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

时间:2024-07-24 09:10:32 二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优秀)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1

  教学目标:

  1、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感知角有大有小,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3、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2、引导学生画角,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教材第38页主题图,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指名学生汇报。

  师:你能从图中找出角吗?

  指名学生汇报,课件闪动角。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角及各部分名称

  (1)出示三角尺,请大家摸一摸三角板,看看有什么发现。(角有尖尖,角的两条边直直的……)

  (2)谁来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一看?(有学生只摸到角的顶点处)

  学生小组内讨论并互相指指看。(学生会指着两条边)

  (3)观察对比,知道角的特征。

  通过大家的想象和仔细观察,我们得到了许多的角,下面老师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课件的演示,看看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们把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想想,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一个顶点,两条边)

  我们指角的时候一定要把角的顶点和边准确的指出来。

  完成练习: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图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比一比,感知角的大小

  教师演示滑动角,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这个角,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点击课件)

  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吸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吸管合得越拢,角就越小。然后通过课件演示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使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3、学习画角

  (1)解决了那么多问题,那你能不能把角画出来呢?老师示范画一画,边画边说:先画一个顶点,从顶点起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顶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

  (2)学生尝试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指明学生说说怎么画的。

  (3)师:为了让学生能规范正确地操作,请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画角时除了纸和笔还需要什么;强调直尺。②画角时要画些什么,进一步巩固角的特点。

  (4)用课件演示画角的过程,交流画角的顺序:先画顶点再画边。运用动画的方式进一步强调画角时要用直尺。学生说画法,教师随之板演。学生练习画角,找出一些画得比较好的作品展示,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师:设计了数角的检测练习,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接着让学生指一指图中哪里有角。

  2、找一找自己身边的物体中哪里有角。学生从自己身边不同的物体表面上找出角,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四、课堂总结,内化提升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谈收获,从而达到内化于心的效果。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2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因此,可以说,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继续学习其他几何知识的需要。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知识的层次上,从由共性的角度(角的概念、各部分的名称)认识角,再到由分类的角度认识角,逐步深化学生对角的认识,进而为角的度量及其他几何知识的后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备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认识角(1课时)→认识角;画角

  认识直角(1课时)→认识直角;画直角

  认识锐角和钝角(1课时)→认识锐角和钝角

  解决问题(1课时)→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三角尺画角。

  2.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3.能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三角尺画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过程,提高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体验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主动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得到发展。

  备重点难点

  重点

  1.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用三角尺画角的方法和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

  3.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给角进行分类。

  难点

  1.理解判断角的大小的方法。

  2.掌握判断直角的方法。

  3.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结束

  回顾课程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会画角、做角,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习惯。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和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学具 :课件、手工纸、活动角。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上周五我们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在入队仪式上,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为一年级的同学佩带了红领巾(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要爱护国旗爱护红领巾)。出示一条红领巾在黑板上,从红领巾上有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对,三角形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中的一种。在三角形中你能找到什么?

  生:角。

  师:角也是平面图形中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角。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1、 师:角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校园中就有很多,不信你就试着找找吧!(多媒体演示:美丽校园的主题图。突出: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2、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找到了这么多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上也有角,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指出在物品上显出角)

  3、师:在我们的教室中也有角你能找一找,并试着把它找出来吗

  三、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指名指角。

  2、师:刚才通过同学们指的`角,老师明白了角的图形是这样的(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个是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3、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学生思考)哪位同学能将数学书上的角指给同学看看?

  4、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得吗?(师示范指角)

  5、师:请同学们从身边选取一个角,像老师这样来指一指。

  四、自主探究,创造角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创造一个角。

  2、学生用不规则的纸折角。

  3、集体交流自己创造的角,完整的指出每个角。

  4、摸摸你折的角有什么感觉和发现?

  5、学生汇报。

  6、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是角的边。

  五、动手操作,画画角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2、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课件演示)

  3、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六、游戏活动,比比角

  师:想玩游戏吗?我们就来玩一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1、师:变变变,把角变大,变更大。变变变,把角变小,变更小。

  2、小组内玩这个游戏,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3、指名汇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4、同桌两人把角张开同样的角度,看看会发现什么?

  5、生汇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6、师总结。

  七、巩固练习。

  课件演示;练习八中第7题。

  八、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4

  第一课时

  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

  建立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关系。

  教学准备

  情境图、三角尺、作业纸、圆片折好的角、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单元主题图:同学们,请你认真观察这个校园都有些什么?请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图中有正在锻炼的学生,正在踢足球的学生,还有拿三角尺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老爷爷,这些情景都与角有关。

  问:你能在校园里找到我们数学课上学过的图形吗?

  很好!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校园。其实,校园里还藏着一种图形你们瞧!(在主题图的钟面上、剪刀上、三角尺上呈现色线,表示出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人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名字吗?

  这些图形叫做“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结合情境,认识角。

  你们瞧!刚才那位老师的三角尺老师也有。谁上来指一指它的角在哪儿?

  在学生指角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告诉学生正确地指角的方法。

  大家手里都有三角尺,请拿出来。然后我们一起来像这样指一指,再用手顶一顶、摸一摸,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看来,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请你指出这些物品上有角吗?

  2、出示例1,让学生指角。

  大家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老师拿出实物。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这三个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在学生发现角的共同点的基础上,教师给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并得出结论: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课件出示)

  3、实际操作,丰富认识。

  昨天老师让你们准备的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请拿出来。下面请大家开动脑筋,想法用这些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都做完了吗?

  下面,老师有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要使你做得角和你同桌做得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得出叠合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老师也做了一个角,现在,请你想一想,要把你手中的角变得比我的角大,你该怎么办?

  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向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然后逐渐合拢活动角,并且认真思考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刚才我们用纸条做了活动角,你能用纸折出自己喜爱的物品吗?(老师对你折的物品有一个要求,就是你折的物品中要有角。)

  4、在生活中找角。

  同学们都很有创造力,而且也都正确地指出了角,值得表扬。其实啊!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面,就请你和同桌一起,在我们教师中找一找,看看那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5、画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角的顶点,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画成一个角。

  学生练习画角。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八第1、2题。

  引导学生完成。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下面谁来说说,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学具、教学准备

  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说说角有什么特点吗?

  要求学生拿出活动角学具做一个角。

  教师分别选取不同大小的三个角画在黑板上,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和边,教师一一板书。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与其它两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直角。(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一)教学例3。

  1、认识直角。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角吗?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直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问:刚才老师用三角尺上的哪个角画的直角。

  现在请你拿出你们的三角尺,找一找你们尺上的直角。

  (3)小结。

  每一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

  (4)你能用纸折一个直角吗?

  学生动手折一折。

  指出折出直角的学生说一说折直角的方法。

  2、判断直角。

  (1)怎样才能检验我们折的角是不是直角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教师讲解比的方法:先将三角尺上的`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看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没有重合在一起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就是直角。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检验自己折的角是不是直角。

  再让学生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二)教学例4。

  1、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你现在能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吗?

  全班评价小结:画直角难度比画一般的角要难一点,两条边的方向不能随便画,只能根据三角尺上直角来决定怎么画,强调直角符号必须是方方正正的,不要画成弧线。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40页的做一做第2题。

  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5、6、7、8题。

  (课件逐一出示,教师引导完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在认识角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能正确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学具、教学准备

  三角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复习: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直角,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角都是直角,你是怎样判断的?可是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角都是直角,(课件出示锐角和钝角)你瞧!这两个角是直角吗?和直角有什么不同?

  设疑:这些角,有的比直角大,有的比直角小,它们是什么角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角。(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认识锐角和钝角。

  (1)比一比。

  课件出示例5中的队旗和红领巾图。

  问:同学们这是少年先锋队队旗和红领巾,上面有这样两个角,老师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它们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教师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介绍并板书: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2)动手做角。

  强调学生做角时:一只手动,另一只手不动。

  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锐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锐角的大小一样吗?(锐角的大小不一样,但都比直角小)

  拿出活动角,做一个直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直角的大小一样吗?(一样)

  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钝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钝角的大小一样吗?(钝角的大小不一样,但都比直角大)

  (3)完成教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课件出示,说说是什么角,再连一连。

  提出问题:怎样验证?

  引出学生思考,得出:用三角尺的直角来验证。

  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如发现错误给予纠正。

  (4)教师小结。

  根据角的大小可以把角分为三类: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三、深入感知。

  1、认一认。

  认真观察你手中的三角尺,刚才我们知道了三角尺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那剩下的两个角是什么角呢?

  2、小结。

  每一个三角尺上都有两个锐角。

  3、完成教材练习八第9、10、11题。

  四、教学例6。

  1、提出问题:怎样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2、说说三角尺上的角。

  这两个三角尺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那剩下的两个角是锐角。

  3、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

  相互交流,看看其他同学是怎么拼的。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5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包括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以及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第64~66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学习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第二段,第66~68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学习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借助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的直观认识。

  学生对角的已有认识主要有两点:一是动物头上长的坚硬的骨状凸起物,如牛角、羊角;二是物体的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如墙角、眼角。这些经验既是建立角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但如果处理不当,则也可能成为理解角的数学概念的障碍。教学时,要注意四条:第一,选取典型的物体,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上的角要尽可能符合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如,教材中选择的张开的剪刀、五角星、三角形纸片、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夹角等。第二,及时从物体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并明确指出:角是图形,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的。第三,利用对角的初步认识在生活情境中找角时,要指导学生从顶点起依次指明角的两条边。第四,在找角的`过程中,要及时帮助学生明确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概念的区别。如,牛角不是数学上所讲的角,眼角也不是数学上所讲的角。

  2.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

  这部分内容安排的三个“试一试”都是动手操作做出一个角。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体会角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认图形的个体经验,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要为学生必要的操作材料,或给学生适当的提示。如,你能用纸折出一个角吗?你能用小棒摆出一个角吗?你能用老师给你的两根硬纸条钉成一个角吗?此外,教学时还要通过及时的交流,让学生指一指做出的角,并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

  3.采取有效措施突破角的大小认识上的难点。

  由于学生没有学过有关射线的知识,所以在比较角的大小时,不容易正确把握影响角的大小的因素,进而产生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教学时,可以按以下两个步骤引导学生逐步明晰认识:第一,通过观察实物或图形,知道角是有大小的;第二,通过进一步的活动,使学生体会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如,每人分别准备两根长短不一的硬纸条,要求做一个活动角,同桌两人比一比,谁做的角大,谁做的角小;进一步要求学生想办法,使同桌两人所做的角变得一样大;最后要求同桌两人把所做的角再变一变,使边短的角大,边长的角小。

  4.通过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正确表象。

  认识直角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作准备。有没有借助工具判断直角的意识,能不能准确地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是检验这部分内容学习情况的重要标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有次序地经历如下的过程:第一,从典型物体上抽象出直角的图形,介绍名称和直角标记;第二,根据对直角的初步认识,鼓励学生找出更多的有直角的物体,以丰富感知;第三,动手折直角,在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直角的特征;第四,比较不同直角的大小,使学生认识到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第五,根据获得的认识,想办法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5.与直角比大小是辨认锐角、钝角的基本方法。

  教材第67页,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的基础上,安排对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主要应借助对直角的认识,让学生形成关于锐角和钝角的正确表象,而不涉及对相关概念的定义。教学时,可以按以下步骤引导学生去认识:第一,观察教材的三个钟面,提出:哪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形成的角是直角?第二,让学生比较:剩下的两个角,哪个比直角大,哪个比直角小?第三,结合图形,揭示锐角和钝角的含义。第四,组织判断练习,如第68页第4题。第五,让学生按顺序排列直角、锐角和钝角,并简要说明理由。

  6.瞻前顾后,在练习中拓展已有知识,并为后续学习服务。

  第66页第2题,让学生数一数给出的每个图形中各有几个角。通过练习,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而且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认识相关的平面图形。第68页第45题,让学生在一组四边形中,找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能为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作些孕伏。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6

  教案背景:

  日常生活中,往往把动物头上凸出的部分或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称为角,如牛角、墙角??而数学里的角是一种平面图形。要防止两个概念的混淆,避免生活里的角干扰数学里角的概念的形成。为此,教材所联系的实物都是很薄的,它们的厚度不会引起注意,便于学生在实物的一个面上寻找并指出角。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以及第65—66页的“想想做做”第l—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能创造性使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作角. 教学难点: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活动角的模型;制作角所需要的一些材料和工具(纸若干张、剪刀、扇子、钟面、毛线、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活动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孩子们猜图形图案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老师从袋里取出图形,但只露出这个图形的一小部分,请你猜猜这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形?依次出示(边猜边贴在黑板上)这是什么图形呢?

  生:长方形!

  师:这个呢?

  生:正方形!(注意此处只出示含有角的图形,圆形等不参与讨论)

  师:小朋友们,再看看这是什么图形?这位同学你来回答。

  生:这是三角形。

  师:为什么叫三角形呢?

  生:因为它有3个角。

  师:你能上来指给小朋友们看吗?(学生上讲台指指出3个角。)小朋友们可以跟着一起数。她指的对吗?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朋友——它就是刚才我们所认识图形当中的共同的组成部分——角!

  3.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

  (一)抽象角——观察感知,建立表象。

  1.师: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多啦,你能找出哪些物体上有角吗?找找看!(出示课件,辅助学生找到剪刀上的角,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角,以及红领巾上面的角)

  2.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实物上的角搬下来,并画在纸上,就成了下面的图形。(多媒体抽象出角)师指出:像这样的一些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角。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看到这么多角,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摸一摸?这位同学你上来摸一摸。(学生摸角的顶点和边并说出摸的感觉)。师板书画出角。

  师:同学们啊,通过认角我们发现了角的一些共同点,谁能帮助老师总结一下角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对!同学们说的很好!角的共同点就是:都有一个点和两条直直的边。(并出示课件)要求同学们齐声朗读这一句话。顺势指出尖尖的顶部叫做角的“顶点”,从顶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并板书。

  4.找一找:在你的周围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5.现在大家闭着眼睛想想角形状。

  (二)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听说我们今天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呢,那它们到底是不是角呢,请看大屏幕。插入小练习,下列图形是角的在( )里画笑脸,不是角的画哭脸。

  1.学生判断思考,哪些是角,对于反例只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

  2.继续看,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三)自主探究,动手画角;

  1.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画一画角呢?这位同学你上来画。(老师给出提示:先画顶点,后画边。伴随同学画角的过程,老师点出画角的口诀: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后画边。并引导同学们熟记此口诀。点出角的各部分名称,老师再板书一次。

  2.插入小练习:下面各图中有很多角,请同学们数一数有几个角。

  (四)提供材料,操作内化;

  1.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做一个角?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材料:小棒、皮筋、钉子板、吸管、彩条、圆片??请学生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自己做一个角,并指一指它的顶点和边在哪里,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看哪一组在相同的时间里做的多,做的好。

  2.全班展示交流: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角,顶点和边在哪里。并鼓励学生心灵手巧,想出了各种方法做出了不同的角。

  3.提出疑问:这些角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引出角是有大有小的。

  4.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活动角有什么特点?如何把角变大变小?通过把角变大变小,思考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有

  什么样的关系?

  5.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开越小,角就越小。让学生举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实物的角也是利用活动角的特性制成的。

  (五)比大小——自主探索,意义建构。

  1.请同学们也用你的活动角转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角,放在桌上,和同桌的小朋友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哪一组来汇报?(先选一组差异大的)问:你们是怎么比较的?

  (再选一组差异小的)问: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老师也不知道了。怎么比呢?你们能帮帮老师吗?

  生:把它们合在一起。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我们可以把两个角重合在一起,看张口大的角就大,张口小的角就小。

  2.多媒体出示四个钟面

  师:看,四个钟面中时针和分针争论起来了,他们都说自己形成的角大,小朋友,你们觉得呢?指名学生口答。(媒体放大显示)

  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3.剩下的这两个钟面上的角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

  你想怎样比较?动动脑筋,打开钟面作业纸,在小组里讨论。

  师巡视指导。

  4.哪一组先来汇报你们研究的结果?跟大家说说你们这组是怎样比较的。学生演示,教师用媒体演示。

  5.你们觉得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有什么意见吗?再问: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比较方法?

  6.插入小练习: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大的画“√”。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三、学生总结角的特征。

  四、展示生活中的角。多媒体展校园里美丽的角。

  五、总结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学会这些知识的?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六、课外作业

  数学书第65—66页的“想想做做”第l—4题。并完成《随堂练习》后的相应内容。

  七、板书设计:

  认识角

  角:一个顶点,两条边。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我先引导观察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再利用课件演示将物体上的角抽象为数学上的角,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角的表象,最后通过找角——搭角——做角——折角等一系列具体化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通过活动体验自主建构对角的特征的理解。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未知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准备

  课件,钉子板、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抽象出角的图形

  1.创设情境,直观认识角。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手工吗?星期天,小明和小红也约好在家做手工,快到3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口答。(小明剪了一个五角星、小红折了一个三角形)

  为什么叫五角星和三角形呢?(有5个角和3个角)

  桌上还有哪些东西呢?(正方形纸、剪刀等)

  在小组中相互指一指、说一说它们的角在哪里。(学生拿着实物在小组中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谁愿意来指出剪刀上的角?(教师注意指导正确的指角方法)这圆溜溜的钟面上有角吗?(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的角)依次指出其他物体上的角。

  2.电脑演示,由实物抽象出角。

  谈话:像刚才小朋友说的剪刀叉开的地方,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图形,三角尺上的这些图形都是角。(课件演示角的抽象过程)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出示课题)

  3.揭示角各部分的名称。提问: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有相同的地方吗?(有两条直直的线,而且两条线有一头是接在一起的)

  介绍: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角的边。(电脑出示名称)

  两条边接在一起的点就是角的顶点。(电脑出示名称)

  让学生找出剩下两个图形的顶点和边。

  小结:角有()个顶点和()条边。

  4.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是角的指出它的顶点和边,不是角的说出原因。

  (2)找生活中的角。

  谈话:同学们,除了我们刚才认识的一些角以外,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的面上也有角,你能来说一说吗?

  学生观察,找角,全班交流。

  [评析: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先在实物上找角;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抽象出角的图形,让学生感知角的特点,符合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一般规律,体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在己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再回到生活情境中,在周围的物体上找角。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表象积累,而且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观察比较,感悟角的大小

  1.做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谈话:小朋友说得多好啊!这么多物体上部有角,那想不想自己来做个角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想出好办法做一个角。(学生小组内动手做角,教师巡视指导)

  各组汇报交流。(可能有用纸折、用小棒搭、在钉子板上拉,还有用塑料条做等方法)

  谈话:仔细观察一下刚才做的角,你发现了什么?(有的角大,有的角小。)

  教师拿出一个活动角,你有办法把这个角变大一点吗?变小一点呢?(重叠比一比)

  那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引导学生意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评析:在初步认识了角之后,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拉一拉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角的特征,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初步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感知角是有大小的。]

  2.比较角的大小。

  (1)课件出示4个钟面。

  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不同的角。(电脑出示4个钟面)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隐去第1个和第3个钟面,剩下第2个和第4个钟面。提问: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你还能一眼看出来吗?请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该怎样来比较。

  交流各组的方法,可能有下面两种。

  第一种:数格子。

  第二种:用活动角做比较的工具,将活动角拉成与第一个钟面上的角一样大,再把它放到第二个钟面上,得出第二个钟面上的角大。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比较过程,让学生知道可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你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吗?请想一想,试一试。(学生探索讨论后组织展示交流)

  [评析:教师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直接判断角的大小,然后制造认知冲突,想办法比较两个大小不明显的角,再演示教材上的比较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学习了新的比较方法。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展了数学思考。]

  三、组织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回答。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各自在书上填写。

  提问:观察每个图形中边与角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在小组内交流。

  提问:你能说说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总结

  谈话:这节课,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通过与周围同学的密切合作和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谁想说一说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评析:认识角后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申巩固了知识,积累了活动经验。]

  总评

  1.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找一找、指一指、做一做、比一比,在各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

  2.巧妙运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初步认识角时,教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先在实物上闪动角,再去除实物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出角的本质属性,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了角的表象。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8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重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

  2、用尺画角

  教学仪器与媒体多媒体课件,角的学具、一张长方形的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38-40页中的例题及其练习

  一、情景导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完以后,出示红线标出图中的角。由此引出课题:“角”

  二、教学例1

  1、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有角。学生说完以后从其中的三种实物(吸管、剪刀、水龙头)中抽取出角(锐角、直角、钝角),让学生认识。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学生用学具自己动手做角。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自己动手做一个角,并指出哪是角的顶点?哪是角的边?

  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的纸说:请同学们指出老师手中的纸上的角。

  学生指完后师说:其实除了这四个角以外我还可以用这张纸做出其他的角,你能吗?

  学生动手操作并出示自己做成的角

  三、教学例2

  下面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么样画角。教师示范。画角时教师要注意强调两边的画法。(方向)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角。师巡视

  四、练习

  教科书练习八1、2、3题。

  小学数学第三册教学案

  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二)课型新授案序8

  教学

  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重点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大小的比较

  教学仪器与媒体一张空白的纸、三角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内容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40-41页中的例题及其练习

  一、教学例3

  1、微机出示例3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角,并观察一下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学生边说,教师边用微机把图中的`角用红线标出,并在黑板上画出直角。然后再让学生观察。

  2、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空白纸动手折一下,看怎么样才能折出直角?学生活动

  二、教学例4

  1、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观察一下三角板上有没有你认识的角。学生观察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小组讨论:三角板上的直角有什么用途呢?

  3、交流汇报。当学生提出用三角板来检验直角时,教师要在学生说完后对于比的方法加以说明。

  教学环节内容

  师生活动修改意见

  3、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板画直角。

  师:你们能不能用三角板画一个直角?下面自己动手试一试。学生画时,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三、练习

  1、练习八的4-6题。2、第7、8题

  3、生活中的数学。

  这里可以学生根据图中的提示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哪些地方用到角?什么时候会用三角板画角?

  4、回家以后找一些角,并用三角板量一量是不是直角。

  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课型新授案序9

  目标7、让学生认识角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9

  教学要求:

  ⒈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⒉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⒊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能创造性使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作角;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

  活动角的模型;制作角所需要的一些材料和工具(纸若干张、剪刀、扇子、钟面、毛线、小棒、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引入新课

  ⒈创设情境:教师出示孩子们熟悉的图案--五角星、三角板图案,让学生亲自把它剪下来。

  并用手摸一摸,通过触觉体验,五角星、三角板上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⒉前馈交流: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角”已经有哪些认识和了解?

  ⒊揭示课题:“认识角”。

  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

  (一)抽象角--观察感知,建立表象。

  ⒈演示观察,正确感知

  教师在多媒体上动态演示角的形成过程(由实物状--抽象图)。

  例如从剪刀、扇子、钟面等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形状(学生可以先想象出角的形状,再抽象形成几何图形--角),并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⒉举例内化,丰富表象。

  ⑴指一指:你能指出下面物体表面中的角在哪里吗?并指出角的各个部分。

  电脑出示图片,如:吊车、房屋坡面、游乐转盘、路灯架、滑滑梯、楼梯等。

  ⑵找一找:在你的周围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学生活动:请学生在自己身边、周围的物体(如,钟面、扇子、剪刀、桌面、书本、黑板等一些物体)表面上寻找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在哪里。

  ⒊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教师出示一些具有本质特征的、肯定的和非本质的、否定的图形,让学生在变式中观察比较、判断思考,哪些是角,对于反例只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有些图形并且是遮住一部分的,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制作角--提供材料,操作内化。

  ⒈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⑴独立尝试。请学生合理选择自己身边的材料亲自做几个角。

  ⑵合作交流。小组合作交流制作方法,比一比哪一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要求小组内交流时说清楚是用的什么材料,是怎么做出来的?

  ⑶展示成果。

  学生汇报介绍本小组共同合作研讨出的方法,交流时教师要注意有效进行教学调控,动态生成,随机及时地针对错例加强反馈指导;组织学生互动交流评价反思,相互启迪、共同发展。学生的方法可有:

  ①折纸张的方法: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一个角;

  ②搭小棒的方法: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

  ③拉牛筋的方法:在钉子板上用牛筋拉出一个角;

  ④搭铅笔的方法:用两枝铅笔搭在一起,可以做成大小不同的角;

  ⑤拉毛线的方法:用身边的一根软毛线拉紧为成一个角;等等;

  ⒉肢体动作,强化感知。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身体部位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几个大小不同的角,组织交流欣赏评价。学生可能有用做广播操的动作、用腿部的运动、用手臂的动作等表示大小不同的角。

  (三)比大小--自主探索,意义建构。

  ⒈动手操作,感悟体验。

  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来理解体验感悟角的大与小。通过做钉成的活动角、钟面上、剪刀上、扇子上形成的角的模型等操作活动感悟体验生活中有许多大小不同的角。

  ⒉引导观察,直接比较。

  教师出示几个钟面上的角的形状,请学生直接观察、比较、判断,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⒊自主探索,诱发思考。

  ⑴创设冲突,引发争论。

  教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两幅钟面图上形成的角,判断这两个角谁大谁小?

  学生的意见可能不统一,会有争论。

  ⑵启迪思考、合作交流。

  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能够正确比出它们的大小?

  学生独立思考后请学生小组内交流比较的方法,鼓励学生探索会用多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全班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倾听他人的发言,并及时反思调整自己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在合作互动中促进交流、学会学习。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用活动角的模型重叠比、②用纸折出一个角去比划、③用三角板上的角去直接比、④或用数分针与时针之间占有小格的多少来比较,等等。

  ⒋实践比较,迁移内化。请学生用纸折出几个角,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综合应用拓展,迁移延伸。

  ⒈综合应用。

  ⑴课本上第75页的想想做做的第2题,“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⑵第76页的第3题,下面的图形各是几条边?各有几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⒉拓展欣赏。

  多媒体播放上海黄浦江上的一座斜拉桥--南浦大桥的画面,介绍上面的角。

  板书设计: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识别角有大小,学画、能识记理解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初步体验空间与图形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经历活动,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的概念。

  教学难点:经历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

  一、链接生活,引入新知

  1、板书 “角”。

  师:大家认识这个字吗?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或者说说生活中你在那里看到角?

  2、出示实物图:(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正方形等)

  指角:指一指你认为的角在哪里?有什么感觉?

  画角:能画出你心目中的角吗?说说你画的角是怎样的?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件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出示剪刀、三角形、钟面三个图片)。学生指一指。

  接着出示三角尺

  师: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角尺,谁找到角了吗?(生找)在大家努

  力下,一下子在三角尺上找到了三个角。 生活中的角往往穿着漂亮的外衣,那么数学上的角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上的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师:让我们把生活中的.角,脱掉漂亮的外衣,看看它的样子。(课件演示)

  学生做完后,教师收集。再评价。

  (二)画角

  1、教师示范画

  师: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但是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样子,还要把它绘画出来。画角,应该画什么(顶点边),

  对,有什么要画什么?现在老师有个小小请求,请大家指导老师先画一个角。

  师:你们说,我来画,先画什么?(顶点)接着画什么?边,老师把尺子摆好,问:从哪儿开始画?(顶点)对,从顶点开始沿着尺子的边画一条直直的线,画好了吗?

  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画出一个你心目中最漂亮的角吗?

  2、学生试着画角。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几个小朋友的作品。(评价生作品)

  (三)、比角

  1、搭一搭

  如果老师给你两根小棒,你能搭出一个角吗?试一试,指出你搭的角的各部分名称。

  展示学生的作品.(两名)

  比较两位同学的作品,说出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比一比

  (1)、刚才我们在钟面上找到了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不停地转动,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

  (2)、(出示三个钟面)

  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3、做一做

  (1)、今天老师用图钉作角的顶点,硬纸条作角的边做了一个角。你能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和老师比一比.再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小的角。

  怎样使角变大,怎样使角变小?

  通过做角,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板书)

  (2)、角的大小变化,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例如我们在做手工时,合拢剪刀,角就(变小),夏天,打开扇子,角就(变大)。课件演示 (3)、这里有两个角,你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

  为什么?怎样证明?(课件演示重叠法)

  说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七)、剪角

  1、课件:剪一刀,是不是剩两个角?

  2、课件:剪一刀,剩几个角?

  三、回到生活,拓展新知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11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是第二学段进一步学习角和其他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的基础。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板认识直角,会用直角符号把直角表示出来;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用直角符号把直角表示出来;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教法:

  情景导入、谈话。学法:讨论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三角板、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一)教师活动:

  谈话: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许多物体,他们的面的形状是不同的,像黑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2)游戏中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3)红领巾的面呢?

  (4)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平面图形--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学生活动:

  生:长方形

  生:正方形

  生:三角形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情景图:同学们,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现在请你拿出三角板、钟面等物体,在小组中互相指一指、说一说他们的角在哪里。

  (3)教师正确指导指角的方法。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板书

  >

  (5)学生观察情景图。

  说情景,并在图中找角

  (6)学生小组中合作学习。

  (7)学生指角,感受角。(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角的特点和形状)

  (8)学生利用三角板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做角、感悟角的大小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想办法做一个角好吗?

  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小组内动手做角。(放轻音乐)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所做的角展示看。

  ∠∧∨>∟⊥

  四、组织练习,拓展延伸

  1、请你找出我们周围物体面上的一个角。(让学生走出座位自己找找生活中的角,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2、请你说出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明确角的特性)

  3、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来做一个角。(动手做角,让学生更加懂得角的特性)

  4、自主练习2。

  5、请你数出下面图形共有几个角。

  学生边指边说

  生:顶点、边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五、全课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1、学生谈收获。

  2、你们的收获真不少,其实我们的身边到处有数学知识,希望你们课下多观察,将得到的收获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吗?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通过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导入新课,将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之上,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认识角后,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积累活动经验。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12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84—85页的例题以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能力目标: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

  (3)情感目标: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回忆上学期我们认识的图形有哪些?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角,角喜欢和我们玩捉迷藏,这节课我们就把他找出来。(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师:出示例题图,小明和小红他们在忙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他们在干什么?(做手工)手中和桌面上有哪些物体?

  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生说,师课件闪现)

  师: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过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

  呢,想知道角的样子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

  师: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

  师:(电脑说)这些图形都是角,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同桌交流交流。 师:现在我们伸出手指画一画角,好吗?

  师:出示三角形上的角和钟面上的角让学生上台来指一指。

  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角的边。我们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这就是角的标记。

  (二)画角

  现在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画一个角呢?老师也想画一个角,谁来给老师指挥一下。

  边

  顶点

  边

  师:咱们看看黑板也来说说,这尖尖的点是角的?

  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角就在这儿)教师比画。

  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谁来说说,全班一起说说好吗?(教师板书)

  (三)搭角

  师:同学们想不想搭一个角呢?(四人小组搭角并说说各部分名称)

  师:汇报,搭角时你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辨角

  师:我们现在都认识了角,那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这些图形到底是不是呢?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

  (四)数角

  师:翻开书85页,请同学们做一下第二题。

  角其实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现在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

  (五)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说给同桌听。

  师:你找到角了吗?

  师: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六)比一比角

  师: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但是我们不仅认识了角还找到了角。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角的大小。

  出示三个钟面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大小。

  生齐声说:第一个角最大,第三个角最小。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一)制作活动角,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注意安全。

  (生独立做角,有困难的,师引导同桌之间互相帮忙) 师:你能指一指自己做出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生指)

  师:现在看看你们的本领大不大?听要求:你的角和我的角比较一下谁的大谁的小?你是怎么比的,请学生上台来演示一下。

  生:顶点对齐,一条边也要对齐在比较大小。

  师:厨师一把折扇和一把剪刀,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变化情况,角是怎样变化的?用手比一比。

  生:叫慢慢变大慢慢变小。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张口大小有关。

  (二)折角(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动手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师: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该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该怎么做?

  (3)学生思考——动手折——展示。

  四、课堂总结

  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角,你知道角长什么样吗?如果你是角,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自己?

  五、布置作业

  1.剪角,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比比谁的角剪法多?

  2. 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今天所学到的本领,找出生活中物体上的角,并指给他们看,好吗?

  六、板书设计

  认识角 边

  顶点 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13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准备:三角尺、活动角、学具盒:小棒、活动角、圆形的手工纸、吸管、剪刀、钉子板

  学具准备:三角尺、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出示五角星,引出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认识角

  1、画角,反映最初心中的角

  (1)同学画角

  (2)老师画角

  2、摸角,体会数学世界的角

  (1)摸三角尺上的一个角,感受角的特点。

  (2)寻找小朋友画的角、老师画的角和三角尺上的角的共同点。

  (3)揭示:顶点、边的名称。知道“角有( )个顶点,( )条边。”

  (4)练习:想想做做1

  3、找角,发现身边的角

  (1)寻找生活中的角。

  (2)寻找平面图形中的角。

  (3)想想做做2。

  (4)想想做做3。

  4、做角,用身边材料创造角

  (1)小组活动

  (2)小组汇报。

  三、比较角的大小

  1、出示四个钟面。四个钟面上,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2、比较2、4的两个钟面上角的大小。

  3、汇报方法。

  4、小结比较方法。

  5、练习:想想做做第5题。

  四、感受角的作用。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14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初步认识角,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和空间想象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角的正确表象的形成,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吸管、圆形纸、活动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板书:见到角这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

  预设:

  1、三角形

  2、动物的犄角

  3、几角钱

  4、墙角、桌角

  5、你想了解角的哪些知识?预设:角的种类、大小、组成。

  6、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角的初步认识,来解决你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经验中引入角,并让学生提出关于角的知识的问题,在问题引领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出角,完善“角”的表象

  1、出示三角板:请生指出三角板上的角。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指角时,都会指一个点,我借助课件,脱去角的外衣,使学生发现他们所指的角变成了点,不是角了。

  2、那角在哪儿呢?想想你心中的角什么样?谁能再指指角吗?学生再次指角,引出指角时要摸出角的边。让学生同桌摸出三角板上的角,感受到角有一个尖和两条边。

  3、借助课件,指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

  4、脱去角的外衣看到角。

  5、同桌指出学习单上物体的角,然后每人在自己的学习单上描出一个角,再全班汇报交流,检查所指的角对不对。

  6、借助课件,指出物体表面上的角。

  7、去掉角的外衣,抽象出角。

  8、老师把记在纸上的角张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后,运用动作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的动作语言的表达与静态图形特征的不一致,引发他们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对原有认知的不满,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改变原有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一次引发他们的观察、思考、把角的表象印在头脑中。让他们在经历错误中不断完善认识,正确建构了“角”的表象。

  三、创造角,体验角的特征

  (一)角的组成

  1、出示学具:小棒、吸管、毛线、圆形纸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一小组),每人任选桌上一种学具创造一个角,然后小组同学交流,你用什么怎样创造出了角。

  2、谁来把你们小组创造的角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1)用两根小棒创造的角,要追问为什么头儿往一块对?突出角的尖。

  (2)用吸管创造的角要折,也是要折出尖。

  (3)用线创造的角为什么要请人帮呀?如果这个线不拉起来边不直,突出角的边要直

  3、提炼角的特征:仔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4、师先借助三角板边摸边说角的组成。然后请学生边摸边说角的组成。

  5、及时巩固角的概念判断,并说明理由。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设计意图:学生使用学具创造角的过程中,把握住角的'本质特征,建立了“角”的表象。

  (二)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关系

  1、游戏:小组比赛,哪组创造的角最大。

  规则:用黑板上长短不同的磁力贴摆出最大的角。

  先确定谁先选,然后比赛,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出示:小儿歌巩固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想知角的大与小;要看开口不看边。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了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

  四、强化特征,体验画角

  (一)画角任务单

  任务一:试着画一个角,然后跟小组内的同学说说画角的步骤。

  预设学生画角的方法:

  生汇报画角的步骤:

  生1:我先画一条线,再画一条线。

  生2:我先画一条线,再从它的一端挨住,画另一条线。

  生3:我先画一个顶点,从顶点出发,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

  任务二:试着画出3个不同的角。

  设计意图:在画角中巩固了角的组成,强化了角的特征。

  (二)给角起名:

  为了方便叫角,我们可以给他们起名字。

  1、我们怎么标注角的名字呢?从一条边到另一条边画一条弧线,要离顶点近一些,最后在弧线的旁边写上它的名字。(在黑板上标注)

  这个角读作:角1(板书)

  2、一般我们除了用数字给角起名字,还可以用字母,比如:角A,角B等3、角有了名字,我们怎么记录呢?数学讲究简洁,对于角,我们除了能用文字表示它,还能用符号来表示。

  表示角的符号“∠”。这个符号与<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呢?那么这个角就可以记作:∠1(板书:写作:∠1)

  4、给你刚才画的角起个名字吧?把读作和写作写出来。

  设计意图:学会记角。

  五、回归生活,深化认识

  1、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你们发现了吗?指名说一说。

  2、欣赏角角不仅在数学中被应用,在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1、认识角。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1、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会比较角的大小。

  学具教具准备:

  钉板、皮筋、彩纸、硬纸条、折扇、剪刀、三角板、钟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再过几天就是小明的生日了。星期天,小红和小华相约在一起做一些漂亮的手工作品送给小明作生日礼物。瞧,他们做得多认真啊!(出示主题图) 桌面上有很多物品,仔细看,这些物品上有没有我们以前认识过的图形啊? (闹钟的面是圆形、纸工袋的面是长方形) 这些物品中还藏着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同学们想不想认识它?(出示剪刀、三角板、闹钟图) 评:教师创设小明过生日这一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 在观察各种实物图形的基础上 ,教师的一句简短的问话这些物品中还藏着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同学们想不想认识它?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角的特征

  1、认识角。 到底新朋友藏在哪儿呢?(拿出剪刀,开、合)剪刀的开口就形成了一个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角。(电脑闪现) 三角形纸上也有角。(拿出三角形纸指)三角形的这里也是一个角。(电脑闪现) 剪刀、三角形纸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钟面上哪儿能找到角呢?(拿出实物钟,转动指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能形成一个角。(电脑闪现) 我们一起来看这三个角。(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 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有什么特点呢?(相交于一点,两条边都是直的)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画角。 角怎样画呢?画的时候,我们先画一点,这是它的(顶点)再从顶点画一条很直的线,这是它的(边),再从顶点起往不同方向再画一条边。这样,(用手指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就是角。

  评: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教学时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剪刀、钟面、三角形纸等实物上找角,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仔细观察屏幕,利用多媒体动感演示,抓住角的本质属性,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再通过观察角、画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特点。

  3、找角。 (1)拿出三角形纸。在这个三角形里我们已经找到一个角了,你还能在这个三角形里找出其它的角吗?(个别上来指一指,说出顶点和边) (2)不仅在剪刀、钟面和三角形纸上能找到角,生活中还有物体上也有角,你能在你身边找一找、摸一摸,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吗?(自由说一说,全班交流) (3)看到小朋友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角,老师也想参与进来,欢迎吗?(出示金字塔、高压电塔、五角大楼等图片)你们想看哪一幅图?(逐一出示,稍作介绍,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角) (4)小结:生活中藏着很多角,只要做个有心人,还能发现更多。

  评:在初步认识角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找身边的角,再让学生欣赏金字塔、高压电线杆、五角大楼、战斗机、桥梁等物体中的角,使学生了解到建筑物上、艺术品中、军事武器及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角,学生不仅深化了对角的认识,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的思想。

  (二)做角。

  1、提出要求:老师给每组发了一些材料:有小棒、皮筋、钉子板、纸条、图钉、彩纸等,请组长带领,小组合作用这些材料做角,并且指出所做出的角的顶点和边。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做得多、做得好,并且说得好。

  2、汇报交流,展示各组作品。

  3、小结:同学们可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种做角的方法,虽然它们材料不同,大小不同,但他们表示的都是――角。

  评: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存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直观感知角的基础上教师又提出明确的做角要求,在小组同学合作下,通过拉一拉、拼一拼、搭一搭、折一折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特征,在合作交流中认识到做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汇报、展示,也使教师了解到学生对角的认识程度和掌握情况, 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三)角的大小。

  1、拿出学生做的活动角,慢慢拉大一条边,问:现在角和刚才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大了)继续拉大,问:现在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得更大了) 慢慢合拢一条边,问:现在角有发生什么变化了?(变小了) 小结:看来角是有大小的。那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

  2、出示四面钟,你能看出钟面上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为什么? 那么2、4号钟面上的角哪个大呢?(学生出现争论) 究竟哪个角大,你有什么好办法判断出来吗?小组里商量一下。(提醒:看看你身边有没有什么可利用的工具。)

  3、交流汇报各小组想法。(数格子,用硬纸条做的角比,用纸折出的角比)

  4、结合学生回答,教师重点用电脑演示书上介绍的重合方法。

  (四)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1、刚才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角,那么角在我们生活中究竟有什么用呢?

  2、出示挖土机工作图、学生用指甲钳剪手指甲动态图,先让学生明确角在哪里,再仔细观察,说明角的大小变化有什么用。

  3、除了这些,你还找出一些角的大小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吗?(小组交流)

  评: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教师出示挖土机工作时的场景录象、剪指甲时指甲剪的运动过程等让学生看到,由于角的大小变化解决了实际问题,由此更进一步了解角在现实中的作用,体会角的重要性。

  三、全课小结。(略)

  总评: 1、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引出新知。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本节课开头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学生认识的图形,剪刀、钟面、三角形纸等,从中让学生自己找出所要学习的新朋友――角。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出示实物图并用红线画上角,再利用多媒体演示去除实物中角的非本质属性,抽取角的本质属性,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利用动画效果,演示物、形的分离,既贴近实际有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角的概念,并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2、注重动手操作,实施合作交流,经历探究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教师重视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做角,这样既加深对角的认识,又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教师组织汇报交流,给学生创设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由被动接受变为积极发现,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增强认识能力,提高认识水平。 2、 数学联系生活,数学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点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多处让数学问题联系学生实际,如让学生找生活中的角,观察各种建筑物、桥梁、路标、金字塔中的角,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课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如挖土机、指甲剪的工作过程中都由于有角度的变化从而解决了实际问题,教师还让学生找出一些角的大小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此时课堂气分活跃,学生找到的实例超出了教师的估计范围,达到了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认识角08-16

小学数学角的认识教案11-24

数学教案-角的认识08-16

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08-16

数学教案-角与直角的认识08-16

小学数学角的认识教案(优选)07-12

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案07-22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10-07

数学教案-角、直角的初步认识08-16

数学教案-元、角、分的认识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