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范例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秋天》是人教版第三册的选读课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展现了小动物们在秋天里欢快的情景。
设计理念:
画画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将本课设计成“重画插图”,由此引出该画什么?该怎么画?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课文。同时,利用多媒体、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及角色扮演,拉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并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引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感受秋天的快乐、美丽。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背诵古诗。《赠刘景文》
二、引出课文
1、为秋季果蔬加上提示语说一说。
2、揭题。
3、激发兴趣,引出主线:给课文重新配一幅插图。
三、初读课文
1、画哪些景物呢?自由朗读课文,圈一圈。
2、找出景物,明确方位。
四、再读课文
1、该怎么画呢?再次快速朗读课文,划出相关词语。
2、出示:高高的蓝天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黄澄澄的稻子一片一片的黄叶
3、依次学“画”各种景物
(1)穿插说话训练:
a、白菜那么( )那么( );豆角那么( )那么( );辣椒那么( )那么( )
b、 一眼望不到边的()
C、()熟了,(),像()。旁边出示图:苹果、梨、葡萄。
(2)比较理解“一片一片”与“一片片”
4、学“画”池塘、梧桐树:()的`池塘()的梧桐树
5、学画小动物:()的小鱼()的小蚂蚁()的小燕子
四、复述课文
1、按顺序复述,教师引述,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整理图片
2、学生看板书和方位词复述课文。
五、课后拓展。
六、总结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司马光临危不慌、砸缸救人的故事,激发学生向司马光学习遇事镇静、机智过人的情感;
2)学习本课10个生字和一些词语,认识走(走字底);
3)学习并会用谁和谁干什么的句式说话;
4)能根据语言内容读出情感,背诵课文。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投影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又要学习课文了,先请你们看课题:22.司马光(齐读)
2)(介绍司马光)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思考: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
2)通过交流,概括出课文讲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数数课文有几个小节,标上小节号。
4)用手势告诉老师,课文有几小节?(指名分节读课文)
5)用引读法学习第一小节。
①从前,有个孩子叫什么?
②什么时候,有个孩子叫什么?
6)在投影片上找出谁是司马光。
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二小节。
①指名读课文。(想想:他是谁?)
②比较句子:一天,他和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
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
两句话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课文第二小节要用 他而不用司马光?
③出示练习。
一个小朋友掉到_______里去了。
学习掉(动作演示)缸(看图介绍)。
④小朋友掉到水缸里了,焦急吗?用焦急的语气读一读。
⑤齐读第一、二小节。
(2)学习第三、四小结。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a.找出小朋友慌了的句子,用____划出来,找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用------划出来。
b.看这个练习,想想该怎么填?
________都慌了。司马光_________一块石头,使劲________那口缸,缸_______了。
②交流从小朋友们慌了的句子中圈出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板书:小朋友们都慌了,叫、喊、跑、找,学习喊。(分析字形)
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试着喊、叫)
③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读第三小节。
④小朋友们都慌了,如果你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简要板书)
⑤司马光怎么做,找出动词,标出△。
板书:司马光没有慌 拿起 使劲砸
学习起(析字形,动作演示)砸(动作演示,书空)使劲(找同义词:用力)
⑥用镇定的语气读课文第四小节。
⑦同桌对读第三、四小节(男女生对读),试着背背。
2)学习第五小节。
①指名读课文,想想:司马光使劲砸缸,结果怎样?
②交流,学习流(看投影片)。
③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课文第五小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评价想法,概括全文
1)四人小组讨论:你们想的方法和司马光的方法,哪种好,为什么?
2)学习课文,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略)】
【附板书】:
22 司马光
小朋友们都慌了,叫、喊、跑、找
司马光没有慌 拿起 使劲砸
【附对本课教学的说明】
《司马光》是一篇讲读课文。司马光是900多年前的一个人物。在备课时,我首先考虑的是让学生有兴趣地学,能在有限的40分钟内,学到知识,掌握一些识字的方法,有获得知识后的愉悦体验。
一、引导学生乐学。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自己参与才能获得认知与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创设愉悦情境,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体性,使学生乐于学习。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有些学生连大缸也没见过,课文语言比较简练抽象。在导入教学时,我用复合投影片让学生比较形象地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出众智慧和意义所在。那么课文中又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呢?这样就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产生了学习课文的需要。
课文第三小节写了小朋友都慌了,叫着,有的跑去找大人。这一节内容如果由教师讲解,学生就会觉得平淡,提不起劲。我让学生说说: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一个个边做动作边喊叫。喊叫的过程中,学生也在学习语言,而接下去的评价喊叫是否合理的过程,更是一种对语言的理解、运用、表达的过程。这样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理解了喊、叫的意思,而全体学生都参与了喊叫和评价,也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原则。
二、指导学生会学。
学生在一堂课上的所得,并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是素质的提高,学会学习的方法和形成能力。
课文第二小节有一句话:一天,他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我让学生先读读、想想,比较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吗?为什么课文中用他而不用司马光。学生通过读,明白两句话是一样的',用他就避免了重复。这中间还用了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读下文,这是一种读书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掌握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又如课文第三、四小节分别写了小朋友慌了和司马光没有慌的表现。如果由教师一味讲解,学生就会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索然无味。我让学生先读读这两节,讲讲读懂了什么?再读读课文,用_____划出小朋友的表现,再用-------划出司马光的表现,然后思考下面这个填空题:( )都慌了。司马光( )一块石头,使劲( )那口缸。通过这样的读读、划划、讲讲、填填,使学生学习、内化了课文语言,学会了读懂课文的方法。通过对小朋友和司马光不同表现的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司马光临危不慌的愿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三、让学生有利于发展地学。
学会课堂上所教的知识,这不是学生学习的终结,也不是课堂教学的终结。课堂教学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要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
在学习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方法前,我先请学生讲讲他们救小朋友的方法。有的说推缸倒水救人,有的说用绳子把落水的小朋友拉上来,也有的说用抽水机将缸里的水抽调,还有的说打110报警电话学生的这些想法有的不合理,有的不符合当时情况,但学生都通过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发展了思维。学完课文后,我再请学生比较自己的想法,发展了思维。学完课文后,我再请学生比较自己的想法与司马光的做法哪一个更适合当时的情况。这样,训练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一种发展。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基础上回答“思考·练习”中1、2、3的问题。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学生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教学目标1、2。
2、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埋下伏笔
1、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没有人怀疑过这句话?为什么?
2、引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
⑴ 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
(课件出示)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⑵ 分析这句话:你们懂这句话么?(想读就读)
强调什么?(速度与重量有关)板书。
二、简介人物,激趣生疑
1、这句话是谁说的?
简介亚里士多德:他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2、书上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25岁时就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
三、整体感知,把握主题
过渡: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一位是25岁的数学教授,他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
他们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
2、学生说,师总结:
两个铁球____着地(板书)
3、加上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同时 补充板书)
过渡:谁对谁错呢?
四、质疑讨论,精讲研究
细析亚里士多德的话:
1、再次出现亚里士多德的话:(集体读)
⑴ 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怀疑么?为什么?
⑵ 哪些词最能体现?(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
“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
“责备”在什么情况下责备?(在人们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情况下。)
⑶ 读两个反问句,读出责备的语气:
“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两个反问句说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2、伽利略是怎样想的?用“ ”画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的句子。
大屏幕出现:两个结论,讨论后总结(一慢一快)板书。
过渡: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的,伽利略多么地爱动脑筋,不迷信权威,他不仅敢怀疑,还勇敢地进行试验。
3、细析伽利略试验及其结果部分:
⑴ 提问:
课文中从哪儿到哪儿写他做试验的过程?实验分几步?(a、自己试验 b、公开试验)板书。
⑵ 学习伽利略自己做试验部分:
①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
从这部分中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试验?结果如何?
② 大屏幕出示填空题,学生边报边填空。
③ 提问:
A、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学态度?(反复、许多次)他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面对的是亚里士多德,他不能马马虎虎。)
B、从结果“都”、“的确”、“总是”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
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这句话正好与亚里士多德的话相反。把“速度与重量有关”划掉。
④ 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什么?
(伽利略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⑤ 过渡:这样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因为等于公开向人们心中的亚里士多德挑战。
⑶ 学习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实验部分:
① 屏幕出现比萨斜塔的照片:
师述: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塌共8层,建到第三层时,地基开始倾斜,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开试验,该塔名声更大。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
② 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
(人们来的目的,人们的态度)
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
③ 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请看:
(动画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④ 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表现怎样?(惊讶)为什么?
(因为,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伽利略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⑤ 人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全是对的。)
⑥ 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告诉我们,这个人无论他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都是对的。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错处。)
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突出怀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敢怀疑,打破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板书:(献身科学、打破迷信)
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的人,同学们要不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要)
2、假如书上有错,你们敢于提出疑问吗?
⑴ 出示句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⑵ 师:这句话就有错误,你们谁敢于提出疑问?
做两个试验:
第一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放在同一高度,并同时放下。
第二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大的放在高处,小的放在稍低处,再同时放下。
⑶ 得出结论:
这句话应该改成──
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
3、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开头,我们说过高尔基的一句话,谁来质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总结全文: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我们自己也有了这种意识。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思考,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
【板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一慢一快
伽利略 试验 亚里士多德
速度与重量有关
自己试验 公开试验
打破迷信 献身科学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落实朗读,疏通文意,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分析故事情节,多角度概括寓意。
重点难点
在理解古文的基础上落实有节奏感的朗读
多角度分析理解寓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法指导
读寓言——借助多种形式朗读,疏通文意,概括情节。
品寓意——分析故事人物形象,谈谈对寓意的理解、认识。
写寓言——从郑人的角度来重新改写寓言故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前一阶段,我们学习吟诵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感受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怀,今天来接触凝结古人智慧的另一种载体——古代寓言。
二、指导学习《买椟还珠》
(一)读寓言
1、出示古文语段——
请同学们根据注释散读古文,读给同桌听,请划分节奏停顿
2、请一位同学朗读,正音,标停顿
请同学评点其朗读,并示范朗读,落实节奏停顿;
同桌对译,再读古文,有哪些字需要积累落实,或者有哪些字无法解决需要提出
交流,落实一些文言实词;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散读——学生代表朗读(请朗读的同学,读出古文感觉来)——全班齐读
(二)品寓言
1、故事的起因是:楚人“卖其珠”
落实“珠”的含义:价值连城的明珠
为了“卖珠”,他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为木兰之柜,薰以……缀以……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想象一下他会有怎样的神情、动作、心理?
——请为楚人设计一段内心独白:
(四位同学一组,一人记其余几人补充想象,一人朗读)
(用儿童的语言去消化故事,检查学生是否读懂故事,考查学生语言的.表达与运用能力)
2、学生交流写作片断
——2—3人,可借助动作、神情来表达心理活动,读出楚人的踌躇满志来
(注意引导学生,“珠”的价值远胜于“椟”,这样做是为了抬高明珠的身价,使明珠包装华美更易卖出,包装再华美也只是用以彰显明珠价值的附属品……)
3、故事的结果是: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楚人此时的心理活动会是怎样?
郑人最终是取“椟”而舍“珠”了,你如何看待他的选择?
——参考点:楚人的过度包装使得喧宾夺主;郑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
4、古文可概括为成语:买椟还珠,作者(战国,韩非)
引出寓言:用简单的小故事,讲一个深刻的道理
作者写这个故事的意图是:?
——讽刺了那些舍本逐末,不分主次的人
再读古文,思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形式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只看到形式,而忽略了内容;要分清主次,不能舍本逐末……
5、小小的故事蕴含着古代先哲大大的人生智慧,再来读一读这则智慧的结晶
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寓言?
三、布置作业
(一)展开丰富想象(二选一)
1、补充郑人的言行心理,将古文改写为200字左右的故事
2、为故事设计情节,编写一幕简单的课本剧
(二)积累2个寓言故事,准备课前两分钟演讲主题(二选一)
1、“引经据典”,介绍寓言/成语故事,并根据寓意谈谈启示
2、“寓意一点通”,2—3人表演故事,请同学猜出其寓言典故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地图展示黄河的全貌图和壶口瀑布的位置,与学生一起交流相关的资料信息。)
2.同学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感受,那么壶口瀑布是怎样的气势,又何以征服无数的心灵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壶口瀑布》。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
2.默读,思考:围绕“壶口瀑布”,课文写了些什么?
三、精读,感受壶口瀑布的特点
1.自读课文1-7自然段,勾画体现壶口瀑布特点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把你勾画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一听,然后讨论这些语句体现了壶口瀑布的什么特点?
3.面对这样的瀑布,你有怎样的感受?
过渡: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布置课堂作业
1.写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承上启下,导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壶口瀑布有哪些特点?
2.面对先声夺人,气势壮观,构造独特的壶口瀑布,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精读,由景悟情
1.带着上述问题,自由读8-10自然段。
2.交流反馈:
学习第8自然段:
①自读第8自然段,画出作者每次看到黄河时的不同感受的句子。
②读了这些迥然不同的描绘,你有怎样的感受?
③作者曾多次看到过黄河,为什么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呢?(让学生理解感受: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是激励我们,鞭策我们奋勇向前的强大力量。壶口瀑布的雄壮磅礴正体现了这一力量,它让作者热血为之沸腾,所以,作者说“从今天起,我才称得上真正的黄河的子孙”。)
④哪一句表达了作者已读懂了壶口瀑布蕴含的丰富内涵?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并谈谈此句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的威力在……鼓动,它的雄风在……呼啸,它的精神在……闪动;排比句内容上一层层深入,读起来有气势,有韵律美,使表达的情感抒发地酣畅淋漓)
⑤指导感情朗读:你从这母亲河的魂魄中汲取了什么营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学习9-10自然段:
①回想壶口瀑布的气势,回味它蕴含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再次面对壶口,你又有怎样的感受?(自由说)
②作者又是怎样的感受?读9-10自然段,说说“醉”字的含义。(因黄河丰富的内涵,使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之倾慕、向往和崇尚,从中得到精神力量或灵感,因而陶醉倾倒或沉迷、沉浸在快乐的享受里)
③感情朗读9-10自然段,读出陶醉之情。
三、总结,回归整体,学习表达方法
1.回顾课文围绕“壶口瀑布”写了些什么?说说壶口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表达使你对壶口瀑布的特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结作者的表达方法)
四、布置课堂作业
1.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2.了解黄河的现状,思考我们应该为这条母亲河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15 壶口瀑布
先声夺人
气势壮观
构造独特 陶醉
内涵丰富
语文教案 篇6
一、说教学设想;
二、说教学流程;
三、说板书设计。
【教学设想】
一、总体教学设想
1、把握新教材特点,理解本课编排的目的。
2、知晓学生学情,为共同学习奠基。
3、与学生同阅读课文,同在一个平台上探讨人生的哲理。
4、在自读中感知,在合作中领悟,在探究中启迪,在实践中运用。
5、注重读写过程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个性,亮出自己。
教学设想阐述:
1、把握教材特点,理解课文编排目的:
(本课选自人教版教材七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学读课文。这篇课文是著名的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它主要是写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8岁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人生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能走一步,再走一步,就一定能将困难化解为一个个小的困难,最终战胜困难。)
整个第四学段的教材编排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的外在线索是与生活的联系,内在线索的是按三大板块: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而本课是属第一板块:人与自我。这个单元都是谈人生。写的都是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2、知晓学生学情,为共同学习奠基:
(从教材的编排特点,看本课,它是新教材的第一篇学读课文,它是第一二单元人与自我中的主要课文。作为一篇学读课文,教会学生读书,即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这是最主要的。而面对刚进入第四学段的(初中)学习生活的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分析看学情:其一,天真、活泼,富于表现力。其二,面对着带有故事情节的课文,喜欢读。其三,喜欢讨论,喜欢发问,喜欢探究。其四、喜欢说自己的故事。然而难点是对一件事或一个活动中蕴含的哲理或悟出它的哲理有一定的难度。
面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和学生同攻难关。为共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与学生同阅读课文,同在一个平台上探讨人生的哲理:
(因为本文就是通过作者在童年时爬悬崖的一段感受,及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遇到困难,就应在悬崖上走下一样,“走一步,再走一步”。那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文字材料,共同的人生体验,和学生同在一个平台上,同读课文,同探讨人生的哲理。)
4、在自读中感知,在合作中领悟,在探究中启迪,在实践中运用: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讨论、探究本课蕴含的人生哲理;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有吗,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个故事的主要叙述的情景是什么?我遇到困难的情景是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什么?一是要让学生知道要多读,读出味,才能懂其意;二是要领悟文章的内容所蕴含的意义,要多思,三是要多说,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桥梁,和作者莫顿·亨特进行心与心的对话。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从读到写,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谈谈自己对生活的憧憬、体验和思考。)
5、注重读写过程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个性,亮出自己: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更重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以,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标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师──生──作者──课文之间的共同学习、探讨的和谐气氛,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在学习过程中处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励学生展现自我,亮出自我。
本课教学设想的目的,学生阅读本文后,知晓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脚印都能折射出人生的哲理。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是与生活相联系的。)
二、具体教学设想
1、教学目标:
⑴ 自读、合作读、探究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感知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悟出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⑵ 从课内到课外,举一反三,运用感知的方法,拓展阅读汪国真的诗,品出诗的哲理。
⑶ 从读到写,和学生共同结合自己人生中遇到的困难经历及怎样处理的,是教训还是经验或二者皆有之,写成短文。
(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体现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形成整体;听说读写形成一个整体;课内和课外阅读形成一个整体;教、学的方式方法形成一个整体。
二、科学地安排了学习序列:读:一读,自主读,二读:合作读;三读,探究读;四读,拓展读;写: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谈体会。从读到写,符合人的思维特征,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符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质量的要求。从课内到课外,体现教学的整体性。
三、切合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四、明确、清晰,便于落实和检测。体现了本课学习的特点: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2、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复述故事,悟出“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3、教学难点: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一件事中能悟出人生的哲理。
4、课型:
读写结合课。
5、教学时间:
一节课。
(教学时间的分配: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随机调控。)
6、教学策略:
问题策略、多读策略、与文本对话策略、合作学习策略、读写结合策略。
7、教学方法:
情境法、诵读法、讨论法、读写结合法、评价法。
8、学习方法:
诵读法、复述法、讨论法、读写结合法、评价法。
9、课前准备:
⑴ 预习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⑵ 想想第一课与这课有什么联系?
⑶ 阅读这一课,你有哪些问题,请写在纸条上,交与科代表。
(此环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认字写字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问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情的一个重要环节。并把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整理归类,放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节研讨。)
【教学流程】
语文教学过程设计的目的: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成一贯;也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所以说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认识语言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过严格而有高效的言语技能训练,学生习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人格的感染。
一、课前导入,创设情景,和学生共同走进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回忆中
运用学生阅读前一课《山那一边》的感悟 、学生的生活、理想和这课的联系,采用抒情性的语言,和学生共同走进课文的情景中,共同寻找人生的哲理。激发学生阅读和探讨问题的兴趣。
二、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1、学生放开声音朗读一遍课文后,再默看一遍课文: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是学生才进入新课文,虽前面已进行了预习,但学生在课堂上,放开声音运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朗读是否畅通。这实际上是工具性也既是基础知识的落实,也是落实单元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二是默看课文,学生经过一次高声朗读后,进入静静地思读阶段,也实际上在对课文的故事情节“疏理”阶段,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为下面复述故事主要情节而打下基础。
2、学生复述故事:
⑴ 照原文顺序复述。
⑵ 创造性的复述:
① 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情节。
② 可以命小标题似的复述。
③ 将故事中人物没有说完或在行动上没有完成加之合理的想象进行复述。
(这个环节既是知识转化为能力,书面语言变口头语言的训练;又是对课文整体感知的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复述故事,可以同座进行,这样就能达到全员参与,然后让一两名同学在全班复述。这既是体现培养学生对读本整体感知、概述、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是学生的多元性、阅读的多元性得到体现,它实际上也是学生的个性培养。)
三 、悟读,合作讨论作品中“我”爬悬崖的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和父亲鼓励“我”“走一步,再走一步”具体动作化的语言及所折射出的哲理
(这个环节实际上是上一个教学过程的继续。在感知了全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时,还要通过这个故事情节知其它所蕴含的哲理,这是本课文要达到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但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不是枯燥的说教,也是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其中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可结合课文讨论体会。)
1、分角色朗读“我”爬悬崖的经历。
(特别对课文中所涉及的对悬崖、“我”、父亲的话描写的词语要有一种体验的读,要读出味来。)
悬崖的高、险:悬崖耸立、垂直的峭壁、大约二十来米高、(“我”眼中的悬崖)高不可攀的险峰。
“我”的身体状况:八年来一直有病;瘦骨嶙峋。
爬悬崖(半山腰):冬冬直跳、蹲、心惊肉跳、几乎晕到、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 、啜泣。
环境描写:暮色开始四合、暮色苍茫,天上出了星星,悬崖大地越来越暗。
父亲的语言:“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
2、分组阅读讨论:
(可以以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设置讨论题。)
⑴ 作者描写悬崖及“我”眼中的悬崖是怎样的?
⑵ 作品中的“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我”,在爬悬崖中的表情及动作说明了什么?
⑶ 父亲在文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各组选一名同学发言。
四、探究学习最后一段,研讨这次“脱险”经历所蕴含的哲理
(这一段是文章的宗旨所在,是引起作者值得回忆的价值所在。也同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刚进初中的学生,对事情所蕴含的“哲理”比较陌生,老师可举一些学生所常见的例子,来理解“哲理”。如学生最熟悉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想这句话蕴含的道理?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想想本文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这个学习过程同样应在读中体会、感悟。师生共同结合自己人生道路上成功与失败的例子,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蕴含的哲理。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能化难为易。)
1、集体朗读最后一段,勾勒出段中你觉得重要的句子。
2、师生互动,对“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达到的地方。”结合自己的体验谈体会。
五、拓展阅读课文后面汪国真的诗,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得到一点什么?
1、集体阅读,感悟诗意。
诗人采用对比手法,说明意志对人是很重要。“垂下头颅”是预示遇到困难,低头沉思。是为了更好地迎接困难。
2、自由发言,谈谈从诗中想到了什么 ?
(这个环节,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整合。体现阅读课教学在通过课内阅读的方法,把它运用在课外阅读上,既是方法的运用,又是学生阅读多元性的展示,个性的发展。因为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都是谈的人生,“人与自我”,我的梦想是什么样,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怎么办?这里再一次阅读汪国章的诗,无疑又是一次对人生的感悟。)
六、读写结合
学了本文后,叙写自己遇到的一次困难,来说明一个道理的短文。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本节课读写结合的最后一个终点站。因为这篇课文是写的作者亲身体验的一件事,它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从读到写,既开源,又导流。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是读写结合的特点。而这篇课文从故事的叙述,到揭示蕴含道理的过程,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实质上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再一次体现。)
七、课堂教学结尾,再次创设情景,情感的熏陶,在人生道路上同启迪
(和学生共同呤诵课文的最后一段,激励学生在人生中应有作家的气质,战胜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板书设计】
悬崖高、险
读:“我”的一次“脱险”经历 “我”瘦骨嶙峋 怕、嘲笑、恐惧、父亲鼓励“我” 爬下悬崖
悟:人生中的困难应怎样对待──“走一步,再走一步”,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化解成小困难克服
写:遇到的一次困难,是怎样处理的?从中感悟是什么?
(板书设计目的:课堂教学的缩影,提示课文中心的导读图,是教学重点、难点的辐射源。它沟通了作者写作思路、教师教学思路、学生学习思路的桥梁,是提示旧知与新知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新知的生长点,激起学生的探求新知的欲望。是课堂教学的集成块,它集教材编者的“编路”、课文作者的“文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于一体,是当代“微型技术“的妙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秋游》教案08-25
语文《丰碑》的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