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05 16:02:2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从“记忆”这一独 特视角出发来剖析人生与 人性的写法,领悟诗情与哲理

  2.诵读及语感的培养

  3.借鉴、吸收精美语段

  二、重点、难点:

  1.精巧的构思,层层深入的写法。

  2.比喻、排比的巧妙运用

  3.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词语解释:

  征兆:事先显露出来的迹象;征候。

  匍匐:①以腹贴地前进。②躯体贴地(像虫、蛇、 龟)缓慢爬行。③使自己俯卧。

  芥子jiè: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清醇:清澈无杂质。

  作孽:做坏事;造孽。

  铭记:牢记在心中。

  自在:①自由;无拘束。②安闲自得,身心舒畅。③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

  狭隘:①狭窄。② (指气量、见识等)狭小。

  执拗niù:坚持己见,固执任性。

  泯灭:①消灭;消失。 ②[形迹、印象等] 消灭。

  冠冕:①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②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

  真谛:真切的理论和精义;奥妙所在。

  (二)作者韩少华:

  1933年秋生于北京。中国作协会员。1947年于北京二中就读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毕业后留校任语文教师。在职期间先后于中国人大新闻系旁听和北京电大中文系就读。至六十年代初乃有作品发表,其中《序曲》被认为是其成名作。新时期以来,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报告文学和小说。曾获得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以及散文,讽刺小品、儿童文学和小说等多项创作奖。作品集有《韩少华散文选》、《暖晴》、《碧水悠悠》等。其有些作品已被选入国家正式教材,介绍到海外华人读书界,并译为英、法、日等国家。

  (三)分析结构:

  (1)第一部分:什么是遗忘,众说 纷纭,这是否说明“”、“忘却”的是非曲直没有客观标准?究竟怎样解释最好?

  (2)第二部分的4个排比句该如何理解?

  (3)第三部分连续使用比喻句,选取“灰烬”“流水”“落花”三个意象,是要表述与有 关的什么道理?有何好处?

  (四)艺术特色:

  (1)形散神聚,表达迂回曲折。

  (2)哲理化情感和情感化哲理相得益彰。

  (3)多用排比、比喻,优美的语言和意象,生动的问答形式,使文章生动活泼,又有典雅气象。

  (五)小结:

  文章到结尾也没有回答什么是,只是把当作了文章线索,为我们论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文章隐含的意图,言在此而已在彼。这就是本文的特别之处:文章不是解答“”的概念,而是在揭示所蕴含的哲理。最后,用一句名言来表达学习本文的感想。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六)仿写训练:

  (1)仿写:提炼“是灰烬、是流水、是落花……”段

  消极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极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xx年高考第26题: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见,也永远走不到了;

  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布置作业:

  课外找一篇散文诗,做读书笔记。

语文教案 篇2

  师:同学们学过孟郊《游子吟》吗? 让我们来一起朗诵: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从这首诗,通过母子将别时,慈母为游子缝衣的场景描写,表现了母子真挚的骨肉深情。今天我们学习《散步》理解一下家庭亲人之间的相互敬爱。

  师:首先请同学默读课文。 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散步”的过程。

  师:现在谁来说说文章讲的是什么事呢?

  生:这篇散文,写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散步,开始我让母亲去散步,母亲很顺从地服从了我。后来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过去的时候,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表现得很温馨,很甜美。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是透过优美而朴素的语言传递给我们的,希望你们能用心去感受这份温情。

  师:散步对我们而言,是大事还是小事?

  生:小事。

  师:对,也就是说:散步其实是件又平常又普通的小事。但文章表现上来的东西是不是散步这么简单?

  生:不是。

  师:是啊,作者从这件小事中还真散出些“大事”来呢。我们一起学习吧。

  师:首先请男同学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找出散步的人、时、地、原因。

  (几位女学生朗读,全体学生思考)

  师:好,男同学们读得又整齐又响亮。来,有谁能回答老师刚才提的问题。

  学生甲:人是:包括“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他们是——?

  学生甲:一家人。时间是春季。

  师:春季的哪个时候?

  学生甲:初春。

  师:哪些词句表现是初春这个特殊的时节的关键?

  学生甲: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学生甲:地点是田野。

  师:为什么要到田野去散步呢?

  学生甲:因为我母亲身体不好,我劝她多出来走走。

  学生乙:还因为田野空气好,景色又美。

  师:补充得不错!

  师:从原因上看,我对母亲的态度怎样?

  生:很好,很孝顺,很会替母亲着想。

  师:可不是吗,这虽然是小事,但可充分体现了“我”的孝心,同学们可要像他学习哟!

  师:“我”对母亲很孝顺。“我”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很好的了。让同学们找找看:哪一句话表现了这样的关系?

  生:“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这一句。

  师:很好。虽然散步是小事,母亲能在这春天出来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为什么?从来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甲:因为她身体不好。

  学生乙:从“熬”字可以看出来。

  师:好,散步去!请女同学读第四、五自然段。

  师:田野的景色美吗?

  生:很美。

  师:怎么美?

  生:“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师:哎,“我”怎么会看见这田野美丽的春景就想起“生命”来了?

  生:春天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很有生命力,所以想到生命。

  师:和前文写母亲有没有关系?思考一下。

  生:(思考后)有。

  师:什么关系?

  生:因为母亲战胜了寒冬,战胜了疾病,使自己的生命得以维持。作者触景生情,联想到,感悟到生命。

  师:说得多好!同学们把这些观点总结一下,整理在课本上相应的句子旁。(学生整理)

  师:他们一家人散步是怎样走的?

  生:前面是母亲和儿子,后面也是母亲和儿子。

  师:谁发现了这个情况?

  生:“我”的儿子。

  师:他把发现的这个情况怎样表达出来的?

  生: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这表现了这个小家伙的什么特点?

  生:天真、聪颖。

  师:小家伙的话充满生活情趣,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同时还表现了什么?

  生: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师:接下来,请全体同学把剩下的三个自然段齐声朗读读一遍。

  师:后来怎样?

  生:发生了分歧。

  师:什么分歧?

  生: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我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师:“有意思”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有趣。

  师:谁来解决这个分歧。

  生:“我”。

  师:为什么是“我”呢?

  生:因为课文里说:“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他总是听我的。”

  师:这说明了我在家中是怎样的地位?

  生:是中心、核心。因为我是强壮的,高大的。

  师:这个分歧,“我”觉得容易解决吗?为什么?

  生:不容易,左右为难,因为找不出两全的办法。

  师:最终我决定怎么办?

  生:委屈儿子,走大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伴同他的时间还长。

  师:从这个决定中,我们再次看到了“我”对母亲的——

  生:孝顺。

  师:问题结束了?

  生:母亲改变了主意,走小路。

  师:从这个改变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儿子无比的——

  生:关爱、爱护、疼爱。

  师:用一个字可以概括,那就是——

  生:爱!

  师:总结一下,这一家人真有意思:年纪老的、大的对年纪小的态度是——

  生:爱。

  师:年纪小的,大的对年纪老的态度是——

  生:孝顺。

  师:用一个词概括他们一家人的关系:

  生:温馨和睦、尊老爱幼。

  师:概括得不错。

  师:小路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怎么有意思?

  生: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小路平坦吗?

  生:不平坦。

  师:不好走的地方怎么办?

  生: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走。

  师: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那么仔细?

  生:因为是小路,路不好走,怕母亲摔着了。

  生:我觉得他们走的不仅是平常的路,不仅是散步,同时也在走过人生之路,所以走得仔细。

  师:分析得有意思,我觉得这位同学还真像文中的“我”一样,在平凡普通的'散步中,“散”除了深刻的东西来。于平凡中见深刻,于“小”中见“大”,不就是这篇文章的主旨吗?

  同学们能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吗?

  生: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一家有老有小,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这是中年的责任。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师:同学们,你们是家的一份子,也是世界的一份子,学

  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懂得了什么?

  生:要尊老爱幼、和睦相处。

  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尊老是人类高尚的情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正如培根所言(教师出示投影: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之举——<英>培根。

  生:读格言

  师:下面,我们做一个小小的练习: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说说生活中能展现亲情的故事。(展示投影内容,学生思考)

  师:我们对天下所有老人都应承担一种责任,老吾老及人之老,关爱老人是每个人来应尽的责任。

  这节课我们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浓浓的亲情、尊老爱幼高尚情感,认识到每个人所应担负的责任。

  师:最后请齐唱《常回家看看》。

语文教案 篇3

  《荷花》是人教版六年制语文第六册的一精读课文,它图文兼美,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我在教学这课文时,始终以“美”贯穿全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播放画面,感知形象美。

  1、设问激趣:同学们看到过荷花吗?把你看到的荷花用一个词形容听听。(含苞欲放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2、课件播出生机勃勃,随风摇曳的一池白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荷花的美丽。

  二、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美。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找找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利用这一问题直接导入第2自然段的学习。)

  1、把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然后同位交流,说说句子美在哪里?

  2、抓住重点词句全班交流,品味课文。

  (1)借助CAI课件体会荷叶、荷花的特点,并感受三种白荷花的.姿态美。

  (2)换词体会“冒”字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冒”字不但写出了荷花的数量多,而且写出了荷花蓬勃向上,顽强生长的动态美。)

  三、创设情境,领略意境美。

  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想象荷花有哪些姿势?

  2、作者为什么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幅活的画?画家是谁?想象这幅画的样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播放荷花舞蹈、蜻蜓飞来、小鱼游去的画面,并配乐朗读,让学生想象自己融入荷花池中,变成一朵白荷花后的感受:蜻蜓、小鱼会对“我”说什么?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和“我”作伴?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呢?(激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

  四、感情朗读,体验情感美。

  “我”真的是荷花吗?“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一朵荷花呢?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再体验,也让学生再次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

  五、拓展思维,展现创造美。

  小组合作,用自己最喜爱的形式表达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学生兴趣盎然,有的作诗,有的表演,有的朗诵,有的作画……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创造中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六、走进自然,发现生活美。

  课后带领学生参观家乡南山公园的荷花池,学生完全被池中那婷婷玉立的荷花、形态各异的假山、水珠四溅的喷泉等美景陶醉,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声赞叹声。很多学生还仿照这课文写出了家乡荷花池独特的美。

  [评析]

  本教学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一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使学习活动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教师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句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己不同的感受,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二是多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融入荷花池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想象。三是以“美”贯穿全文,通过画面、朗读、想象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荷花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四是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融入大自然,走进生活,充分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够认读本课2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转、漂、好”

  2、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感悟其中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认读生字,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汇报学习成果的浓厚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有趣的故事中,让学生感悟做事要多观察,多思考,不能盲从别人的做法,要弄清事实之后再去做的道理。

  二、课前准备:情境图、生字卡片等

  三、教学过程:

  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一个小男孩望天

  说一说:小男孩在干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你们的想法太好了,那么小男孩到底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使学生怀着期待的心情打开课本。

  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2、认读词语卡片。

  3、小组合作认字,并奖励小星。

  4、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可开火车读)

  5、认识三个多音字。

  由于本课新字词比较多,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多次认读生字,加深印象。

  理解课文

  1、指名读课文(可分段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后给予评价。

  2、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瓜儿帮老师想一想好吗?

  (1)小查理仰着头,是怎样站着的?

  一动不动(板书)

  (2)看到小查理一动不动的仰着头,别人是怎样做的?(在文中找一找,把找到的句子读给组内的'同学听,看看你们找的准不准)

  班内交流:胖太太……(带着自己的情感态度读)

  街上的人……

  (3)那么小查理到底在干什么呢?(读读最后一段,要读出你自己的感情来呀)

  3、谁能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给大家读一读这篇课文。

  学会倾听,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充分的个性朗读中,体验文中的感情,领悟其中的道理,感受出文中人们的可笑与无知。

  拓展延伸

  老师发现有很多同学读完这篇课文都笑了?你为什么会笑呀?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你的同学听吧。

  (课下记在你的小本本上,这是你的收获呀!)

  让学生在笑的同时感受文中的道理,使自己受到深刻的教育。

  指导书写

  1、了解生字的字型、字音、字意。

  2、注意字的结构,重点区分“买——卖”,强调“止”的笔顺。

  3、独立描红写字。

  在同学的配合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会生字,注意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语文教案 篇5

  【《断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2、 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

  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解读《断章》

  1、介绍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20xx),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2、整体把握

  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又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三、问题探究:

  1、《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还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你说呢?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3、 这是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两首诗,当我读着《断章》和《错误》时,这两首诗就在眼前晃着,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其中的原由?

  明确:阅读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很相似。(可就诗意与同学简单进行交流)

  教师点拨:读诗若能抓住诗中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就能较准确地把握作者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4、品读《断章》,讨论小结:从字面上看,《断章》极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又似乎觉得简单的字眼里蕴藏着很深的道理。仔细品味,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5、学生分组讨论,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

  4、课件展示学术界对《断章》的几种解读;

  教师可提供几组有关《断章》诗意的资料:

  A)学者、翻译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这首诗在“装饰”两字上做文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

  B)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如何成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梦”中的花朵。不写她的外貌,而写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C)《断章》这首小诗,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写于一九三五年十月,触景生情,储藏在记忆中,当还远远早于这个日期”。“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决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会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教师要抓住“你”“风景”“明月”“梦”几个意象作适当的补充。)

  6、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四、拓展延伸

  补充余光中《连环》一诗,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无达诂、个性化解读这种阅读特点。

  连环——仿卞之琳诗意

  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 /落日却回顾 /回顾着远楼 /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 /明月却俯望/俯望着远窗 /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教学总结】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只有四行的小诗可以算作卞之琳的代表作之一,题目叫《断章》。这原本是他一首长诗里的四句,因不甚满意,便删去了其他诗句,只保留了这四句,我认为删得确实妙。

  这首诗清新质朴、寓含哲理,睿思藏于字句之间,是典型的朦胧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你眼前是否闪过一个镜头:你站在桥头凝望着远处秀美的风景,而同样在楼上看风景的人也将你纳入这窗外的景色之中,陶醉在风景中的你不知你也成了别人的风景。作者正是用这样一个具体的意象,道出了抽象的哲理。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类似的位置,物与我,我与他,他与你之间都有着内在的关系,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在被别人影响,也同样影响着别人,就像那看风景的人会成为风景,谁知道那位楼上看风景的人会不会成为另一个看风景人的风景呢?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两句用了两个“装饰”,点出了“你”为止的变化。当你望着窗边皎洁的明月含着甜甜的笑进入梦乡时,你不会知道,也许一个陌生人在梦中梦到了你,你装饰了他的梦。这节可以看作与上一节不相承接,各自成章,但它们表达了同样的道理,通过位置的变换对比和两幅充满诗意的图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直很喜欢《断章》,含蓄的字句中渗透着深刻的哲理,正因为如此,它才会有很强的生命力,不会像一些华丽而空洞的诗篇被历史遗弃。

  静静地看风景,静静地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风景,不也很快乐吗?

  倚在窗前看风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看风景的女孩突然抬头,目光似乎与我对视,这一刻心中滑过一丝感动。《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据说作品是一首长诗断章,朦胧的诗就是有这样的魅力,短短几行明白易懂,而读者却在其中获得极其丰富复杂的感受。

  在我看来断章是一种状态也可以是一种态度。有的人断章取义,对事物无法洞悉全部,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这种状态通常让人觉得可笑,而另一种断章则有一种欲说还休的美感,类似“难得糊涂”“不求甚解”的境界。前者多少有些功利色彩,所以会大作深究盲目总结,而后者显示悠然超脱。生活不是作学术研究,可以用定律公式推出个子丑卯,试问世间人,世间事无穷无尽,变换莫测,有什么能够真真却却明明白白地剖析清楚呢?所谓“剪不断,理还乱,”所以用断章的态度面对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断章不是不让人逃避现实,而是让人看清这个世界,培养一种良心的心态。有些事已经发生,断章最美好的部分,把它深埋记忆,有些事正在发生,断章最当下的部分,脚踏实地,坦然面对。有些事将要发生,断章最积极的部分,把它当成指引前的灯塔……甚至一片云一滴水一只蚂蚁都能让我们断章,去捉最细微的那丝触动,感受最美的绽放。

  “ 任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在苍茫的世界里我们何其渺小,面对生活,太纯粹的清醒有时难免疲惫与徒劳,于是只得断章,断章身边匆匆走过的身影,断章眼前的风景,断章远方若隐若现的未来,断章这个世界,断章着我们自己。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别人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不必追问,无须深究,只是此刻,就很美。

  论诗者大都把卞之琳的《断章》看作是一首意蕴艰深的哲理诗,其实作为言情诗来读,诗味才足呢!那优美如画的意境,那浓郁隽永的情思,那把玩不尽的戏味,那独出机杼的题旨,细细品来,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读一读,背一背古诗《三衢道中》。

  2、阅读短文《小虾》,弄明白作者把小虾写得有趣、生动的原因是仔细观察。

  教学重难点:

  读背古诗,读懂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教具准备:

  录相、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读背古诗《三衢道中》。

  1、作者简介:

  曾几(1084-1166),字志甫;号茶山居士。江西人。做过江西、浙西的提刑,一生为官正直。

  2、放录音,请同学跟读,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教师适当启发)

  学生发言。

  教师讲:对,这首诗不难理解。关键是要在头脑中浮现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从而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二阅读《小虾》

  1、初读短文,表然段,了解大概意思。

  学生发言。

  2、用“~~~~~~~~~”画出表示小虾吃食先后顺序的词语。

  (先......然后......接着......直到......)

  3、吃饱了的'小虾是什么样呢?写出重点词语。

  (游来游去、互相追逐、贴着缸壁休息。)

  教师讲:“游来游去”、“互相追逐”表示小虾的动态,“贴着缸壁休息”表示小虾的静态,这种动、静相结合的写法好。

  4、齐读第三自然段,看一看描写了什么?(放录相)

  学生发言。

  教师讲:这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小虾的样子:细长的脚,钳子一张一张,胡须一翘一翘,眼睛一鼓一鼓。说明作者对小虾观察得很仔细,连两只小虾之间的活动都描述出来了。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写的是什么?找出重点词语。

  学生发言。

  三板书设计

  小虾

  吃东西总是先然后接着

  有趣有的......有的......有的......

  逗它蹦起来舞动对峙打

  每天站看喜欢

语文教案 篇7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自制响罐,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描述响罐的声音,学习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

  2、帮助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发展听觉分辨力。2、培养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体验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教师示范实验材料:八宝粥空罐头一个,装米的罐头一个。2、幼儿操作材料:八宝粥空罐头人手一个。玻璃珠、黄豆、米、等晃动时能发出不同声响的物品,每组若干碗。3、录音机,节奏鲜明的乐曲磁带。活动过程:一、设疑,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出示两个罐头,告诉幼儿一个里面装了东西,一个里面没装东西。不用眼睛看,还能用什么办法知道哪个罐头里装了东西。感知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会发出响声。(学习词 响罐)二、引导幼儿自制响罐,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描述响罐的声音,学习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

  1、幼儿自制响罐。

  提出要求:每人拿一个空罐,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材料装进罐里,摇一摇,听一听象你听过的什么声音?

  2、集中听响,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要求口语能力较强的幼儿能说出“象什么声音”,如象老鼠走路的声音等,口语能力一般的幼儿直接描述。

  3、教师小结并有节奏的朗诵儿歌,帮助幼儿掌握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

  4、鼓励幼儿听儿歌,并根据儿歌中的象声词“淅呖呖”“沙啦啦”“铛铛铛”等摇动响罐。

  三、帮助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感受各种有趣的声音,发展幼儿听觉分辨力。1、讨论“为什么一样的罐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教师小结:因为罐头里装的东西不一样,摇动时发出声音也不一样。

  3、游戏“我猜 我猜 我猜猜猜” ,教师摇不同材料做成的响罐,幼儿抢答,发展幼儿听觉分辨力。

  4、幼儿思考"如果两个罐头里装的是同一种东西,它们发出的声音肯定会一样吗?

  5、实验论证:让幼儿感知同一种东西由于装入的数量不一样,在罐中摇动时发出的响声也不一样。

  四、集体用响罐为音乐伴奏,充分体验活动的快乐。延伸活动1、在活动区中投放制作响罐的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2、鼓励幼儿回家尝试用更多的物品制作响罐,和父母玩"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

  活动反思:

  本活动层次清楚,活动组织井然有序,一环扣一环,时间安排也较合理,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操作性,课堂气氛较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并能充分注意调动幼儿相互学习的积极性,整个活动设计巧妙,运用儿歌、游戏、动手操作等方法帮助幼儿掌握活动重点和难点,孩子们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

  活动开始以问题“不用眼睛看,还能用什么办法知道哪个罐头里装了东西?”导入活动,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大多幼儿能大胆动脑,活动开始就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活动做了良好的铺垫。

  活动中鼓励孩子自制响罐,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操作的同时亲自感受各种有趣的声音,充分做到了面向全体,使每个幼儿都能对活动保持兴趣。但活动前,我没有注意丰富幼儿对各种声音的认识,使幼儿在描述声音的时候有些干巴巴,词语不丰富,大多幼儿只能说出“沙沙沙”“沙啦啦”等词语,活动的第一个目标达成度不高。

  以游戏“我猜 我猜 我猜猜猜”帮助幼儿根据物体在容器中摇动时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判断物体名称,幼儿学习兴趣高,但整个游戏都是以“我”为主,如果能多请几个幼儿在集体前摇动响罐,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

  此外,我认为本活动为幼儿提供的材料还不够丰富,幼儿座位安排可以考虑半圆形,以方便关注每一位幼儿,在组织活动时还要大胆放手,注重个别差异。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将心比心教案08-26

语文蜡烛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