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学会写7个字。学习课外识字。
2、认识新笔画:“横撇、竖弯钩”。
3、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交谈、请教的能力。
4、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2、3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观察插图,学习课文,认识5个汉字,学会写2个,掌握新笔画“横撇”。
教具准备:小黑板、彩色粉笔、插图
教学过程:
一、自学提示:
(一)导入:小朋友,每天上、放学或是周末休息,你们都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那么你们愿意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吗?想发现更多新奇有趣的东西吗?
1、观察32——34页图画,图上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3、学习书写“外、多”。
(二)、学生观察图画,自主学习
二、自学检测
说一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板书词语:“外面、世界、认识、中山路”,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认读生字:外、面、世、界、多、路
三、合作探究
(一)、识字方法总结
1、你还认识了哪些汉字?怎样认识的?
2、同学们说一说我们还可以在哪里认识生字呢?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呢?
3、把刚才认识的`字给小组的字给小组同学读一读,让他们听你的字音读得准吗?
4、讨论怎样向别人请教,谁来评价一下他这样做合适吗?生生互评。
5、小结:向别人请教时要谦虚、有礼貌,这样才能赢得别人好感,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二)、出示句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要留心看,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认识很多字。”指名认读,纠正字音,从句子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写字
(1)观察“外”是怎样组成的,怎样写好看呢?(左短右舒展)
(2)、“多”字两个“夕”字上下排列,第二个“夕”的撇从第一个字的点处开始写。
(3)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学生书空。
四、达标训练
学生练习写一写生字,互相评一评。
五、堂清检测
1、按笔顺规则写字
外:共()笔
多:共()笔
2、读一读
外面世界认识很多
3、说一说:怎样向别人请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课文,完成课后认字习题,
教学过程;
一、自学检测
昨天,老师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我们在哪里能认更多的字,你们把这些字带来了吗?
1、学生展示,在生活中认识的汉字。
2、小组中互相教一教。
3、遇到不认识的字了吗?你是怎样向别人请教的?
二、自主学习
1、读一读金钥匙和冬冬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2、采用喜欢方式认读课本35页的字词?
三、合作探究
1、这段话中有什么不明白的词吗?
2、昨天你们为什么找到了这么多字呢、(因为留心)那在你找到字的同时一定看到了自己没见过、没听过的事情吧?对呀,这就新奇有趣。
3、你知道哪些识字方法?
4、开火车读字词,纠正字音。
四、达标练习
1、同桌之间互相检查11、12单元的字会不会认,要求会写的字会不会写?如果都学会了,奖励自己三个五星。
2、开火车读字词。
五、堂清检测
1、读一读
道站所店角市路
2、你知道哪些识字方法?
3、课外认识15个以上汉字。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巨人”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课外资源,紧密联系生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巨人”的含义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带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听写新词,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评议
二、探究赏析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将不懂的问题进行。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交流不懂的问题。
3、师巡视,学生的问题,形成问题组:
什么是巨人?
说说“当我们领到巨人的身份证,才有资格在时代的舞台上微笑”一句话的意思。
学完这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4、针对以上问题再次展开讨论,师指导
5、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师评议、点拨
6、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拓展创新
1、出示多媒体课件---古代人的生活情况和现代社会的高科技术,学生学生在对比中说一说科学的力量。
2、未来社会将是怎样的?科学将发展到怎样的程度?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3、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用事实证明“能上银河摘星,可入龙宫寻宝,改天换地的‘盘古’传人,天天把新的神话创造”这句话。
四、课堂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题、背景、作者、表
2.指导阅读、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阅读、分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秋:关键时刻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盖:原来
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
(1)
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难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痛恨:所以:计日而待:良实: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问题2、3)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庶竭:希望竭尽尔来:从那时到现在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感激原因
廿年经历报先帝忠陛下
当今:出师理由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加深理解,提高朗读水平。
2.揣摩《白兔和月亮》语言的精美和《落难的王子》构思的奇妙。
3.学习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并简要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4.体会寓意,培养对财富和不幸的审美心态和坚韧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寓言的特点。2.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难点:体会寓言的寓意,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了解寓言的基本常识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简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2.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划线的词语。
嬉戏()风韵()厄()运泯灭()
险象迭()生禀告()心旷神怡()
审美:得失之患:
二、理解探究
1.学习《白兔和月亮》思考白兔得到月亮前与得到月亮后赏月时心态有什么不同?注意找关键词
2.《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主题词是“得失之患”,在情节发展中有两处转折,请学生加以概括。白兔从她前后不同的情感体验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3.学习《落难的王子》思考:王子落难前性格怎样?王子落难后性格怎样?从那句话中可以看出?王子的性格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4.《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这两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三、合作释疑
1.比较阅读《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探讨写法。两篇课文在表现主题、安排情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2.深入研读课文《白兔和月亮》,从课文中摘录认为优美的语句加以体会。
3.读《落难的王子》研讨寓言情节构思的巧妙。
四、课内精读
阅读《白兔和月亮》思考下列问题:
(1)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各一个。
比喻:
拟人:
(2)第四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与第一段的哪些语句相照应?
(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4)为什么不编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五、拓展延伸
阅读《塞翁失马》读过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直译译文: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逃跑到胡人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语文教案 篇5
一、背景介绍
《威尼斯的小艇》是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八单元的一篇精彩课文。文章介绍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艇。作者描写了小艇奇特的样子,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的作用,从而说明了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新课程指出:“语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看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而课堂教学应是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主战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独立感受文本,体验特色,实践语言的空间。
二、抓住好词好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在教学中我潜心研究教材,选取有典范意义的,表现力强的语段,作为言语的直观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诵读积累、品味欣赏、最后加以运用,将这些语例深深地印在学生脑子里。在此基础上,要及时引导学生揭示语言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体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匠心,把写作知识的教学植根于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语文课的教学其目的不在于获得这些语言知识,应当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去感受,作者是如何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准确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要指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一)、欣赏关系,激发兴趣。
威尼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闻名于世,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有关资料、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初步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威尼斯的特殊及城市的特点,这时,我播放了威尼斯的风光片,通过看录像,观赏异国风光,拉正了理解的时空。虽只短短几分钟,却整体了解这“水上城市”的地理风貌,激活学生的情感,为下文的学习,打下了理解的基础。
(二)、理解课文,感受文本。
在理解小艇的样子时我抓住了三个生动的比喻句,启发学生自读自悟,不仅理解比喻的精彩,还认识到作者多种比喻来自于多方面 观察,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小艇的模型。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 差,图画能把语言文字形象化,画画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感 悟变为表象的.过程。如:学习小艇特点这一部分时,学生通过画面很快了解了小艇的特点。看完后,学生又看着画面说说想法,这又是一个感悟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直观想象的图画,既理解了课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能力。
在了解小艇的作用时,我采用了讨论的方法。
谁坐小艇干什么?
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在汇报交流后,又启发学生想象还有哪些人会坐小艇干什么,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畅所欲言,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小艇的重要性。
(三)、实践语言,体验角色。
课文结尾,我让学生扮演船夫、游客、导游,让他们再次置身于美丽古老的威尼斯,在表演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的加动作、语言、表情,培养学生的想像,实践和创新精神。以活动的形式积累运用课文语言,同时把口语交际的方法引到阅读教学中去。
(四)、总结全文,拓展处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读、说、评,时时体现出学生自主实践活动,伴随学生的活动,教师适时调控,使学生的身心始终在高度的兴奋和激动之中。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
课时安排:三课时
课前准备:
1.《吸烟害处知多少》补充资料
2.学生代表发言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了解意义,揭示课题
1.讲述晏子劝说齐景公不杀养鸟人的故事。
2.教师小结:成功的劝说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但也可能失败。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劝说别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劝说”。(板书课题)
二、观看小品,探究方法
1.颖的爷爷特别爱抽烟,你看,刚刚吃完饭,他就抽上了。(学生表演)
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
(吸了一口,咳嗽。)
颖:爷爷,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爷:什么日子?
颖: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不能吸烟。
爷:谁规定的?谁能管了全世界?
颖:联合国规定的。
爷:联合国能管了咱们中国?
颖:爷爷,抽烟的害处很大,我求您别抽了!
爷:没事!
我抽了几十年了,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咳……就是有点小咳嗽。
颖:反正抽烟没一点好处。
爷:颖颖,天不早了,你该上学了;我呢,到公园溜达溜达。
2.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颖没有说服爷爷?
3.集体交流:我们来帮帮颖,说说怎样才能劝服爷爷不抽烟?
(以理服人,列举出抽烟的害处,让爷爷从内心里真切地感受到抽烟有害无益;以情感人,注意说话要情真意切,让爷爷感到你是真心为他好。还要注意劝说的对象和方式,乐意接受你的劝说。)
4.师总结:劝说也是一门艺术,得讲究方法,以大话套话压人、说软话求人都不大可能奏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心服口服。另外,劝说还要注意对象、场合、方式方法。
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
1.模拟角色劝爷爷:假如你是颖,你怎么来劝爷爷?
(1)老师给大家提供吸烟害处的资料,阅读了解吸烟的害处。
(2)在小组内模拟劝说,评选出最佳劝说者。
(3)全班交流,比比哪个小组的劝说更容易奏效,体会劝说的艺术。
(可由老师扮演爷爷这个角色)
2.联系实际,实践劝说
(1)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会碰到很多类似的问题,说说在哪些情况下都需要进行劝说?
(2)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先说说你打算针对什么事进行劝说,再商量一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
(3)模拟表演:请若干小组上讲台进行模拟表演。
(4)全班评议:让学生评一评谁的劝说效果好,为什么好?
[评议应根据劝说的要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来评议。]
四、小结:
生活处处有语文,现在我们在课堂上劝说,走出课堂,我们将劝说引向生活,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
板书设计:
劝
说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态度诚恳
注意对象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引题:
在重大节日来临时,在庆祝某项活动时,会有一些教学代表或学生代表发言,这时候就要写发言稿。那发言稿怎么写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明确发言稿特点
1.老师带来一份教师节到来时学生代表的发言稿,请同学们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这庆份祝教师节的发言稿先向老师送上节日的祝福,再向老师表明自己的感激之情等,最后再一次祝福。发言稿的语言热情洋溢,情感真挚。
3.讨论:那要是写竞选干部的发言稿,应该写什么内容,怎么写呢?
学生交流得出:为竞选准备的发言稿,要讲清楚为什么竞选这个岗位,自己有哪些优势,如果竞选成功怎样为同学服务。
4.写过发言稿或读过发言稿的同学讲一讲,你们写过或读过什么发言稿?都写进哪些内容?要注意什么?
5.教师总结:不同场合所写的发言稿内容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环境而定。注意语言要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三、尝试习作
1.学生根据习作提示选择写作情景,选择相同情景的同学可以组成合作小组一起写作。
2.明确习作要求:
①内容具体、适合当时需要;
②感情真实;
③语句通顺。
3.学生尝试写作。教师作巡回指导。
四、评改交流
1.教师根据巡视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指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结合评改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评价方向:不必拘泥于字数多少,以符合当时的发言要求为评价标准,以发言稿是否符合当时的场景,内容是否具体、语言是否通顺为评价重点。
2.小组交流评改。
3.全班学生互评互改。
4.推选几名学生根据情境说一说自己的发言稿。(老师可作为主持人创设一下情境)
5.教师小结作文情况。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
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时间: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弓nu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抄写词语,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不仅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兵马俑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武士俑、威武凝重
骑兵俑、勇猛善战
兵车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拏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习第10节引读
5、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
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四、总结课文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规模宏大
19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举世无双、个性鲜明
语文教案 篇8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听写生字词,集体订正。
二、初识“高傲”。
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除了高傲之外,还可以用什么词语?(骄傲)有没有喜欢的意思?(课件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有些小气;架子大;“高傲”是什么意思?)
4.表情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三、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识“高傲”。
1.出示两句话:
(1)鹅的叫声很高傲。
(2)鹅的步态,更是傲慢。
2.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
3.小练笔(填空)
(1)鹅的叫声,音调________郑重,似厉声________。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________;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________大叫(从这四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2)鹅的步调________,________的,颇像________出场。(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四、研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
1.引导学生尝试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研读、交流。
如:
(1)“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最可笑的是什么?
(2)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侯的?
(3)作者是怎样观察鹅的吃相?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4)鹅的吃相表现出它的高傲,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为了突出白鹅傲慢的特点,作者怎样称呼鹅?(“鹅老爷”)
(“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作者用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中拥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于是,白鹅也就有理由表现得“架子十足”。)
2.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1)食料简单的句子。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2)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
(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3)鹅老爷脾气的句子。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堂里的堂倌一样。)
3.回顾全文: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头颈、叫声、步态、吃相。)
五、体会情感。
1.作者写鹅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透过字面体会作者对鹅深深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作业。
1.抄写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2.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讲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白鹅
头颈
叫声
步态
吃相
高傲有趣
教学反思:
通过初读,学生初步感知了鹅的高傲,我便用“这只白鹅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将学生带入文本。在体会作者如何感受到鹅的高傲时,我抓住“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让学生做做动作,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并在动作中理解了词语“左顾右盼”,初步感受到白鹅的高傲。接着我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围绕“白鹅的高傲还体现在哪”,把感受深的句子划下来,在旁边做批注。这不仅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感悟文本,也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够认真读文体会,并写下感受,达到了预设目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秋游》教案08-25
语文《丰碑》的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