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会9个生字,写会10个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3.能按分好的段落,理解每段内容,初步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
4.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微妙的兴趣。
教学过程
(计划两课时)
(一)欣赏珍珠,激发兴趣
1.师述: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珍珠,请大家欣赏。
2.出示珍珠图片或珍珠饰物,学生欣赏。
3.师问:看了这些珍珠,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赞美或形容这些珍珠吗?(指名说)
生1:我觉得这些珍珠太美了,只能用一个字“美”来形容。
生2:我用“五光十色”来形容。
生3:我用“珍贵”来赞美它们。(让学生把说得好的词语和时板书在黑板上。)
生4:我觉得这些珍珠各种各样,就用“千奇百怪”来形容吧。
生5:我觉得“绚烂夺目”更恰当些。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述 :看来大家都很喜欢珍珠,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珍珠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颗沙粒的故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自由选择朗读伙伴开火车读,读后评议。(主要围绕生字认读情况进行)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同桌交流后指名说)
生1:读了课文,我知道有一颗圆圆的沙粒想变成珍珠,就钻进蚌壳里了。
生2:读了课文,我知道这颗圆圆的沙粒不顾同伴们的讪笑,最后终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生3:读了课文,我知道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胜利的。
生4:读了课文,我知道沙粒要想变成珍珠,就要钻进蚌壳里,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实现自身的愿望。
……
(三)分段理解,读中感悟
1.师述: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懂了课文。下面我们依照时间的顺序来读课文,体会圆圆的沙粒为什么会变成珍珠呢?
2.指名读1―9自然段。考虑:这局部讲了什么?(教师提示:可以以“谁做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同桌说后指名说)
生1: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一颗圆圆的沙粒想变成珍珠,但他的同伴们都讪笑它,有的说……
师述:用一两句话把主要意思说清楚,就可以了。
生2:这局部讲了一颗圆圆的沙粒想变成珍珠,就钻进了蚌壳里。但它的同伴都讪笑它。
师述:你能用一、两句话把几个自然段的意思说清楚,真棒!
师问:同伴们的议论还真不少,假如你是它的同伴,你会说什么?(指名说)
生1:我觉得他们不应该讪笑他,假如是我,我会说;“你真勇敢,我祝你胜利。”
生2:你有这样的勇气,我真羡慕你呀!
生3:你再也不能和我们玩了,我会想你的。
生4:蚌壳里黑洞洞的,你呆在里面多痛苦,真不会享受啊。
……
师述:面对同伴的议论,圆圆的沙粒是怎么做的?(学生在书上画出“真诚、下定决心、坦然”等词语,同桌互相说说自身的体会后指名说。)
生1:面对同伴的议论,他没有动摇,说明他的决心很大。
生2:从这些词语,我知道了圆圆的沙粒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有用之才。
生3:我从“坦然”一词知道圆圆的沙粒对自身能变成珍珠充溢信心。
……
师述:大家说得很好。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这局部课文应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说、读。)
生1:我觉得读圆圆的沙粒说的话要读出坚定的语气。(师:给大家读一读,好吗?生读后,学生鼓掌。)
生2:我觉得同伴的话要读出讪笑的语气,圆圆的沙粒的话要读得斩钉截铁才好。(生读)
生3:我认为同伴的话不光有讪笑的语气,还有替他惋惜的语气。比方第一个说的话。(师:你读得真认真,再给大家读一读,好吗?生读。)
3.指名读10―13自然段。考虑:这局部讲了什么?(用上面学的方法概括)(自由说后,指名说。)
生1:这局部讲过了很长的时间,大家都忘了这颗圆圆的沙粒。
生2:这局部讲了时间随着海波逝去,这颗圆圆的沙粒被大家忘了。
师述:你知道第13自然段的省略号在这里省略了什么吗?想一想在漫长的岁月里,这颗圆圆的`沙粒在做什么?想什么?(学生假设自身就是这颗圆圆的沙粒闭眼考虑后指名说)
生1:我想他肯定整天睡大觉,一心只想早点变成珍珠。
生2:他也许会想起外面精彩的世界,很想出去看看。
生3:他每天都在计算时间,心想自身变成珍珠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生4:他每天都在努力,要使自身早点变成珍珠,实现自身的理想。
……
师述:大家都能理解这颗圆圆的沙粒。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这颗圆圆的沙粒变成珍珠了吗?我们来读一读14―18自然段。
4.自由读14―18自然段。考虑:这局部讲了什么?(同桌说后指名说)
生1:这局部讲了这颗沙粒终于变成了珍珠。
生2:这几个自然段讲了沙粒变成了珍珠,同伴们都觉得惊奇。
生3:这局部讲采珠姑娘发现了这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师述:几十年后,圆圆的沙粒终于变成了闪闪发光的珍珠。我们应该怎样读呢?自身试着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读说。)
生1:采珠姑娘的话应该读出惊喜的语气,同伴们的话应该是奇怪的语气,珍珠的话应该是自豪的语气。
生2:我觉得同伴们的话应该读出羡慕的语气。
生3:我觉得同伴们的话应该读出赞美的语气。
生4:我觉得同伴们的话应该读出惊讶的语气。
……
师述:看样子同伴们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呀!依照你们理解的语气自身再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读。)
5.四人小组分角色读。班内指名小组展开竞赛。
(四)总结课文,交流收获
1.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变成珍珠?(各小组派代表班内发言)
生1:我们小组认为圆圆的沙粒不顾同伴的讪笑,下定了决心努力去做,才变成了珍珠的。
生2:我们小组的同学觉得是他有恒心,有信心,才实现了自身的理想。
生3:我们认为是因为圆圆的沙粒有远大的理想,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最终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生4:我们小组讨论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自身的原因,他很努力,下定了决心。二是大自然的功劳,是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使他变成了珍珠。
师:说得真好,你们查找了资料 ,知道沙粒是怎样变成珍珠的吗?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独立读懂文言文
2.理解本文寓意
3.学会多角度地解读文本
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的寓意
2.学会多角度地解读文本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
2.看注解,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解题:本课节选自《韩非子?喻老》喻老,意思是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作者叙述扁鹊见桓公的故事,本意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一观点的。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注意预习中划出生字注音是否正确。
2.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教师点评。
3.课文写了扁鹊几次见桓公。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桓公对待扁鹊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四、研读分析
1.诵读课文,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讨论归纳:拒绝忠告会招致不良的后果;不能带着有色的`眼镜看人;有病早治无病早防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微杜渐;要善于劝谏,善于工作,要有责任心
2.了解课文所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
讨论归纳:扁鹊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桓公是个盲目自信之人。
五、总结
本文通过扁鹊三次见桓公,指出桓公有病,应及时治疗,但桓公自认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拒绝了他的劝告,最后病后的故事,说明要正视自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
六、作业
课后练习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一读,背诵古诗,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2、阅读短文,注意读懂重点词句,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开“小小新闻发布会”,养成专心听别人讲话和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4、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古诗的内容。
1、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2、作者简介。
3、读第一句,看看说的是什么意思?(早晨,渭城那里雨下得不大,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4、读第二句,看看说得是什么意思?(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5、读第3、4句,说说这是在酒宴什么时候说的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表达了诗人强烈、真挚的惜别之情。)
6、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这样写突出了什么?(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突出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二、阅读短文《李四光》
1、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叫地质学?(研究构成地球的物质和地壳构造,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
2、春天的郊外怎么美呢?
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女儿怎样找爸爸?找到没有?爸爸在干什么?
4、从哪些地方看出李四光是全神贯注地观察石头?女儿为什么不忍心去打扰他?
5、看课文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李四光那专注的样子。
三、巩固练习。
1、读古诗,说说意思,练习背诵。
2、作者是怎样把春天的郊外写具体的?
3、《李四光》这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围绕什么写的?这样写好在哪里?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小小新闻发布会
一、什么是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二、会前应该做哪些工作呢?(留心报纸、电视、广播的节目,收集感兴趣的新闻;还可以问别人。)
三、怎样开小小新闻发布会呢?
1、选一名同学做主持人。
2、每个同学发布一则新闻,并谈谈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四、开小小新闻发布会,应该注意什么呢?
1、要把新闻讲清楚,让别人能听明白。
2、听别人发布新闻,一定要专心听。
3、会场要保持安静、有秩序。
五、新闻发布后,还可以怎样做呢?
可以选择最佳新闻,进行交流。
第三课时
写一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
一、怎样审题?
1、想一想,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他对你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他的某些特长和爱好;他做的某一件事使你深受感动。)
2、只能写一个人,这个人是你最熟悉、了解的。
二、怎样组织材料呢?
1、先想想哪个人的哪一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为什么深刻?
2、再想想印象最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3、描写人物的外貌。
三、本篇作文的要求。
1、是写一篇人物的习作。
2、想好以后,把你想写的内容先说说,然后写下来,注意写出这个人的外貌特点。
3、写好以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四、按要求进行写作。
1、确定要写的人物,想好写他的哪一方面,通过他怎样的表现来叙述。
2、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面貌的一两件事来写,突出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3、把写的内容写说说,说好再写,写好以后多读几遍。
教后记:
口语交际:新闻的内容学生能找到,但议论新闻的内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
写作方面:人的外貌学生能恰当的描写,就是反映人的品质那件事、学生叙述不清。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文章语句简练的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以自读为主,因为文章语言浅显。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步骤
一、作者简介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住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代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安徽桐城县人,又是桐城人刘大槐的学生,是清代著名文派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古文辞类纂》,从历代作品中精选各类文体的名作,作为学习古文的范本,流传很广。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木魁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辞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因为上述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人们称他们为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桐城人)。
本文是姚鼐在1774年冬游泰山后所写的游记。文章紧扣深冬时令和泰山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峥嵘苍劲的泰山。体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文章的顺序是:总写泰山的位置,记述登山的过程,山顶看日出,返回记建筑和观石刻,补记自然景观,循序渐进,有如一线贯穿,引人入胜。文章写景用笔不多,但能传出景物之神。侧面烘托为本文的主要写法。
二、全篇理路解说
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俗谓登泰山,指的是攀登它的主峰玉皇顶。玉皇顶则位于泰安市城北,古称东岳;亦称岱山、岱宗,主要景点有南天门、仙人桥、日观峰、舍身崖等,著名建筑有岱祠、碧韦元君祠等。这些都跟文章理路有关,所以先做交代。
一般人游泰山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日观峰看日出,因此,本文先以汶水和济水为参照物,指出泰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再以古长城(齐长城)为参照物指出日观峰的位置,这就预示了作者将有登山之举。以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按游踪写,分两大层:前一层记登山及观日出;后一层记泰山古建筑、石刻、地质状况及动杆物等,皆游中所见。在记游踪时也标明了时间,如登山是12月丁未日(28日),望晚到达山顶;观日出是戊申日(29日)五鼓,日出后再参观古建筑及石刻等。文章脉络十分清晰。
《登泰山记》记述了作者同友人登泰山的两天游程,再现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是山水游记中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
全文共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物。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地理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作手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为参照物,点明泰山的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之一。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地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最后写到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的壮阔。
第三段,主要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描写的一个重点。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先以日观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所见的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
三、讲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1、字词:
古今异义:阳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现无此意,今一般用于阳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虚词:
当: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词语活用:西、东向西,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判断句。)
文段翻译:
泰山的南面,汶(WEI)水向西流;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泰山北面的水都流入济水,在南北面山谷的分界处,是古长城。最高处是日观峰,在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作业设计: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登泰山记姚鼐
讲授文章第一自然段。
字词:
古今异义:阳阳谷皆入汶(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现无此意,今一般用于阳光,表面等。句意:泰山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
虚词:
当: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词语活用:西、东向西,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
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判断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领会三则寓言的含义。
2.学习寓言语言简炼的特点和运用生动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教学方法:
1.提前安排预习,熟读课文,借助字典词典弄懂含义
2.课堂采用导读式,启发学生思维
3.介绍伊索及其寓言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语: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与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寓意无论是明白点出还是含而不露,只有处理好“灵魂”和“身体”的关系,才是好的寓言,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倘若从一般教训出发,仅仅把寓言写成寓意的,那么可以保险,写出来的准是一个恶劣的寓言。“所谓”把寓言写成寓意的“就是简单发议论,没有生动活泼的故事,就是光有“灵魂”没有“身体”,莱辛又说“要是我们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件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能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通的道德格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则寓言。”
读课文,正音解词
庇护(bì)自吹自擂(léi)烟囱(cōng)妒忌(jì)怯懦()()奚落()
轻蔑()呆板(dai)
庇护:包庇、袒护。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奚落:
光洁可鉴(jiàn)
洋洋自得:得意的样子
不可一世: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相提并论:
怯懦:
轻蔑: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作者介绍
伊索,BC6的希腊寓言家,相传原为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它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严文井,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他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与诗意,被誉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
课文分析《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①故事主要是通过什么叙述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对话)
②在他们的问答中,三次问话和三次答话各有什么异同?
(先后谈了宙斯、赫拉和赫尔墨斯雕像的价格,都是一问一答,基本格式大体一致。
三个句子词中有变,“值多少钱”,“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这个值多少钱”,其中“值多少钱”四个字反复用,而且主语有的省略,有的`写明,有的用代词。雕像者的回答也略有区别:“一个银元”“还要贵一些”“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第一答用确数,第二答是比较而言,只谈概数,第三答不用数词,贬低得一钱不值。)但是不写赫尔墨斯的反应,更耐人寻味。
②赫尔墨斯每一次发问的提示语都有什么变化?(见书)
③你有从中体会到他第二次发问时是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吗?
(第二次发问时,着意写他的表情“笑着”,因为他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那赫拉雕像一定是等而下之了,自己肯定能超过这个价格,似乎满有把握,所以露出了骄矜的表情—笑了)而第三次发问,直接刻画他们心理活动。
④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三次答的内容能不能调换一下顺序?为什么?
(不能,前两次问答是第三次问答的铺垫,正是有了这两次铺垫,第三次问答才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才会水到渠成地揭示出寓意。)
⑤赫尔墨斯的爱摹虚容从课文中什么地方反映出来?
(他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想象一下当他听到自己的雕像只配作添头,白送时,该是怎样的表情?(老羞成怒、惊呆、满脸尴尬)雕像者呢?(鄙视、嘲弄)
⑥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先叙述故事,后点明寓意。)
⑦本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一个人如果爱慕虚荣,自高自大,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不被人尊重)
本文以叙为主,间用描写,增强了寓言的形象性和文学性,且文章短小精悍,构思精巧。
作业:书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蚊子和狮子》
①请同学用一个成语概括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内容。
(骄兵必败)
②这个寓言故事把蚊子和狮子都当人来写,可以读起来它们的语言、动作仍像蚊子和狮子,为什么呢?
(抓住动物特征拟人,蚊子嗡嗡叫——吹羞喇叭,唱着凯歌;狮子的武器是爪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③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能想出一个语句概括吗?
(扬长避短,以己之长,攻人之短,利用对方劣势,发挥自己优势)
④蚊子向狮子说的一番话是不是吹牛?为什么?
(形似大话,实质不无道理。蚊子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狮子的劣势,有把握取胜。)
⑤哪些话反映了蚊子越说口气越大?
(从“并不比我强”(否定句)到“比你强得多”(肯定句)接着又用事实证明蚊子的话有道理。
⑥蚊子在蛛网上叹息时,是否已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不是)
从哪看出来的?(“不料”)写出它把失败归于不小心落入蛛网内。用叹息点明寓意。
⑦课文中的哪些词显出了强烈的反差?
(“最中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
⑧用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道理。(人贵有自知这明)
本文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人的感情和性格,而且本文构思尤其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
《浓烟和烟囱》
①这篇寓言怎样抓住浓烟和烟囱的特点想象和夸张的?
(浓烟轻飘,随风扩散;烟囱静止、笔直)
②编寓言故事常常用对比的方法,这篇寓言是怎样对比的?
(两种性格的对比,烟囱勤劳谦虚与浓烟的狂妄自大对比;两种结局对比)
③这段寓言从结构上看,和前两则有何不同?
(没有一段话明确地点明寓意)
这则寓言主要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运用拟人手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寓言上除
了结构上相似,还能看出寓言在写作方面的一些共同特点吗?
(1)都用丰富的想象
(2)故事比较简短
(3)都以比喻性的故事寄意味深长的道理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体育、操场、满头大汗、讲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感动、连蹦带跳、感激”等词语的意思。
2、能照样子,给句子加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看图复述图意。
4、通过学习,知道赖宁苦练跳绳是为了学好体育,锻炼身体,努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课文的第2-3段是教学的重点,应抓住课文中“满头大汗、一拐一拐、不好意思、脚肿、连蹦带跳、感动”等重点词语的理解,从中体会赖宁勤学苦练的精神。指导学生利用插图和重点词复述课文。
2、难点:(1)词义辨析:感动和感激(2)教学学生要学好所有功课,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片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2、通读课文,初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学跳绳?他是怎么学跳绳的?
2、学生汇报后,教师简述赖宁事迹。
二、学习生字新词的读音。
1、出示带有生字的新词,请学生各自拼读生字的读音。
2、交流自学情况
3、开小火车认读生字、词语。随机理解“操场、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1)用句式理解“操场”:什么时候,我们在操场上干什么。(从操场的作用理解操场的意思)。
(2)请学生用动作“一拐一拐、连蹦带跳”的意思。
4、练习巩固:课后练习2、3(校对)
三、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好自然段,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理解体会赖宁苦练跳绳的重点词句。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培养学生把问题回答的清楚、完整。
(3)比较句子,史学生懂得运用恰当形象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齐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二、教师简述这节课的目标:学习课文1-3自然段,重点学习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
三、学生默读第一段,思考:赖宁上小学时,学习情况怎么样?学生汇报后,教师请学生说一说:我们要学习哪些功课?赖宁的工科学的怎么样?从中理解“功课”和“其他......只有......”的意思。
四、为了学好体育,赖宁是怎么刻苦练习跳绳的?带着问题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边听边划:这段话共有几句话?哪一句写了赖宁刻苦练习跳绳?
2、出示第3句
(1)齐读,说一说,那个词语写出了赖宁学跳绳很刻苦?为什么?
(2)比较句子体会用上“满头大汗”有什
么好处?(可以形象的表现出赖宁苦练的行动;又使学生初步懂得加上适当的词语可以把句子写具体。)
3、第4句写了什么?(老师帮助赖宁学跳绳。)
4、自由读第2段,说一说:这段话写了赖宁在什么地方怎样的苦练跳绳?
五、默读第3段。
1、边读边划:从那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赖宁在家中也苦练跳绳?
2、学生汇报后,齐读第1句和赖宁的话,出示句式说一说:因为(),所以他走路一拐一拐了。
3、郭老师是被赖宁什么精神感动了?(勤学苦练、不怕苦、不怕累、肯下苦功夫)
4、教师针对赖宁的精神进行品德教育。
5、指导朗读对话,注意郭老师奇怪的语气和赖宁不好意思低声回答的心情。
6、齐读第3段,说一说:这段话写了赖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的苦练跳绳。
六、齐读2、3段。说话训练:赖宁是怎么苦练跳绳的?
(各自准备--指名说,反馈评价--同桌互说)
七、教师小结。(结合2、3两段课文,教育学生学习赖宁肯下苦功夫,勤学苦练的精神。)
八、练习
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字,认读新词,适时理解“绿草如茵”的意思。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的双手劳动创造的。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
2、懂得青蛙没有读掉泥塘的原因。
教学难点:
1、懂得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知道劳动的辛苦。
2、想象青蛙的所想、所为,填补文中空白,续编故事。
教具准备:
生字卡、生词卡、CAI等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品读课文1——2自然段。(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设境诱情,回忆导入。
1、(出示烂泥塘图),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知道了这个烂泥塘让青蛙吃了不少的'苦头,现在青蛙想把它卖掉,听,青蛙正在高声叫卖呢!我们也来帮帮它叫卖吧!(出示“卖泥塘哟,卖泥塘!”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2、过渡导入:你们的吆喝声可真响亮,相信森林里的小动物都能听得见的,那么有小动物来买泥塘吗?买了没有?为什么?带着这些课前大家特别想知道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在课文的3—8自然段中来寻找答案吧!
二、入情入境,探究原因。
1、生自由地大声读课文3—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问题,找画对应的词句,初步了解文意。
2、展示初读效果:
分别请学生回答问题“哪些动物来买泥塘?结果如何?”师适时板书:老牛没草走了。
野鸭水太少飞走了。
3、细品3—8自然段
过渡:我们先来看看老牛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吧!
(一)品读3、4自然段。
(1)指名读3、4自然段,其它学生边听边勾画对应的词句。
(2)依学生回答,出示老牛说的第一句话,师引导:谁能用你的朗读声告诉大家,在水坑坑里打滚是件挺舒服的事?
指名读,师评,突出“挺舒服、嗯”等词,后再指生读、齐读。
过渡:不过,老牛还是有点不满意,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3)依生回答,出示老牛说的第二句话,指名读,读出不满。
①想:泥塘周围没有草会给老牛带来哪些后果呢?(生想象说话,如:没草吃,饿肚子……)
小结:难怪老牛不满意呢!
②再指生读这一句,后齐读。
③男女生赛读老牛说的话。
(4)师小结:所以老牛——(生接读:没有卖泥塘,走了。)
过渡:听了老牛的话,青蛙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泥塘肯定能卖出去,于是他就去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
(二)品读第6自然段
CAI出示青蛙辛勤劳动的画面,师动情导语:草籽播撒下去了,青蛙经常给草籽施肥、浇水,在青蛙的辛勤劳动下,泥塘周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1)指生想象说话,适时出示绿地毯似的草地。
师:同学们,课本上用一个四个字的词来形容这绿地毯似的草地,是哪个词呀?
(2)生找、说词,适时出示:绿草如茵,理解词义,生齐读生词。
过渡:快把泥塘边有这么美的草地的好消息告诉小伙伴们吧!
出示:“到了春天,泥塘周围绿草如茵。”
(3)指生读,评读,再指生读,后齐读。
生想像说话:此时,青蛙会怎么想?(预设:泥塘一定能卖出去……)
过渡:想到这里,青蛙又高兴地大声吆喝起来——
出示:“卖泥塘哟,卖泥塘!”生齐读
(三)品读7—8自然段
过渡:青蛙这响亮的吆喝声又把谁吸引来了,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1)生自由读7、8自然段,分别依问题勾画文中的词句。
(2)依学生的回答出示野鸭说的话,指名读,后思考、回答:水太少了,会给野鸭带来哪些不便?
师小结:难怪野鸭有点不满意,你能读出野鸭的心情吗?
①指名读,评议,再指生读,后齐读。
②师生合作,读第8小节:
师:所以野鸭——(生接读:没有买泥塘,也飞走了。)
(3)男、女生分读7、8自然段。
4、分角色表演课文3—8自然段。
三、拓展想象说话。
1、青蛙听了野鸭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出示:青蛙想:——————-,于是————。
生自由想象,自思自说,后展示。
2、森林里的动物可多了,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买泥塘呢?它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出示:1、一只小鸟飞来了,它——————,说:“——————”。
2、————————来了,它————————。
3、——————————,————————————。
四、识写“城、站、服、采”四个生字。
过渡:孩子们,你们真是太会想象了,想出了那么多的好办法,帮助小青蛙把泥塘越变越美丽,小青蛙为了答谢你们,送给了你们精美的礼物(出示精美的礼物),不过,你们也要像小青蛙那样,付出你们的劳动,用你们的智慧记住这四个生字宝宝才能得到它,有信心吗?
1、出示“城、站、服、采”四个生字,生齐读。
2、仔细观察字形,交流记字方法。
3、观察各字占格特点,师范写难写字“城、站”,生仿写。
4、生继续描红练字,师巡视纠偏。
五、总结、升华。
(CAI出示,烂泥塘和环境有所改善的泥塘),看烂泥塘在小青蛙的辛勤劳动下变样了,可是现在它还是没有卖出去。你们已经给小青蛙出了那么多金点子,泥塘最终卖出去了没有呢?我们将在第21课里找到答案。
板书
20青蛙卖泥塘(上)
老牛没草走了
烂
野鸭水太少飞走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天地》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