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大全11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本册教材体现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立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教学的需要和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 2、教学内容分析
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3、教学重难点分析
同 学 们 应 自主、主 动 、合 作 、探 究 、生 动 活 泼 地 学 习,自 觉 地 培 养 创 新 精 神
和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美术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飞行器、宇航服等有关太空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创作能力。
3.让学生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训练,所以他们已具备了一些基 本 的 美 术 素 养。能 够 欣 赏 美 术,进 行 一 些 简 单 的 评 述 。但 是 ,这 只 是 初 步 的 ,并 没有 达 到 一 个 高 的 层 次 ,学 生 的 造 型 、表 现 能 力 需 要 更 进 一 步 的 提 高 。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画画有了自己的观点,有了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这是一个提高。
四、主要教学措施
1、 严格教学要求。认真上好每一节。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规范作业评讲。
2、 充分应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3、 加强课前准备工作,努力按教材上好每个教学内容。
第一课我的小天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显性内同与目标应知: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表现个人兴趣爱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的`小天地,突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提高画面的表现能力、组织能力和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家的照片或图片,采用回忆或与想象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喜爱之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设计和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和健康地审美情趣,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自己的双手取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难点:绘画时房间力家具与家具之间、家具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三、教学准备:有关居室环境设计的课件,绘画工具和材料。
四、讲授新课:
1、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上课。 2、导入新课课件:欣赏图片“我的小天地”。
(1)提出问题:(调动全员参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启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自我表现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互相学习,拓宽思路。) ①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在这个家里有一个属于你自己活动的小天地吗?自己的小天地给你带来哪些快乐?
课件出示课题:《我的小天地》 3、讲新授课:
(1)提出问题: ①看看课件再结合自己的小天地说一说图片上的小天地以什么颜色为主? ②布置了哪些装饰品?装饰品越多越好吗?房间有什么特色吗?
(2)课件演示:(利用示范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开阔思路。引发学生发散思考,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①生从以下几方面谈自己的感受。色彩、陈设、功能、特点。 ②观看欣赏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房间里的那些设施吸引了你?你觉得这样的好处在哪?
(3)小组讨论
①怎样才能布置出自己喜欢的小天地?从色彩、陈设、功能、特点。 给出一些家具摆设让小组讨论,自己选择。想一想选出的东西该怎么摆放进自己的小天地?怎样才能美观呢?引导学生,在布置自己的小天地的时候要注意主次、前后、大小等。
②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室内设计及其优秀的学生作业。学生之间谈感受,提出自己大胆的设计思路。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1)可独立,也可以自由结合。(2)可先设计出草图,然后绘画表现。(3)在环境设计时,可以考虑到自己本地区的文化习俗以及自己的爱好特点。(4)在设计中还应考虑到自己的房间应具有的功能和特点。(5)要使自己的小天地实用、美观、温馨,有特点,体现出自己健康的审美情趣。
六、小结:
(1)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2)鼓励大胆想象的学生。
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2
课题:
美术小记者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对资料整理,编辑,展示工作产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具学具:纸、笔、彩色笔、相机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做好学生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2)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3)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
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活动。
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进行整理编辑。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四、收拾与整理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五、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进行拍摄,采访实践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报道展示更有意义的事物
2、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具体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三年级上册美术第十九课教学参考资料:
摄影其实是一种记录影像的技术,进行这种技术的工具就是照相机。照相机是一个不透光的盒子,作用是控制光线的进入,使胶卷产生不同程度的曝光。照相机包括机身和镜头两个部分。机身内置快门来决定胶卷进行曝光的时间,快门其实是一个掩盖胶卷的机械装置,在进行曝光时按照所设定的时间而打开,让业自镜头的光纪录在胶卷之上,而镜头则是一些光学组件,用以结集光线,在胶卷上造像。相片影像的优劣取决于合适的曝光(还有构图,色彩等等),相机快门负责曝光时间,而镜头不单有对焦的功能,更重要是用可调较的光圈来决定光线量,再配合快门决定光线投射在胶卷上的时间,产生一个受控制的曝光过程,即是一个拍摄过程。而胶卷刚记录下影像,通过冲洗,扩印等工序,便最终得到拍摄所要的照片资料。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3
教材分析
《错位的图片》是小学美术课本第五册中的一节设计活动。
教材以儿童喜爱的图片形式,为大家提供了二条活动的线索:第一,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示了从生活中收集的一些小图片并经过了错位处理,如摩托车、小女孩的照片等。第二,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际情况,附上了错位图片的制作步骤图例指导学生。
学生分析
1、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同时也是的但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让他们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动力能力是很重要的。
2、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1、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以同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引出其中错位方法概念理解、“怎样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探索和设计并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的合作探索和交流活动,体现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在自主探索与自主操作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团结协作。
3、在大胆质疑、自主探索和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各种变化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一张图片通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
2、 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学生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 通过错位图片的制作,培养学生耐心、认真的学习品质。
教学流程
一、教学准备
(一)教师注意收集或网上下载与错位图片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图形变化的知识。
(二)教师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三)教师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的方法及框架。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的美术课老师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请大家仔细看,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教师使用了大量由一张图片变化而成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说说图片的效果或教师介绍,生边看有声音的图片演示边发出阵阵感叹声,气氛非常的热闹。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同样一张图片通过不同的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
师:谁能说说看了这些图片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图片都很漂亮。
有些图片是分离的。
有些图片是变色的。
……
师:大家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些图片是由一张图片经过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美。那么这么多图片的变化我们一节课都能学会吗?
生:能!
师:大家这么自信,那老师今天可要考考你们了,我们先来这张图片的变化吧,谁能说说它是怎样变化出来的?
生:是割成一条一条后把它放起来的。
是错开位置放的。
是隔一条错开一定距离放起来的。
……
大家讲得真棒!这张图片是把它剪开后错开位置粘贴起来的。(师边讲边板书课题)
【由图片变化的大环境,聚焦到变化的.一种形式-错位图片,并由此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把图片进行错位只有这种方法吗?
生:横的,竖的,斜的……
师:大家说得方法都很好,不过老师觉得还有很多方法,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同时想一想怎样排列更美观,怎样剪得更快更好?(电脑显示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上述问题,师巡回指导并点拨几个小组。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小组讨论中,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轮流发言,通过双向交流相互督促、检查、启迪和帮助。】
师:哪个小组代表先来说一说。
生: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横割成一条一条后,可以的条子像楼梯一样排列。
师:斜向哪边?
生:朝左边。(师显示出图例)
师:除了朝左边,还可以朝向哪边?
生:朝向右边。(师显示出图例)
师:横条还可以怎样排列呢?
生:像小河一样弯曲的。
每一条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图片上一样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
师:大家通过动脑筋,发现了这么多横条的排列方法,那竖条的呢?
生:像楼梯一样排列的,也可以朝左和朝右的。
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波浪线一样排列的。
……
师:斜条的呢?
生:……
师:刚才我们大家发现了这么多图片错位的排列方法,那么要把图片刻成一条一条,并且刻得又快又好,谁能有更好的办法?
生:用尺子画好,然后标上数字,再把它剪下来。
也可以用美工刀刻。
不一这用尺子画的,也可以把图片折成一条一条,然后标上数字,再剪下来的。
……
【在学生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对其汇报要有扶有放,积极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帮助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自主操作,完成作品。
接下来,大家就用自己所喜欢的错位方法,做一张漂亮的错位图片。你可以在课本中错位图片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也可以自已独立设计或几人合作进行设计圆形纹样。做好的时候在图片旁边写上一句或几句自己的感受。(电脑显示)
(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自主操作中,正视学生的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并通过独立制作或小组成员合作,进行错位图片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动手能力较薄弱的小组,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同时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
四、自主评价,课外延伸。
1、学生将自己做好的错位图片放在桌上,然后相互集体参观。同时将写三张欣赏卡送给你的同学(放在图片旁边)。
2、 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了不同的美。
今天这节课我特别高兴。
我能做错位的图片了。
……
师:这节课你感觉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生:我在刻图片刻得还不齐,下次要练练刻图片。
我的图片是横向错位的,现在我发现竖向错位会更好看些。
我觉得这节课的时间太短了。
3、 课外延伸。
师:前面同学们说都很有信心想把所有的图片变化学会,现在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错位图片的变化我们学了一节课,它的变化原来有这么多。
图片的变化实在太多,要想在一节课内学完是不可能的。
……
师:同学们都讲得对,图片的变化是太多了,我们靠一节课时间是不可以学完的,不过大家可以在课后多学习几种变化。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变化形式,做一张漂亮的图片。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探索的活动中,通过互相帮助、引导、启迪,较好 地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意识。在实施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需要反思的是:对学生自主探索的拓展不足:如一个学生说“排列”时,讲到可以剪成三角形后再排列,只是一句带过,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继续深入。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4
课题:
我设计的自行车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自行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在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
教学重难点:
1、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车的设计想法,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设计草图。
2、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在学生设计自行车之前,先让学生欣赏一些自行车的图片,主要是让学生简单了解自行车的结构,最好能向学生介绍一下自行车的发明过程。
要求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在边讨论边构思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
2、发展阶段
启发学生从自行车的功能出发,进行设计构思,在造型设计上可以借助自然界物体的外形进行改装,或是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指导学生在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时,相互讨论,相互补充,使设计的草图更完美。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当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老师积极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个性的表现给予及时表扬。
2、指导学生在制作自行车时,注重自行车整体造型的美观,同时让学生体验造型的艺术魅力。
四、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找各种材料,如:丝带,毛线,铅丝,铅笔,碎花布等,积极尝试,表达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想象,设计出更有创意,更美观的自行车。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5
课题:
有趣的鞋
课时:
1课时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发现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征及民族特色。
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部分,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尝试各种不同材料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造型的鞋子。
2、运用废旧材料美化教室的环境。
教具学具:
旧画报、旧挂历纸、剪子、胶、其它自己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带来的各种鞋子,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说”,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共同特点及组成部分。
2、发展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学生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的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一双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
(1)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材料的鞋子进行讨论,分析,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联想,找出根据各种材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质地,图形或色彩上产生不同效果。
(2)绘画制作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学生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过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制作方法。使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现鞋子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四、教学拓展
1、可以使用各种广告纸,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产生马塞克式的效果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贴”,“缝”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
3、用折纸制作立体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颜料添加花纹,颜色。
4、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并粘贴在废旧的纸板上,同时为版面确定主题,美化设计,进行展示,评比。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6
第(1)节 执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1.我的小天地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有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人。启发学生通过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绘画时房间里家具与家具、家具之间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教具准备:美术用具
教学方法:谈话法、示范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教师作自我介绍,学生依次作自我介绍。
二、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阿尔的房间》
今天我们是第一节课美术课,我想大家都想轻松一点,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幅外国名作。
学生欣赏讨论:1.从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怎样?
2.从画中、文字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东西?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介绍《阿尔的房间》的相关知识:
3.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小朋友作品
提问:(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个设计,它有什么特
点?
(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谁能告诉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样的?
(3)你对你的小天地满意吗?
(4)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样的?它的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
(5)你准备怎样去改进你的那片小天地呢? (学生讨论)
想一想,在你动手的时候你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内容、比例、层次等)
三、学生作业:
要求: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的居室。
教师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交流讨论
1.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拓展:
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试着设计我们的教室、校园等。
第(2)节 执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机器人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知道机器人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2.能画或做一个机器人。
3.启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特点和功能,利用多种绘画用具进行绘画创作或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生动的表现机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学习法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非常特别的朋友,现在,让
我们看看——它是谁?它在干什么?
机器人能帮人们做许多事情,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当一次“小小科学家”,来设计又本事,又神气——机器人!(板书《机器人》)
2.读画:目前我们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机器人呢?——有。让我来看一看各国的科学家发明出了哪些机器人
3.范图分析:这幅画画了些什么呀?——再来看看,这幅画的构图饱满不饱满呀?——很饱满!
4.作画步骤:
那机器人该怎么画呢?现在老师示范一幅《机器人》
(1)想
(2)画机器人
(3)添背景
(4)上色
5.欣赏儿童画: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朋友画的——“机器人”。看的时候可以互相讨论:这幅画里的机器人长什么模样?它有什么本领?(请两位小朋友评点最喜欢的画。
6.欣赏了这么多小朋友画的《机器人》,每幅画都与众不同,有自己的想法。
7.学生作画
三、讲评,小结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表扬有创造性的学生
板书设计:
2.机器人
机器人的制作过程: 作品展示:
(1)想
(2)画机器人
(3)添背景
(4)上色
第(3)节 执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有趣的拼图
教学目标:
1.了解用各种色彩、大小的植物籽粒拼摆、粘贴出图形的方法,进行造型创作。
2.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提高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在学会制作植物籽粒拼图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教学难点:制作一幅与众不同、有创意的植物籽粒拼贴画。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各种植物籽粒(如:红豆、绿豆、西瓜籽、大米等)和胶水(胶水或白乳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看课件)播放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小雨沙沙》植物籽粒长大的过程用动画接着又把植物籽粒变成可爱的卡通小精灵“豆豆”。
2.“小精灵豆豆”做出一个个的有趣动作,变出一粒粒不同的植物籽粒(红豆、绿豆、西瓜籽……)。
3.“小精灵豆豆”提出一个个的问题,引领孩子们观察与思考,让小朋友们了解和发现“种子家族的成员们”的不同。
4.思考这种豆子象什么?
5.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小精灵豆豆”也会!它变成豆子手链,变成一幅幅精美的植物籽粒拼图(主要以黑豆拼摆的喷水的鲸、用大米拼摆的可爱小兔、用绿豆和小米拼摆的漂亮孔雀)!
二、感知探索
1.欣赏分析植物籽粒拼图。
2.分组讨论植物籽粒拼图究竟美在哪儿?为什么美?
3.思考如何制作精美的植物籽粒拼图?
4.利用课件,直观感知制作步骤,分为:⒈用铅笔在卡纸上起稿;⒉在需要粘贴处涂胶水;⒊用选择好的植物籽粒拼图。
三、实践创作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准备各种不同大小、颜色的植物籽粒
2.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用植物籽粒来制作一幅有特色有创意的拼图。
3.实践创作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四、展示评价
1.“小小拼图艺术展”,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介绍制作的感受。
2.播放欢快音乐,参加“小小拼图艺术展”。让学生参观、评选,让学生体味创造和创造成功的甜蜜。
五、延展
用课件或实物展示用贝壳、小石子等拼贴的拼图作品。引导学生学会到生活中去找寻美、发现美,让孩子们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第(4)节 执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连环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创作连环画作品,了解连环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连环画创作的能力、语言表达及综合学习 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 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连环画的特点及其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故事中主要情节的画面表现及形象的连续性。
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连环画吗?
你了解连环画的一些什么知识呢?
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进入连环画的世界。
二、探究式学习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7
课题:美术小记者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对资料,编辑,展示工作产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具学具:纸、笔、彩色笔、相机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做好学生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2)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3)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
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活动。
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进行编辑。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四、收拾与指导学生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五、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进行拍摄,采访实践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报道展示更有意义的事物
2、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具体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三年级上册美术第十九课教学资料:
摄影其实是一种记录影像的技术,进行这种技术的工具就是照相机。照相机是一个不透光的盒子,作用是控制光线的进入,使胶卷产生不同程度的曝光。照相机包括机身和镜头两个部分。机身内置快门来决定胶卷进行曝光的时间,快门其实是一个掩盖胶卷的机械装置,在进行曝光时按照所设定的时间而打开,让业自镜头的光纪录在胶卷之上,而镜头则是一些光学组件,用以结集光线,在胶卷上造像。相片影像的优劣取决于合适的曝光(还有构图,色彩等等),相机快门负责曝光时间,而镜头不单有对焦的功能,更重要是用可调较的光圈来决定光线量,再配合快门决定光线投射在胶卷上的时间,产生一个受控制的曝光过程,即是一个拍摄过程。而胶卷刚记录下影像,通过冲洗,扩印等工序,便最终得到拍摄所要的照片资料。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1、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3、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
4、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二、发展阶段
1、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2、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3、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三、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四、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海鸥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第2课时)
一、复习就知识
二、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万花筒”的美丽图案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设计巧妙的地方。
第三课 大人国与小人国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1、同学们,你知道格列佛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吗?如果你能在想象中漂流,就一定会创作出更多的奇迹。
请同学欣赏课件:《大人国与小人国》
2、提出问题:
(1)你们认为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你们想知道格列佛曾经有过哪些奇遇吗?
(3)格列佛认为战争不是好事。为了阻止小人国与邻国之间的战争,他用绳子将邻国的战船扎在一起,不让他们航行。
(4)渐渐地,小人国的人们和格列佛成为了好朋友,有些人还敢在格列佛的头发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二、新授阶段
1、 观察、思考、感受:
a:出示几组大与小比较的课件:让学生说说你会有什么感觉。
b:出示课件:有一个男孩还有一个女孩。想一想怎样将其中的女孩变成巨人?互相说一说,巨人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横构图表现?哪些动态适合用竖构图表现?
三、发展阶段
1、 出示课件:假如你是一个巨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帮助小朋友解决?
(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
(1)朋友们到一个神秘的大森林里去旅行,会遇到哪些困难?险境?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帮助他们?
(2)假如你是巨人, 在愉快的节日里,你会为小朋友们做哪些事情呢?
(3)假如你是一个巨人,你还有哪些办法能使我们的地球变得和平、安宁、清洁和美丽呢?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学共享,看看谁的想法新奇、有趣。)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体验在《大人国与小人国》里的快乐。
2、课堂练习:
通过以上的欣赏与了解,如何结合自己想象与感受,把你编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画成一幅画,画完后讲给同学听。
3、小结:
4、 展示、评价、延伸:
各组选出有特色的作品贴到黑板上,互相欣赏、互相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及
时评价,给予肯定。
四、课后拓展
课后根据自己的喜爱用泥塑等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把小的东西放大或把大的东西缩小。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四、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巧妙的地方。
第4课前前后后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2: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小结: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四、收拾与整理
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来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课时2课时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2.学生准备学具: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绘画笔等。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归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首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思路: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让深长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学生很难将对称表现得精确,这并不重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只要能表现出万花筒的图案就可以了。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10
一、教 材 分 析
盘泥条是一种古老而基本的陶艺成型方法。或粗或细的泥条在造型表现时有着很大的灵活性,盘制的造型富于变化,盘泥条既可以盘成一个造型独特的花瓶,也可以盘成一对小巧精致的草鞋,不需特别复杂的技术,盘泥条因此对儿童来说较易掌握。运用盘条法,会在接口处留下一道道自然的线条,显示出手工制作的陶艺作品独有的质朴、粗犷,体现了泥条造型的独特美。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以前做陶的基础上,学会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进行制作。盘泥条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搓泥条和盘泥条的方法,教材选用了四幅制作图例,在制作方法上给学生以提示。作品范例呈现了动物、人物、器皿等丰富而又生动的形象,用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创造的欲望,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
二、教 学 目 标
*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训练手的灵活性,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教案三年级上册:06课 盘泥条
*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教学应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尝试、探究、质疑,在感悟和体验中掌握制作要领,体会玩陶的乐趣,获得身心的愉悦感、自我创造的成功感。教师不能为传授技法而教技法,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示范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应明了“学习制陶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断体会失败、从头来过,再失败再从头来过的过程,”把握“泥条极具可塑性、可重复制作”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教学环节设计:
1. 作品赏析,了解成型方法:通过欣赏教材范画,动手触摸、仔细观察陶艺范品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陶艺造型的又一基本方法——盘泥条。
2. 自主探究,尝试盘泥条:观察教材制作步骤图,思考讨论盘泥条的方法要领有哪些?自己尝试搓泥条、盘泥条。
3. 发现问题,质疑解疑:
重视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自行解决问题,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
第一,搓泥条:保持泥条粗细均匀,注意双手配合,力度适当,以防泥条断裂;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捻,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第二,盘泥条:将泥条提起向上盘,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牢固。盘条时要认真仔细,下面的泥条不能太细,否则会立不稳;如果泥条较干则适量涂上泥浆或粘点清水,便于粘牢;在向上盘筑时有可能出现下塌的现象,每连续盘几圈要稍作停顿,待稍干后再盘。
4. 掌握技法,盘条成型:
第一步,搓泥条;
第二步,将泥条盘筑成自己喜欢的形象。要根据构思的独特形状去盘绕造型,可以一边盘条一边创新,盘出来的形象要尽量做到和别人不同。根据造型的不同,底板可有可无:如制作器皿,则需将泥条盘筑在泥板上,若制作小猪就无需底板,直接将泥条叠圈即可。
第三步,装饰美化:可用泥条或泥片粘贴或直接刻画等几种手法综合表现。
5. 欣赏评析,交流感受:可采用师生互动、小组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
6. 拓展思维,鼓励方法创新:
盘条的技法有很多种,如叠圈、铺排、缠绕、穿插、绕结等,独特的盘条方法可以创造出独具一格的陶艺作品,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表现,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作业要求:将泥巴搓成条,盘筑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四、教 学 建 议
*本课教学应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讲授为辅;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可根据学情和条件进行调整。
*泥条盘筑的方法,即搓泥条、泥条粘接的技法要领要让学生掌握,对于作品的造型无需做过多要求,要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创造空间,发展学生的个性所长。
*对于学生在做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行探索解决,也可以通过教师示范给学生以提示。
*陶艺课更注重做陶的过程,对学生的作品都要给予肯定,不要用对或错来简单评价学生的想法,应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做陶环境;对学生的'行为及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习惯应适时进行评价和激励。
*有条件的学校建议在陶艺教室上课,可以将学生作品再加工,上釉、烧制成陶艺作品,并进行陈列展览,提高学生对做陶的兴趣。
[教案]贺佳妮老师的教案
第6课 盘泥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
教学准备:
教具:录像,幻灯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台。
学具:泥料,垫布,垫板,刻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一件范品)提问:
这件作品是什么形状的?
仔细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
1.制作泥条的方法。
(1)将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
(2)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3)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教师强调在桌上搓泥条时,桌面要垫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2.泥条盘筑的方法。
教师播放录像:泥条盘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领。强调泥条与泥条之间要粘牢。
3、教师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骤。
(1)制作器皿底面。(压一块泥板,切割成手形。)
(2)盘筑器皿坯体。(将搓好的数根泥条,沿着底面的边缘进行盘筑,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
(3)装饰整理作品。
三、作业要求。
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
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
评议学生作业,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谈感受;
根据学生要求,收集作品烧制。
教材文字提示: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瞧,用泥条盘筑的人物、动物、器皿……多可爱!你也来试试。
提示:将泥条提起向上盘,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牢固。
活动:将泥巴搓成条,盘筑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
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地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学后记: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2《插插接接》
教学目标
1。掌握插接的基本构成方法,设计、制作插接造型作品。
2。通过运用插接方法制作纸雕塑,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教学流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
3、观察范作:
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形代替)
(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
(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布置作业:
1、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三、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表现出来。
3《奇妙的对印》
一、教材分析:
倒影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一般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容易出现。倒影具有恬淡、宁静之美,是艺术家们乐意表现的题材。本课中出现的作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美术作品之后,要让学生明白:懂得取舍,
确立景物的主体,再配以适当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媒材,是表现的关键。
《奇妙的倒影》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我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在学习中尝试综合性的美术活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造,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倒影的产生,用对印的方式表现倒影,体验探索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快乐。对印的方式在本课除了表现倒影外,还可以表现照镜子的内容。课本中的瓶花蝴蝶等,揭示了对印具有对称的特征,由于水性颜料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易变干,因此课本中的'学习提示:鼓励学生把纸打湿进行对印尝试。利用对印的方式表现美术作品,既简便又容易出好效果,巧妙、逼真。倒影的表现方法有利于学生对这种新的造型表现形式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因而我在教学时,努力想办法把学生的这种兴趣激发出来。在引导学生体验对印的奇妙后,获得创造的乐趣,并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创作不仅要在画面上创新求异,在作画工具、程序上也可以想出新办法来,以获得新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感受对印的乐趣,能够利用对印的方法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喜欢对印这种具有独特美感的美术表现形式,以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难点:利用对印的方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四、教学方法: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享受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过程:
《奇妙的倒影》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放松一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歌曲想不想听呀?(生:想听)那好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歌曲中描绘了
怎样的画面,请欣赏歌曲。(教师播放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美的歌曲听完了,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呀?说给老师听听。(生:我感受到了画面中有山有水有小船。)(出示图片)旁白: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影着这样的山,我们要是乘上竹筏小舟,那可真是“人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刚才的图片里你看到了什么?(生说)(引出课题:倒影)板书
(二)、情境教学认识倒影。
1.找相同点(出示图片1:廊桥)这张是一座廊桥的,倒影教案,上面的这个是:(生:真实的桥)下面的这个是:(生:倒影)真实的桥和倒影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生:外行、颜色、、、)
2.找不同点(同一张图片)仔细观察那么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吗?(生:上下方位不同、、、)(出示图片2:大理三塔)这张图上的真实景物和倒影一样吗?(生:真实的景物清楚,倒影模糊看不清楚。)为什么这张图片的倒影看不清楚呢?(生:下雨、有波纹、有水面)对,因为有波纹,所以倒影我们就看不清楚了。(板书:波纹)
3.找分界线(出示图片3)这张倒影清楚吗?(生:清楚)为什么清楚?(生:没有波纹)我们仔细来看这张图片,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真实的景物和倒影是连在一块儿的?他们之间有一条线,那条线我们就叫作:分界线(板书)。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这些作品的分界线。(出示多张图片请学生上台来找)
(三)、欣赏倒影画作
1.油画2.水彩画3.国画4.卡通画
(四)、讲解倒影画法
1.(出示图画:《鹅》)同学们,这张画怎么画出来的?(生说:先画,然后折一下。)(教师根据学生的说法在投影仪上进行演示,出现两个问题:1景物和倒影之间分得太开;
2上面的景物不能完全印下来。)怎么改进一下他的方法呢?(生:先折,然后画,再印。)(教师再一次在投影仪上边演示边讲解:1将纸对折;2将纸展开来,沿着对折的这条线进行画画,这条对折的线就是分界线;3再对折,用手轻轻地按;4打开来倒影就有了。)2.(再一次出示图画:《鹅》)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张图画,真实的鹅和倒影的鹅还有哪里不一样?(生:倒影上还有波纹)好,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2-16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6-10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05-27
【优秀】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6-10
(实用)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06-10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热门)05-27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3篇02-16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篇02-16
美术小记者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12-31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3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