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锦集[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十几减5、4、3、2的口算.
2.使学生能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迁移类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孕伏新知(课件出示)
抢答
15-6= 11-6=
14-8= 15-7=
12-7= 13-9=
17-9= 14-7=
问题:算得真快,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能举例说说吗?
小结:我们可以想加算减,也可以用破十的方法,还可以用平十的方法,都可以很快地算出答案。
二、明确目标
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十几减5、4、3、2的口算。
三、自主学习
以旧引新,解决问题
问题: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问题:
1. 用你喜欢的方法做做下面两道题。
2.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2-4=
12-3=
四、合作探究
11-2=
11-3=
11-4=
问题: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计算这三道题的。
五、精讲点拨
总结算法:
问题:我们共同学习了怎样计算“十几减几”,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可以怎么办?
六、巩固提高
1. 填一填。
问题:
(1)用你喜欢的方法赶快做一做这些题。
(2)怎么这么快就做完了?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 列算式,并计算。
问题:
(1)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能列个算式解决一下吗?
(3)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4)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七、布置作业
作业:第19页练习四,第8题。
板书设计
十几减5、4、3、2
12-5=
一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9.利用认识的图形组出美丽的图案。
10.培养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动手实践操作。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图片;
2、小棒。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案
1.出示图案:
风车扳手万花筒青蛙
2.引导观察
3.小组讨论:
每人分别选一个图案指出这个图案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4.汇报交流
5.小结评议
6.介绍图案的作用
二、练一练
1.想一想,涂一涂
看清题意,动手画一画。
2.摆一摆
(1)用3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摆两个三角形最少用几根小棒?摆3个呢?
(2)用10根小棒能摆出几个正方形?
一年级数学教案3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学生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本思维方法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探究并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本教学作如下设计:
1、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学生列出算式以后,先不做讲解,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尝试计算,再通过交流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明确算法的优劣,从而激发学生寻求最佳算法的强烈愿望。
2、重视对“破十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亲自动手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破十法”的理解,使学生能熟练运用“破十法”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计算速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参加过游园会吗?你们在游园会中看到过哪些有趣的场景呢?说出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1)课件出示教材10页例1情境图。
师:许多同学都围在小丑身边买气球,那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丑手中有多少个气球,卖了多少个气球吧。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能根据了解到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还有几个?
(3)引导学生把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4)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5-9。
(5)思考:说一说这道题和以往学过的十几减几的题有什么不同。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的同时,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新知
1、学生自主探究。
师:怎样计算15-9呢?下面请大家独立思考,想办法进行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预设
生1:因为9+6=15,所以15-9=6。(想加算减法)
生2:10-9=1,1+5=6。(破十法)
生3:15-5=10,10-4=6。(平十法)
生4:15-10+l=6。
3、学习“破十法”。
师:在这些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算得又快又准呢?
预设
生:我认为第二种算法算得又快又准。
师:我们给这种算法起个名字,叫做“破十法”。现在请大家看课件,了解运用“破十法”计算的过程。(课件演示,学生观看)
师:现在请你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运用“破十法”计算的过程,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
预设
生:我先摆出1捆小棒,再摆出5根小棒,因为5减9不够减,所以得把1捆小棒打开,从里面拿出9根,也就是10减9等于1,剩下的1根小棒再与其余的5根小棒合起来,就是6根小棒。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运用“破十法”计算15-9的过程吗?
预设
生:计算15-9,因为被减数个位上是5,不够减9,所以先算10减9等于1,再算1加5等于6。
小结:计算十几减9,先算10减9等于1,再用1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再彼此交流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然后重点强调“破十法”,使学生感受到这种算法的优越性,最后通过看一看、摆一摆等活动熟练掌握“破十法”,提高计算能力。
一年级数学教案4
第二单元 比一比
第1课时 比一比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
课前准备:
课件、主题图、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对口令。
师说上句,生对下句。
我说大,我对小;我说高,我对矮;我说低,我对高;我说长,我对短;我说薄,我对厚;我说轻,我对重;我说宽,我对窄;我说远,我对近……
一、情境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揭题。
二、思索探究
1.比长短。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
(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
(3)指导学生用在□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
(4)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5)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
(6)巩固:实物出示两组绳子的比较,你能比出他它们的长短吗?
2.比高矮。
(1)出示主题图,观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
(2)追问: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学生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
(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
3.比轻重。
(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
(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
(3)看主题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指名交流。
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两棵树的高矮等。
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
教师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要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交流共享
1.“想想做做”第1题。
(1)光盘出示两幅图,观察第一幅图中谁的铅笔长,再说说第二幅图中哪支铅笔最长。
(2)同桌比一比铅笔的长短。指名汇报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按要求在书上练习。
(3)结合图对学生进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
(4)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学生体会最高、最矮的含义。)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和策略。
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折开后比较,让学生的头脑中知道走斜边最短。
4.“想想做做”第4题。
(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
(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
四、课堂总结
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学生自由交流。
2.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3.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比 一 比
长和短 高和矮 轻和重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的。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如在比高矮的活动中,可能有比长短的,这些本质上都是比高度或长度的,有助于理解高矮、长短的含义。
应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探究式学习需要充分、全面地观察问题或事物,找出其本质特征,摒弃其非本质特征。但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有限,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学生对问题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本单元的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
一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的内容,第22页第7题、第9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的认、读、写5以内的'数。
2.会用5以内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重点:能工整的书写5以内的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安排:
一.进一步练习数的书写。
1.今天,我要请小朋友来做小医生。(出示写错的数字)看看这些病号的问题出在哪里?
2.学生回答。
3.还会有人成为小病号吗?
4.独立书写1-5各数。
5.小组内交流、检查。
6.展示优秀的作业。
二.教学第几。
1.出示4,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分别用各种方式表示。
2.数字除了可以表示几个外,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
还可以表示第几个。
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
3.课本第18页在第几页后面啊?
18页上的填空你能填吗?反馈
4.如果第一个阿姨票买好了,那么小明排第几呢?
5.P18做一做第2题
先填空,再说一说如果从右数会怎么样,最后同桌合作说一说。
三.学生活动
1.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请5名学生按顺序排好)
2.从左数,你来说
3.从右数呢?
4.小组内合作说一说。
四.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些什么?
五.巩固练习:
1.P22第7题。师可在黑板上画5个圈,放图片,让学生说。
2.P22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优秀作业,介绍想法。
六.课后练习:练习书写1-5各数。
板书设计:12345
一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
课本42、4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动手做(三)》一年级数学教案。
2.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会欣赏他人,树立与人合作的意识。
3.初步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想像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每人准备8张不同形状的彩色纸。
教师准备3幅简笔画,彩色纸若干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展示作品,发挥想像,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老师自己画了几幅画,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
教师逐一展示三幅图画,请同学们充分说一说。
2.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同学们折好的精美的手工制品。请同学们来看一看,猜一猜他们像什么。
展示学生的折纸作品,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3.教师:同学们的手可真巧啊。今天就来上一节《动手做》(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也来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看看哪些同学在这节课上能做到又动手、又动口、又动脑。
二、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1.请学生拿出1号图形(等边三角形)。
教师:你会把这个三角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试折。)
教师:你是怎样折的呢?(请学生陈述。)
教师:这两部分一样大吗?请动手剪一剪、比一比。(请一些同学展示操作过程。)
2.接下来拿出2号图形。
教师:这是什么图形呢?
你能动手把这个圆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你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学生展示、汇报。)
3.教师:刚才,我们是分哪几步把1号、2号图形分成一样的两个部分的?(师板:1折,2剪,3比。)
4.教师:请拿出你的3号、4号图形,说出是什么图形?
能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把正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看谁的方法多?
请同学们充分说一说,每一幅图像什么?出示最后一幅图,让学生说说这幅图是由我们学过的那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学生拿出1号图形(等边三角形),小学数学教案《《动手做(三)》一年级数学教案》。
学生试折。
学生陈述。
一些同学展示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圆形。
学生展示、汇报。
生答。
学生回答:正方形。
学生折,然后汇报结果:一种横折,一种竖折,还有一种把相对的两个角对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5.教师:怎样把5号、6号图形(长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三、拼一拼。
1.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0页,给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些图形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成的?拼成的图形像什么?
2.教师:你能用刚才剪出来的'图形拼一拼吗?请你动拼出你最喜欢的两个图形来。
3.教师:你还能拼成别的图形吗?
选择有创意的能构成一幅情境的图形粘在黑板上。请同学们说说像什么,再请作者介绍一下。
四、折一件自己喜爱的物品。
1.教师:喜欢折纸的同学请举手,你们会折什么?
2.教师:请同学们评价这位同学折得怎么样。
五、自由创作。
1.教师:你会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正方形吗?
2.教师:你能把这一张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一样大的部分吗?你有几种方法?(四个三角形,四个正方形。)
3.教师:你用这四个一样大的图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展示学生们的作品。
课后总结
展示不同的折法,并请一名同学上来剪、比。
同桌说一说
学生拼图。
学生拼好后,粘在大白纸上。
介绍给同学们。
请一位同学边折边说你是怎么折飞机(或青蛙或纸鹤)的?
学生折好后汇报一下自己的折法。
学生剪,剪好后说一说。
发挥想像,自由创作,展示作品。
一年级数学教案7
课题:8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加几的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磁铁黑板、红花、黄花图片、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学具: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连算.
8+( )=10
8+( )=10
8+( )=10
10+4=( )
10+3=( )
10+7=( )
8+2+2=( )
8+2+5=( )
8+2+6=( )
8+2+8=( )
3.口算.
9+4=
9+7=
9+5=
9+3=
9+6=
9+8=
师问:9+6 9+8你是怎样想的?
师指8+( )=10问:8加几等于10?板书:2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凑十法)
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8加几)
1.教学例1.
出示例1 8+3=11
(1)出示黄花、红花图.
师说:根据图上黄花、红花的个数,请同学们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出:格子里有8朵黄花,格子外面有3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师问:要求一共有几朵花,怎样列式?(板书:8+3=)
师问:8+3这道题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
指名说计算方法.
(2)直观演示.
师说: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计算8加3时,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凑十法来计算.
老师边说边演示:格子里有8朵黄花,如果把格子里凑满10朵需要放几朵?(放2朵)那就把8和几凑成十?(8和2凑成10)把外面的3朵红花分成几朵和几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几?(8加2得10)10朵再加几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几?(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讲计算过程.
请一个同学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式子上用连线表明.
师问: ① 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② 计算8+3时怎样想?
引导学生说:这样想:
① 先把8凑成10,把3分成2和1.
② 8加2等于10,
③ 10再加1等于11.
2.教学例2.
出示例2 8+4= 8+7=
(1)摆小棒,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根绿色小棒,右边摆4根红色小棒.(老师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出小棒)
师问:谁能看图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书:8+4=12)
师问:8加4等于12,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移动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谁来试试?
指名上前移动磁铁小黑板上的小棒.
师问:你们都看清楚了吗?请你们摆一摆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导学生这样摆:把4根红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绿色小棒一边.老师连线:
学生自己小声说计算过程.
(2)摆圆片,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个黄圆片,右边摆7个红圆片.(指名一个同学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圆片)
看图,自己小声说加法算式.
指名说算式:8+7=□
师问:8+7怎样想?请同学们边摆圆片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一个同学上前边摆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看算式说计算过程.
师问:8加7时,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3.教学例3.
出示例3 想一想:
8+5=□ 8+6=□ 8+8=□
师说: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几道8加几的题都是把后面的.加数分成2和几,2和8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
现在老师再出几道题,不看图、不摆实物,看谁会算?
教师出示:8+5=□ 8+6=□ 8+8=□
两人一组说一说每道题怎样想.
老师点题,指名口算,并说计算过程.
4.教学例4.
出示例4 8+9=□
(1)师问: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老师归纳出两种方法:
① 把9分成2和7,2和8凑成10,10再加7等于17.
② 9+8=17调换加数位置,8+9也等于17.
(2)师问:你们认为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
小组讨论.老师行间巡视,听取意见.
指名说讨论结果:第二种方法好.
师问:为什么说第二种方法好?(第二种方法简便)
师说:你们真聪明,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5.小结.
提问:
(1)今天我们学的是几加几的题?
老师指课题:8加几
(2)我们计算8加几时,应先把8怎么样?(把8凑成10)
(3)凑10后再怎么办?(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分出的2和8凑成10,10再加几就是十几)
(4)8+9这道题怎样想?(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教师小结:8加几,先把8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8加2等于10,10再加几就等于十几.这就是我们要求的数.
三、巩固反馈.
1.看图写算式.
2.口算.
8+2+2=
8+2+6=
8+2+5=
8+2+3=
8+4=
8+8=
8+7=
8+5=
师问:上面每组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3.移动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4.猜一猜,花是几?
8+3=
8+9=
8+5=
8+7=
8+6=
8+8=
8+10=
8+2=
8+4=
板书设计
8 加几
教案点评:
8加几是在已学过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难度不大,所以在设计教案时,重点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凑十法迁移到8加几的学习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的复习准备的设计都是为新课铺垫.这节课的教材共安排了四个例题.在设计教案时是这样安排的:例1,通过观察小花图,看老师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8加几的凑十法是8和2凑成10.例2、例3,老师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例4,老师引导学生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小数加大数的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而且要面向全体,达到人人会说,人人都能掌握凑十法的目的.
巩固练习的安排分三个层次进行练习.第一层次是看图列式计算.第二层次是基本练习.第三层次是抢答,要求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探究活动
加法转盘
活动目的
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8加几的计算.
活动准备
一个形如下图的转盘(黑色圆圈及箭头可转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将转盘悬挂在黑板(墙壁)上.
2.学生依次转动箭头,计算8与箭头停住时所指数字的和.
一年级数学教案8
学习目标:
1、学生依据问题经过独立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在比较数的大小的探索活动中,利用数的认识说明比较的方法,发展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感受数的大小,进一步发展数感。
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价值,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发展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
ppt课件、计数器。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谈话: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和小朋友一样,每天都会背上小书包,去学校学习新的知识!小猪和小兔是好朋友,有一天,体育课刚下课,小猪就迫不及待的拿出跳绳,想和小兔子进行一场跳绳比赛!
ppt显示:小猪跳了3个,小兔跳了5个。
提问:谁赢了?
指出:要知道谁赢了,只要比一比两个数的大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5
提问:为什么3小于5?
指出:3在5的前面,所以3小于5。
2、谈话:小猪输了比赛,决定回家练习之后再战,而小兔觉得自己赢了就不再需要练习。于是,第二场比拼有了结果。
ppt显示:小猪跳了12个,小兔仍然跳了5个。
提问:谁赢了?你是怎样比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5
师总结:
①12在5的后面,所以12大于5。
②两位数比一位数大。
3、谈话:小兔看到比赛结果就愣住了,心里十分难过,难过的不仅仅是输了比赛,更多的'是因为自己太骄傲了而没有努力。于是,小兔跟小猪商定,三天后再来一次正式的较量!
4、ppt显示第三次比赛结果:小猪跳了38个,小兔跳了46个。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两位数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1)提问:38和46谁大呢?你是怎么比的,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学生交流,可能的想法,只要回答合理都给予表扬和肯定。
(2)四十几个比三十几个多,所以46大于38。
(3)在百数表里,46在38的后面,所以46比38多。
(4)46比40多,38不到40,所以46比38多。
(5)46的十位上是4,38的十位上是3,4>3,所以46大于38.
(6)师:借助计数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来比一比这两个数的大小。
出示计数器,将这两个数都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出示图片)
提问:我们刚才很多种比较大小的方法,其实比的都是哪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小结:两位数比大小,十位大就大。(用红粉笔描出十位上的4和3)
2、巩固
(1)谈话:看见小猪和小兔在比赛,动物们也纷纷加入了进来,小猴子还自告奋勇的做了裁判。
①小马跳了24个,小牛跳了33个。
②小狗跳了45个,小鸡跳了76个。
③小羊跳了60个,小猫跳了80个。(①不动;②改成小狗跳了60多个,小鸡跳了70个;③改成下面的小鸭跳了40多个,小鹿跳了50多个。这样形成三个递进的层次了)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比的。(两位数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2)粗心的小猴子裁判在记录小鸭和小鹿成绩的时候没有记全,只知道:
①跳的个数都是两位数。
②小鸭跳的个数十位上是4,个位上不知道,小鹿跳的个数十位上是5,个位上也不知道。(①②改成小鸭跳了40多个,小鹿跳了50多个,谁赢了?为什么?不要啰嗦)
小猴子着急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聪明的小朋友有办法帮助小猴子吗?
根据学生回答,再一次总结:两位数比大小,十位大就大。
3、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大就大。
谈话:小猴子非常开心,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学到了一个新的知识!接下来是老虎和狮子的较量了,小猴子想比较两位数,比十位就可以了,于是只将十位上的数字记录了下来。
ppt显示:老虎跳了5??个,狮子跳了5??个。
提问:小猴子又被难住了,这下该怎么比呢?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十位相同比个位。(1.这里直接出示老虎跳了53个,狮子跳了56个,然后要让学生讨论,再交流他们的比较方法,并用计数器演示,最后总结: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大就大2.其次,再编故事,老虎跳了53,说小猴子写字比较潦草,只看得清狮子跳了50多个,那知道谁赢吗?狮子要跳几个才赢?你是怎知道的?3.最后,再深化,如果有两只动物都跳了80多个,你能比较他们谁赢谁输吗?这里分三个层次,就层层递进了,你的设计都不是递进,是倒退的。动物名称自己改)
谈话:细心的小老鼠将成绩记录了下来。
ppt显示:老虎跳了53个,狮子跳了56个。
提问:谁跳的多?(显示拨号数珠的计数器。)
根据学的生回答,板书53<56,并总结: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大就大。
4、两数比大小,数位多就大。
谈话:经过比赛的选拔,狐狸和大象跳的最多。
ppt显示:狐狸跳了100个,大象跳了98个。
提问:谁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
出示计数器,拨出100和98,问:你是怎样比较的?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可能的想法:
①100里有10个十,98里有9个十,所以100比98大
②100在98的后面所以100比98大。
③100是三位数,98是两位数,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0>98,指出:狐狸获得了冠军!
追问:100和8呢?67和5呢?
总结:两数比大小,数位多就大。(三位数>两位数>一位数)
5、课堂小结
全班齐读师生共同总结的三个规律。
三、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谈话:小朋友们真厉害,很快就学会了怎样比较数的大小。在小朋友的帮助下,跳绳大赛圆满落下帷幕,狐狸最终成为了冠军。接下来,我们小朋友之间也要进行一场比拼啦,看一看谁能获得第一名!
1、想想做做第1题。
(1)请学生说说六十几的数有哪些。
(2)将六十几的数分别与六十和七十比大小。
(3)总结:六十几在六十和七十中间,所以六十几比六十大,比七十小。
(4)追问: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2、想想做做第2题。
请学生先根据计数器写出数字再比较大小,注意写数字的时候数位对齐。
指名交流,并说说是怎样比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直接填符号。
(2)指名回答,说说怎么想的。
4、游戏小猫钓鱼。
46,78,99,14,58,33,85,62,100,55
(1)小于50的数:
(2)大于70的数:
(3)大于50小于70的数:
5、谁的反应快。
(1)说出比60大,比80小的数。
(2)说出个位是5的数。
(3)说出十位是5的数。
6、想想做做第4题。
(1)每人按从小大大的顺序写出3个个位是6的两位数
说说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一共有几个?是哪几个?
(2)每人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出3个十位上是6的两位数
比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写出大于77小于82的数
(4)写出3个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多1的两位数
7、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数字是否有更深的认识?把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一听。
一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能理解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挂图、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儿歌。
1个十,1个一,合在一起是11;
1个十,2个一,合在一起是12;
1个十,3个一,合在一起是13;
1个十,4个一,合在一起是14;
1个十,5个一,合在一起是15;
1个十,6个一,合在一起是16;
1个十,7个一,合在一起是17;
1个十,8个一,合在一起是18;
1个十,9个一,合在一起是19;
2个十,合在一起是20;
二、探究交流
1、教学例题。
(1)出示图画。
问:同学们,图上有什么?有几个?如果让你列出四道算式,你会吗?先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商量。
(2)请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板书:
10+5= 15-5=
5+10= 15-10=
(3)发表意见。
问:有哪个小朋友摆的是10+5的?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提示学生:10就是1捆小棒。)
问:如果没有小棒,你该怎么想10加5等于15呢?可以先小组讨论。
教师:因为1个十5个一合在一起是15,所以10加5等于15。
(5)思考:10加3等于多少?为什么?
那么10加9呢?
(6)我们已经知道了10加5等于15,你能很快说出来5加10等于多少吗?为什么?(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同样道理,那么3加10等于多少呢?9加10呢?
教师小结:看来,十加几就等于十几,几加十也等于十几。
(7)那么15-5等于多少呢?谁来用小棒摆一摆?
1捆零5根减去5根,就剩1捆,就是10。
如果是17-7呢?18-8呢?
小结:看来十几减几就等于10。
(8)小组讨论15-10等于多少,为什么?17-10呢?18-10呢?
小结:看来十几减10就等于几。
三、反馈完善
1、出口算卡片。
10+6 13-3 4+10 18-8
10+9 12-10 1+10 16-10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教师出示图画。
3、完成第2、3题。
(1)出示卡片,让学生直接说得数。
提示:为什么10+2和2+10都等于12呢?12-2为什么等于10呢?12-10为什么等于2呢?
(2)让学生把得数填写在书上。
(3)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仔细观察图形,根据题意答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5=15 15-5=10
5+10=15 15-10=5
教学反思:
本课的知识基础是11-20各数的组成,所以教学时先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作为铺垫。注意让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初步探究能力,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教学资源,又予以拓展,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内容。教学例题采用摆小棒的方法,直观性强,在讨论10+5等的.计算方法时学生难以想到用数的组成来想算法,可见抽象性的内容在教学中还需设法突破。
合理设计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知识理解得最深,也最容易掌握,本节课所设计的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一年级数学教案10
第一课时: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2、3、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
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老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读“编者的话”。
二、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教科书第2-3页挂图)
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互相说。然后指定内容请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教师要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表扬。
2、数图中的数量
师: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
(2)数出数量是2的`。
(3)依次数出其它数量的事物。
三、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数。
1、寻找身体上的数。
(1)寻找身体上的数。
(2)集体反馈交流。
2、寻找教室里的数。
(1)学生独立观察,寻找各数。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
3、寻找校园里的数
四、总结
第二课时:比一比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长短、大小及多少并能判断长短、大小、多少、轻重。
2、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五星、铅笔两枝、球两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新授
1、教学轻重
(1)创设情景。
(2)探究比轻重的方法。
2、比长短
(1)引导生观察
(2)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得出:物体有长、有短。
(4)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3、比大小。
讨论比较物体的大小及方法。
4、比多少。
(1)观察第6页图,你发现了什么?
(2)摆一摆,说一说。(同样多,多些,少些)
三、完成课堂活动。
四、总结
一、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每个数所表示的实际数量、顺序,正确规范地书写数字,正确迅速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
2、难点:认识0;正确地书写各数;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3、关键: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及计算的意义;计算过程中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第1课时:1-5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页的例1、例2、例3;课堂活动中的第1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准备:
1-5的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数一数,说一说。
教师出示例1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
2、认读1-5各数
出示1-5的数字卡片,板书课题
3、反馈实践
师: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
(教师说数,学生根据数摆小棒,同桌互相查看。)
师: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师出示实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数。
二、感知数的顺序
1、边摆边数,逐次感知1-5的顺序。
2、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打乱顺序的点子图、排队。
学生小组讨论后,请一组同学上台摆一摆,并说说理由。
(2)摆好后提问:5的前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3)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三、开放性活动
1、引导看书第8页的例3。
例3中告诉我们“2”可以表示什么?
2、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3、猜数游戏
(1)师生互动
如:师: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呢?
生:可能是3,也可能是4或5。(有的生可能会说出比5大的数,教师要加以肯定鼓励。)
(2)小组互动
4、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先与同桌互相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第2课时:1-5各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8页例4,以及第9页课堂活动的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比、划等活动,使学生感知1-5各数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的数序排列。
2、使学生在数数的基础上会读、会写1-5各数。
3、通过课堂活动中的数、写、圈、摆,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并体验合与分。
4、培养学生认真、规范的书写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数
二、新课教学
1、教写“1”。
师:你能用手指表示1吗?引导学生伸出一个手指。
师:如果用划O来表示1的话,要划去几个圈?(要划去1个圆。)
指导学生看例4,出示数字1。
老师拿出画好的田字格卡片,边写边指导:把1写在田字格的左半部,从右上方的线上起笔,向左下画一笔到左下方停笔,稍微倾斜,笔道要直。
然后先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书写1,再让学生在书上写。
2、教写“2”。
(1)学生演示2的手势。
(2)学生独立画圆。
(3)出示数字2,2字像鸭子。
(4)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2,学生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书写。
3、教写“3”。
(1)学生独立作业。
(2)学生反馈。
师:请小朋友按照比、划、读、写的学习顺序展示一下你自己的学习成果。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于3的写法要求,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4、教写“4”和“5”。
(1)小组合作学习。
(2)小组代表反馈。
(3)师小结。
5、放手让学生独立写1-5各数。
三、课堂活动
1、说一说,1——5还可以表示什么?
2、圈一圈,写一写。
一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数位的理解。
教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学具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三、活动二:快速拨数。
(一)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二)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四、活动三:对口令。
(一)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
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二)生生互对
五、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
(一)出示图片:写一写
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二)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六、活动五:找一找生活中的11~20各数,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
找一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到或用到了11~20各数。
通过给学生准备的奖品的数如何表示这一悬念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捆小棒来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以及边拨边说等环节来让学生理解11~20各数的'含义,并通过对口令和快速拨数等活动来进一步使学生掌握11~20各数。通过填写和读尺子上的数以及引导学生提问等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最后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11~20各数这一环节,密切数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探究活动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以及大小比较。
活动准备
1-2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20名同学每人胸前都佩戴一张数字卡片。
2.教师说要求,学生活动。如: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比17大的数出列,分别介绍自己(说组成),两位数原地转两圈,找相邻的数做朋友,15后面第三个数教大家做动作等。
一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回顾与反思学过的知识,整理复习一至四单元所学的的知识。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
1、出示主题图,这几幅图有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小组内说一说
2、知道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幅图,依次提问:
测量时要注意什么?测量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图中学生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怎样用七巧板拼出汽车上的图案?
二、我的成长足迹
1、出示题目
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
最有趣的数学问题......
我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
三、练一练
1、练一练第一题
仔细观察说图意,独立完成。
2、连一连
你知道这些风筝是谁做的?
连一连
3、做一做
自己是怎么做的,各个面是什么图形?折出的像什么?
4、练一练第四题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该怎么做?
5、练一练第五题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四、小结
一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9页
教学目标:
1.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比较策略的多样化,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解决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的大小比较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在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具准备:课件,红母鸡、黄母鸡、小熊、小猪、小狮的图片,数字卡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黄老师跟大家学习了数的顺序今天我们一起来“比较数的大小”(出示课题)!你们看!老师请来了谁?(母鸡)
师:红母鸡和黄母鸡(出示图片)
师:红母鸡和黄母鸡进行生蛋比赛,想邀请同学们去作裁判,大家愿意吗?(愿意)
师:红母鸡生了28个蛋。(师在红母鸡图片下标出28)
师:黄母鸡生了26个蛋。(师在黄母鸡图片下标出26)
二、探讨方法
师:同学们,谁是这次比赛的冠军?(红母鸡)
师:为什么?
生:因为红母鸡生的鸡蛋多,28大于26......。
如果学生没有回答到具体的比较方法,师可引导:可黄母鸡不明白,你能为它讲讲,你是怎样比较出28比26大的吗?
生1:我是数的,先数过26后,才能数到28,所以28比26大。
生2:我是从百数表里看到的,26在28的前面,所以28比26大。
生3:十位相同,个位8比6大,所以28比26大。
生4:看最后一排,红母鸡有3个,黄母鸡有1个,所以28大于26,红母鸡多。
......
师:你们的'方法都不错!两只母鸡又用计数器拨出了一些数,你能帮它们比较出这些数的大小吗?可以利用计数器摆一摆,也可以看一看书本的39页,想方法比较出这两组数的大小。小组说一说理由是什么?
课件展示
3945
3230
让学生任选一组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32和30虽然十位上都是3,但他们个位上一个是2,一个是0,0比2
小,所以32>30。
生2:30还要再添上2个,才是32,所以32>30。
生3:三十几比四十几小,所以39<45。
......
小结:先看十位,十位上数字大的数就大;如果十位相同,个位上数字大的数就大。
三、游戏练习
师:同学们真会比较,母鸡请大家去观看动物运动会,想去吗?不过要过两关才能进场。行吗?
1、第一关。让学生,看着计数器写数并比较大小。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第二关。翻开数学课本39页,完成“做一做”。开火车汇报。
3、游戏。为运动员编号排队。
师:过了两关我们进场去。小动物们都比赛去了,可是还有3只小动物没有确定自己的号数,大家愿意为他们抽号码,并按数的顺序排队吗?
(1)呈现小熊、小猪和小狮三个小动物图片。固定个位是5,让学生抽十位上的数字。三个小动物的号码可能是15、25、35......就根据所得的数按大到小的顺序排队,从而巩固“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2)如果固定十位的数字是5,让学生抽个位的数字。会抽出什么数?三个小动物的号码可能是51、52、53......就根据所得的数按大到小的顺序排队,从而巩固“十位上的数相同,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老师也帮三只小动物抽出了一些数“28、23、40”,请三个同学来按从小到大排队。
4、师:很快比赛结束了。得到奖的小动物有“38号、58号、98号、79号、60号”请帮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来领奖。(书39页)。
5、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想跟大家一起玩拨珠游戏。老师说一个数,用计数器拨出比老师说的数大的,行吗?
四、小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板书:
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8>26
39<4532>30
一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初步知道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同时,这个分数就是l,从而加深对分数的知识.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复习旧知.
(1)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投影)
问: 是几个 ? 是几个 ? 是几个 ?
(2)填空
是4个 是 是个 是个 .
(3)口算并说明计算理由.
30+280 56+6 139+20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新授.
这样的分数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分数加法.
(板书:简单的分数加法)
2.教学例1.【演示课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出示例1
一张长方形纸,做纸花用去 ,做小旗用去 ,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这道题应该怎样想呢?(演示动画分数加法例1)
是2个 , 是1个 ,2个 加上1个 是3个 ,就是 .因此
(板书: )
(3)计算并说出思考过程
3.教学例2.【演示课件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演示动画分数加法例2)
提问:怎样列式?
(板书: )
思考: 得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教师出示图片,板书
(3)再让学生说 的思考过程.
4.练习.
(1)口答:
(2)计算并说思考过程.
提问:1用分数怎样表示?(可表示为 、 、 、 )
小结: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写成分子、分母相同的任意分数.
三、随堂练习.
1.填空
(l)2个 加上3个 ,是5个 ;就是
(2)3个 加上4个 ,是个 ,就是
(3)2个 加上7个 是个 ,就是.
2.判断正误,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
4.一块皮子,做皮包用去这块皮子的 ,做皮鞋用去这块皮子的 ,一共用去这块皮子的几分之几?(列式计算,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法,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五、课后作业 .
1. + + + +
+ + + +
2. + + + +
3.讲桌宽 米,长比宽多 米.讲桌长多少米?
4.一块布,做衣服用去了这块布的 ,做床单用去这块布的 .一共用去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六、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112页例7和做一做中的1、2题练习二十五的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理解和记忆乘法口决,培养学生的思维的能力。
能力:使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决来源并熟记5的乘法口决,德育:学习中养成多动脑多记忆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决来源并熟记5的乘法口决,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大家一起背1-4的乘法口决
2、师生对口令
二三()二二()一三()四四()
一四()三四()二四()三三()
3、口答
(1)3个4相加,用乘法算的'算式是()和()。
(2)一个因数是3,另一个因数是2,积是()。
算式:()口决()。
二、新授
1、教学例7、
5×1=55×2=10
2、揭示课题
3、巩固口决
(1)读一读(2)说说每句口决(3)齐背口决
三、达标测评
1、摆小棒:5×1=55×2=10
2、用开火车的形式说一说乘法算式和5的乘法口决。
3、
①③②⑤④
4、让学生做练习二十五的1-3题
5、①一只手5个指头,2只手有几个指头?
②4个5分币,一共有多少钱?
四、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六节:5的乘法口决的练习课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五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熟练1-5的乘法口决,进一步理解交换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能力:能根据一句口决写出两个算式并熟记算乘加乘减混合式题。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一句口决写出两个算式并熟记算乘加乘减混合式题。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多媒体(乘法口决表)
教学过程
1、集体背1-5的乘法口决
2、指名背1-5的乘法口决
3、4×3=3×2=
3×4=2×3=
口决:口决:
4、下面每句口决,可以写出哪几个乘法算式
二四得八一五得五四四一十六
三四十二二二得四三五十五
5、做练习二十五4、5题做完后集体对
6、课间活动
7、做练习二十五的6、7题
8、做练习二十五的第8题
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一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01-27
一年级数学教案08-16
一年级趣味数学教案04-30
(经典)一年级数学教案07-01
一年级数学教案11-06
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02-23
一年级北师数学教案02-25
一年级数学教案11-07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06-12
一年级数学教案【热】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