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06 14:47:2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总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全书共分为八块内容,其中汉子拼音有两块内容(1课到复习二,9课到复习四);识字与课文共有六块内容,以语文园地为标准,共六个园地。

  2、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汉语拼音-------

语文教案 篇2

  教程:

  一、深入研讨课文,教师点拨疑难词句

  1、范读课文,阅读时,让学生标出语言节 奏急促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2.分析其特点及表达效果。

  特点:语句简洁,铿锵有力,气势激越、 昂奋。

  作用:反映出纽约紧张的生活节奏及 四通八达的交通状况。

  3,指导学生分析文中的叠词、叠句及修 辞手法,体会它们的作用。(见板书设。)

  二、熟读第三自然段,揣摩作者心态

  1.让学生熟读课文第三段,结合课后练习题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明确:作者置身于纽约“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文明”之 中,想起了家乡黄土高原的落后,深感 调整脚步、迎头赶上的重要性。表现 出强烈的爱国爱家情感。虽身处他 乡,人在旅途,却依然心系祖国,眷恋 故园,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加快现代 化建设脚步,更加繁荣富强。

  三、课堂讨论

  1.师:人类社会进步了,科技给我们的生 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经济发展了,人们 更加富裕了,生活水平在一天天提高, 可是,在城市里,人们更加忙碌了,压 力也更大了,压抑、恐慌、烦躁时常出 现在我们的周围。同学们,或许你们 的`爸爸妈妈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和你们一起去公园或郊外放松一下了,或许 你们当中的有些同学已经有好几个星期没和父母共进晚餐了,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2.引导学生导向以下主题,即“现代物质 文明有利也有弊,热爱生活,关注身心健康”(由于学生处在初中水平,所以讨论点到为止,不宜深入,否则学生会陷入茫然。)

  板书设计

  1.叠词、叠句

  “看纽约,看这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好像全球五大洲将近二百个国家的一切山、一切岳、一切岭、一切峰峦,都一齐汇拢到这儿来了!”

  “山一繁,沟壑也便随之增多了,左看是沟壑,右看是沟壑,目光前移后移动,仍然是沟壑,沟壑,沟壑。”

  特点:汪洋恣肆,不拘一格,增强了语势和力量。

  作用:表现出纽约高楼大厦耸立如群山的雄伟场面。

  2.修辞手法(以比喻为例)

  将帝国大厦和世贸中c比作“三棵擎天的椰子树”和“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将万里长风比作“长天巨龙”。

  特点:想象奇伟,意境雄浑。

  作用:逼真地刻画了纽约的城市形象,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

  后记:本课的教学应牢牢把握三点:一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观察的角度;二是培养学生容纳世界多元文化的开放心态;三是让学生仔细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把握住这三点,教学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语文教案 篇3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英国的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的故事,牛顿做成了一架小风车,因为出风国为什么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从此以后,牛顿发奋学习,逐渐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了解牛顿能够朋会做风车,但讲不出道理这件事中接受教训,从而发奋学习的故事,教育学生向牛顿学习。

  2 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辩析多音字“几”的读音。

  4 学习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不,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牛顿正确对待别人的嘲笑,正视自己的缺点,发奋学习,头

  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难点:

  1 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

  2 理解重点句:“小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里难受极了,但没有流一滴眼泪。”从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做风车的故事

  齐读课题后,学生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老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文写了谁做风车?他为什么做风车?他怎样做风车?做风车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做风车展开的,让我们带着以上的问题学习课文。同时学习第二自然段写法,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最后练习朗读。

  二、范读课文,听读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牛顿说不出风车会

  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嘲笑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思考:

  (1)第一段讲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声朗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 根据下列问题批画:

  (1) 从哪些句子或词语可以看出牛顿喜欢风车、爱做风车?

  (2) 牛顿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

  3 投影:

  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话说明什么?他每天仔仔细细地看,几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学,他都要跑去看一阵子?

  4 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围绕“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件事的方法。

  五、学习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读思考:同学牛顿的风车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见对不对?讨论回答。

  2、找出牛顿神态变化的词语,并说说这些态变化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3、看书中插图,图上有几个人物?哪个是牛顿?哪个是卡特?说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读课文。

  5、小风车被摔坏以后,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注滴眼泪?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牛顿是怎样发奋学习的?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分组讨论:你喜欢牛顿吗?为什么?

  八、齐读全文。

  10做风车的故事

  爱手工 做风车 议风车

  (仔仔细细 几乎 每天 看一阵子) (得意发愣难受)

  发

  学习不太好 刻苦钻研 愤

  习题:

  一、用“or;”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i( ) mo( ) shan( )

  几乎 石磨 扇子

  ji ( ) mo( ) shan(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有一天,牛顿放学回家,看见村子旁边正在安装磨面的风车。他停下来( )地看,( )忘了回家,以后( )放学,他都要跑去看一阵子。

  2、做风车的故事发生后,牛顿从此( ),渐渐地养成了( )的习惯.

  3、牛顿( )值得我们学习。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经历活动片断多种形式的再现、感受,培养孩子们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良好学习品质。

  2、通过老师创设情境和有力的引导,让学生轻松完成由说到写的表达需求,并培养孩子乐说、乐写,并能说写出自己感受与体验。

  3、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情感。

  4、初步培养孩子认真倾听及点评他人作品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能说清楚、写明白自己在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一幕,有自己感受与体验。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孩子们,这个星期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大型活动,我们还沉浸在快乐之中,想不想再回放一下在运动场上的精彩场面?

  (二)搭建平台,小组合作

  1、孩子们,大家在运动会中快乐吗?

  我们的口号是——

  2、一起说说有些什么比赛?除此之外,还有勇敢的健将风采又有怎样的表现?

  3、这么多活动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点生说,边评价边出示要求)

  要求:

  1)比赛前的气氛怎样?你看到了什么?。

  2)大家比赛时的动作一样吗?你注意观察了哪位运动员的动作、语言、神态?。

  3)如果你是运动员,你参加比赛时有什么体验和感受?。

  4、请生说,看谁得星多。(边说边点评)

  5、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点评。

  (三)营造氛围,个性交流

  1、指名交流,边听边引导评价(按要求引导评价):

  (四)由说到写,自由表达

  1、运动会中的精彩还有很多,孩子们各有各的体验与感受。请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笔,用几句话快快写下自己感受最深的画面,写出自己的体验与感受!(指导)

  孩子们写,老师巡视。

  (五)全班交流,展示成果,点评提高

  挑选有代表性作品展示交流,引领孩子点评作品。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了解两座新型桥的样子、特点,体会新型桥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感受发明创造的伟大,从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向往科学和发明创造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生字新词,读好课文。

  2、 了解新型的桥的特点,激发学生创造发明的兴趣。

  教学准备:

  CAI课件:潜水桥的画面;鱼儿在桥周围游动,船在船顶划动的动画效果;塑料桥的画面;人物从塑料桥上通过的动画效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你见过什么样的桥?还听说过什么样的桥?

  2、 今天我们要和兰兰一起去过两座新型桥,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1、 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检查自学情况,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特别注意指导几个长句子中的'停顿。

  三、 分析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 认读生字卡片上的生字和词语,通过各种形式,达到人人动口练读的目的。

  2、 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运用已掌握的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形声字的规律、熟字和生字进行比较等方法记字形。)

  3、 学生交流记字方法,重点强调几个易错字:

  结:右上边是“士”,不是“土”。

  野:右边不要写成“矛”。

  专:上面不是“土”,第3画是竖折折,最后写点。

  4、 指导书写:

  指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帮助学生写好字。

  兰、专: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

  座:广字旁的“撇”要长,包住里边的“坐”。

  野:左短右长,“里”的最后一笔要变成“提”。

  5、 学生书写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语文教案 篇6

  单元备课:

  本单元以“遗迹”为主题,分别通过对联、故事、诗歌、记叙、说明等形式展开对遗迹的描述,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激发起学生对古老华夏文明的关注、理解和热爱之情。

  《长城赞》

  教学目标:

  1、绍长城的知识;

  2、了解对联的常识。

  教学重难点:

  1、 对联的常识;

  2、 说明的顺序。

  教具准备:长城的图片、文字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找学生介绍长城的知识。

  2、找学生说说对对联的了解。

  二、教师补充介绍有关长城和对联的知识;简介作者罗哲文。

  三、出示目标

  四、学习新知:

  1、师范读对联。

  2、生自读,师领读。

  3、生再读,指生读。

  4、课文分析

  《长城赞》

  (1)这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长联,是对联中的珍品。

  (2)上联从时间起笔,点明长城是经过几千年的艰苦劳动而完成的。接着指出在修筑长城过程中“将帅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最后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及长城的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

  (3)下联从空间入笔,描绘长城的雄姿:蜿蜒盘旋,起伏奔腾,壮丽磅礴,如玉带,似明珠,最后指出长城在世界在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式的地位。

  (4)全联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意义深远;是对联中的精品,能给长城增色生辉。

  5、 朗诵课文。

  五、小结:对联常识。

  六、作业: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时间:几千年 赞美“黎庶百工”的聪明

  空间:雄姿 才智和坚强毅力

  教学反思:

  让学生领悟在修筑长城过程中“将帅吏卒”、“黎庶百工”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最后盛赞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及长城的深广的历史、现实意义。

  了解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意境开阔;内容博大,意义深远;是对联中的精品,能给长城增色生辉。

  《索桥的故事》

  1.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生字: 堰 àn 岷 ín 坪pínag 葺 qì

  正音字:堤 dī不读 tí 摔 shāI 不读usāI

  缝隙:裂开或自然的狭长的空处。

  雪冤:洗刷冤屈。

  作家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解放后曾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及多家杂志主编。

  2.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3. 思想情感目标

  学习文中所赞美的牺牲自己,造福于百姓的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 重点、难点:

  重点:的脉络层次。

  难点:故事中所蕴含的精神。

  教具准备:幻灯片、。

  三. 课文分析:

  先来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1. 介绍索桥的位置、名称、桥面、桥栏、桥墩。

  2. 写我走索桥的经过及所见。

  3. 写“鱼嘴”的意义。

  4. 写何先生夫妇造桥的经过。

  5. 写走下索桥的感受。

  6. 收束全文,揭示全文主旨。

  从上述内容看,本文不在写“桥”,而重点是写与索桥有关的故事,通过写故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揭示全文的主旨。即“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也就是上文所说的“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

  本文以索桥为线索,以故事为内容,以人物的精神为主题。

  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讲解。

  1. 第一段写一个乡下人和两个孩子过桥有什么作用?

  表现索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 作者着重写“鱼嘴”有什么作用?

  交待“鱼嘴”的作用。引出下文的都江堰。

  3. 文题是“索桥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都江堰?

  索桥造福于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模拟试题】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岷江( ) 都江堰 ( ) 雪冤( ) 挽成( ) 头晕眼花( ) 逮捕( )

  二、辨字组词。

  澜( ) 砂( )堤( )拆( ) 斓( ) 沙( )提( )坼( )

  三、分别指出与下列各组词不同类的一项,将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A. 答应 B. 答谢 C. 答案 D. 答复 ( )

  (2)A. 明确 B. 明白 C. 明天 D. 明智 ( )

  (3)A. 探望 B. 展望 C. 盼望 D. 愿望 ( )

  (4)A. 红旗 B. 红布 C. 红透 D. 红星 ( )

  四、请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括号内。

  A. 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坐索桥,叫做“安澜桥”。( )

  B. 幸好桥两旁有竹索编的栏干。 ( )

  C. 过了顶盖下面,桥身又往下邪。 ( )

  D. 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有漏缝。 ( )

  五、填空

  1. 《索桥的故事》是作家______写的一篇散文。他是中国现代_______。作品主要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提到的索桥,在今天四川省成都市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桥身微微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象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的厉害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子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我刚走到一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鱼嘴”,看看“鱼嘴”两旁数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我把“鱼嘴”再看了一阵。“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就在离这里九公里的紫坪铺,在将近一公里长的河谷的两岸,上千忙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不是跟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样么?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修建了。

  1. 说说“鱼嘴”的作用是什么?

  2. 说说“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 课文说“这个石头会说话的”,猜猜石头说了些什么?

  4. 本文写索桥,为什么要写都江堰工程?

  【试题答案】

  一、二、三、四、五题答案略

  六、1. 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

  2. 含义:作者由眼前的工程想到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此伟大的工程,作者更联想到了这些人们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

  3. 开放题大意对即可(说当年人们建造此工程的艰辛,…………)

  4. 索桥造福于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板书设计:

  介绍索桥

  站在索桥上:从都江堰联想到几千年前人们的“手”和“心”

  走下索桥:从故事联想到为了多数人牺牲自己的心

  (赞美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反思: 本文以索桥为线索,以故事为内容,以人物的精神为主题。重点让学生进行理解。

  《我站在铁索桥上》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阅读教学的过程也就是三维目标的整合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实现语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睹物思人。是啊,每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不禁想起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让后代过上好日子,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同学们,还记得咱们上节课学习的一首现代诗吗?”教师以这样的一段叙述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板书课题后,全班齐读一遍。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全诗共四节,开头和结尾反复吟唱。开头营造了很美的意境,轻轻摇晃的桥身、飘过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引发作者无限的遐想;结尾同样的景物,却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这两节诗的内容大致相同,因此我打破了按顺序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引出新课的学习,提出问题:“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先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继而由问题导入到第1节诗的学习中。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此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己初步的情感体验。一幅静止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经过再想象、再加工、再创造,就变成了鲜活的、动态的场面。这里,对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倾听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有所体现。

  “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由这样一个问题把学生引到第4节诗的学习当中去。请学生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再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通过指导朗读、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小节诗描写的内容差不多,但第4节比第1节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一些。

  这两节诗的学习中,我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比如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所以朗读自然就成为综合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领略的最主要部分内容或重点段落,体会表达的情感。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诗歌的2、3小节,而重中之重就是第2小节。“诗人站在桥上回忆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第2节诗。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难以理解。学生初步感知后,先自己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场面,然后通过观看多媒体,再现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让学生们进入到诗句所描绘的具体的情境中去。再回过头来细细体味诗句,和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出第2节诗中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冲破了敌人的火网!),利用出示,深入理解。“攀着、冒着、冲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思想感情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第3节诗的内容是让学生在小组里和小伙伴合作学习来完成的,这一部分描写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隔不远,不难理解,我主要还是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指名读;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读。读的层次一步步上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在逐步加深,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此时,学生在经历了感知、感受、感悟到感动的情感体验过程后,教师引导朗读全诗,他们在学习中积累的强烈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教学的全过程也体现了由整体到部分,再回归到整体的教学思路。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什么?

  3、课后欣赏。(本诗的歌曲演唱、毛泽东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

  四年级阅读教学要求重视词句的教学,注重词句的积累。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语言,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在生活中积累。

  【板书设计】

  10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冲破

  英雄的土地! 英雄的人民!

  教学反思:

  “云无定姿姿万态,教无定法法自在。”在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白鹤梁的沉浮》

  白鹤梁是国家级文物。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表现白鹤梁的出水和没水,盛衰命运。本文写了以葛修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反复实验,在否定一个又一个保护方案的情况下,最终设计出了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理想方案,表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极其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他们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2.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体会科技工作者富有创造性的方案。

  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交流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重点介绍白鹤梁。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三、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清的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叙述的。

  第二课时

  学习课文重点部分

  1、小组学习

  (1)白鹤梁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人们为了寻找、保护白鹤梁做了哪些事?

  (3)白鹤梁经过了怎样的沉浮过程?

  2、讨论交流

  3、白鹤梁的沉浮给我们什么启发?(从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环境两方面谈感受)

  4、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5、摘抄课文中描写白鹤梁沉浮的有关句子。

  六、总结

  那么在当今社会又有多少野生动物会有如此幸运呢?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

  板书设计:

  白鹤梁的沉浮

  相遇 → 探寻、发现 → 保护、繁殖

  教学反思:

  学生对四个方案已经了解,特别是第四个方案。很好地理解课文。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3.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教学重点 运用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同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边揭题边审题。

  秦始皇谁知道? (公元前295一前210年),姓赢,名政,是秦王朝的建立者:“俑”指什么? (古代殉葬的偶像)兵马俑又指什么? (古代瓷制成的兵马殉葬的偶像。) “秦始皇兵马俑”你们是怎样理解? (秦始皇安葬时所陪兵马殉葬的偶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音,理解义。

  音:膘俑铠栩

  形:镌铠

  义:门楣铠甲栩栩如生虎视眈眈屡建战功膘肥体壮箭囊慕名而来包抄

  2.默读全文,思考课文是从明6几个方面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划出课文的词语或句子来回答)

  兵马俑博物馆壮观的建筑物

  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

  兵马俑栩栩如生的神态

  3.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写什么? (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结合简介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时间和地点及其它情况。在陕西省临潼县的秦始陵墓,规模宏大,今尚存高76米,底485~515米夯土陵丘。陵园有二城,内城周长2525米,外城周长6294米。1974年后在外城东前后发掘出三个兵马俑坑,内有大量大小与真人相仿的彩陶兵马俑,武士俑披甲着袍,持实战兵器,形态逼真,排列有序,再现了秦代军队的阵式、编制。兵马俑的出土在我国考古上的地位。

  4.本文可分几段,说说每段段意。

  全文分三段:一、1节、二、2—4节,三、5节。

  (段意见课后第2题。)

  三、连接段意,归纳主要内容。

  1.学习、理解单元学习提示,理解。

  2.运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完成课后第2题的填空。

  四、课堂练习:练习册1—4题。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⒈根据意思写出有关词语。(可书面练习,出可抄在小黑板上。)

  ①竖着耳朵,瞪着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

  ②形容生动逼真,同活的一样。( )

  ③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着。( )

  ④绕到敌人侧面或后面进攻。( )

  2.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讲,指名讲。并要求学生讲出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板书壮观阵容神态

  二、课文第—大段

  (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极为壮观,课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

  (用小圆圈在文中圈出。(闪闪发亮镏金大字宽敞明亮足足两个足球场半圆形没有柱子)

  2.为什么这些词语写出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壮观。门楣上镌刻着大字。

  ①门楣上镌刻着几个闪闪发亮的镏金大字:“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里面大厅很大。

  ②里面是—个宽敞明亮的大厅,足足有两上足球场那么大。

  3.有表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4.这段的观察顺序是一从外到内。

  5.总结学法:划出重点词体会理解义有表情朗读理观察顺序

  (二)运用刚才的学法,自学下面的自然段。

  1.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课文从哪些句子和词语表达出来?

  为什么这些词语写出了兵马俑的威武雄壮?结合看图理解。(精锐的前锋,从队列数量、穿着、动作、佩戴写出兵马俑的威武雄壮。步兵、骑兵、战士,也从穿着,队列、数量写出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侧翼和后卫的作用,队列、朝向写出兵马俑的威武雄壮。)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3.这一段构段用的是什么方法?作者观察兵马俑又是按什么顺序的?

  (构段:整体一部分一整体) (观察顺序:从前往后再两侧和最后。)

  (三)学生自学第.四自然段,完成表格。

  老战士新战士战马

  外貌(外形留着胡子束着头发膘肥体壮

  神态虎视眈眈 神情十分严肃一脸稚气竖耳瞪眼 严阵以待

  (四)读最后一段话,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1.“沉睡两千多年”一说明兵马俑从殉葬在秦始皇陵墓里到1974年被发掘,讲明埋藏的时间长。

  2.“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重大发现”已经说明这个发现的意义,所在,前面再加上“最为”说明这个发现对考察古代历史的价值之大。

  三.总结课文。

  1.有表情地朗读全文。

  2.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这篇写兵马俑博物馆,从外写到内。写威武雄壮的阵容,从前锋到步兵,骑兵、战车到侧翼和后卫,整个兵马俑充满临战气氛。写兵马俑神态,分类描述。老战士、新战士、战马的神态栩栩如生。

  附板书:

  门楣 馏金大字

  秦 博物馆:

  始 大厅 宽敞明亮 两个足球场大

  皇 前锋 3列 210个 穿 持 负

  兵 阵容 步兵 骑兵 战车 穿 路 临战气氛

  马 (威武雄壮) 侧翼 后卫 防止

  俑 老战士 虎视眈眈十分严肃

  神 态新 战士 —脸稚气

  (栩栩如生) 战马 竖耳瞪眼严阵以待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后第3题和练习册第5题的填空题。

  第二单元同步作文:

  写作要求:

  我们的家乡有壮丽的山川,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有景象骄人数量众多的名胜古迹。请你了解、考察,仿照《索桥的故事》、《我站在铁索桥上》写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

  写作指导:

  1、了解与遗迹相关的故事,遗迹的现状,遗迹的历史。

  2、整理收集到的材料,力求资料准确。

  3、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

  3.学生通过读文和欣赏风景,体会到九寨沟自然景观的美和四种动物的特点,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

  【教学准备】

  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地图)今天我们从北京出发,来到四川北部的万山丛中,这里有几条神奇的山沟,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崇山峻岭之中。九寨沟因此而得名,一进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板书:九寨沟)那么九寨沟是个怎样的童话世界呀?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是描写九寨沟景色的?

  2.(课件)

  请大家轻声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用()标出。

  你最喜欢哪处景物,体会一下句子的意思。待会,老师想请你说说自己的感受,再美美的朗读,让别人听了也产生喜爱之情。

  交流:

  (1)湖泊

  生说、读

  (课件)自己读读这句,你有什么体会吗?

  灵魂清澈

  什么是彩带般的沟谷啊?

  九寨沟树种繁多,枝叶颜色多姿多彩,加上地势有高有低,光线有明有暗,就形成了这彩带般的沟谷。这就是九寨沟五绝之一的“彩林”谁知道其它“四绝”是什么?

  (翠海、叠瀑、雪峰、藏情)

  大大小小的湖泊在阳光下闪耀着绚丽的光彩,就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蓝天、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湖底石块色彩斑斓,这真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啊!难怪

  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想看看吗?(课件)

  有道是:“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真是太美了,读读描写湖泊的句子,如果能背下几句就更棒了!

  谁来展示,简直是神童,给他鼓鼓掌,谁还来。

  过渡:你还喜欢哪种景物?说说你的理由!

  (2)森林

  说、读,你体会出什么了?

  谁再来读读。你看你都让大家看到了这美丽,茂密的.原始森林。(课件)

  过渡:谁喜欢瀑布?

  (3)瀑布:

  说、读,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什么是白练腾空?银花四溅?

  还会有什么样的瀑布?(宽、高)

  真不错、看看吧!和你想的一样吗?(课件)

  感觉怎么样啊?那就读出你的感受,试着背一背。

  谁来展示。

  (5)师总结:九寨沟雪峰巍峨茂密的原始森林是那么多姿多彩,湖泊宁静,绚丽,而瀑布而充满了动感,你感觉这里的景色怎么样?(板书:景色迷人)

  (6)让我们去看看吧!(录像)多美的景色,把第三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再背背你喜欢的句子。

  (7)谁来展示,多棒啊,多给点掌声。

  三、第四自然段

  1.我们一边欣赏

  九寨沟迷人的景色,一边向原始森林纵深处行进,何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小游客们,我们已经进入了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会遇到哪些动物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读第四自然段。

  2.交流:抓住重点词语概括几种动物的特点;

  3.朗读、表演;

  4.总结:小游客们,也许我们会看到漂亮的金丝猴。也许我们会看到正在奔跑的羚羊。也许我们又会看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也许我们还会看到可爱的小熊猫。也许我们还会看到什么?

  5.你还知道九寨沟里有什么珍禽异兽(牛羚、鸳鸯、红腹角雉、白闲鸟、树叶虫、红腹锦鸡、枯叶蝶)

  6.老师已经找到了一些图片,请看。

  也许,你会在哪看到什么样的牛羚在干什么?

  也许,你会看到在哪里什么样的谁在干什么??

  下面小组合作,看着画面说几句话,看谁会观察,会想象,会描述。

  7.九寨沟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的野生动物园,这里的异兽珍禽(板书)为九寨沟增添了无限生机。

  8.你们觉得这里的动物生活得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快乐?

  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九寨沟是人与自然和谐极处的生动见证。

  四、学习5自然段

  1.刚才我们欣赏了九寨沟迷人的景色,看到了九寨沟快乐的小动物们,你能用几个词来形容这童话般的世界吗?

  2.这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板书)

  3.拿起书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延伸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真实的、活生生的美丽,神奇的童话世界吗?你们想亲自去看吗?你们想赞美它吗?我师特别想赞美她,我写了一首小诗,但需要你们的帮助。

  这是一个()的童话世界:

  这里有()的雪峰,

  这里有()的湖泊,

  这里有()的森林,

  这里有()的瀑布。

  这是一个()的童话世界:

  金丝猴(),

  羚羊(),

  大熊猫(),

  假如来到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我要()。

  2.欣赏歌曲

  我国著名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下面请欣赏《神奇的九寨》。

  3.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爱惜九寨沟的山、九寨沟的水、九寨沟的树一样爱惜我们周围的环境,假如我们都能像爱惜九寨沟的动物一样对待我们周围的小动物,那么我们整个的生活、整个的世界,都会变得美伦美幻,都会变得像九寨沟一样成为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情境图,图中有三个鼻韵母。图画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自然地将本课所学的三个鼻韵母引出来,图下是这三个鼻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四声。第二部分是三个鼻韵母的书写,用以指导学生描红。第三部分是拼音练习,用以认读音节。第四部分是看图读拼音词、拼音句子,用以看图练读拼音词句,巩固所学韵母。在教学这三个鼻韵母时,我们要指导学生读准鼻韵母,特别是发准韵尾n,教师应多做示范讲解,使学生掌握发音方法。

  教学要求:

  1、学会前鼻韵母an、en、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

  2、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3、能正确认读声母和an、en、in组成的音节,会读音节词。

  教学重(难)点:

  an、en、in的发音及拼读。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an、en、in的发音及四声,整体认读音节yin an、en、in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抽读声韵母卡片:a,e,i,,说说声母n的发音方法

  二、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教学内容。

  1、看情境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小朋友们在家里看电视,他们把遥控器一摁,电视屏幕上就出现了天安门,并响起来优美的音乐)这里面的天安门的“安”,遥控器一摁的“摁”,音乐的“音”,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韵母an、en、in(出示)。

  2、教学语境歌遥控器摁一摁,荧屏映出天安门,色彩鲜艳音乐美,小朋友越看越开心。

  三、学习an、en、in的发音和四声的读法,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1、教学an。师读an的音,讲解发音方法,学生跟读,指名读,领读,齐读,

  2、出示an的四声。生自由读,指名读音,组词,齐读an的四声。

  3、en、in读音同上。

  4、总结:今天我们学的这三个韵母,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后面都有一个n)是呀,这三个以字母n结尾的韵母,我们把它们叫做前鼻韵母。(生齐说)

  5、抽读an、en、in的卡片。

  6、指导an、en、in的写法。

  观察an、en、in的写法(前面还是一个单韵母,后面是个n),师范写,生书空,描红。7、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n。出示yin,说说它是由声母谁和韵母谁组成的'。

  (1)师范读yin,生学读,指名读,齐读。

  (2)出示yin的四声。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an、en、in及yin的四声。

  2、比较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的读法,区别不同点。

  3、听音组合韵母。师发an、en、in的音,声用卡片组合成所发的韵母。

  五、作业。

  1、an、en、in各写一行。

  2、练读an、en、in的音及整体认读音节yin。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认读声母与an、en、in组成的音节,学会拼读音节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an、en、in的四声卡片2、

  2、读整体认读音节。

  二、教学an、en、in与声母相拼的音节。

  1、教学音节

  出示音节:ban、dan、nan、guan、huan、chuan、ben、pen、wen、min、qin、xin。

  (1)、指名说说,哪些是三拼音节。出示:guan、h u an huan、ch chuan 。

  (2)、先说说声母、韵母、介母各是什么?自由练习拼读,指名拼读,齐读。自由练读所有音节,指名领读音节,齐读音节。

  2、看图练读音节词。

  (1)、练读:shān shuǐ zhěn tou jīn yú。

  (2)、出示图片,指名说说图画山个画的是什么?根据回答出示音节词,自由拼读词语。指名拼读,齐读。读拼音句子。

  (3)、指导看图,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一个小弟弟在搭积木)瞧,他搭的是什么呀?(是一架飞机)飞机飞呀,飞呀,飞到了(蓝天)。

  (4)、引导学生诵读。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将心比心教案08-26

语文蜡烛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