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09 11:07:59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和感悟亲情、友情,学会理解亲情,珍惜友情。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本文巧妙的构思。

  3、学习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具体生动的刻画人物形象。

  4、理解文章突出主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1、抽一个同学起来,问:你有过与父母发生吵架之类的过冲突没有?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冲突?齐读22课标题下面方框。

  3、板书课题。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以羚羊为形体用一种黑木雕刻成的工艺品。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性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非洲很多国家元首出访,或欢迎来访的客人大多喜欢赠送木雕。

  二、整体感知。

  (一)、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章写了一句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说说文章的思路或结构怎样?

  (二)、画出段序。字词板块。

  (三)、概括文章内容。

  1、 提示:要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就要先理清文章记叙的六要素。板书划线句子。

  人物:“我”、万芳、我的妈妈和万芳妈妈、我的爸爸和奶奶。 时间:今天。 地点:我家里、万芳家里及路上。

  归纳:“我”送羚羊木雕给朋友万芳后,被父母逼着要回来的事。

  2、还写了其它事没有?这两件事要归纳进去吗?

  ——上幼儿园我和万芳就很好,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

  ——上星期一我和万芳换裤子的事。

  明确:这两件事只不过补充说明我为什么要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这是文章的插叙部分,不是主要事件不归纳。

  (四)、理解文章结构顺序。根据板书讲:

  1、主要事件中为什么先从今天妈妈问我开始写而不是按时间顺序先写昨天发生的事情呢?

  倒叙。(如果文章顺叙是:A—B—C—D 的话,那么倒叙就是D—A—B—C或C --A—B—D或B—A—C—D),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后来发生的事情提到前边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顺序叙述事物的起因和发展。 作用: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2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本文倒叙的作用:作者在文章开头就直接摆出我和妈妈的紧张的矛盾气氛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这样安排结构,使文章开头更吸引人。也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2、另外两件事在文章结构中属于什么呢?

  (1)、插叙。(A—b—B--C),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暂时停顿,插进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插叙结束后,再回到原来的事件上继续叙述。 文章通过“我”的回忆万芳是我多么仗义的朋友这种心理活动来插叙了这两件事。

  (2)、插叙的作用:

  (○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情节,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本文有解释的作用。解释为什么我会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

  (○3)使故事的脉络更清晰。

  (○4)使文章结构更紧凑。文章没有按时间顺序来写,直接写今天发生在“我”家里和万芳家里的有关羚羊木雕的.事,把幼儿园老师叫我俩“合二而一”和上星期一在学校运动场上和万芳换裤子的事通过插叙穿插到今天的事中来写,这样的插叙就会使文章场面(地点)更集中,使文章结构更紧凑。

  (○5)拓展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6)突出主题。(如,《紫藤萝瀑布》的插叙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起到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注意:倒叙与插叙重要区别是:倒叙是一件事的顺序变化,插叙是相关事件的顺序变化。

  三、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情况等等;它是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

  文章线索的分类分为以下几类:

  ○1、以人物为线索○2、 以事情为线索 ○3、以物品为线索 ○4、以地点为线索 ○5、以时间为线索○6、以感情为线索。

  文章的矛盾因“羚羊木雕”而起,文章内容围绕“为什么送羚羊木雕,我怎样要回羚羊木雕”来写的。羚羊木雕这个物品是文章线索。

  作用:以“羚羊木雕”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题材, 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浑然一体。

  四、作业:

  1、你赞成父母做法还是孩子做法,为什么?

  2、准备分角色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解读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三、教学准备:

  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初探课文,认识老人

  1、猜字激趣。

  出示“老”字。这个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谁来说说看。

  《说文解字》中也是这样解释的:“七十曰老,言须发变白”,告诉了我们“老”的本义。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揭题读题。

  2、自学课文。

  认真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3、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语。

  (2)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

  预设交流点:

  (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板书:离世)

  (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板书:过世)

  (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板书:81岁)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板书:再也出不来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

  1、正是这样的.一位古稀老人,在年迈之时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再读课文,找找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预设交流点:

  (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课件展示林海,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读这段话。

  (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点拨: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点拨: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

  2、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

  (1)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国大地上随处可处见,能称之为是“了不起的奇迹”吗?

  (2)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①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干旱、霜冰、沙尘暴。

  ②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

  (3)在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啊!

  三、深究课文,领悟“青山不老”

  1、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一位平凡的山野老农,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每日耕耘在荒山野岭中,是什么在支撑着他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归宿呢?

  2、集体交流。

  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老农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

  小结:是老人执著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只要老人的精神不老,这青山会老吗?

  (1)以“青山是不会老的”写一段自己的感想。

  (2)交流练笔内容。

  (3)总结课文:有了老人精神熏陶下的人们对青山的呵护,我们的青山怎么会老呢?它将越来越茂盛,越来越广阔的遍布祖国大地,万古长青。

  四、积累拓展

  1、赏读课文,摘抄自己欣赏的词语、句子、段落。

  2、阅读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 篇3

  昨天下午,我有幸到区人和路小学参加共同体集中教研,聆听大家的发言后,一路上我都在想:修改21遍教案,老师追求的是什么呢?

  三位参加省市级语文优质课大赛的老师的教案都是经过20多遍的修改,才走上赛场的。比赛后,她们的体验不尽相同。陈老师体验到了指导团队的力量;陶老师体验到语文课堂的本质追求;李老师体验到磨课使自己变得厚重沉稳。赛课使他们成熟了,更清晰地认识了语文,探寻语文教学之道,品味了比赛的真谛。

  她们的比赛感悟应该还有很多很多,远不止她们表达出来的有声语言。这些是我们老师不曾或还未曾领悟到的。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陶老师说赛课前的磨课中,邢主任问她眼里有学生吗?让她顿悟。课堂不是自己的表演,而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

  这让我想起了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当时在本子上重重地写下了"邱学华尝试教学法"几个字。它能够解决很多老师课堂上的生本观。尝试教学模式,真正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后,不直接讲解,学生只能从课本中找到解题线索,因而自学课本成为学生的需要。如果自学课本尚弄不清楚,需要请教别人,这时合作交流又成为学生主动的`行为。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初步解决问题,但还不知道做得对不对,这里听教师的讲解才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教师讲解才能讲到刀口上,讲在点子上。

  一个人先是遇到问题,再看书找资料,或向别人求教,然后自己去解决。这是学习的本来面目,也是终生学习的方法。"先练后讲"的尝试学习方法,就是还学习的本来面目,教人以终生学习的方法。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已有知识无法解决当前的问题的时候,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

  我想:修改21遍教案,追求的是什么呢?应该是学生真正的学,教师真正的教。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保护动物。

  2、认识本课生字,能准确认读。

  3、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

  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动物与人互相依存,有保护动物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动物的拍手歌好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将生字圈出来并大声读一读。

  3、游戏:你指我读,你说我猜。

  4、谁愿意做小老师领大家读?(出示字卡片)

  护 牢 孔 雀 锦 丛 鹂 灵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再读课文,巩固字音。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文中都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动物?请你默读课文,画出动物的名字。

  3、同学们都查找了动物的资料,你们愿意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大家都准备了动物图片或头饰,假如你就是这种小动物,请你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自己好吗?

  (1)在组内介绍资料,交流。

  (2)各小组推荐展示。

  4、听了大家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吗?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课文

  1、除了文中介绍的几种小动物以外,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都很有趣,有意思,我们也来听听它们的介绍好吗?(指名介绍)

  2、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愿意读读吗?(自由读)

  3、你们发现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拍手歌)

  课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现,读起来朗朗上口,你们愿意两个人拍手读读吗?(两人一组拍手读)

  4、能背诵的小朋友可背诵。(指名在大家面前展示)

  二、总结

  地球是人类与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互相依存,保护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三、实践活动

  根据课后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讲卫生的拍手歌,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自编拍手歌在全班展示。

  板书设计:

  识字七

  保护动物要牢记 大小动物都有家

  人和动物是朋友 保护动物是大事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摘录笔记、读古诗)

  一、摘录笔记

  1、全班齐读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

  2、师:大家在读完后发现,它们都是好词、好句,而且是文中的重点词句。那么,你们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句子吗?

  3、学生合作找到重点句子。

  4、全班交流。

  5、师:你能说说他们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指名回答。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大量比喻手法 《月光曲》形象的情景描写 《林中乐队》拟人手法 7、举例说明。 A、血肉:比喻为抗击入侵者而拼搏的人们。 B、长城:比喻在入侵者面前建立起坚实的堡垒保卫我们的祖国。 C、魔爪: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8、找一找课文中类似的句子。

  二、读古诗

  1、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围绕着“音乐”来说,其实在很早以前人们就会用象声词来表示声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2、全班齐读古诗。

  3、自学并交流古诗的含义。

  4、学生交流预习资料。

  5、学生质疑诗意。

  6、全班交流讲解。 嘈嘈:声音沉重悠长。 小弦:指最细的弦。 切切:弦声幽细琐碎。

  第二课时(自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合作学习

  1、四人小组接力朗读课文,思考:诗人分别把吉他比喻成什么?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 把吉他比喻成:丑小鸭、竹篱笆、少年的梦想和童话、星星、朝霞、友人的悄悄话、驼铃、灯塔、我需要的声声回答。

  三、体会思想

  1、讨论:诗人的比喻是否合适?

  2、指名回答。

  3、师:这些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充分反映了吉他在西班牙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4、师:谁能发现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 (每一段歌词的结尾都是一句:你是我的吉他。)

  5、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6、四人小组交流。

  7、个人汇报。 (重复出现,反复强调,抒发了诗人热爱音乐的思想感情。)

  四、课外拓展

  1、师:诗人这么喜爱他的吉他,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吉他吗?

  2、指名回答。

  第三、四课时(习作)

  一、导入习作主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音乐) 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假如世界没有了音乐。

  二、完成习作

  1、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谈论,指名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3、教师点评。

  4、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5、引导习作主题。 A、注意音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B、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C、合理、大胆地想象,没有音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D、拓宽视角,引向人、动植物、大自然等等。

  6、学生开始习作。

  7、修改习作。

  8、抄清习作。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 1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挖掘积累: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2、观察描绘: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二、初读

  (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让会读 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

  3、自由练读, 把句子读通,读熟。

  三、细读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古诗诵读浪淘沙气势磅礴 直冲云霄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积累古诗句、古名言警句,了解诗句的作者故事资料。

  2、引导学生将古诗改写成戏剧小品。

  3、引导学生搜集中国戏曲文化资料,并观看、欣赏戏曲。

  过程与方法:

  1、回顾、交流。

  2、朗读、背诵、理解古诗、名言警句,改写小品。

  3、搜集资料、欣赏戏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搜集资料的习惯,陶冶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

  重点、难点:

  1、回顾交流,读、说、写结合,积累古诗句、改写小品。

  2、将《清明》改写成戏剧小品。

  教学准备

  古诗句卡片、名言警句卡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主教案个性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很多诗句,而且这些诗句中都有“我”字,你知道诗句中的“我”是谁吗?请看“语文活动4”中的“万花筒”。

  二、万花筒。

  1、出示“我知道”中古诗句卡片。

  (1)学生读卡片中诗句,背诵原诗。

  (2)讲解诗句意思。

  (3)指出其中“我”是指谁。

  2、“我会改”。

  (1)读《清明》绝句。

  (2)说说对绝句的理解。

  (3)改写成戏剧小品。

  A 交流改写方法,以《负荆请罪》为范例。

  B 具体改写:将标点符号作一下改动。

  C 排演戏剧小品。

  第二课时

  一、百宝箱。

  1、出示卡片。

  2、学生读卡片。

  3、交流对卡片上名言警句的理解。

  4、背诵名言警句。

  二、大舞台。

  1、出示经典剧目,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这一文化精粹。

  2、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展示相关资料。

  3、对收集的资料作简要说明。

  4、教师推荐资料。

  5、集体整理收集的戏曲资料。

  三、课堂小结。

  总结一下这次语文活动的收获吧!

  作业设计: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动机及目的:

  1.在交际中做到:认真听,说清楚。

  2.建立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交流。

  3.通过本次口语交际为促进家长与孩子间和谐的亲子关系做一定的有益的尝试。

  教学重点:

  在交际中做到:认真听,说清楚。

  教学难点:

  1.建立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交流。

  2.结合本次口语交际的特点,不仅仅要教会孩子怎么做,还应引起家长的情感共鸣与反思,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生理、心理健康成长营造广阔的空间。

  教学策略:

  1.创设情景,形成氛围。综合运用环境营造、言语渲染、角色设置、现场采访等方法手段,从而形成生动有趣,逼真现实的口语交际氛围。

  2.着眼整体,全面发展学生的知、情、意、行。不但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应培养学生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并让学生愿意与人交流。

  3.课内外结合,家校联合,形成合力。课前调查父母教育子女的情况,采集数据;走访心理学、教育学专家,获得理论依据及方法指导;邀请家长进入课堂,倾听孩子的心声;提出教育子女的合理建议。

  课前准备:

  1.制作调查表,调查家长在孩子犯错后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以及孩子们对家长的.教育方式的看法。

  2.访问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专家,获取理论依据及方法指导。3.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制造悬念,引入新课

  师:今天来之前,我遇到了邻居家的小松。他托我请小朋友们帮帮他,你们愿意吗?请大家看屏幕。

  二.了解情况,复述故事。(媒体演示:小松不小心打碎了花瓶)

  1.请你把这件事说给同桌的小伙伴听。看谁说得最清楚,听得最仔细。

  2.反馈:哪一对小伙伴愿意把这件事讲给大家听。

  3.我们在和别人交谈时,就应该像刚才那样说话说清楚,听话听仔细。

  【此处教学除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以外,还使学生了解事情的经过,为以后的讨论做好铺垫。】

  三.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一) 自由讨论

  过渡:小松还有话要对大家说,请仔细听。(多媒体演示:小松哭着说:“如过你是我,你会怎么做呀?帮帮我,帮帮我吧!”)

  1.小松把爸爸心爱的花瓶打碎了,爸爸就快回来了,小松该怎么做呢?请你想一想?(板书课题)

  (1)学生思考。

  (2)现在请你们走下座位,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把你的办法说一说,再听一听你的好朋友他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了解学情。)全班交流。请把你的办法说给大家听。

  (3)教师小结学生的几种做法,引起争论。

  孩子们的办法可真不少,有的说……有的说……请你和周围的小伙伴评一评哪种办法好?为什么?哪种办法不太好,为什么?

  (4)全班交流。

  (二)创设情境,与成人交流。

  过渡:咱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除了为自己着想,还应该换个角度为爸爸妈妈想一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大人们遇到这样的事,是怎么想的呢?后面坐着你们的爸爸妈妈,咱们就去采访采访他们好吗?【让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交流外,还想引导孩子们感悟如何从父母的角度出发,主动去了解父母的感受。】

  1.采访时,你该问些什么?谁来说一说。

  2.请同学们允许老师去请一位大人,注意我是怎么邀请别人的。(引导学生态度大方,有礼貌地邀请成人参加活动)

  请小朋友们采访采访爸爸妈妈吧。(引导学生现场采访,并注意提问得体。)

  3.其他的大人是怎么想的呢?请孩子们自己去问问家长:“当我们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大人们到底怎么想?”

  4.反馈,谁来汇报汇报你是怎么完成采访任务的。(学生反馈)看来,爸爸、妈妈还是喜欢怎样的小孩子?(板书:诚实)

  【此处教学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真真实实的交际情境。让孩子与父母、成人平等地交流。】

  四.发现矛盾,吐露心声:

  过渡:现在我们把这个结果告诉小松。小松你好,大家认为你还是应该诚实地告诉爸爸。(多媒体演示,小松说:“谢谢大家,我会告诉爸爸,做个诚实的孩子。”)

  1.小松诚实地告诉了爸爸,你希望小松的爸爸怎么做?

  2.小松的爸爸到底会怎么做,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多媒体演示,小松诚实地告诉了爸爸,却被爸爸打了一顿]

  3.展开讨论。

  (1)请你和同桌的小伙伴讨论讨论,爸爸的做法对吗?你想对小松的爸爸说些什么呢?

  (2)反馈:谁来说一说?

  【此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孩子们交流;也在于让家长们听听孩子们的真心话,激起家长们情感的涟漪,引起家长们对自己平时某些教育方式的反思。】

  五.亲子交流,共谋办法:

  1.请孩子们转过身,大声地告诉爸爸妈妈:你们怕挨打吗?为了不挨打,你们就撒谎,行吗?爸爸妈妈们听到了吗?孩子们是向往美好的,他们愿意做诚实的孩子,可是只靠孩子单方面的努力,这种诚实又能维持多久呢?

  2.请爸爸妈妈们想一想,如果你是小松的爸爸,你会怎么做?也请孩子们替小松想想:怎么做、怎么说才能既诚实,又能得到爸爸的原谅呢?[孩子和父母再次交流]

  3.反馈c请小朋友与家长一同说一说。

  【此处教学除引导孩子们怎么做以外,还试图通过父母、子女共同想办法,使家长们寻求更能为孩子所接受的、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为促进父母与孩子间良好亲子关系做一定的尝试。】

  六.联系生活,提出希望:

  1.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交流讨论,不但知道了与别人交谈时,说话要——说清楚,听话要——听仔细;还明白了,以后我们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做?

  2.孩子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但家长们,我们携手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路,才刚刚开始。最后我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活动——孩子健康、快乐的心比什么都重要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将心比心教案08-26

语文蜡烛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