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大全(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
学习目标
1、掌握动画的分类。
2、学习二维动画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学习重点
制作二维动画的过程和方法。
学习难点
动画制作过程中各种参数的设置。
预习导学
1、从空间角度来划分,动画可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如果动画的画面称为二维动画,二维动画画面构图,二维动画的文件格式有如果动画的画面是XX, 就是三维动画,三维动画增加了还具有三维动画的文件格式为XX。
2、制作二维动画的软件很多,其中代表性的是Macromedia公司的XX。动画采用了XX 技术,可以XX ,它具有 XX特点,被广泛应用于 XX。
3、用Flash制作动画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XX,另一种是XX 。
合作探究
一、讨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各有什么表现特点?
二、两种动画制作方法的比较
1、逐帧制作:
2、中间帧自动生成:
三、制作遮罩(Mask)动画
在Flash中设为遮罩的.层可以将其下一层的内容隐藏起来,再下一层的内容将通过遮罩层填充颜色形状或文本对象显示出来。
演示动画并分析制作方法
四、文件格式
1、fla格式:
2、swf格式:
实践探究
探究任务:制作遮罩动画
要求:
1、仿照课堂实例制作遮罩动画,保存成swf格式。
2、改变“背景”图层的形状,观察遮罩动画的效果。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归纳出病毒的五种特性和病毒的种类。
2.通过分析实例、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归纳总结、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
3.在分析、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到病毒带来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及种类。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CIH病毒爆发的案例,让学生观察案例中病毒的攻击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学生能够答出交通系统失灵、单位混乱、工厂停工。教师进行解释说明:全世界至少有6000万台计算机同时遭受到CIH病毒的侵害,它能够破坏硬盘数据,引起系统崩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计算机病毒又有什么特性呢?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1.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教师激发学生思考: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病毒”一词,计算机病毒和生活中的病毒是不是同一种含义呢?若不是,那计算机病毒到底是什么呢?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归纳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完成后提问一名学生回答。教师表扬学生归纳能力强后总结:病毒是生物学领域的术语,因为计算机病毒与病理学上的病毒具有相类似的特性,因此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教师再次提问学生:生物上的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上,那么计算机病毒能够独立存在吗?教师评价学生思维活跃并总结:计算机病毒不能以一个单独程序出现在计算机系统中,需要依附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可执行文件或数据文件中,这就是计算机病毒的特性之一——寄生性。
教师布置任务:计算机病毒还具有哪些特性?组织学生以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为单位,从网上查找典型的计算机病毒,分析、讨论它们具有的特性。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汇报。其中一组讨论结果是另外一组补充教师表扬学生检索认真准确,回答全面。
教师进行补充:计算机病毒还具有潜伏性,有时会潜伏一段时间不发作,使人们感觉不到已经感染了病毒,使其传播范围更为广泛。教师顺势提出问题:病毒是怎样实现隐藏的呢?如何不被发现?
教师询问学生:病毒的破坏性体现在哪里呢?教师补充:对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进行破坏是计算机病毒生存、传染的最终目的,轻者会降低工作效率,严重的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2.计算机病毒的种类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有很多,那病毒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类?有哪些类型的病毒?学生以信息技术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完成后由小组代表汇报。其中一组讨论结果是另外一组补充
教师顺势提问:可执行文件型病毒和宏病毒分别感染什么类型的文件。教师表扬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透彻。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及种类后,教师抛出问题:怎么样预防计算机中病毒?教师组织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讨论病毒预防的方法,讨论结束后小组汇报,看哪个小组能够回答的又多又准确。安装杀毒软件,使用U盘先杀毒,不打开不明链接,要从官网下载软件。教师点评学生讨论积极,对知识理解透彻。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根据学生的回答点评学生对知识掌握得牢固。
作业:思考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有哪些?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说出动作按钮的名称及作用,独立完成在幻灯片里设置动作按钮并为它们设置超链接、填充颜色和线条颜色。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会在幻灯片里设置动作按钮及相关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动作按钮带来的便捷和幻灯片的实用性,体会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作按钮及其填充颜色和线条颜色的`设置步骤。
【难点】对应动作按钮的熟练设置。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在大屏幕上前后两次放映同一个演示文稿,第一次放映时直接单击幻灯片,第二次放映时单击其动作按钮,学生观察并找出不同点。通过观察,学生了解到,【第一种方式是按照顺序依次放映,第二种方式能快速跳转到对应的幻灯片中】
教师讲解:第二种是应用了动作按钮实现了幻灯片之间的自由跳转。本课围绕设置动作按钮开展教学。
(二)新课讲授
1、动作按钮名称及作用
教师执行“幻灯片放映→动作按钮”命令,弹出各个动作按钮的图标。请学生结合教材自主探究动作按钮的名称及作用。【上一张:跳转到当前幻灯片的上一张。开始:跳转到第一张。结束:跳转到最后一张。】教师顺势抛出疑问:那如何确定按钮名称是否正确呢?【在学生机上打开动作按钮,将光标放在图表上,就能显示其名】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适当点评。
2、设置动作按钮与超链接
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打开桌面上“自然奇观”的演示文稿,教师提出任务:为第3张幻灯片添加“上一张”动作按钮,使其跳转到第2张幻灯片。
在教师演示操作过程中请学生仔细观察。
(1)定位到第3张幻灯片中,执行“幻灯片放映→动作按钮”命令,教师提问学生:在弹出的选择框中哪一个是“上一张”。【第三行的第一个】教师可以点评学生反应迅速。
(2)把指针移到幻灯片中要设置按钮的位置上,向右下方拖动,使幻灯片里出现一个矩形框。放开鼠标后,矩形框会变成一个按钮:上一张,到这一步,学生观察到同时弹出“动作设置”对话框。教师加以强调,动作按钮之所以能自由跳转到对应幻灯片,就是因为这里可以设置超链接。
(3)在“动作设置”对话框中,在超链接到列表中,设置动作按钮超级链接到第2张幻灯片上。完成后,教师通过放映幻灯片呈现最终效果,放映幻灯片时单击所设置的动作按钮,就可以返回第2张幻灯片。学生自行在学生机上按照步骤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设置动作按钮的颜色
教师布置任务请学生以同桌为单位3分钟的时间来探讨如何设置动作按钮的颜色。【双击添加到幻灯片中的“上一张”按钮,出现“设置自选图形格式”对话框】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适当点评后补充弹出对话框时会两种颜色:线条颜色和填充颜色,在其列表里选择一种颜色即可。
(三)巩固提高
教师提出任务:为第3张幻灯片再设置一个动作按钮:前进或下一项。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请同学上讲台操作步骤并放映其效果。定位到第3张幻灯片,在动作按钮图标中选择第2行第2个就是“前进或下一项”,在弹出的“动作设置”中选择超链接到第4张幻灯片上。教师可以点评学生活学活用,效率比较高。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一起回顾设置动作按钮相关内容。
作业:将“自然奇观”的其他幻灯片设置适当的动作按钮。
四、板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4
【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教学对象分析】
上一节课,学生已经了解了信息的基本特征,对信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却很模糊,一般把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技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一个重点。在体验信息技术发展这项教学内容中,重点让学生体验“语音技术”,其它几项只做简单介绍。
【教学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善意对待信息技术、健康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重、难点】
从五个方面看待信息技术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越势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
【教学策略】
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并通过排出现象、探讨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信息技术(it:tnformation technology)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从人类社会发展史角度看,信息技术共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2)文字的创造: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第一代:1946-1958年,电子计算机;
第二代:1958-19XX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第三代:19XX-1970年,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1971-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五代:至今,智能化计算机。
二、信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还将向人性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即信息技术越来越符号人的需求和使用习惯。
大众化的具体表现: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a、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人机界面装置——扩音器、按键式电话、方向盘、磁卡、交通指挥灯、crt、遥控器、液晶显示器、条形码扫描器、鼠标/图形用户界面(gui);
b、dos操作界面与gui操作界面:人性化界面、个性化设计;
c、虚拟现实技术(产生时间:20世纪末);
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受交互技术、高分辨显示技术
“3i”特点:强烈的“身临其境”沉浸感;友好亲切的人机交互性;激发人想像的刺激性。
分类:虚拟实景技术(如:虚拟游览故宫博物院)、虚拟虚景技术(如:虚拟现实环境生成、虚拟设计的波音777飞机)。
d、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asr)——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
语音合成技术(tts)——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语音技术的应用可划分为三个方面:桌面应用、网络/电话系统应用和信息家电应用。
e、智能代理技术:通常可以主动地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主要用于信息的自动栓索和过滤。如:搜索引擎中的'“机器人”或“*”程序。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3)越来越来高的性能价格比
如计算机内存条大小的变化,从刚开始的1mb开始,慢慢的出现32mb、64mb、128mb、512mb等。(mb代表计算机中存储容量的单位)。计算机的存储容量是以字节为单位计算的。
计算机中常用的表示容量的单位还有:字节(b)、千字节(kb),兆字节(mb),千兆字节(gb)。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8bit=1b;1kb=210b;1mb=210kb;1gb=210mb;1tb=210gb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网络犯罪形式:
1)通过互联网末经许可便进入他人的计算机设施,破解他人密码,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
2)通过网络向他人计算机系统散布计算机病毒;进行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国家机密信息;
3)进行商业间谍活动,窃取、篡改或者删除企事业单位存储的商业秘密和计算机程序;
4)非法转移资金;盗窃银行中他人存款,进行各种金融犯罪等。
5)利用网络传播有害信息,对他人进行诽谤、谩骂、恐吓,制造谣言,传播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传播**、暴力、恐怖、迷信作品,毒害青少年;亵渎宗教,破坏民族团结;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活动等。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5
教学目标:
1.掌握文字的插入、删除、修改及查找替换。
2.掌握光标控制。
教学任务:
修改文章。
教学重点:
修改的方法和光标的控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将光盘中的病句(课本练习一)拷入网络中,或学生机硬盘中。
教学过程:
1.打开文件。
2.光标和鼠标指针的概念。在写字板中,光标(也叫插入点)和鼠标指针是两个不同概念,移动光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光标控制键,一种就是用鼠标指针单击。
3.文字的插入:写字板中默认是插入状态,只要不按Insert键,就可以直接插入文字。
4.文字的删除:学会用退格键(删除插入点之前的文字)和删除键(删除插入点之后的文字)删除文字。
5.文字的修改:本课只要学生掌握先删除后插入的'方法就可以了。等到学生学习了块操作后,还可以选中要删除的文字直接键入要修改的文字就可以了。
6.查找和替换:让学生了解查找和替换的作用。
(1) 找出内容;
(2) 一次性修改多处相同的内容;
(3) 有时可以利用此功能简化输入。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出租车计费问题进行算法设计。
(2)根据算法设计,利用软件编写程序。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利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两种形式,描述出租车计费程序算法。
(2)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用编程实现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编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体会到编程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难点:
对出租车计费问题进行算法设计。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四、课前准备
1、教学环境硬件环境:网络机房软件环境:VB程序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我们很多人都坐过出租车,或者以后肯定会坐到出租车,现有某地出租车计费如下,起步价x元,超过x公里的路程,按每公里x元计价。
通过校园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讲授
任务一:完善程序界面教师:编写程序解决问题,需要预先设计算法:
1、用自然语言描述。
2、用流程图描述。
任务二:编程实现算法教师:算法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算法。
教师演示:
1、编写代码。
2、调试程序。
任务三:知识库
1、算法及其特性
2、关系运算符
3、选择结构
任务四:创新园
某超市为了促销,规定购买x元以上的物品可以享受8.8折优惠,请设计算法。
同学们根据提示,学习教材,尝试自主操作。
同学观看演示,参考书本操作。
学生自主操作优秀同学演示锻炼学生自主操作能力通过学生演示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扩展知识面锻炼操作能力。
小结:
回顾要点。
回顾本节课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准确说出IP地址概念;完整复述IP地址格式及分类方法,能通过计算分辨出IP地址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直观感受IP地址的作用和便捷;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掌握IP地址的分类形式,并能正确辨别IP地址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体验通过计算识别IP地址类型的学习乐趣,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同时提高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理解IP地址的概念,熟记IP地址的`格式组成和分类方法。
【难点】
能进行IP地址类型识别。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内容是关于我国首例利用因特网破获聚众赌博案件
(1)学生观看视频
(2)学生概括视频主要内容
2.设置疑问:公安机关根据什么线索进行破案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IP地址的概念。
环节二、新知探究
任务一、答一答
(1)学生自习课本上关于IP地址概念的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什么是IP地址”,老师做补充总结。
任务书二、查一查
1.设置小竞赛,根据查看本机IP地址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查看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
2.请较快完成的同学说出自己的IP地址,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任务三、说一说
1.学生利用2分钟自习书上内容,讨论IP地址的组成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结合黑板上记录的IP地址,总结IP地址组成特点,包括点分十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网络标识、主机标识;并通过对网络号和主机号的讨论,引入IP地址分类的概念。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具体过程,能准确描述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应用。
2、通过观察讲解、对比总结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数据交换技术的学习,能合理使用网络、解决简单的联网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数据交换的三种类型。
【难点】数据交换的三种类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是否是直接连接在一起的呢?”学生答:“不会被直接连接在一起的,而是需要经过若干中间节点的转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于发送方和接收方中间节点的转换就需要用到数据交换技术。进入本节课程。
(二)新课讲授
1、电路交换技术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家里老式电话,并提出问题:“家里老式电话被接通后是什么样的效果呢?”【进行通话时,先拨号,接线员连接两端电路进行通话,此时通话的两端不能有其他用户打进来,也不能打出去,当两端挂断电话时,接线员断开两段线路】教师点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踊跃。教师继续讲解,其实老式电话运用的数据交换技术就是电路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为一对需要进行通信的装置之间提供一条临时的专用物理通道,教师强调,电路交换技术需要先建立物理连接,再进行数据的传输。
2、报文交换技术
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数据交换技术中报文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报文交换技术不需要事先建立物理线路,它将发送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发给中间交换设备。中间交换设备先将数据存储起来,然后选择一条合适的空闲线路将数据转发给下一个交换设备,如此循环直至数据发送到目的节点。教师提示学生,可将报文交换技术与电路交换技术进行对比,学生发现不同之处能够回答出。【报文交换技术不需要事先建立物理线路,而是将发送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发给中间交换设备。】教师点评学生参与课堂非常热烈,并且总结地很全面,听课非常认真,值得大家学习。
3、分组交换技术
教师向学生提问:“报文交换技术的改进技术是什么?”学生很快的回答出:是分组交换技术。之后教师继续讲解:虽然两种交换技术的交换方式是一样的,但是分组交换技术并不是以报文为单位,而是以长度受到限制的报文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转换的。接着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以信息技术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并讨论分组交换技术的优点。之后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减少了传输的延迟,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分组交换技术不仅吞吐量较高以外,还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差错检测和代码转换,因此计算机网络常常使用分组交换技术。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之后,可以开展一个小比赛。请学生以同桌为单位,简单用语言描述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使用范围以及优缺点。【电路交换技术:传统电话;面向连接且独占信道,能够及时通信,信息传统的吞吐量大。报文交换技术:电报电子信箱;无连接,信道利用率高,不同类型用户可通信,可多地址转发。分组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无连接,线路利用率高,传输质量好,可靠性高,支持优先级。】看哪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准确。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提问三种数据交换技术,学生说出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教师可以点评同学们听课很认真,记忆力真强。
作业:总结数据交换技术的优势。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9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媒体设计
放录音或配音朗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
(4)课堂训练。
A、区别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 兮
竟周容以为度
固 固时俗之工巧兮
自前世而固然
B、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5)课文总理。
全诗工13节,26句。前7节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后6节抒发不变初衷之决心。
(6)放录音,指导朗读、背诵。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一、检查背诵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讨论诗人追求的理想
明确:总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贤能,楚国能繁荣富强。具体表现:(1)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2)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同流合污。(3)加强自身修养,追求美好的品德。
2、研习1~7节
(1)这一层作者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的.话概括遭贬原因。
(2)面对遭贬,屈原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3、研习8~13节
诗中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据此,有人认为:面对强大的敌人,屈原妥协了。请同学们朗读后讨论。
三、欣赏品味
1、品味赋的写法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易于接受。如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品味比的写法
本文用花草禽鸟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还用打比方来说理。如用"鸟之不群兮"来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
四、布置作业
课后讨论:屈原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的精神影响到哪些后来人?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请将你的看法写成短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0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3章第一节第3小节第1课时
5)学时数: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使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表格处理软件(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加工,表达意图;熟练掌握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
技能性目标:根据任务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加工处理,使学生感受信息加工在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性,认识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优势。
情感性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互学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2、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中第一节《信息加工》中的第3小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信息加工需求确定,对信息需求有了明确的认识。根据教材及学生情况,我将本节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EXCEL表格数据的统计,要求掌握数据的.公式计算、函数计算、排序、筛选等数据统计方法。第二课时主要在第一课时已有的基础上,掌握用EXCEL进行表格数据图形化的信息加工方法。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3、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来源于农村中学,虽然很多学校都基本上配置了计算机房,但许多学校都未正式上几节课,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据调查,大部分学生从没使用过EXCEL,还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EXCEL是干什么用的。因此,课程设计要求要简单易学,从基础开始。
4、教学重点:
利用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公式计算、函数计算、排序、筛选等。
5、设计思路:
本节课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以任务、问题为牵引,让学生带着目的学习,并让学生一起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刚进行了第一次月考,大家都看到了成绩单,你们的成绩单是用哪种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呢?
2、展示两种不同的成绩单表现方式,并进行比较,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利用EXCEL进行数据管理。
学生作出回答。
比较两种成绩单表现方式,得出利用表格是呈现成绩单的方式。
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信息需求,选择适当的信息处理工具,能更好、更直观地完成任务。
让学生自己作出判断,进行选择更能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信息输入
对EXCEL进行简单介绍,说明信息录入过程。
打开EXCEL,新建EXCEL文档,录入学生成绩单。
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表格数据的统计
利用公式、函数进行计算,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
1、打开一个原始的成绩单表格(没有进行任何计算)。
2、演示EXCEL中的一般函数,说明计算原则。
3、演示对成绩单进行求总分、求平均分、排序、筛选等操作过程。
1、观看演示,讨论自己熟悉的函数的功能,掌握要领。。
2、动手实际操作。
1、直接传授知识,让学生对函数计算有一个明确的意识。
2、利用学生熟悉的数学计算方法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可以开拓学生思路,转换观念。
布置任务,合作学习
任务:打开已有的学生成绩花名册,利用公式、函数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平均分、名次排列。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互相协作完成任务。
任务延伸
任务:统计参考学生数并计算优秀率、合格率(要求学生自己寻找方法,并给予最先成功完成任务的一组学生额外上机奖励)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任务点评
根据学生的学习、操作过程,完成任务的时间、质量、合作情况做适当的分析。
学生可以进行互评,广泛交流,学习快捷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考察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如何利用EXCEL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加工,如数据的计算、排序、筛选等操作。学会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根据不同的信息选择方便有效的工具对其进行加工。
回顾所学知识
进一步巩固加深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分组教学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堂课还是存在不足的地方,学生基础不一样,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在课堂中,还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另外,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学生,没有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任务,可以让他们依着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深入的探究,或者请他们作为教师的助手,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至使这些学生思想开小差或者无所事事。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展示几个信息技术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教学
一、信息技术概念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1、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⑴语言的使用
人口超过100万的语言有140多种,其中汉语的使用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语言是英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有些语言则只为几千乃至几百人使用,如美洲的土著印第安语,中国的鄂伦春语、赫哲语。
⑵文字的创造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诞生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语言的起源,距今至少有上百万年,人类最早的文字诞生到今天,最多也不过五六千年。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⑶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印刷术,都是在我国印刷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印刷术和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它的发明和推广应用,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被称为「文明之母」。
⑷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电报:1844年5月24日,在座无虚席的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他那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操纵着他倾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人类历的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1912年“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后,发出电报“SOS,速来,我们撞上了冰山。”几英里之外的“加利福尼亚”号客轮本应能够救起数百条生命,但是这条船上的报务员不值班,因此没有收到这条信息。从此以后,所有的轮船都开始了全天候的无线电信号监听。
电话: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电话发明人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
电视: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和无数次失败之后,贝尔德终于用电信号将人的形象搬上了屏幕。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允许贝尔德公司开展公共电视广播业务。30年代以后,贝尔德又转向了彩色电视的研究,并有所成就。
⑸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第一代:1946-1956年。
第二代:1957-1963年。
第三代:19xx-1981年。
第四代:1982-19xx年
三、信息的发展趋势
⑴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⑵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⑶越来越来高的性能价格比。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小结
1、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
2、信息技术包含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3、不只有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它随着时代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有新事物的产生。
练习
1、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哪四个阶段?
2、计算机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3、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为我们服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2
说课课题:
《ip地址及管理》
说课者:
洋浦实验学校 刘蕾
课时:
1课时
一、说课标:
理解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知道ip地址的管理办法及重要管理机构。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了解了什么是二进制。前一课的教学,又使学生掌握了域名及其管理的一般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理解ip地址的作用、格式、分类、及ip地址管理的方式,并能利用ip地址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本课内容为后续章节中子网掩码、网关、dns服务器等的学习也起着铺垫作用,更为今后深入学习网络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观察类比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ip地址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践的衔接。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ip地址在网络中的'重要地位;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加强学生的甄别信息、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意识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新课程注重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质,课标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提高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本课把重、难点定为:
重点:ip地址格式(所有环节都在ip格式基础上展开。)
难点:判断ip地址类别;使用ip地址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说学情: 高二的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已经有很大发展,他们能从不同方面运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迁移能力增强。ip地址概念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是一个抽象的新鲜概念。但也有个别学生在课前就使用过ip技术解决问题。
四、说教法:从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来看,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生创造力发展的内在动机。怎样把“网络的ip地址”这个抽象的概念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使它不再枯燥,是教师在上课时首要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我首先用“网络故事”引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欲望。 “ip地址”概念教学中,采用课件演示、类比的方法,使抽象概念尽可能通俗易懂;再安排恰当的课堂练习、实践操作让学生分析、探究,更进一步的加深理解,自觉运用。
课堂上,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给个别学生增设“能力提升”实践题目。
五、说学法:
充分地感知教师创设的具体情境,并通过分析、比较法、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形成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ip地址的分类、管理”部分,用自学法,培养他们对未知知识的探索能力;
通过学生之间的独立分析、合作讨论、探索学习,在运用概念操作、尝试的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这样,学生不仅概念明确,智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六、媒体与评价:
媒体:
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件
评价分析:
采用过程性评价,即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可以进行评价,既可以针对学习内容评价,也可以是针对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时,要注重以激励为主,同时,还要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让学生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得到进步。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3
教案摘要: 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3、信息加工一般过程2、 4、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六、 人工加工方式的特点: 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不足:繁琐、容易出错、费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信息加工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加工精度。5、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①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②信息录入③信息加工④信息输出⑤信息存储6、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①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②基于
3.1信息加工概述
一、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知识,理解手工加工和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的异同,把握信息加工三种形态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
二、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中总结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四、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三种形态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从因特网,从网络数据库中获取信息,当我们要有效的利用获取的信息时,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工,大家把书翻到第40页,看一下开头的这则故事,引出信息的加工。
1、 信息加工的定义: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研究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加工?
①、避免真假混杂
②、有效地使用
③、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3、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2、
4、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六、
人工加工方式的特点:
所需工具较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不足:繁琐、容易出错、费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信息加工的时间,提高了信息加工精度。
5、计算机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①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者自编程序
②信息录入
③信息加工
④信息输出
⑤信息存储
6、计算机信息加工类型
①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
②
基于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③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总结:本节主要讲了信息加工的一些基础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内柔多是一些概念性,记忆性的内容,比较枯燥,在讲解时在尽量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解释,以求达到较好的效果。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4
学习目标
1、了解动画的不同分类方式。
2、学习如何制作二维动画以及相应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学习重点
制作二维动画的过程和方法。
学习难点
在制作动画过程中如何正确设置各种参数。
预习导学
1、从空间角度分类,动画可以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二维动画由画面组成,其构图方式以及文件格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果动画的画面是使用平面图形构成,则它被称为二维动画。如果动画的画面具有深度感,则它被称为三维动画。
2、二维动画的制作过程具有如下步骤:
(1)策划与构思:确定动画的主题和故事情节,并为各个元素制定草图。
(2)手绘原画:在绘制原画时,可以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或钢笔。这些原画将成为动画中每一帧的基础,所以需要认真绘制,确保其精确度和准确度。
(3)扫描与数字化:将手绘原画扫描成数字文件,以便使用后续制作工具进行处理。
(4)动画骨骼的设定:根据绘制的原画,通过制定动画的“骨架”,确定角色的比例和运动方式。
(5)人物动作设定:通过选择不同的画面并进行处理,来制定人物在动画中的动作。
(6)整体动画设计:为绘制的原画增添颜色、光效及音效,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学习以上知识,我们能够对二维动画的制作和相应的制作步骤有所了解。同时,我们还需要针对具体的动画项目,去深入研究和学习如何更好地运用相应的工具,发挥个人创意,制作出更优秀的二维动画作品。
二、比较两种动画制作方法
1、逐帧制作
2、中间帧自动生成
三、制作遮罩动画
在Flash中,可以使用遮罩层将下一层的内容进行隐藏,然后使用填充颜色、形状或文本对象使其显示出来。
演示并分析制作方法
5.2动画的制作(一)导学案
四、文件格式
1、fla格式
2、swf格式
【实践探究】
探究任务:制作遮罩动画
要求:
仿照课堂实例制作遮罩动画,并保存成swf格式。改变“背景”图层的形状,观察遮罩动画的效果。
【交流评价】
分享制作心得,探讨改进的方法。
【提交作业】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5
教学目标
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3、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
4、掌握一种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5、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6、了解信息素养内涵,加深对网络道德规范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病毒概念、特征及防治
难点:杀毒软件的使用
教学流程:
一、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自学课本P12)
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包含哪几个方面?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自学课本P13-15)
古代的信息技术
代表事物:手势、声音、形体动作,结绳记事、使用筹码,甲骨文,造纸术、印刷术,烽火、驿站、信鸽等。
近代的信息技术
代表事物:机械计算机、电报、电话、摄影技术、无线电广播、电视技术等。
现代信息技术
代表事物: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等。
3、信息技术展望(P15-P19)
了解科技最前沿: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机器人、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的实用化
二、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自学课本P126-128)
1、数字化与生活。
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主题,数字化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使用的移动电话,其制式已经全部有模拟方式转化为数字方式。
我们收看的电视节目,也基本实现了数字化,采用数字电视后,电视画面更加清晰,视觉效果更好。
数字化后的飞机订票系统和火车票系统,大大方便了大家的出行。
2、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化进一步带动了工业化。
信息技术的广泛的应用,促使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方面该买卖双方带来了相当大的好处,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还涉及商品本身,包括软件、书籍、照片、音乐、电影等,在信息市场上的商务运作。
电子商务网站的类型,主要有B2B,B2C,C2C等类型。(B代表公司,C代表个人)
如淘宝网,你有在网上购物吗?
3、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可以体现在政务信息化、社会事业信息化等方面。
政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之一,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转化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政务信息化设计财务、金融、公检法、党群等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社会事业信息化,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等方面的信息建设。
三、知识产权
1、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规定的人们对于自己创造或拥有的智力成果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成,包括相应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问题:我国关于保护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法律有哪些?
答:有关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自己参考网站学习。
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gov.cn/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你有在网上购物吗?
3、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可以体现在政务信息化、社会事业信息化等方面。
政务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之一,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转化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政务信息化设计财务、金融、公检法、党群等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社会事业信息化,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等方面的信息建设。
三、知识产权
1、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规定的人们对于自己创造或拥有的智力成果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成,包括相应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问题:我国关于保护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法律有哪些?
答:有关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自己参考网站学习。
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办公室.gov.cn/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cn/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cn/sipo/
2、保护知识产权
作为软件的使用者,应树立法制观念,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自觉使用正版软件,抵制盗版及未经授权的软件。未经软件版权人的允许,不得对其软件进行复制、修改、传播等非法操作,更不能进行商业性转让、销售等侵权活动。
除了不能使用盗版软件,我们不要购买盗版VCD、DVD光盘,也不要购买其他假冒名牌的商品。
判断一下做法是否合法:
1.小明上网下载一个了共享软件,并在多台电脑上进行安装。
2.小王购买了一张正版的windowsXP系统安装光盘,在家里的两台电脑都安装了该软件。
3.小王未经朋友小李的同意,私下把小李的论文发布在自己的博客上。
四、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
1、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寄生性:病毒往往不是以单独的文件形式存在,而是隐藏在其他文件中
传染性:病毒总是尽可能的把自身代码添加到其他正常的程序中,可以通过光盘等移动介质、网络等方式进行传播。
潜伏性:这样可以隐藏自己,有利于传播、繁殖。比如修改了一个正常的文件,保持该文件的长度和修改时间等属性不变,同时产生一种病毒的变体来隐藏自己,这样可以达到不易被人们发现的目的。
爆发性: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或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发作。
破坏性:被感染程序的功能失效,如程序被修改、覆盖和丢失等等,严重的会使计算机系统瘫痪,例如能毁坏硬盘系统使系统不能修复。
2、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些喜欢在网络上搞恶作剧的人(电脑黑客)编制的一些能够通过修改程序,尽可能地复制自身进去,进而传染给其他程序的,具有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程序。
简单地说,计算机病毒就是一种人为编写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
3、黑客是偷电脑的人吗?
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面对计算机病毒我们有哪些防治方法?
从三方面入手:预防、检查和消毒
采用一些专用的计算机杀毒软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计算机进行查毒和杀毒。世界上有能杀灭所有计算机病毒的杀毒软件吗?新的计算机病毒不断的出现,与病毒相比,杀毒软件永远具有滞后性,仅仅依靠杀毒软件并不能保证计算机系统不受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所以,对计算机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
(1)预防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请同学举例。
对重要的数据定期进行备份。可以拷贝到移动磁盘中,如移动硬盘、mp3等中,在不进行写操作是,应该进行写保护。一般病毒程序的传染都要经过写盘操作。
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光盘。一定要使用时,必须使用最新版本(病毒库)的杀毒软件进行查杀。
不要非法复制别人的软件。一些软件为了防止非法复制,采取在软件中嵌入病毒的错误手段。
对网络上下载的各种免费和共享软件,要先进行查杀病毒后在安装使用。最好从一些著名的网站上下载软件。
要谨慎处理收到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附件。如果一定要打开,则最好在打开之前要求对方确认。
在qq聊天的时候发过来的一些网址和文件最好不要打开,如果一定要打开,最好先确认。
(2)如卡巴斯基,瑞星、金山毒霸等杀毒软件。如何评价一款杀毒软件的好坏,可从查杀率、误报率、升
级频率、资源占用等方面去评价,参考课本P134页的练一练。下面同学安装一款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查杀病毒。如卡巴斯基6的试用版,体验查杀病毒和升级病毒库的.方法和过程。
5、信息的保护方法
作为普通网民,我们可以采取的网络安全措施有哪些?
1、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你的上网密码、身份证号码、真实姓名、电话号码等。
比如这些信息刚好是你设置qq的忘记密码的答案之类的,别人可以知道你的qq密码了。
2、不用单词作为上网密码,也不要保存密码,要经常更改密码
3、不要在网络上随便公布或留下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特别是注册用户的正式电子邮件地址
4、尽量不要使用qq之类的即使交流软件,因为它会暴露拥护的ip地址,被黑客利用而受到攻击
5、不要在支持htm语言的聊天室里聊天,以防黑客向你发送htm语句导致计算机死机
6、安装一个好的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升级
7、不要轻易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特别是电子邮件中的软件
8、不要让别人随意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软件;
9、及时安装计算机系统的补丁程序,赌住系统的漏洞。
五、信息素养(自学课本P136页)
1、什么是信息素养?
2、信息素养的具体内涵及内容。
3、网络道德文明
①网络的积极影响及产生的问题。
首先肯定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积极的、重要的影响。然而网络也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②既然网络产生了各种负面的影响,团中央为此制定了一个《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大家知道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吗?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四、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
1、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寄生性:病毒往往不是以单独的文件形式存在,而是隐藏在其他文件中
传染性:病毒总是尽可能的把自身代码添加到其他正常的程序中,可以通过光盘等移动介质、网络等方式进行传播。
潜伏性:这样可以隐藏自己,有利于传播、繁殖。比如修改了一个正常的文件,保持该文件的长度和修改时间等属性不变,同时产生一种病毒的变体来隐藏自己,这样可以达到不易被人们发现的目的。
爆发性: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或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发作。
破坏性:被感染程序的功能失效,如程序被修改、覆盖和丢失等等,严重的会使计算机系统瘫痪,例如能毁坏硬盘系统使系统不能修复。
2、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些喜欢在网络上搞恶作剧的人(电脑黑客)编制的一些能够通过修改程序,尽可能地复制自身进去,进而传染给其他程序的,具有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程序。
简单地说,计算机病毒就是一种人为编写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
3、黑客是偷电脑的人吗?
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面对计算机病毒我们有哪些防治方法?
从三方面入手:预防、检查和消毒
采用一些专用的计算机杀毒软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计算机进行查毒和杀毒。世界上有能杀灭所有计算机病毒的杀毒软件吗?新的计算机病毒不断的出现,与病毒相比,杀毒软件永远具有滞后性,仅仅依靠杀毒软件并不能保证计算机系统不受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所以,对计算机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
(1)预防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请同学举例。
对重要的数据定期进行备份。可以拷贝到移动磁盘中,如移动硬盘、mp3等中,在不进行写操作是,应该进行写保护。一般病毒程序的传染都要经过写盘操作。
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光盘。一定要使用时,必须使用最新版本(病毒库)的杀毒软件进行查杀。
不要非法复制别人的软件。一些软件为了防止非法复制,采取在软件中嵌入病毒的错误手段。
对网络上下载的各种免费和共享软件,要先进行查杀病毒后在安装使用。最好从一些著名的网站上下载软件。
要谨慎处理收到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附件。如果一定要打开,则最好在打开之前要求对方确认。
在qq聊天的时候发过来的一些网址和文件最好不要打开,如果一定要打开,最好先确认。
(2)如卡巴斯基,瑞星、金山毒霸等杀毒软件。如何评价一款杀毒软件的好坏,可从查杀率、误报率、升
级频率、资源占用等方面去评价,参考课本P134页的练一练。下面同学安装一款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查杀病毒。如卡巴斯基6的试用版,体验查杀病毒和升级病毒库的方法和过程。
5、信息的保护方法
作为普通网民,我们可以采取的网络安全措施有哪些?
1、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你的上网密码、身份证号码、真实姓名、电话号码等。
比如这些信息刚好是你设置qq的忘记密码的答案之类的,别人可以知道你的qq密码了。
2、不用单词作为上网密码,也不要保存密码,要经常更改密码
3、不要在网络上随便公布或留下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特别是注册用户的正式电子邮件地址
4、尽量不要使用qq之类的即使交流软件,因为它会暴露拥护的ip地址,被黑客利用而受到攻击
5、不要在支持htm语言的聊天室里聊天,以防黑客向你发送htm语句导致计算机死机
6、安装一个好的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升级
7、不要轻易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特别是电子邮件中的软件
8、不要让别人随意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软件;
9、及时安装计算机系统的补丁程序,赌住系统的漏洞。
五、信息素养(自学课本P136页)
1、什么是信息素养?
2、信息素养的具体内涵及内容。
3、网络道德文明
①网络的积极影响及产生的问题。
首先肯定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各种积极的、重要的影响。然而网络也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②既然网络产生了各种负面的影响,团中央为此制定了一个《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大家知道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吗?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高中教案11-24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1-14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1-02
高中教案信息技术荐01-16
(优秀)高中信息技术教案01-13
【优选】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2-27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1-15
[集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0-31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精品】06-05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模板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