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中国的京剧文化、三国中鼎鼎大名的关公已有了一定学生对程度的认知,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的事物及相关故事的了解。同时生活、对自我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感悟,文中小主人公可爱调皮的形象和回忆往事之趣能深深引起学生共鸣。因此,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应是非常生动有趣的。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人物心理的方法。
2、继续培养学生圈点批注的习惯,培养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
3、感受作者崇尚英雄、渴慕成为一位英雄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人物心理的方法,理解和感受作者崇尚英雄、渴慕成为一位英雄的情感。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学生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收集有关脸谱的信息;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视频激趣,交流脸谱信息
1、导入课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请同学们讲一下自己的所爱。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作者冯骥才小时候和大家一样,也有自己心爱的小物品,只是和大家不同的是,他的心爱之物是——花脸。
2、说说“花脸”,教师补充,课件出示。(组织学生观看教师制作的关于“脸谱”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补充: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内独有的、在舞台演出中使用的化妆造型艺术。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它是性格化的;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是图案式的。在漫长的月里,戏曲脸谱是随着戏曲的孕育成熟,逐渐形成,并以谱式的方法相对固定下来。脸谱是中国戏曲独有的,不同于其它国家任何戏剧的化妆。戏曲脸谱有着独特的迷人魅力。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有 “生、旦、净、末丑”之分。“净”,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
脸谱中每种设色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红色表示赤胆忠心;紫色表示智勇刚义;黄色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残暴,表示文士内有心计;绿色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蓝色表示刚直勇猛、桀骜不驯;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阴险奸诈……
典型的几种脸谱:红脸——关羽; 黑脸——包拯;白脸——曹操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冯骥才的散文《花脸》,看看作者喜欢的是哪张脸谱。
(二) 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大意
1、抽生轮读课文,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2、课件出示,正音正形
积攒z ǎn 俨然y ǎn 凛然l ǐn 咄咄d u ō 龇z ī 戳c h u ō 镶嵌x i ān g qiàn 依靠y ī 偃yǎ n 哧溜c h ī l i ū 水渍z ì 霎时s h à 掖y ē 气概 gài
教师补充:(多音字) s āi 塞到 y à 轧制 l ūn 抡起
s è 堵塞 zhá 轧钢 l ú n 抡动
s à i 边塞 g á 轧帐
(词语) 积攒:一点一点地积存。
俨然:形容很像。
凛然:严厉、严肃。
咄咄逼人:形容说话伤害人,令人难受。
艳羡:羡慕。
横刀立马:形容非常英武。
张牙舞爪:形容野兽的凶相,多用比喻人的凶恶样子。
霎时:形容短时间。
克制:克服。
3、请学生复述文章大意。
①详细复述,学生之间互相补充
②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写了作者小时侯在年三十买花脸,演花脸及因演花脸惹祸和遭惩罚的故事。
(三) 精读感悟,捕捉人物心理
1、师问:通过复述,我们知道作者小时候喜欢戴花脸,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张花脸?看看这是怎样的一张脸谱,作者为什么喜欢它?
① 圈划、朗读描写花脸的语句: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② 抓关键词语,概括这张花脸的特点:特别——毫不凶恶,却有股字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
③ 学生欣赏课件,齐读体会。
2、师问:这张脸是不是很熟悉,是谁的脸谱?从文章哪里看出?
学生交流:这是关羽的脸谱。从下文卖花脸的小罗锅的话中知道,也可从与这个脸谱匹配的兵器上看出。
谁来读读小罗锅的话,从他的话中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人?(会说话、会做生意,精明能干)
教师追问:这是怎样的兵器?
① 请学生齐读描写青龙偃月刀的句子。
② 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 学生欣赏课件,齐读体会。
3、师问:作者把这刀、这花脸称之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学生交流:把它们称之为“宝贝”,是因为作者很喜欢它们。
教师追问:文中哪些描写写出了作者将得到花脸与刀时的心情?
学生回答:“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4、再问:这种心情在买好花脸和刀后有没有变化?试从文中的语句中找出。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① 归途中,戴上花脸,执刀而立,引来羡慕的`眼光,“使我快活之极”。(快活之极)
② 听舅舅讲关公的故事后,“简直觉得自己力大无穷”。
(骄傲之至)
③ 到家后人见人夸,照着镜子,感觉“是个大关公”,一直戴着不肯摘。(想做关公)
④ 大年初一,“威风”十足,憋着嗓门叫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想成为真正的关公)
5、师问:为什么作者的情感会有这样的变化?关键因素是什么?
学生回答:关键在于他从舅舅那里知道了关公的英雄事迹。
播放《温酒斩华雄》与《过五关斩六将》的flash,并请看过《三国演义》的学生讲述故事。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作者在舅舅那里也知道了这两个故事,知道关羽是个大英雄,因此与其说喜欢关羽,想成为关羽,不如说是崇尚英雄、渴慕成为一位英雄。
6、师问:作者得到“宝贝”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演花脸惹祸并受到了惩罚)
这些故事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汇报并朗读。
①“我”的调皮可爱。如:“这天我就故意躲在楼上……效果会更响亮!”“下午,来客进入客厅……哗啦啦粉粉碎。”“妈妈对我丢了个眼色……狼狈而逃。”“我躲在自己屋里……而是个可怜虫了”等。
② 亲人们对“我”的爱。如:“妈妈给我换上了只有拜祖宗……另眼看待了。”“就在这生死关头……看你耍大刀哪!”等。
③ 语言生动,富有童趣。如:“再看爸爸……梳得油光光的头发里。”“我因为和妹妹争吃糖瓜……大花脸也撕成碎片片”等。
④ “我”悟到的“祖传的经验”(文章的最后一段),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谈谈他们从生活中得到的经验教训。
(四) 布置作业,积累拓展迁移
1、小作文:写写你的心爱之物,三百字左右。
2、推荐阅读冯骥才的另一篇小说——《珍珠鸟》,了解作者其人。
3、积累词语与句子。
4、 画一副脸谱。
语文教案 篇2
一、导入
母亲的爱,纯纯若水,绵绵如溪,深沉似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当代作家梁晓声的童年,去认识一位普通的母亲,去感受那博大的慈母情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标划文中的重点字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概述课文的'内容
重点词语:祈祷 疥疮 号啕 呵斥 怂恿 桀骜不驯 惴惴不安 捅 毡絮 龟裂 干瘪 竹篾
三、细读课文,感悟深情
师: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学生回答
师:其中重点描写的是——找母亲要钱买书,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母亲工作环境的语句
1、母亲的工作环境:
一个不足二百平方米的厂房,潮湿阴暗,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后。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说明母亲工作环境的艰苦,挣钱的不容易)
2、此环境下母亲的形象:
一个极其瘦弱的毛茸茸的褐色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在缝纫机板上;眼神儿疲竭;指尖龟裂(说明母亲的劳累、辛苦)
3、挣钱如此辛苦的母亲,面对要钱买“闲书”我是怎样做的?
母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并大声对那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说明母亲的通情达理)
师:这是一个母亲给予儿子的力量,正是母亲的那句话,时时在我心头萦绕,时时在我耳畔回旋,时时催我奋进,终于我成了大作家,这就是咱们当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梁晓声。(可以说作者的成功正是源于——慈母情深)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
3、了解有关亲属的称呼,会分类。
教学重点:各种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不同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听歌曲《亲属歌》,板书课题《我家的亲属》,出示亲立字下面一个小是亲。
1、小朋友们,在这首歌中,都提到了哪些亲属?
2、请你来介绍自己的亲属,好吗?
3、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词语卡片。
4、师领读词语。
二、认识亲属名称,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看书中的两幅图,借助拼音,认识亲属的名称。
2、指名读左右两幅图中的词语。
3、再读词语,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4、请你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我家的亲属有
5、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
6、认读生字。
注意分类识记女字旁的字。
关注叔、伯、婆的读音。
7、找学生把黑板上的词语按照奶奶、姥姥家分灯排列好。
8、练习。
三、课后作业
认读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识记生字
1、随乐曲唱《亲属歌》。
2、认读词语,识记生字。
亲属、伯父、伯母、兄弟、外公、叔叔。
出示亲、伯、兄、外、叔,请同学认读,讲讲识记方法。
二、指导书写
三、练习
1、读一读。
指名读,说说你的发现。
你还能说出哪些带女字旁的字?试着写一写。
2、涂色,会写的写下来。
仔细观察图画,试着读一读气球上的词语。
照样子涂一涂,该怎样涂?
四、课后作业
在虚宫格中书写生字。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节选自鲁光的报告文学《姑娘》。文中记录了陈招娣在排球训练中,几次罢练,最终克服困难,理智回归训练的故事,歌颂了她顽强拼搏的体育。
学情分析:有的学生对陈招娣并不了解,课前需布置学生查一下有关她的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4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
能力目标:在阅读中学习作者用典型事例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陈招娣罢练及继续训练时的倔强性格。
重、难点:朗读课文,从课文对陈招娣罢练及继续训练细节描写中,体会女排姑娘的'永不服输的顽强拼搏。
教法:自读感悟
教具:有陈招娣的图片、课件
流程:
组织教学:
一、导入新课,用背景资料激发阅读兴趣(多媒体出示)
同学们女排在世界上的赛事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背后他们付出多少辛苦你知道吗?其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女排其中的一名成员——陈招娣的故事,她是如何苦练的。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谈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读通课文后,可让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三、研读重点,感受陈招娣的训练吃苦耐劳的顽强拼搏的品质。
(1)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女排训练辛苦的的句子,围绕课文后的第一个思考题来进行。
(2)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己最受感动的场面,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先自己体会,再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课文最后九个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
a.先让学生试着自己怎么读,再把自己的体会和大家交流。
b.反复朗读,读出人物的真情,最后让学生汇报朗读。
c.教师范读。
四、整体回顾,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2.在笔记本上简要地写一写自己了解的陈招娣。
五、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要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
2.读下面的句子,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招娣迈动了脚步了。不过,她()往前走,()来个向后转,步子()猛,动作()冲。
3.小练笔:学习作者写典型事迹细节的写法。描写生活中的某个场面。
六、实践活动。
1.选取课文中的一个场景,演一演。
2.课外阅读女排在赛场上拼搏的其它故事。
七.作业:抄写佳句。在练习册中自选两道题。
板书:
人物事件过程
主动请求加练
苦练陈招娣一次加练首次累倒罢练
再次累倒罢练
理智回归完成训练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马拉松的故事》讲述了雅典士兵菲地皮茨在马拉松战役中3次长途奔跑传递战争信息,因体力耗尽而牺牲的英雄事迹。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英雄,将其奔跑的距离定为奥运会长跑比赛中的马拉松赛跑。故事传递了这样的思想:这个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表现人类共同的心愿——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自由的追求。 设计理念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了解马拉松赛跑的由来,明白人们称这项运动的优胜者为“最伟大的运动员”的真实含义。
3、深刻体会雅典英雄菲地皮茨的爱国精神。
4、认识“役、讯、忡”3个生字,积累文中的成语和有启发意义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人们称马拉松运动优胜者为“最伟大的运动员”的原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马拉松赛跑图片或视频、古希腊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在体育比赛的田径项目中,有一个项目叫做马拉松赛跑。(出示马拉松赛跑的图片或视频)现在正在进行的,就是一场激烈的马拉松赛跑,你知道马拉松赛跑的距离是多远吗?你知道人们为什么称马拉松运动的优胜者为“最伟大的运动员”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马拉松赛跑背后的故事。(师板书课题:马拉松的故事)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 自读要求
2、自读课文,不会的字词查词典,适当做记录。
3、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
4、简单交流自读思考的问题。 谁来说一说,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
通过学生的交流、补充,得出如下结果: 课文讲述了雅典士兵菲地皮茨在马拉松战役中3次长途奔跑传递战争信息,因体力耗尽而牺牲。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者,将他奔跑的路程定为奥运会长跑比赛中的马拉松赛跑的距离。
三、精读品味,自由交流
1、默读全文,完成下面两题中1个题,要求边读边批注。
(1)默读、填表: 菲地皮茨的奔跑〖奔跑的原因〖人物的表现〖内心的想法
(2)菲地皮茨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2、全班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教师扣住描写菲地皮茨3次传递信息的句子,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实际深入思考,谈体会。
菲地皮茨是一个有顽强毅力的人。
文中相关的语句;
①“菲地皮茨以顽强的毅力,在两天之内,跑了150多千米到达斯巴达。”
②“无奈,菲地皮茨又不顾疲劳,夜以继日地跑回雅典转告这一消息。” 在学生谈看法时,老师相机点拨:一来一回就是300多千米,大大超过人的体力极限,是什么力量让他“夜以继日”?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想些什么,菲地皮茨又会想些什么?”
是啊,正是维护民族尊严,保护自己祖国的神圣的使命感在支持着他,是顽强的意志,是对祖国的`热爱在支持着他,让他奇迹般地完成了任务。你还觉得他是怎样的人?
菲地皮茨是一个热爱祖国、向往和平的人。
文中相关语句
为了尽快把这振奋人心的喜讯报告给雅典城内忧心忡忡的居民,军队指挥官又派菲地皮茨到首都去报告喜讯。当抵达雅典时,他已筋疲力尽。面对盼望已久的人群,他竭尽全力高呼:“欢乐吧,我们胜利了!”
从马拉松河谷到雅典城,只有42千米,“飞毛腿”菲地皮茨为什么会倒下?面对近在咫尺的人群,他怎么还要竭尽全力?他心里想的又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哪? 预设:菲地皮茨是在已经跑了300千米之后,又跑的42千米,所以才累倒的;面对近在咫尺的人群,还要竭尽全力高呼,说明他已经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菲地皮茨心里想的就是维护民族尊严,保卫祖国。他是一个为了保卫祖国而勇于献身的人。
师生共情:为了让同胞更快听到胜利的喜讯,他不断加大奔跑的速度,使身体受到极大的损伤,他是在击败敌人的欢呼声中牺牲的,他是在——(生)完成了3次传递信息任务后牺牲的,他是在超越人体生理极限运动后牺牲的。在他的身上闪烁着热爱祖国、向往和平自由的光芒。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识读呜、腰等10个生字,并书写流、往等9个生字。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逐渐感受诗的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土地辽阔,有数不尽的美丽风景。昨天,姚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搜集有关祖国各地风景的图片或文章,也可以是你去外地旅行拍摄的照片。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2、揭示课题。
师:姚老师真羡慕你们,你们去过的地方,有很多姚老师还没去过呢!有一个小朋友,他和妈妈一起坐着火车外出旅行,在车上,就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还把看到的美景写成了一首很美的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流动的画〉(板书:流动的画)。请大家齐读一下课题。谁来说说流动的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流动的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同桌互读。
师:姚老师布置大家回去预习课文,你们有没有认真预习呢?课文会读了吗?请你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要认真听,如果你的'同桌哪个字没读好,你要帮他纠正一下。
2、指名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当小评委,注意:小评委可要认真听,才知道他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有几个小节。(请两个同学分别读一、二小节。学生评,读好的奖励小红旗。)
3、小组读。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请举手的同学一起读。(读得好,掌声表扬自己。)
(二)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词,自由读。
师:词宝宝看到大家读课文读得挺不错的,就从课文中跳出来了,你还认得出它们吗?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师:你认为哪个字比较难读,或容易读错,请到台上来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好吗?
2、小老师带读。
师:谁愿意到台上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出色的小老师姚老师要送他小星星。
3、摘果子游戏。
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姚老师带来了一些礼物要送给大家。看,这满树花花绿绿的果子,你们想得到吗?不过姚老师有个要求:你要先把果子上的词语读准确了,才能摘下来,然后请大家跟你一起读。这个果子才能送给你。
4、理解词义。
师:词语会读了,懂得理解它的意思吗?你知道哪个词的意思,就站起来告诉大家。哪一个不懂,也可以请大家帮帮忙。(结合扩词、造句等。)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小节。
1、全班轻声读。
师:现在,我们把词宝宝放回课文中,相信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有信心吗?请大家轻声读第一小节。
2、理解诗意。
师:谁能告诉大家,这一小节在讲什么吗?哪些景物?(相机板书:小河、山腰、汽车、路边、水库、山坡。)
师:还有什么不懂要请大家帮忙?
师:小作者把他在火车上看到的景色写得多美啊,我们也来把这些美丽的景色美美地读一读好不好?姚老师读前面,你们接着读后面。
师:现在,你们也来考考姚老师,好不好,你们读前面,看看姚老师能不能把后面的读出来。
3、拓展说话训练。
师:小河、山腰、汽车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师:小朋友坐在车厢里看到的景物很多很多,你看,课文里用省略号省去了,你能说一说,小朋友还会看到什么景色吗?
课间音乐:书上的小朋友用美丽的诗来赞美祖国,我们用歌声来夸夸我们的祖国好不好?(表演唱:《娃哈哈》)
4、指导书写生字:流、扔。
师:现在我们学写第一小节里的两个生字:流、扔,请大家先看姚老师在田字格上写,好吗?在小组里分析一下,这两个字应怎么写,怎么记住?
师:请大家试着在自己的本子上各写两遍。比一比,谁写得好看。
(二)讲读第二小节。
师:看到车窗外流过这么美的景色,坐在车厢里的小朋友想干什么呢?请大家读读第二小节就知道了。
1、轻声读第二小节。
2、领会诗意。
师:我想干什么?(边吃橘子边画画,想把橘子皮扔出窗外。)
忽然看到什么?(妈妈严厉的目光,好像在批评我。)
妈妈为什么夸我是个懂事的娃娃?
四、总结谈话,明理导行
1、齐读课文。
2、师:读了这首诗,你觉得我们应该向书上的小朋友学习什么?
3、怎样做个懂事的娃娃?(例:爱护花草树木,不任意采摘;爱护公共设施,不乱刻乱画;多植树,让祖国到处都是绿树,都是鲜花。)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韵母ao、ai,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复韵母ao ai教案(第一课时)。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o、ai 组成的音节。
3、拼读儿歌,感受阅读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单韵母,做“认读接龙”游戏。
2、课件出示a、o和 a、i 单韵母的组合,激发学生认字形、读其音,引起探究的兴趣。
二、学习新授
(一)ao的教学
1、根据学生学前掌握的情况,相机引入ao的认识
师:你是怎么学会读的?又是怎么记往的?
(生谈学习体会、方法、经验,师鼓励推广。)
师:哪些小朋友还需要老师的帮助?
(生举手,师统计举手的人数。)
师:大家有兴趣跟着老师用新的方法学习吗?
A、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利用“棉袄”图发ao音
师:图上是什么?(读“棉袄”两遍)与衣服有什么不同?
(建立学生对比区辨能力,抓住棉袄“厚”的特点,可借多媒体图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师:图的右上角是什么字母?他们合在一起叫什么名字?
(强调a和o是一个整体,再现a与o的组合,引出“复韵母”。板书:复韵母)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发现图片和字母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激发学生认知事物的兴趣,也同时增强学生对ao形的感性认识)
B、启发学生比较情境图,认识“棉袄”汉字
师:你们发现和学习声母时,所出示的情境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拼一拼,读一读。(出示“棉袄”词、拼音卡片或课件)
2、强调ao的读音教学,练习发音方法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听老师读,并且用心观察老师的口形,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复韵母ao ai教案(第一课时)》。然后说一说和发单韵母时是否相同。(在观察、对照、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到:单韵母发音口形、舌位不变,复韵母是由前一个音快速向后一个音滑动,读成一个音。)
师:请小朋友们按这个方法自由练习。并仔细观察声调应当加在哪个字母的头上?(师板书:āo áo ǎo ào)
师:我们来进行一次男女同学小比赛,看谁读得好,赢得掌声多。
3、ao写法教学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ao在四线格里占哪几格?(中格 和单韵母一样)观察一下a和o之间的间隔距离不要写得太远。(再次强调整体性)
师:同时请仔细观察老师书写,你们一边书空,一边说出笔画。(板书:ai)
师:请同学用拼音本书写,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好。(一边检查书写情况,一边观察学生书写姿势,及时表扬和纠正不良书写习惯)
(二)ai的教学
1、做“比高矮”游戏,练习用ǎi音说话
(师指名坐在前边和后边各一名学生起立,让学生说谁矮。注意加上“前边的同学”把一句话说通顺说具体。师又指名坐在左排和右排各一名学生起立,让学生说谁矮。注意加上“左排的同学”。还可以指导学生加上称谓、姓名来说。)
2、观察图画,强化认识ai(示图)
师:谁能用前面学过的人名,为图上的两个小朋友起个名字,并带名字说一说谁高谁矮。(引出“高矮”,初步帮助学生建立形成反义意识)
师:ǎi是几声,它的一声该怎么发?请小朋友们齐读。(āi)
师:ai是由哪两个字母组合在一起的?(板书:ai)大家再大声的.齐读两遍。
3、借助ao的发音方法,自主练习领略ai的发音四声的发音。
师:还记得ao是怎么发音吗?(可再示范一遍)请小朋友们自己试着带上声调读一读。然后小组读。(观察学生发音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师板书:āi ái ǎi ài)
师:有自信的同学能单独读一读吗?(再次强调口形的滑动变化)
4、自主练习ai的写法
师:有谁愿意上黑板写这个复韵母?
师:请你给这位同学一个合理的分数,说一说为什么值这个分数?
(补充评正)
师:请你们以最快的速度在书上43页写一写ai(和写ao一样,注意学生书写时的正确姿势、两个字母的间距)
(三)儿歌教学
1、借助多媒体,学习重点字词
师:请小朋友们把儿歌中含有ao、ai的音节分别用△和○标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师:你们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方法拼一拼吗?哪些音节拼读起来还有困难请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的基本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评价人物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呐,也是小说的卷首词。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遂悠远,但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每当这首歌回响花耳畔,我们的思绪部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节选自第95回的"空城计"的故事早已烩炙人口。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了解《三国演义》第死问梗概。
1、需重点注意下列字词
懿、氅、 纶、 笑容可掬、 遁、 蜂拥、 隐匿、 (大惊)失色、 旁若无人、 无不骇然
2、弄清文中出场人物:列出蜀、魏双方出场人物弄清相互间的关系。
3、介绍《三国演义》第95回梗概。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课文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计谋,终于使司马翻引兵退去,突出表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三、揣摩文意,概括要点
思考: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话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四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兵临西城、临危施计、司马中计、孔明释计。
四、分析课文。
思考: (一)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明确:1、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如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域之险;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惊。第三部分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翻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第四部分司马军尽去,众官"无不骇然"而孔明"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孔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全文写司马翻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2、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如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一是写诸葛亮在城头"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此时诸葛亮故作坦然,诱司马中计。内心不免有些紧张。二是见魏军远去,诸葛亮"抚掌大笑",这是如释重负,是轻松的笑,也是侥幸的笑,毕竟太危险了。最后一次是诸葛亮向部下解释完计策后"抚掌大笑",并说"我若为司马翻,必不便退",这是自豪的笑,也是嘲笑司马翻退兵过于草率,到底比自己略逊一筹。
问:诸葛亮足智多谋,处变不惊。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诸葛亮的这些特点?结合课文说说你对司马翻的看法。(讨论上述问题,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课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五、拓展训练
(1)问题讨论:①"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那么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你以第一人称描述其中一位官员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
②空城计为什么能获得成功?
(2)将课文改写成小话剧,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表演。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将心比心教案08-26
语文蜡烛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