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培养表达能力。
2、能清楚地介绍自己的想法,并能够抓住同学的特点介绍。
教学重点:
能清楚地介绍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位老朋友,她就生活在我们中间,谁平时观察得仔细,谁就能最先猜出来。
下面请大家把可爱的小耳朵竖起来:
个子不高,身体较瘦,梳着个马尾辫,脸白白净净,平时爱穿浅黄色衣服,写着一手漂亮的字她是谁呢?
二、相互交流
同桌间相互描述,看谁猜行准。
要求:
1、首先要确定你平时观察最仔细、最了解的'同学。
2、一定要抓住特征或特点,如他的样子、爱好、特点、习惯说清楚。
3、不能说出他坐在哪儿,姓什么?
4、语言要简练,吐字要清晰,猜的同学要认真听。
三、说话练习
各组选一名同学到前面描述,大家猜。
注意:其他同学不许接话、抢话,要学会倾听。
四、课后作业
1、向爸爸、妈妈描述亲属的样子、特点。请他们猜。
2、把课堂上描述同学特点的句子写在日记本上。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
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
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重难点词语。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
本课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课文内容较简单不需要过多的讲解,可以指导学生多读理解内容,提高朗读水平,在理解重点词“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时,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多读来进行理解,理解之后,可趁机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人树之间的和谐。并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说说小树对我们的.好处,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小树
)我们该怎样保护这棵小树呢?(学生自由发言)
有位老爷爷非常关心小树,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咱们来看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幻灯片出示生字:
爷
棵
到
给
穿
暖
冷
开
伞
热
⑴快速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⑵自己带拼音试读,同位互读、指名试读、齐读。
3、再读课文。
4、指名分段读,认识自然段,标上序号。
5、再读课文,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哪些事情?
三、细读课文
1、学习二段,自读,说说你从里面知道了什么?
⑴课件演示穿上“暖和的衣裳”。“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⑵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说为什么要给小树穿暖和的衣裳)
⑶你还见过暖和的什么?
幻灯片出示词语训练内容:暖和的(生互说、指名说)
⑷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后,小树还冷吗,它会说什么呢?
⑸指导朗读
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学习第三段:
冬天过去了,炎热的夏天到来了,爷爷和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
⑴请学生观察爷爷和小树夏天图,说说爷爷和小树的变化。
⑵自读,同桌说说知道了什么?
⑶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小树是怎么帮爷爷的,理解“绿色的小伞”。
⑷体会爷爷和小树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
⑸把喜欢的一段读给同位听。
四、扩展活动
小树除了能给我们乘凉,还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冬天
夏天
暖和的衣裳
绿色的小伞
不冷了
不热了
教学后记
通过观察图画,学生很容易突破难点。对人物的心情体会到了,学生读起来就入情入境,非常有感情。有些学生知道树的用处特别多,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生字认读:(幻灯片出示生字)
爷
棵
到
给
穿
暖
冷
开
伞
热
自读、同桌读、抢答。
2、检查课文朗读。
二、练读课文
1、观察课文插图,学生进入情景,有感情地去读朗读课文
先小组练读,再齐读、分段读、男女分读。
2、表演课本剧。
三、学习书写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书中范字的占格。
2、全班交流:
学生自己说笔画、笔顺、请小老师教、纠正。
师范写。
3、学生在书中先描后临写。
四、实践活动
(幻灯片出示内容)
漂亮的衣服
漂亮的
雪白的云朵
雪白的
绿色的小伞
绿色的
暖和的衣裳
暖和的
〖板书设计
5、爷爷和小树
不
开
四
五
教学后记
学生在表演时还不会自己编演,需要老师多帮助,以后在教学中还需要多培养。实践活动经过小组讨论、充分交流,收到效果较好。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文章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
2、情感目标:理解文章中心,明白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求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
3、技能目标:学会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
2、文中有关声学的知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颖慧(yǐng)臆断(yì)迥然不同(jiǒng)惊诧(cháà)牛犊(dú)一幢(zhuàng)
匣子(xiā)惊愕(è)门枢(shū)毋宁(wú)蟋蟀(xī shuài)嗣后(sì)
折断(zhé) 窒息(zhì)笃信(dǔ)
二、解释词语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教学设计>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优柔寡断: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人迹罕至:形容人很少到达的地方。迹。足迹。
迥然不同:差异很大,完全不一样。迥:远。
三、文本整体把握
1、概述各自然段的大意。
第一段,写作者的一个重要发现:知识浅薄者夸夸其谈,而知识丰富者优柔寡断。
第二段,以“从前有一个人”对声音的认识为例,表明知识愈多愈感自己无知。
第三段,以不知蟑发声原理作类比,表明自己不知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
2、思考:课文第二段详细叙说了一个人知识愈益增多却又愈感无知的过程,找出文中的几个事实?
明确:作者在此依次写出了各种声音。如:鸣叫——笛声——小提琴——门框锁链声——敲击茶杯声——蟋蟀叫声——风琴、喇叭、笛子声——口琴声——蝉鸣等,说明还有许多种人所不知的难以想象的方法。
四、文本局部探究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为什么说“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课文中以人类对声音和乐音成因的认识逐步深化发展而愈感困惑的事实为据,说明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2、文中列举了许多发声的方法,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发声方法?
小鸟借助呼吸之气,振动声带发音;笛子是靠吹竹管,同时手指在上面按动,忽而捂住某些孔眼,忽而放,使它发出声音。
五、深化提升
本段中写了哪些乐音?讲到了哪些发声原理?
鸟儿的.叫声。牧童的笛声。小提琴演奏声。门枢和铰链的摩擦声。指尖敲杯子的杯口。黄蜂、蚊子、苍蝇靠翅膀的快速振动发声,蟋蟀用振翅而非气息发声,风琴、喇叭、笛子、弦乐器、含在嘴里吹奏的铁簧片。靠气息发声,靠翅膀快速振动发声到以口腔作为共鸣体,以气息作为声音媒介物的奇特方式。
六、布置作业
1、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中,你是否也有文中“这个人”的感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的理解。
2、积累有关“知识”的名人名言。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夹叙夹议,情景交融的写法
理解文章主题,教育学生珍惜幸福生活。
重点
夹叙夹议,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
理解老一代人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南方的许多地方,流传着“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说法,大家知道“地菜”指的是什么吗?对了,就是荠菜。荠菜是一种生命力旺盛的草本植物,以我们今天的口味,这是一种有苦味的草,但在几十年前的旧中国,他却是穷人的救命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洁的这篇《挖荠菜》。
二.作者简介
张洁,当代女作家,1937年出生于北京,从小被父亲遗弃,靠母亲抚养长大。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十一位在当代文学界很有影响的女作家。
一.教师范读课文,检查预习
荠菜蔷薇掰
琥珀苋菜蒿
惩罚和煦癖
二.自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本文写了几件事?
3.通过记叙这几件事,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明确答案:
1.线索是挖荠菜。
2.写了三件事:童年的悲惨遭遇;童年挖荠菜的美好时光;解放后,与孩子们挖荠菜,吃荠菜。
3.主题是要理解上一代人的心情,珍惜身边的幸福生活。
三.怎样理解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对比一:作者用对比手法写出两代人对“荠菜”的不同感情。
文章中,我对“荠菜”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我的心中,荠菜曾经是无上的美味,哇集才是的那种坦然的心情,“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荠菜象征着作者童年时代美好的一切。
与之明显区别的是:儿女们长大之后,陪同我去挖荠菜,似乎就变成了对我的一种迁就了。“等我把一盘佣金精盐,麻油,味精,白糖精心调配好的荠菜放到餐桌上的时候,他们还是带着那种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的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
两种对比可以看出两代人思想上的`差距,也看出两代人思想上的隔膜。通过对必须书把如何看待过去与现在,如何看待苦与乐,怎样珍惜今天的幸福,怎样才会动的幸福等重大人生问题提到读者面前,让我们大家共同思索,探讨。
对比二:新旧社会的对比。
作者的一生经历新旧两种社会,就社会中,由于饥饿,作者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不敢回家的经历,表现了旧社会的黑暗。
新社会,作者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新社会的儿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___“和煦的阳光,绿色的田野,就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是的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的身心全都感到愉快。”这也就是作者小时候梦寐以求的生活。
通过这种对比,表现了新社会的美好,正因为如此,作者希望下一代能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这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四.理解文章中夹叙夹议,情景交融的写法。
1.文章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本文先是形象具体的叙事,在叙事的基础上再展开议论。
这些议论起到了明确中心,画龙点睛的作用。举例说明如下:
课文的前半部分(第1到10自然段)以记叙为主,生动的记叙了一个馋丫头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憎,富有感染力。
课文的后半部分(第11到14自然段)以议论为主,但也是以记叙为基础的。这一部分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继续与孩子们一道挖荠菜时,加上了一点议论,“我明白”他们只是把这当成“一种有趣的游戏”。另一层继续了孩子们长大了吃荠菜时的情形,孩子们的“迁就”“漫不经心的”神情触发了我的感慨,情不自禁的发表了大段的议论。
本文叙事生动感人,议论深刻入理。作者很成功的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文章有很强的说服力,更好的突出了中心思想。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引导学生理清故事发展的顺序和故事情节。
3、通过读课文,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并能领悟概括课文中心意思的句子,培养学生见困助人的爱心。
4、以演带读,引导学生改编课本剧,揣摩人物性格,演绎剧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课文,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并能领悟概括课文中心句子,培养学生见困助人的爱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从前有个木匠,大家都叫他“三颗纽扣”。“三颗纽扣”住在一个穷得不能再穷得小村子里,农民们根本没钱叫他做新家具。这样,“三颗纽扣”木匠只好离开这个地方了。他给自己做了一间很小的房子,小木房只能容下他一个人。
(出示:小房子)同学们,你看这是什么?你能描述一个这座房子的样子吗?想不想知道关于这个房子的故事呢?
2、意大利的罗大里就给我们带来了“三颗纽扣”的房子,让我们一看吧!
板书课题:“三颗纽扣”的房子
二、初读童话,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试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生字新词都会认读了吗?谁想大声读一读?(指名读,,纠正)
3、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童话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颗纽扣”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4、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答案。
5、指名回答,。
三、以读感悟,理解寓意。
1、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个童话的?它有哪些故事情节呢?
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2、全班交流这童话的发展顺序和故事情节。
教师应知道学生学会正确地表达,语言通顺,连贯。
3、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读了这课文,你认为哪一句话最发人深省,给人启迪?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4、体会童话的真正寓意:
课件出示: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
读了这句话,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吗?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些什么?
请你在小组内交流交流,指名全班交流。
:这童话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的爱心虽然很小,却能温暖众生。
四、以演内化,扩展升华。
1、你们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孙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童话中人物的头饰,让我们来演一演这个童话,好吗?
2、小组合作将这个童话故事改变成课本剧,体会人物的性格,演绎剧情。
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表演课本剧。
4、评议。看到同学们的表演,你有什么启发?
(一个人的爱心虽然很小,却能温暖众生;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做一个好人,爱这个世界……)
五、课文,启发想象。
1、这节课,我们从“三颗纽扣”的房子感受到“三颗纽扣”那颗善良美丽的心灵,也知道了一个人的爱心虽然很小,却能温暖众生。故事的结尾是国王坐在小木屋,巡视全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们。你认为国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后来发生了什么故事?你能想象一下国王做了什么吗?
2、学生想象,指名回答。
六、作业。
1、把这个童话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说说你的体会。
2、摘抄本科的优美词句。
3、编写“国王与小木屋”的童话故事。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正确读写“创造、轰隆隆”等词语,三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4。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句,能有条理地讲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收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
第 一 课 时
谈神话传说,激阅读兴趣
1。同学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说给大家听听。
2。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情丰富,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比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优美动人的《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
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赶快读读吧!
2。同桌互读。
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如果对方有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请你帮他指出来。
3。默读。
a。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唇,不出声,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b。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几句话说一说吗?
用心品读,细致感悟
1。边读书边思考。找出自己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巡视指导)
2。选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交流释疑,赏析朗读
3。小组交流:
a。不懂或不明白的问题。
b。喜欢的段落和原因。
2。全班交流,释疑解难,感情朗读。
a。“挣扎、冶炼”等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b。抓住描写女娲着急、难过心情的语句,练习有感情朗读,体会女娲的善良。
如“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c。抓住女娲补天历尽千难万险的语句,练习有感情朗读,体会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人类的'伟大精神。
如“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练读、评读、再读,在读中体会情感、积累语言。
第 二 课 时
复习巩固
有感情朗读课文,巩固认读生词。
互相合作,练习讲故事
1。自主练习讲故事。
2。小组合作讲故事,可以独立完整地讲给同学听;可以几个人合作,各讲某些情节,连成一个完整故事;也可以讲自己最感兴趣或最精彩的情节;还可以创造性地改编、续编故事。
3。自愿讲故事,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
4。组织评议。
评议要点:仪态是否端庄大方,故事情节是否完整生动,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有感染力。
识记生字,书写生字
1。自主识记生字,同桌交流识记小窍门。
例如:联系字意法,“燃、熄、炼”和火有关系;换偏旁法,“抬”字换偏旁变成“冶”字;“睁”字换偏旁变成“挣”字等。
2。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这一课有10个左右结构的字,有9个左窄右宽的字,有1个左右均衡的字,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左窄右宽的字如何占格,教师范写“隆、喷”等字。
课外拓展
1。抄写喜欢的语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或邻居小伙伴听。
语文教案 篇7
笔者曾听过不少老师讲《曼谷的小象》,大多数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小象的身上,不厌其烦地分析小象拉车、洗车的动作,以认识小象的聪明乖巧。但这一篇文章真的是在表现这头动物吗?笔者深入思考之后,觉得作者的表现对象并非小象,而是它的主人阿玲。再深入一想,又似乎不止阿玲。于是笔者细细地品读了一次课文。读完后,就掩卷,但未再深思,而是就全文去“感觉”,在那样的环境中,地上、天上、眼前、耳边,参与故事的人、物,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结束……总觉得那么富有诗意。怎么回事,一个突然产生的直觉告诉我:美!——处处洋溢着美的一篇充满画意的诗;又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于是我明白了,美,是这篇课文的灵魂!
抓住了最根本的东西,教法也就随之而来了,于是,产生了这个课例。因此我认为,上述的这一点“觉悟”,是这个课例之所以能有一些新意的关键。
教师对这篇文章的认识得益于“感觉”,所以上课时,也引导学生去感觉。这个“感觉”听起来似乎有些玄妙,有些不可捉摸,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感性地理解体会。不要搞那么多理性化的分析,让学生去“悟”。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就是这样感觉、想象、读悟过来的。
着力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凭借,当然还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在大量的默读、朗读中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不但培育了审美的情趣和能力,也非常自然地实践了语言学习,提高了阅读鉴赏能力。在阅读中,学生对“点缀”“颠簸”“潇洒”等词语的理解过程,对阿玲没说一句话,作者没写她的外貌,汽车陷入泥坑美不美这些问题的讨论,不但风趣,幽默、灵活、巧妙,而且深化了对美的理解。最后归结到的“生活美”、“爱心美”,是对课文的内涵最深刻、最有分量的认识。
语文教案 篇8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退、危”等九个生字,积累几组意思相近、相反的词。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 能勇敢地承担口语交际中的导游角色,增强收集资料的兴趣。
4、 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听说能力。
5、 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长,如,自学生字、唱歌、跳舞,请大家一起欣赏自己收集的图片。
二、学情分析
到了二上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近义词、反义词,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累词语的兴趣。另外,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课外阅读能力和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在进行“口语交际”、“展示台”教学前,鼓励学生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做好交际、展示上课的准备。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当“导游”、评选小能手等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课前准备
1、 词语卡片、课件
2、 电脑
3、 收集介绍祖国各地风景名胜的'图片、录音、宣传册或其他文字资料。
4、 布置学生阅读展示台要求,自主准备展示内容,提示可以展示其他内容。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1、 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汉字。今天大家再来学几个生字,比一比,谁学得最快最好!
2、 (出示课件)自由轻声读一读词语,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3、 读着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自由发言,发现这几组词意思相反的特点)
4、 谁能演一演这些词语的意思?(进——退、快——慢、买——卖、正——反)
5、 认读九个生字卡片。
6、 (出示课件,巩固练习)连一连。
7、 你能学着说几个意思相反的词吗?
“日积月累”
(一) 选意思相近的词语
1、(出示课件:中心——中央)读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你能选出其他几个意思相近的词吗?(学生独立选词语再校对)
3、做游戏:鸡妈妈找小鸡
将六张词卡分别分给六个学生站成两排,第一排为鸡妈妈,第二排为小鸡,找对了,鸡妈妈就站在小鸡旁边,成了一对近义词。
5、 你还能说几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二) 读读说说。
1、(出示课件)
自由读读例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一句为感叹句,一句为陈述句;前一句是后一句的前提、原因)
2、模仿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引导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来说)
3、全班交流、订正。
4、有感情的读读三句话。
(三) 读诗歌《我爱祖国》
1、 自由轻声练习读诗歌。
2、 同桌互读互听互评。
3、 展示读(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读,朗读形式多样,可以是个人或同桌展示读,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演读)
4、 全班同学齐读诗歌。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 情景谈话,引出话题
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看过故宫,爬过万里长城吗?你们游览过杭州西湖,爬过泰山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旅游,去领略祖国的壮丽山河,去欣赏各地的美丽风光。
2、 演示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课件。
3、 小朋友们,刚才你们到各地去旅游,说说你们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二) 进行口语交际
1、 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到的风景名胜图片或资料。
2、 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在小组里轮流当“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游客”可随时向“导游”提问题,“导游”要耐心解答。
3、 以竞选“最佳小导游”的方式,各小组派代表介绍组内交流的风景名胜。由班长主持,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当评委(要求评委从选手的表达能力、表达内容等方面进行评分)各“旅游团”选派代表参加竞选活动。
(三) 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导游”到了许多地方,饱览了祖国各地的风光,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我们可以到课外书中去畅游,可以到网上旅游,有机会的话,还可以亲身去领略山河的美丽,风景的迷人。还可以把更多的景色介绍给小伙伴。这样,你将成为一名快乐的旅行家。
第三课时
“展示台”
1、 分组展示、交流学生自己课前准备的要展示的内容。
2、 每组选出一、二名代表在班上展示。
3、 根据展示内容评出“识字小能手”、“小舞蹈家”、“小歌唱家”、“小收藏家”等等。
4、 获评小能手交流心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秋游》教案08-25
语文《丰碑》的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