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4-09-18 18:40:47 淼荣 二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5篇【实用】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5篇【实用】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时、分的知识,初步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

  3、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钟表,能准确地读出、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重点:

  认识钟表,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出示主题图:我们赢了。

  引导学生描述这一情境,并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

  师:你会认这个时间吗?“你知道有关时间和钟表的哪些知识?

  二、问题探究

  1、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边总结,边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及12个大格、60个小格。

  2、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1时、1分的时间概念。以及时分间的联系。

  3、借助钟面拨一拨,说一说,初步了解时、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体验感悟

  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①认读整时。通过几组整时的图片的认读,引导学生总结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数字几就是几时整。

  ②、认读几时几分。(播放课件)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区分时针、分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是几时几分。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指导。

  ③、两种记时方法

  师先把学生认出的时间用汉字记时法写在黑板上,再问:你还有不同的记时方法吗?

  注意:几个较难的时刻记录

  9:05、10:00、8:12等。

  四、实践应用

  巩固,并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应用意识。

  1、CAI出示:P65—1、

  先让学生观察图意,认读时间,并说出小朋友在做什么。

  渗透按时作息的教育。

  2、P65—2、找朋友游戏。

  教师讲清游戏规则,并指导学生怎样表达,宣布游戏开始。

  指导学生小组活动

  小组同学一人拨钟面,其他人说时间,或写时间,再轮换角色。

  教师设疑

  有几种情况,如

  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8;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在两数之间。……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P44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 二年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第三课时:做家务(2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2.知道2的乘法口诀的含义,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视步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学准备:挂图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会做家务吗?谁来介绍一下你常做哪些家务活呢?板书课题:做家务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小明家做客,看看小明在家里做些什么。

  (出示挂图)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一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2、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看看小明是怎样摆筷子的呢?(一双一双地摆)你们能帮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摆好吗?

  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根据摆的过程,批数填写在表格中。

  组织全班汇报。

  3、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师: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1×2=2。)

  (2)、请同学们根据表格列式乘法算式,然后和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3)、根据5的乘法口诀编制2的乘法口诀

  (4)、整理2的乘法口诀。同桌交流怎样记口诀。

  (三) 教学效果测评

  1、对口令游戏。

  (1)、教师说一句口诀,生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2)、同桌之间互相对口令,一人说口诀,一人说算式。

  2、用1、2、3、4、5、6、7、8、9分别跟2相乘,得数画上圈。

  3、口算练习,看谁做得又对又快。集体评讲。

  4、每人2只手,4人几只手?一只手5个手指,8只手几个手指?独立完成,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拓展练习

  出示教材第17页,“数学故事”,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小组内说一说故事。想一想:淘气买书用了多少钱?售货员多少钱呢?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9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运用6~9的乘法口诀完成乘、除法计算;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巩固乘、除法和倍数的知识。

  2、提高乘、除法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取信息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有关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相关信息,提出简单的乘法和除法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很多农作物和水果都在这个季节成熟,也是农民伯伯最忙碌的时候,你们愿不愿意到农家小院去玩一玩,帮帮忙呢?(板书课题:农家小院)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看图找信息。课件出示第93页主题图,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1)墙上有6挂玉米,每挂有8根。

  (2)叔叔摘了54个柿子,每盒装6个。

  (3)有12只兔子,它们住在4个笼子里。

  (4)结了20个南瓜,每筐能装4个。

  (5)黄瓜的“身高”是35厘米,青椒的“身高”是7厘米。……

  2、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在组内互相提问题。

  3、全班汇报。

  (1)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

  (2)需要几个盒子

  (3)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兔子?

  (4)需要装几筐南瓜?

  (5)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

  4、同桌两人之间讨论解题方法,全班交流汇报。

  (1)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每挂8根,有6挂就是求6个8是多少,用乘法。

  8×6=48(根)

  想:六八(四十八)

  (2)需要几个盒子?54个柿子,每盒装6个,看54里有几个6,用除法。

  54÷6=9(个)

  想:六(九)五十四

  (3)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兔子?12只兔子,4个笼子,就是求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

  12÷4=3(只)

  想:三(四)十二

  (4)需要装几筐南瓜?20个南瓜,每4个装一筐,就是求20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

  20÷4=5(筐)

  想:四(五)二十

  (5)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多少倍?黄瓜35厘米,青椒7厘米,看35厘米里有几个7厘米,用除法。

  35÷7=5

  想:(五)七三十五

  5、小练习:找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小结: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1)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

  (2)如果是平均分,用除法;

  (3)如果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用除法解答。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4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再提出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独立解答,最后集体核对。

  2、完成教材第94页“练一练”第3题。指导学生根据7和8的乘法口诀分别求出7和8的倍数,并连线。

  五、拓展提升

  1、河里的鸭子比鹅多24只,鸭子的只数是鹅的4倍,鸭子和鹅各有多少只?

  4—1=3

  鹅:24÷3=8(只)

  鸭子:8×4=32(只)有25人要过河,河边只有1条小船(没有划船的人),小船最多可以坐5人。需要多少次才能全部过河?

  25—1=24(人)

  5—1=4(人)

  24÷4=6(次)六、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在农家小院过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你表现怎么样?七、作业布置完成教材第94页“练一练”第2、4题。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看图找信息。互相提问题,比比谁提的问题多。踊跃发言。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总结。学生练习。动脑思考并完成解答。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板书设计

  农家小院

  (1)墙上挂着多少根玉米?

  8×6=48(根)

  (2)需要几个盒子?

  54÷6=9(个)

  (3)平均每个笼子住几只兔子?

  12÷4=3(只)

  (4)需要装几筐南瓜?

  20÷4=5(筐)

  (5)黄瓜的高度是青椒的几倍?

  35÷7=5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创设了农家小院的场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生活的舞台,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信息由学生发现、问题由学生提出、方法由学生自己讨论、解答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不足之处:应多花时间让学生寻找身边的乘、除法问题,学生一定也有很多这样的问题。

  教学建议: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活动过程,是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应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语言表达物体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2.体会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和遵守交通规则等日常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

  教学难点:

  用语言表达物体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游戏激趣: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现在你们都知道那些方向?

  敬老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出示画面)

  星期天,小明、小刚和小红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但不认识路,只有一张图,请大家仔细观察势挂图,请大家仔细观察挂图,帮助他们找到所走的方向和路线。

  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

  小红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东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刚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完成说一说

  请大家算一算谁家离敬老院远,谁家离敬老院近?

  看望老人后,他们怎样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

  小明回家要先向西走60米;现、再向南走20米;小刚向增走50米,再向东走30米。

  二、问题探索

  完成练一练第1题,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图文:读懂题意,独立完成。

  想一想自己确定游乐场的方法,在小组内说给同伴听。

  汇报交流。

  设疑:如果在商场西20米处设停车场,用O标出,怎么确定位置?你还可以确定哪些物体(景物)用适当的符号标出来,小组内说一说。

  完成:练一练第2题。

  出示寻宝图,引导观察,自由说一说小动物的寻宝路线。

  学生汇报。

  完成练一练第3题。

  小兔送信,请你们帮他算算,从出发到回到家一共走了多少米?小组内讨论:确定路线,再计算。

  三、实践应用

  练一练第4题。

  请你说一说回家的路线,要求运用四个方向准确地表述。

  把大家说的路线制成一幅线路图。每小组指定一人说,其余同学共同完成图。

  板书设计:

  小红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东走50米到敬老院;

  小刚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摆筷子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存在于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学习编、记、用2的乘法口诀,理解2的乘法口诀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掌握并能够熟练地运用。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记忆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们在家里帮妈妈做家务吗?小明和大家一样,也是个勤快的孩子,今天小明家来了许多客人,他帮妈妈做什么家务呢?

  学生观察回答后,借机教育学生要体会长辈的辛苦,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意识。

  二、探究新知。

  1、摆一摆,填一填。

  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并完成书上的表格。

  2、编2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借助筷子图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然后借助编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编出2的乘法口诀。

  3、探究乘法口诀的规律。

  小组活动:观察2的乘法口诀,和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请几名学生汇报他们发现的规律,其他学生认真听,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就举手补充。

  三、巩固与提高。

  1、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乘法口诀,由桌子上有乘法算式的同学将算式将相应的算式举起来,其他同学判断。

  2、游戏:摘苹果。

  课件出示苹果树:秋天到了,树上的苹果就快熟了,你想把它摘下来吗?仔细看看哪个苹果长大了,你能解决它身上的问题吗?

  学生回答苹果上面算式的得数,并说说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

  3、小组比赛:有几只手?

  课件示范规则。

  4个小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说得又快又好。

  4、思考题。

  课件出示题目。

  同桌谈论、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2、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能够说出相同数连加与乘法之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说出一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体会到同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示的意义有所不同。

  评价方案设计:

  1、目标1达成的评价方案

  通过学生对“想一想,连一连”的做题情况进行评价。

  2、目标2达成的评价方案

  通过学生对“3×6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师边叙述美丽的童话故事边出示主题图:秋天到了,勤劳的小动物们都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庆祝共同的丰收,它们喜气洋洋地欢聚在一起。(板书:动物聚会)

  二、问题探究

  1、教师启发:你能提出什么乘法问题?

  要求

  A、独立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

  B、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解释算式的意义。

  2、小组汇报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3=9(只)

  表示: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3根树枝上有3个3只。

  要求

  A、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4表示有四架飞机;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

  活动(一):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

  4×6=24(人)或6×4=24(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活动(二):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

  3×3=9(人)或3×3=9(人)

  要求:(与活动一相同)

  活动(三):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质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B、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①

  3+3=6(人)

  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张椅子坐3人]

  ②

  2+2+2=6(人)

  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

  要求

  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

  3、汇报,订正答案。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7

  学习内容: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数松果》。

  学习目标:

  1、结合数松果的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学会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

  课型:

  新授课(计算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5的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知道小松鼠喜欢吃什么吗?

  师:小松鼠喜欢吃松果,所以经常采集很多的松果。你瞧,小松鼠们正在忙着收集采到的松果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景图。

  师: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生1:两只小松鼠在采集到了多少个松果。

  生2:它们是5个5个地数的。

  (二) 自主探究

  1、数一数,填一填。

  师:是啊,这些松果有多少个呢?1堆有几个松果?2堆呢?让我们边数边整理数据填在表格中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表格。

  学生汇报,教师填写,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2.算一算,说一说。

  师:这些松果,小松鼠是几个摆成了1堆?

  生:5个。

  师:好。请同学们拿出5个小圆片摆好,表示1堆有5个松果,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

  乘法算式应该是1X5=5。

  师:现在我们继续摆圆片,表示出2堆松果的数量,然后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生:2X5=10。

  师:一直这样摆下去,直到摆好9堆,你能用乘法算式一次表示出来吗?在小组内分工合作,摆好小圆片,做好记录。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摆小圆片活动,并把相应的乘法算式记录下来。

  组织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应的乘法算式。

  师:看着这些乘法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生:算式和得数都有一定的规律。

  师:你能记住这些算式吗?动脑筋想一想,然后小组里商量一下,看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

  学生讨论。

  生1:多读几遍就记住了。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8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并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用简单的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

  2.实践活动中,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正确辨别其他的三个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会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向。

  教、学具准备:

  师:“东、南、西、北”字牌各一张。

  生:每个学生画一张自己房间的平面图,并指出窗户的方向。搜集资料:辨认方向的各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入方位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猜猜看。

  谜语:有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他来天就亮,他走黑洞洞。

  师:是什么?(太阳)

  (看课件)

  师: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板书:东)

  师:除了"东",你们还知道哪些方向?(板书:南、西、北)

  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方向。板书课题:“认方向”

  二、合作研究,探讨新知

  师: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我们的好朋友小明,站在操场上锻炼身体。小朋友们,你知道他的前面是什么方向吗?

  (小明的前面是东,因为他面对太阳,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

  师:找到了东面我们就能很快的找到西面,因为东和西是相对的。剩下的南和北也是相对的。面对东面时,右手的方向是南面,相对的一面就是…?

  (北)

  填书后校对。

  师:观察图上标出的方向,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的位置关系?

  (东和西是相对的,南和北是相对的,面对东方,右边是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排列的。)

  三、游戏激情,巩固新知

  1、找到教室里的东南西北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教室里的东南西北面分别在哪儿呢?

  师:国旗的方向就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在黑板上贴上“东”)

  师:面向东,背后的方向是什么?右边是什么方向?左边呢?

  (分别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南”、“北”、“西”)

  师:谁来说一说教室里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

  2、(出示小明分别面向南、西、北的三副图。)找找小明背后的方向。

  师:你知道小明背对着的分别是什么方向?

  师:背后的方向大家很容易就找到了。但是其他的两个方向分别是什么呢?如果能确定右手的方向,那另一个方向能不能确定?

  3、通过活动找右手方向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右手的`方向。(全体起立)

  师:请大家右手侧平举,跟老师一起转一转,说一说。

  (1)面向东,右手指向哪?面向南,右手指向哪?面向西,右手指向哪?面向北,右手指向哪?

  (2)刚才我们按东南西北的顺序转了一圈,下面请同学们照刚才的样子,分别面向东南西北,自由的转几圈,一边转,一边说一说记一记右手指向的方向。

  (3)(取下教室里的“方向标”)

  师:现在你还能说出右手的方向吗?

  面向东,右手指向哪?面向南,右手指向哪?面向西,右手指向哪?面向北,右手指向哪?

  (4)(增加难度,打乱顺序)

  面向南,右手指向哪?面向北,右手指向哪?面向西,右手指向哪?面向东,右手指向哪?

  (5)(增加难度,只想不转,在板书上圈点)

  面向北,右手指向哪?面向东,右手指向哪?面向南,右手指向哪?面向西,右手指向哪?

  北

  西东

  南

  4、发现找右手方向的规律

  师:你发现面对的方向和右手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面对的方向往下数一个就是右手的方向。)

  师:东往下数一个是?西往下数一个是?北呢?

  5、(出示小明分别面向南、西、北的三副图。)分别找一找图中其它两个方向

  师:现在你能找到图上其它两个方向吗?

  同桌互说。

  汇报。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

  师:这是小华房间的平面图,你能找到小华房间的东南西北分别在哪吗?

  师:为什么没办法找?

  师:我们必须先确定一个方向,才能找到其他三个方向。

  小华住的房间窗户在南面,你能说说房间里的东、西和北面各有什么吗?

  师:现在你能确定哪个方向?

  请同学们先在图上标出东、西、北面,再和同桌说说小华房间里的东、西和北面各有什么。

  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小华房间里的东、西和北面的?

  师:说说小华房间里的东、西和北面各有什么。

  师:你知道你家的阳台在哪一面吗?

  师:人们一般都希望阳台面向南面,因为南面的阳台,有充足的阳光,日晒时间比较长。

  师:昨天大家制作了自己房间的平面图。下面每个人先根据房间里窗户的方向找到其他的三个方向,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

  指名上台说一说。

  2.想想做做

  (看图片:校园一角)

  师:这是哪儿?

  这是老师在傍晚太阳落山时拍下的,你知道这是操场的什么方向吗?为什么?操场西面有什么?

  师:那操场的东面、北面和南面分别有在哪里呢?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

  师:想到了吗?下面我们一边看录象,一边说一说。

  (按顺时针的顺序,放映操场的四段小录象,中途暂停,分别说说画面停在操场的哪个方向,每一面有什么。)

  3.想想做做

  师:刚才我们根据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很快地找到了东方或西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什么来认方向?

  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1)用北极星来认方向。北极星总是指着地球的正北方。

  (2)看树的枝叶,茂盛的向南,稀疏的向北。

  (3)看年轮,年轮宽的向南,窄的向北。

  (4)指南针可以辩认方向。

  师:当我们在大海上航行,在沙漠中旅行迷了路,天气又很糟糕时,有了指南针,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向了。小朋友们你们会用指南针吗?

  教师演示使用指南针。

  师:书上也告诉了我们几种辨认方向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填书后汇报。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和谁交上好朋友?

  (东南西北)

  师:确定了一个方向,怎样来找其它三个方向呢?先找什么?再找什么?

  (先找出相对的那个方向,再找出右手的方向。)

  六、课外活动

  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一个你喜欢的地方,找一找东、南、西、北四个朋友分别在哪里。

  课后反思:

  认识东南西北,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本课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辨认现实生活中东南西北,首先要确定一个方向,再找到其它三个方向。

  如何根据一个方向来确定其它三个方向?本课教学生分两步来辨认。第一步找到相对的方向。让学生知道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第二步找到右手的方向。这是难点中的难点。需让学生理解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面对的方向往下数一个就是右手的方向。教师在这里设计了两个环节来突破这个难点。第一是通过学生在教室转一转,说说面对的方向和右手指向的方向,让学生亲生经历,感受这两个方向的关系。第二是通过补充的三组小练习,让学生合作讨论右手指向的方向,加深对规律的认识。

  这是教师的预设,但是从课堂上“想想做做”的练习中发现,学生掌握仍然不够牢固,很多学生还是会出错。课后反思,是否可做如下改变:

  1、在总结“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面对的方向往下数一个就是右手的方向”的规律之前,想办法让学生把“东南西北”这个词牢牢的记在心里,板书上同时出现“东南西北”,让学生更容易感受是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往下数。

  2、总结规律之后,要让学生记一记。如:教师说面对的方向,学生说出右手指向的方向。先按东南西北的顺序顺着说一说,然后跳着再说一说。通过这个练习帮助学生记忆右手的方向和面对的方向的关系。这样可能会达到降低错误率的效果。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9

  教材分析:

  《动物聚会》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第4节。教材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乘法意义的感悟,体会乘法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的主题图以学生喜爱的童话形式出现,目的是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与应用数学的意识,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目标:通过问一问、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算一算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依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一则童话故事贯穿整节课,并且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从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学具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都听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吧?美丽的`白雪公主被英俊的王子救活之后,两个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可是呀,白雪公主一直想找机会感谢一下七个小矮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于是,这一天她来到了森林王国,为小动物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动物聚会。(板书课题)。

  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观察与思考。

  生:我看到了三只小猴子,它们在运桃子。

  生:我看到了三群小鸟,它们好象在讨论问题。

  师:你的回答可真有创意。

  生:......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动脑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提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以下4个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1)一共有几只小鸟?

  (2)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3)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4)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这里把主题图中的每捆4根胡萝卜改为一捆是3根,一捆是4根,另外一捆是5根的)。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都爱动脑筋,那么谁能列出第一个问题的算式?

  生:3+3+3=9(只)或3×3=9(只)。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棒,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列出下面三个题的算式。(生回答)。

  (学生可能出现加、乘两种方法,让学生再次感受乘法运算的简便性。)。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师:请同学们看第4题“求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生:能,我把5根胡萝卜的拿出1根放到3根里面,就变成了3个4,所以3×4=12(根)或4×3=12(根)。

  师:你的回答可真精彩,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师:同学们,白雪公主看到我们表现的这么出色,也想邀请我们去参加动物聚会,你们高兴吗?(高兴)但是我们到达森林王国必须要闯过下面三关,你们有信心闯过去吗?(有)。

  第一关:

  连一连。

  课件出示,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全班交流,教师追问想法。

  看一看、说一说。

  师:你能说说2×3在这四幅图中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吗?

  第二关:

  看图写算式。

  生板演,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靠着自己的智慧成功闯过了两关,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轻松轻松。(找出8名同学到前面来)。

  请下面同学拍手唱“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请你表示2个4(师拿卡片变化)”

  第三关:

  师:轻松过后,同学们的眼睛更明亮了,让我们抖起精神来到第三关。

  摆一摆,说一说。

  师: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算式用圆片摆一摆,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师深入指导)。

  师:祝贺同学们顺利的来到了森林王国,瞧,白雪公主为了欢迎我们把好吃的都摆好了,你能算一算每样东西各有多少吗?(生回答)。

  四、总结延伸、情知共融。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和白雪公主还有小动物们玩得开心吗?那么,你也一定会有很多收获吧?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和大家说一说。

  生:这节课我知道了用乘法可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生:我从白雪公主身上学到了做人要知恩图报。

  师:真棒,懂得了一个道理。

  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还知道了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师:是啊,乘法的用处可大了。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乘法。

  1.你们看:

  一箱牛奶(220g×18袋)。

  黑牛豆粉(50g×20包)。

  图纸上长方形草地(20m×15m)。

  2.你能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用乘法解决?

  (学生自由发言:汽车上的座位、买东西、人的身体上、排队……)。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结合“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时、分,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

  2、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会认识时间,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表、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演示课件“我们赢了”,播放第1页】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场面?

  生:这是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时的场面。

  师:是啊,我国人民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申办成功了,我们赢了!【继续演示课件“我们赢了”,播放第2页】

  师:那你们知道,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是在什么时间吗?

  师:是在2003年7月13日的晚上。那你知道,当时的具体时刻吗?

  生:不知道。

  【继续演示课件“我们赢了”,播放第3页】

  师:这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就是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时的具体时刻,你能读出来吗?

  生:10时刚过。(10时零8分)

  师:那么具体是10时过多少呢?学习了这节课,你就会知道了。

  (他说的对不对呢?学习了这节课,你就会知道了。)

  二、构建新知。

  1、看。【继续演示课件“我们赢了”,播放第4页】

  师: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这个钟面,在小组内说一说:关于钟面你还知道哪些?

  生:讨论,汇报。

  (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

  2、拨。【继续演示课件“我们赢了”,播放第5~8页】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拨一拨,然后认真仔细地观察分针和时针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拨学具,汇报。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圈,时针正好走一大格。)

  师:那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分针走一圈是60分。因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一圈有60个小格,所以正好是60分。

  师: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时=60分。

  (师板书:1时=60分)

  师:请同学们拿出题卡,根据我们刚才讨论的结果,请你独立把它填完整。

  (出示题卡,集体订正。)

  3、读。

  师:我们知道了1时=60分,那么我国申奥成功的具体时刻是几时几分呢?谁能读出来?为什么?

  生:10时零8分。因为时针走过10,就是10时;分针走过8个小格就是8分。

  师:对了,要想读出钟面上的具体时刻,我们就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

  三、解释应用

  1、拨、读、写。【继续演示课件“我们赢了”,播放第9页】

  师:这个钟面上的时刻我们会读了,那我们想把这个时刻记录下来,该怎样写呢?

  师:先写一个数字10,是几时就写几,因为是10时,所以我们先写一个10;然后写两个圆点,这两个圆点是把时和分分开;最后写分,圆点后面的第一位上要写出几十分,我们要写的这个时刻是8分,不满十,所以在这一位上,写“0”占位,在圆点后面的第二位上,是几分就写几。

  师:10时零8分我们会写了,那10时18分你们会写吗?

  生:10:18。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钟面,看你能不能读出它所表示的具体时刻。

  【继续演示课件“我们赢了”,播放第10页】

  (1)9:00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拨出这个钟面上的时刻。谁能读出这个钟面上的时刻?

  生:9时。

  师:该怎样写呢?

  生:9:00。因为这个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是9时整,所以在圆点后要写两个0。

  (出示其他几个钟面,贴在黑板上)

  (3)生完成题卡,集体订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题卡,看你能不能直接读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并把它写下来。

  2、说一说。

  师:你都在哪见过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生:电子表上、电视上……

  师:你喜欢看电视吗?

  生:喜欢!

  师:看来咱们同学都是喜欢看电视的孩子,那你可不要只顾看电视而耽误了学习呀!你们看,淘气是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的?

  4、游戏:拨时间。【活动步骤参考《我们赢了》探究活动】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认识时间,大家都知道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因为它一去不复返,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都能够学会珍惜时间,成为时间的小主人。【可酌情讲述扩展资料“怎样珍惜时间?”】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1

  教学目的:

  1、在观察简单物体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教学教具:

  特殊长方形、房子模型、各个角度的长方形面图、电脑。

  教学学具:

  课桌、多个正方体、水彩笔和图画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今天我们到小白兔家玩,好吗?师出示课题。

  二、建立模型。

  1、认一认。电脑出示房子模型,你们看前面是小白兔家,你们说出所看到的面的.名称。师贴上正面、上面和侧面。

  2、看一看。(实践活动)

  师: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选一个位置来观察特殊长方体,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它的哪面;然后再交换位置观察交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后汇报并在讲台上贴出所看到的位置。师出示两面和三面的图片。)

  生1:我站在前面看,只能看到长方体的前面和上面。

  生2:我站在侧面看,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上面和右面。

  生3:我站在这里(角儿)看,能看到长方体的前面、上面和左面。

  生4:我蹲着看,只能看到长方体的后面。

  生5:我拿起长方体就能看到它的下面。

  师:你们观察得都很仔细,如果不停地换位置观察,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生1:站在不同的地方看这张课桌,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师:太好了,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你们已经发现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请你们再观察每个位置能看到课桌的几个面。(学生活动)

  生1:有的位置能看到一个面,有的位置能看到两个面。

  生2:有的位置能看到三个面。

  生3: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师用电脑出示各个角度的长方形面图。

  3、师出示结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让学生通过观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解释与应用。

  我们一起看看淘气和笑笑在干什么,电脑出示书中练习题。

  学生打开教科书第26和27页独立完成下面的3题。

  1、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请同学们在书上连线。

  2、观察长方体,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О。

  3、连一连,说一说。

  电脑出示答案。同桌互相检查。以上3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操作活动。

  1、拼积木游戏。(4人小组活动)

  这里是一个拼好的积木模型正面的形状,请你们用学具按照下面的要求拼一拼,看谁拼得对。拼好后,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从上面看和从侧面看的形状。(电脑出示答案)

  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侧面看

  通过逆向思维,使学生更加理解观察物体的含义。画图可检查教学质量是否达标。

  2、画房子。

  师:小白兔想请大家帮忙重新粉刷房子的外墙,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师:同学们可自由上台把自己想粉刷的面画下来,可以画几个面。画得好的,老师就放给大家看。

  学生下位观察,先画完的,师选部分有创意和空间想象能力的优秀作品用实物投影仪投出来给学生看,激发其他学生的创意。有些学生给屋顶的烟冲加了炊烟,有些学生在房子的前面画了花,有些学生在房子的后面画了瓜果。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看实物画图,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布置作业:生活运用:画一幅《美丽的学校》。要求画学校最美丽的两面或三面。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2

  教学目的:

  1.结合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以及它与乘、除法意义的联系。

  2. 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 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你们平时都喜欢逛文具店吗?你都喜欢买些什么?每个多少钱?

  学生交流。

  师: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在文具店里,小动物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 板书课题《文具店》

  (从学生喜欢的购物引入,贴近学生实际,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合作求知。

  1. 课件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图意,(学生自主观察)把你获得的数学信息跟大家交流一下。

  (1)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钱。

  (2)我还知道老牛买了3枝笔。

  (3)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

  师:老牛和大灰狼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愿意帮助它们说一说吗?

  (老牛想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大灰狼也想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

  2.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帮助老牛跟大灰狼来解决买文具花了多少钱的问题。

  (1)师:谁能完整地把问题叙述清楚?

  (2)出示问题,提问生读。

  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老牛买了3枝笔用了多少钱?

  小兔买1枝笔花了2元钱,大灰狼花的是小兔的4倍,大灰狼花了多少钱?

  师:要想解决老牛买了3枝笔的价钱,咱们需要知道哪个条件?

  师:这个问题同学们自己能解决吗?

  (能!)

  3. 独立探究

  师: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算式和摆图形表示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探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到学生学习中去。)

  师:有了自己的想法,可以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4. 集体交流方法

  师:谁能帮老牛解决这个问题,老牛它一共花了多少钱?

  (1)方法1:直接列算式,每枝笔2元,老牛买了3枝笔,就花了3个2元,列式为3×2=6(元)

  (2)方法2:用图画表示,每支笔2元我用2个○表示,老牛买了3枝,就画了3个2,一共6个,也就是6元,可以列算式:2×3=6(元)

  建议用乘法少用加法。

  (3)方法3:摆圆片,也摆了3个2,方法和画图差不多。

  师:很高兴能听到同学们这么多想法,我为你们感到自豪,同学们都明白了吗?

  5. 课件出示算式,并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6. 解决问题2:大灰狼花了多少钱。

  师:要解决大灰狼花了多少钱,咱们可不可以用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来解决呢?可以怎样摆?谁能试试?

  用圆片摆,1个圆片代表1元,小兔花了2元,第一行怎么摆?(2个)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第二行可以怎样摆?4个2个,列式为:4×2=8(元)

  师:我有个问题,第二行为什么要2个2个的摆?

  生:因为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它是和小兔比的,小兔花了2元,就2个2个的摆。

  师:你明白了吗?

  师:这个同学讲的很好,很善于动脑筋。如果大灰狼花的.钱是小兔的5倍,该怎么用圆片表示呢?(5个2)

  那么6倍就用6个2表示……,13倍就用13个2表示,这说明了什么?

  结论:几倍就用几个2表示。

  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同意)如果大灰狼花的钱是老牛的4倍,那用画圆圈的方法该怎么画?为什么?

  生:画4个6,因为大灰狼花的钱数是老牛的4倍,老牛花了6元,所以要画4个6。

  7. 小结: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今后在做题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8. 再看情境图,自由提问。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会儿就替老牛和大灰狼解决了问题,它们肯定很感激你们。想想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大灰狼、小兔、老牛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2:大灰狼比老牛多花几元钱?

  生3:我花的钱是老牛的5倍,我花了多少钱?

  生4:我花的钱是大灰狼的3倍,我花了多少钱?

  生5:我的钱比大灰狼多6元,我能买几枝笔?

  生6:我的钱是老牛的3倍,我比大灰狼多几元?

  结合学生提问,集体解答。

  9. 变式练习(小黑板)

  师:袋鼠先生也跟大家一样喜欢提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带来的是什么问题吧。

  (1)小牛买笔的枝数是小兔的几倍?

  (2)小牛花的钱是小兔的3倍,它花了多少元?

  (3)狐狸买了4枝笔,它花了多少元?

  集体解决问题,并说说算式的意义。

  师:对比刚才解决的问题跟开始解决老牛和大灰狼的买文具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总结:

  一些问题的条件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但是算式没有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解决的方法也好。学习数学就应该善于思考,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三、练习巩固,深化知识。

  师:下面就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画一画,说一说。

  师:出示课本48页“画一画”。

  (1)读题,要求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说说你是怎样画的,你是怎样想的?

  (3)尝试列式: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15片叶子每三个分一组,分成几组就有几朵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谁能列算式?

  同样的方法解决画一画2。

  2.练一练。

  师:(出示课本49页第1、2题。)这几道题,你能独立完成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时,注意学生对问题的语言表述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 书49页3。

  (1)大屏幕出示,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问题,屏幕出示书中问题。

  (3)集体解决问题,说说你的想法(解题思路)。

  (4)列式解答。

  (5)强调纠错。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你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

  一、教学目标

  1、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是确定的。

  2、会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词汇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学习中接触不确定现象,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认识,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亲身感受,获得直观的体验。教学时,应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有趣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教师应充分地给学生提供猜测、实验、探索、验证的时间,使学生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自己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性。

  三、学生分析

  我校是一所全州闻名的学校,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教室里配备了电脑,为使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了条件,非常有利于低年级的教师创设生动的情境,开展丰富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市区,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学中我一直培养学生写数学日记,学生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了解周围的事物,从数学角度去发现、分析生活。我班学生比较喜欢体育运动,特别是足球,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有关足球的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的手里有一枚硬币,猜猜这枚硬币在我的左手还是右手?

  (学生进行猜测)

  师:有的同学认为在左手,有的同学认为在右手,在这种不能肯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怎么说?

  生: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

  ( 评析 引入比较自然、合理。)

  师:你们瞧,硬币在老师的右手。

  (出示硬币)

  师:硬币有两个面,一个是正面,一个是反面,老师这样一抛(抛硬币),硬币落下后,结果会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抛硬币的游戏,好吗?

  ( 评析 刚提出问题没让学生进行猜测,就让学生做试验验证,没有引起学生的心理需要。可让学生猜测,再验证。)

  (板书:抛硬币)

  (二)实践验证,探索求知

  1.活动一:抛硬币。

  (请一学生抛硬币,其余学生做记录。)

  (评析这种游戏简单、易操作,应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的记录单,谁愿意告诉我硬币落下后的结果是什么?

  生:硬币落下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

  (板书:可能)

  师:就像大家说的那样,硬币落下时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不确定现象。

  (评析此处若能就抛硬币深入展开,引出不可能一定更好,下面活动太多,没有层次有些杂乱。)

  师:为了表扬大家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了新知识,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吧?

  2?活动二:摸球。

  (出示袋子)

  师:这里有1个袋子,我在里面放入3个红球、3个绿球。如果从袋子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请同学们来摸一摸。

  (小组合作摸球:小组长装球,记录员记录,其余同学摸球。)

  (各小组的记录员汇报摸球的情况。)

  师:从摸球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摸到的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绿球。

  师:在盒子里能摸到黑球吗?为什么?

  生:不可能摸到黑球,因为我们没有装黑球。

  师:除了不可能摸到黑球,还有什么颜色的球不可能摸到?

  (板书:不可能。)

  师:老师有一种魔法,无论谁从这个袋子里摸出球,我都能猜到摸的球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相信吗?

  生:不信。

  师:谁来摸摸看,注意观察,看谁最先发现老师的秘密。

  (学生摸,老师猜。)

  师:老师怎么猜得这么准?谁发现老师的秘密了?

  生:老师袋子里全是蓝球,所以摸出的一定是蓝球。

  (出示袋子里的球,板书:一定。)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生:想。

  师:请这三组的同学分别在袋子里装10个球,让老师不可能摸到红球;这三组的同学请你们也分别装10个球,但是要让老师一摸就摸到红球;这两组的同学请你们也装10个球让老师有可能摸到红球。装之前先商量一下,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先装好。

  ( 评析 让学生在活动中反馈什么现象是不可能可能一定,有助于学生加强对确定不确定现象的理解。)

  (三)实践应用

  1?活动一:结合生活经验,分析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师:同学们通过抛硬币、摸球游戏发现,生活中有的事是可能发生的,有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还有的事是一定会发生的,现在请同学们帮老师判断一下这几件事是可能、不可能、还是一定会发生的。

  (1)西瓜变桃子。

  (2)我们会长大。

  (3)明天会下雨。

  (4)人要喝水。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事,你能举出事例吗?

  (学生举例)

  2?活动二:足球比赛。

  (课件播放:红队和蓝队举行了一场足球比赛,比赛中,红队和蓝队各踢进一个球,比分是1比1,整场比赛马上就要结束时,红队得到一个罚点球的机会,准备射门。射门后比赛就结束。)

  师:同学们,比赛马上就结束了,红队能踢进去吗?

  生:可能踢进去,也可能踢不进去,我希望他们能踢进去。

  师:如果红队踢进去了,比赛结果会怎样?

  生:红队一定取胜。

  师:如果红队踢不进去,比赛结果又会怎样?

  生:红队就不可能取得胜利。

  (四)课后小调查

  师:请同学们课后调查一下,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是一定发生的,什么事情是可能发生的,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把调查的结果记录在你们的'数学日记中。

  四、教学反思

  1?把问题情境生活化。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抛硬币作为帮助人们作出两难选择时常用的方法在生活中运用很广,因此,从抛硬币这一生活现象引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使学生产生想弄清抛硬币背后存在的数学事实,从而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抛硬币的探索中。

  2?以猜想实践验证为活动主线,让学生从亲身实践中体验事件的可能性。

  对数学的认识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教学中安排了抛硬币、摸球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生通过猜想实践 验证来获得结论。活动中充分地给学生提供猜想、实践、探索、验证的时间,使学生亲身经历对不确定现象的探索过程,获得直观的体验,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

  3?组织游戏,激发兴趣。

  根据我班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我安排了一系列富有情趣的游戏,进一步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4?结论要从实践中得出。

  第一次教学时,无论是抛硬币活动还是摸球活动,我都是让学生先猜一猜,再实际地抛一抛、摸一摸。我发现这样一来,结论实际是学生在猜的时候就得出了。因此,第二次教学时,我没有让学生猜,而是让学生直接实践,通过实践得出结论。

  5?活动的要求应由学生自己提出。

  在学生装球教师摸球的这一活动中,如果要求不是由教师提出而是由学生自己相互提出、相互摸球,教师仅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来进行,效果可能会更好。

  五、案例点评

  本案例设计比较精巧。比如让学生自己装球,使教师摸到的一定是红(或有可能是红)球的活动,使学生在直观的活动中体验客观事件的不确定性。

  不足之处是活动较多,没有明显的层次。如在抛硬币时,只是让学生体验了可能性,接下来又换了一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摸球游戏。若是能就抛硬币深入展开,如提问硬币可不可能到天上去硬币一定会落到地面上吗?,让学生体验确定不确定现象,则效果就更好。或就摸球游戏深入展开都可,下面的游戏就可作为巩固练习。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

  教学目标:

  1. 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类推的能力。

  3. 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及解决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美丽的动物乐园,长颈鹿正在跟小动物们开会。

  长颈鹿说:春天到了,大地开始复苏,南方的小鸟又回来了,我要为他们准备几间房子。

  小猴子说:我们也参加盖房子的劳动。长颈鹿伯伯,飞回来多少只小鸟?几只小鸟住一间房呀?

  二、讨论计算方法(独立尝试)

  观察画面上飞来了多少只小鸟?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鸟,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三、体验乘、除法的关系

  1. 动物乐园飞来了一些小鸟,如果每间房子住6只小鸟,有7间房子可以住多少只小鸟?

  怎样列式计算?用哪句乘法口诀?

  生:67=42(只) 六七四十二

  2. 动物乐园飞来42只小鸟,每6只鸟住一间房子,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动物乐园飞来42只小鸟,平均住在7间房子里,每间房子住多少只小鸟?

  观察以上三题,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正确迅速地进行除法口算的关键是什么?

  四、变式练习

  如果来了48只小鸟,长颈鹿需要准备几栋房子?

  五、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练一练的题目。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解决数学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初步认识乘法,了解各部分名称,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重点: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能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分清几个几。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小黑板:(判断)列示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课

  1、出示情景图。观察画面。在儿童乐园里,孩子们有的坐飞机、有的坐火车,有的划船,有的玩游戏。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并根据该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生提问:坐飞机的有几人?坐火车的有几人?划船的有几人?做游戏的一共有几人?

  选一个来解决问题。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怎样列式?2+2+2+2=8(人)

  这个算式里有几个2?4个2。像这样4个2相加的问题,我们除了可以用加法列式,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1)2×4=8(人)或4×2=8(人)

  (2)读法:2×4读作2乘4,4×2读作4乘2

  (3)各部分的名称。乘号和加号的区别。2表示相同的加数,4表示有几个相同的加数。8表示4个2相加的和。即4×2的积。

  (4)意义:表示4个2相加。

  2、你能用乘法解决其他几个问题吗?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含义。

  坐火车的有几人? 4×6=24(人)或6×4=24(人)表示6个4相加.6从哪来?

  划船的'有几人? 3×3=9(人)表示3个3相加

  3、观察这几个问题的解答,你发现了什么?(怎样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练习

  1、判断题。A:

  B:

  求一共有几个苹果怎样列式?为什么能用乘法?为什么不能用乘法?用乘法计算的条件: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1、试一试P5

  请生自己看图,看懂了什么?说一说。

  每棵树上有3只小鸟,4棵树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一共有多少个小矮人?(每盒有7个,2盒有几个。)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意义?

  2、看算式,写出表示几个几相加.

  5×8 9+9+9 6×2 8+8+8+8

  板书:儿童乐园

  坐飞机的有几人?坐火车的有几人?划船的有几人?做游戏的有几人?

  2+2+2+2=8(人) 4+4+4+4+4+4=24(人) 3+3+3=9(人) 1+2+3=6(人)

  2 × 4 = 8(人) 4 × 6 = 2 4 3 × 3 = 9

  读作:2乘4表示6个4表示3个3

  4 × 2= 8(人)

  读作:4乘2

  表示4个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较简便

  作业:1、读书P4-5

  2、看算式写出表示几个几相加。

  6+6+6+6 3+3+3+3+3 5+5 10+10+10 7+7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6

  教学目标:

  1、体会乘除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乘除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运动会吗?你知道为什么要举行运动会吗?

  2、今天老师把你们带到运动场上,观看运动会好不好?出示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你知道运动场上有哪些比赛项目吗?

  (1)有参加赛跑的。

  (2)有跳远的。

  (3)有拔河的。

  3、与同桌互相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4、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图意和所给的数字,你能提出有关乘除法的`问题吗?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列式?

  1、每组4人,24名运动员赛跑,分几组跑完?

  24÷4=6(组)

  2、每人跳3次,一共跳了21次,参加跳远比赛的.有几人?

  21÷3=7(人)

  3、每队9人,两队共有多少人?

  9×2=18(人)

  4、一堆气球有5个,4堆气球有几个?

  5×4=20(个)

  5、一瓶水3元,3瓶水需要多少元?

  3×3=9(元)

  三、巩固提高。

  1、练一练。第一题。

  (1)看图,把问题叙述完整。

  (2)独立解答。

  (3)交流怎么用口诀试商。

  (4)汇报每道题的做法及应用的乘法口诀。

  2、练一练。第二题。

  (1)独立解答。

  (2)汇报每道题的做法及应用的乘法口诀。

  3、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四、板书设计:

  运动会

  24÷4=6(组)

  21÷3=7(人)

  9×2=18(人)

  4×5=20(人)

  3×3=9(人)

  5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过程与方法:

  结合情景了解线段的画法和意义,掌握线段使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数学体验意识,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通过操作能折、画出线段。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过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个图形的线段和线段数量。

  教学工具

  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铅笔两根(一曲一直)、毛线一根、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请小朋友每人拿出课前准备的细线,同桌相互比比两根线的长短。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交流结果。

  2、师: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们是怎样比的?

  生:我是先把细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师板书:拉直;一端对齐。

  师述:我们把这根细线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线段。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学生感兴趣的“比一比谁的线长”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做好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准备。

  1.拿出一根线,贴在黑板上.(要贴成弯弯的)

  2.再拿出一根线,贴在黑板上.(要贴成直直的)

  3.问:这两根线有什么不同?(这两根线的形状不同,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

  4.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向这样的的线.(指着直的线段说)

  5.分别用一本厚书、一个长方体的盒子比着,在黑板上各画一条线段.

  6.将黑板上的几条线段圈起来,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几何图形,这种图形叫做线段.”

  师:老师让你们猜一个谜语(课件出示谜面):“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学生指名回答:毛线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从毛线中去学习一些数学的知识和本领。(板书课题:线段)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线段。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2)教师说明:一根线段有长有短,说明线段是有一定长度的。当一根线段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为了表示它有两个端点,而且不变形,我们在画的时候要给它装上两个标志(在端点处画一短竖),用这个特殊标志来表示它就是线段。

  【设计意图】:经过身边实物、同桌比较二个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并积聚了大量的线段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知教学,学生的学习欲望强烈,接受状态饱满。由趣促习,能够很好地保存学生的注意力,真正的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此外,由教师介绍两个端点,加上很形象的两个小竖,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端点问题的歧异。

  2、寻找线段

  师:我们身边的物体也有很多线段,比如数学书的这一条边可以看成一条线段(演示)你知道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吗?请小朋友们也拿起自己的数学书,找一找它的哪条边可以也看成线段? 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

  提出要求: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拥有一双会观察的小眼睛。

  交流:指一指你最喜欢的图形的线段分别是哪几条

  小结:我们发现每个图形的一条边就是一条线段,并且它是几边形就有几条线段,虽然这些图形中线段的两个端点没标出来,但我们要知道它们是存在的。

  (1)师:请小朋友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放平在桌子上。

  师述:像长方形纸的四条边就可以看作线段,尺子的边也可以看作是线段。

  (2)师:小朋友观察一下,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也可以看作是线段?(观察、考虑两分钟)

  (要求:要说完整话。比如:什么的边缘是线段。)

  生1:电风扇风叶的边缘可以看作线段。

  生2:黑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3:窗户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生4:课程表的框边也可以看作线段… …(以上的回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完整的。)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本环节中,由教师介绍周围的线段到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线段,面对眼前熟悉的情景却要寻找全新的朋友,学生的探究愿望和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产生了明确的学习需求。

  3、画线段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谁来介绍一下线段有哪些特点?

  生1:线段是直的。

  生2:线段还有两个端点。

  生3:画线段时还要装上两个特殊标志。

  4、折线段

  (1)师:现在老师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然后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中间有条线段。

  师:对了,中间的这条折痕我们就可以看作线段。

  (2)初步感知线段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现在谁愿意上台来指一指哪儿可以看成线段。提问:线段是怎么样的?

  小结并板书:线段是直直的。

  竖着拉,斜着拉,这样能把两手之间的一段看成线段吗?

  小结:不管怎么拉它们都是直的,可以看成线段。

  (3)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课件出示图片:两手捏住毛线的两端,叫做线段的“端点”。

  提问:线段有几个端点?

  小结并板书:有2个端点。

  请学生上台指一指毛线的两个端点在什么地方?

  (4)认识线段的示意图(课件出示),建构线段模型。(介绍线段的两个端点可以用两条小竖线表示)

  (5)小结特征: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认线段)。

  师: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现在请大家来当小判官:你能判断下面的哪些图形是线段吗?

  交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是线段或者不是线段?引导学生从线段的两个基本特征来说明。

  (7)小结: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线段的两个特点:

  1、线段都是直的。

  2、线段有两个端点。

  交流自己对线段的看法。

  三、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你会画线段吗?

  1.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那你能自己画一条吗?

  2.交流:你用的什么工具,怎样画的?

  3.你能画一条比刚才更长或者更短的吗?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线段,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

  特征:

  (1)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

  (2)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明确线段的特征和画法。

  板书

  认识线段

  特征:

  线段是直的

  线段有两个端点

  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排列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理解简单事物搭配中的有序、无序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吗?自从灰太狼上次偷袭羊村失败后,羊村就加强了警戒,羊村里聪明的小羊们为了防止灰太狼进村,在羊村的大门上安装了3把密码锁,小羊们必须记住密码才能自由的出入,有一天粗心的喜羊羊出去玩却忘记了,这可怎么办呢?要是这时候灰太狼来了,多危险呢!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生:愿意!

  二、新授

  1、师:喜羊羊只记得第一把锁的密码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

  师:密码有可能是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12

  师:还有其他可能吗?

  学生可能回答:21

  师: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呢,把你的好办法和大家说一说。

  生:调换位置。(媒体演示用两张数字卡片排列成的12、21,教师并板书。)

  师: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每个数中都有数字1和2.

  不同点: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正好交换了位置。

  师:组成这两个数的数字是相同的,都是1和2,但排列位置不同,就组成了大小不同的两个数。

  师:同学们真棒!门的密码是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那应该是几?学生可能回答:12。

  2、师:你们太棒了,我们再来帮助她解开解第二把锁,美羊羊记得第二把锁的密码是由1、2、3三个数字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你读懂了吗,给大家说一说?

  生:意思就是说从1、2、3这三个数字里选择两个数字来排成两位数。

  师:猜一猜这个密码会是什么呢?

  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摆一摆,并做好记录。(学生可能回答:12、13、23……)

  师:有这么多答案啊,那么谁能想个好办法,把这么多数一个不漏的写下来,小组之间互相研究一下,看看哪组的办法好。把你组成的数在表格上写一写。

  师:在思考时要注意“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板书)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写出了几种?

  学生可能回答:3种,4种,5种,6种……。

  ①师:我们要有顺序的从这3个数字中选择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再把位置交换,又组成另外一个两位数。

  12、21、23、32、13、31

  ②先确定十位,再将个位变动。

  12、13、21、23、31、32

  ③先确定个位,再将十位变动。21、31、12、32、13、23

  师结:这些办法真好,大家都能找到同样的两个数字,排列的位置不同,数的大小就不同。我们要学会有序地思考,能使答案做到:不会重复,不会遗漏。

  师:这第二把锁的密码是把这六个数从小到大排列的第四个数。谁能最快的找到密码?

  学生回答:23.

  3、哇!第二把锁也顺利打开了,我们一起努力打开第三把锁,美羊羊记得是用0、2、3中的两个数组成的两位数?

  师:能利用什么方法?排列了哪几个两位数?下面自己就试着写一写。

  师:谁想汇报一下你用的什么方法写出了几个两位数?

  师:谁有不同意见?

  总结:两位数的十位上不能为0.

  师:这第三把锁的密码是这些数中最大的一个数,应该是几呢?

  生:32.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这么快就打开了三把锁,这回美羊羊可以顺利进入羊村了。

  4、小结:刚才同学们开动脑筋,用搭配的数学知识帮助美羊羊解开了密码锁。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搭配的方法:调换位置、固定十位、固定个位。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搭配。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师:为了感谢大家,美羊羊邀请我们班同学去羊村小学参观,羊村小学可真漂亮啊,村长正在和小羊们做校园的规划,美羊羊向村长推荐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起来设计,大家愿意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用红黄蓝3种颜色给小羊们所在的两个区域涂上不同的颜色,刚才我们排列的是数字,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转化成数字排列的搭配问题,也就是把红黄蓝看成是1、2、3,利用前面所学的方法:调换位置、固定十位、固定个位,可先把数字填在表格里,然后根据数字所代表的颜色再涂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设计一下吧!

  师结:在同学们的精心设计下,羊村小学变得更漂亮了,老师也想去看看,那你们能帮老师搭配一套衣服吗?(出示课件)

  2、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一共握了几次手。

  3、从商场经学校到公园有几种走法。

  4、买一个练习本可以怎样付钱。

  四、课堂小结和课外延伸

  同学们可真聪明,今天我们用搭配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这么多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的表现好极了,我为你们感到自豪,小羊们对你们也是刮目相看呀,那你能说一说今天你收获了哪些吗?

  今天我们研究了搭配中的学问,我们要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几个物体摆在一起,排列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效果。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5、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搭配

  1和2:

  12、21

  调换位置

  1、2和3:

  12、13、21、23、31、32

  固定十位

  0、2和3:20、23、30、32

  固定个位

  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9

  设计说明

  1.注重运用直观的画面学习知识。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想让小学生把数学学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探究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走动情况,进而发现1时=60分。

  2.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展思维。

  数学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同桌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思维得到了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钟面模型

  学生准备: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揭示课题

  师:昨天我们的预习作业是小组合作画一个钟面,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在钟面上都画了些什么?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介绍自己小组画的钟面。

  师:同学们的钟面都画得很漂亮。虽然大家画的钟面的形状各不相同,但有几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钟面上都有1~12这12个数,都有时针、分针和很多刻度线。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钟表的知识:认识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预习引入,通过小组合作画钟面,以及欣赏其他组的钟面,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互补、互学,了解钟面的本质,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学习意识和学习的欲望。

  ⊙预习反馈,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1)认识大格。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在钟面上怎样算是一个大格吗?(学生回答)

  师:每两个数之间就是1个大格,从12到1是1个大格,1到2也是1个大格。

  师:你还能说说从哪到哪也是1个大格吗?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有12个大格呢?我们来数一数。(钟面上有12个大格)

  (2)认识小格。

  师: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在小组内数一数,交流后汇报。(出示放大的钟面,一起数一数)

  师:其他大格里也有5个小格吗?再找几个大格数一数。(每个大格里都有5个小格)

  师:那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预习,对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已有初步的认识。通过汇报和交流,加强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对钟面的认识更加完整、深刻。

  2.建立时、分的概念。

  (1)认识“时”。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大格和小格,那么你知道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走的吗?(钟面上的指针走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演示时针从12走到1的过程。

  师:时针从12走到了几?走了多少?时针走1个大格是多少小时?(时针走1个大格是1小时)1小时也称1时。

  师:时针走2个大格是多少小时?走3个大格呢?

  师: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多少小时?你是怎么知道的?从12走到6呢?如果从7走到11呢?

  小结:时针的走动一般是以大格为单位的,要知道时针走了多少小时,只要看时针走了多少个大格即可。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

  教学内容:

  分一分与除法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借助几何直观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的重要性。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看图收集信息、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老师和大家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这个季节,在这美丽的春天里老师带你们去花园看看好吗?(出示课件花园图)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蜻蜓12只,蝴蝶4只,小鸟9只。还知道蜜蜂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

  2、你能根据图中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蜻蜓和蝴蝶一共有多少只?

  生2:小鸟比蝴蝶多几只?

  生3:蜻蜓比蝴蝶多几只?

  师:那么除了提出能用加法、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你是否还能提出用其他算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生4: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

  生5:蜜蜂有多少只?

  1、你能解决生4提出的问题吗?请同学们在答题卡上解答。

  2、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解答的?

  生1:我用√表示蝴蝶,用×表示蜻蜓。第一行画了4个√,第二行画了12个×每次圈4个×,我圈了圈就知道12里面有3个4了。所以12只蜻蜓是4只蝴蝶的3倍。

  生2:我用12÷4=3计算的,12是4的3倍。

  生3:我用△表示蝴蝶,用○表示蜻蜓。第一行画了4个△,第二行画了12个○,画时4个○放在一起发现12里面有3个4,所以12是4的3倍

  生4:我和他们的不一样,我列成了12÷3=4,现在我知道我错在哪了。

  师小结:要求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就是求12里面包含几个4,用除法计算,列式为12÷4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计算。

  有多少只蜜蜂?

  师:像生5提出的求蜜蜂有多少只?又怎样来解答呢? 小组合作交流,下面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写在答题卡上组长汇报

  师:谁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做法?

  组1:我第一行画了9个圆表示9只小鸟,第二行画了27 个圆表示27只蜜蜂。

  组2、我是用画图的方法完成的,因为题中说的蜻蜓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我一个圆形写上9只,表示一倍是9只。蜜蜂的的只数是小鸟的3倍,我就画了3个圆形,表示3倍。蜜蜂的只数是3个9,求 3个9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示为9×3=27(只)

  组3:我不想画那么多圆,我用一段直条表示小鸟的只数上面写上 9只,用3个同样长的直条表示蜜蜂的'只数再在上面画上3个9,9的3倍就是3个9相加。求3个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示为9×3 =27(只)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画的图理解蜜蜂是小鸟的3倍的关系,像这样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什么是2倍吗?

  1、根据刚才的理解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2倍吗?

  生1:我有 1块糖,小明有2块糖。小明的块数是我的2倍。

  生2:我有6张卡片,小红有的3张卡片,我的张数是小红的2倍。

  生3:我的画片的张数是文文的2倍。就是把文文画片的张数看做一份,我有这样的两份。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师 :春天的景色这样美丽,窗外的小鸟、蜜蜂、蝴蝶们也飞来说同学们真聪明 ,我也带来几个问题考考你们 ,你们做对了我会带你们到一个更美丽的地方玩,同学们愿意试一试吗?

  2、填一填

  3、像淘气那样说一说。

  4、 算一算

  (1)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4倍。蜻蜓有多少只?

  (2)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2倍,蜜蜂有多少只?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1

  教学内容

  《分物游戏》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画图或用语言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3.经历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能解决小数目的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难点

  看懂别人的画法,会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教具准备:

  课件、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是大树爷爷的生日,瞧!它请了许多小动物来家里做客,咱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小动物)你知道这些小动物最爱的食物吗?

  师:看大树爷爷多好客,准备的全是它们最爱的食物。

  今天树爷爷想请大家帮个忙,看大树爷爷说什么?

  同学们,请帮爷爷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大家好吗?(板书课题:分一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小猴分桃子

  师:从图中你知道是几只小猴要分几个桃子?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如何分桃子?

  出示几种不同的分法,说一说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公平?为什么?

  引出每只猴子分的一样多。

  活动二:小兔分胡萝卜

  1.师: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老师强调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一样多)

  2.学生动手自己分萝卜,用圆代替小兔,用小棒代替萝卜,强调摆出分的过程。

  3.组织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怎么分的?几次分完?结果是什么?

  4.小结:刚才我们帮小猴分桃子,帮小兔分萝卜,虽然分的过程不同,但最后让它们都很满意,因为分完后它们分得一样多,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分种法叫作“平均分”。

  活动三:小狗分骨头

  1.师: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平均分给3只小狗是什么意思?

  2.学生拿学具动手分一分。

  3.小组内交流分的过程。

  4.出示三种不同的记录方法,学生交流、理解。

  5.用你喜欢的一种记录方法记录自己分骨头的过程。

  6.汇报、展示。

  三、练习巩固。

  数学书59页的练习题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分一分

  一样多---------平均分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2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级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老师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

  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讨论,自主发言

  学生可能会说: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23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比笑笑高。

  ……

  师:同学们发现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

  二、自主探究

  1、进行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对话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好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为什么?

  生讨论,汇报。

  2、尝试计算。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那么到底谁获胜了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计算方法:

  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提示学生观察: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取竖式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

  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和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

  练习设计:教材第3页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3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三册数学《8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记住8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5、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掌握8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1—7的乘法口诀

  2、火车火车往哪开。(1—7的表内乘法的口算卡片)

  (二)探索学习

  过渡:听说我们要学习8的乘法口诀,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

  1、它是怎样跳的呀?咱们一起观察一下。提出要求:请你观察小狗第一次从0跳到了几?接下来它要顺着数轴继续跳,每次跳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第二次跳到( ),第三次呢?为什么?(课件演示一只小狗在数轴上跳动的情况。)

  2、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思考教材的要求,四人小组讨论尝试完成书上自己能够完成的内容。

  3、抽二位学生上台板书。

  4、对于他们编的口诀,你有什么意见吗?有没有问题要问他们?(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5、观察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回答)

  每一句的第一个数比下一个少一。

  每一句的第二个字都是八。

  积一个比一个多8。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口诀记住,时间2分钟。

  7、检查口诀记忆情况:对口令,同桌接背,正着背,倒着背。

  过渡:同学们可真棒!不但自己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还能用这么快的速度把口诀记住,老师真佩服你们!老师非常想奖励大家,不过今天带来的不是红花,而是一首儿歌。

  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是螃蟹,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8条腿)

  电脑出示:

  1只螃蟹一张嘴,(2)只眼睛,( 8)条腿。

  2只螃蟹二张嘴,( )只眼睛,( )条腿。

  3只螃蟹三张嘴,( )只眼睛,( )条腿。

  4只螃蟹四张嘴,( )只眼睛,( )条腿。

  5只螃蟹五张嘴,( )只眼睛,( )条腿。

  6只螃蟹六张嘴,( )只眼睛,( )条腿。

  7只螃蟹七张嘴,( )只眼睛,( )条腿。

  8只螃蟹八张嘴,( )只眼睛,( )条腿。

  (三)、巩固拓展

  基本训练

  1、根据口诀写二个乘法算式。(多媒体示)

  2、(拿出做好的口算模型)请小朋友拿8和小圆外面的一个数相乘,很快说出得数,并说出你所用的口诀。(指名几个学生操作并口算)

  3、完成书上P81 2、3题的练习。

  学生先在书上练习,然后抽生回答。说出运用的口诀。

  发展性练习:

  1、老师拿出5元钱和2元钱,让学生算算2张、4张、5张、8张有多少钱?

  2、完成多媒体上的计算:

  (1)、二(1)班同学分成6组,每组8人,二(1)班有多少人?

  (2)、小明有邮票8枚,小刚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小刚有多少枚?

  (3)、校门两边各放8盆花,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3、过渡:刚才的题没难到小朋友,下列的填空你会填吗?

  ( )×4=32 8×( )=56 3×( )=24

  8×( )=16 5×( )=40 ( )×8=48

  4、学生完成书上第4题

  拓展学习:

  5、今天来上课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请你根据同学们今天的座次情况列出算式,然后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小组汇报)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只要大家用心思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学得高兴吗?

  2、齐背1—8的乘法口诀。

  (五)、作业

  背诵8的乘法口诀5次。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4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的进行竖式计算。

  1.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2.2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参观参博物馆啊?

  生:想。

  师:就让我们和这些同学一起出发吧!

  二、新知探究

  (一)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选择性的板书例1的问题。

  (二)学习例1

  (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1、学生列出算式:35+2

  师:为什么用加法?

  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数合起来”就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怎样计算35+2=?借助手里的小棒试一试。

  生独立完成。

  组织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就是37根。

  3、学习竖式

  师生一起拿出计数器,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竖式的写法,

  师:你认为应该从什么数位开始计算?同桌的小朋友开始议一议。

  生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为了以后计算进位加法,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都从各位开始计算。个位上是5+2=7,7应该对齐个位,十位上的3要写在横线下面,对齐十位。

  小组讨论加法竖式计算时,应怎样对齐?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明确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三)学习例2

  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因为博物馆比较远,我们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能乘坐70人的大客车,大家想一想应该哪两个班做一辆车呢?

  如果我们让二(1)班和二(2)班同学合乘一辆车,二(3)班和二(4)班同学合乘一辆车可以吗?

  我们先来看看二(1)班和二(2)班同学可不可以合乘一辆车,请列出算式。(板书:35+32)

  2、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计算一下。

  学生自由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

  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生1:口算法。

  生2:摆小棒法。

  3、合作解决竖式

  师:刚才同学们利用口算和摆小棒算出了35+32的结果。真棒!现在,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一下。

  小结: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三、巩固新知

  (一)基础练习

  课本第12~13页“做一做”

  (二)综合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时,个位对个位, 十位对十位,相同数位要对齐。

  板书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个位对个位,

  十位对十位,

  相同数位要对齐。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小括号的产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2、通过“过河“的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时候先看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和实物展示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难点:探索小括号的运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口算

  6×9= 30+15= 42÷6=

  2 、脱式计算

  7×2+30 46-6×4 63÷9+7

  二、解决新知

  1.合作探究数学问题。小组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自行编写完整的数学问题。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例如:二年级x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每条船限乘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

  2.展示思维,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年级x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每条船限乘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

  思维:总人数----限乘客人数----需要多少条船

  分步计算:

  29+25=54(人)

  54÷9=6(人)

  综合算式:29+25÷9

  思考:这样列式就要依照我们学习的混合运算方法来计算,计算的结果却与我们的分步计算结果不一样。

  你有怎样的办法呢?这里我们需要先计算加法。

  引入:“( )”----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再计算除法。

  看看这样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呢?学生独立完成,感受这样的方法带来的成功喜悦。

  (29+25)÷9

  =54÷9

  =6(条)

  答:至少需要 6条船。

  一句话:有小括号真好!

  理论,记忆理解: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分段理解,记忆)

  三、体验知识,形成模块

  完成P9中的“连一连”第2题。

  5×(36-29) (83-35)÷6 94-(25+19)

  完成之后,再次体验: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注意:做完括昊里的运算之后,不再要括号。

  四、课堂小节

  1.知道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

  2.完整把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3.数学符号要正确书写。

  五、作业设计

  1.记忆: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2.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板书设计:

  过河(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预算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 法一: 29+25=54(人)

  有小括号 54÷9=6(条)

  先算小括号里, 法二: (29+25)÷9

  再算小括号外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教案02-14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08-30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22

[经典]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6-08

(经典)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6-20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经典]07-19

估算北师大版数学初二上册教案01-02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06-08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06-21

(优秀)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