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数学的教案

数学的教案

时间:2024-07-24 09:47:2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数学的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通用)数学的教案

数学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3、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认识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具准备:水果贴图,统计图和统计表等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导入

  我们班里准备开联欢会,咱们要买一些水果给同学们吃,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呀?哪种水果买得多一些呢?

  (二) 探索新知

  1、学生动手

  那咱们就自己动手挑一挑。每个桌面上都有一个信封,那里面有不同的水果图片,现在请你们打开信封,每人挑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水果卡片举起来,让老师和小朋友们看一看。

  2、开动脑筋,探索新知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水果有多少个人喜欢呢?谁能帮老师想个好办法?(把喜欢吃苹果的同学排成一行,喜欢吃橘子的排成一行)。

  我们就按这种方法来试一试,喜欢吃苹果的同学站在第一行,喜欢吃橘子的同学站在第二行,喜欢吃香蕉的同学站在第三行,喜欢吃梨的同学站在第四行。

  3、动手实际操作(师巡视。)

  提示学生数的时候应该一个一个地数,不多数一个,也就是不重复,还要注意别漏数,现在每行第一名同学数一数你们组的人数。

  4、学生汇报结果

  咱班小朋友可真棒,这么快就帮老师解决了问题,分组站排是一种调查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调查呢?

  5、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6、小组汇报结果(让喜欢吃苹果的同学举手,数一数有几个人,再让喜欢吃橘子的同学举手,数一数)。

  7、还可以用符号表示呀!

  这些好办法老师建议你们一会儿在小组学习中去试一试,现在每组小组长为调查员,负责带领小组的`同学选一种调查方法,去调查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2号同学把你们各组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三)巩固新知

  1、动手操作

  老师在每组桌面上放一张表格,根据调查表,把各种水果图片贴在这张表中。喜欢吃苹果的同学,将苹果贴在这个格里,喜欢吃梨的将梨贴在这个格里……注意一个小格里只能贴一个水果,开始吧!

  2、全班交流

  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这幅图,看图你们知道了什么?(喜欢吃(苹果)的人最多,喜欢吃(橘子)的人最少。)

  3、引导填表

  根据统计图中每种水果的数量,我们来填在这个表中。

  4、介绍统计表

  这个表就叫统计表,看图或者表上的数据,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看一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好,我们就提到这里,如果你还有不同的问题,就跟小组里的小朋友说一下吧!(学生组内互问。)

  5、 做中得,得中悟

  新年到了智慧老人给我们班带来了许多新年礼物。(微机出示:电脑、算盘、笔、计算器混放的场景。)智慧老人想请同学们帮他统计一下各种礼物的数量,填写统计图和统计表。下面同学们把事先剪好的图片贴好。(生展台展示统计图表。)

  同学们能自己画好统计图,填好统计表,我很佩服你们,不过我的礼物要送给爱学习的孩子,你们能回答我几个问题吗?

  6、提问:1. 电脑有几台?2.算盘和笔共有多少?3.电脑比计算器多多少?4.我一共送来多少个礼物?(生回答)

数学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复习有关百分数、纳税、利率等知识,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3、情感目标-经历分析、计算、比较、符号化、概括等过程,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认真地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交流汇报

  1、课前,老师让大家调查、收集有关人民币储蓄、教育储蓄及国债的相关信息。谁愿意把你收集到的信息和大家交流一下?

  2、老师也收集到一些这方面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现行利率表(2)教育储蓄(3)国债、国库券

  二、结合实际设计方案

  同学们:你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为人父母者无不望子成龙。对于你们来说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习)是呀,然而未来的教育花销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父母需要提前为你做准备。这节课就让我们运用储蓄的知识帮父母解决一个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实际问题。

  1、首先请大家算一算,如果从小学毕业算起你大约还有多长时间才能上大学呢?如果从下周一12、10日开始有多长时间呢?

  2、为了你们能顺利的走入大学校园,如果妈妈打算给你存10000元钱,供你上大学的话,你觉得从什么时间开始存?怎样存收益比较大呢?谁愿意说一说?(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1)独立思考,猜一猜。(2)合作交流,议一议。(3)再次汇报。

  3、通过同学们的发言,看得出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确以下几点(1)什么时间开始存,存期多长时间?(2)每一次存款的本金都是多少?(3)每一次存款的利率是多少?(4)如果是教育储蓄的话,你还要注意每份录取通知书只能用一次,所以你一定要掐好时间。

  4、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的算一算,到底怎样存收益比较大。每组的四名同学要分别选择四种不同的方案进行计算,便于对比。

  存款

  方案存期到期利息

  (元)利息税

  (元)到期收入

  1、教育三年+教育三年3377.24013377.24

  2、国债三年+教育三年3557.67013557.67

  3、国债三年+国债三年3740.53013740.53

  4、教育六年3456013456

  5、国债五年+教育一年3684.68013684.68

  6、国债五年+教育一年+定期半年+活期至少3906.990至少13906.99

  7、国债三年+国债三年+定期半年+活期至少3963.740至少13963.74

  5、那么,现在你能给妈妈提出什么建议?你的根据是什么?

  三、实际应用巩固练习

  银行存款定期一年利率3.87%,到期缴纳利息税5%。

  银行存款定期一年利率5.22%,到期缴纳利息税5%。

  国库券定期三年利率3.14%,到期不缴纳利息税。李叔叔在银行存款50000元,定期三年。如果是你,这50000元你怎么存?到期后能比李叔叔多取回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存款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初步了解了合理理财。希望同学们帮助父母设计存款方案,并把你的理由讲给他们听。

数学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数量7以内)

  2、能够独立的取放,整理操作材料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高矮不等的花朵6个

  2、人手7个高矮不等的大树图片、空白纸一张(用于贴图片)、胶水、抹布

  活动过程:

  1、游戏活动

  ⑴引导幼儿观察人物队形

  ①游戏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请坐的神气的小朋友上来做。(请5个高矮不等的幼儿上台)他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呀?(高矮不同)

  ②排队师:你们自己来排排队,看怎么样才能让队伍站的更整齐。

  下面的小朋友,谁来帮帮他们啊?

  你是怎么来帮他们排队的?你是怎么排的或你是按什么规律排的?(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⑵各组活动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比赛,看哪个小组排的好,排的快,还要说出你们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起立,把小椅子塞进去,像早上出去做操一样排队,123组站在桌子后面,456组站在桌子前面,面对面站好。

  我数123,你们就开始排队,你们对面对都要看好的,看谁排的又快又好。

  2、介绍材料、幼儿操作活动⑴请幼儿观察自己盘子里面的卡片师:那我们小朋友也来看看自己桌子上的卡片上有什么啊?

  有几个?那他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高矮不同)⑵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①请幼儿按顺序给自己的大树朋友排队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给自己的大树朋友来排队,每人拿一张白纸,把自己的大树朋友排在白纸上,给他们来排排队。

  ②师: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自己是怎样来给大树朋友来排队的?

  (教师请1~2名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操作结果,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给大树排队的。)

  ③引导幼儿进行逆向排序师:有没有不同的排法,用不一样的方法来给大树来排序?

  (展示用不同方法排序的幼儿作品)师: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排的?这样排对不对?(从高到矮和从矮到高这两种方法都棒)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按规律排序》,目的在于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整个活动以收到礼物贯穿主线。分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去发现图形排队是有规律的。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图形排队的基本特征。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第二个环节让幼儿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启发法、提示法,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图形的排列特征。让幼儿感受了不同颜色,不同图形按规律排序的乐趣,也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

数学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到1--5。

  2.学习按数取物,根据5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3..感受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ppt.

  2. 盘子人手一个、圆珠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熊过生日

  师:这是谁呀?(小熊)

  师:今天小熊要过生日了!你们看,蛋糕都准备好了,猜猜看小熊过几岁生日?

  师:五根蜡烛,原来小熊过五岁生日(让幼儿手口一致点数)

  师:小熊过生日,它会请谁来呢?

  二、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到1—5

  1.图片一:1只小鸡

  师:你们猜猜看,小熊先请的是谁?

  师:几只小鸡来做客?

  师:今天小熊过生日,所以1只小鸡来做客。

  2. 图片二:出示两只小猫

  师:接下来谁会去参加小熊的生日聚会呢?

  师: 小猫也要来做客.看一看, 几只小猫来做客?

  师:还有客人去哦,想不想看?

  3.图片三:出示三只小猴

  师:几只猴子来做客了?我们一起来数一下。

  师,几只猴子来做客?

  4.图片四:出示四只小猪

  师:来了几只小猪?我们一起来数一下。

  5.图片四:出示五只狮子

  师:几只猴子来做客了?我们一起来数一下。

  6.图片五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动物来参加小熊的生日聚会了。

  三、制作礼物

  1.师:我们也要去参加小熊的生日聚会,那我们准备好了礼物,准备5个礼物,我们就可以去了.

  师:我帮你们已经准备好了礼物盒子,下面请你们去装礼物.一定要装5个礼物哦。(5个)

  2.幼儿操作。

  四、分享交流

  师:我们来看看,你们做的礼物,看看符合要求吗?(验证)

  师:好,我们拿着礼物一起去小熊家吧!

  小班数学教案《分饼干》

  活动背景:

  本次活动是在幼儿能够正确感知圆形、三角形的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设计的。以幼儿生活中最熟悉的饼干为材料,以饼干车间为背景,让幼儿模仿工人“进车间”、“分饼干”这些情景,重点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学习以图形的某一特征来分类,并将分类的标准分层次分配到各个游戏中,使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分类活动属于学前教育内容,主要是为幼儿以后理解数概念作心里准备。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从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出发,设计了《分饼干》这一活动,旨在通过生动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动动、玩玩、做做的过程中,积累有关类的经验,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1、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按图形的某一特征(颜色、形状或大小)进行分类。

  2、能主动积极地参加操作活动,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二、活动重点: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学习以图形的某一特征来分类。

  2、能愉快地参加分饼干、送饼干的游戏活动,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

  三、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成两个车间。每人手臂上戴一副袖套。(红或绿)。

  2、幼儿人手一份图形卡片、一个分类盒。(红或绿)

  教具:放大的图形卡片三份(后面贴上磁条),磁性黑板上用自粘纸贴成三个分类盒。

  3、货架车四辆,分别挂上标记牌。

  四、活动过程:

  1、游戏:“进车间”,练习按物体的单一特征分类。

  (1)教师以厂长的身份交代游戏规则。

  师:工人们,现在我们要到饼干厂工作了,这边是“红红饼干”,那边是“绿绿饼干”,戴绿袖套的工人到“绿绿饼干”那里去,那么戴红袖套的呢?

  幼:到“红红饼干”那里去。

  师:好,马上行动,找空位子坐下。

  (2)幼儿根据袖套颜色分别找位置,教师检查找位置情况,幼儿互查。

  (此环节教师以厂长的身份交代游戏任务,幼儿马上就进入工人的角色,并且以自己袖套的颜色来进行分类,巩固了幼儿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下进行单一特征分类的技能)

  2、游戏:分饼干。引导幼儿排除其他特征干扰,按图形的某一特征分类。

  (1)引导幼儿指认图形。

  师:我们厂的饼干可真多呀,谁来介绍一下,有些什么样的饼干?根据幼儿讲述出示图形。

  幼:有三角形的饼干;有红的饼干,还有绿的饼干;有大饼干和小饼干。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我们的饼干有红、有绿、有大、有小、有圆形的、还有三角形的。

  (2)启发幼儿探索分类方法。

  师:现在我们要把这些饼干分装到两个盒子里,你们想想看,哪些饼干可以放在一起?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分饼干,对个别能力差的幼儿给予帮助。先分好的幼儿在下面讲讲自己是怎样分的。

  (4)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分类方法。

  师:你是怎样分的?

  幼:我是把红色的.饼干放在一起,把绿色的饼干放在一起。

  师:(在黑板上出示范例)你是按颜色来分的,谁也是这样分的?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分别再请按形状、大小分类的幼儿讲述。教师提出再次操作要求:这些工人干得都很棒,我们发现,可以按饼干的颜色分、形状分、大小分,现在我们再用别人的方法也来试试看。

  (5)幼儿再次集体练习,教师巡视并给动作快的幼儿饼干盒上贴星。

  (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注重启发幼儿操作探索,主动讲述分类方法,让幼儿充分得到锻炼和发挥,并且在游戏最后以贴星的形式评价,为下一个游戏作好铺垫。)

  3、游戏:运饼干。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分类。

  (1)推出小货车,指认标记牌。

  师:饼干包装好了,现在我们要把它分别装到这4辆车上来,每辆车上装的饼干是不同的。(教师边指标记牌边讲述)这辆车上装红盒子上有星的饼干,这辆车上装红盒子上没有星的饼干,那么这辆车上装什么?(指绿色上有星的)

  幼:绿盒子有星的饼干。

  师:最后一辆呢?

  幼:绿盒子没有星的饼干。

  (2)幼儿分组上来装饼干,教师检查分装情况,小结:表扬工人们能干。

  (3)(电话铃响)师:“喂。是幼儿园啊,我们已经把饼干装上车了,马上就给你们送来。再见!”师生推车出活动室。

  (最后以装运饼干的游戏结束,并将分类要求再次提高,使整个活动一气呵成,结局完整,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活动延伸:

  将分类盒、图形卡片等材料放在数学角中,让幼儿进行点数、找相同的图形、练习分类等活动。

  六、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活动中,充分给予幼儿主动探索,积极思维讨论的空间,重点突出,内容安排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学习需要。师生气氛融洽,整个设计结构巧妙、操作性强。同时,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兴趣极高。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区分红、绿两种颜色,也区分出图形的大小、形状等,并进行了归类,初步积累了类的经验,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数学的教案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3页。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统计图,知道统计的对象,会看简单的统计图。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统计的对象,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

  课前准备:

  每组一个篮子,4双筷子,4个小碗,玻璃球若干;小印章30个;统计图2种;多媒体课件;纸花若干朵。

  课前交流:

  1.给小组的每个同学编号。

  2.公布奖励办法,给表现好的小组贴小红花。

  3.了解学生的生日,教师对每月过生日的人数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一、认识统计

  (一)导入

  师:老师知道大家喜欢看比赛,有一场精彩的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想不想去看看?

  (教师边播放小猫钓鱼的课件进解说: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参加比赛的队员,他们要参加什么比赛呢?想知道他们比赛的成绩吗?请看一下比赛的记录单)

  (二)指导看图

  师:图上有一条横线,下面分别列出了参加比赛的三只猫的名字,上面的小格表示他们钓鱼的条数,一小格代表一条鱼,涂了几格就表示它钓了几条鱼。

  (三)认识统计

  师:看这个图,你能告诉大家什么?

  先小组四个人说说,再指名答。

  生1:小黄钓了6条鱼,小白钓了5条鱼,小花钓了4条鱼。

  生2:小黄钓得最多,小花钓得最少。

  生3:小黄是钓鱼比赛的冠军。

  生4:小黄比小白多1条,小白比小花多回条。

  生5:小白比小黄少1条,小花比小黄少2条。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贴小红花鼓励。)

  师:如果再有一条小黑猫参加比赛,你猜他能钓几条?为什么?

  生1:可能是7条,因为图是按6条、5条、4条的顺序排的,再来一只可能钓7条。

  生2:可能是3条,因为图是按6条、5条、4条的顺序排的,再来,只可能钓3条。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的也很有道理。看这个图,我们不仅知道了每只小猫钓鱼比赛的成绩,而且知道了谁是冠军,知道了小黄比小白、小花多几条等类似的一些问题。

  二、感受统计

  师: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咱们同学之间的一场比赛好不好?

  生:(异口同声)好。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我们要举行的比赛,请全体同学参加,高兴吗?先听清比赛的规则。

  (1)每个同学必须听到老师“开始”的口令再动手,听到“停”的口令必须住手。

  (2)必须用筷子将玻璃球夹到每个人的小碗中,手碰到玻璃球就是犯规。

  (3)时间1分钟,由电脑计时。

  师:请组长给小组的每一个同学发一个小碗,再发一双筷子。

  (学生活动。比赛结束时,要求学生将筷子放回篮子,给动作快的3个组贴小红花。)

  师:谁想把你的成绩告诉老师和同学?(指名3~5人,教师及时做出评价)

  师:大家都忍不住想说,老师也很想知道每个同学的成绩,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这样的一张纸,请组长记录,纸上有一条横线,下面是你们小组四个同学的号,谁夹了几个玻璃球,现在就请组长在谁的上面从下往上盖上几个小印章。(组长注意:盖章的时候要用力,一定要给大家记清楚。)

  (每组一张统计图。)

  (记完后将玻璃球倒入篮内,组长收起小碗。)

  (二)认识统计

  (展示一个组的统计图。)

  师:这是第6小组的记录,从这张图上,你知道了这个小组比赛的哪些情况?小组的四个同学可以先商量一下,商量好了再举手告诉老师和同学。

  (教师巡视,了解小组商量的情况。)

  生1:我知道了1号夹3个、2号夹6个、3号夹4个、4号夹7个。

  生2:我知道了4号夹的最多,1号央的最少。

  生3:我知道了2号比1号多3个,1号比2号少3个。

  生4:我知道了2号比3号多2个,4号比3号多3个。

  生5:我知道了1号、2号、3号、4号共夹20个。

  (学生边回答,边让被展示的组评价,贴小红花)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真好,这个组夹的最多的是4号同学,其他组还有没有比他更多的?是谁?咱们一块来看一看。

  师:我们这次比赛的冠军是××同学,我们向他表示祝贺,并发给他一个小奖品。

  (三)小结升华

  师:我们刚才记录了每个同学夹玻璃球的成绩,并且评出了冠军,咱们数玻璃球的个数并且记下来的过程就是统计(板书)。

  师: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评出了的夹玻璃球比赛的冠军。了解了小猫钓鱼的.一些情况,统计的作用真不小。

  三、应用拓展

  (一)统计生日

  师:课前,老师了解了同学的生日,现在请你根据老师刚才的记录,把大家的生日也用这样的图统计出来,好吗?谁先说说怎样涂?

  生:横线上面一个小格代表一个同学,每个月有几个同学过生日就涂几格。

  师:说得真好,我们奖励给这个同学所在的小组一朵小红花。

  (学生涂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挑几个同学的作品,一起来欣赏一下。

  教师挑两个同学的作品展示。(第一个同学的作品)

  师:先自己评评好吗?

  生:有点脏,不算太好。

  师:挺谦虚的,谁还想给他评评。

  生1:他涂得挺清楚,就是有些地方出头了。

  生2:他涂得很准,和老师记录的一样。

  师:第一次就涂得这样准,这样清楚,就不简单了。

  (第二个同学的作品。)

  生:他涂得很好,不但涂得很准,而且干净整齐。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二)统计红花

  师:看黑板,你有什么发现?

  生1:6组的小红花最多,得了5朵。

  生2:1组、3组、5组的小红花一样多,都是两朵。

  生3:2组得了1朵小红花,4组得了4朵小红花。

  师:6组的小红花最多,说明6组的表现最棒,你觉得他们哪些地方做得好?

  生1:他们发言最积极。

  生2:他们反应最快,四个人的动作最快。

  生3:他们最守纪律,听指挥。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们以后就要向6组学习。

  四、小结全课

数学的教案6

  直接目的:

  1、知道1个整体(=1)如何分成若干部分。

  2、作为进入分数的准备。

  3、对于分数抽象概念的准备。

  教具构成:分数小人

  提示:

  1、让小朋友观察教具并详细说明,接着将教具搬到桌上。在搬运时注意不要让小人掉落地上。

  2、先拿整体的小人(代表Ⅰ)放在桌上,用两手触摸整个小人自上至下的所有的面,以熟悉整体。

  3、其次取出1/2的.小人,红色侧面朝向自己并排。用食指在平的剖面上滑动,说:“这边是1/2,这边也是1/2。”

  4、再把两个1/2的小人转成面对面,然后合在一起。说:“两个1/2现在已经合成1了”。再用手上下抚摸保在一起的小人。

  5、同样的方法继续提示1/3和1/4的小人。

  6、最后把小人一个一个放回台子上。这时台面上有4个整体(=1)。

  7、如果小朋友喜欢,可以继续反覆练习。

  8、最后进行1/2,1/3,1/4的名称练习。

  错误的订正:

  1、1/2,1/3,1/4各个侧面的颜色不合。

  2、由于分割的比率不同,各个部分的大小各异,组合时就不能构成一个整体(=1)。

  备注:

  1、将1/2,1/3,1/4的部分小人各1个拿来与整个‘1’的小人排列比较。

  2、指示2个1/4,1/2是相同的。

  3、学习2/3,2/4,3/4的记号。

数学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各种角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

  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

  师打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

  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类)

  二、探究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

  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

  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

  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较特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直角?

  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

  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比三角板)

  5、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要。(出示一个直角贴在黑板上)

  6、认识平角和周角。

  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你对平角、周角有什么认识?打开书P41,自学例2、

  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

  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板书补充:1平角=2个直角

  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师:那我们来看钝角。只说它大于90°,行不行,怎么补充?

  板书:钝角:大于90°,小于180°三、三、巩固认识:

  1、先判断是什么角,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想一想,你们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小篇子)

  2、P41、思考题

  3、P43、4看图填一填

  4、P43、1先估计再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角的分类)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P43、3、5。

数学的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包装盒的特征,认识包装盒的展开图。

  2、通过尝试、探索,感知平面图与立体造型的对应关系。

  二、活动准备教具:

  长方体包装盒若干,正方体、长方体形状积木及与之相匹配的平面图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幼儿探索、感知长方体包装盒。

  (1)你们的包装盒能站起来吗?

  (2)数一数它们都有几个面?

  获得经验:立体的长方体包装盒都能站立,都有六个面。

  2、拆包装盒,感知包装盒的平面图。

  (1)不知道这些包装盒打开后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将包装盒打开来看看吧!

  (2)幼儿讲述打开后的包装盒与刚才未打开的包装盒的不同点。

  获得经验:立体的包装盒都能站立,打开后的包装盒是平平的一张纸,只能平放,这就是包装盒的展开图,也称它为平面图,人们在制造包装盒时,先要请设计师设计出平面图,然后根据平面图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包装盒。

  3、寻找展开图和包装盒之间的对应关系。

  (1)找一找包装盒的六个面分别在平面图的什么地方?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用明显的标记在包装盒的面上及其相对应的平面图的面上作记号。

  (2)包装盒上的六个面我们都找到了,怎么平面图上还有多余的面?这些面有什么用?

  活动所获得经验:包装盒除了六个面以外,还有为了便于连接和包装的粘贴部分。

  4、尝试给积木进行包装,进一步感知平面图与立体造型的对应关系。

  今天真巧,玩具厂里叔叔生产出了许多积木,要请我们忙包装一下,平面图已经带来了,等会儿请小朋友选一块积

  木,然后根据你积木的形状选一张合适的平面图,给积木包装一下。

  (1)幼儿选择合适的包装纸,给积木进行包装,教师辅导。

  (2)展示幼儿的.包装作品,进行讲评。

  (3)你为积木选到合适的包装纸了吗?请你说一说,你为什么要选这张包装纸?

  5、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给物体选择合适的包装平面图,并尝试自己设计包装平面图。

  (2)给包装设计花纹。

  5、班认识立体图形礁

  礁一:《认识立体图形》

  活动目标:

  1、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知道它们的名称。

  2、能在很多的图形中辨认这几个立体图形。

  活动准备:

  课件,不同形状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1、出示小朋友搭好的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

  2、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形。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说的平面图形与搭建作品中的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

  二、简单认识立体图形。

  1、认识圆柱体。

  (1)教师出示圆柱体的积木,请幼儿找一找和图片中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叫什么?在桌上顺着一个方向滚动,对幼儿进行提问,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圆柱体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2、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分别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请幼儿找出和图片上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们叫什么?找一找它们都有几个面?(6个平平的面)

  (2)请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点。(长方体:长长方方的,小不一;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小一样)

  三、助幼儿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分别出示不同的立体和平面图形幼儿说说名字。

  2、教师描述一种图形的特征,幼儿猜出相应图形的名字。

  四、幼儿操作:

  1、分发幼儿操作用书,请幼儿翻到第14-15页。

  2、请幼儿看看14页画面上的积木有哪几种,并进行点数,将玩具卡上的数字取下,贴到方框里。

  3、再请幼儿看第15页的画面,引导幼儿从数量和积木种类上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积木造型。

  礁二:《认识立体图形》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幼儿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

  2、知道各种立体图形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积木。

  活动过程:

  一、情景激趣

  1、出示一组用各种积木搭成的建筑物的图片。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它漂亮吗?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搭成的吗?你们想不想也搭一个这么漂亮的宝塔(房子)?下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搭一个漂亮的宝塔(房子)。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问:你知道你的宝塔为什么能放的平稳吗?(指导幼儿说多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要竖着放、不要用球等,因为它们都有平平的面)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

  师:“请小朋友把你托盘里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师:“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提问个别幼儿。

  2、揭示概念

  教师出示小不同、形状不同图片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相应板书名称。

  3、摸一摸,感知每个立体图形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请小朋友摸一摸,看一看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什么特征?

  师小结:长方体有6个平面,正方体也有6个面,圆柱有两个平面,球没有平面。(实物操作)

  4、想一想,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哪里可以看到这些立体图形,这些立体图形可以应用在生活的哪些地方?

  三、活动操作:作业纸

  四、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什么?“立体图形”。

数学的教案9

  一、垂直与平行

  1、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如图:

  小学四年级复习提纲

  2、互相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垂线: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小学四年级复习提纲

  如图:直线a、b互相垂直,也可以说直线a垂直

  于直线b或者说直线b垂直于直线a,直线a和直

  线b相交的交点叫垂足(o)。

  4、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a、让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直线重合,b、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上的直角顶点和已知点重合,c、从直角顶点引出一条射线,这条射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5、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a、让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直线重合,b、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上的另一条和已知点重合,c、从直角顶点引出一条射线,这条射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6、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就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小学四年级复习提纲

  7、画平行线

  a、将一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一把直尺靠紧,b、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出一条直线,c、移动三角板,再画出一条直线。

  8、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a、将一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直线重合,b、用一把直尺和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靠紧,c、移动三角板,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出一条直线。

  9、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小学四年级复习提纲

  10、画长方形、正方形

  a、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出一组平行线,(做长方形的.长)接着画出平行线的垂线(做长方形的宽),注意测量长度。b、再画出垂线的平行线。

  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四边形的分类和特点

  四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且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对边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且平行,对角相等。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

  等腰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两腰相等。

  不规则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4、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5、平行四边形的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个顶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6、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的教案10

  思路:设计以学生喜欢的“元旦联欢会”为主线,通过“参观联欢会场”──“填入场券”──“参加联欢会节目”(节目是由一些找规律、藏规律等内容组成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

  教学准备:

  学生:水彩笔,入场券,学具,头饰(图案),珠子(各25粒),贺卡(图案)

  教师:贺卡(大、小,图案)学具,课件、入场券,手链,头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你们看,元旦快到了,同学们打算庆祝一下,开个联欢会。老师带你们到会场去看看!(屏幕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彩旗、灯笼和花朵。还有很多的小朋友在跳舞。

  师:这些彩旗、小花、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挂的?

  生:不是,是有顺序的。

  教师指出:它们的摆放都有自己的规律,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在这幅图中东西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请小朋友们翻开书88页看例1,分组讨论:下一各应是什么?

  (2)学生讨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领导各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3)汇报结果。

  ①课件出示彩旗图。师:首先我们来找一找彩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是没有颜色的。)

  师: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生:是黄色的。

  师:都猜是黄旗,(点击鼠标,最后一面旗是变为黄色)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彩旗是按红色、黄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红旗的后面是黄旗。

  ②课件出示彩花的排列图

  师:下面的这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

  生:这一朵是绿色的。(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鼠标)

  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谁能说说?

  ③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师:彩旗小花的规律我们找到了,那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

  生:下一个灯笼是紫色的。男孩的后面是女孩。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鼠标)

  师:你是怎么想的。

  ④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找出了彩旗、灯笼、彩花和小朋友的队伍排列的规律。

  (一)活动中创造

  1。出示入场券。

  现在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参加六一儿童联欢会。你们想不想参加联欢会啊?那就得出示联欢会的入场券,你们看(出示入场券)这里有一张涂有颜色的入场券,可是还有很多图形没有涂上色。你只要按入场券上的要求涂对了,画对了,就能参加联欢会。你们能找出规律给它们涂上颜色吗/

  (学生拿出课前发下的“入场券”,涂的涂,画的画。)

  谁来当验票员?(请一名学生上台验一验另一学生的“入场券”)——同桌互相验。

  2。参加联欢会

  (1)第一个游戏是“请你跟我做一做”

  ①跟着老师做

  我做一串有规律的动作,当我停下来的时候,大家就边说“我就跟你这样做”边跟着往下做。

  ②跟着一名学生做

  还有谁能想出跟老师不同的动作?

  (注:要多重复几次大家才能看得清楚。再来一次。你们能按照它的规律来拍手吗?好,一起来。由你来发号司令。)

  (2)第二个游戏是“请你跟我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

  ①跟着老师摆

  我在上面摆图形,当我停下来的时候,大家就把我接下去要摆的那个图形一起说

  出来,好吗?

  ②自己摆一条规律

  我摆的规律都被大家找到了,你们想自己动动手用学具来摆规律吗?

  (小组合作,用各种图形创造一条规律。)

  ③小组汇报。

  师:小朋友真会创造,别的小朋友创造的规律是怎样的呢?大家愿不愿意猜一猜,

  猜对的有大奖!(生:愿意…)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展示作品,自己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我按什么规律摆的吗?,自己请同学回答,答对的老师给予奖励。)

  生1:他是按…

  师:(指着一位学生的作品问)老师想用你的作品给大家提个问题,可以吗?(可以)按照他的规律,下一个学具会是什么呢?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呢?

  生:从左往右看,下一个学具是什么?从右往左看,下一个学具又是什么呢?

  (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回答)

  师:还有谁想上来展示作品?有这么多呀!那么四人小组互相猜一猜。

  (3)第三个游戏是“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师:我们只用这简简单单的三种学具就能创造出这么多的规律,你们真能干。真是小小发明家,表扬自己。(连续表扬三次)

  师;你们发现了吗?刚才我们的掌声有没有规律?

  生:有。是按慢慢快快快的规律拍手的。

  师:连声音都有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

  生1:我身上的衣服。

  生2:我家地板上的瓷砖。

  小结: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按规律排列的东西。声音可以有规律,东西也可以有规律,动作也有规律。我也收集到一些有规律的图片,大家想看看吗?

  (课件演示:欣赏有规律的图片)

  (4)第四个游戏是“比比谁的手儿巧”

  师:那么,让我们用今天学到的知识一起来比比谁的手儿巧,好吗?老师这里有头饰,贺卡,珠子。两人一组,选择其中的一种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可是,我有一个问题,我们这个活动是小组活动,能不能大家一起抢东西呀!(不能)那应该是……(大家互相商量)

  东西拿到手后,两人要不要好好商量商量,讨论一下,该怎样来设计出规律呀!小组里自己讨论自己决定要怎样设计,对不对?

  (小组里活动)

  师:我们一起来互相欣赏一下,比比谁设计的好!(张贴在黑板上)

  (学生互相参观,相互说规律提建议。)

  (五)总结中提高

  联欢会结束了,通过今天的联欢会,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数学的教案11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的数学活动——认识梯形。

  一、说内容

  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认识梯形,对中班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二、说目标

  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在组合图形中找出梯形。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孩子学习图形的兴趣。

  三、说准备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做以下的准备:

  1.教师演示教具: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腰梯形以及各种形式的梯形各一个。

  2.幼儿学具:画有房子、汽车(含有梯形)操作纸若干: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若干。

  四、说重点

  由于梯形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我把重点定为:初步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五、说难点

  幼儿认知的特点是先入为主,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而梯形又是多样性的,所以我把难点定为:感知不同形状的梯形。

  六、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得主体。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观察法 、操作法、游戏法 。

  七、说流程

  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程序:复习整理的基础上渗透新知识点——新授活动——巩固活动——生活化延伸

  1.利用课件复习几何图形,激发幼儿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

  2.观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等腰梯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进行比较,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2)小结: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名叫——梯形。

  (3)梯形宝宝可调皮呢,它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竖着放,它们都是梯形。)

  (4)分别出示直角梯形、不等腰梯形,让幼儿了解它们也是梯形。 幼儿认识梯形的另外一个难点是梯形的多样性。幼儿认识的特点是先人为主,容易形成定势,所以活动开始时就要让幼儿接触各种梯形,每个环节中幼儿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种各样的。

  3.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游戏:找朋友

  让孩子在布置的环境中找到和老师手中样板一样的梯形。

  (2)游戏:喂小动物

  ①来了一些小动物,他们说肚子饿了,想吃梯形饼干,小朋友能帮助他们吗?

  ②先请小朋友们从各种形状的图形挑选出1个梯形饼干,举起来给老师检验。

  ③再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动物,并对小动物说:“我请×××吃梯形饼干”。

  此环节是我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的一个难点,给小动物喂梯形饼干,幼儿得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动物,并对小动物说:“请吃梯形饼干”。这里必须选择不同的梯形饼干,对一部分幼儿来说是需要思考一下的。只有让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跨越过去才能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心底里得到满足。

  4.通过动手操作寻找图中的梯形,加深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在很多图形中找出梯形并涂喜欢的颜色。

  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我注重“三最”:即最大的观察(努力观察每位幼

  儿,避免笼统评价);最小的干预(教师角色退位,不干预替代):最多的鼓励(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

  5.生活化延伸

  找出生活中的梯形。

  我设计的意图是努力把握“玩数学”的度。不在游戏中刻意地“教”,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泄情感,感受愉悦。

  八 说反思

  这节课,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和各项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数学的教案12

  教学内容:练习课(P648T至12T)

  教学要求: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看卡片开火车,说出结果

  237759823

  569505485

  7954250544

  2、听算,全班计算,后集体订正

  927627630

  930146545

  365463337

  3、指名说一说:930和365你是怎么样算的?

  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二、自主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8题。

  要求:1、先口算,在填空。

  2、指明说出计算方法。

  3、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2、游戏——小小邮递员

  比一比,哪个邮递员送的.又快又准!

  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10题,6连续加6,每次加的结果写在横线上。

  要求:1、小组里口说结果。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

  3、仔细计算,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三、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的第11题,要求:1、先说出图意,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独立计算。

  联系十一的第12题。

  注意:先计算在比较大小。

  NO:7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P65练习十一的13T到17T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57709218329

  255599466991

  387674432797

  2、听算

  60-3050-4063-386-6

  4545910458638

  3、填空:(课件出示)

  654=(),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386=(),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二、练习十一的习题

  1、计算练习:

  237759823

  569505486

  7654250544

  先说计算过程,在写得数。

  2、练习十一的第14题

  要求:(1)、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现在一共有多少架飞机?怎样计算?

  (3)、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一的第15题

  要求:自己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4、课件出示第16题,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对。

  5786562570

  426719780

  80-6068515-9

  97237-448-6

  三、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的第17题。

  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计算。

  四、思维训练

  读题,解答P66面的思考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数学的教案13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xx数学》(北师大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二节:认识路线。

  知识与技能目标:

  1、xx在辨认方向的基础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2、借助认识路线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受到合作交流的重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

  难点:

  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经过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笑笑一家特别喜欢旅游,他们听说抚顺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就决定开车到抚顺来旅行,可是他们没来过,不知道车往哪开,谁能帮着想想办法?

  有了路线图,还要认识路线图才能不迷路,所以认识路线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路线”。

  到了抚顺,笑笑住在十道街的叔叔家里,她想到去劳动公园去玩,应该做几路公交车?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一)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的行驶路线

  (1)从十道街出发向xx行驶xx站到三道街,再向xx行驶xx站到西一路,xx再向xx行驶xx站到百货大楼,再向xx行驶xx站到友谊宾馆,再向xx行驶xx站到劳动公园。

  1、瞧,这里是一张1路车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一段的公交路线图。仔细看图,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说一说,我们乘车从十道街按照什么方向,怎么走到劳动公园?请你当小司机,手握方向盘自己说一说。

  2、小组讨论,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二)从劳动公园到十道街的行驶路线

  1、笑笑游完劳动公园要回到十道街又该怎么走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2)从劳动公园出发向xx行驶xx站到友谊宾馆,xx再向xx行驶xx站到百货大楼,再向xx行驶xx站到西一路,再向xx行驶xx站到三道街,再向xx行驶xx站到十道街。

  2、把结果记录在练习卡上。

  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4、对照答案订正错误。

  (三)看路线图回答问题

  (1)小明从三道街出发坐了4站,他是在哪站下车的?说说他的行车路线。

  (2)小红坐了3站在百货大楼下车,她可能是在哪站上车的?她又是怎样走的'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

  (3)你想从哪儿到哪儿去?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行车路线。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

  三、自主参与、拓展练习。

  1、这是笑笑的小表妹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路线图。

  说出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路线,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填在书上。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订正错误。

  2、笑笑为了感谢同学们为他指路,请你们到“海上乐园“去游玩,但是我们要先弄清它的内部路线图,防止迷路。我想这一定难不倒大家的。(出示”海上乐园“彩图)

  提问:

a、海底世界,海上乐园,居民区,果树林分别在中心公园的什么方向?

  b、居民区的居民怎么走可以到山洞?

  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笑笑游完抚顺要回北京,途中她想到龙潭大峡谷游玩,这是龙潭大峡谷的路线图,她应该怎样走?

  五、总结评价。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一张从家到学校的导游路线

数学的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初步理解5的概念,认识数字5。

  2、能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会按一定规律进行点数排序。

  3、体验数字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

  2、在信封的正反两面分别贴有图案和圆点个数一致的和不一致的各若干个,5个信封当中装有数字1、2、3、4、5,其他都是小小的数字5。

  3、若干个箩筐,若干糖果。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播放课件)

  原来是喜羊羊(喜羊羊:嗨,大家好,我是喜羊羊,我有一个很漂亮的密码箱,

  可是我把密码忘记了,你们能帮助我找到密码吗?密码就藏在三个神奇的箱子里)

  2、出示密码箱与三个神奇的盒子。

  二、回忆旧知--复习巩固数字1、2、3、4。

  1、教师打开第一个盒子,寻找实物图与圆点图一致的信封。

  教师:这里有一张提示的纸条,上面说,密码就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一样多的信封里。

  2、请全体幼儿拿出信封,观察实物图和圆点图的对应情况。

  教师:请小朋友拿出椅子底下的信封,如果是一样多的到老师这边来,如果不一样多,

  放回椅子底下(幼儿第一次操作)。

  3、请图案和圆点一致的幼儿打开信封查看密码。

  找到数字:1、2、3、4。

  教师:你们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

  你是怎么数的?打开信封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密码箱的密码一共由5个数字组成,我们已找到4个数字,还有1个数字藏在哪里呢?

  三、探究新知--初步感知数字5。

  1、教师打开第二个盒子,请全体幼儿寻找实物图和圆点图都是5的信封。

  教师:让我们一起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哦,这张纸条上说,还有一个数字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

  都比4多1的信封里,比4多1是几?我们去找一找,到后面的桌子上去找(幼儿第二次操作)

  2、教师与幼儿一同出示数字5。

  教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我们一起打开信封,看看是数字几?

  3、理解5的概念:5可以表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刚才老师的数字5表示5个萝卜,小朋友的5表示什么?

  4、尝试打开保险箱,了解1-5的排列顺序。

  教师:我们把五个密码数全找到了,根据5个数字的顺序播放多媒体,出现错误,怎么办?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个神秘盒到底告诉我们些什么?(请幼儿按要求进行密码排序)。

  四、巩固练习进一步感知5的数量。

  1、打开保险箱,请每位幼儿拿对5颗糖果。

  教师:密码箱终于打开了!哇,出现了好多糖果(激发幼儿快乐情绪),刚才喜羊羊悄悄跟我说了一句话:

  为了庆祝我们的成功,请小朋友吃糖,每个人拿5颗。

  五、结束部分

  随音乐跳舞庆祝。

数学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法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除法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前段时间,我班进行了班徽设计大赛,老师将对这些同学进行奖励,现在班干部来到了文具超市:钢笔8元一支,文具盒20元一个,书包30元一个。班费共80元,请你帮帮他们想想,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呢?

  二、 建立模型。

  1、学生根据情境图的要求,先口答:可能买多少文具盒呢?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独立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说出理由。老师特别请列竖式的同学来板书,当小老师讲解,如果学生能向他发问更好,如果没有,老师问:“4”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如果班费有140元,又可以买几个铅笔盒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启发学生想一想,会发现什么规律。怎样商?

  4、老师点出商的末尾“0”的问题。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5、举出一些估算的例子。

  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 知识应用及拓展。

  1.你觉得为什么商的个位要补“0”?

  让学生明白,通常具体情景,把算式转化成可以简便的算式,进行简便运算。

  2.完成“练一练”

  注意一些特例。可以适当扩充。

  第4题:先让学生说说根据三个条件,可以求什么问题,帮助学生搞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小结

  板书设计: 买文具

  80÷20=4(个) 140÷20=7(个) 答: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答:140元可以买7个书包。

【数学的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数学教案08-16

数学教案-数学08-17

数学的教案07-15

数学的教案01-02

数学教案-数学儿歌08-16

数学教案-数学广角08-16

小学数学数学教案01-07

小学数学数学教案【经典】03-05

数学大班教案04-01

数学函数的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