯或画一画饮茶的画面。
6、讲评
7、拓展
欣赏其他茶具、欣赏茶的包装等。
小学美术教案3
课题:1、流动的颜色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施教时间:9月3日-9月5日
教材简析:
红、黄、蓝三原色在幼儿园时学生就已接触过。原色互混产生间色、复色,在以前的教材中都是以调色、色谱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的。而本课教材引导学生让这三种颜色相互流动,观察色彩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让红、黄、蓝三原色互相流动、混色的游戏,引导学生发现色彩的调配规律。
2、用搅拌、流淌、吹,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色彩规律。并根据想象将偶然得到的绘画效果进行合理添加,使之成为内容充实的一幅画。
3、在游戏式的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找出色彩调配的规律。
2、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将然得到的绘画效果进行合理添加,使之成为内容充实的一幅画。
3、在游戏中要遵守秩序,保持教室的卫生。
教学准备:
教师:玻璃皿、滴管、彩色墨水、水粉或水彩颜料、调色盘、毛笔、玻璃、光滑的卡纸、吸管、实物投影仪。
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调色盘、生宣纸、毛笔、玻璃、光滑的卡纸、吸管、抹布。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教师出示三个玻璃皿中装的.红、黄、蓝三原色的墨水,为大家表演“变色的魔术”——运用滴管将三原色在玻璃上混合,请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观察玻璃上的变化。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色彩的变化。
活动二: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带来的工具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试着从以下几个试验中选以—到两个进行实验:
1、将红黄蓝三色水粉颜料挤到调色盘里,分别用小棒充分的搅拌,看看一共能出现多少种变化。
2将红、黄、蓝三色的墨水滴在玻璃上,晃动玻璃,让玻璃上的颜色充分的混合,然后将生宣纸覆到玻璃上,小心的揭开,看看宣纸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3、在一片玻璃上涂红色墨水、另两块涂黄色和蓝色,晾干后将三片玻璃两片两片的覆盖在一起,迎着光线看看有什么变化,再试着将三片玻璃摞在一起看看。
各小组派代表起来说说自己组通过实验有哪些发现?大家讨论一下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即红、黄、蓝三色混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的规律。
活动三:
用嘴或者利用吸管等材料吹画,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添画成各种形象。
鼓励大胆创新,有些画从正面看不出像什么,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合作,凝聚集体的力量来进行创造。
课后拓展:
回家在纸壳上掏圆洞,寻找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玻璃糖纸贴到洞上,做成三张滤光片。使用这几张滤光片组合着来观察世界,体会色彩流动带来的美感。
札记:
美术学具盒里的彩色墨水对于本课来说很实用,但要提醒学生在剪口时要大小合适,否则用的时候容易一下子挤出好多,将作业本洇湿,而且作业不容易干;画完后墨水瓶子要把盖子盖紧,好多孩子都是这样把墨水撒了一书包的。这些虽然都是细节问题,但也是学生的习惯问题,所以一定要强调到。
小学美术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说出3种以上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体。
2.区分出均衡与对称的图形。
3.选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法表现对称或均衡的作品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仪,学生作品
学生:剪刀,双面胶,彩色卡纸,颜料,调色盘,毛笔,抹布,水彩笔,油画棒,甚或中的对称与均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杂技是我们民间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节目,他给人们带来欢乐。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张杂技表演照片,请你们猜一猜他表演的是什么杂技。(1.杂技照片)
为什么他手中要拿一根长杆子呢?
2. 不光杂技演员需要平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非常需要平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平稳稳这一课(添加题目:平平稳稳)
3.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平衡的事物呢?
二、讲授新课:
1.老师也为大家找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他们给人美的感觉,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3.对称定义幻灯)在我们美术中,这样的形式我们就叫他对称。
3. 这样的对称他不光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同时也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来装饰我们的生活的。(4.对称的装饰作用)
4 有谁能把这些单独的图形变成对称的形呢?(5.练习一幻灯)
5.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不光对称给我们平稳的感觉,还有一种形式也能体现平稳。(6.均衡幻灯)
6.(7.均衡定义幻灯)像这一类在视觉上有平衡感觉的,在美术上我们叫它均衡。
7. 好,现在老师要锻炼一下我们同学的眼睛,让它做一项运动了,看看在这些图中,你能找出不是均衡作品吗?(8.练习二幻灯)
8.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就找出来了,那你有什么方法把它变平稳点吗?(9.变均衡的幻灯)
9. 老师这有些小朋友,他比你们更厉害,他们不但能找到生活 中的均衡,而且还用美术的形式把他表现了出来,大家来欣赏一下他们作品,并看看他们用了什么方法,如果是你的话,你还有什么方法把均衡或者对称表现出来。(10.学生作品种类的幻灯)
10.同学们的想法真棒,那你能运用你喜欢的形式,把均衡或者对 称表现出来吗?那就赶快行动吧!(11.音乐,以及欣赏学生作品,生活中对称`均衡的图片)(幻灯中没有需要添加)
三、展示评价:
1 欣赏,评价,做了什么,怎么做的。(12.学生作品,实物投影)
2 其实除以上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更加容易的表现出对称与均衡,这就是我们的电脑,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到电脑上试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选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法表现对称或均衡的作品.
教学重点:理解对称与均衡。
教学难点:用对称或均衡得形式来表现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投影仪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物体造型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对称、均衡的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二、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感受均衡: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
举例:一棵树、一篮水果,它们的左右不一定对称,但视觉上看去是平衡的。教材中的《镜前的少女》、《组合橱》等都是给人的视觉上以平衡感,所以它们看上去是平稳。图片《大海上的船》,海面上船有的大、有的小,画面左边一艘大轮船,右边有远近三艘小船。画面左右不对称,但视觉上看是平衡的。
小组讨论: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的.,小组个别同学汇报小结。
师小结;这些对称的或给人以平衡感的物体、图片,都给人平稳、庄重、整齐的感觉。
作业布置: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或均衡感受的作品。可以一人完成也可以俩人合作完成。
三、拓展:
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
反思:
我原以为三年级学生理解“对称”这个词的概念,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没有将“对称”这个概念进行讲解,在第一个班授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学生经过老师的简单提示,对对称图形的“对称”特点了解的不是太好,因此,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察觉到这个班与上个班的情况一样,就进行了大胆的调整,讲授新课:课我直接讲解并点出“对称形”有两种情况:一种像蝴蝶一样的对称形为轴对称;然后,通过找圆形花朵的中轴线得知:像花朵一样的对称形为点对称,经过比较,学生加深了印象,能够比较容易的区别开“轴对称”和“点对称”了。
另外,对于这一课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是在带领学生感受“均衡”过程中对课件图片的运用,我借助Photoshop软件对图片进行了不均衡处理,在构图上,学生虽然说不出不均衡,可是也很明显的感受到了“别扭”, 然后再与原图进行比较,学生很容易的就感受到了均衡的平衡与舒适感。美中不足的是,类似的图片准备的少了,学生没有能尽兴。
小学美术教案5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设计制作能力。
2,掌握树叶贴画的方法技巧。
教学准备
(1)搜集并压平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树叶数十张。
(2)16开色卡纸作底板、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 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情况)。
(二)导人新课:
1。树叶的形状,老师带你们到秋天的小树林里找树叶,比一比,看谁找到的树叶形状最多。(让学生畅所欲言,活跃课堂气氛)
2,认识树叶的不同形状。教师:我们把常见的树叶概括成几种基本形体。同学们也动手找一找自己带来的树叶的不同形状。
3。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教师: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繁多,树叶的形状各异:有心形、卵形、掌形、针形、扇形等,真是多彩多姿。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自然界各种各样的树叶为材料,拼制、粘贴成一幅漂亮的工艺美术作品。 出示课题:树叶贴画。
2.读画:出示课本范图,让学生初步认识树叶贴画。
1。首先让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及构思。
2,接着分析各种图形是由什么形状的树叶拼贴而成。
3。最后注意画面的完整、构图的合理性。
(三)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
1,构思设汁画面,要求用各色、各形的树叶加以适当剪裁,让落叶变成有生命的小动物。从两条思路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画面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把构思设计好的主题,用铅笔先画出草稿,布局应注意均衡、大小适中、画面合理。
3,选择与主题相应的`树叶,有的还可以进行修剪加工。根据情况利用好树叶的背面及叶柄。
4,拼摆,用胶水或双面胶粘贴在卡纸上,压平。粘贴时要注意应从画面远处粘起,先后面后前面,注意顺序。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选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一张有生命的小动物的画,启发其他学生的思路。
(五)展评作品,欣赏小结。
1.将完成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评议D
2。总结并提出要求:今天我们学会了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以后我们要观察收集各种有趣的叶子,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成更精美的美术工艺品,装扮我们的家或教室。
小学美术教案6
一、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魔术,请大家竖起小耳朵、睁大小眼睛,认真听、仔细看!”
教师:“(画三个圆)同学们,这是什么形状!”(彩色粉笔)教师:“下面老师就来变魔术啦!看看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太阳、小花、小猪)
教师:“同学们小眼睛真亮!今天我们就用圆形来画一画我们生活当中的物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
二、新授
1、教师:“圆形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在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开动小脑筋,仔细想一想你都见过哪些生活中圆形的物品?”
学生:“……”
2、教师:“刚刚同学们说出了很多我们生活中圆形的东西,老师也给大家搜集了一些我们日常生活里常见的物品。快来找一找,看看圆形藏在了哪里?”
学生:“……”
3、教师:“看来同学们都能找到圆形的藏身之处啦!哎~别着急,
接下来老师要跟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看!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篮,看看谁真正地具有火眼金睛,能从百宝篮里又快又准地找出圆形的宝物!”学生找出乒乓球、网球、地球仪……
教师:“同学们真是找的又快又准!不过老师发现一个问题(拿出地
球和网球),这两个圆一样大么?”
学生:“……”
教师:“对了!圆形是有大有小的”(出示有大有小)
教师:“看!他们发生了变化(地球和网球叠)!前面的圆把后面圆的`一部分挡住了,被挡住的部分你还能看到吗?”学生:“看不到!”
教师:“这就叫做遮挡关系(出示遮挡关系)。”
教师:“快看!这些圆组合到了一起!咦?这里两个圆脱离了集体,现在这些圆有密集的地方,有稀疏的地方,这就叫做疏密变化(出示疏密变化)。”
教师总结:“运用圆形的时候有大有小,前后遮挡,有疏有密,这就是我们构图和造型的方法。”
4、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相信同学们对圆形有了更深的了解啦。不仅咱们班的同学会运用圆形,跟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也用圆形组成了有趣的画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0页,看一看你最喜欢那副作品?为什么喜欢它?”
教师总结:“大小,颜色,构图……”
三、示范:
教师:“看到同学们学的这么起劲儿,老师也要加入到咱们同学的队伍中!看!老师也用圆组成了圆的世界!这是儿童画作品海底大联盟,这是线描作品快乐的小鸟,这是用衍纸卷贴而成的衍纸画作品!”
教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老师特别高兴你们能喜欢老师的作品!
下面老师还有一幅作品,同学们一定很好奇!”学生:“……”
教师:“让我们带着好奇心,一起来看看老师的创作过程,看看老师创作了什么作品!”(播放微课,解说)(用圆要大小不一,有大有小,圆是有弧度的。一定要线条流畅。先想好,再动笔,最后剪下来。)教
师:“老师的小视频播放完了!正如同学们所看到的一样,最后
老师把这些水果剪了下来,这些果子可是大有用途的哦,老师有一大片果园,老师要用这些果子来装点我的果园!果园里结满了各种各样圆形的水果(贴上水果)!这样我的果园就生机勃勃啦!
四、实践
教师:“看了老师作品后,我相信同学们都迫不及待的想开始创作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开始创作吧,要求同学们用桌子上的画纸勾勒出你喜欢的圆形水果!”
播放音乐,学生作品循环播放,开始实践。五、展评
教师:“123……”
教师:“老师看见同学们画了各种各样圆形的水果,太诱人了!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小组的顺序,把你画的水果贴在美丽的果园中吧!”
教师:“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的果园更加生机勃勃啦!你最喜欢哪一个水果?”
学生:“……”
教师:“其实啊圆形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可以用圆形画出
小学美术教案7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教材是前一课《桥》的知识延伸,在学生考察了解家乡风貌,体验家乡人文景观的基础上,用美术表现的方法,为家乡规划、设计未来的桥梁。以家乡小主人的身份,来表现家乡未来的风貌;以桥梁设计师的身份,通过多种材料的运用来设计制作未来的桥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桥梁设计家以更大的想象空间。桥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体,本课教学中,要学生活动的情趣性,以及给予学生表现活动的自主性,让学生大胆设计,巧用材料合作制作。以多元的教学形式,多样性的方法,激励学生勇于想象,勇于实践的情感。
仿生学已成为人们日益重视的科学研究领域。六年级学生对于动物世界已有较深入的认识。教学中,可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进行探究性教学。教学可采用丰富有趣的资料,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
本课教材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在学生对桥梁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以美术课程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启发他们畅想未来,让他们想一想,未来的桥会是怎样的呢?本课培养学生勇于创造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培养科技发展和艺术创造不可或缺的想象力。以多种美术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学生对桥的独特想象,制作和绘画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录像带(反映大都市的现代桥梁)。
学具:各种废旧材料、沙盘、绘画和创作工具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
●教学导入:
(1)教师展示前一节《桥》的优秀学生作业。
(2)学生作业,并提出如何为未来的家乡进行规划,使家乡更美丽。学生分小组讨论。
(3)交流各小组的规划和畅想。
●教学新授:
(1)教师播放现代大都市的桥梁录象,请学生欣赏。
(2)教师提出我们能不能一起根据我们的规划和畅想,为家乡设计未来的桥梁。
(3)各小组讨论,画出桥梁设计稿。通工具等问题,并把问题写在问题板上。
(4)交流各小组的设计稿。
●布置作业:
(1)教师要求各小组根据设计稿和所带材料,分别创作桥梁模型。
(2)各小组学生合作按设计稿巧用材料,制作桥梁模型。
制作一:
利用废可乐罐、纸板、丝线、筷子等制作斜拉式桥梁。
制作二:
利用废纸盒进行切割组合制作廊桥、公路铁路二用桥等。
制作三:
利用废泡沫、筷子等切割组合,制作多种艺术造型的桥梁。
●作业展示:
(1)各小组为自己制作的桥题名。
(2)各小组分头参观交流。
(3)投票选举“创意奖”、“技术奖”。
(4)授予“荣誉设计师”称号。
●结束教学。
三、学习建议:
●是否有独创性的设计构想;
●是否积极参与合作;
●是否能够较清楚地说明自己的创意;
●是否能够巧用材料,完成制作;
●是否能热情地表达爱家乡的情感。
小学美术教案8
教学目标
1、熟悉工具和材料,进行感官体验。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2、通过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们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教学难点:
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
学生的优秀作品、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想想它是什么东西,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太阳。
你们知道吗?太阳在天上自由自在,有时侯看看大地的景色,听着小朋友的歌,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但是有一天,它突然觉得有些烦恼,因为它看到所有的`景物都有美丽的色彩,小朋友们都穿着漂亮的衣裳,而自己却没有一件好看的衣服。怎么办呢?小朋友想不想帮助太阳,为它设计一件漂亮的花衣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画的内容:太阳。
二、欣赏感悟畅想
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太阳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中间的圆球和外面的光芒)它本身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红色和橙色)刚才小朋友回答得很好,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要给太阳添上花衣裳,我们是不是只能用这两种颜色呢?好!下面看看老师是怎样给太阳穿上漂亮衣服的。
1、首先要画出一个圆作为太阳的基本形状,(课件)
2、接下来该干什么?(给太阳身上添上花纹)(课件)大家看,这些花纹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点、线、面)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是点、线、面,它们是怎样组成各种花纹的。
3、大家最后还要添上什么?(漂亮的颜色)(课件)大家仔细看,画面中的颜色是不是每个地方都不相同?(不是)那么这些颜色的组成都有什么特点?(以相近的颜色为主,间插其它的颜色,但是挨着的颜色都不是一样的)
我们还可以看看在同样的花纹下,添上不同颜色的效果。小朋友,你们说,太阳穿上花衣裳好看吗?现在,该你们动手了,别忘了,太阳还正等着呢。小朋友们,开始吧!
三、体验创新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品展评:
1、学生互评
2、学生自评,教师总评。
五、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画得真好,太阳看了别提有多高兴了。你们看,这是它给小朋友的一封信:小朋友,谢谢你们了,你们给我画的花衣裳真漂亮,欢迎你们到我这儿作客……
小学美术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
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
(2)(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
1、导入。
(1)下课做准备工作时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的气氛。
(2)出示几幅图片,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揭示课题: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人们常通过舞狮、张灯结彩来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画面。
2、欣赏评析。
(1)想一想。
①还有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
②学生介绍:老师用课件展示相对应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主要介绍这些饰物的含义和运用。
(2)观察刚才的画面,请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学习暖色)
(主要用红色、黄色等颜色营造节日气氛,用的物品比较多,主要有灯笼、气球、烟花等等)主要用哪些颜色来装扮,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呢?同时板书)
现在,我们通过讨论,已经找到了节日气氛是从通过哪些要素产生的。那么,如果要我们画一副表现节日气氛的画,我们应该怎样来画呢?(冷暖色与人心情有关。)
3、活动表现。
(1)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舞狮、扭秧歌、划龙船等。教师播放音乐或画面。
(2)把刚才的表演配上特别的背景画一画。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
(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
4、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加以个别指导。
5、作业展示。
学生之间互相填写欣赏语。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婚庆录像、红绸带。
教学过程
1、内容回顾。
(1)回想上节课的内容:喜庆日子一般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装饰:灯、绸、中国结等。
2、设计情景,展开教学。
(1)朋友要结婚,需要很多喜字,请小朋友帮忙设计。
(2)播放剪喜字的录像,看后分析一下录像中的重点、步骤及拓展点。
(3)帮忙帮到底,顺便帮朋友设计一个新房。
(4)如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
(5)小组讨论。
(6)汇总小结:屋顶、窗、门、墙等。
(7)出示各种顶、窗、门、墙的装饰画面,让学生心中有物。
(8) 每个小组选一项进行创作。
(9)将学生创作过程加以录像。
3、课后评价。
每组之间互相评一评,说一说,推荐一些好的建议。
小学美术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不同季节的色彩,感受色彩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了解色彩中冷、暖色的色相,运用相应的颜色表现秋冬的景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美好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大自然的各种颜色,用这些颜色涂画出美丽的秋天和冬天。
难点:了解秋冬季节的特点,并运用相应的颜色表现秋天和冬天两个季节的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双面胶、范画等。
学具:铅笔、水彩笔、蜡笔、水粉、水粉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引出课题《秋冬的色彩》。
(二)、学习与探究
1、秋冬的.景色
(1)感受秋天的景色:现在正是色彩斑斓的秋季,谁能来描述一下到了秋天,大自然的景色都会有哪些变化呢?
(2)欣赏秋天的风景图:教师小结,秋天树叶黄了,漫山遍野的枫树林像火一样,丰收的季节,金灿灿的稻田一望无际,果树上结满了红的、黄的果子,人们脸上都露出丰收的喜悦。
(3)感受冬天的景色:到了冬天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启发学生描述冬天的美丽景色,感受冬天的色彩。
(4)欣赏冬天的风景图:冬天到了,寒风迎面扑来,光秃秃的大树不畏冬天的严寒,挺直的立着,洁白的雪花飘飘而下,银装素裹,格外美丽。
2、秋冬的色彩
(1)刚才我们感受了秋冬的美景,没有色彩的衬托秋冬的景色也不会这么美,下面请同学们从这两组图片中分别找出秋冬的颜色。
总结秋天的色彩:主要以红、橙、黄(板书)为主。总结冬天的色彩:主要以蓝、白、灰(板书)为主。
(2)我们很快地找出了秋冬的颜色,大家观察对比一下,这两组颜色分别给你什么感觉?秋天这一系列这样的色像火和太阳一样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板书(暖色)。冬天的画面给人以寒冷的感觉又称为冷色,板书(冷色)。
(3)仔细观察秋天的枫叶,你觉得用一种颜色能不能把这片枫叶表现出来?展示两张用不同方法涂出来的枫叶,你觉得哪一幅更接近于大自然的枫叶呢?
(三)范作欣赏
1、欣赏画家作品
(1)列维坦金色的秋天
(2)艾中信红军过雪山
2、欣赏学生作品
(四)讲解绘画步骤
1、构思
2、起型(范作展示)
3、涂色装饰(范作展示)
(五)学生绘画,师巡视指导
(1)出示作业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进行描绘,去表现秋天和冬天的色彩吧!
(2)学生作业,师播放音乐及图片,巡视指导。
(3)学生作品展示。
(六)交流、评价作品
自评:说说自己的作品绘画思路。
互评:互相说说作品的优点或给作品提出好的建议。
师评:以鼓励为主评价。
(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不同颜色所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课下同学们背上你们的画夹,去大自然中观察秋天和冬天的景色吧!
小学美术教案11
教学目标:
1.发现、认识生活中表面凹凸不平,带有纹样的一些物品。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2.学习运用“纸盖物”——干印法,拓印出美丽的印纹画并添画成独特的造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3.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体验创造美的学习活动的快乐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习拓印中干印的简单步骤及操作方法。
感受印纹的肌理,用印纹画添画组合成新的造型。
教学难点:
印纹的清晰度,添画造型独特有创意。
教学准备:
树叶。白纸。油画棒或蜡笔。
教学过程: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
(打开PPT)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10。下面老师给1分钟时间请同学们看看白板上放的图片,再联系自己书本里的内容。开动脑筋想一想,课本出现的莲藕,树叶都被用来干什么了?
哪位小朋友回到老师刚才的问题,?莲藕跟树叶都被用来做什么了?
(总结学生答案。)莲藕直接用来沾颜料印在了纸上。树叶被纸盖着用蜡笔涂出了树叶的图案。
(转入本课主题。)其实这两张方式都属于一种绘画的技巧——拓印。
(板书:拓印)
那什么是拓印呢?拓印其实是一种最普通最古老的纸上的印刷方法。
二、新课授予
那么老师要发问了,什么样的东西才能用来拓印呢?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跟书本里的树叶,硬币,莲藕等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所以粗糙的东西才可以用来做拓印。
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粗糙的实物?
(播放PPT竹篮等图片)
1.介绍拓印的两种方法
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看一看拓印都有哪几种方法。
(播放视频)
视频我们看完了,同学们告诉老师视频中介绍了多少种拓印的方法?
一共是两种拓印方法。其中用手指沾颜料印到纸上的那一种跟书本里用莲藕印的方式是一样的。我们称它为——湿印法。
(板书:湿印法)
跟书本中一样是用树叶印出来的叫——干印法。
(板书:干印法)
那么由于我们学校里条件有限,小朋友们容易打泼颜料,我们这一节课就主要学习一下干印法。
2.教师示范一
下面就要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做,学一学干印法到底是怎么印出来的。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作业本还有树叶。
(打开投影仪,准备纸、树叶开始边讲解边示范)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你们的本子,选空白的一页。
然后,跟着老师,把你们的树叶放到这一页纸的下面。
接着把纸盖好。我们就可以看到纸的下面透出的树叶的形状。
都做好这一步了吗?
(简单巡堂检查)
接下来,我们用油画棒或者蜡笔,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顺着树叶的形状。开始轻轻的涂抹。注意,涂抹时候笔不要立起来。尽量放倒,与本子持平。
(简单巡堂检查)
3.欣赏作品我们来看一下,别人拓印出来的作品。
(播放PPT展示作品。)
小朋友们是不是可以看到,别人拓印出来的不单单是印纹那么简单?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我们刚才拓印出来树叶的形状添画成更有趣的作品。
4.教师示范二
(打开投影仪,继续示范)
下面同学们先看一看再动手,看看老师把我们刚才的树叶添画成什么了?
(示范添画——老鼠)
三、课堂作业
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同学们。对自己拓印出来的树叶进行添改。动作快的同学也可以重新拓印一张,再添画。
(教师巡堂,指导,并抽取优秀作品点评)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拓印中干印的简单步骤及方法,同学们可以回家后,运用这个方法,去拓印一些别的表面粗糙的物品,然后添画成有趣的作品。
我们这节课就到这里。
下课后请小组长收齐本组作业。
小学美术教案12
课题:
花地毯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
3、引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绘制、拼贴、欣赏等活动。
2、是否能选择或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3、是否发挥合作。
4、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教具学具:
旧挂历、画报、油画棒、剪刀、胶水、彩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欣赏、讨论:"小地毯"图案怎样组成?"小地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它美在哪里?你还可以把它变化吗?
(在黑板上把"小地毯"拼成"大地毯")
2、讲授
一加一等于二,无数块花纸片就变成了一块美丽的花地毯,你说棒不棒?
小朋友知道地毯的作用是什么?(它很漂亮、它的.功能:防滑,保暖、装饰房间。)
3、刚才我们一起讨论出制作"小地毯"可以运用剪贴、绘画的方法来综合设计,可以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独特设计。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些图片。
(1)地毯的图片(2)图案的书籍(3)民间剪纸作品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启发?你准备用那一种设计方法来制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运用剪或画的方法设计一块"小地毯"。
四、讲评
五、
六、收拾和教室环境卫生
七、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旧材料(如:布、绳、绒线等)来设计制作"小地毯"。
小学美术教案13
1.试讲题目:
高年级《色彩艳丽的大公鸡》
2.内容:
了解大公鸡的形态特征及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体会冷暖色对比的美感,并有目的的加以运用,描绘一幅色彩艳丽的大公鸡。
3.试讲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了解冷暖色对比给人的感受,正确运用冷暖色,学习色彩的搭配。
(3)按课题需要进行纸绘内容,包括基本表现步骤图示、启发性或说明性图示、局部示范等(可任选其一),纸绘要清晰,并与讲解相结合。
(4)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创作特点鲜明、姿态生动、色彩艳丽的大公鸡。
(5)教学中注意课堂评价,注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4.教案解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大公鸡的形态特征及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体会冷暖色对比的美感,过程要方法目标: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体验冷暖对比的绘画方法,增强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我们带来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产生的特殊的艺术效果,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意识和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感觉的能力,享受绘画创作的乐趣,并学会运用色彩知识为生活服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冷暖色对比给人的感受,正确运用冷暖色,学习色彩的.搭配。难点: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创作特点鲜明、姿态生动、色彩艳丽的大公鸡。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开始教师创设情境:有一只大公鸡叫小美,最近森林里要举行选美大赛,小美想请同学们给它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同学们觉得什么样的衣服能赢得比赛呢?
教师用导入语引出课题:刚刚同学们说漂亮的、华丽的、鲜艳的,这些最终效果都离不开色彩的运用,色彩的运用啊也是有一定的知识的,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怎么运用色彩才能帮助小美赢得比赛呢?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色彩艳丽的大公鸡》,探讨一下色彩中的秘密。
(二)观察分析、共同探究
1.分析公鸡形态:
教师PPT展示事先搜集好的公鸡图片,有单脚立地、行走、吃食、飞翔、打鸣等形态各异的大公鸡。学生小组讨论,大公鸡的身体结构都有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大公鸡有高昂的头和美丽的鸡冠、披着彩色羽毛的身体,粗壮的爪子和伞状的尾巴。
设计意图:学生深入了解大公鸡的形象特征,为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奠定基础,便于后期的造型表现。
2.感受色彩魅力:
想给大公鸡设计衣服并不简单,先来感受一下大自然色彩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1)请学生欣赏一组作品(一幅以有关日出的,一幅深蓝大海)
提出问题:“两幅作品分别给你怎么样的感受?”
教师总结:温暖、热烈、兴奋的色彩就属于暖色,寒冷、宁静、凉爽的色彩就属于冷色。
请学生举例谈谈哪些颜色属于冷色哪些属于暖色。
(2)出示色相环,请学生用一条线来分割冷暖色。
(3)如果冷暖的两种色调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又会给我们怎样的视觉效果呢?
(艳丽、明快、醒目。)
(三)欣赏作品、提出问题。
1.PPT展示农民画家的《金鸡展翅》,请学生思考问题:
作者怎样用颜色表现出这么艳丽的大公鸡?有什么规律性?
学生小组分析回答后教师总结:作者采用了冷暖对比色的方法,大公鸡内圈的用色以冷色为主,外圈以暖色为主。
2.除了冷暖色外,画家还用了什么颜色?作用是什么?
教师总结,黑色、白色与灰色等,具有调和画面的作用。
3.请同学仔细观察学生作品,哪些颜色用的有规律,再次巩固色彩知识,打开创作思路。
(四)自主创作、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可以通过想像,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夸张地表现大公鸡的艳丽。
创作要求:构图饱满、大方;冷暖搭配、色彩丰富;色彩艳丽、明快。
学生作画,教师辅导。播放音乐,创造情境。
(五)展示评价、小结拓展
1.相互交流,小组内相互欣赏,评选出组内最佳作品。
2.展示优秀作品。
3.全班同学评价。
4.学生自由发言,谈课堂收获。
5.教师对全班同学整体表现给予评价,提出可整改意见。
四、板书设计
色彩艳丽的大公鸡
冷色:红、橙、黄感觉:温暖、热烈
暖色:蓝、绿、紫感觉:凉爽、安静
艳丽:相邻两种色彩对比强烈
注意:冷暖色的相对性
小学美术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欢迎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或拓印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尊敬的人。情感目标:通过绘画,培养学生对社会建设者们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绘画、拼贴或拓印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尊敬的老师的肖像。
教学难点:
既能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又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画纸、记号笔、胶带、手工制作的人物作品等。
2、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师:今天老师看到一名学生特别漂亮,不由得想把她画下来。(黑板前演示画一名学生)同学们猜猜她是谁?
生:是我班的×××。(班中一名女学生)。
师:你们怎么知道是她?
生:梳着两个小辫子、头上有一个发卡、小眼睛单眼皮、身上穿着校服。
师:因为老师画出了她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人物画的基本概括方法。)
(二)、尝试阶段:
师:你们能不能像老师一样抓住人物的特点,为画张像好吗?看看老师长什么样?有什么主要特征?
生:圆圆的脸、小眼睛、有两个小酒窝,爱穿一套休闲服。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把老师的主要特征都说对了。下面为老师画一张像吧!来一张一分钟快像。
生:开始绘画。
师:大家快来瞧瞧老师的照片怎么样?
生:哪一张像?说出最像的.原因。
师:除了认识美术教师以外,你们还认识多少位教师?最喜欢谁?他们都长什么样?
生:三名学生分别说出自己喜欢教师的主要特征。
师:谁愿意表演一下喜欢的老师。
生:要求:一边表演一边描述师:同学们,学的真像。师:谁能说说你喜欢的老师长什么样?
生:略。
师:你抓住了老师的主要特征,是个善于观察的学生。
(三)欣赏阶段师:
下面我们来看几幅图。
师:别的同学的作业,我们一起找找有那些,好的地方,还有那些地方有问题。
生:颜色,构图等等。
(四)实践阶段: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作品,你们想不想也来画一张?
生:想!
师:下面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心中喜爱的老师”。(播放音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作画。)
师:巡回辅导。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案15
课型:造型课、表现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暖色的色彩特点及暖色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完成简单的暖色作品。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的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
难点:创作一幅以暖色为主的'画,并且注意作品中冷暖色的搭配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加强观察、欣赏和教师演示。
四、教学准备:
教师:色卡、暖色为主的图片
学生:绘画用具、收集暖色绘画作品。
五、教学设计:
1、导入:
图片欣赏
组织学生观察欣赏教师准备的暖色为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图片中什么颜色居多?生活中有哪些暖色?暖色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2、教学组织:
(1)欣赏书中名家作品
鼓励学生大胆指出暖色并说出表达给我们的感受
(2)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请学生观察搜集来的图片进行小组讨论:暖色在艺术作品中适合表现什么情感和内容?在暖色作品中出现的冷色起什么作用?
3、艺术实践
根据对生活中暖色景物的观察,用你喜欢的形式,画一张以暖色为主的画。在学生创作过程中进行巡视指导,注意提示学生注意绘画用具的安全,启发引导并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大胆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4、展示延伸(作品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及互评,让学生体会颜色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大胆发表自己的算法,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评议的能力。
5、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汇报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完善,体现新课程标准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六、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暖色
暖色:温暖热情欢快喜庆
点彩:用大小、色彩不同的点绘成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教案01-07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7-01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06-03
小学美术教案07-31
小学美术教案01-04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07-05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07-05
[经典]小学美术教案05-16
小学美术教案(经典)03-05
(经典)小学美术教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