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小学音乐《森林水车》教案

小学音乐《森林水车》教案

时间:2024-09-09 19:10:28 敏冰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音乐《森林水车》教案(通用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森林水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森林水车》教案(通用5篇)

  小学音乐《森林水车》教案 1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感受音乐带给的情绪,加强学生的审美。

  一、导入部分

  请见过水车的学生,为大家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

  1、播放乐曲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

  (1)主题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主题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2、再次完整听赏乐曲。

  播放《森林水车》。乐曲播放结束,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

  四、课堂小结

  乐曲《森林水车》,是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

  小学音乐《森林水车》教案 2

  教学目标:

  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重点难点:

  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课前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表演《小瓜棚》

  1、听录音《小瓜棚》,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

  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将学生分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唱边走。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二、聆听《森林水车》

  1、教师不加任何引导,让学生注意听音乐。聆听后回答: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

  2、教师结合图片、幻灯片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教师不要限制学生,让学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再谈一谈为什么。

  三、编创与活动

  这是一段歌谣。可以按课本上的节奏读,可以编创歌谣的节奏,还可以加入打击乐伴奏、表情、动作。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编创,然后各组表演自己编创的不同节奏的歌谣。歌谣可以处理成渐强、渐弱,表现孩子们走近又走远。

  教学反思:

  通过聆听乐曲,让学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并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

  小学音乐《森林水车》教案 3

  一、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下册欣赏《森林水车》。《森林水车》是一首带标题的描绘性作品,是德国音乐家艾伦贝格的代表作品,是曲作者到森林里去游玩,看到森林里的水车及优美的景色而即兴写成。作品采用回旋曲式结构,全曲的结构是引子及ABACA组成,音乐清新流畅,欢快活泼,充满童趣,给人以跃跃起舞之感觉,是一首深受儿童喜爱的音乐作品。

  二、说教学理念:

  音乐欣赏就是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产生听觉感知并理解从而产生想象并伴有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传统的教学是学生听,老师讲,听听讲讲想想,讲讲想想听听学生到底能听懂多少,教师很难测量学生的心理反应和对音乐的真正的体验程度,所以,欣赏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难点问题,很难突破,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课程标准的重要部分,在教学中直接体现在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上,所以,我在教学理念上是音乐课应该唤醒儿童的音乐意识,以他们的体验为主,而不是把教师自己的理解和知识经验强加于学生。在形式上作了一点新的尝试,融音乐、身体、情感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听觉、视觉、动觉、思维、情感、语言的协调,为培养完整的人打下基础。具体体现在:从聆听音乐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听、看、想、画、动、编等途径,使学生展示欣赏音乐时的内心体验,通过学生的内心感受、自由想象、语言理解、身体律动、编创诗歌、综合活动等形式,从小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努力使课堂教学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发现自己真正沉浸在一种能带给他们快乐和良好自我感觉的气氛中,音乐既是学生进行交往游戏的桥梁,又是一种艺术上的追求,使他们通过这种共同参与的艺术活动使他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艺术作品为他们带来的乐趣和情感的愉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三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特点和音乐欣赏本身的要求,本课欣赏教学的目标定位是:通过欣赏音乐《森林水车》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流动和美感,并进行想象、创作、绘画、讲故事、律动、综合表演等,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和听辨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

  1、使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妙,感受音乐形象,并通过体态律动、诗歌童话故事创作、愉快的情绪反映等途径表现出对《森林水车》这首音乐的理解。

  2、能够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表现《森林水车》的音乐。

  五、说教学难点:

  如何发挥音乐特殊的音响方式,并通过系列的创编、表演活动,有机融合,感受音乐形象,提高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受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六、说设计难点:

  如何以音乐审美为中心,融合表演、创作、文学、游戏等活动,达到教学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七、说教学创意:

  探索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形成听——想——动——编——讲——创——演等为一体的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结构形式。

  八、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力图体现上述音乐教育教学思想,当然,理念再先进,在具体实施时总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遗憾。

  (一)导入欣赏:

  1、谈话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教室,指出一些东西的方位,如窗户在哪里等,并把观察到东西的颜色、数量讲一讲。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是否还记得这些东西的方位,讲一讲。

  (3)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周围环境发出的声音,播放水流声、小鸟的叫声等及新授《森林水车》音乐。

  (4)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讲一讲听到的各种声音,并想象早晨的森林里非常热闹的情景。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方位感,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自然地融入到欣赏的音乐中,进入音乐情境,产生兴趣。

  2、复习歌曲《小瓜棚》

  我首先出示电脑课件1:(歌谱)复习歌曲《小瓜棚》,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是加入表演来唱还是走步唱。

  然后出示电脑课件2:(歌谣)

  (1)、请同学们自由结合先来熟悉一下词,随意读不限制;

  (2)、同样是自由结合来创编节奏读歌谣,老师可以简单的示范一下,再请同学们进行编创。出示打击乐器,可以在读歌谣时加入打击乐器,也可以不加乐器,而是加动作都可以。

  (3)、进行创编,老师指导;

  (4)、分组展示创作成果,老师随时指导。

  (5)、鼓励大家课下还可以为这首歌谣编上不同的节奏,读一读,敲一敲,演一演。

  (二)课件出示本课所制定的目标:

  我利用课件出示了教学目标,让学生跟着目标进一步学习,让学生有目标的学习。

  三、学习新内容

  1、谈话引入森林的早晨,请同学们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模仿森林里鸟儿的声音、水声、风声等自由创作。

  2、教师小结,欣赏音乐。请同学们听一听音乐,看一看画面,感受美的画面和音乐。

  3、师生交流欣赏音乐的感受。

  4、介绍《森林水车》音乐的`特点。

  5、播放音乐,学生欣赏,教师用简单的图画表现出音乐的形象。

  目的是: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

  2、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学生产生视觉美、听觉美,感知音乐形象,提高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表现音乐:

  1、表演律动:请学生随《森林水车》的音乐和画面舞蹈和律动,邀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

  2、描绘音乐:小结同学们的表演,启发学生用彩笔描绘出颜色或用线条表现出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受。评价学生的描绘。

  3、文学体验:请同学们用诗歌、故事的形式表现我们听到的这首森林水车的音乐。(分小组活动完成)。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记载学生的诗歌等。

  4、展示创作:教师指导确定较好的作品,配乐朗诵或讲故事。

  目的是:

  1、为学生学习感受音乐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

  2、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通过表演、绘画、诗歌、故事等途径,让学生多通道感知音乐的美,产生艺术“通感”效应。该教学在无形之中,产生了学科整合的作用。

  综合活动:

  1、教师总结。

  2、综合活动:要求学生自愿,进行综合表演。

  3、教师小结。

  目的是:

  1、通过综合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动起来,体现学生的个性。

  小学音乐《森林水车》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听赏并哼唱《森林水车》的主题旋律,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导入、听赏乐曲、图形谱辅助、律动表演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理解乐曲的回旋曲式结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忆主题音乐“欢乐水车”,能随主题音乐做出相对应的身势律动。

  难点:以故事为线完整表现乐曲,理解回旋曲式的音乐结构。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水车图片、视频、乐曲音频等)、钢琴或电子琴、打击乐器(如木鱼、串铃)、凳子等。

  学生准备:预习歌曲内容,了解水车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约5分钟)

  视频导入:播放水车的视频,简单介绍水车的形状、用途及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水车的好奇心和兴趣。

  提问互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是否见过水车,以及水车的作用。

  2. 初步听赏(约10分钟)

  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初步聆听《森林水车》全曲,感受乐曲的整体情绪。

  分段听赏:

  主部主题A:播放主题A,引导学生感受主题音乐的节奏、旋律特点,并思考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插部一、插部二:分别播放插部音乐,引导学生对比主部与插部的不同音乐形象。

  3. 深入学习(约20分钟)

  哼唱主题:教师带领学生哼唱主题A的旋律,注意顿音记号的演唱技巧。

  图形谱辅助:利用图形谱直观展示主题旋律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律动表演:

  水车运转:学生分组,每组用双手搭建圆形模拟水车运转,随主题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鸟儿飞翔:在插部音乐中,学生用双手模仿鸟儿飞翔的动作,感受插部音乐的轻盈与活泼。

  4. 完整表现(约10分钟)

  加入打击乐:引导学生探索打击乐器的音色,选择合适的乐器(如串铃)为主题音乐伴奏。

  综合表演:学生分组进行完整表演,包括哼唱主题、律动表演和打击乐伴奏,展现乐曲的'完整结构和欢快情绪。

  5. 拓展延伸(约5分钟)

  欣赏不同版本:播放其他版本的《森林水车》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演绎方式下的音乐魅力。

  知识链接:介绍更多关于水车和音乐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视频导入、听赏乐曲、图形谱辅助、律动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意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课后可布置相关作业,如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小品或绘制音乐主题的画作,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音乐《森林水车》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学会用轻快、活泼、跳跃的声音演唱《森林水车》,并掌握顿音的唱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春天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轻快、活泼、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顿音的唱法。

  难点: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顿音部分,感受并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或音频文件)、多媒体课件等。

  材料准备:水车图片、森林图片、音乐图谱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播放森林的声音(如鸟鸣、风声、水声等),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美丽的森林中。然后,展示水车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水车的用途和形状。

  导入歌曲: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森林和水车有关的歌曲——《森林水车》。

  2. 发声练习

  练习内容: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如“1 2 3 4 5 - | 5 4 3 2 1 -||”,要求学生用优美、流畅、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目的:为接下来的歌曲学习做好声音准备。

  3. 新课教学

  歌曲简介:介绍歌曲《森林水车》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这是一首描绘森林和水车景象的歌曲。

  初听歌曲: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

  复听歌曲:结合多媒体的森林和森林水车的动感画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并回忆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同时,让学生说出歌曲表现了什么情绪,听完歌曲后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学习曲谱: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教师采用视唱法教学曲谱,并强调顿音处的演唱感觉。

  学习歌词:

  教师弹琴,学生用“啦”演唱旋律。

  教师范唱,学生聆听。

  教师弹琴,与学生一起和唱歌曲。

  学生独立完成歌曲的演唱。

  提问与讨论:歌曲中顿音记号使用较多,塑造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去掉顿音记号,音乐情绪会改变吗?学生随琴哼唱并思考问题。

  4. 歌曲的艺术处理与畅想

  歌曲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如二段体),并讨论每一段的情绪变化。

  情感表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如通过演唱、律动等方式。

  畅想与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这首歌曲的感受和收获,如学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等。

  5. 拓展延伸

  欣赏不同版本:播放其他版本的《森林水车》,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奏方式带来的不同效果。

  创作与表演:鼓励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创作简单的舞蹈或律动,并进行表演展示。

  五、教学总结

  总结回顾: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中的重点难点。

  情感升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春天的思想情感。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将所学歌曲唱给家人听,并尝试创作一段简单的歌词来描述自己心中的森林水车景象。

【小学音乐《森林水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森林音乐会》11-22

《森林音乐会》中班音乐教案02-22

大班音乐教案《森林音乐会》01-18

小班音乐森林音乐会教案03-07

大班音乐教案森林音乐会01-18

森林音乐家教案01-07

《森林音乐会》教案12-30

中班音乐绿色的森林教案11-15

《森林音乐家》教案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