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物理教案>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时间:2024-07-20 07:25:57 物理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教案【优选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物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物理教案【优选15篇】

初中物理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这节课是高中力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高一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掌握好弹力能为今后力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形变和弹性形变

  2、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3、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中正确画出它们的方向

  4、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确定

  2、胡克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弹簧海绵微小形变演示仪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体会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无论是推、拉、提、举、还是跳高,跳水都是在物体与物体接触时发生的,这种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称之为接触力。我们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是接触力。接触力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弹力和摩擦力,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本节学习弹力。(板书弹力)

  [新课教学]

  一、弹力的产生

  温故知新: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形变,下面一起来复习一下形变的概念:

  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或体积改变

  问题引领:

  1、问题:物体为什么会发生形变呢?(教师举手示意)

  学生: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

  2、问题:如果发生形变的物体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称之为什么形变?

  3、问题:如果不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又叫什么形变?塑性形变又可以称为范性形变或非弹性形变。

  (1)弹性形变: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塑性形变: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4、弹簧发生的形变一定是弹性形变吗?(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现在请同学们拿起课前我们自制的小弹簧,轻轻的弹一弹,我们发现它能恢复原状,然后我们在拉住弹簧的两端用力拉,它现在还能恢复原状吗?学生答:不能,那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引出弹性限度的概念。

  (1)弹性限度:形变超过一定限度,物体形状将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5、问题: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吗?同学们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而实际上所有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只是有的形变非常微小,不易观察。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伸出一个手指按压桌面,你能看到手指的形变吗?你能看到桌面的形变吗?

  那么对于像桌面的这种微小的不易观察的形变我们就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进行放大观察。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显示微小形变

  最后教师总结: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只不过一些物体比较坚硬,虽发生形变,但形变量很小,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

  6、问题:那形变和弹力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用手拉伸桌面上的弹簧感受手与弹簧之间力的作用,我们看到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由于弹簧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手产生了力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手的形变,由于手要恢复原状就对跟它接触的弹簧产生力的作用。我们就把这种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称之为弹力。

  (1)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发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分析弹力: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弹力的概念,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能恢复原状的形变是什么形变?学生一定回答弹性形变。对于它接触的物体要产生力的作用,光发生形变不接触的力能称之为弹力吗?学生回答不能,例如磁铁吸引有一定距离的铁块。这种力就不能称之为弹力。所以弹力的产生是有条件的.。

  请同学们根据定义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

  学生:一般都能说出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老师总结:相互接触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

  1、从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

  2、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弹力的产生条件进行判断下列哪些力属于弹力(边讲边练)

  课件展示例题:以下各种力属于弹力的是()

  A、压力

  B、地球吸引树上的苹果

  C、支持力

  D、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二、弹力的方向

  通过以上两个实例分析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的方向。

  以抢答的形式完成下列两个表格。

  1、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2、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3、绳的拉力方向: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案例分析─弹力方向判断(此处图根据需要选择)

  (1)平面与平面间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2)点与平面间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

  (3)曲面与曲面间弹力方向: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交流与讨论]如何判断物体间是否有弹力?

  三、弹簧的弹力

  [学生实验]: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课件展示实验过程,引领学生操作,开始学生实验。得出数据用表格绘图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从而得出结论。

  1、结论: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胡克定律:F=kx

  3、k:劲度系数,描述弹簧的软硬程度,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

  四、巩固练习:(此处习题根据需要选择添加)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上的习题

初中物理教案2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利用内能的两种重要方式:加热和做功。

  2.知道热机中能的转化。

  (二)教具

  铁架台,试管,试管夹,试管塞,水等。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什么是内能?如何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答略)

  叙述能量守恒定律(略)。

  2.引入新课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看出,转移、转化是能量运动的普遍形式。人类在利用能量方面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正是广泛地寻找其来源,有效地控制其去处,以达到驾驭它,利用它,让它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内能的呢?这一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3.进行新课

  板书:(第二节内能的利用)

  (1)利用内能来加热

  教师: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利用也是随处可见的。我们天天吃饭,那么生米是如何变成熟饭的?

  学生:是通过加热,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使米变熟。

  教师:类似的例子还有哪些?

  学生:冬季取暖利用了内能。

  学生:热水袋暖胃利用了内能。

  (教师还可补充一些加热的'例子,如工厂的热处理、吹制玻璃工艺品等)

  教师:上面的例子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直接利用内能转移来加热物体的,这是利用内能的一种方式。

  板书:

  一、直接加热物体

  教师:用内能直接加热物体,可以有多种方法。目前人们最普遍运用的还是用火直接加热。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烟囱林立,家家生火,也有它不利的一面。

  首先是能源浪费大。早在100多年前,门捷列夫就曾说过:“烧煤等于烧卢布”。因为煤、石油、天然气等本身都是宝贵的化工原料,其产品遍及医药、化工、纺织、交通运输等各个领域,将它们付之一炬,就失去了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机会。再加上直接燃烧效率较低,势必造成很大的浪费。

  其次是对环境的污染。燃烧后的废渣、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这就造成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为了趋弊兴利,人们做出了种种努力。例如在冬季取暖问题上,把各家生火取暖改为分片供热(暖气)。用效率高的锅炉替代简易炉灶。有些地区还采用了大型工业锅炉的余热实行集中供热的方式。在家庭用火上,推广了以(煤)气代煤,从而提高了内能的利用率,降低了能耗,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2)利用内能来做功

  当然,节能降耗还有很多途径,如改烧煤为用电就是其中之一。教师:提到用电,同学们知道电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

  学生:是发电机发出来的。

  教师:不错,是发电机发出来的。那么发电机利用的又是什么能量?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演示:书中图3—5所示的实验。

  教师:谁来说一下该实验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学生:燃烧酒精放出的内能,传递给水蒸气,水蒸气内能增加,增大到一定程度就能推动塞子做功,水蒸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机械能)

  (以上回答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教师:这是利用内能的另一种方式。

  板书:

  二、对物体做功

  教师:发电厂发电就利用了上述实验原理。发电厂,首先要用煤加热锅炉中的水,水蒸气获得内能后,带动发电机工作,水蒸气的一部分内能先转化为发电机的机械能。接着发电机又在运转过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后一转化将在电学中学习)

  利用上面实验的原理,人们还制造出了汽油机、柴油机、喷气发动机等。这些机器的共同之处都是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我们称之为热机板书:

  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机的发明,是在17世纪末期。近300年来,经过人们的不断研制和改进,它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动力机器。热机做为工业化生产飞速发展的催化剂,必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热机的种类很多,我们将在后面几节介绍它们中的几种。

  4.小结(略)

  5.布置作业

  (1)知道内能利用的两种方式。知道什么是热机

  (2)阅读:热机的发展。

  (李瑞海陈海鸿)(人教版教材)

初中物理教案3

  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包括电压表的读数和电压表的连接。在电压表连接时,首先要选择量程,其次是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本节的难点是根据电压表不同的量程去读数。应当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

  教学过程分析

  1.通过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加深对电压表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前面学完电流表使用的`基础上,学习电压表有类似之处。因此在教学时,首先提出测电压的必要,其次指出测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在介绍了电压表之后,要把电压表与学过的电流表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方法是每两个学生位一组,课桌上摆放一块电流表和一块电压表,看一看表头的标记有什么区别?表盘的标度有什么区别?表盘的接线柱标记有什么区别?

  2.介绍与量程对应的表头读数。在使用电压表测电压前,要先估计被测电压值,再确定量程。确定量程后,介绍读数方法。照上图做表头试教板,移动指针练习读数。

  3.教师示范连接电压表,侧小灯泡两端电压。在连接教材图6—8电路用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过程中,向学生介绍电压表的使用规则(教材中的三条)。

  4.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练习连接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在实验室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

  电压表的种类、原理、构造。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活动方式】

  制订分类课题:

  1、种类

  2、原理

  3、构造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

  查阅有关文档资料

  2浏览网上有关站点

  3小组讨论、交流

初中物理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核能发电的大致情况.

  2.介绍我国核能发电的发展远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具

  核电站的原理挂图或录像.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前面的教学,我们知道重核裂变时可释放出巨大的核能,而且我们已经掌握了控制裂变链式反应速度的方法.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叫做核电站.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都是利用重核裂变的链式反应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核电站的大致情况.

  2.进行新课

  板书:<第四节核电站>

  (1)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教师结合课本图14—10或挂图讲解:

  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世界上第一座铀核链式反应堆是在物理学家费米领导下于1942年12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体育场建成的.目前常用的反应堆的结构原理如课本上图14—10所示.它以铀235为核燃料,为了有效地利用反应堆中释放的核能,设计建造了两个循环回路.

  ①第一回路

  在第一回路中,先用泵把水或其他液体压入核反应堆,在那里获得铀核裂变释放的核能,被加热,然后进入热交换器,在那里把热量传递给第二回路中的水,再被泵压回反应堆重新被加热.

  ②第二回路

  在热交换器内,第二回路中的水被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后,进入汽轮发电机推动汽轮机做功,把内能转化成电能.做功后的蒸汽温度和压强都降低了,它将进入冷凝器冷却成水,再由泵压回热交换器重新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

  ③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通过两个回路的不断循环,把核反应堆中铀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源源不断地转化成第二回路中水的内能,去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转化成我们所需要的电能.这就是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板书:<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第一回路——核能→内能

  热交换器:把第一回路中的内能转换成第二回路中的内能

  第二回路——内能→电能(推动发电机发电>

  (2)核电站的特点

  ①消耗的“燃料”少

  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能产生大量的电能.例如一座10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每年要耗煤三、四百万吨,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只需核燃料三、四十吨,这就大大减少了燃料的运输.

  ②成本低

  虽然铀燃料的开发和提炼比煤要复杂得多,但是最后核算下来的成本仍然要比火力发电站低20%以上.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核电站.全世界运行中的核电站已有434座,总装机容量约32000万千瓦,发电量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17%,预计到本世纪末,核能发电将达到世界总发电量的30%以上,核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之一.

  (3)我们的努力目标

  我国虽然有丰富的煤炭、水力和石油资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量并不高,而且资源分布很不均匀:水力资源的70%以上分布在西南地区;煤炭已探明的储量有80%都分布在北方,而江南8省只占2%;江南8省,再加上山东、河北、辽宁、吉林及河南共13个省的能源蕴藏量只占全国的13%,而人口却占全国的63%,能量消耗约占全国的65%.这种能源储藏和消耗上的不平衡,迫使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

  要用来运送煤炭.所以在交通紧张的华东、华南和东北地区发展核电站是迫切需要的.

  我国第一座实验性反应堆是在1954年6月建成投入运行的,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建造的秦山核电站已经运行发电了;广东大亚湾电站第一期工程也已建成,并运行发电了,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00亿度.同学们都是21世纪的建设人才,希望在你们身上,同学们好好努力吧.

  因为铀核裂变有放射性污染,因而建设核电站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避免造成放射性污染,以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我国对核电站的安全非常重视,有专门负责安全监督的核安全局,保证核能的安全应用.

  3.总结(略)

  4.布置作业

  阅读课本:了解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初中物理教案5

第五节<span style="background:#B2EC0A;"> </span>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以及实验的观察,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3.通过教学活动,能在物态变化中识别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升华吸热现象的分析,知道用升华的方法可以获得低温的环境。

  2.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升华和凝华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条件。

  教学难点:

  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课前准备:

  少量的碘、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枯树枝、玻璃片

  教学设计图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实例和实验引入新课:提出问题,既然物体可以从固体变成液体,再由液体变成气体,那么物体可否不经过液化过程,而直接由固体变成气体?也就是除了我们学习过的四种物态变化外,还有其他物态变化吗?学生思考后做出猜想,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讨论引出升华和凝华物态变化。

  二、新课学习

  1.演示实验:“人造雪景”:在一个烧杯内放人少量的萘粉;然后加热,再将一根凉的.枯树枝放人烧瓶口内,经片刻轻轻拿出枯树枝,便可看到在树枝上布满了“雪花状”的萘。这是由于固态的萘吸热直接变成气态的萘,气态的萘遇到冷的树枝又直接变成固态的萘。

  或者播放视频:升华

  观察演示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正确与否,它们果真是直接变化的吗?

  2.学生实验:碘升华和凝华

  通过学生实验进一步感受升华和凝华过程以及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现象,大家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注意:控制碘量:只需少许碘粒。控制温度:需要缓慢加热。强调观察无液态碘的出现。玻璃片要和烧瓶口密封。在学生分组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可以询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于没有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学生,可以做适当的操作、观察指导。指导学生体会凝华放热的现象可以在玻璃盖片上滴几滴水,观察有碘蒸气遇到盖片时的现象,同时用手摸一摸盖片感觉一下盖片的温度变化。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玻璃管内原来有一些固体物质,加热之后这些固体物质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中间过程中物质有变成液态吗?这现象说明了什么?在师生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①给固态的碘加热后,烧杯内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说明固态的碘受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

  ②停止加热冷却后,烧杯壁和玻璃盖片上出现了紫色的碘颗粒,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说明气态的碘蒸气遇冷后又可直接变为固态的碘。盖片上的水在碘蒸气凝华时,冒“热气”,盖片有些变热。说明碘凝华过程要放热。

  板书: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3.组织、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冰花是如何形成的?冰花是附着在窗子玻璃上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为什么?

  分析用久的白炽灯泡为什么会发黑?用久的日光灯管为什么在两端也会发黑?

  对于生活中常说的“下霜”,能不能理解为霜是白天降的?

  根据升华和凝华的定义,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升华和凝华现象。通过教师和学生对升华和凝华应用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说明物质不一定先熔化再汽化才能变成气态,直接就可以从固态变成气态。通过学生对实验和日常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使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

  回忆实验,分析各个状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

  三、板书设计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初中物理教案6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什么是凹;

  (2)知道凸的会聚作用和凹的发散作用;

  (3)知道凸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4)知道如何利用凸产生平行光。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各种,观察凸和凹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注意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通过对如何利用凸产生平行光的讨论和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冰对准阳光取火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教育,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凸、凹、薄、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及对光线的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既是有关的基本知识,也是后面学习凸成像的准备。教材对主光轴、光心讲得很简单,仅使学生认识就行了。本节重点是讲述凸对光的会聚作用,凸的焦点、焦距。对凹也讲得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凹对光的发散作用。关于凹的虚焦点,可略讲。

  教法建议

  本节教法应以实验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法。应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设计示例

  一、难点分析

  1、凸和凹对光的作用

  讲解凸和凹对光的作用,除按照教材要求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取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外,还可以利用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参照下图来进行分析。当一条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由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光进入玻璃以后又从玻璃射入空气中,发生第二次折射,这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两次折射的折射光线都由玻璃三棱镜薄的位置向玻璃三棱镜厚的部分倾斜,因此可以分析出凸对光会起聚作用。

  2、正确理解会聚和发散

  凸对光的会聚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凸以后会变得收拢些,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聚于一点。如下图所示,以S点发出的光是发散光束,光经过凸折射后仍是发散的,并不能会聚,凸在这里的作用只是减弱了它的发散程度。

  凹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表明光通过凹以后会更散开一些,但是散开不一定不能会聚,如下图所示,从左侧来的两束光由于凹的作用没有在S点会聚,而是在S会聚,它减弱了入射光的会聚程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当判断对光束是起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时(或者根据给定的光束判断的种类),一定不能仅仅依据折射光是否能会聚于一点来判断的作用或种类,而应当对折射光束与入射光束进行比较,再依据前边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学生活动设计

  1、观察凸和凹。

  让学生观察凸和凹,观察各种形状的凸和凹的实物及截面图,进而通过提问,认识这两种。

  2、通过实验,观察凸对光有会聚作用,凹对光有发散作用。

  3、观察凸对光有会聚作用,凹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演示实验,并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什么是会聚,什么是发散。

  4、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平行于玻璃三棱镜底边的光通过三棱镜以后的光路,从理论上弄清凸为什么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为什么对光起发散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课题

  列举放大镜的镜片、眼镜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幻灯机的镜头、以及电影放映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幻灯打在幕布上,方便课堂教学。

  2、新课教学

  让学生观察凸和凹,观察各种形状的凸和凹的截面形状,进而通过提问,认识这两种。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同学先找出带有共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什么?

  再分析不同类别的有什么不同特征。

  用投影仪打出如下六个的截面图,

  使学生能明确辨别出哪些是凸,哪些是凹。

  用投影仪打出下面的图,具体讲解薄薄的含义。

  教师介绍光具座等实验仪器及使用方法,应在演示台上边演示边讲解,讲述中应强调以下几点:

  (1)光源发出的光是平行光,从无穷远射来的光是平行光,前边所提到的太阳光也是平行光。

  (2)让正对着射来的平行光,这样入射光线将与主光轴平行,我们只研究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发生折射的现象。

  (3)注意观察光线经过这两类折射以后是否能会聚于一点。(指导学生注意调节光屏位置)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并进行指导,实验结束后提问。

  演示实验可以用激光演示仪进行,如果没有条件可以用烟箱,不论用什么仪器,都应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平行光经过前后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进行过程中,可以边让学生观察,边提问学生,以引起学生注意。

  通过前边的实验同学们对光通过前后的路径,以及两类对光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教师应通过图形对这两类进行对比分析。

  3、总结

  研究两种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尤其是重点研究凸对光线的作用。教师可提问学生,由学生总结发言,以利于学生的思考与理解。

  探究活动

  【课题】调查近视镜和老花镜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实验分析近视镜和老花镜属于何种,分析其对光线的作用。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初中物理教案7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复习目标]掌握质量,密度,比热容等物理量,巩固天平,量筒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手脑并用,合作探究的科学精神.

  [复习重点和难点]密度和比热容知识的理解运用

  [教具和学具]天平,量筒,一元硬币,五角硬币,磁铁,三角板,刻度尺,铁汤匙和塑料汤匙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

  一、了解硬币(20分钟)

  1、 用天平分别称出一元硬币和五角硬币质量,并加以比较。测量中要注意天平的使用方法。(能否用没有砝码的天平比较出两枚硬币的质量大小呢?)

  2、 请大家比较两枚硬币的密度,要求大家设计表格,记录你测量的数据。最好能用两种方法来测量密度。

  3、 自选器材,探究这两枚硬币还有那些性质。

  动手测量硬币的质量,进一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提出可以把两枚硬币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两边来比较他们的质量。自主设计测量密度的实验表格,提出不同的测量密度的方法。(一种用天平和刻度尺,一种用天平和量筒),最好能引导学生自发的把桌上的硬币拿到一起,用测多算少的方法来测量硬币的厚度。学生研究总结出两种硬币是否可以被磁铁吸引 通过这个活动大家要掌握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学会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并且能够研究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8分钟)

  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这一性质,请大家总结自己知道的现象,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

  交流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 总结每个小组的`讨论,让大家对比热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物质有哪些物理属性?(10分钟)

  总结学过的物质的物理属性,请同学们设计实验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角度比较铁汤匙和塑料汤匙 从密度角度比较

  从比热容的角度比较

  从硬度角度比较

  从导电性角度比较

  从导热性角度比较 制造每一件物品的选材都要根据它的用处,我们要把不同物理属性的物质用在最适合的地方

  四、总结知识点 (7分钟)

  归纳质量,密度,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复习课后的知识梳理 学生听讲

  [教学资源]复习课往往比较枯燥,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的时候可以上物理课件圆,发光的小球等网站下载flash,配合课堂使用

  [教学评析]从运用知识的角度来复习本章内容,以为是复习课,教师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做必要的引导,大部分活动让学生自主完成。这样学生不但认识了知识,也用过了这些知识。

初中物理教案8

  【教学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会应用这一公式分析和计算.

  4.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位移-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教学难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教师提问:

  什么是加速度?加速度与有什么速度、速度变化、速度变化率的关系?

  判断:加速度变大,速度一定变大?加速度不变,速度也不变?

  (二)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理学中将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称为变速运动.一般来说,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情况非常复杂.本节,我们仅讨论一种特殊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汽车匀加速启动时,各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

  t/s 0 1 2 3 4 5

  v/m· 2 4 6 8 10 12

  生:每增加1s,小汽车的速度值都增加2m/s。每个相同时间,速度变化相同。

  师:计算小汽车的加速度,选取任意两个时刻,如将3s和4s,2s和5s对应的速度值代入加速度定义式。

  生:加速度为2m/s2

  教师:从数据中可知:小车速度怎么变化,但是加速度又如何呢?.

  生:小车速度不断增大,但是加速度保持不变.

  得出结论:物理学中,称物体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师: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模型.生活中的许多运动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运动规律往往比较复杂,但我们忽略某些次要因素后,有时也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例如:在乎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超车的一段时间内,可以认为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刹车时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滑板车运动中,运动员站在板上从坡顶笔直滑下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笔直滑上斜坡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v-t=v0+at

  速度——时间公式可以由上述表格中的数据通过数学归纳法得出。也可以通过加速度的定义式推导得到:a=

  其中vt为末速度(时间t秒末的瞬时速度)

  v0为初速度(时间t秒初的瞬时速度)

  a为加速度(时间t秒内的加速度)

  教师:之前我们复习了加速度的定义:a=。那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在匀变速直线中,加速度a确定不变,初速已知v0。时间t秒末的`瞬时速度怎样表示呢?

  生:vt=v0+at.

  教师:很好,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vt=v0+at。

  那么什么时候物体匀加速运动,什么时候匀减速运动呢?

  讨论:

  (1)当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时,a 与v0 同向,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2)当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时,a 与v0 反向,为匀减速直线运动;

  (3)如果初速度为零,v0 = 0 , 则 vt = at 。

  一般取v0方向为正,当a与v0同向时,a>0;当a与v0反向时,a<0

  可见:v-t=v0+at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一般表达形式(只要知道v0和a就可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例题1:斜面上一小球以初速度12m/s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 ,求5s后该小球的速度。

  (四)速度—时间图象:

  1.取初速度为正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图像

  先通过一个实例来让学生画图,让他们对速度时间图像有直观的了解。

  (1)由vt=v0+at可知,vt是t的一次函数,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其速度—时间图象是一倾斜的直线.

  (2)由v-t图象可确定的量:

  图线上点的意义——某时刻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

  图线中线的意义——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直线为匀变速运动)

  线的斜率的意义——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图线与纵轴的截距——物体的初速度

  2.其他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

  下面图像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吗?加速减速?初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用正负表示)

  3.辅助练习

  例如:根据图我们可以求出:

  (1)甲的初速度为2 m/s,乙的初速度为12 m/s;

  (2)在第2 s末甲、乙瞬时速度相同,均为6 m/s;

  (3)甲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2;乙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 m/s2;

  (4)甲、乙前2 s内的位移分别为:s甲=(2+6)×2/2 m=8 ms乙=(12+6)×2/2 m=18 m.

  (四)位移—时间关系

  1.先说明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由此得出速度位移图像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等于位移。

  猜测:匀变速直线运动中,v-t图包围面积也表示位移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来推导(微元法).把匀变速直线运动分成几个匀速运动,匀速运动位移为速度乘以时间。当分成越来越多的匀速运动后,就越接近匀变速直线运动。由此可见包围面积表示位移。

  意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数值上等于速度图线下方梯形的面积.

  得s=×t,s=(v0+v0+at)t=v0t+at2.

  讨论:当a=0时,s=v0t;

  当v0=0时,s=at2;

  当a<0时,s=v0t-at2(此时a只能取绝对值).

初中物理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电压表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知道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2、通过测量电压,掌握电压表使用方法,提高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

  3、体会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应该利用什么仪器进行测量?举手最快这名同学你请来说。他说测量电压要用电压表。请坐,看来你对于之前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同学们,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源两端电压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能否利用电压表测量并得出结论?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新课《用电压表测电压》。

  环节二:新课讲授

  同学们我们先来从连接电路的角度思考,需要哪些实验仪器?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要用到电源、开关、导线,还有的同学说需要小灯泡、电压表等仪器。

  我们已经知道了要用到的实验仪器,那么再来想一想,怎样正确使用电压表?第二排这名男同学你请来说。很好,请坐,他说使用前,要预估待测电压,选择电压表中恰当的量程,使用中电压表要注意正接线柱电流流入,负接线柱电流流出,且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还有哪位同学能来补充?同桌请来补充。她说如有需要,可以直接与电源进行串联,此时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认清所选量程所对应的分度值,进行正确读数。使用后要将仪器整理放回。请坐,看来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了。

  要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电压,具体步骤是什么呢?老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一张实验仪器图,同学们试着结合图片说一说测量的具体步骤应该是什么?靠窗的这名女同学你请说。她说先将电压表接在小灯泡的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再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观察两次测量电压表的示数。很好,请坐,总结得十分全面。

  那么同学们,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老师在这里告诉大家实验的注意事项。首先一定要先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进行测量。每次想要更改电路,需要先将开关断开,再进行操作。

  现在同学们相邻四人为一小组,老师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结合桌上准备的实验仪器进行测量吧。好,时间到,老师通过巡视发现同学们都参与其中,并且分工明确。现在我们找一组同学说一说,他们组的测量结果?第三小组代表请说。第三小组说通过实验发现,两次测量数据是一样的,都是3V。那么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他说,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很好,请坐,看来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得也很正确。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同学们,我们现在更换电阻,再次测量,看一看上述实验结果是否正确。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展示了他们的测量结果,并且得出的结论与上述实验相同。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马上接近尾声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我们重温了电压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实验,知道了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一结论。

  下课后,同学们试着想一想为什么电压表使用时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同学们,下课!

  四、板书设计

  (略)

初中物理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及杠杆的要素,能画出杠杆的示意图。

  (2)从生活用具中识别杠杆。

  (3)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杠杆知识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通过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

  (3)经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杠杆的使用。

  (2)乐于分析生活中各种杠杆,形成使用杠杆便于工作的意识

  (3)通过探究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

  (2)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

  (1)画杠杆的示意图。

  (2)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分组讨论观察法

  四、渗透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属违法行为。

  五、教学用具

  杠杆、钩码、铁架台等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故事:夏华有一天去买西瓜,秤的时候有10斤,在回家的路上总感觉不对劲——没有那么重,在其他的摊位上一秤,结果只有8斤。夏华想:“算了,自认倒霉吧!

  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渗透法制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属违法行为。

  引入课题:生活中常用的杆秤、羊角锤、火钳钢丝钳等都属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杠杆。

  图片展示:杆秤羊角锤火钳钢丝钳等

  讲授新课:

  1、杠杆

  (1)定义

  图片展示:羊角锤拔钉子,剪刀,撬杠撬石头等。

  学生观察图片后讨论回答问题:使用的这些器物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不足并归纳:

  ①都有一定的硬度——硬棒。

  ②有转轴——固定点。

  ③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点转动——能绕固定点转动。

  归纳: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请学生例举生活中杠杆的实例——图片展示

  扳手镊子钓鱼竿跷跷板等。

  提问:杠杆有哪些要素呢?

  (2)杠杆的几个概念——图片展示

  ①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②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③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④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⑤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例题1:在下图中画出动力臂,阻力臂。

  强调:力臂是支点到垂足的距离,不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力臂。力的作用线用虚线表示,力臂长度用大括号标记,垂直的应有垂足。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达到平衡了。那么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具备什么条件杠杆才会平衡呢?

  2、杠杆的平衡条件——图片展示

  设计实验:仪器、猜想、步骤、数据表格、等

  注意事项:

  (1)实验前和读数时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2)实验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进行实验:

  (1)调节杠杆两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目钩码,调节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并记录:F1、L1、F2、L2。

  (3)改变钩码数量或位置重复(1)(2)步骤并记录。

  数据表格:

  次数F/N L/m F/N L/m F1·L1/N·m F2·L2/N·m

  1

  2

  3

  数据处理: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 F2·L2或F1 / F2 = L2 / L1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只有知道其中任意的三个物理量,就可以计算出第四个物理量。

  例题2:如右图(5)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OA长0.3m,OB长0.2m,A点处挂一质量为2kg的物体m,则在B点处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多大时杠杆平衡?

  解:设OB为L1,OA为L2,物体所受重力为:G=mg=2kg×10N/kg=20N

  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1 = G·L2可得:

  F= G·L2// L1

  带入数据得:F=20N×0.3m/0.2m=30N

  例题3:如下图(6)所示的杠杆中最省力的是。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1·L1 = G·L

  F2·L2 = G·L F3·L3 = G·L

  如图(7)所示有L2 > L1> L3,所以有F3 > F1 > F2,即F2最小

  最省力。

  3、生和中的杠杆——图片展示

  (1)省力杠杆:L1 > L2,由于F1·L1 = F2·L2则F1 < F2省力费距离

  (2)费力杠杆:L1 < L2,由于F1·L1 = F2·L2则F 1 > F2,费力省距离。

  (3)等臂杠杆:L1 = L2,由于F1·L1 = F2·L2则F 1 = F2,不省力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思考:什么时候选省力杠杆?什么时候选费力杠杆?

  阻力小时选费力杠杆,费力杠杆省距离;阻力大时选省力杠杆,省力杠杆省力。

  巩固复习:复习本节知识,完成p80动手动脑学物理。

  七、板书设计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杠杆平衡条件:F1·L1 = F2·L2

  省力杠杆

  生活中的杠杆等臂杠杆

  费力杠杆

  八、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教案11

  教学要求:

  1知道浮力的概念.

  2理解物体浮沉条件.

  3掌握浮力的实质、方向.

  4能正确运用浮力的实质、物体浮沉条件求浮力.

  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浮力的概念及其实质.

  (2)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正确运用“压力差”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

  教学模式:

  实验、设问、讲解、练习

  教学时间:1课时.

  实物及实验器材:

  (1)投影仪一台,透明胶片数张.要求把板书、练习题课前写在胶片上,以减小课堂上书写时间.

  (2)演示弹簧秤一把.

  (3)500毫升烧杯三个,分别装400毫升的清水、饱和食盐水、酒精.

  (4)乒乓球2个,其中一个装细砂,用作悬浮演示.

  (5)边长为5cm的立方体红砖一块.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师:为什么船、木块能浮在水面上?

  生:船、木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师:沉在水底的石块有没有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生:部分回答有,部分回答没有.

  教师演示课本图8—27实验,回答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这个“向上托的力”就是本节课所讲的浮力.

  二、讲授新课

  1.什么叫浮力?(板书)

  (1)先演示石块放在清水中,让学生知道石块受到水向上托的力.

  (2)然后把石块放在饱和的食盐水溶液里,说明石块也受到盐水向上托的力.

  (3)最后把石块放在酒精里,让学生进一步知道,石块放在酒精中时,同样也受到酒精向上托的力.

  师:从上述的实验,请同学们说出什么是浮力?

  生: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师:物体在空气里有没有受到向上托的力?氢气球脱手后为何会上升?

  生:物体在空气里同样受到向上托的力,所以氢气球脱手后会上升.

  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板书)

  2、用实验引动学生

  第一、用弹簧秤和细线系着体积相同的规则的铁块,不规则的石块,干木块等,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的示数减小;在水中游泳时感觉水有向上的托力等感性认识出发,逐个进行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浸在水中物体要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从而纠正“轻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上浮的,所以受到浮力的作用;重的物体在液体中总是下沉的,因此不受浮力作用”的错误观点.

  第二、通过演示规则铁块和不规则的石块随着浸入水中体积的增大,弹簧秤的增数减小──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后,深度增加时弹簧秤示数不变──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在任何深度的浮力都相等”这一本质联系,从而摒弃那种“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成正比”的错误认识.

  第三、通过观察铁块和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秤示数减小相同这一现象,使学生初步认识:“体积相同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相同”这一本质联系,摒弃那种“浸没入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质量、密度、形状等有关”的错误认识.

  第四、通过观察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弹簧秤的示数为零的现象,使学生了解: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第五、在以上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P144“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表面在液体下面h1米处,如图正方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是多大?方向怎样?”再加上“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是多少?”的计算分析,初步认识浮力等于“液体作用在物体上下表面压力差,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这一本质联系,从而摒弃那种只有物质在液体中上浮时才有浮力的错误认识.

  第六、通过演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和上述计算所得到的浮力:F浮=水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pg(h1+L)L2-pgh1L2=pgL3=pgV=pg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V排=V).从实验和推导两方面进一步认识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一本质联系,摒弃了那种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的模糊认识.

  由于气体具有同液体相同的性质,而气体的密度很小,气体对于体积不大的物体作用的浮力,通常小到难以觉察的程度,但热气球能载几吨重的物体上天,说明气体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也能产生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把上述由个别现象所得出的知识加以综合并进行抽象和概括就能得到“浮力”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

  在物理教学中,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时,必须有意识地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这是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关键.

初中物理教案12

  二力平衡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最后的小结应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二力平衡教学反思:

  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学好这一部分将对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这一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实验与思考的观察与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与日常生活中现象为基础加以运用,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在教学中我以同学们每天都要见到的讲桌、课桌、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列车为例,首先让学生判断其所处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让其分析受力情况,从力的三要素分析受力特点,让学生理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含义,进而引出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这样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时时有物理、处处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拉近了物理与学生的距离。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感受生命的崇高。

  多给予肯定和赞扬,给一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多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曾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

初中物理教案13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电源的发明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2.记住电流的产生条件和定义式,知道电流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3.了解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记住电动势的概念和单位。了解常用电池电动势的大小。

  二、自主学习过程

  任务1:阅读──通往科学真理的艰辛过程

  1780年,当时,伽伐尼的妻子遵照医嘱,需要食用青蛙腿做的菜肴。伽伐尼将剥去皮的青蛙放在实验桌上的金属板上,金属板在起电机(这是当时大多数实验室都有的时髦装置)的旁边。他的妻子在取一把解剖刀时偶然触及了青蛙的腿神经。这时起电机刚好打出一个火花,同时,青蛙的腿猛烈地抽搐了一下。他发现两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碰在青蛙的大腿上,能使其腿部的肌肉抽搐,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而只用一种金属器械去触动青蛙,却并无

  此种反应。针对这些现象,伽伐尼猜想,在动物体内存在着某种电,如果使神经和肌肉同两种不同的金属相接触,再使这两种金属相连接,这种电就会被激发出来,所以这很可能是从神经传到肌肉的特殊的“电流质”引起的“动物电”现代已证明,伽伐尼的假设是错误的。但是他的发现却使电学的研究开始从静电转向动电。所以人们没有忘记伽伐尼的贡献,直到今天英文还把电疗叫galvanism(伽伐尼电)。

  伏打注意到伽伐尼的实验中使用了不同的金属,而实验中的青蛙腿可以看作一种潮湿的物质,所以就使用能够导电的盐水液体代替动物组织试验之,终于因此发现了电池的原理,做出了著名的伏打电堆与伏打电池。1800年伏打用锌片与铜片夹以盐水浸湿的纸片叠成电堆产生了电流,这个装置后来称为伏打电堆。

  思考:意大利医学教授伽伐尼和意大利化学物理学家伏打对用相连的两种金属分别接触青蛙肌肉的两个位置,会引起肌肉的收缩实验分别有什么样的认识?伏打为静电转入电流的研究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任务2:认识电流的概念

  请你阅读教材16页“电流”:

  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答:。

  2.电流的产生条件是:和。

  3.电流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金属导体中,能够移动的是电子。所以,金属中电流的方向与相反;电解质溶液中有可以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电流是量。

  4.电流──描述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定义:通过导线某横截面的与所用的比值。

  定义式:。

  单位:;简称,符号,常用单位和。

  单位换算关系:1A= mA= μA

  合作学习:

  1.关于电流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

  B.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

  C.通电时间越短,电流越大;

  D.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2.下列关于电流方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流的方向就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B.电流的方向就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C.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D.在电解液中,电流的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3.在示波管中,电子枪2秒内发射了6×1013个电子,则示波管中电流强度的大小为多少?

  任务3:认识电源和电动势

  阅读教材17页“电源和电动势”

  1.电源两极间电压的大小是决定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用来描述。

  2.如何测出电源的电动势:。

  3.电动势的符号:。电动势的单位:。

  4.列举出几种常见电源的电动势大小:

  5.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源就是把的装置,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的物理量。

  合作学习

  1.关于电源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一定等于电源电动势

  B.电源在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C.所有电源的电动势都是相同的

  D.2号电池比5号电池的电动势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导线把开关、电灯等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B.电源是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装置;

  C.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动机都是电源;

  D.手电筒照明时,电流方向是由电池的负极经灯泡到正极的。

  3.下图是一块手机电池的标签。你从这个标签中可以了解关于电池的哪些信息?

  4.某金属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4V,30s内有36C的电荷量通过导体的横截面,则:

  每秒钟内有多少个自由电子通过该导体的横截面?导体中的电流有多大?该导体的电阻多大?

  任务4:小节本节课的内容

  三、课后练习

  “问题与联系”1,2,4。

  四、课外阅读

  蓄电池将不再污染环境

  《中国青年报》20xx年9月6日电(记者周欣宇)一种全新的无酸蓄电池──铅氧蓄电池日前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这意味着有150年历史的蓄电池技术获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使得铅蓄电池这一传统污染行业转变为零污染的环境友好型行业成为可能。

  发明铅氧蓄电池的是兄弟俩──张西琮、张西玟,他们所领导的陕西中和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经历了长达6年的研究之后,终于在蓄电池电解液反应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并配制出一种复合盐类水溶液替代传统的稀硫酸水溶液。

  承担此次检测的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化学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被公认为行业内的权威检测机构。

  据介绍,此次送检的三种电池均为工业化生产条件下的产品(非实验室产品)。它们分别是汽车启动电池、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专用电池,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据专家介绍,目前使用的电池产品大致可分一次干电池(普通干电池)、二次干电池(可充电电池,主要用于移动电话、计算机)、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电动车)三大类。关于电池污染,群众最关心、报道最多的是普通干电池。而事实上,如今普通干电池生产过程中不需添加镉、铅、砷等物质,已不再成为严重的污染源。相反,大量汽车电瓶、电动车使用的铅酸蓄电池因为包含铅和硫酸,反倒是垃圾场里最危险的物品之一。

  据了解,铅酸电池腐蚀后溢出的含铅重金属和酸性物质不但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空气环境、生态平衡也会造成破坏,还会引发人体代谢、生殖及神经等方面的疾病,人体铅含量一旦超标,就会导致智力下降,还易诱发儿童恶性肿瘤,甚至导致死亡。

  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相比,铅氧蓄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大为降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周启星说,铅酸蓄电池的固态、气态污染可以消除,但无法避免水溶性铅重金属离子的污染。铅氧蓄电池的生产工艺虽与铅酸蓄电池的生产工艺相同,但由于采用盐的水溶液代替稀硫酸,铅离子浓度很低,近乎无任何污染排放,极大地减少了铅污染的危险性。此外,铅氧蓄电池用以替代硫酸的复合盐类及添加剂可利用钢铁煤焦化企业排放废物经简单化学合成获得,解决了许多钢铁企业无法处理或需花费大量成本处理的污染排放问题。

  张氏兄弟已获得铅氧蓄电池方面的3项中国国家发明专利。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提出的(科技查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尚无同类技术。

  周启星认为,当今世界面临能源和环境危机,铅氧蓄电池的问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初中物理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道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概念,了解数字信号的优点。

  2、知道“与”门、“或”门、“非”门电路的特征、逻辑关系及表示法。

  3、初步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电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

  难点

  逻辑电路的电路图分析。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简介:

  随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电脑、数码相机、数字电视等电子产品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

  (二)进行新课

  教师介绍:现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就是靠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一、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1)数字信号在变化中只有两个对立的状态:“有”,或者“没有”。而模拟信号变化则是连续的。

  (2)手机电量的电压就是连续变化的,它就是模拟信号。

  (3)图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息:

  引导学生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特征

  二、什么是逻辑逻辑电路门电路

  数学信号的0和1好比是事物的“是”与“非”,而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数字电路,因此,数字电路就有了判别“是”与“非”的逻辑功能。下面我们将学习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电路---门电路。

  (一)、实验演示声光控电灯

  1、ppt演示:老式楼道的“节约用电”灯泡,实际上一晚上都是亮的

  实验演示:一盏神奇的灯

  接通电源,灯不亮;

  有声,灯不亮;

  挡住光线,全场安静,灯不亮;

  挡住光线,拍手,灯亮。

  点评:通过演示声光控感应灯,引发学生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

  (二)、三个元件输入和输出的逻辑关系

  1、实验探究“与”门元件的输入与输出关系

  教师介绍:所谓“门”,就是一种开关,在一定条件下它允许信号通过,如果条件不满足,信号就被阻挡在“门”外。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与”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与”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与”门电路,简称“与”门。

  2、实验探究“或”门元件的输入与输出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B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或”逻辑关系。

  教师指出:具有“或”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或”门电路,简称“或”门。

  3、实验探究“非”门元件的输入与输出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开关A对电路的控制作用。体会“非”逻辑关系。

  教师:仍然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请同学们自己探究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说明什么是“非”逻辑。

  教师指出:具有“非”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非”门电路,简称“非”门。

  三、用真值表表示逻辑关系

  1、“与”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与”电路的真值表

  (1)、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下图的情况可以用右表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表格称为真值表。

  (2)、学生总结“与”逻辑关系:有两个控制条件作用会产生一个结果,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结果才会成立,这种关系称为“与”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与”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与”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与”逻辑的真值表。

  2、“或”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或”电路的真值表

  (1)、把开关接通定义为1,断开定义为0,灯泡亮为1,熄为0,将左表制成右表。右表就是反映“或”门输入输出关系的真值表。

  投影:

  (2)、学生总结“或”逻辑关系:在几个控制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条件得到满足,结果就会发生。这种关系称为“或”逻辑关系。

  点评:让学生理解数字信号“或”逻辑关系间的联系,对“或”逻辑关系的仔细分析,理解记住“或”逻辑的真值表。

  3、“非”逻辑关系的数学表达,寻找“或”电路的真值表

  (1)、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画出“非”门的真值表。如下表。

  (2)、学生讨论总结“非”逻辑关系,得出结论:输出状态和输入状态成相反的逻辑关系,叫做“非”逻辑。

  四、用特定符号表示逻辑关系

  五、教师讲解“与”门电路的逻辑关系是如何实现的?

  通过讲解,理解“与”门电路实现“与”关系处理的电路原理,为下阶段学生课后自主探究“或”关系及“或”电路作准备。

  六、思考与讨论:谈谈生活中哪些事例体现了“与”、“或”、“非”逻辑关系。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逻辑关系,进一步理解三种基本逻辑关系,情感价值上,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过程与方法: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科学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

  【实验器材】各种温度计各一只,演示温度计一只,三只烧杯,分别盛冷水、温水、热水。

  【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一)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

  云,形状各异!似鱼鳞,像城堡。你是否知道,让人浮想联翩的云从哪里来?

  雨,时而悄然无声,时而瓢泼倾盆。他来自何处,又落向何方?

  雪,使大地“银装素裹”!传说雪花来自天上“婆婆”的羽毛枕头,你相信吗?

  解疑合探(一)

  1、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那么自然界的水是怎样循环的呢?让学生讨论,看教材p3.

  2、将冰放入水壶中,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不断加热,水沸腾后,用勺子靠近壶嘴。

  通过观察大家知道了什么?

  找学生总结: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称为物态变化

  设疑自探(二)

  1、什么是温度?符号?

  2、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及单位符号?

  3、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

  4、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怎样读?

  5、还应了解自然界中哪些温度值?

  6、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什么?它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什么?

  解疑合探(二)

  〖演示〗请一位同学将手伸入三只分别盛冷水、温水、热水烧杯中并说明感觉。

  教师:从这个实验中可知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初中物理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案03-09

初中物理教案03-22

(精选)初中物理教案07-17

初中物理教案优秀09-01

初中物理教案:功率11-18

初中物理教案:电压11-23

初中物理教案(精)07-03

初中物理教案(热门)05-25

初中物理教案【优选】05-25

【优秀】初中物理教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