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25 08:08:3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画》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本课时,要教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因此,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找朋友游戏,把我会说中的六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人、义、火、文。

  3、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谜语,课间玩谜语竟猜游戏。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评、自悟赶海的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借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体会赶海的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课文。

  难点: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磁带、图、各种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都说自己曾去过海边赶海,玩得可开心了,有个小男孩呀,听了大家的介绍,也吵着闹着要去海边,今天小男孩就要去赶海了,你们想不想跟这个小男孩一起去赶海呀?(想)

  相信这次赶海一定很有趣。(板书赶海)

  2、(闭上眼睛)听,什么声音?(放录音:海浪声)

  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先别急着回答,静静想象,(继续播放海浪声,持续一分钟左右)想象后交流。(学生好似真的到了大海边)

  3、师述,(边说边贴图)是啊!看一望天际、蔚蓝色的大海在欢迎大家呢!海鸥在飞翔,海浪在歌唱,远处,片片白帆迎风招展,真美啊!

  二、精读课文

  一、精读课文二三小节,感悟小男孩和人们赶海时的快乐。

  (一)感悟小男孩的.快乐

  1、自读二、三小节,看看小男孩在海边做了哪几件趣事,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边划一划,把这几件趣事划出来。

  2、交流。(贴男孩在捉螃蟹、追浪花、捏大虾的图和板书追浪花、捏大虾、捉螃蟹)

  3、出示描写这三件趣事的语句,选一件你认为最有趣的事再读一读,想一想有趣在哪里,怎样读好它。

  4、再自读后交流,学生先讲到哪件趣事就先体会其趣。

  a、追浪花: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趣在哪里?

  (1)趣在浪花像人一样,不肯离去。

  (2)趣在小男孩明知追不上,还要去追。

  怎样读出这趣,进行朗读擂台赛,其他同学评,有没有赛过,为什么?

  b、抓螃蟹: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

  你认为抓螃蟹有趣,读一读这句话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例:摸呀摸呀读得慢,是因为能表现出小男孩

  (1)摸时很害怕,怕被夹住。

  (2)螃蟹不太容易摸到,摸得慢。

  例: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读得响亮、高兴,是因为能表现出小男孩的高兴、喜悦。

  其他同学评有没有读到位。

  c、捏大虾:咦,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看图比较理解武将和俘虏,说说为什么这么称呼大虾。

  小男孩捏大虾心理变化可大啦!想想他心理怎么想,表情动作会怎样?

  争当小演员进行表演,大家评评小演员有没有演出小男孩的不同心理。评一评谁是最佳小演员。

  不仅有演好,也要读好,再把这段话读一读。

  5、看到小男孩玩得这么开心,你也想玩一玩吗?选一件你认为最有趣的事玩,可做动作表示,也可用朗读表现,比一比谁玩得最开心。

  全班大声练读。

  进行比读,先个别比,再集体比,比时也可做做动作。

  (二)、感悟人们的快乐

  1、同学们,可别先光顾着自己玩,看看沙滩还有其他人在赶海吗?(贴人们捉螃蟹,捞海龟,捡贝壳,小男孩被螃蟹咬图)

  2、交流

  a、人们有的……有的……有的……人们玩得开心吗,指导朗读。

  b、呀,这小男孩为什么皱着眉头?(原来被大螃蟹夹住了)。

  怎么会被夹住的,学生自由读,体会“东逃西窜”,“不甘束手就擒”等词。

  (三)想象有趣

  i、同学们,你们还想继续玩下去吗?(想)

  你们还想玩什么?

  学生自由说,(捉鱼、冲浪、潜水等)

  二、精读课文四、五小节

  1、好了,太阳偏西了,我们该回家了。哇!小男孩的小背篓可真沉啊!(出示小背篓)老师快拎不动了。

  2、看看,里面有什么?老师把里面的“战利品”一样样拿出来,请学生认识,并理解“满载而归”。

  3、人们开心吗?谁读得好,就把“战利品”送给谁。

  三、总结全文

  1、一路上,海风吹拂着我们,舒服极了,我们不由会响起一首歌《大海啊,故乡》(放音乐)。学生随着音乐不由得唱起这首歌。

  2、这次赶海一定会给小男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听到这首歌,他就会想起这件趣事,,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次有趣的赶海。

  3、在音乐声中齐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复习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生字词语,并能正确默写。

  3.能用“尤其”、“启示”、“滴水穿石”造句。

  4.照样子填空:“为了……我们可以……”

  5.巩固练习4中的题目,复习省略号的几种用法。

  6.复习例文《和书籍交朋友》,会写板报稿。

  复习重点:

  1.认读生字词语,并能正确默写。

  2.照样子写词语、写句子。

  3.会用“尤其”、“启示”、“滴水穿石”造句。

  4.掌握省略号的几种用法。

  5.复习例文《和书籍交朋友》,会写板报稿。

  复习时间:

  二教时

  复习过程:

  一、生字词语

  1.认读生字词语。

  2.听写词语。

  申请铭记效率情况持之以恒

  青睐码头锻炼兴趣炉火纯青

  二、照样子分别写几个词语。

  1.绿油油:

  2.飘飘悠悠:

  3.学习学习:

  4.热气腾腾:

  5.翩翩起舞:

  三、句

  1.照样子写句子。

  ①复习练习4第3题。②做练习册第55页第四题。

  2.造句。

  ①尤其——

  ②启示——

  ③滴水穿石——

  3.照样子填空。

  为了提高读书效率,我们可以订一个读书计划。

  开阔眼界,

  四、省略号的用法.

  1.复习练习4第4题。

  2.教师强调省略号的几种用法:①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

  ②表示说话时语气的断断续续。

  3.完成练习册第56页第六题。

  六、。写一板报稿

  1.填空:板报稿的标题要(),幅要(),语言要(),还要写上作者的名字。

  2.说写一板报稿。(见学生各自的)

  第四单元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enqingmingjixiaoluqingkuangchizhiyiheng

  ()()()()()

  qinglaimatouduanlianxingquluhuochunqing

  ()()()()()

  二、照样子分别写几个词语。

  1.绿油油:

  2.飘飘悠悠:

  3.学习学习:

  4.热气腾腾:

  5.翩翩起舞:

  三、把句子写具体。

  1.看了《火烧圆明园》,爷爷说:“落后就要挨打呀!”

  看了《火烧圆明园》,爷爷说:

  “落后就要挨打呀!”

  2.姑妈说:“对岸就是我们的祖国。”

  姑妈说:“对岸就是我们的祖国。”

  3.张老师说:“你发烧了,休息一会儿吧?”

  张老师说:“你发烧了,休息一会儿吧?”

  四、造句。

  1.尤其——

  2.启示——

  3.滴水穿石——

  五、写出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1.桂林的山姿态奇特,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有的像

  骆驼……

  这句话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2.小冬边划着水,边喘着粗气对大伙儿嚷着:“我……我总

  算……会……会游泳了!”

  这句话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六、。

  1.填空:板报稿的标题要(),幅要(),语言要()。

  2。学写一板报稿。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小诗,并会背诵小诗。

  3、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跌倒后要勇敢地站起来,要有韧劲和毅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小诗。

  【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 课堂辅助课件。

  2、 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很多儿童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板书课题。

  2、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作者牧也。

  二、朗读感悟。

  1、感悟诗歌情境,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2、朗读全诗,说说读后感。并结合图体会。

  3、教师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三、创设情境,体会诗意。

  1、诗中都写到了什么事物跌倒了,跌倒以后都带来了什么?

  风美丽的落叶;云滋润的'雨水;太阳静谧的夜晚。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落叶什么样?它会对树根和大地说些什么?

  3、云什么样子?雨水会对云说些什么?

  4、太阳什么样?太阳会对静谧的夜晚说些什么?

  5、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把自己的感情融进来。

  6、根据前面的诗句,自己试着写一句诗。

  格式:_______________,跌倒了

  才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

  7、说说生活中,你什么时候曾经跌倒过,你是怎么面对这次挫折的?

  8、最美丽的姿势是什么样的?以后遇到挫折的时候,你怎么站起来?

  四、品味语言,诵读积累。

  1、诵读积累。

  2、举行小组诵读比赛。

  五、语文实践活动儿童诗歌朗诵会。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一株紫丁香》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一首儿童诗,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这首诗充满着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句都清纯明洁,诗的想象是丰富,美好,贴切,是对学生进行敬师,爱师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会读“株、踮”等8个生字。会写“休、伸”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有尊敬老师的愿望。

  重点:

  掌握生字,通过理解孩子们为什么为老师栽紫丁香来体会师生间的深厚情感。

  难点:

  在理解孩子们为老师栽下紫丁香表达心愿的同时体会老师平时对孩子们的关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渲染情感,揭示课题

  1、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师导:老师像一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水;老师像一艘船,载着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为这些辛勤的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课件出示一株紫丁香,音乐停)

  2、师随机向学生介绍紫丁香,板书:一株紫丁香,教学“株”。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看插图,说说你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可爱的孩子们栽下的这株紫丁香能为老师做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

  3、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4、识字

  (1)、出示词语,自由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踮起笑脸小院枝叶窗口您

  休息唱歌安静盛开感谢困得

  挂牵消除疲倦眨眼又香又甜

  (2)、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5、再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理解的内容与问题。

  6、梳理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学习第一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紫丁香是谁种的.?种在什么地方?找出那一自然段。

  2、指导朗读第一节,体会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

  3、指导背诵。

  4、小朋友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要为老师做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三、写字指导

  1、出示“院、除、伸、休、息、您”。

  2、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范写:伸、院、息。

  4、学生练写,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小院伸进您消除休息

  [1][2]下一页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一株紫丁香》教案》,来自网!

  2、同桌互查。

  3、背诵第一节。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并全班汇报。

  (1)、紫丁香为老师送来了什么?用“——”划一划课文中的句子。

  (2)、合作填写学具卡片

  我们在小院里栽下一株紫丁香,让它绿色的枝叶(),让它沙沙的声音(),让满树盛开的小花(),让它的花香()。

  2、师导:这些都是小朋友美好的愿望,他们多想把这些愿望说给老师听啊!请选择你喜欢的小节读给你的伙伴听一听,读出感情。

  3、汇报朗读,随学生喜好指导朗读。

  第二节:抓住亲切美好。

  第三节:抓住“疲倦”教学,老师为什么会疲倦?给“疲倦”换词。读出轻柔语气。

  第四节:理解“挂牵”,老师挂牵我们什么?谈谈你的印象中老师对小朋友关爱的事。提供句式:当……时,老师……,从而理解“时时”。

  第五节:夜已深了,星星也困了,老师仍在工作,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或者做点什么?学生写几句话。

  4、总结:深夜里四处静悄悄,老师还在灯下认真地工作着,美丽的紫丁香给老师送去了同学们的尊敬、热爱和关心。

  5、将自己感受到的情感融入到诗中,有感情地自读课文。

  6、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三、积累、拓展

  1、背诵喜欢的一节或几节。

  2、回忆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关心你的一件小事记下来,并写上自己的感受。

  四、写字指导

  1、出示“甜、歌、牵、困”。

  2、说说哪里你觉得应该特别注意的。

  3、范写学生觉得难的字。

  4、学生书写,教师随机指导,点评。

  五、板书:

  一株紫丁香

  热爱、尊敬

  小朋友——————老师

  关心

语文教案 篇6

  材分析

  这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语言富有童趣。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教学难点是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1、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有了一定学习课文的方法和习惯。

  2、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具有一定的分析领悟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生字自。

  2、研读课文第一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悟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投影片和小鸭、鸭妈妈的头饰。

  导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家里自己会干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二)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一篇童话故事,看故事中的小鸭子、小鹰会干什么,它们的本领是怎么学会的?

  2、看老师写课题,你猜老师想写什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读一读课文,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让学生圈点,主要引导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二)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小朋友,现在先把你认识的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

  (三)听读课文,识字。

  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挑选一个喜欢的读给大家听。(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

  (四)同桌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如果同桌读对了,你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如果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五)识记生字。

  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听别人读等方法,与生字常见面。全部生字的识记体现梯度。最后一问旨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课外识字、自主识字的意识。]

  三、研读课文第一段,感悟故事内涵。

  (一)出示投影片,显示文中的两幅图片

  (学生喜欢哪幅就说哪一幅。)请学生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说什么?(教师板书:小鸭鸭妈妈小鹰鹰妈妈)

  (二)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段

  1、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哪个小朋友把小鸭说的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小鸭说的话。

  2、这是一只很有礼貌的小鸭,你从哪里发现的?

  3、想一想: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小鸭的话?自己练读,同桌互相评议。

  读一读,比一比,妈妈,您带我去游泳。

  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4、小朋友对谁说话会用上您?

  (三)自己读一读鸭妈妈的话。

  1、出示句子: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要大家帮你解决吗?

  分小组讨论:鸭妈妈为什么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2、指导朗读,体会鸭妈妈的话该怎样读。(学生评读。)

  采用灵活的形式读课文,如指名读、小组读、打擂台读、男女生比赛读。

  (四)引读:小鸭学会游泳了吗?(齐读最后一句。)从哪里看出来?出示词语卡片:几天、学会。(教师板书:学会游泳)你能想象一下小鸭学会游泳对它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小鸭和鸭妈妈说话时的不同语气,读后评议。

  [此环节是从讲图意、感受到通过美读来抒发情感,学生融入其中,从读中领悟小鸭的妈妈为什么让它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四、把第一段编成课本剧表演。

  (一)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小鸭,你学会游泳吗?你刚学游泳时害怕吗?为什么不放弃?

  2、小组合作模拟小鸭和鸭妈妈在小溪旁对话的.游戏情境。

  [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素材。]

  (二)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写生字

  (一)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读一读: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二)学写自,让学生观察字形。

  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学生范写、讲评。

  [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结果会掌握得更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作业

  (一)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二)把第二段也编成课本剧表演。

  板书设计

  鸭妈妈小鸭学会游泳

  自己去吧

  鹰妈妈小鹰学会飞翔

  课后反思:

  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朗读中感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让学生自主地听说质疑

  首先教师设计了一个充满悬念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小鸭是怎样学会游泳的吗?接着学生看图说图意,让学生进行听的训练。学生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这个故事讲了哪两种动物干什么的事?这两种动物是在谁的帮助下学会本领的?让学生进行说的训练。然后,教师让学生来质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疑问要让大家帮你解决吗?许多学生都纷纷提出了心中的疑难问题。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当场来解决;比较复杂的,又紧扣文章重点难点的疑难问题,比如: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教师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二、让学生自主地讨论交流

  学生通过激烈讨论交流后,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对于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这个问题,有的说:因为鸭妈妈已经到过那条小溪中游泳,知道那条小溪的水不深,不会把小鸭淹死。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知道自己的孩子脚上的蹼已经长结实了,能拨水了。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有的说:因为鸭妈妈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游泳的本领,不能总是依赖爸爸妈妈。所以鸭妈妈不带小鸭去游泳,而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三、让学生自主地感情朗读

  学生在感悟课文内涵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在读小鸭的话时,应该用有礼貌、请求、商量的语气;在读鸭妈妈的话时,应用亲切、温和、鼓励性的语气。每个学生都读得很有感情,好像身临其境。

  四、让学生自主地表演课本剧

  学生在感情朗读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带上头饰表演小鸭、鸭妈妈,个个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上台表演。有些学生在表演时还能增加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把小鸭、鸭妈妈的神态、动作、语言表演得非常逼真。教师又顺势引导学生明白学本领要自己努力去学,从小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不依赖父母生活。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已去吧》这篇课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大胆地质疑,丰富地想象,合作地解疑,从而为新世纪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的合格人才打下基础。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识字8》是第二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本课由五句谚语组成,不仅形象地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天文、气候等方面的知识,还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谚语这一中华民族古老而质朴的语言形式,从而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谚语,丰富自己的知识。本课虽为谚语,但韵文味道很浓,各句虽然意思独立,但从韵脚来看全文一气贯通,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是一篇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好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十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谚语的意思,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3.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4.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教学难点:

  引发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搜集谚语课前可以写成纸条或写在黑板上,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最近几天,你学会了哪些生字?是从哪儿学来的?(及时表扬学生多途径地积累生字)

  2.今天,我们识字的课文将与科学有关。(随机出示课题,指名读)

  3.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科学小知识呢?让我们赶快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感悟,解决字词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了解了哪些科学知识?

  2.全班交流

  3.小结:科学知识真是无处不在啊!(教师过渡语: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

  想要更好了解这些科学知识,就需要我们好好地来读读课文了,请大家小声地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桌互读互听。

  5.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正音,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识记“初”,给“寒”字组组词。

  6.读准了生字,再读课文,会更好。请小朋友们拿起书,大声读课文。觉得自己读得好的,用笔画个月亮,奖励自己。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句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⑴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奖给自己弯月亮,有的小朋友奖给自己圆月亮(教师板画),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一句是写弯月亮?哪一句是写圆月亮?(随机出示: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①“娥眉月”是什么样的?读词语“娥眉月”

  A、摸摸自己的眉毛,瞧,弯弯的眉毛下面还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呢,指“目”你记住它了吗?“眉”还可以组哪些词?

  B、出示:眉毛、眉头、眉心、愁眉苦脸、眉开眼笑

  C、给“愁眉苦脸、眉开眼笑”做做动作。

  ②“月团圆”指的`就是这个圆圆的月亮。每月十五、十六时候,月亮是圆圆的。

  ③初步认识农历,朗读句子。

  A、老师这里有一张月历,你能把“娥眉月”和“圆圆月”画到相应的日子里吗?(指名说)

  B、原来初三、初四、十五、十六藏在这里呀!你真了不起!

  C、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吧!(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二句“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① 导入:如果看到太阳、星星,我们又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

  指名读句子。

  ②质疑问难: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③根据学生需求组织教学

  朝看太阳辨西东

  如果早上,你看到太阳,知道是什么方向?(看图或用简图表示)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回答,也可以读句子说理由)

  夜望北斗知北南

  A、说“北斗”

  a、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说说“北斗”

  b、课件演示或看插图:北斗七星闪烁,请学生连一连,说说发现。

  c、说话:北斗星像什么。(出示:北斗星像 。)

  d、生字复现:“斗”是今天要学会的生字,你想怎样记住它。

  B、你知道面对北斗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引读句子:“夜望北斗知北南”

  C、指导朗读句子。

  3.合作学习第3~5句话,互帮互助,读懂句子。

  ⑴布置合作学习任务

  课文中还有3句话,讲了3个科学知识,小朋友可以合作学习,看看哪一组本领大,自己学懂课文。学习的时候,老师建议你们先读句子,再说说句子中的意思。注意,一个小朋友说的时候,别的小朋友要认真地听。

  ⑵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⑶反馈:你读懂了哪一句话?(读句子,说句意)随机复现生字、加强识记,随机指导朗读。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湖畔:湖边 畔:边(出示图片,请学生点一点)例如读读“湖”,湖畔;再给“湖”找个朋友。

  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南归:从南方回来 归:回 寒:凉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一场:chánɡ 秋雨一场场地下,气温也慢慢降下来;十场秋雨后,冬天也就来临。

  4.通过课文得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少知识。我们可以从月亮的变化,知道 ;可以用看太阳和北斗星的方法知道 ;可以根据蜻蜓飞的高低,知道 ;可以通过大雁和燕子飞的方向,知道 ;还可以秋雨下的场数,知道 。

  5.小朋友们,真聪明!通过自己的学习,一下子就把课文的意义读懂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

  ⑴要求:老师读上句,学生读下句

  ⑵同桌对对歌。

  6.介绍谚语,看图背诵。

  ⑴师:课文中的5句话,都叫谚语。谚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⑵那你能记住这些谚语吗?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背诵课文。

  7.还知道哪些谚语?展示给同学。

  四、写字教学

  1.请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该怎样写才好看。

  “北”字,谁来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北的反义词是什么?(南)你会写吗?你觉得这个字的哪部分最容易写错?(注意里面不是“羊”)

  3.学生描红,书写。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总结、表扬写得好和进步大的孩子。

  五、作业布置

  记住课文中的谚语,能把这些谚语告诉家长或小伙伴。

  板书设计:

  北斗星 斗气 转身 转动 一场雨 广场

语文教案 篇8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两节课围绕说明文阅读的知识点进行了学习,这节课我们进行拟题训练,由课文的学会到会学课文,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学习。

  (一)明确目标

  1、围绕说明文知识点进行拟题训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进一步展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特点,并请同学充当解说员介绍。

  赵州桥:

  (1)展示赵州桥全景,横跨在洨河上。

  (2)展示全桥大拱及形状。

  (3)展示大拱两肩上的小拱,并闪动小拱。

  (4)展示并列式拼成的28道拱圈,分别置于大小拱中。

  (5)赵州桥全桥结构和四周景色。

  卢沟桥:

  (1)卢沟桥全景。

  (2)展示全桥由11个半圆形石拱及桥墩组成。

  (3)展示石栏柱头上雕刻的不同姿态的狮子。

  (4)展示卢沟桥全景。

  2、总结梳理。

  对象——中国石拱桥

  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顺序——由一般到个别、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时间顺序

  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语言——准确严密、生动

  (三)拟题训练

  1、复习提问

  阅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对象、内容、特征、顺序、方法、语言)

  2、教师出示第9自然段拟题示例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表示说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有什么特点?(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5)指出文中表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举“福建漳州的江东桥”的例子是用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男、女分成两组,根据说明文阅读知识点进行拟题训练,然后交换回答。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 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如:(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张嘉贞和张 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5)根据赵州桥的第(二)个特点,归纳这种桥拱的作用?

  (6)句子“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最长”能否去掉,为什么?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象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②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如:(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

  (2)给选文分层并概括内容?

  (3)选文②段中马可·波罗的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指的是什么?

  (4)选文①段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

  (5)文中介绍桥面时,却说“约八米”,“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6)文中说卢沟桥“坚固”是根据什么作出的结论? (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扩展

  海内第一桥

  ①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它架在福建省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江汇合的地方。

  ②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了六年时间才建成。石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墩。桥上两边有扶栏。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

  ③洛阳桥在建筑上有许多创新。它采用“筏型桥基”,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条垒成桥墩。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就会被大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寻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等待风平浪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底。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多米、宽25米的桥基。长长的桥基宽如一条水下长龙,A江底。

  ④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B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一个C的办法。

  海底有一种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生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胶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块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遍种牡蛎。

  ⑤D,没出几年,牡蛎不仅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了一个整体,而且把冲散的石头也胶合在一起。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创造。

  ⑥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 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怎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采用了浮运法。

  ⑦工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墩上。洛阳桥上的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

  ⑧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⑨洛阳桥的建成,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选自《建筑奇观》

  1、洛阳桥的最大特征是___________。

  2、文中A至D处用词依次正确的是( )

  A、盘踞 凝聚 精妙 居然

  B、静卧 凝固 美妙 诚然

  C、盘踞 聚集 巧妙 当然

  D、静卧 凝聚 绝妙 果然

  3、第⑤段中加“△”号的“多”“据估测”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给“浮运法”下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洛阳桥被誉为“天下奇”的原因是什么?从所给选项中选出3项。

  选项:①规模之大②桥基之固③建筑上创新④建造的时间之长⑤桥上两边有扶拦⑥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引导回答:

  1、最大特征是我国第一座跨海大石桥。

  2、选择D。

  3、不能。因为“多”表示石板的长度在10米以上,如果删去就表示正好是10米了。“据估测”表示大致估计,并没有实际称量,如果删去就变成了实际称量后的重量,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借用涨潮的浮力,用木排运石块放置到桥墩上的方法叫浮运法。

  5、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喻。

  6、原因是①②③。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的教案08-05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项链》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