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06 11:37:3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练习拼读鼻韵母的生字,使学生准确发音,并积累词语。

  2.观察区分折文儿和反文儿,拓展识字。

  3.通过自检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感受语文。

  〖教学过程〗

  一、整合趣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是谁呢?(出示卡通动画小星星,告诉同学它将带领大家一起去闯关,若能顺利通过就可以参观美丽、神奇的星空了。)

  (一)我能行。(出示:先读一读,再组成词语。相信你最棒!)

  ín íng fēn fēng lán làng gēn gùn qín qún shén shēng

  民――名 分――风 蓝――浪 跟――棍 琴――群 神――声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师:真不错!同学们不但读得清晰、准确,还能组这么多词语,相信这些音节你也一定会抄写得正确、美观,是吗?

  3.抄写音节。(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及纠正书写姿势,以促良好习惯的养成。 )

  (二)我的发现。(动画星星:聪明的小朋友,下面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各、条、做、放)

  生:-我发现“各”和“条”是“折文儿”,而“做”和“放”是“反文儿”。

  -折文儿是三笔写成,而反文儿是四笔写成的。

  -老师,我能一句话记住它们“三笔折文儿,四笔反文儿。”

  -我知道“冬”和“务”都是折文儿。

  -老师,“清澈”的“澈”也是“反文儿”!

  [评析:通过学生的发现,既认识了“折文儿”“反文儿”两偏旁,又结合以前所学生字进行回顾,达到新旧知识的'综合,巩固了识记效果。]

  二、观赏《美丽的星空》

  动画星星:小朋友们真棒!下面让我们一起游览美丽、神奇的夜空吧!

  1.观赏录像《美丽的星空》。

  2.交流感受。

  师:参观了奇妙无穷的夜空你有何感受?想说些什么吗?

  [观赏星空录像既对以上学生的表现作出了肯定,又与单元内容相结合,渗透了观察、表达、审美意识。]

  三、学生自检

  师:小朋友,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吗?喜欢语文课上的什么活动吗?快快拿起手中的笔,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文中的叶子涂上漂亮的颜色吧!

  1.学生自检。

  2.我的智慧囊。

  师:你有不喜欢的项目吗?如果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评析:通过学生的自检,进一步引导认识语文,感受语文;并渗透同学间的互助意识。]

  四、拓展延伸“我与父母有个约定”――家长跟踪卡

  附:家长跟踪卡(略)

  [本单元的设计,本着把单元作为一个整体的原则,将语文天地中的各项活动有机地融入到课文的教学中,符合课标整体推进的原则。并在教学生字和课文的过程中,注意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设计了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各种语文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且特别注意了学生对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字。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录音机。

  2、长城远景和近景的彩色幻灯片。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打出幻灯片)

  (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

  (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

  (4)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麽内容

  三、图文结合,说一说。

  1、说说生字新词。

  崇(chong)山峻(jun)岭拍摄(she)嘉(jia)峪(yu)关扶(fu)智慧(hui)气魄(po)

  2、理解字词。

  (1)教师讲解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2)看图理解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条石:长方形的石块。

  方砖:正方形的砖块。

  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

  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

  射口:射击用的口子。

  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3、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4、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

  (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定出小标题:(1)一条“龙”(2)“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打出幻灯。)

  (1)远景怎样?(像一条龙)

  (2)课文怎样写长城的(位置、宇航员所拍照片)

  (3)蜿蜒盘旋和长龙有什麽内在联系(前者为静,后者为动,以动喻静)

  (4)长字突出怎样的特点

  2、看近景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

  课文中的哪句话表现拉作者的观察点(来到长城脚下)

  (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长城的那些建筑?(六分别写作者来到长城脚下;长城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外侧的垛子;城台)

  (3)图文对照,指出图上垛子、射口、了望口、和城台的样子,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4)小节这一节近看长城,先整体后部分,构造科学,利于防守。

  3、综合两图第三节。

  (1)人民为什麽会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围绕站、踏、扶、自然)

  (2)从那里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条石多重)

  (3)为什麽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智慧完成的。

  4、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麽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和大想象到建筑的困难,表现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表达拉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赞美)

  二、总结全文。

  1、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

  板书设计

  长城

  远景

  观察长城

  近景

  血汗

  联想人民

  智慧

  雄伟

  赞美工程 奇迹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paishe ningjie zhihui jiangu chengqiang yuhangyuan

  ( )( ) (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从充完整

  ()山()岭 互相()应

  蜿蜒( )旋 气()雄伟

  三、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这一断长城建筑在八达岭上,高大艰固,是用具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

  2、城墙上铺着方砖,向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

语文教案 篇3

  预习提示:

  1、查一查表示“看”的词语和含有“眼”、“目”的成语。

  2、阅读短文《谁的眼睛最好》,自学文中的字词。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畅谈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和方法。

  2、学习《谁的眼睛最好》,懂得眼睛的作用,体会到要珍惜、爱护眼睛。

  3、完成习作。

  教学重点:

  通过积累、阅读、习作,体会眼睛的重要性,关爱盲人,珍惜自己的眼晴。

  教学难点:

  体会眼睛的重要性,关爱盲人,珍惜自己的眼睛。

  课前准备:

  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积累词语、句子。

  1、观察词语的特点。

  2、观察句子的特点。

  二、哪些词语表示“看”?比一比谁写得多。

  1、一个字表示看的?

  2、两个字表示看的?

  3、四个字表示看的'?

  4、集思广益,共同讨论。

  三、填成语。

  四、畅所欲言

  1、为什么要保护眼睛?

  2、列举同学不爱护眼睛的表现。

  3、讨论保护眼睛的好方法。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学习《谁的眼睛最好》

  1、认真读短文,勾画出文中介绍了哪些动物的眼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核对答案,分角色朗读。

  3、办一期有关眼睛的手抄报。

  三、初显身手

  1、调查周围能帮助盲人的设施。

  2、创设情景,感受眼睛的重要性。

  3、你此时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四、金钥匙。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笔下生花:

  (一)、导入:

  眼睛是心灵的灯。眼睛若明亮,世界就光明;眼睛若昏暗,世界就暗淡。今天我们就写一写“眼睛”这个话题。

  (二)、选题

  我用我的眼睛……

  眼镜的故事

  的眼睛

  怎样保护眼睛

  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双火眼金睛

  (三)、审题

  注意:1、体裁不限。

  2、无论选哪题都要做到表述清楚,内容具体。

  (四)、学生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

  把背景介绍清楚

  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你的习作内容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9个生字。

  2、熟读课文,体会春天美好景象,体会两个“小英雄”各自的性格特点。

  3、体会形声字的特点,学习看半边识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形声字的特点,学会看半边识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

  课时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9个生字。

  2、能有感情的熟读诗歌。

  课时安排:2课时

  拓展:

  1、读一读下面词语。

  姑娘 朗读 放牛郎

  跟从 狠心 仇恨

  谈论 抡胳膊 囫囵吞枣

  苍白 创造 疮疤

  2、选字填空。

  狼 狠 恨 ( )狗 痛( ) 凶( )

  很 朗 娘 姑( ) 晴( ) ( )好

  抢 抡 创 ( )先 开( ) ( )大刀

  枪 轮 论 讨( ) 手( ) 车( )

  3、给下面的字加上合适的部首填进括号里,组成词语。

  丁 方 才 争

  铁( ) ( )问 ( )产 风( )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听录音《春风吹》,说说春风吹绿了什么?吹红了什么?吹来了什么?

  2、今天我们再看看春风还有什么本领,我们一起来学习《春风》。师板书课题,生边读边书空。

  二、识字学词

  (一)识字

  1、出示词语:柳梢、枝头俏、悄悄、口哨、捎来、云霄、轻轻、绿袍、一支、换上。

  2、生借助拼音识字。

  3、点拨:“悄悄 枝头俏”中的悄和俏声母是q;“柳梢、捎来、口哨”中梢捎哨的声母都是sh;云霄中霄的'声母是x、

  4、同桌互读纠音,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5、教师检查读音。

  (二)学词

  1、生浏览课文,在书中圈画含生字的词语,读这些句子理解“枝头俏、云霄”

  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

  3、点拨:俏:美好、好看。 霄:指天。

  4、选自己喜欢的两个词语说句子。

  5、班内展示造句情况,老师点评。

  (三)写字

  1、生描红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教师巡视描红情况,指导错误的笔顺

  3、重点指导:“轻、梢、哨”

  “轻”车子旁的横变提;“梢”木字旁捺变点;“哨”书写时口字旁向上一点。

  4、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5、教师评价。

  三、熟读感知

  课文内容我知道

  1、生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春天到,春风吹化了( ),吹绿了( ),吹红了( ),小草( ),山野( ),燕子( ),小朋友( )

  2、填完后先在小组内展示。

  3、教师指名回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体会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位“小英雄”。小朋友们能介绍一下你们的好朋友是谁吗?那庄稼的好朋友是谁你们知道吗?课件出示青蛙和蜻蜓图片

  2、认识益虫: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种小动物,它们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情? 板书课题,认读蜻蜓并伸出手和老师书写

  3、小结:认识到它们都是益虫。 导入新课(板书:益虫)

  二、检查预习情况,归类识字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出示词语及拼音)

  蜻蜓 放晴 眼睛 静静 呱呱叫 不出声 除害虫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指名读,齐读

  3、观察加点汉字的异同:(生汇报,师作如下板书)

  青:相同:蜻 接近:睛 晴 静

  4、问:还有哪些带“青”的字,读音和“青”相同或接近?

  生小组讨论后总结:清、情、请、精、靖

  5、小结:汉字的变化真大,给“青”加上不同的偏旁就能组成意思完全不同的形声字,这些带“青”的汉字,大部分读音中都有韵母“ing”,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部分都如此。如果大家把握不准,就向字典或家长请教。

  三、读懂课文,了解益虫。

  1、指名分节读课文,大家听他们读的对不对?

  2、评价

  3、齐读全文

  4、体会情境,指导朗读。

  (1)青蛙和蜻蜓分别做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师结合生回答作相应板书)

  (2)那么它们做完了事情后各自表现又是如何呢?谁来说说青蛙?

  (4)青蛙叫什么?为什么叫?它在想什么?(指导朗读体会到青蛙此时的高兴、自豪的心情以及宣扬自己功劳的心态)

  (5)对此理解“蜻蜓”的表现,抓住“静静”、“不吱声”重点体会到其其谦虚的品质。指导生读出其情景。

  (6)再次齐读两小节,体会各自的表现

  (7)练习指导背诵全文

  5、拓展延伸,了解益虫。

  我们都喜爱这两只益虫,谁还知道哪些益虫,你能告诉大家吗?生汇报

  6、师作总结语:像青蛙、蜻蜓等这些益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帮我们消灭了许多害虫,保护了庄稼和其它植物。所以我们不仅要感谢它们还应该怎么做?(生回答,师板书:保护)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一找哪个字是上中下结构?(害)那么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生答,师作范写,并用红粉笔作重点提示)

  2、师范写“静”,重点强调“月”,第一笔是“竖”,而不是“撇”,右边的“争”应该注意什么?谁来告诉大家?

  3、学生描写生字各二遍

  4、书写作业

  五、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端午粽》一文主要介绍了端午节外婆包的粽子以及端午节的由来。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语言生动优美,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浓浓的思亲、思乡的情怀。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端午粽的香甜滋味,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

  教学目标

  1.会认"端、粽、节"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会写"午、节"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

  教学重点

  会认"端、粽、节"等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端午节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吃粽子等】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端午粽》,你在端午节的时候吃过粽子吗?能说说它的味道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播放情境课文《端午粽》。

  二、初读识字

  1.范读《端午粽》,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注意听准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第二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

  (3)第三遍:边读边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3.检查自读效果。

  (1)在朗读中你发现了哪些难读的生字词?找出来提醒大家。教师相机指导。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读音。

  端午节 粽子 总是 糯米 中间 分开

  红豆 鲜肉 带去 知道 据说 纪念

  ①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正音:"间"是多音字(jiān中间,jiàn间隔);"总"是翘舌音。

  ②去拼音读。

  ③交流加点字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编字谜、做动作)

  形近字:端-瑞、粽-宗、综。

  ④摘苹果识字游戏。

  三、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

  午 节 叶 米 真 分 豆

  1.识记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书空。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午、节、真"。

  午:4画,独体字,注意两横的长短、间距,最后一笔竖要又直又正。

  节:5画,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扁下长,横平竖直。

  真:10画,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4.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坐姿及握笔姿势。

  5.识字练习。(教师出示生字钓鱼游戏)

  四、感知理解

  1.指名分段读课文。

  ①指生逐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教师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A.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B.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C.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端午节外婆包粽子、送粽子及端午节的由来)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查查端午节的资料,了解端午节。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狗家肖邦音乐作品的魅力和风格,学习他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2﹚、通过欣赏肖邦的钢琴曲《小狗圆舞曲》,使学生感受乐曲的生动情趣,学会根据选旋律与节奏的对比区分乐曲段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启发学生充溢热情地歌唱《我们多么幸福》,以表达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神往。

  ﹙2﹚、引导学生根据《我们多么幸福》创设情境,并用吹奏乐器、狗进行歌扮演。

  方法与拓展:

  通过学习,鼓励学生神往自身美好的未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并用自身积极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身的理想。

  二:教学突破:

  在欣赏的过程中掌握、表示圆舞曲。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口风琴 课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 唱一唱 《阿瓦日古丽》

  教学流程:

  一、听音乐 阿瓦日古丽》走进课堂,学生讨论听后感。

  二、范唱,节奏练习引导学生体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1)声势与舞步的结合:X - X |X - XX |X X. X |X - - |

  (2)打击乐的配合:手鼓、铃鼓、双响筒、三角铁等

  三、听音乐,轻声跟唱歌词至基本熟练。

  四、学生根据歌词旋律分组创编立体节奏,配上舞蹈扮演歌曲;

  五、将各组的创编分别展示给全班同学,参与点评。

  六、扮演唱结束新课。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狗圆舞曲》《花之圆舞曲》《溜冰圆舞曲》

  教学流程:

  一、介绍圆舞曲;

  圆舞曲(Walzer) 又称华尔兹,是奥地利的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它通常由五首情绪和调性相仿的舞曲连贯组成,注重内容的标题性,既能在舞厅里伴舞,也能在音乐厅里演奏,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音乐形式。圆舞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市中特别是在维也纳发展起来的。在“兰得勒舞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三拍子舞蹈,跳舞时一对对男女舞伴,依照舞曲的节奏旋转打圈,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这些特点决定了圆舞曲的体裁特征:速度较快,3/4拍或3/8、6/8拍,节奏常是“X — X |或 X.X X |或 X | X — X | X”,从第一拍或第三拍开始。这些特点,配合上环绕支点音旋转的音调,便生动地发生旋转打圈的动作感。圆舞曲的出现,它的热情豪放、感情充分的音乐给城市中的舞曲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和活跃的气氛。所以很快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便传遍全欧洲,代替其它舞曲,成为一百多年来最流行的舞曲体裁。

  二、初听三首圆舞曲。静听,想一想,你分别从音乐中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三、生描述自身听这三段音乐的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再听:老师谈自身听这首舞曲时的体会和感想,引导小朋友们掌握听音乐的方法。

  五、复听:把自身想像成那只调皮的小狗、一朵最美的花、一个自由酣畅的冰上舞者,跟着音乐在和煦的春风中尽情舞蹈。

  六、请几位有天赋和兴趣的同学在音乐中扮演,进一步体会和表示圆舞曲的特征。

  七、音乐中结束新课。

  有时间可以另外介绍一下维也纳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他是一位主要从事圆舞曲创作的作曲家,具有“圆舞曲之王”的美称。他一生写了447首圆舞曲。他创作的大量圆舞曲中,最脍炙人口的可算是《蓝色多瑙河》了。这首圆舞原是一首歌唱多瑙河的男声合唱曲,曲名全称《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上》,后来作者又亲自改编为乐队演奏的圆舞曲,很快流传于全世界。随后,这首乐曲又被很多作曲家改编成独唱曲和各种乐器的独奏曲。

  与此同时,圆舞曲在俄罗斯也得到了广泛的流行,在格卡林的《幻想圆舞曲》中第一次使圆舞曲这样的生活舞曲得到了交响性的展开,尤其是柴可夫斯基在他的创作中圆舞曲具有独特的重要位置,他不但在《天鹅湖》等舞剧中写了许多著名的圆舞曲,并且把圆舞曲纳入了交响套曲的统一构思中,成为交交响乐中的一个独立乐章。他根据俄罗斯节拍的'特点,创作了绝无仅有的5/4拍圆舞曲(如第六交响乐第二乐章),并在许多深刻的、深思的、抒情的主题中运用圆舞曲的体裁,使圆舞曲成为深入刻划心理体验的手段。他的《忧郁圆舞曲》中,在轻快的圆舞曲的面纱后面,表示了沙俄时代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深深的忧虑。

  我国在解放后,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人民生活的改善而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使圆舞曲这朵外来的鲜花,得到了很好的移植和培育。我国的作曲家将外来的体裁和民族的音调相结合,创作了许多民族风格的圆舞曲,如《青年圆舞曲》、《春天圆舞曲》、《青年友谊圆舞曲》等,这些乐曲既有鲜明的圆舞曲的体裁特征,又有中国人民特有的热情和含蓄,欢乐而冷静的性格特点,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幸福的圆舞曲。

  教学反思:

  本课选用三拍子的音乐作品,设计了“浪漫的旋律”这个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三拍子和圆舞曲的韵律美。在演唱和欣赏中让学生反复感受体验和表示,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能让即将进入初中阶段的六年级学生难忘的乐曲风格。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这首五言律诗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咏梅诗,主要写了墙壁角落里的几枝梅花,在很冷很冷的天气里开出了雪白的花朵。远远看去,知道它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花香飘了过来。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倔强坚贞的性格。诗里洋溢着作者情思并暗寓象征寄托,故意境幽远,为咏梅之佳作。

  2.教学价值

  在诵读诗句中识记生字是本首古诗教学的宗旨,但识字之余,了解梅花的品格则是这首古诗带给学生的又一精神财富。梅花被誉为花魁,就是因为它具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舞着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自强不息,以坚忍不拔的意志迎接春天的到来。“读诗如品人”,这首诗也可以让我们真切地了解作者的品格。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以此为界,王安石诗风大变,由于当时党争日烈、诗祸频仍,诗人普遍将豪放外发之气,内敛为含蓄深沉之致。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这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这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学情分析

  本班一共有32名学生,男生女生数基本持平,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自学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听说习惯。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初步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也有一部分学生的普通话不标准。另外还有几个学生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这些学生这一学期要进一步加强教育。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花”“独”2个字,认识一个新笔画“弯钩”和一个新偏旁“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古诗大意,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三、感受诗韵美

  五、唱诗。

  六、背诗

  七、拓展延伸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é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呀?

  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名字是《蓝树叶》

  二、识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读句子识字。可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读一读。¨ (“李明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趴在桌上准备上美术课。”)、“术、铅、盒、削。”等字,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认读、识记 (林英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可结合“皱纹、把书弄破、吐痰、注射”等生活用语帮助识记。

  2、读音指导重点:“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

  3、?“术、吐、注、铅、桌”是既要求认识又要求会写的字,可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术、土、主、住、沿、船”等字分析字形。

  三、写字指导。

  1、在描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其中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2、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树叶一般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说说“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

  二、朗读感悟

  1、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注意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借绿铅笔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

  2、课文中的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读读有关的句子,说说理由。

  3、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作为指导的重点。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

  4、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5、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加深对此问题的体验。结合林园园最后的表现?不由得脸红了,引导学生猜猜她为什么脸红,她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让他们和林园园一起进行反思。

  三、实践活动

  画一张有绿绿的叶子的树的图画送给李丽。

《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将心比心教案08-26

语文蜡烛教案08-26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练习拼读鼻韵母的生字,使学生准确发音,并积累词语。

  2.观察区分折文儿和反文儿,拓展识字。

  3.通过自检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感受语文。

  〖教学过程〗

  一、整合趣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是谁呢?(出示卡通动画小星星,告诉同学它将带领大家一起去闯关,若能顺利通过就可以参观美丽、神奇的星空了。)

  (一)我能行。(出示:先读一读,再组成词语。相信你最棒!)

  ín íng fēn fēng lán làng gēn gùn qín qún shén shēng

  民――名 分――风 蓝――浪 跟――棍 琴――群 神――声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师:真不错!同学们不但读得清晰、准确,还能组这么多词语,相信这些音节你也一定会抄写得正确、美观,是吗?

  3.抄写音节。(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及纠正书写姿势,以促良好习惯的养成。 )

  (二)我的发现。(动画星星:聪明的小朋友,下面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各、条、做、放)

  生:-我发现“各”和“条”是“折文儿”,而“做”和“放”是“反文儿”。

  -折文儿是三笔写成,而反文儿是四笔写成的。

  -老师,我能一句话记住它们“三笔折文儿,四笔反文儿。”

  -我知道“冬”和“务”都是折文儿。

  -老师,“清澈”的“澈”也是“反文儿”!

  [评析:通过学生的发现,既认识了“折文儿”“反文儿”两偏旁,又结合以前所学生字进行回顾,达到新旧知识的'综合,巩固了识记效果。]

  二、观赏《美丽的星空》

  动画星星:小朋友们真棒!下面让我们一起游览美丽、神奇的夜空吧!

  1.观赏录像《美丽的星空》。

  2.交流感受。

  师:参观了奇妙无穷的夜空你有何感受?想说些什么吗?

  [观赏星空录像既对以上学生的表现作出了肯定,又与单元内容相结合,渗透了观察、表达、审美意识。]

  三、学生自检

  师:小朋友,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吗?喜欢语文课上的什么活动吗?快快拿起手中的笔,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文中的叶子涂上漂亮的颜色吧!

  1.学生自检。

  2.我的智慧囊。

  师:你有不喜欢的项目吗?如果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评析:通过学生的自检,进一步引导认识语文,感受语文;并渗透同学间的互助意识。]

  四、拓展延伸“我与父母有个约定”――家长跟踪卡

  附:家长跟踪卡(略)

  [本单元的设计,本着把单元作为一个整体的原则,将语文天地中的各项活动有机地融入到课文的教学中,符合课标整体推进的原则。并在教学生字和课文的过程中,注意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设计了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各种语文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且特别注意了学生对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字。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录音机。

  2、长城远景和近景的彩色幻灯片。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打出幻灯片)

  (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

  (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

  (4)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麽内容

  三、图文结合,说一说。

  1、说说生字新词。

  崇(chong)山峻(jun)岭拍摄(she)嘉(jia)峪(yu)关扶(fu)智慧(hui)气魄(po)

  2、理解字词。

  (1)教师讲解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2)看图理解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条石:长方形的石块。

  方砖:正方形的砖块。

  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

  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

  射口:射击用的口子。

  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3、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4、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

  (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定出小标题:(1)一条“龙”(2)“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打出幻灯。)

  (1)远景怎样?(像一条龙)

  (2)课文怎样写长城的(位置、宇航员所拍照片)

  (3)蜿蜒盘旋和长龙有什麽内在联系(前者为静,后者为动,以动喻静)

  (4)长字突出怎样的特点

  2、看近景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

  课文中的哪句话表现拉作者的观察点(来到长城脚下)

  (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长城的那些建筑?(六分别写作者来到长城脚下;长城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外侧的垛子;城台)

  (3)图文对照,指出图上垛子、射口、了望口、和城台的样子,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4)小节这一节近看长城,先整体后部分,构造科学,利于防守。

  3、综合两图第三节。

  (1)人民为什麽会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围绕站、踏、扶、自然)

  (2)从那里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条石多重)

  (3)为什麽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智慧完成的。

  4、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麽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和大想象到建筑的困难,表现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表达拉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赞美)

  二、总结全文。

  1、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

  板书设计

  长城

  远景

  观察长城

  近景

  血汗

  联想人民

  智慧

  雄伟

  赞美工程 奇迹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paishe ningjie zhihui jiangu chengqiang yuhangyuan

  ( )( ) (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从充完整

  ()山()岭 互相()应

  蜿蜒( )旋 气()雄伟

  三、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这一断长城建筑在八达岭上,高大艰固,是用具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

  2、城墙上铺着方砖,向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

语文教案 篇3

  预习提示:

  1、查一查表示“看”的词语和含有“眼”、“目”的成语。

  2、阅读短文《谁的眼睛最好》,自学文中的字词。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畅谈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和方法。

  2、学习《谁的眼睛最好》,懂得眼睛的作用,体会到要珍惜、爱护眼睛。

  3、完成习作。

  教学重点:

  通过积累、阅读、习作,体会眼睛的重要性,关爱盲人,珍惜自己的眼晴。

  教学难点:

  体会眼睛的重要性,关爱盲人,珍惜自己的眼睛。

  课前准备:

  多媒体电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积累词语、句子。

  1、观察词语的特点。

  2、观察句子的特点。

  二、哪些词语表示“看”?比一比谁写得多。

  1、一个字表示看的?

  2、两个字表示看的?

  3、四个字表示看的'?

  4、集思广益,共同讨论。

  三、填成语。

  四、畅所欲言

  1、为什么要保护眼睛?

  2、列举同学不爱护眼睛的表现。

  3、讨论保护眼睛的好方法。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学习《谁的眼睛最好》

  1、认真读短文,勾画出文中介绍了哪些动物的眼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核对答案,分角色朗读。

  3、办一期有关眼睛的手抄报。

  三、初显身手

  1、调查周围能帮助盲人的设施。

  2、创设情景,感受眼睛的重要性。

  3、你此时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四、金钥匙。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笔下生花:

  (一)、导入:

  眼睛是心灵的灯。眼睛若明亮,世界就光明;眼睛若昏暗,世界就暗淡。今天我们就写一写“眼睛”这个话题。

  (二)、选题

  我用我的眼睛……

  眼镜的故事

  的眼睛

  怎样保护眼睛

  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双火眼金睛

  (三)、审题

  注意:1、体裁不限。

  2、无论选哪题都要做到表述清楚,内容具体。

  (四)、学生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

  把背景介绍清楚

  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你的习作内容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9个生字。

  2、熟读课文,体会春天美好景象,体会两个“小英雄”各自的性格特点。

  3、体会形声字的特点,学习看半边识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形声字的特点,学会看半边识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

  课时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9个生字。

  2、能有感情的熟读诗歌。

  课时安排:2课时

  拓展:

  1、读一读下面词语。

  姑娘 朗读 放牛郎

  跟从 狠心 仇恨

  谈论 抡胳膊 囫囵吞枣

  苍白 创造 疮疤

  2、选字填空。

  狼 狠 恨 ( )狗 痛( ) 凶( )

  很 朗 娘 姑( ) 晴( ) ( )好

  抢 抡 创 ( )先 开( ) ( )大刀

  枪 轮 论 讨( ) 手( ) 车( )

  3、给下面的字加上合适的部首填进括号里,组成词语。

  丁 方 才 争

  铁( ) ( )问 ( )产 风( )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听录音《春风吹》,说说春风吹绿了什么?吹红了什么?吹来了什么?

  2、今天我们再看看春风还有什么本领,我们一起来学习《春风》。师板书课题,生边读边书空。

  二、识字学词

  (一)识字

  1、出示词语:柳梢、枝头俏、悄悄、口哨、捎来、云霄、轻轻、绿袍、一支、换上。

  2、生借助拼音识字。

  3、点拨:“悄悄 枝头俏”中的悄和俏声母是q;“柳梢、捎来、口哨”中梢捎哨的声母都是sh;云霄中霄的'声母是x、

  4、同桌互读纠音,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5、教师检查读音。

  (二)学词

  1、生浏览课文,在书中圈画含生字的词语,读这些句子理解“枝头俏、云霄”

  2、同桌交流自己的理解。

  3、点拨:俏:美好、好看。 霄:指天。

  4、选自己喜欢的两个词语说句子。

  5、班内展示造句情况,老师点评。

  (三)写字

  1、生描红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教师巡视描红情况,指导错误的笔顺

  3、重点指导:“轻、梢、哨”

  “轻”车子旁的横变提;“梢”木字旁捺变点;“哨”书写时口字旁向上一点。

  4、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5、教师评价。

  三、熟读感知

  课文内容我知道

  1、生自读课文,完成填空

  春天到,春风吹化了( ),吹绿了( ),吹红了( ),小草( ),山野( ),燕子( ),小朋友( )

  2、填完后先在小组内展示。

  3、教师指名回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体会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位“小英雄”。小朋友们能介绍一下你们的好朋友是谁吗?那庄稼的好朋友是谁你们知道吗?课件出示青蛙和蜻蜓图片

  2、认识益虫: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种小动物,它们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情? 板书课题,认读蜻蜓并伸出手和老师书写

  3、小结:认识到它们都是益虫。 导入新课(板书:益虫)

  二、检查预习情况,归类识字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出示词语及拼音)

  蜻蜓 放晴 眼睛 静静 呱呱叫 不出声 除害虫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指名读,齐读

  3、观察加点汉字的异同:(生汇报,师作如下板书)

  青:相同:蜻 接近:睛 晴 静

  4、问:还有哪些带“青”的字,读音和“青”相同或接近?

  生小组讨论后总结:清、情、请、精、靖

  5、小结:汉字的变化真大,给“青”加上不同的偏旁就能组成意思完全不同的形声字,这些带“青”的汉字,大部分读音中都有韵母“ing”,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部分都如此。如果大家把握不准,就向字典或家长请教。

  三、读懂课文,了解益虫。

  1、指名分节读课文,大家听他们读的对不对?

  2、评价

  3、齐读全文

  4、体会情境,指导朗读。

  (1)青蛙和蜻蜓分别做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师结合生回答作相应板书)

  (2)那么它们做完了事情后各自表现又是如何呢?谁来说说青蛙?

  (4)青蛙叫什么?为什么叫?它在想什么?(指导朗读体会到青蛙此时的高兴、自豪的心情以及宣扬自己功劳的心态)

  (5)对此理解“蜻蜓”的表现,抓住“静静”、“不吱声”重点体会到其其谦虚的品质。指导生读出其情景。

  (6)再次齐读两小节,体会各自的表现

  (7)练习指导背诵全文

  5、拓展延伸,了解益虫。

  我们都喜爱这两只益虫,谁还知道哪些益虫,你能告诉大家吗?生汇报

  6、师作总结语:像青蛙、蜻蜓等这些益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帮我们消灭了许多害虫,保护了庄稼和其它植物。所以我们不仅要感谢它们还应该怎么做?(生回答,师板书:保护)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一找哪个字是上中下结构?(害)那么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生答,师作范写,并用红粉笔作重点提示)

  2、师范写“静”,重点强调“月”,第一笔是“竖”,而不是“撇”,右边的“争”应该注意什么?谁来告诉大家?

  3、学生描写生字各二遍

  4、书写作业

  五、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端午粽》一文主要介绍了端午节外婆包的粽子以及端午节的由来。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语言生动优美,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浓浓的思亲、思乡的情怀。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端午粽的香甜滋味,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

  教学目标

  1.会认"端、粽、节"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会写"午、节"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

  教学重点

  会认"端、粽、节"等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端午节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吃粽子等】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端午粽》,你在端午节的时候吃过粽子吗?能说说它的味道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播放情境课文《端午粽》。

  二、初读识字

  1.范读《端午粽》,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注意听准生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第二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

  (3)第三遍:边读边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3.检查自读效果。

  (1)在朗读中你发现了哪些难读的生字词?找出来提醒大家。教师相机指导。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读音。

  端午节 粽子 总是 糯米 中间 分开

  红豆 鲜肉 带去 知道 据说 纪念

  ①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正音:"间"是多音字(jiān中间,jiàn间隔);"总"是翘舌音。

  ②去拼音读。

  ③交流加点字的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编字谜、做动作)

  形近字:端-瑞、粽-宗、综。

  ④摘苹果识字游戏。

  三、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

  午 节 叶 米 真 分 豆

  1.识记生字。

  2.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书空。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午、节、真"。

  午:4画,独体字,注意两横的长短、间距,最后一笔竖要又直又正。

  节:5画,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上扁下长,横平竖直。

  真:10画,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4.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坐姿及握笔姿势。

  5.识字练习。(教师出示生字钓鱼游戏)

  四、感知理解

  1.指名分段读课文。

  ①指生逐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教师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A.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B.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C.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端午节外婆包粽子、送粽子及端午节的由来)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查查端午节的资料,了解端午节。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狗家肖邦音乐作品的魅力和风格,学习他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2﹚、通过欣赏肖邦的钢琴曲《小狗圆舞曲》,使学生感受乐曲的生动情趣,学会根据选旋律与节奏的对比区分乐曲段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启发学生充溢热情地歌唱《我们多么幸福》,以表达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神往。

  ﹙2﹚、引导学生根据《我们多么幸福》创设情境,并用吹奏乐器、狗进行歌扮演。

  方法与拓展:

  通过学习,鼓励学生神往自身美好的未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并用自身积极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身的理想。

  二:教学突破:

  在欣赏的过程中掌握、表示圆舞曲。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口风琴 课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 唱一唱 《阿瓦日古丽》

  教学流程:

  一、听音乐 阿瓦日古丽》走进课堂,学生讨论听后感。

  二、范唱,节奏练习引导学生体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1)声势与舞步的结合:X - X |X - XX |X X. X |X - - |

  (2)打击乐的配合:手鼓、铃鼓、双响筒、三角铁等

  三、听音乐,轻声跟唱歌词至基本熟练。

  四、学生根据歌词旋律分组创编立体节奏,配上舞蹈扮演歌曲;

  五、将各组的创编分别展示给全班同学,参与点评。

  六、扮演唱结束新课。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狗圆舞曲》《花之圆舞曲》《溜冰圆舞曲》

  教学流程:

  一、介绍圆舞曲;

  圆舞曲(Walzer) 又称华尔兹,是奥地利的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它通常由五首情绪和调性相仿的舞曲连贯组成,注重内容的标题性,既能在舞厅里伴舞,也能在音乐厅里演奏,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音乐形式。圆舞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市中特别是在维也纳发展起来的。在“兰得勒舞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三拍子舞蹈,跳舞时一对对男女舞伴,依照舞曲的节奏旋转打圈,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这些特点决定了圆舞曲的体裁特征:速度较快,3/4拍或3/8、6/8拍,节奏常是“X — X |或 X.X X |或 X | X — X | X”,从第一拍或第三拍开始。这些特点,配合上环绕支点音旋转的音调,便生动地发生旋转打圈的动作感。圆舞曲的出现,它的热情豪放、感情充分的音乐给城市中的舞曲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和活跃的气氛。所以很快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便传遍全欧洲,代替其它舞曲,成为一百多年来最流行的舞曲体裁。

  二、初听三首圆舞曲。静听,想一想,你分别从音乐中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三、生描述自身听这三段音乐的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再听:老师谈自身听这首舞曲时的体会和感想,引导小朋友们掌握听音乐的方法。

  五、复听:把自身想像成那只调皮的小狗、一朵最美的花、一个自由酣畅的冰上舞者,跟着音乐在和煦的春风中尽情舞蹈。

  六、请几位有天赋和兴趣的同学在音乐中扮演,进一步体会和表示圆舞曲的特征。

  七、音乐中结束新课。

  有时间可以另外介绍一下维也纳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他是一位主要从事圆舞曲创作的作曲家,具有“圆舞曲之王”的美称。他一生写了447首圆舞曲。他创作的大量圆舞曲中,最脍炙人口的可算是《蓝色多瑙河》了。这首圆舞原是一首歌唱多瑙河的男声合唱曲,曲名全称《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上》,后来作者又亲自改编为乐队演奏的圆舞曲,很快流传于全世界。随后,这首乐曲又被很多作曲家改编成独唱曲和各种乐器的独奏曲。

  与此同时,圆舞曲在俄罗斯也得到了广泛的流行,在格卡林的《幻想圆舞曲》中第一次使圆舞曲这样的生活舞曲得到了交响性的展开,尤其是柴可夫斯基在他的创作中圆舞曲具有独特的重要位置,他不但在《天鹅湖》等舞剧中写了许多著名的圆舞曲,并且把圆舞曲纳入了交响套曲的统一构思中,成为交交响乐中的一个独立乐章。他根据俄罗斯节拍的'特点,创作了绝无仅有的5/4拍圆舞曲(如第六交响乐第二乐章),并在许多深刻的、深思的、抒情的主题中运用圆舞曲的体裁,使圆舞曲成为深入刻划心理体验的手段。他的《忧郁圆舞曲》中,在轻快的圆舞曲的面纱后面,表示了沙俄时代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深深的忧虑。

  我国在解放后,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人民生活的改善而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使圆舞曲这朵外来的鲜花,得到了很好的移植和培育。我国的作曲家将外来的体裁和民族的音调相结合,创作了许多民族风格的圆舞曲,如《青年圆舞曲》、《春天圆舞曲》、《青年友谊圆舞曲》等,这些乐曲既有鲜明的圆舞曲的体裁特征,又有中国人民特有的热情和含蓄,欢乐而冷静的性格特点,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幸福的圆舞曲。

  教学反思:

  本课选用三拍子的音乐作品,设计了“浪漫的旋律”这个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三拍子和圆舞曲的韵律美。在演唱和欣赏中让学生反复感受体验和表示,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能让即将进入初中阶段的六年级学生难忘的乐曲风格。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1、文本解读

  这首五言律诗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咏梅诗,主要写了墙壁角落里的几枝梅花,在很冷很冷的天气里开出了雪白的花朵。远远看去,知道它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花香飘了过来。全诗仅20字,却写出了梅花独处墙角、凌寒怒放、色洁如雪、幽香清远的特点;赞美了梅花孤傲高洁、倔强坚贞的性格。诗里洋溢着作者情思并暗寓象征寄托,故意境幽远,为咏梅之佳作。

  2.教学价值

  在诵读诗句中识记生字是本首古诗教学的宗旨,但识字之余,了解梅花的品格则是这首古诗带给学生的又一精神财富。梅花被誉为花魁,就是因为它具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舞着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自强不息,以坚忍不拔的意志迎接春天的到来。“读诗如品人”,这首诗也可以让我们真切地了解作者的品格。此诗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以此为界,王安石诗风大变,由于当时党争日烈、诗祸频仍,诗人普遍将豪放外发之气,内敛为含蓄深沉之致。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职,十分孤独。但他仍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这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这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

  学情分析

  本班一共有32名学生,男生女生数基本持平,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缺乏自学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听说习惯。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初步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也有一部分学生的普通话不标准。另外还有几个学生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这些学生这一学期要进一步加强教育。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花”“独”2个字,认识一个新笔画“弯钩”和一个新偏旁“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古诗大意,初步了解梅花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三、感受诗韵美

  五、唱诗。

  六、背诗

  七、拓展延伸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é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呀?

  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名字是《蓝树叶》

  二、识字

  1、结合生活实际,读句子识字。可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读一读。¨ (“李明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趴在桌上准备上美术课。”)、“术、铅、盒、削。”等字,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认读、识记 (林英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可结合“皱纹、把书弄破、吐痰、注射”等生活用语帮助识记。

  2、读音指导重点:“术、惹、桌、注、皱”都是翘舌音;“吐”是多音字,在本课读tǔ。“削”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iāo。

  3、?“术、吐、注、铅、桌”是既要求认识又要求会写的字,可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术、土、主、住、沿、船”等字分析字形。

  三、写字指导。

  1、在描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其中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2、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指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避免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量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采用会意的办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树叶一般都是绿色,黄色和红色的,怎么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说说“蓝色的树叶”是怎么回事。

  二、朗读感悟

  1、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内容。注意李丽从头到尾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表现得比较自私,不肯借绿铅笔又不好明说,找了一个又一个借口推托。

  2、课文中的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可爱吗?读读有关的句子,说说理由。

  3、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可将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作为指导的重点。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

  4、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5、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加深对此问题的体验。结合林园园最后的表现?不由得脸红了,引导学生猜猜她为什么脸红,她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让他们和林园园一起进行反思。

  三、实践活动

  画一张有绿绿的叶子的树的图画送给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