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7-20 09:29:59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教案1

  活动内容:

  音乐活动——《猫和小老鼠》

  设计意图:

  《纲要》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我选择了许卓娅老师主编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不倒翁诙谐曲》,曲风幽默,乐曲的AB两段节奏,(A段欢快,B段低沉)两段形象对比鲜明,适合小班幼儿欣赏。我设想借助机灵、可爱的小老鼠形象,巧妙地将“猫和小老鼠”的故事贯穿在整个音乐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感受音乐中欢快和紧张的情绪。同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地表现出小老鼠的走路时东张西望、高兴时摇尾巴、紧张时灰溜溜的各种可爱形态。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形象,体验它所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大胆地用自己想象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3、愉快跟随音乐有节奏地做简单的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不倒翁诙谐曲》、《数星星》。

  活动过程:

  一、以小老鼠的口吻,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

  1、随律动进场,感受轻柔的音乐。师:天黑了,小朋友都睡着了。

  2、吱吱吱,听!是什么声音呀?哦,原来是小老鼠呀!

  “天黑了,主人都去睡觉了。老鼠我可得好好享受享受!不知,那只可恶的猫在不在?出去看看再说!我左看看,猫不在,我右看看猫不在。哈哈,真高兴

  呀!(喵——)呀!不好!猫来了!赶快躲起来,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跑回去。”

  二、欣赏音乐。

  (一)完整欣赏,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中的不同形象。

  1、这个故事好听吗?这个好听的故事还藏在一个音乐里呢?我们一起来听吧!

  2、音乐里的哪一段是表现小老鼠来了,音乐里的哪一段是表现猫来了?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二)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带来的不同音乐情绪。

  1、欣赏A段,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小老鼠走路的样子。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小老鼠,学学小老鼠走路,怎么样呀?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还可以怎么走?

  2、欣赏B段,引导幼儿感受不同音乐情绪。

  刚才呀,猫不在,我们玩得可高兴了。现在来听听第二段音乐,听完这段音乐,心里有什么感觉呀?(害怕)猫来了,小老鼠又是怎么走路的?

  三、结合音乐进行游戏。

  1、现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玩《猫和小老鼠》的游戏。

  2、请个别幼儿当猫,其余幼儿当老鼠,进行音乐游戏。

  四、延伸活动。

  孩子们,这里有猫不好玩,我们还是到别处去玩吧。

小班音乐教案2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教学,使幼儿理解《我是小画家》这首儿歌的内容,发展幼儿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

  2.丰富词汇:嗡嗡,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二)情感与人格目标

  培养幼儿模仿创编儿歌的兴趣,鼓励幼儿不断尝试新事物,形成高灵活性的人格特征。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1.了解动物的习性。

  2.邀请中班一位小朋友扮演小画家。

  (二)物质准备

  1.实物投影机、蜜蜂、青蛙、小鸭子等小动物图片各一个。

  2.背景图一幅。

  3.汉字卡片:嗡嗡。

  (三)环境准备 在动物乐园图中,相应地增加动物叫的象声词。(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和布置)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法,介绍儿歌角色,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请中班幼儿扮演小画家出现。让中班幼儿第一次示范儿歌。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内容。提问:小画家画了什么东西?叶儿是怎样的?花儿又会怎样?小画家还画了什么?它们是怎样的?(学习儿歌内容)

  (三)教师示范朗诵儿歌。

  (四)鼓励幼儿学编儿歌《我是小画家》。

  1.以老师当小画家示范创编儿歌,如:画的小兔蹦蹦跳,画的小鸭呷呷叫。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发展幼儿创造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五)请幼儿把自己编好的儿歌轻轻念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绘画活动鼓励幼儿争当小画家,画自己喜欢的物品。

  科学:指导幼儿认识常见动物、物品的特点。

  五、生活中渗透 在活动室内播放儿歌录音。

  六、环境中渗透 将配有文字的儿歌图片布置在活动区,便于儿童自由创编。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指导幼儿在家绘画自己喜欢的物品。

  ————————————————————————

  我是小画家

  画的`花儿红又红,

  画的叶儿青又青。

  画的青蛙呱呱叫,

  画的蜜蜂嗡嗡嗡。

  ————————————————————————

  粗心的小画家

  丁丁是个小画家,红蓝铅笔一大把。画只螃蟹四条腿,画只鸭子尖嘴巴,画只小兔圆耳朵,画匹大马没尾巴。哈哈哈,哈哈哈,真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活动反思:

  唱歌教学中,老师的目的都希望听到幼儿优美的童声,可是有时候往往事与愿违。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一节好的音乐,是会让幼儿和听课的老师都能产生舒适感和愉悦感的。这就是靠教师。让幼儿唱出优美的童声,这也是靠教师。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的美育功能,使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审美观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教师除了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深入挖掘音乐内在本质的美感因素外,教师上课的教态及语言对幼儿潜移默化的美感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服饰、仪态、言行举止、情绪都对本节课都是很必要的,当然最影响幼儿的还是教师的语言。

  在音乐课中需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或者是否可以用音乐来代替教师的部分语言?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感受音乐的美,学习欣赏音乐。同时也可以减少教师一些不必要的语言,给课程增加罗嗦、累赘感。让音乐成为另一种语言,美化音乐课堂,美化音乐氛围,美化课堂美感。

小班音乐教案3

  设计思路:

  《小红帽》是一个孩子们十分熟悉的童话故事,用孩子们喜欢熟悉的故事来改编成戏剧的剧本是我前阶段尝试的活动形式,依据前几次与孩子们一同创编剧本的经验,我一直在寻找契机来吸引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创编与表演。最近我们班正在开展有关秋天的主题――眼睛里的魔术“有趣的变化”,我与孩子们一同来到小区街心花园里的小树林,孩子们愉快地穿梭在树木之间,相互追逐着,跳跃着,寻找着,完全沉浸在大自然中,这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正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希望捕捉到,看到孩子们如此的兴奋,我预设一次新的活动,第二次我们再去小树林玩耍时我带了一个录音机,播放小红帽的主题曲,孩子们在树林中探索时渐渐地跟着音乐边走边唱,边玩边跳,与同伴一起做游戏,一起捡落叶……回教室后孩子们提出要演小红帽的故事,这样我们又开始了编剧的“工作”,就像以往一样,我们将故事中精华保留了,同时又创编一些与孩子们生活经验相吻合的情节,如小红帽愉快地在树林中游戏,在树林中遇见了不同的小动物,而小动物的提出引发了孩子探究动物世界,还引起孩子们模仿小动物动作表情的兴趣,我选择不同的音乐让孩子们欣赏,感受乐曲中变化,其实这种于音乐相结合的模式是戏剧表演中常见的表演方式,用动作来表达情感,用音乐来激发情感的宣泄,使孩子们在感受的同时获得艺术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这次我和孩子们将小树林搬进了教室,将剧情中的环境逼真地还原,孩子们在装扮教室环境的同时还积极地出主意,“树林中还有小房子”“有各种各样的树木”“有大大的蘑菇”……,这次我预设音乐活动“小红帽――蛇朋友”是希望通过活动引导孩子们用肢体的动作、语言等表达方式模仿蛇的动作,引导孩子与同伴合作来演绎,这种形式我与孩子都是新的尝试,希望孩子们能喜欢。

  活动名称:

  舞动的蛇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情境,运用形体、语言等方式做出创造性的动作、创编情节。

  2、增进模仿和合作能力,体验随音乐表演角色情景的'乐趣。

  活动准备:

  已初步感受欣赏乐曲、vcd“动物世界”、创设树林的环境、剪接蛇的动作影片、剪接的音乐带、摄像机、照相机

  活动过程:

  1、复习舞蹈――小红帽

  2、模仿律动――动物世界

  师:小红帽来到了树林,遇到了好多动物朋友,你们将看到的小动物用动作演出来,让老师们来猜猜,你看到的是哪个小动物,记住要跟着音乐来编动作。

  3、创编动作――蛇朋友

  A.师:我们继续往外婆家走吧。(推出小蛇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我们来变成蛇朋友吧。

  幼儿创编动作。

  B.示范个别幼儿的动作,请幼儿讲解动作的潜台词。

  C.观看vcd蛇的影片,感受蛇的动作变化。(盘坐、扭曲身体、滚动、昂头、冬眠、觅食)(看看、说说、做做)

  D.幼儿创编动作。难点:能依据乐曲的情境来创编动作情节。

  E.个别幼儿示范,教师提供音乐的剪接带,帮助幼儿讲解动作的潜台词。

  F.教师示范蛇的动作,加入潜台词。

  G.幼儿创编动作,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来编动作。教师寻找幼儿合作的动作加以记录、介绍。

  4、复习舞蹈――朋友跳跳跳

  鼓励幼儿愉快地跳舞,根据节奏变换动作。

小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乐曲歌词、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2、学习歌曲《小手拍拍》,并尝试模仿歌曲创编歌词。

  3、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XXX。

  活动准备:

  1、脸部各个器官的帖绒。

  2、《小手拍拍》歌曲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及歌词。

  1、听音乐拍手(2/4拍)

  2、在动作中熟悉歌词

  二、学习歌曲。

  1、观看歌曲VCD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我们现在一起来听听电视里的小朋友都唱个哪些?

  2、出示教具,边贴边唱。

  根据小朋友说的脸部器官一个一个长出来,最后老师指小朋友边做动作边唱。

  3、跟着VCD学唱

  三、拓展创编

  师:小朋友一起摸摸看身上还有什么啊?(肩膀、小脚等等)请幼儿把这些放进歌词里唱一唱。

  反馈小手拍拍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也比较省电,孩子们一听就很容易上口,这次的活动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这首歌曲,通过身体动作能够正确的表达这首歌曲的歌词。我们小班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十一我通过动作的形式,引导孩子们进行活动。

  3 6 5 3 6 6 | 3 6 5 3 6 6 |

  小手拍拍,小手拍拍,5 6 5 3 2 —| 5 6 5 3 2 — |

  手指伸出来,手指伸出来,2 3 5 6 5 3 | 2 3 5 6 5 3 |

  眼睛在哪里?眼睛在这里!

  5 6 3 2 1 — | 5 6 3 2 1 — ||

  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

  教学反思:

  在孩子们熟悉了儿歌和节奏后,我使用了唱歌形式,把小手拍拍用歌曲唱下来,我先唱了一遍,问问孩子们是否喜欢?孩子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于是,我让全班全体起立,围绕着我,我在中间唱,让孩子们边学着唱边用小手拍出来,和孩子们一起集体互动,我和孩子们一起做《小手拍拍》,拍自已身体部位,孩子们很高兴,从他们的每个人的小脸上就能看出来,我边唱边做边从心里感谢这些小天使们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一节《小手拍拍》的公开课就在歌声中愉快的结束了!

小班音乐教案5

  游戏目标:

  1、能有兴趣地跟着歌曲学做动作。

  2、知道不同动物相匹配的食物,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情感。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游戏准备:

  动物头饰及相应食物

  游戏过程:

  老师边表演边唱。"小狗肚子饿得厉害吗?"(幼儿学念:肚子饿得︱咕咕︱叫-︱),重点指导这一句。

  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找到相应的食物。引导幼儿把小动物找食物的故事唱出来。开始时提供的食物是一一眼对应的,之后可以逐步增加难度。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百科:饿(è),基本字义是 肚子饥饿,想吃东西,与"饱"相对,是长时间没吃饭自然发生的身体需求。如:我不饿,你吃吧!饥饿。饿殍(饿死的人)。有使受饿的意思:注意别饿坏了。

小班音乐教案6

  一、指导思想

  在韵律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在音乐伴随下引导幼儿随着音乐做相应的动作,用动作解释听到的音乐。应逐步培养幼儿有充分身体活动的经验,并在有一定的听音乐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主要让幼儿听着音乐有节奏地动作。动作由幼儿根据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动作比较自由灵活。但教师要有观察、引导、启发,帮助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解释音乐,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应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有节拍的律动,能随着音乐即兴律动。由于是发自内心的表现,幼儿会很得意,教师应及时给予赞美和鼓励。教师在这样的音乐活动中任务包括:一是引导幼儿人人参与音乐活动,并使幼儿的身体从事“工作”,即让幼儿“动”起来;二是激发每个幼儿大胆进行思考,即让幼儿“想”起来;三是必须运用幼儿在运动中吸取的素材,创造一些极其简单的形式,即帮助幼儿“编”起来。让幼儿在快乐的音乐之声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童龄妙舞”。

  二、总目标

  培养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培养幼儿自由优美转动自己身体,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及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对韵律活动产生兴趣;丰富一定的音乐语汇;推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动作协调、大胆、自信)。

  三、具体指导目标

  1. 能大胆参与活动并和着音乐动起来。

  2.能用身体动作有节奏地把对音乐的反应表现出来。

  3.对优美的动作乐意模仿,并产生美的感觉。

  4.能把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思考的事情用身体动作有节奏地随意表现出来。

  5.愿意创编一些优美的动作。

  四、活动指导

  (一)创设环境,提供材料

  (1)使幼儿生活在优美的旋律中,时常一边唱歌一边游戏,一边游戏一边唱歌。

  (2)把幼儿的生活、音乐、身体动作融成一体,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同时促进其身体发展打好动作节奏的基础,但教师应注意不要倾向于技术拔高指导。

  (二)基础指导

  (1)培养速度感,区别快慢不同的音乐,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示。

  (2)培养强拍感,区别整体强弱、部分强弱、重音等。

  (3)培养节奏感,区别乐曲中的拍率,先从二拍子开始感受,然后是四拍子,最后是三拍子等。

  以上活动指导在听辨活动中,幼儿已有感知、探索,并能用身体动作简单表现,为韵律活动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和着音乐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基本步伐,如小跑步、踏点步、交替步、十字步等。

  (三)创造性的自由表现

  老师在韵律活动中应注重引导幼儿将自己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事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由的进行表现,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幼儿在具有安全的氛围中自我表现。

  (2)不过分急于得到优美的动作结果。

  (3)引导幼儿用耳朵倾听音乐。

  (4)让幼儿在对音乐感受中自由活动。

  (5)尊重幼儿自己的想法和其发明的动作。

  (6)老师和幼儿一起参与活动。

  (7)一个舞蹈类型和姿势可以各做各的、各想各的动作

  (8)引导幼儿多做舒展的大动作。

  (9)给幼儿动作的主题和音乐,激励幼儿进行创造。

  (10)既重视幼儿自由表现,又重视合作协同动作。

  (11)注重强调自然动作的音乐(走、跑、跳、望、立、来回换方向等)。

  (12)引导幼儿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节奏型(动物、自然界、机械工作等)并用动作节奏表现出来。

  (四)指导方法

  (1)示范:老师或幼儿示范,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动作。

  (2)提问:启发幼儿思考,进一步理解、想象动作的意义。

  (3)模仿:引导幼儿在理解、想象的基础上模仿基本动作。

  (4)创造:激发幼儿在感受模仿的基础上大胆创造。

  例1 “小鸟飞”老师可以分三个步骤:

  (1)基本动作——小碎步。

  (2)模仿动作——鸟飞(双脚小碎步双臂上下摆动、整理羽毛、捉虫等。)

  (3)创编动作——各种动作重新组合的`小鸟飞。

  例2 小兔的菜园

  (1)基本动作——双脚跳(双脚并拢,前脚掌轻轻落地)。

  (2)模仿动作——兔跳动作(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的特征)

  (3)创编动作——各种动作重新组合的兔跳。

  例3 采蘑菇的小姑娘

  (1)基本动作二弹簧步。

  (2)模仿动作——幼儿间相互模仿,各自用简单的动作解释歌曲内容和姿势。

  (3)创编动作——根据歌曲内容,选择重点乐句引导幼儿创编,如表现欢乐情绪的乐句,老师引导幼儿进行创编:

  塞啰…………………………………………

  运用幼儿已经积累的经验,自己重新组合。可选择前后、左右、自转等方式,如用跑跳步向前四步拍三下手,后退四步拍三下手;也可用踏点步或踏跳步左右走动等动作表示欢乐情绪。

  (五)教学程序

  (1)老师给幼儿欣赏作品(作品要能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

  (2)幼儿感受理解作品,通过观察思考运用语言讲解表达。

  (3)教师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创编某部分动作,确定探索的方向。

  (4)教师引导幼儿经验迁移,引发幼儿间的互动和思维的碰撞。

  (5)幼儿将动作编配进音乐,大胆表现。

  (6)在教师支持启发下将整个动作串联起来。

  (7)鼓励幼儿演出自己的表演(可创设条件提供材料,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活动)。

  五、活动内容

  1.模仿简单动作(小动物动作、日常模仿动作)。

  2.听音乐动作(听音乐节奏、速度、强弱做拍手、跺脚、转手腕等)。

  3.听简单的音乐故事(根据乐曲中角色、节奏、速度摆动身体或手臂等,学习用简单动作表示歌的意思)。

小班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学习用说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借助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学习根据用反复的方法演唱。

  3、能准确地说出家庭成员的称呼,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重点:

  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活动难点:

  学习根据图片用反复的方法演唱。

  活动准备:

  1、有手口一致点数1—5的经验。

  2、小兔子一家的照片,事先对自己家庭照片中的人进行过认识和点数。

  3、幼儿用书:《我家有几口》。

  4、音乐音频。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板凳》。

  教师弹奏前奏,幼儿说出歌曲名。

  师:听听看这是什么歌曲?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回忆《小板凳》的表演动作。

  师:动作跟着做起来。

  师:我们来做做小小演员,将《小板凳》完整表演一遍。

  二、欣赏教师范唱歌曲《我家有几口》,初步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出示小兔一家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家有哪些成员,同时启发幼儿用扳手指的方法进行计数。

  师:这是谁的一家?他们是谁呢?小兔家一共有几口人?(引导幼儿先握拳,然后说一个人伸一个手指头,最后说出总数)

  2、教师以“小兔”的口吻演唱歌曲。

  师:嘘!我们来听听看小兔子是怎么说的?

  教师清唱歌曲。

  师:小兔子唱了什么?有哪些人?小兔家一共几口人?

  3、教师再次范唱。

  师:老师还想唱一遍,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哼哼。

  三、学唱歌曲《我家有几口》,学习说、唱结合的演唱形式。

  1、以“帮小兔子数一数”的情节,引导幼儿完整跟唱,学习歌曲。

  师:小兔子怕自己会数错,想请小朋友们一起帮忙数一数,请出我们的拳头来帮帮忙。(请大家把手握成拳头开始数2边)。

  根据幼儿的困难进行重点练习(如边唱边手口一致的扳手指点数家庭成员等)

  2、引导幼儿注意歌曲最后一句说、唱结合的演唱形式。

  师:歌曲最后一句和我们以前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指导幼儿学唱最后一句,初步学习说、唱的节奏。教师用体态动作提示说的节奏和时值。

  3、教师完整演唱或播放音乐磁带,鼓励幼儿参与演唱最后一句。

  四、创编歌词内容。

  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我家有几口》,幼儿尝试看图自由、完整演唱。

  师:小兔子一家真幸福,这里也有个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家有几口家?我们来帮他唱一唱。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家里人很多该怎么办?

  师幼一起尝试将家庭众多人口(称呼词)用反复的.方法唱进歌曲里。

  师:我们小朋友也有家人,我们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唱唱自己的家。

  教学反思:

  我们对“一家人”的概念就是“爸爸妈妈和我”,或者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亲人,而且我们也往往给孩子们灌输这个我们认为正确的概念,通过我的调整后再仔细倾听,发现每一个孩子对家人的概念都是不同的,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因此,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表现,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给孩子提供、创设发展求异思维的空间,鼓励孩子有不同于他人的思维方式。再出示全家福告诉孩子家人就是住在一个家中的人,或许还有爷爷奶奶或者弟弟和妹妹等。在几次提醒下小朋友有些了解了。接着听录音学唱歌曲,再次扳手指数边数边唱。让幼儿创编歌曲内容,学习演唱歌曲。

小班音乐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2、观察图片,通过具体的形象和动作掌握休止符。

  3、感受休止符部分用动作来表现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学习教学CD。

  2、大门口的背景图一幅,哈巴狗形象一只;小狗头饰;小椅子一张。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围坐在大门口,引出课题。

  教师:有一只哈巴狗出来了,它蹲在大门口,真可爱,你们瞧!

  2、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哈巴狗蹲在大门口,眼睛怎么样?它想干什么?它怎么吃的'?学学(适当奖励)

  3、幼儿跟唱歌曲3遍。

  4、音乐游戏"小狗抓肉骨头"

  (1)讲解游戏玩法: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其余幼儿当肉骨头,小狗蹲在小椅子上。幼儿边唱歌边向小狗靠近,当音乐唱完后,哈巴狗大声"汪汪",从椅子上跳下来去抓肉骨头,"肉骨头"赶紧跑回自己位置。被抓住的肉骨头由小狗吃掉。

  (2)老师当哈巴狗,游戏一遍。

  (3)请一名幼儿当哈巴狗,全体幼儿游戏一遍。

  5、幼儿学唱歌曲,并随音乐表演。

  (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在休止符处用动作提示。

  教师:我们一起唱,注意在小狗休息的时候要怎样做呢?

  (2)幼儿听伴奏独立歌唱,并做动作两遍左右。

  教师:这次我不唱歌了,请你们自己听着教学CD的伴奏,边做动作边歌唱。

  (3)教师鼓励幼儿到同伴面前边唱歌边表演。

  教师:谁愿意到中间来表演给大家看呢?(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决定表演的次数。)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都来当哈巴狗,我们想吃肉骨头吗?到外面找找去!

  四、教学反思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并理解了歌曲每一句的特点。在授课中,我激发幼儿大胆表演,自由表达、想象和创造。在模仿小哈狗时,幼儿感到了乐趣。

小班音乐教案9

  设计意图

  《水果恰恰恰》是一首旋律欢快,节奏感强的儿童歌曲,它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和幼儿喜欢的歌词内容,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生活情趣。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的特点,他们的动作发展,自控能力较差,所以我以此为切入点来做小班幼儿的节奏乐,让幼儿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示切分音节奏x,尝试用一种乐器来进行演奏,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为目的,发展幼儿的演奏能力。在活动中,运用了水果图片和节奏图谱,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感受打击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结构,学习用动作来表示节奏x 。

  2、尝试与同伴合作表演,体验打击乐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水果图片

  2、节奏图谱

  3、事先学过的歌曲《水果恰恰恰》。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回忆歌曲

  感知结构

  1、回忆歌曲内容

  师:孩子们还记得水果恰恰恰是怎么唱的吗?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歌曲里面都有些什么水果啊?

  2、感知乐曲结构。

  师:我们刚才唱了这些好吃的水果,歌曲的最后我们是怎么唱的啊?(出示图谱)。

  回忆歌曲内容,出示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感受歌曲的结构。

  二、动作表现

  掌握节奏

  1、刚才我们是用嘴巴来唱恰恰恰,还可以怎么样来表示呢?(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示切分音节奏x)

  2、掌握切分节奏“恰恰恰”

  3、学会用动作来表示切分音节奏“恰恰恰”。

  4、分组演奏

  熟悉图谱,掌握切分音节奏“恰恰恰”,学习用动作来表示切分音节奏x 。

  三、乐器表现

  合作演奏

  1、集体配器:介绍乐器,学习打击的方法。

  2、分组演奏

  3、表演演奏

  学习用乐器演奏并尝试与同伴合作表演,体验打击乐带来的快乐。

小班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在愉快地歌舞游戏中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自律能力。

  2、培养幼儿对节奏的认识。

  3、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使幼儿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为曲调选节奏的四列火车及节奏型卡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赶花会》,引导幼儿在句末大胆创编造型。

  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引入,引导幼儿大胆创编B段中花叶花茎的各种造型,活动中注意保持自己与别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挤在一起,不相互碰撞。

  二、多声部朗诵《小鸭小鸡做游戏》,培养幼儿相互间的协调性。幼儿一部分扮小鸭,一部分扮小鸡,扮小鸭和小鸡的再分别分成两组,一组念第一声部的语句,另一组念象声词。

  小鸭小鸡快过来站队,我们又准备做游戏了。(站成四队),今天,小鸭小鸡比赛朗诵,我们看一看哪队朗诵得又协调又合拍。

  三、复习歌曲(拉拉勾)

  1、情节引入“有只小鸭子不高兴了,我们去帮帮它吧。”怎么帮助它呢?幼儿讨论。对幼儿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

  2、复习歌曲《拉拉勾》。引导幼儿有表情地表演唱。

  四、学舞蹈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复习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①教师问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启发幼儿答: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就是你。

  ②幼儿齐唱后,复习这道歌有几个乐句?(4个)。

  2、为曲调选节奏,并练习拍打节奏。

  ①出示四列代表四个乐句的小火车,引起幼儿兴趣。

  ②出示节奏型卡片,幼儿拍打节奏。

  ③引导幼儿为歌曲选相应的节奏型贴在车厢上。(合作性、互助性的培养)。

  ④读节奏。

  3、看着节奏谱学习基本动作。

  4、学习舞蹈游戏。

  ①教师唱曲示范一次。

  ②交待舞蹈游戏的规则。

  ③组织幼儿舞蹈游戏。

  游戏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

  五、小鸭小鸡律动退场。

  活动反思

  首先,本课的导入是先让幼儿跟着钢琴有节奏的做拍手律动,目的是稳定幼儿的注意力,然后以‘一只孤独的小鸭’展示给幼儿,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小鸭因为没有朋友,所以感到孤独,但大多数幼儿不能够说出‘孤独’回答的是:“小鸭在洗澡”在这各方面是我的引导有误,应该让幼儿只观察小鸭的`表情,前面出现的引导的话语有些多余,并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然后戴上小鸭头饰以‘孤独小鸭’的身份向幼儿表演找朋友的场景(请三位幼儿事先准备好一段:在这里,在这里,你的朋友在这里)一边表演一边反复唱歌曲3~4遍。目的是:1、为学新歌《我的朋友在哪里》做好一个铺垫作用。2、告诉幼儿找到了朋友的(跟好朋友在一起是最快乐的一件事)。听课的反馈:“这个环节设计很好,不仅让幼儿直观地看到怎样找朋友,还激起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其次,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向幼儿发起找朋友的,这时幼儿在上一段的表演中已有一些学歌的基础,所以大部分的都能接上我的歌。然后我再通过碟片让幼儿完整地学习歌曲3遍,幼儿跟着老师一边唱一边进行有节奏地打节拍。在此环节中,老师们提出:“教师应该一边弹琴一边教”然而我出于教师背对幼儿、怕幼儿乱的原因,所以我选择了前者。当幼儿熟悉了歌曲之后,我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玩‘找朋友’的游戏。目的是:1、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2、锻炼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进行表演。然后我再通过平时幼儿快快乐乐在一起的一些课件,勾起幼儿回忆与朋友在一起开心的片段,发起幼儿再次对找朋友的欲望。

小班音乐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2.能够模仿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能够通过音乐游戏和活动,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认识。

  2.音乐游戏和活动。

  三、教学方法

  1.听力训练法。

  2.模仿训练法。

  3.游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老师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让孩子们跟着节奏轻轻摇摆。

  2.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认识

  老师通过播放不同的音乐,让孩子们听出不同的节奏和旋律,并进行模仿。

  3.音乐游戏和活动

  (1)音乐接力

  老师将孩子们分成两组,每组站在一边,手里拿着一个球。当音乐响起时,第一个孩子将球传给第二个孩子,第二个孩子传给第三个孩子,直到最后一个孩子将球传到对面的组员手中。传球速度要跟着音乐节奏快慢变化。

  (2)音乐小站

  老师播放音乐,孩子们跟着节奏一起跳舞。当音乐停止时,孩子们要立刻停下来,不能动。

  (3)音乐猜拳

  老师播放音乐,孩子们跟着节奏做出不同的动作,例如:拍手、跳跃、转圈等。当音乐停止时,孩子们要做出一个手势,其他孩子要猜出他的手势是什么。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能够听懂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能够模仿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并且通过音乐游戏和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小班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与节奏,学唱歌曲。

  2.分辨乐曲中的乐句,通过唱唱、玩玩,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图片、歌曲图谱、音乐课件、小铃、跳圈

  活动过程:

  一、看看彩色世界

  1.出示PPT图片,欣赏彩色世界。

  ——这是一个彩色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用歌词回应并引导幼儿模仿讲述。

  2.教师小结。

  二、唱唱彩色世界

  1.倾听歌曲,熟悉旋律与歌词。

  ——欣赏教师清唱: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欣赏歌曲录音:你想唱唱歌曲中的哪一句?

  2.摆放图谱,理清歌词。

  老师把这首《彩色世界真奇妙》的歌曲画成了很多张图片,请你们帮忙摆一摆。哪幅图在前?哪幅图在后?

  ——教师清唱,幼儿排图。

  ——欣赏歌曲录音,幼儿检验。

  3.看图谱学唱歌曲。

  ——跟随歌曲录音学唱(引导幼儿听前奏)。

  ——跟随歌曲伴奏学唱。

  ——分句轮唱。

  ——动作表演唱。

  4.背谱演唱。

  三、玩玩彩色世界

  1.玩动作——尝试用身体动作分辨表现乐句

  2.玩乐器——尝试用小铃分辨表现乐句

  3.玩跳圈——尝试跳圈分辨表现乐句

  4.玩歌词——尝试仿编歌词

  四、延伸

  彩色的.世界真奇妙,我们去看一看、唱一唱幼儿园里的彩色世界吧!

小班音乐教案13

  一、设计意图:

  在孩子的童年时期有一首的《小燕子》歌曲是幼儿十分熟悉的,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发现只要《小燕子》的旋律一响起孩子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哼起歌来。

  《纲要》中指出,幼儿没有经历就没有经验。可见生活已有经验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

  而在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孩子对小燕子是有一定经验与需要的。歌曲《小燕燕》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曲子,歌词很简单,十分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简单明了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儿在学唱时就显得更加的容易。

  但由于小班的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力不强,因此在活动中为幼儿设计了多媒体的教学环节及不同的游戏形式,力求使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更能理解音乐、乐意表现音乐。

  二、活动目的:

  1、教歌曲《小燕子》,初步学会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2、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

  2、录音机、音乐(磁带)《走路》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动物新村到了,听一听有哪些动物朋友?并学一学小动物的动作。

  (练习听音乐做动作),幼儿在《走路》的音乐声中自信地跳入活动室,和教师、小朋友一起尽情欢跳,能按照音乐节奏做简单的动作,初步体验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乐趣。

  (二)、基本部分:

  (1)还有一位朋友没去看呢,小朋友猜猜会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燕子吧)反复感受音乐:天暖了,花开了,小燕子,回来了,燕儿飞得快,燕儿飞得高,飞来飞去吃虫虫,吃了虫虫庄稼好。

  (随音乐伴奏动作,伴奏音乐2——3遍)

  (2)在音乐声中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初步感受歌曲。提问:

  a、它是怎样飞的?

  b、小燕子飞回来做了件什么事情?

  c、小燕子吃了虫子后谁就长得好了?

  (3)幼儿学唱歌曲。

  1、森林里有一只百灵鸟,唱的歌可好听了,我们一起来听百灵鸟唱歌吧(欣赏歌曲一遍)

  2、我们也来学一学百灵鸟唱歌吧(跟唱1——2遍)

  五、结束部分:

  小燕子的歌很好听,小燕子的舞也可好看啦,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小燕子的舞蹈吧。(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边唱边跳,并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其它部位舞蹈)。

小班音乐教案14

  活动分析:

  刚进幼儿园的幼儿,情绪是不稳定的,高兴时,他们会大笑,悲伤时他们会大哭,这种大喜大悲的情绪对于幼儿来说会影响他们的健康,而当孩子在音乐世界里,会暂时忘记一切,美妙的音乐,动人的旋律,感染着他们,就会使他们暂时忘了忧伤,沉浸在一个舒适快乐的氛围中。游戏是孩子童年时期最喜欢的活动。音乐游戏“大猫和小猫”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不但感受到音乐作品优美的旋律,同时,体验到了作品的有趣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大猫,小猫叫声的力度的差异,学习演唱歌曲。

  2、初步学习用声音的强弱来表现歌曲中大猫和小猫的形象。

  3、乐意参与活动并能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大猫和小猫头饰若干只。

  2、老师和小朋友准备表演“大猫和小猫”。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1、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两位客人呢,听,是谁先来了呀?(若幼儿没说出大猫,老师就说这是一只大猫)大猫是怎么叫的?大猫叫起来响响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猫叫,(老师边出示大猫图片边学大猫叫的响响的)2、教师:听,这又是谁来了呀?为什么说这是小猫?(出示小猫图片,边学小猫轻轻地叫)原来小猫叫起来声音轻轻的,我们也来学一学小猫叫,好吗?

  3、引导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叫声表现大猫和小猫的形象。

  教师:大猫和小猫叫的正起劲呢,我们也来学一学大猫和小猫叫吧。(强调声音的大小,并按着节奏学叫“喵喵喵喵喵”)二、感受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1、教师:大猫和小猫除了会叫还会唱歌呢,听!(师范唱第一段歌词)2、教师:好听吗?歌里唱了什么啊?(引导幼儿用原歌词回答,教师可以提示)3、教师:我们再来听一听,歌里唱的是不是和小朋友说的一样,听的时候,可要听仔细了哦。(幼儿可轻声跟唱)4、教师:跟着老师一起来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吧。(师幼一起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5、教师:宝宝们,请你们说一说大猫是怎么唱歌的呀?(再唱一遍,强调大猫声音响响的)6、教师:大猫唱的歌真好听,老师还想听一遍,我们再来唱一唱吧。

  7、教师:大猫会唱好听的歌,小猫不服气了,它说“我也会唱好听的歌呢”。听!小猫唱了什么呀?师幼一起演唱小猫部分。(强调小猫的声音小小的)8、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注意大猫和小猫声音的大小。

  四、分别扮演角色,演唱“大猫”和“小猫”。

  1、教师:下面邵老师来当猫妈妈,宝宝们来当小猫。比一比谁唱的好听哦。(给予适当的鼓励)2、教师:接下来请男孩子扮演“大猫”起立,女孩子扮演“小猫”坐在位子上,跟着音乐唱一唱。

  五、音乐游戏《找小猫》。

  1、教师:大猫和小猫真能干,唱的歌真好听,下面邵老师当猫妈妈和你们当猫宝宝一起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找小猫》好吗?

  2、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游戏。第一遍教师当猫妈妈,幼儿当猫宝宝。

  游戏规则:大家跟着音乐一起走下座位边表演边唱歌,唱到小猫“喵喵喵喵”部分时,猫宝宝就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不动,音乐结束猫妈妈来找小猫。

  第二遍游戏请一位幼儿扮演猫妈妈,玩找小猫的游戏。

小班音乐教案1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能较自然地唱。

  2、借助动作的提示,理解并记忆歌词。

  3、在找“懒惰虫”游戏中,感受歌曲诙谐情趣,并懂得做个勤劳的孩子。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幼儿围坐成半圆形,鸭妈妈头饰,小鸭、小鸡头饰,音乐《懒惰虫》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

  1、师:我们来做个游戏。我是鸭妈妈,那你们是?(小小鸭)

  2、介绍游戏的玩法。

  师:现在妈妈要来找一找我的小小鸭在哪里?妈妈拍拍你的肩膀,你就站在妈妈的后面做小小鸭,我们一起去找别的小小鸭,好吗?(好)

  3、游戏:《找小小鸭》

  ①教师根据《懒惰虫》的音乐节奏边念儿歌边找小小鸭:“谁是小小鸭,谁是小小鸭,谁是一只小小鸭?它的嘴巴扁,它的毛儿黄,谁是一只小小鸭?(请拍到肩膀的幼儿走在教师的后面。)

  ②教师问走上前的幼儿:刚才妈妈说你们是谁呀?(小小鸭)那就请你们举起手大声地告诉大家我是谁?(引导幼儿举起手大声地说:我是小小鸭!)

  ③师:妈妈再来找找小小鸭,找到你你就大声地说我是小小鸭!(以同样的方式再进行一次游戏。)

  ④师:现在妈妈要变了,我不找小小鸭了,听听我要找什么呀?(教师根据节奏边念儿歌边找小小鸡:“谁是小小鸡,谁是小小鸡,谁是一只小小鸡?它的`脑袋圆,它的嘴巴尖,它是一只小小鸡!”

  ⑤教师请最后一个被拍到的幼儿站起来后,问大家:刚才妈妈找谁呀?(小小鸡)谁是我的小小鸡? [教师引导该幼儿举起手大声地说:我是小小鸡!(我是小小鸡!)]

  (二)、学唱歌曲《懒惰虫》。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师:现在妈妈不找小小鸭也不小小鸡了,听听看我要找谁呀?(教师清唱一遍歌曲)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①师:刚才妈妈在找谁呀?(懒惰虫)

  ②师:什么样的人叫懒惰虫?(请幼儿自由发言)

  ③师:他的身上哪里痛?(请个别幼儿回答)

  ④师:懒惰虫为什么一身都是痛?

  ⑤师:你们愿不愿意做懒惰虫?

  3、通过游戏《找懒惰虫》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①师:现在让妈妈来找找谁是懒惰虫?(教师根据节奏边念歌词边找懒惰虫)教师找到后问该幼儿:你是不是懒惰虫?(不是)那就请你举起手告诉大家“我不是懒惰虫!”。(引导该幼儿大声地说:我不是懒惰虫!)(游戏进行一遍)

  ②师:请鸭宝宝们跟妈妈一起去找懒惰虫,好不好?(好)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边念歌词边做动作(两遍)。

  4、幼儿学唱歌曲。

  ①师:请你们伸出手来和妈妈一起找找懒惰虫。(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②师:刚才我们把它唱出来了,那我们唱着来找懒惰虫。(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找懒惰虫)

  ③师:我要请一只鸭宝宝跟妈妈一起去找懒惰虫。(教师请一幼儿一起边唱边找懒惰虫)

  (三)结束。

  师:勤劳的鸭宝宝们,跟着妈妈到外面去玩,好不好?

  活动反思:

  《懒惰虫》是一首幽默诙谐的歌曲,且具有一定的游戏色彩,让幼儿在愉快音乐活动中体验懒惰的坏处。

  在这次活动中,这首歌曲的趣味性是显而易见的,活动开始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懒惰,明白懒惰是不好的,再一起讨论一下我们小朋友生活中的懒惰行为。我先完整演唱一遍后,问道:懒惰虫哪里会痛?幼儿开始说眼睛痛、肚子痛、浑身都痛。先让幼儿熟悉歌词。接下来问道听听它浑身都痛了,是怎么唱的?重点处再清唱一遍现在我们来玩一玩懒惰虫痛的样子。让我们把懒惰虫痛的样子给唱出来吧。教师和小朋友共同边表演边唱。有的小朋友学习兴趣不高,我就问,我们再来看看这儿有没有懒惰虫,听到老师这么说,小朋友都不愿意当懒惰虫,幼儿开始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最后环节让幼儿说说我们不做懒惰虫,还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开始积极举手说自己洗澡、给花浇水、拖地……整个活动下来幼儿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2、幼儿小班教案及教学反思:《数一数》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个洋娃娃,请幼儿指出洋娃娃脸上数量是1的和数量2的器官?

  二、小朋友两人一组,相互找一找,脸上有什么器官是1个?什么器官是2?

  三、老师在黑板上贴上“1”和“2”数字卡,把五官小图卡放入盒子里,请幼儿抽出一张小图卡,先说出小图卡的内容,如一个鼻子或两只眼睛,然后把小图卡放在对应的数字卡片下。

  四、游戏“找朋友”把五官图卡和数字卡发给每个幼儿。每人一张,老师弹琴,幼儿边唱边找朋友,如;拿1字的幼儿找拿嘴巴或鼻子图片的幼儿,抱一抱。

  老师小结。

  反思:

  我先利用娃娃,让幼儿观察其五官,并让幼儿说出娃娃脸上什么是1,什么是2,再让幼儿相互之间找一找脸上有什么器官是1?什么器官是2?加深幼儿对1、2的概念,再次运用五官小图卡,让幼儿用语言说出自己拿到的是什么?如:一个鼻子或两只眼睛,然后把小图卡放在相配的数字卡片下。让幼儿体会数与量的配对。最后,我以游戏“找朋友”,巩固所学内容。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的参与性强,孩子主动参与,主动操作,体现了该领域的核心价值。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教案小班教案03-27

小班音乐教案08-13

小班音乐教案06-14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07-07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07-05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07-05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07-05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07-05

小班音乐教案06-17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