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狼和鹿》教材理解
一、课文主要内容及思路
狼是凶残的,鹿是温和的,狼是大坏蛋,鹿是人们怜爱的对象。这是我们在童话故事里了解到的狼和鹿,那么在现实的森林中,狼和鹿是怎样各自地生存着呢?它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呢?
这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其他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了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鹿群嬉戏,恶狼出没,欢乐与危险同在,进攻与提防并存,组成了自然统一体。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课文从两个方面展开叙写:一是人们组成狩猎队捕杀狼,消灭了鹿群的天敌;二是鹿群从此大量繁殖,急速增长,造成严重饥荒和疾病流行。结局是森林遭破坏,鹿群在毁灭,生态平衡给人们带来了始料不及的后果。
第三段(第4自然段)写人们没想到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生物总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作者是按照“平衡——失衡——明理”的思路来结构全篇的。平衡--狼鹿共存,自然统一。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鹿群嬉戏,恶狼出没,欢乐与危险同在,进攻与提防并存,组成了自然统一体。失衡--狼被捕杀,灾难降临。文章从两个方面展开叙写:
一是人们组成狩猎队捕杀凶狼,消灭鹿群的天敌;
二是鹿群从此大量繁殖,急速增长,造成严重饥荒和疾病流行。最后得出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道理。
课文选编于苏教版语文第六册中,虽不是童话故事,但由于课文的主要角色是学生熟悉的两种动物,而课文以反映社会生活为内容,本身就有很强的情趣性、情境性,能引发思考,所以学生在学习中有浓厚的兴趣。
二、这篇课文中,作者采用了一系列对比,让我们获得更加分明的感受。
1、狼与鹿的对比。
狼凶残,鹿温和,狼令人们痛恨,鹿被人们喜爱。对比很明显。然而凯巴伯森林的灾难使狼与鹿换位了。狼居然成了制约鹿群过度繁殖,消灭病鹿的“功臣”。鹿呢,却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大坏蛋”,如此变化又形成鲜明对比,启示人们必须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2、凯巴伯森林的前后对比。
凯巴伯森林原先“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虽然“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但总的来说,凯巴伯森林充满了活力。但一旦成了鹿的“自由王国”,凯巴伯森“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生态失衡造成的恶果。”
3、鹿群变化的对比。
凯巴伯森林原有“活泼的美丽”的鹿4000只,自从人为地杀掉六千多只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鹿的总数迅速超过了10万只,翻了十五倍。当“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时,鹿又急剧地死去6万只,不久就剩下8000只病鹿。这里的对比鲜明,点明了生态失衡所造成的悲剧。
鲜明的对比,触目惊心的数据让我们意识到保护生态平衡是多么重要。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学思路以读为主线,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理解课文。在一幅幅鲜明画面,一个个具体数据的对比中悟情明理。通过讨论,读书比赛等多种形式,采用多媒体手段,创造一个声、色、形有机结合地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先玩个游戏。我请四组同学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依次为(板书:狼、鹿、森林、人类),记住自己的角色了吗?好,下面听好了,老师叫到谁,就立即站起来,比比哪组反应快!狼!人类!鹿!森林!
师: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现在我要增加难度,我说一个词,你自己判断一下能否形容你所扮演的角色,若觉得行,请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可爱的——可恨的——可怜的——贪婪的——美丽的——智慧的——(学生依据自己的观点站立)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把书本轻轻打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这篇文章,读出你对狼、鹿、森林、人类的初步感受。(自读后)我们交流一下各自的阅读感受,能把你的感受概括起来用一个词表达出来吗?可以从书中选,也可以自己想。
学生交流,师生互动
生1:我认为森林是葱绿的、生机勃勃的。
师:你从哪儿感受到的?能把它读好吗?
生2:我认为森林是枯黄的,文中第3小节中写到:“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生1:我从第1小节中感受到鹿是美丽活泼的。
生2:我认为鹿是可怜的。因为书中第3小节中写到“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
生3:鹿是饥饿的,鹿群疯狂地繁衍,森林中一切可以吃的都吃光了,只能挨饿。
生4:我说的是狼,文中第1小节中写它是那样贪婪、凶残,随时都想吃掉可爱的鹿。
生5:我觉得人类是勇敢的,组成狩猎队和凶残的狼作斗争。
生6:我不同意他的看法,人类是很愚蠢的,不应该捕杀狼。
师:初读课文,每个同学对狼、鹿、森林、人类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了解了发生在它们之间的故事,那么灾难降临的秘密又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秘密。
(3)品读课文,深化领悟:
1、师:我们通过阅读文章很快就明白了这一道理,可当地居民明白这一点时,为时已晚,枯黄的森林在哭泣,八千只病鹿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行走着。人们此时是多么怀念以前那片美好的森林啊!让我们重新进入那片美丽的森林,静静地感受那逝去的森林,那久违的和平。(音乐起,多媒体展示美丽的森林,动物奔跑跳跃的录像片段)
2、自由读第一节,看看这一次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1:森林太美好了!狼鹿共存合理。
生2:我读这一节时心里有些沉重,觉得美丽的森林已经消失了,多可惜呀!
3、师:可那时当地居民是怎样对待狼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小节
4、师:让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些句子,你读懂了什么?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悲凉、难受)
(出示①)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个跟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学生自由谈感受。
5、师:是啊,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狼,哀嚎着倒在血泊中,我们悲叹着它的命运。那么,被当地居民特意保护的鹿,它的命运又是怎样呢?请轻声读第3小节,找出你感触最深的语句,划下来,多读几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出示②)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你读懂了什么?生:森林的荒凉。
师:哪儿对你触动最大?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出示③)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众中游荡。
师:这句话你又读懂了什么?生:鹿群的危险与无奈,无处可逃,无法躲避。
指导朗读。
6、师:自由读读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三句话是有联系的,狼、鹿、森林是相互制约的。正因为狼被枪杀了,所以森林被糟蹋了,鹿自身也死于疾病。
7、师:是啊,缺少了狼的踪迹,引读②、③两句,是人们的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引读①句,所以,再引读②、③两句,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6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8千只病鹿。
8、师:读到这儿,相信你们对狼、鹿、森林、人类,一定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感受。课前,老师指定你们每组担任不同角色,现在,你最想担任哪个角色,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
生1:我想担任狼,我想对人类说:“人类啊人类,你们是多么愚蠢,你们看到了我们吃鹿,就以为我们罪大恶极,其实,我们也能保护森林啊。”
生2:我想做鹿,对人类说:“人类啊人类,你们以为消灭了狼就可以保护我们,你们真傻呀!
(4)总结拓展,明白事理
【《狼和鹿》教材理解】相关文章:
狼和鹿08-16
《鹿和狼的故事》08-16
鹿和狼的故事08-16
鹿和狼的故事05-01
小学教案《狼和鹿》08-15
《狼和鹿》的教学反思09-09
21《鹿和狼的故事》08-16
语文 -鹿和狼的故事08-16
《狼和鹿》教学反思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