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疏通课文
1、揭示课题,指名读一遍
2、姥姥是谁?
3、说说对题目的理解,并推测课文会写哪些内容?
4、学生自学生字词语
5、初读课文
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6、交流所学,不会的'在全班解决
7、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疏通课文,纠正错误。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2、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3、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三、指导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2、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搜集剪纸资料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
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
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明白:因为讲桌上堆放的洋槐树籽有浅黄的,甚至还有豆绿的。籽粒里掺杂着荚皮和角柄。浅黄、豆绿什么意思?说明从颜色上看出种子不成熟,不饱满。
掺杂着荚皮和角柄写出了从成色上看不纯,杂质多。一些同学只追求上交的树种的数量,而不注意质量。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
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外貌
小女孩神情深深自责
动作专注认真
一般大小
种子饱满精心挑选
乌黑光泽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学生讲的实在很精彩。)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课后记:这是一篇简单好懂的文章。其中的感情最打动学生的心。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文积累语言功底和文化功底。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以诵读带动理解,以诵读加速背诵。
2.理脉法。理清全文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并带动背诵。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
二、作者简介
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
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三、解题
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一篇。
“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与奏、议、疏、表、对策类同,统称奏议)
《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可引申常见古文体裁:疏、序、说、赋,教师自行把握)
四、整体感知,熟读课文
朗读课文 ,注意字音和停顿
求木之长(zhǎng) 浚(jùn)源 塞(sè)源 载(zài)舟
壅(yōng)蔽 谬(miù)赏
五、疏通文意
1、认真参看文后注释
2、结合课文注释,完成练习
(1)1.臣闻求木之长者 求:追求,想要。 之:取消独立性。
2.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根,今指事物的本质。
3.欲流之远者 流:泉流,名词。
4.必积其德义 其:他们。
5.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而:却
6.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固:稳固
7.臣虽下愚 虽:虽然(不能讲成“即使”,此句自谦)。
8.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神器:帝位。重、大:形容词作名词,
重权、重位。
9.不念居安思危 念:考虑。
10.戒奢以俭 以:用,实行,厉行。
1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亦:也。以:而,却。
12.塞源而欲流长也 流:水流,名词。
(2) 1.凡百元首 元首:指帝王。
2.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繁:多。盖:大概。
3.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取:攻取。守:保卫。
4.盖在殷优,必竭诚以待下 盖:因为。以:来。
5.既得志 既:已经。得志:实现愿望。
6.则纵情以傲物 以:而,表并列。物:别人。
7.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骨肉:至亲之人。行路:名词。
8.虽董之以严刑 虽:即使。之:代人民。以:用。
9.振之以威怒 振:同“震”,威吓。
10.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而:然而。
(3) 1.诚能见可欲 诚:(如果)真的。
2.则思知止以安人 思:想到。安:使动用法。
3理念高危 高危:(地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
4.惧满溢 惧:担心。
5.则思江海下百川 下:动词居于……之下。
6.乐盘游 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7.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以(之)为。度:限度。
8.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动用法,使……谦虚。
9.惧谗邪 谗:动词作名词,说别人坏话的`人。
邪: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人。
10.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使动用法,使……端正。
11.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无:同毋,不要。
1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宏:使动用法,使……光大。
13.简能而任之 简:选拔。能: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14.择善而从之 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建议。
15.则智者尽其谋 尽:形作动,用尽。
16.信者效其忠 效:献出。
六、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尝试背诵
二、检查复习
1.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必浚其泉源 (jùn) B.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 (yōng)
C.则思正身以黜恶 (chù) D.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buō)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加强自身修养
B.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忠诚的人
C. 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D. 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A.无以怒而滥刑 B.人君当神器之重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 D.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总结归纳文言常识
1、通假字
振之以威怒(振通震)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无同毋
2、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凡百元首 帝王 的领导人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路人 走路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树木的根部 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则纵情以傲物 放纵情思,骄傲 尽情
3、词类活用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固:形容词用作使动,使……稳固
则思知止以安人 安: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安定
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形容词用作使动,使……正
宏兹九德 宏,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宏大
何必劳神苦思 劳、苦,都是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劳累,
使……辛苦
形容词活用
欲流之远者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流得长远,达到远方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重、大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重权、大位
不念居安思危 安、危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安定的生活”,“危险的境地”
惧谗邪 谗邪,形容词用作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人
邪恶小人
择善而从之 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建议
克终者盖寡 终:副词用作动词,坚持到底。
则思江海下百川 下,方位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乐盘游 乐,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4、一词多义
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安定 v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怎么 adv
项王曰:“沛公安在?” 哪里 pron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享受 v
信:信者效其忠 诚实 adj
愿陛下亲之信之 信任 v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信用 n
忌不自信 相信 v
求:求木之长者 追求 v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探求 v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请求 v
不求闻达于诸侯 追求 v
治: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治理 v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治 v
不效则治臣之罪 惩治 v
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连词,连接动词及状语
虽董之以严刑 介词,用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连词,表目的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介词,表原因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哉: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所:恩所加,则思无因喜而谬赏 助词,防在动词其那面,组成名词性短语
山峦为晴雪所洗 助词,为……所,表被动语气
四、积累与课文有关成语
居安思危 载舟覆舟 垂拱而治 文武并用 知足常乐
恃才傲物 择善而从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语文教案-打赌。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下决心,说话算数,就一定能改掉怀习惯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良习惯,说一说,你的不良习惯是什么?
2.针对这些不良习惯,你想过要改掉它们了吗?改掉了吗?
3.学习《打赌》一文,要求同学们独立理解主要内容,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二)整体感知
1.自读全文,逐段理解。
2.同组交流,整理主要内容。
(三)讨论交流
1.全班交流,由繁至简地整理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明确:不良习惯→打赌→忍→改掉
2.抓重点句,体会说话算话是美德,坚持下去就会胜利,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打赌》。
(四)总结、扩展
说说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结果怎样。
(五)布置作业
把你类似的经历写成一篇小短文。
(六)板书设计
30* 打赌
不良习惯→打赌→忍→改掉
说话算话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让学生通过运用精读课文中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养成说话算话,诚实守信的美德。在总结扩展中用自主表达的方法,把自己类似的经历写成小短文,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
探究活动
召开一个讨论会,题目:真正的男子汉。
要求:把自己如何克服缺点,改掉不良习惯的体会说出来,要有真情实感。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熟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留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熟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留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巨型南瓜图 ,
提问: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蔬菜?今天我们将和小作者一起去参观农业展览馆,去感受农业的变化。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听录音,感知课文。
2、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检查自学情况。
【课件】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课件】去掉拼音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a) 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b) 分段指名读。
c) 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2)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a)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b)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六、指导书写。
七、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若干个;滚动复习“苗圃、咆哮、跋涉、汲水、凉爽、浸湿、浑浊、糟蹋”等词语。能理解并积累“苟延残喘、渍疼、世事洞明、水害、作孽、意味深长”等词语。
2.能静心阅读,边读边思,理解课题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的研读,体会他们把水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珍贵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2.说说你对课题有什么疑问?
(板书:谁真正愤怒了?她们因何而愤怒?)
二、整体感知
1.开小火车分节读课文
2.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带着问题读课文再简要地回答这两个问题,然后将它们连成一段话。
参考:暑假里,“我”与朋友结伴西行,途经“五棵树村”时,请求一位小姑娘给一点水。小姑娘迟疑了一下,在经得一位老妇人同意后,打开锁着的水窑,汲出一点水给我喝,而我却用这水来洗脸,这让她们愤怒极了。
3.把课文主要内容记录下来
可组织同桌学生互相批阅,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检查主要要做到文通句顺,不写错别字。
三、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7节
当我用这水来洗脸时小姑娘和老妇人有些什么举动呢?
1.默读第7节,老妇人说的是——作孽呀!
极书指导书写“作孽”的“孽”
圈出表示小姑娘动作的词语。
2.再读第7节,从小姑娘这一连串的举动中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来。
4.读了这一节,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
如:小姑娘为什么不急着去扶摔倒在地的奶奶?为什么要把小姑娘所做的一连串动作写得这么细致?
(水对生活在我国大西北的人们来说比他们的生命更重要,对于我们不珍惜水的举动,他们是极其愤怒的)
(二)学习第4、5节
1.自读4、5两节,圈画出祖孙俩视水如命的有关细节描写的词句
2.小组内议议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
3.交流
(1)出示:……水窑设有坚固的木盖,木盖上牢牢地锁着一把大铁锁。
①自读第4节,说说该句中如果没有“牢牢地”,句意上与原句有什么区别?
②交流(水窑里的水是老人翻山越岭到二十余里外的地方去挑来的,半路一脚踏空瘸了一条腿,所以这水很珍贵,不能轻易动用。若学生答不出,可先存疑。)
③指导读句
④了解水窑是怎样的。理解:世事洞明
(2)出示:只见小姑娘轻盈地走到水窑前,熟练地打开大铁锁,用一个小术桶小心地汲出一点水,倒进一个干净的陶瓷碗里。她双手捧着那碗像捧着整个世界一样走到我面前说:“走远路渴了吧,快喝吧!”
①同桌一起读该句,说说小姑娘为什么会做出这一系列动作?
②交流(熟练地打开——或许每天她们都要用很多次少量的水,而每次用水都要打开铁锁,以至于动作非常熟练。小心地汲出——水非常的珍贵,小姑娘生怕倒出来一滴。双手捧着——体现了小姑娘对水的珍视。)
③齐读该句
另,出示:那水里竟漂浮着一些细小的杂物,在白瓷碗里显得更浑浊。
⑷这句话在文中写与不写有什么不同?(这样浑浊的脏水,在我们眼里根本是应该倒掉的,而祖孙俩却像看护珍宝一样地小心守护可见水在她们眼里是何等珍贵的东西。)
(三)学习第2节
这样的描写绝非多余,它很好地诠释了祖孙俩的行为。
1.自读第2节,找找文中是否还有类似的描写?说说自己的发现。
参考:对黄河的情况及“五棵树村”名字由来的描写都为课文中祖孙俩的愤怒打下了伏笔。
2.出示:堤上爬行,黄河河底龟裂河水时断时续,给人一种苟延残喘的感觉,全没有“黄河在咆哮”的气势……
(1)齐读该句
(2)理解“苟延残喘”——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活(3)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出示: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瓢,在每一棵小树苗根上小心地滴上一点点水,那动作好像是在轻轻抚摸睡梦中的婴儿。
请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加点字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
(通过小姑娘的小心谨慎的动作突出她对每一滴水的珍爱,从侧面突出水的珍贵。)
4.指导读好第2节
(四)学习第8、9节
1.自读第8、9节,说说你的感受。
2.引读第9节
难怪老妇人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说——
3.意味深长指——文中指——
4.齐读第8节
带着这种感情,一起读一读第8节。
5.用“我”和小姑娘对话的形式来改写第8节,并且用上“肃然起敬”这个词。
四、拓展练习
1.学习第7节第3句的写法把一个人做某件事时的一连串动作写清楚。
2.请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一下中国有哪些地方严重缺水。再请你写一条公益广告语,提醒人们要爱护地球上有限的水资源。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3、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伯牙学琴》故事导入
2、学生谈感受。
3、板书课题,解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层指导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和韵味
自由读——评议读——范读——有节奏地读
2、回顾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1、挑疑,引出“知音”。
2、划出能体现钟子期视伯牙为知音的'句子。
3、了解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指导读好赞叹的句子,深化理解。
4、拓展运用:引导学生想象他的琴声还可以表现出哪些场景,怎么赞叹?
5、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感悟“知音”。
6、引导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有很多人赞美伯牙,那些人会怎样赞美伯牙?钟子期又是怎样赞美的呢?通过对比,深化“知音”。
7、指导朗读。
8、学习知音之死部分,出示句子感悟知音难觅,珍惜知音。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入短歌,配乐朗读。
2、朗读课文,再次感受知音相聚的“喜”和知音死的“悲”
3、伴随《高山流水》,感情读文。
4、背诵课文。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秋游》教案08-25
语文《丰碑》的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