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03 13:12:57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观察一次游戏的过程。

  2、能用恰当的词句,连贯地有顺序地对这次“给熊猫贴嘴巴”的游戏说一段话。

  教学重点:用恰当的词句,连贯地说一段话,有顺序地把游戏的过程说清楚。教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井能用恰当的词句来表达。

  教学准备:一块手帕一幅熊猫图(没画嘴巴)另用红纸剪一个熊猫嘴巴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老师给小朋友猜个谜,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黑耳朵、黑眼圈、身体像熊脸像猫。走路摆摆又摇摇,它是一大宝。(学生回答:熊猫)大熊猫真可爱,人人见了都喜欢。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画家,画了一只可爱的大熊猫。(教师在黑板正中贴上一张缺嘴的熊猫图)请小朋友说说大熊猫可爱的样子。(自由说一指名说一评议)可粗心的小画家却少画了熊猫的嘴巴,看到熊猫没有嘴巴,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今天,我们就来给熊猫贴嘴巴。

  板书课题:33、给熊猫贴嘴巴读题。

  2、提出学习目标。

  在这节说话训练课上,要求小朋友学会这些本领。

  出示目标(投影出示):仔细观察游戏,能用恰当的词句连贯地有顺序地说说游戏的过程。

  3、游戏前准备

  (1)提出要求。

  教师请谁上讲台给熊猫贴嘴呢?老师又是怎么做的?请你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一边看一边用这样的句式轻轻地说。

  先……然后……接着……最后……

  (2)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做游戏前的准备,集体讨论。

  a、讨论老师的动作并板书。

  先(拿)然后(蒙)接着(递)最后(领)

  b、请小朋友用上老师的板书练习说话。自由说—指名说一评议(老师把xx同学叫上来,先拿一块手帕,然后把他的眼睛蒙起来,接着递给他一张用纸剪成的熊猫嘴巴,最后又把他领到黑板前面。)

  4、游戏开始。

  (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他是怎么给熊猫贴嘴的?教师提出要求:先看他是怎么往前走的,再看他是怎么贴的,结果怎样?同学们看了有什么反应?一边看一边在心里说。

  (2)指导分步训练。

  a、怎么走的?b、怎么贴的?c、熊猫变成什么样子?d、同学们看了有什么反应?

  自由练说—指名说——评议

  (3)教师可再请一名同学上讲台给熊猫贴嘴巴,仍要求小朋友按上面要求观察,观察后练习说话。

  5、整体训练(按顺序连贯叙述)。

  6、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学生回答)师:是呀,通过今天这堂说话课的学习,我们初步学会了观察一次游戏的过程,并能用恰当的词连贯地有顺序地表达。

  7、板书设计:

  先(拿)然后(蒙)接着(递)最后(领)

语文教案 篇2

  如果你是小黄莺唱歌时要怎么做呢?一年级语文《小黄莺唱歌》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教学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五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会讲故事。树立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头饰、奖励标志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询问学生喜欢小鸟吗,都知道有那些鸟,各有些什么特点,认为小黄莺唱的歌好听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出示课题 “小黄莺唱歌”。

  二、认识生字

  启发质疑:小黄莺是怎么唱歌的?发生了什么事等等。

  1、教师进行范读。

  2、学生自己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生字。

  3、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认自己不认识或认不好的字。

  4、教师指名识字、正音(2——3名)。

  5、同桌用卡片检查识字、对全对的学生进行奖励,并说说不好认的字是怎样记住的。

  6、小老师进行检查。(检查时个别字可让学生组组词、或说句话。)

  三、初读课文

  1、师明确读文要求: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流利。

  2、采用个别读、集体读、两人轮读等多种方式,力求读通畅,并及时进行评价。

  四、精读理解

  在学生初步感知、感悟课文后,指导学生精读体悟。

  1、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读一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比如

  小黄莺第一次失败后的灰心丧气;妈妈亲切、和蔼、鼓励的`话语;小黄莺经过努力后,又一次上台,表现出的轻松和欢快的心情等等。

  2、小组讨论小黄莺唱了几次歌,为什么最后能唱好?然后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如当妈妈要小黄莺努力练歌时,它是怎么想的?从那以后,它又是怎么做的。然后四人小组针对联想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结果。

  4、交流各小组联想内容。

  5、有感情朗读。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第二课时

  一、讲故事

  1、教师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像。

  2、给学生一定时间,练习讲这个故事。

  3、指名讲,佩戴头饰。

  4、其他的同学自由发言,可以讲述自己的心情,想法,也可以自由提问,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

  二、讨论交流

  你有过小黄莺那样的经历吗?你想象那些胆怯的同学说些什么?

  三、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在具体环境中认读: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3、出示要写的生字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1)老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讨论怎么记住这个字?

  5、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

  四、学后总结

  老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我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有如下的考虑

  1、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引出课题自然流畅。

  2、识字教学让孩子用喜欢的方式认字,和小伙伴既合作,又竞争,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认字主动性。

  3、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读的活动,同时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

  4、让学生知道自卑、怯懦带来的后果,感受树立自信,经过努力,获得成功之后的快乐。

  5、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学会与人交流自己的意见。

  6、使学生在读悟中受到“做事要有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7、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讲故事的氛围,给讲故事者提供一个小小的舞台,激起学生的激情和欲望。同时要鼓励那些平时胆小胆怯的学生,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8、有机的将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利于学生理解。

  9、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和以各种方式和生字“打招呼”两种形式进行生字认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在教学中,教学过程衔接连贯,学生学习兴趣也很浓,教学效果也可以,但有的学困生在读课文时速度较慢,跟不上老师的学习速度,没有完全照顾到全体学生,以后我会从这个方面多下功夫,这样学习效果会更上一个台阶!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和查阅的资料理解关键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萝卜头盼望解放、渴望自由的情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二、教学准备。

  1、教师:词语卡片,教学挂图,有关《红岩》、白公馆、小萝卜头等的录像。

  2、学生:搜集有关《红岩》、白公馆、小萝卜头等的资料。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引入。

  1、课前组织学生阅读小说《红岩》或观看电影《红岩》,搜集有关白公馆、渣滓洞、小萝卜头的资料,相互交流。

  2、引出小萝卜头的故事,唤起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检查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做到正确、流利。

  2、从语境中抽象出字、词,检查认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四)以图激情,朗读理解课文。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学生自由朗读第1——5段。

  提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是什么身份?

  出示重点句:他把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教师出示小飞虫插图,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教师读第8段的第一句,相机出示小飞虫。

  提问:孩子们认识它吗?你觉得小飞虫对你来说是“新事物”吗?小组里说说你平时捉到小飞虫是怎样对待它的?

  过渡语:为什么小萝卜头觉得小飞虫是“新事物”呢?他又会怎样对待小飞虫呢?请同学们自读第6~12段。

  3、教师让学生联系图画,朗读第6——12段。

  提问:小萝卜头觉得小飞虫是“新事物”,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小萝卜头看到小飞虫后是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的?请把相关的词语、句子勾画出来。

  出示重点词句,学生动作辅助,教师引导感悟小萝卜头的心情。

  (1)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

  (2)“哟,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它。

  (3)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唯恐伤害了它。

  (4)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

  (5)小萝卜头高兴地拍手叫道:“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指导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小萝卜头的内心感受。可比赛读,可齐读。

  4、比较你和小萝卜头对待小飞虫的态度,在小组里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拓展升华,启发教育。

  1、小飞虫飞了,小萝卜头为什么那么高兴?联系上下文和自己查阅的资料,理解“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了”“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言,从中点拨,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处。

  板书:向往自由。

  2、小萝卜头的愿望实现了吗?他为什么没能像小飞虫那样飞出去?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3、想想小萝卜头对自由美好的向往,再想想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打算呢?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

  (六)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同学间互相交流了解到的“红岩”故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我与小萝卜头比童年”的演讲比赛。

  板书设计:

  小萝卜头

  向往自由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单元

  1、散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美点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1.情感感染法和启发点拨法

  2.自主-合作-探究

  3.品读法【教学过程】

  主要有如下六个环节:一导入;二感知;三探究;四感悟;五拓展

  一、导入

  播放《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视频。根据看到的画面,在下面横线上加上你认为恰当的修饰语:妈妈地笑了(生自由答)。

  在生自由回答后,师加以小结,再用优美语言激情导入:

  是啊,仅仅是孩子端来的一盆水,生活中多不起眼的一个寻常细节呀,然而它却不仅仅缓解了妈妈一天忙碌的疲劳,更让妈妈从心底感到了由衷的幸福与安慰,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也是从一件寻常小事中去感受一个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板书:课题作者)

  设计意图及依据:因为有图有声的直观电视画面更能撞击人们的心灵,通过这样的导入更容易让学生融入爱的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本文的热情。

  二、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文章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

  提示: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要想把事情概括清楚,就要留意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语言也要尽量简洁一些。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文章脉络,明确了——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

  (一)创作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1.分配朗读任务:既然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家庭里有四个成员,事情的走向就与家庭成员的性格密切相关。现在我们每个语文学习小组具体负责研究一个人物,共同探讨人物性格,揣摩人物语言,进行朗读练习;还要完成一个特别挑战任务——把文中的一些叙述性语言转化成相应人物的语言,合作自行补充创作人物台词。

  分配:第一小组——“母亲”;第二小组——“我”;第三小组——“儿子”,;第四小组——旁白。

  2.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教师点拨指导改编创作台词。特别引导负责读“旁白”的小组辨析该在什么地方留出必要的停顿。圈点勾画。

  3.朗读: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分角色创作朗读。其他同学细心听,遇到自己认为朗读者演绎得不够好的地方标注下来,点评时指出。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4.点评:感谢这些同学用声音为我们演绎了这个故事。听众们,你们愿意点评吗?或者选取几位同学发言,点评优点和缺点;或者采访朗读者是如何将某一处处理得这么精彩的。通过自评与互评,使学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归纳:读得情态毕现是因为对人物理解得入木三分。

  (二)捕捉细节,深入探究课文

  1.分析人物:这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提醒:请关注细节,让细节说话。圈点勾画。)

  (1)学生通过对课文细节的把握,分析三个人物的性格:“母亲”——温和慈爱;“儿子”——伶俐聪明,善于观察,懂事;“我”——稳重,孝顺,温和。

  (2)分析“妻子”性格特征

  教师询问大家:“有一个人物刚才我忘记分配了,大家怎么也不提醒我?”学生指出被“遗失”的人物是“妻子”。原因在于她没有说话。经过分析,大家得出结论:这个无言的人物给人留下了“温柔贤惠、善于给丈夫面子”的印象。

  2.探讨景物描写的意味所在。

  (1)采访朗读“旁白”的同学:你读到景物描写的段落时,语气很轻快。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

  (2)大家不觉得这些句子和“散步”的主题并无关联吗?散步途中所见多矣,为什么选择这几处景物来描写呢?

  归结:这些景物透露出生机勃勃的春的气息。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天地间充满了新的希望。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几乎所有的人都欢迎春天的到来,作者的喜悦更是格外强烈。(因为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作者满怀对生命的珍惜和感谢,满怀对母亲健康长寿的祝愿。

  (三)讨论

  1.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我”最终还是依从了“儿子”,这不意味着“母亲”的意愿没有得到尊重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2.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

  3.归纳“幸福家庭秘诀”

  学生说出“尊老爱幼”“对家人的爱”“体谅”“尊重”“信任”“为他人着想”“不斤斤计较”“学着勉强自己”等众多答案,对课文的理解开始悄然内化了。

  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家庭的相似点,也正在于此。

  (四)品词句----语言学习

  1.用圈点法圈出你认为文中精美的句子。(放声阅读,重点揣摩具有对称的美的词句。)

  归纳:学习课文的语言,可以把注意力专门放在词句上。精美的语句反复揣摩,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悟出一点道理来,今后自己作文,就会灵活运用。

  本文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例如: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2.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作者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圈点勾画,快速寻找。

  归纳:例如:“分歧”、“责任的重大”、“整个世界”等,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借散步讲一个道理。

  四、感悟体验

  1.再次体会:人在爱的循环里构建家庭,走出家庭,又组成新的家庭,爱也就被带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再次齐读文章最后一个段落,如果你比刚才有了更深的体会,请在读后告诉大家。

  交流感悟:“两个人背上的加起来就是一个世界”,是因为这两个部分代表着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生命之火不熄,爱与责任就在一代代人心中郑重传递。[板书]

  2.指导朗读:这一段应该读得庄严、凝重、深沉,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3.结合课文,畅谈自己幸福家庭生活中感受到的爱。

  让我们一起,给自己片刻的静默时光,在心里回放幸福的家庭生活片段,试着体味一下其中的滋味。

  五、拓展延伸

  (一)创作诗句,表达感悟

  1.屏幕显示诗句,在背景音乐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有人说,家是一条船,载着我们度过人生的漫长河流。我们在船上相互靠紧。遇到风急浪险,也不孤单。

  有人说,家是一片港湾,让疲惫的心感到安然,恬静的休憩之后,生命的航船会再度高高地扬起风帆。还有人说,家是永远的岸,让漂泊的游子梦萦魂牵。从这里起航,向这里停靠,起点和终点重合。人生却已悄悄变得饱满。

  2.同学们,学过这一课之后,你想用怎样的语言表述“家”呢?请你也试着说说吧。

  屏幕显示一组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背景音乐柔和优美。学生从左至右,谁想好了谁就站起来说,不间断。在聆听中如果有格外触动自己心灵的'句子,就记录下来。并注明小作者。

  学生依次起立,吟出自己心中的诗句。教师不插嘴打断,使之成为一首连贯完整的长诗。

  (二)归结所得,深刻领悟

  在同学们的诗句中,包含着挚切单纯的赤子之心。让我们都来珍惜亲情,做爱心传播的使者,爱世界、爱祖国。首先从爱家庭、爱亲人做起!

  六、作业——用行动表达爱

  亲情不单单是你身上的新衣服,手里的零花钱,桌上可口的饭菜,它也应该是孩子和爸爸妈妈说的贴心话,为父母端上的一杯茶。亲情不单有甜美的宽容和宠爱,还包含着也许令人厌烦的唠叨和可能产生的误解。亲情。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光来领悟。今天的作业是——

  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地趴一会儿(至少一分钟),想象自己回到小时候,再为他们做个简单的按摩。照照镜子,感受一下他们的背和你的背有什么不同。虔诚地做完这些事,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

  散步莫怀戚我和妻责任

  2、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艺术形象,感悟作者意图。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品味赏析细节描写;朗读设计的评价和指导;探寻作者写作意旨

  ●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析法、精段阅读法、资料助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背影》中我们体会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今天我们学习《秋天的怀念》,同学们自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怀念的是什么?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根据课文内容,推断作者遭遇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xx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xx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xx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能比较指定的形近字。

  2、 会给指定的词语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能划初步同类的词。

  3、 能看图回答问题,并按要求写几句话:进一步懂得邻居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 能比较指定的形近字。

  3、 会给指定的词语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教学过程:

  一、 第1题。

  1、 比较上半部分的3组形近字,想想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指名说。

  2、 比较下半部分的3组形近字,同桌互相说说。

  3、 独立完成组词。

  4、 反馈、校对。

  二、 第2题。

  1、 复习音序查字法。

  2、 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并填空。

  3、 校对。

  三、 第3题。

  1、 读题,明确题意。

  2、 独立完成练习。

  3、 读句子,看一看词语填得对不对。

  4、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近义词。

  例:迎—送生—熟收—放早—晚苦—甜

  四、、第4题。

  1、 读题,明确题意。

  2、 独立完成练习。

  3、 校对。

  4、 读读句子。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 能划出不同类的`词。

  2、 能看图回答问题,并按要求写几句话;进一步懂得邻居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教学过程:

  一、 第5题。

  1、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的要求以及做法。

  2、 看例子,说说为什么“鸭子”这个词下面要划上横线。

  3、 做题。

  4、 说说为什么这么划。

  二、 第6题。

  1、 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式。(什么和什么都是什么。)

  2、 让学生说说:家用电器有哪些?水果有哪些?

  3、 独立把句子补充完整。

  三、 第7题。

  1、 指名读图下的问题,搞清题意。

  2、 自由练说。

  3、 指名看图说话。

  4、 讲评。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3、学习读书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幼龟离巢奔向大海的过程,理解揭示的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

  教学难点:

  对文章最后作者感叹句子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冲突,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会有矛盾、人与家庭之间会有冲突,今天,让我们随美国的伯罗蒙塞尔走进大自然,探索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吧!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边板书,边提示学生注意“秘密”的写法。)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寻找秘密

  小组合作学习: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

  提示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叙述这个秘密的语句画出来,并作批注;

  2.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统一意见;

  3.每组的2号同学读找出来的语句,1号进行概括。(海龟是有自己的生存办法的)

  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投这句话。如果把“探出”换别的词,可以怎么说? (伸、露)比较为什么此处用“探”?(探有试探、小心的意思。而伸和露则没有)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如果 它们就会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了解了大自然的秘密之后,这个问题我们搞清楚了,是不是这篇文章我们就学懂了?(没有)

  三、品读课文,解读秘密

  除了写海龟,还写了我们呢!指名读第一段,我们是谁?想干什么?

  我们弄明白幼龟是怎样离巢入海了吗?可是在弄明白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因为不懂得绿龟的生存之道,好心办了一件蠢事。

  1、理解蠢事

  出示(比较):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蠢事已经说明了事情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加上一个“愚不可及”呢?请同学们读读句子说一说。

  书写“愚蠢”都是形声字,愚:心里想的和平常人不同,违背常理。板书“愚” “蠢” 形声兼会意字,春天到了,许多小虫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开始蠕动,如成语“蠢蠢欲动”,后来由虫子蠕动时笨笨的样子引申出愚笨、笨拙之义。

  读读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在说这句话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后悔与自责。)读——

  2、品读救龟

  现在我们就是那些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细细读课文3-10自然段,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在旁边写上批注。(生读书,从书中找依据)

  学生汇报

  出示: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这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界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议论。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幼龟,把它引向大海。那只嘲鹰眼见着到手的美食给抱走,只能颓丧地飞走了。

  若无其事:若(好象)其事(指什么事?)学生汇报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率先把头探出巢穴,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鹰突兀而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倒沙滩上去。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认识“代、位、姓”等13个生字,会写“年、代、姓、些”等七个生字

  2、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尧帝的美德

  3、 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得到启示,学会留心观察生活,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磁带,尧帝相关资料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得到启示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学习了《炎帝的传说》你了解到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另外一位帝王的传说《尧帝凿井》读题,并简单介绍尧帝。

  二、初读课文

  1、 画出生字新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练读生字,反复练读,纠正错音,了解字义

  3、 指导学习词语,巩固生字。如:古代、没有等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标出课文一共分为几个自然段。

  重点理解:

  1、 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尧帝为什么事着急,理解尧帝非常着急,连走路都在想办法,引导学生了解当时国家遇旱灾的严重情况及尧帝为百姓担忧的焦急心情。

  2、 读第三自然段,讨论:尧帝在路上发现什么?这时,他在想什么?(理解:蚂蚁不也需要水吗?这么旱的天,它还能活下来,那么它们的洞下一定有水源了,引导学生体会:尧帝结合问题认真观察周围事物进行思考分析,为百姓找水源。)

  3、 读第四、五自然段,说说:挖井取水的方法好不好,说说自己的'看法

  四、总结讨论:

  1、 你认为尧帝是个怎样的人?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和同学说一说

  2、 课文的“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

  课后延伸:

  你还知道有关动物给人类帮助与启示的其他事例吗?回去找一找资料与同伴说一说。

  教后小结:

  板书设计:

  (天下大旱)↖→尧帝 凿井→(取水)

  ↙ ↖

  (着急)

  连走路都在想办法 动脑发现水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认读生字

  2、 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 说说自己知道动物给人类帮助与启示的其他事例

  二、 书写指导,学会生字

  1、 认读生字,然后用这些字组词,并说话

  2、 书写指导: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边书写边说出笔顺

  3、 同学讨论文如何更好记住这些字,小组交流讨论互相说说自己的方法

  4、 学生装独立书写

  三、 词语积累、运用

  1、 认识词语花篮中的词

  2、 让学生从课文中选择喜欢的新词填在词语花篮中

  3、 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说句子

  四、 小结:

  。朗读全文,说说尧从蚂蚁那里得到怎样的启发?

  五、课外延伸:

  同学们搜集更好的传说故事,比一比哪些同学故事好?举办“故事会”。

  板书设计:

  动物 给人类启示

  ↓ ↓

  如:蚂蚁 凿井取水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秋游》教案08-25

语文《丰碑》的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