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第五单元 读懂文意 领会内涵
1. 桃花源记
2. 陋室铭 爱莲说
3. 核舟记
4. 大道之行也
5.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兴趣情境导引
先请同学们读一则故事。
有人丢了一把斧子,心里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因此,看他走路的姿势,像是偷斧子的;看他脸上的表情,像是偷斧子的;看他说话,像是偷斧子的。总之,看他的一举一动、面目表情没有一样不象是个偷斧子的。没有多久,这人去山谷刨土,找到了失去的斧子。隔了几天又看到了那个邻居的儿子,看他的动作态度,就没有一样像是偷斧子的了。
师:有谁读不懂的吗?
生:没有。
师:再看下面这则故事,有谁读得懂吗?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生:我发现这两则故事说的是同一件事。
师:有多少人同意这一说法。
尽管第二段故事不能每个字都理解,但多读几遍还是有能读出大意的。
第一则故事就是根据第二段翻译过来的,那么第二段不也是汉字写成的吗?为什么读不懂呢?
生:它是文言文。
师:对,是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专用的语言。(古人说话与写文章用不同的语言。)
学文言文有什么用呢?这么深奥难懂,
因我们中国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这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灿烂的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文化遗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子孙,有责任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自觉学好文言文,换句话说,为传播文明就必须学好文言文。同时,现代语文是古语文的继承和延续。大量的古人语言仍存活在现代人的语言中,如成语就是明证。因此,要学好现代语文也必须学好文言文。但是要打开这一文化宝藏的大门,想不花力气可不行。其首要条件是必须掌握相当数量的古文,由此循序渐进,才能积累大量的语汇,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去阅读那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汲取中华文明的精华,进而做人类文明的承载者、传播者。
生:老师,我们都想学好文言文,不知你说的这“相当数量”是究竟有多少?
师:教育部规定初中生必须会背诵文言文20篇以上,古诗词120篇以上,这个数量
师:简单地说,学好文言的基本方法离不开“诵读文章,读懂文意,领会内涵”这十二个字。
生:怎么“诵读”,怎么才能“读懂”,怎么才能“领会”呢?
师:我们就结合第五单元的几篇课文谈吧。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读懂文意
师:古人学文言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个字:读。他们认为“书读万遍其义自见”。
生: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文言文无异于天书,读读就懂了吗?
师:告诉大家,大量的事实已证明,这确实是学习古文的最好方法。但必须明确的是,我们现在主张的“读”不仅仅是张开口发出声音就行了,它有讲究,讲究会读和读的方法。
生;怎么才算“会读”?
师:“会读”是指:读准字音(读词典),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 陈述、疑问、祁使、感叹),读出感情。
“会读”还指:不光读原文,还要读文下注释,读与原文有关的材料,读文言词典;
反复读原文:在读正确后,要读流畅,再要读出感情,最终成诵以至化为自己的语言;
读原文时,边读边悟,猜测词义、句意,领会上下文意,边读边悟,越读越透,直到领会全文内涵。
生:老师请结合本单元课文具体教教我们读文言文吧!
相关知识链接读文言文的方法
正确地读原文 读准字音 声音洪亮 吐字清晰
读出节奏 停顿正确
读出语气 读出感情 读出韵味熟读成诵
读相关的材料 读注释 读作者介绍 读.写作背景
读古汉语词典 读文史常识等
范例1 怎样读《桃花源记》?
解答:
1.扫清语言障碍,把文章读顺畅。注意几个词的读音:仿佛 俨然 阡陌 髫 要 诣 骥
2.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中速,读一遍约2.5分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如:“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用陈述语气,平静的叙述故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用感叹语气,读出惊讶;“不足为外人到也”用祁使语气,读出诚恳的希望。
4.边读边猜边查边理解,读十遍要基本成诵。
范例2 怎样解释《桃花源记》中有些文言词句、整体把握文意?
分析:
第一段:写渔人忽逢桃花林。
①晋太元中:古代用皇帝年号或天干地支法纪年(如有同学想了解得更详细请查阅有关古文化知识资料),“晋太元中”即东晋孝武皇帝太元年间。
②缘: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可能是“沿着、顺着”。再查词典验证。《古汉语常用词词典》解释为“循、沿”。确定猜测正确。
下面几个词请你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异:认为……奇异 之:它指前述美景即“桃花村……缤纷”
复:又 境:地方
③芳:a香(气),b花(草)。词典有两个义项,选哪个义项合适呢?选“花”,从词的结构上看更好些,“花、草”都是名词,后面的“鲜、美”都是形容词。尽管“香”的意思放在“草”的`前面也说得通,但考虑到后面的“鲜、美”是形容词,就不太好了。
④鲜美:现代汉语中有这个现成的词,但它一般是用来形容食品的味道好的,用这个词义来修饰芳香,显然不通。怎么回事?这就要追究文言文的特点了。在文言文中每一个字都叫文言词,一般讲,一个文言词也应对应现代的一个词。即“鲜”对应“鲜艳”或“鲜嫩”,“美”对应“美丽”。这种解释文言词的方法不妨叫它扩充组词法。
下面的许多词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释。
穷:穷尽绝:(与世)隔绝通:通过
开朗:开阔、明朗交通:交错、相通
解题方法链接
解释文言实词的一个便捷的方法:组词法(一个字常可以组成若干个词,词组好了,选择哪一个呢?带入句中,能使上下文意贯通的那个词最合适)
相关知识链接
知道文言词义的手段:猜、看、查
猜: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根据对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测关键词的意思。
看:利用好课文下的注释及文前文后提供的相关材料。
查:未接触过,猜不出,书上又无相应解释的,要查词典,并且还要选准所需的义项。初学者要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文章读多了,词语积累越多,猜测的正确率就越高,词典也会翻得越少了。
第二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猜查下列词:
山有小口:“小口”猜为“小山洞”
舍:舍弃 狭:狭窄
才:仅 悉:全、都
平旷:平坦、宽广(组词,同义扩充组词)
怡然:愉快的样子。 豁然:开阔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相关知识链接古今异义词的解释
古今异义 古 今
鲜美 鲜艳、美丽 食物味道好
交通 交错、相通 交通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 妻子、儿女 仅指妻子
第三段:写渔人作客桃花源。
1.()见渔人[省主语,“此中人”],()乃大惊[省主语,“此中人”],()问所从来[省主语,“此中人”]。( )具答之[省主语,“渔人”]。
2.猜查下列几个词
悉,具,咸:都表“全,都”闻:听说
乱:战乱邑人:“同乡人”
遂:就乃:竟
道:说
3.下列几个词要理解
何世:哪一代,即秦几世。因源中人是秦时逃出来的,一直以为外面的世界仍然是秦的天下。
秦始皇是第一个皇帝,他的子孙为二世、三世……故源中人这么问.
语云:对……说
不足:不值得
第四段、第五段、渔人告密及别人再也找不到世外桃源
猜查下列几个词
既:……之后 其:他的
志:设标记 之:凑足音节的助词,无义
遣:派 向:以前,从前
译文: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诗的精炼、音乐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
3、品味语言,理解本诗语言中的寓意。
4、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课文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体味作者情感,理解诗歌含义。
2、比较南方和北方雪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语言的品读,了解散文诗语言的精练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及其寓意。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2、有关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
1、查找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2、搜集鲁迅《野草》中的描写自然景致的诗篇,感受自然描写中写实与象征的不同。
3、搜集有关散文诗的资料,初步了解散文诗。
4、先自主学习课文,划出疑难字、词、句,查字词典扫清语音、语义障碍。再与同学合作,解决疑难。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汇报。
由各学习小组学生向全班汇报本组在课前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展示有关“雪”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畅谈对雪的感受。营造“雪”的氛围。(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课前自主合作学习情况,对课文的熟知程度,便于教师对课堂学习预设的调整。)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语气、语意及作者情感。
2.教师放课文朗诵或范读课文。然后抽学生朗读。
3.由学生比较二者的优劣,体会散文诗的朗读方法。
4.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5.“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征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江南的雪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设计此问题是为了促成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
三、问题探讨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散文诗的特点。分四个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 自悟、 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悟故事,体会“母爱”,懂得 “亲情”。
3、综合听、说、写、读能力的整体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流程:
1、学生活动:说出一个你最喜欢、最敬佩、最感激的人,并且作一个生动、形象的评价。(评出最佳表述者)
[培养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教师参与:我的母亲是一个美丽无私、善解人意、宽宏大量的人。(为导课做准备,师生互动)
2、创设氛围:激情导课(图片)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每一个人,从襁褓中的婴儿,哪一个没有吮吸过母亲甘甜的乳汁?从步入神圣的校门,哪一刻离开过母亲辛勤的抚养?从踏上人生之路,哪一天听不到母亲殷切的问候?……然而就在今天,我要为我的母亲唱一首赞歌: 因为她是一位特殊的母亲一一她是我的养母,此刻,就让我们携手步入《小巷深处》找寻母亲远逝的身影。[导语的语言亲切而感人,使学生不仅明白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
3、积累词汇,感情朗读
学生活动: ①在练字本上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汇(6人一组进行评比,展开竞赛,评出最佳书写者)[学写规范通行的正楷字,提高书写速度]
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给大家读哪个段(先自由练习读,然后指名选择朗读,讦出最佳朗读者)[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参与:教师选读几个段[普通话流畅、感情投入、感染学生,引来热烈掌声]
4、浏览全文,感受母爱
学生活动:读完全文后,请你找出课文中表现母爱的具体描写(6人一组,分组活动,前三组找前半部分,后三组找后半部分)[合作、探究学习、分工解决问题,学生竞争发言,回答踊跃,在阅读中了解语言、动作、神态、 肖像等人物描写方法][这里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 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5、整体感知、提炼主题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说出了母爱无私、亲情感人的主要内容。
6、理解亲情、感情升华
教师再次深情小结全文,同学们精彩的朗读的发言牵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弦。的确,母亲是一位可亲可爱的人;母爱,一种不求回报的'情感;亲情,全人类美好的夙愿。现在,让我们一起奏响亲情的旋律,谱写亲情的诗篇。
学生活动:集体朗读课文25一一29段(慢,深情)
7、联系生活、片断训练
在阅读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尝试用不同的确描写人物方法。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情绪活跃,思维敏捷。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浏览全文、感受母爱”的活动中,通过分配完成任务的方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意识。而且配合了读、说、写等语文活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人人参与,真正“活动’,了起来。师生互动,增添了课堂气氛。但是学生在书写时总是匆忙完成,达不到日日练、月月练,写好规范汉字的目的;在口头表述时,学生没有真正发自内心,而流于表面,没有收到先声夺人的预期效果。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迷、灿、烂、固”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灿、烂”等5个生字,积累“迷人、灿烂”等词语。能主动地运用“去部首”“加部首”“换部首”等认识合体字的方法识记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秋天是美丽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秋天。
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介绍了哪些水果,并选择自己喜欢的熟读成诵。
2、感受秋天的迷人之处,树立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秋天的图片。
2、说说你眼中的秋天
出示范句:
一片片火红的枫叶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纷纷飘落下来。
3、揭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
2、反馈自读情况
(1)有侧重地交流生字
(2)指名读文,听听是否读准字音,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水果呢?
(3)在文中圈出水果名称
(4)出示填空整体感知:秋天到了,山洼里的各种水果成熟了,有____ ,有_____ ,有_____ ,有____ ,有_____ ,还有____ _。
3、检查学习情况
(1)简、豆、颜(字形),诗、著、串(正音)
(2)指导书写:固、简、串
三、学习课文
1、你最喜欢作者介绍的哪一种水果?找到有关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读好这些句子
2、反馈交流
(1)柿子:
①出示句子
②读一读
③出示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但是作者是怎么认为的?出示“然而……”,理解“逊色”
⑤有感情朗读第二节
(2)苹果
①出示句子读一读
②作者笔下的苹果有什么特点?
③积累句子
(3)山楂
①出示句子
②理解“缀满、玛瑙”
③读一读
(4)葡萄
①出示句子
②分别抓住什么特点?
③理解“晶莹透明”
④师生配合读句
3、有感情地读好第4小节
四、尾声
1、出示第1节,读一读
2、复习词语
3、你觉得秋天是怎么样的?自己动笔画一画。
4、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
我喜欢___ ,因为_____ 。
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_______。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品味文中生动、富有文采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
二、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识记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屏风(Píng fēng):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常有字画。
纳凉(nà liāng)乘凉。
帷幕(wéi mù):悬挂起来用于遮挡的大块布、绸、丝绒等。
缓冲(huǎn chōng):减缓冲击力。
伧俗(cāng sú):粗俗鄙陋。
雅俗之别(yǎ sú zhī bié):高雅和低俗的区别。
(二)了解关于屏风的知识。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课堂活动
(一)、导入:
1、介绍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屏”的知识。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说说介绍了有关“屏”的哪些知识?(说明:什么是“屏” ;“屏”特点、作用 ;“屏”的分类 ;和写“屏”的`目的)
(2)划出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的词语。
2、句段品读:
(1)文中开头写母亲纳凉时总有背诵唐诗有什么作用?(点明说明对象、引起读者的兴趣、引出作者对屏的感情)
(2 )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各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3、探究质疑:
(1)根据课文内容,给“屏”下一个定义。
“屏”即屏风,是室内挡风或作为屏障的用具。
(从文中“屏” 可以分隔室内室外,既是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和“屏者,障。也可以概括)
(2)文中为什么说“进来我也注意到了,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是勾不起我的注意。”?
(因为餐厅、宾馆中的“屏”造型不够轻巧,色彩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它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
(3)文章结尾说“我写这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想一想:怎样做才能让作者不徒劳?
(制作者和使用者认识到它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认识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和由部件组合成新字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4.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个有心人。
教具准备:
1.字词卡片。
2.与“口语交际”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
2.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一.我会认。
1.(出示识字卡片)学生大声朗读后,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答。
学生甲:我发现“饿、饼、饮、饺”这几个字都有“饣”,都与“食”有关。
学生乙:我发现“猴、猫、狗、狮、猪、狼”这几个字都有“犭”。
学生丙:我发现……
3.识记生字。
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二.我会填。
1.引导学生回忆,在学过的生字中,“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
2.指名说一说填上哪一个字?(心)
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识字方法?(我发现用学过的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新的字的`识字方法)
4.扩展练习:
“少”、“工”、“气”、“羊”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氵)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2.朗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出示句子,学生自读。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2.指名读句子,要读正确、读流利。
3.练习背诵。
4.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以多搜集、背诵一些说得很有道理的句子。
二.我会写。
1.出示字卡:“冷、长、老、前、开、慢”,指名认读。
2.想想这些词的反义词是什么?
冷——热
长——短
老——少
前——后
开——关
慢——快
3.照样子,在书上的田字格中写出意思相反的词,注意书写姿势。
二.我会读。
1.学生自由认读,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用铅笔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画读懂故事。
2.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
3.鼓励学生在交际中做到:说话要说清楚,听话要听仔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注意听(课件:破碎声)你们听到什么了?想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二.学习交流。
1.看图(课件出示)了解故事。
①.请男同学看图了解这件事,并将你看到的事情,讲给女同学听,看谁讲得最清楚,谁听得最仔细。
②.请几位女同学把听到的事情讲给大家听。
③.(出示课件)请同学门看着课件说说,看谁讲得最清楚。
④.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在和别人进行交谈时,要注意:说话要说清楚,听话要听仔细。
2.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松该不该如实地将实情告诉爸爸呢?爸爸的做法对吗?
3.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呢?
4.同桌交流。说说你怎么做,并把自己的想法表演出来。
5.师小结学生的几种做法,你觉得哪种做法好?为什么?你觉得哪种做法不太好?为什么?请以小组讨论一下。
6.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7.刚才小朋友们谈到了自己心理想的,那你们一定想知道爸爸、妈妈们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想、怎么做?那么,今天回家后问问爸爸、妈妈,他们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想、怎么做,好吗?
8.课前,老师采访了几位家长,这几位家长虽然说法不一样,但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三.拓展延伸。
①小朋友们,平时我们在学校学习,可能会不小心弄坏了别人的东西,比如:折断别人的铅笔、弄坏别人的文具盒……这时你会怎么做?
②如果是你的东西被别人损坏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不仅知道了和别人交谈时,说话要说清楚,听话要听仔细,而且还知道了弄坏别人的东西该怎么做。
五.展示台。
1.鼓励学生将自己课外认识的字读给大家听(师板书),比比谁认得多。
2.玩字词游戏。
①出示写有独体字的卡片,指导学生认读。
王、禾、木、门、虫、又、口、朱、木、下、寸、里
②学生仔细观察哪两个字可组成一个新字?
③学生汇报:王+里=理
又+寸=对
禾+口=和
木+朱=株
门+口=问
虫+下=虾
门+木=闲
④学生在书上通过连线的方式组字。
⑤完成扩词练习。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头饰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昨天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在已画上草地、森林的黑板上贴上两只小狮子)
2.板书课题。随机学习“狮”的读音和字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认识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2、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请组长领着小伙伴把课文再读一遍,然后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用“和狮子交朋友”的游戏检查字音。交流记字形的好方法。)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随机指导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想和哪只小狮子做朋友呢?
三、创设情境、朗读感悟1、2自然段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分别读写两只小狮子不同表现的句子。
3.指导读第一句。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A、指名读。
B、贴出“滚、扑、撕、咬”四幅图片
C、请四个学生把“滚、扑、撕、咬”四个字贴到相对应的图下。
D、.学生再练读,边读边想象小狮子练功的情景。
4、指导读第二句。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A、指名读
B、看图说说这只小狮子的样子。
C、请学生表演“懒洋洋”的样子,并把“懒洋洋”这个词贴到黑板上恰当的狮子图身上
D、看着图,把它懒洋洋的样子读出来。
5.请两名同学把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读出来,其他同学可以配合做动作表演。
6.你想对这两只小狮子说什么呢?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用生字组词
2、指导书写第2自然段的5个生字
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学生临摹,师生讲评。重点指导“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导读3~7自然段
1.自由练读,读出角色的语气。
2.同位合作读,可以分角色读。
3、指导读好小树和狮子的对话
A、小树看到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会怎么想?
B、读小树的话,要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C、观察图上懒狮子的样子,体会该怎样读懒狮子的话。
4.引入情境,重点指导读狮子妈妈的话。
A、师来当懒狮子,你们当狮子妈妈,看谁能把狮子妈妈说的话读给我听,让我听了直点头。
(想想狮子妈妈和懒狮子说话时的态度,指导学生读好狮子妈妈帮助懒狮子时耐心的语气。)
B、老师来当狮子妈妈,你们当懒狮子,用你们的表情告诉大家老师是否读得好,你们是否听懂了狮子妈妈的话。
C、狮子们,你们有的在点头,有的好象在思考,有的`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你们在想什么呀?
D、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更好。
结合前文勤奋小狮子的表现理解“什么是生活的本领、什么是真正的狮子”
E、在刚才大家说的基础上表演读懒狮子和狮子妈妈的对话。(懒狮子的话是学生自己创编的。)
5、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全文。
三、拓展训练,积累词语
积累“懒洋洋”这一类的词语,教师提供图片或词语,再鼓励学生到课外书中收集。
四、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五、作业(任选一题)
1、小组成立《小狮子》剧团,把课文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2、续编故事:以“懒狮子的变化”为主题,形式可以多样,演小品剧,画连环画等。
综述:《两只小狮子》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经验,并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课堂教学。重自主、重合作、重探究、重朗读、重感悟、重体验、重积累、重实践,教有教的策略,学有学的方法,可谓是有指导意义的活教材。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德。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抓住妈妈感情变化的句子,理清课文层次;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结合课文内容,合理想象。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31课给予树,我们都知道给予就是送给的意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课文中是——给予————吗?(学生自由说)
1.同学们理解的不错,让我们再一起用心地读一读课题吧。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说)
3.是啊,这是一棵怎么样的树呢?为什么以给予树为课题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好吗?
二.整体感知
那就请你打开语文书,翻到31课,去读一读,同时找一找课文中写妈妈心情变化的句子,注意,用笔划一划。
1、学生读课文,在课文中划一划相关的句子。
2、交流妈妈心情变化的句子(结合板书:担心——生气——激动)
三.品读、感悟
(一)品读“担心”,体会妈妈的爱。妈妈在担心什么呢?让我们去读读第一自然段吧(学生自由说)
1、课件出示:让我担心的是……
自己再读一读,又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妈妈特别担心?(只、却、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2、把妈妈的这种担心放进你的朗读吧!(自由读,指名读)
3、从妈妈的担心中你觉得妈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爱自己孩子)
4、是啊,妈妈的爱是无处不在的,在这里,化作了一种担心,把你现在理解到的放进这句话里,肯定比刚才读得更好了!
5、学生读,指名读(适当点评)
(二)品读“生气”
但是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拿了20美元分头去采购圣诞礼物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们买完礼物,该回家了!那么在回家的途中,孩子们的表现又怎么样呢?赶紧去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吧!
1、学生自读,抓住“兴高采烈”一词,从哪儿可以看出孩子们兴高采烈呢?为什么会兴高采烈呢?(学生回答)
2、对啊,确实应该兴高采烈,但是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沉默不语”什么意思呢?为什么沉默不语呢?(学生自由说)
3、看到这个情形,妈妈会怎么样?(生气)请你找到这个句子,读一读,觉得已经读得像妈妈一样生气了,就举手,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
从XX的朗读声中,除了很生气,你还听出了什么?(疑惑)在疑惑什么呢?说一说
把你现在有的体会,再放进这句话里,肯定能读得更有味道!快试试吧!
4、那么金吉娅到底用这20美元做了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四自然段,请你反复地读读,肯定能找到答案!
5、课件出示:后来……礼品区
这么重要的句子读一遍肯定是不够的,再去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学生自由说)
6、是啊,金吉娅给陌生女孩买了洋娃娃,却只给佳人买了棒棒糖,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能从这段话里找到理由吗?(能)那就快去读一读,找一找吧!
课件出示:我的钱就……只够…………却什么都没有
多读几遍,读懂的就更多了!(学生自由说,主要是小女孩和金吉娅的对比)
把你的体会放进这句话里,一定能读的更好!试一试吧!
7、金吉娅给可怜的女孩买了洋娃娃,就没有钱去给家人买漂亮的'礼物了,她心里又会怎么想呢?再读一读,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而难过
重要的句子再读几遍,就能读懂更多了(学生自由说)
金吉娅放弃了给家人买漂亮礼物的机会,被家人责怪,却使小女孩得到了——(洋娃娃)
是啊,给予就是这样,在得到的同时,还会放弃、失去一些东西,这真让金吉娅为难呀,把你理解到的再放进这句话里,肯定也能读得非常好!
8、从金吉娅的做法里,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说)
(三)品读“感动”
听了金吉娅的话,妈妈怎么做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此时,妈妈已经激动的说不话了,你能代妈妈跟她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说)
1、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2、是啊,这个圣诞节,金吉娅不但……还……以及……
理解“如愿以偿”
如愿以偿的小女孩,她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
3、说的很好,表达了小女孩的心声,请你把最后一段有感情的多读几遍,体会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4、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呢?(板书:一棵树,一个问号?)
课件出示:给予树是一棵()的树(学生自由说)
结合板书,随机选择词语
三.拓展
是呀,援助中心有需要我们关心爱护的人,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也有很多贫困、战争、闹灾害的地方,给予树是一棵善良之树,仁爱之树,同情之树,这个世界会有许多比我们更贫穷、更孤单、更无助的人,更需要我们的善良和同情,同学们,这么一棵美丽的心灵之树应该种在哪里呢?
我们的心里!是呀,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和仁爱做阳光,精心地栽培这棵给予树吧,让她在我们的心里开花,结果!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问题贯穿始终,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无形中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人物心理的变化、以及课文里的饱含的对同情、善良、仁爱、体贴的美德的赞美之情。我认为,这些层层深入的提问就是有效性提问!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园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