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2、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一)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二)学生自读课文8-9段,并思考。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渡]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四、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五、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后反思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汇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材简说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带;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本课和第17课《酸的和甜的》一样,采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建议老师们在教学中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并渗透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图文结合十分紧密,因此,建议老师们采取图、文、字结合的办法呈现生字。可以制作下面描述的课件(或者复合投影片)呈现生字。
第一段:画面右边是文中插图,左边是课文。课文中致、勃、农、技加注音,农、技两个生字为红色,其余的字为黑色。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农、技两个生字,当学生认识后,教师点击生字,使之变成黑色。
其余自然段与之相同。
2.写字。
建议把指导重点放在绞丝的书写上(纺、织)。写好绞丝的关键在于写好两个撇折:第二个撇折稍大,两个撇要保持平行(平行的概念不要给学生讲,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第二个折要写成提。
(二)朗读感悟
本课有些句子比较长,教师要加强指导。注意指导读好下面的句子。
1.第二段中的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2.第四段中的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
由于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已经不是难点。本课词语较多,还有许多专业术语,教学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引导学生查成语词典自学,也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2)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也是个成语,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几个专业术语可以不讲。如果学生提问,可作简单回答。如,杂交水稻:一种产量特别高的水稻。耕地:可以种庄稼的土地。湿度:水的多少。光照:太阳光的照射。吐絮:(看书上插图,再出示一只棉桃──图画、实物、课件均可)这里是指棉桃刚刚张开嘴,露出棉花。溶解:用演示的方法帮学生理解意思。如,把糖放在水里,即糖溶解在水中。
(三)实践活动
参观当地的科技展览馆,回校后交流参观所得。农村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冬季作物种植或在大棚中栽种的农作物。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角色学习,自读自悟
(一)范读(或听录音),感知课文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
2.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3.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书自己明白了什么。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挂图,请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四)小组互助,自学生字
(五)积累词语
请学生在每段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给大家听。并模仿课文中的句子造句。然后重点读读记记课后列出的四字词语。
五、资料袋
1.彩色棉花
彩色棉花是一种棉纤维不需经过人工染色,自身就呈现出红、绿、黄、蓝等不同颜色的棉花。栽培彩色棉花既不施用化肥,也不施用农药,只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因而又叫有机棉或生态棉。由于彩色棉花的纺织品能长期保持本色,无化学消毒和染色的残留物质,且生产成本低廉,因此深受棉纺部门的青睐。
2.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养分,配制成营养液,让花卉植物直接吸收,所以无土栽培也称为营养液栽培或水培。它与土培相比,具有花多型大、味浓、色艳、花期长,节约养分、水分和劳力,清洁、无杂草、病虫害少等优点。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一群孩子的口吻,表达了当代少年儿童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不断奋进的心声。
这是一首现代诗歌,篇幅不长,韵律较自由,不拘于一格。全诗有三个小节,第一小节两句八行,第二小节四句十三行,第三小节三句十一行。
本篇诗歌大部分诗句的意思学生可以自己理解。教学时教师可以只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指导、点拨。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从整体上感受体会诗歌表达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3、尝试简单的诗歌创作。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从整体上体会诗歌表达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找寻童年的足迹,揭示课题
1、谈话:童年是一段金色的时光,童年是一曲欢乐的乐章,伴随着天真与无知、好奇与幻想、憧憬与期待,我们一天天长大,一步步走向成熟,现在我们即将挥手告别童年从小学进入初中,踏上人生又一个新的起点。出示:“告别童年”,请同学们轻轻地读(仿佛无比留恋,童年往事一一浮现。)
2、师小结:是啊,我们就要告别童年,成为少年了。我们的双手变得有力,思想逐步成熟,尽管路上会有风雨飘摇,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上路了!
3、齐读课题:第28课《我们上路了》;提问:“我们”是指谁呢?(你,你们,所有与大家一同成长的告别童年的孩子们。)
4、指导读课题:自豪,满怀憧憬,意气风发地读
二、初读课文
1、带着感情,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歌,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句子读准、读通顺。
2、认读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售”字的读音:(课件出示)
shou man tuo
售 曼 陀
抖着威风 歪歪扭扭 雷鸣电闪 曼陀林
3、指名说说各小节诗写了什么。
三、再读诗歌,深入探究
1、学习第一小节:我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了。有那些美好的风景陪着我们一同上路呢?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诗,写上自己的感受体会(你看到了哪些美好的景物,用横线画下来)。指名交流,引导理解“刚刚露出那嫩嫩的芽尖儿,刚刚染上那一抹淡淡的粉红,刚刚才捡到一张很小的邮票,”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在诗歌中用得非常普遍。在这一句中,这些事物象征着什么呢?(我们稚嫩的人生之旅,我们才刚刚起步的人生之路。)启发: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相应的事物也能代表我们人生的刚起步?(刚刚露出小半张脸的朝阳,刚刚抽出新芽的树苗,刚刚展翅欲飞的雏鹰……)
(2)指名读。指导: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美好、充满希冀的)齐读
(3)体会句子:“哦,不管大人们怎么说,”平时爸爸妈妈唠叨吗?都唠叨些什么?你怎么对待?引导:早晨,要上学了,临走时,妈妈会说些什么?你怎样回答?(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呵护,体会自己要摆脱束缚、要独立的心情)
让学生接着体会下一句:“反正我们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应该读出什么感情?(自豪、骄傲、摆脱了束缚的快乐……)
(4)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学生读出词语的意思,读出句子的感情色彩。
(5)我们将怀着怎样的心情踏上新的人生之旅?引导学生填写诗句.我们上路了,(激情满怀;)我们上路了,(信心百倍);我们上路了,(义无反顾)让学生接词语并指名展示自己的作品。
2、学习第二小节:
(1)你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了,心中充满了向往,可是大路总是那么平坦吗?默读思考:画出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写上自己的感受体会。师引导理解:结合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骤起的风暴”(挫折困难)“虚幻的.风景”(各种诱惑),你认为是什么呢?是什么让我们的“脚印也许弯弯扭扭”“膝盖也许被石块磕肿”?(在这里依然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想一想你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挫折困难诱惑?(突然之中的家庭变故,考试的不如意,与朋友的矛盾,上网成瘾等。谈得越细致表明理解越深入。)
(2)面对困难挫折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呢?指名读本小节诗,提示:就在他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他面对这种情况时的态度。再找人读,强调:你是什么态度就可能会读出什么语气来。(要稍微深沉、稳重的。)齐读
(3)体会句子,师:这样,我们就要趴下,做一只供人观赏的狗熊吗?这句话你应该怎样读?(嘲笑的)当你遭遇打击、困难时,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会怎么样去处理?(师在此引导激发:不,绝不,绝不趴下!指导填诗句:再大的风雨,(跌倒了也要爬起来);再大的困难,(挺过去,是一片美好的前景);再大的烦恼,(决不放弃),学生填好后,组内交流自己的诗句。
3、学习第三小节
承接学生的满怀豪情,齐读第三小节。
(1)齐读,小组合作学习,写上自己的感受体会,思考:
“前面有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林”指的是什么?这句诗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让学生结合小资料进行理解。(相思鸟:象征美丽的爱情;金孔雀:象征事业的成功;橄榄树:指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美好向往;曼陀林:预示着“我们”富有情调的生活。
(2)“那一条条被我们用脚踏出来的路,才是我们每个人留在这世上的真正姓名。”谈谈自己的理解。师总结:所谓的真姓名,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不虚度年华,不浪费光阴,是脚踏实地地做事!
(3)从这小节中找到一个关键词语。(走下去)
师:人生之路,你准备怎样走下去?
让学生按照“人生之路,(寻找正确的方向)走下去;人生之路,(脚踏实地)走下去;人生之路,(无怨无悔)走下去;……”的形式说一说。
(4)全班集体朗读最后一小节。(教师选出几名领诵的学生,全班学生齐诵最后两句。)
四、回顾全文、拓展
(1)朗读全诗。说说课题的含义(我们告别童年,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2)配乐朗读我们三次做成的填空题,一首小诗就出来了。“我们上路了……再大的风雨……人生之路……”
五、全文总结:是啊,我们将要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了”。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踩出来,成长途中可能会遇见美丽也可能会有挫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畏缩不前,要勇往直前,开辟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之路。最后,老师想送你们一句诗,希望这句诗伴随着你们走向宽广的人生之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
板书设计
我们上路了
上路品美
挑战风雨
积极进取
语文教案 篇4
一、导语设计:
北地的冬凛冽泼辣,江南的冬温柔可人,那么地处中原的济南呢?它会有一番怎样别致的性格?由老舍在《济南的冬天》的姊妹篇《济南的秋天》里的一句话:“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引入课文。
二、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语句,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从不同角度描绘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师可把朗读作为重要的训练内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脑海要映现出作者描绘的画面,映显出的画面力求清晰完整。
注意:朗读课文前要求学生做好两件事:
①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朗读本文的方法。如:语速较慢,语调柔和、语气亲切,读出喜爱之情等。
(要求:初读,把握基本内容,理清结构层次;精读,理解中心意思,揣摩生动描写)。
三、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全文有了大体把握的基础上,找出自己喜欢的精彩片断,分小组通过对精彩片断的反复诵读,揣摩老舍平实、优美的语言风格,及对济南的深厚感情。
示例:
1钡2段,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2钡3段,这段也是写山,是小雪点染后的景色,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了哪些景物?
3钡4段,作者在写了冬天济南“温睛”“秀气”之后,把视线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内的`“狭窄”与城外的“宽敞”对照,用“小村庄”来点缀山坡,以小雪点染屋顶,这样,读者就看到了济南的全貌。在这段文字中写“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一个“卧”字,和文章的什么地方相呼应?
4钡5自然段,作者是如何写水的“温晴”的?
四、《济南的冬天》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观察角度的新颖独特,因此,培养观察能力,学习写景文的观察方法,也是本课的一个要点。结合本单元写作训练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对写作技能的指导。
首先要弄清作者描绘每幅画图时的“观察点”在哪里。描绘阳光下的济南全景,作者先俯瞰,然后仰视。描绘雪后山景,作者在远眺。描绘冬水,由俯视到仰视,再进而纵览。在弄清“观察点”的基础上,交给学生具体方法。例如,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运用比喻、拟人的方法把观察所得具体化,就是常用的方法。作者远眺矮松树尖顶着白雪的景象,这是矮松的形态引起作者的联想,借助“日本看护妇”的比喻把观察所得具体化了。要引导学生在体味、揣摩中学习观察的方法。
实施方案:学习了老舍的文章《济南的冬天》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训练,可带领学生外出,实地观察某处的景物特征,依照课文,写一篇题为“××的秋(夏、冬)天”的短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内容:学习以“朋友”为主题的两课文和一首古诗,两项综合活动,和识字、写字、造句等基础知识的训练,,并且通过讲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识字27个,写字16个。学习足字旁、双人旁、走字旁、走之儿,自己填偏旁表。
2.能正确使用“再、也、又”。
3.熟读《冬冬读课文》和《池塘边的叫声》回答课后问题。背诵《赠汪伦》。
4.培养学生尊重朋友,爱朋友的美德。
教学重点:能正确读、认27个生字,正确书写16个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情的美好与可贵。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6-8课时。
第一课时 冬冬读课文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后问题。
2.识字12个,能正确读、认。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识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后题。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有朋友吗?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冬冬读课文》。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师范读课文,生圈出不认识的字。
2. 生自读课文,互教互学生字。
3. 读课文,把生字的颜色设定为红色。
(1) 请几位同学读生字。
(2) 找出生字的“邻居”,他们还能与谁做朋友?
(3) 讨论交流记生字的好方法。
(4) 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检查生字情况。
4.小组合作读课文,看别的小朋友读得准不准。
三.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指名读课文。
2. 标然段。
3. 分段读课文。
4. 讨论:当冬冬读不下去时,丁丁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5. 师:真正的朋友是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6. 指导朗读。注意丁丁说的.那句话:老师,让冬冬再读一遍,好吗?是一句请求句, 要读出请求的语气。
7. 朗读课文。
四. 巩固复习。
1. 找朋友游戏。
2. 联系实际想一想,看到同学有了困难,或犯了错误,自己是“笑”的人,还是同学的朋友呢?写在练习本上。
五. 课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冬冬读课文
读 胆 害 越 脸 喜 教 室 遍 鼓 勇 掌
读课文 胆子 害怕 越读越小 脸红 喜欢 教室 一遍 勇气 鼓掌
第二课时 冬冬读课文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3. 指名读课文。
2.读词语。读课文 胆子 害怕 越读越小 脸红 喜欢 教室 一遍 勇气 鼓掌
二.学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读 课 文 师 请 红 站 这
2.齐读生字。
3.认识“辶”
4.指导“这”字,用红笔标出走之儿旁,走之儿的横捺难写学生在桌面上多练几遍,强调走之儿后写。学生描红。
5.“课、读、请”这三个字都是什么旁?小组内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三个字。
6.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
7.评比。
三.课堂: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了8个生字,同学们写得很认真。
语文教案 篇6
一、导入
1.学习课文之前,我们一起做一个猜谜游戏。请你猜猜和我们人类的生存什么有关?
(1)学生说:和水有关
(2)真不错,请大家读读这段话。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一个缺水的地方。
二、新授
1.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说说对这个地方有什么了解
(1)课件学生自读
(2)师生交流
学生说:作者的出生地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地方。
(3)请大家结合自己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好吗?
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学生:那里的水太缺少了请你读读
2.对于这个地方,你还有什么了解?
(1)那里人觉得“水”最宝贵。
(2)那段缺水的岁月又是怎样的呢?请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吧
3.刚才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没有难读的地方?
(1)学生说:第五小节
(2)课件出示: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
请大家自己读读这句话,根据生字、停顿的`重要性进行朗读。自己读。
齐读
(3)还有难读的地方吗
(4)学生说:在文章的第一段,标点符号的停顿也很重要
(5)最后一小节的停顿
课件出示: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
4.难读的句子大家读好了,有生字的句子会读吗?
(1)课件出示下面四个句子: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
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珍贵。
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
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
(2)读生字词
(3)自己读读这些带有生字的句子
(4)有信心读好这些句子吗?
(5)学生齐读这些句子
这里需要储水是因为这里是一个“缺水”的地方
一把普通的钥匙,说明这个“缺水”的地方
还是说明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
5.分小节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
(2)教师随机地点拨
6.文章第一小节和这几个句子,你还能从文章的其他地方体会到这个地方缺水吗?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
(2)师生交流
学生:我从第二小节的第一句话看出来。从期盼这个词语看出来很缺水,现在这个村子的所有人都很期盼。
师:知道为什么他们期盼下雨天?
学生:在雨中洗澡;可以喝到水,可以在水窖里存水,
对雨中洗澡有兴趣的同学一起来感受这样的场景。
(3)课件出示:教师引读
那时怎样的一种痛痛快快呢?请大家自己读读划线的句子。“先是……天空中的水”
体会到了吗?再声情并茂地读读这句话。(学生读)
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齐读这段文字。(连读三次)
在我们的感召下,教师引读。
7.这是多么美好的日子,可是这样美好的日子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
结合你现在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
(1)电脑出示: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2)多指名读
8.还有哪些地方看出来这是个缺水的地方、
(1)学生:母亲说“俄”坏了。
(2)你们觉得哪个词语最吸引你的眼球?
母亲之所以会这样说,完全是因为她看见了用水为我们冲凉的那一幕。
9.课件出示:“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你们又什么想法吗?
(1)学生说:一勺水像一条小溪流……教师点评。
(2)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感受一勺水的力量。教师范读课文
(3)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你想说哪个词语?
(4)学生1说:舒服。(请你用舒服的感觉来读读让你最舒服的一句话)
学生2说:爽,请您用爽的感觉读
学生3说:“高兴”
学生4说:“痛快”
此时的感觉就是……(连续几个词语的大声读,产生这些原因就是因为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
10.这篇课文是编者改动后,原文的题目也改过了,你能猜到原文的题目吗?
(1)学生说:
(2)找到了相关的语句了吗?
(3)课件出示:最后一小节,齐读
(4)下节课我们将把这个词语带到文中去,读文章,谈感受。
三、下课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文中父亲表示爱的方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文中父亲表示爱的方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从细微处发现爱。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读有生字的句子。
3、再一次轻声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感悟,体会父爱
(一)体会弟弟的心理变化。
1、自由读课文的2、3段。画出写弟弟的'句子。
2、汇报句子,朗读并体会弟弟的心理变化。
(二)感悟父爱
1、轻声读课文的4段。
2、体会父亲的动作。
“可是,当爸爸走到拐弯儿处的刹那间,却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儿处。”(抓住“不经意”和“瞟”)
3、小组合作写句子,理解文中父爱的表达方式。
弟弟很伤心,你委屈,很生气时,爸爸也很( ),很( ),也很( )。
4、填关联词,合作读第四段。齐读结尾。
四、引向生活,感受父爱
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父亲。写句子。
(在我心中,最能代表父爱的是________________。 )
板书设计:
拐弯儿处的回头
走了 回头
父
爱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7个声子生字,其中会写“英、芬、扑、黑、法、便、念、最”8个字。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结尾句的含义。
3、学习英子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读懂课文内容。
2、难点:理解结尾句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阳光下景色,感受阳光的美好。
2、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春天,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一大早,英子就来到绿茵茵的草坪,她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课件:听《七色光》的旋律,看主人公英子来到绿茵茵的草坪。草坪里花儿开,鸟儿飞,阳光非常明媚。)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坐在这灿烂的阳光下,英子有一个美妙的想法,她想做什么呢?能做到吗?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每个句子读通顺,把不会念的或难念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老师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学合作练习朗读,这样你会读得更好。
2、说一说小英的想法是什么?
3、快乐识字。(出示课件:带生字的花朵)
(1)瞧!花儿沐浴着春光就要开了,花儿上的字你都认识吗?
(2)教师相机点拨:“英”、“坪”、“翔”的韵母是后鼻音,“芬”、“茵”、“欣”、“严”的韵母是前鼻音。“英”和“茵”应进行比较认读,加以区分。
(3)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能把小花上的生字记下来吗?
教师相机点拨:“英、芬、扑、便”等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部首的方法识记,其中“扑”字是“提手旁”,不要写成“木字旁”。用比一比的方法,通过与熟字比较字形帮助识记生字。如“黑”和“里”字形相近,“黑”的上面部分里面是两点,不能写成“里”。
(三)形成应用,巩固生字。
1、我们新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其中有8个生字包宝宝想住进我们的田字格里,下面我们就来给他们安家吧!
2、仔细观察8个生字,想想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
a) 上下结构的字:“英”、“芬”、“最”下面部分占的位置稍大,“黑”、“念”上面部分占的位置稍大。
b) 左右结构的字:“扑”左右均等,“法”、“便”右边部分占的位置稍大。
c) “最”字中间的一横应拉长,贯穿左右。
d) “黑”中间的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独立书写。
5、老师通过投影展示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阳光》,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1、今天,阳光是那么明媚,英子来到了绿茵茵的草坪。她发现不光是她的花儿、草儿,沐浴着阳光都显得特别美,不信你看看!
2、(课件:大自然在阳光下的景象。)
①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②想想英子还可能看到哪些景色?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③读一读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你能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这美丽的景象的词吗?(“欣欣向荣”)
④你能把这欣欣向荣的景色读出来吗?我们比赛看谁读得美。
3、你们瞧,在明媚的阳光下,英子乌黑的头发闪闪发亮,阳光是多么可爱啊!
这时英子心里闪出一个美妙的.想法。
4、(课件:人物画面弹出一个旁白:“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奶奶。”)
①指名读这段话。
教师点拨:读了英子的想法,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到第4自然段中去找答案。
②想一想,如果把课文的第4自然段去掉行不行。
(去掉就不能让读者明白英子送阳光的原因了,只有把这个原因补充说明了,事情的发展才显得完整。)
5、下面,我们就和英子一道把阳光送到奶奶那里去吧!
①指名读5、6自然段
说说英子是怎样把阳光带给奶奶的?(用裙子把阳光包回家)
②为了能把阳光带给奶奶,英子可小心了,她包得多仔细啊!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她包得很小心。(“紧紧”、、“严严实实”)。
③这么严实她还不放心,她回家的速度还特别快,你能从哪里看出她回家迫不及待吗?(“一进门”,“一边说着,一边打开”)
6、谁能体会英子的心情,把描写她包阳光的句子读一遍。
学生读过后,老师示范读
7、同学们,你们能告诉英子,阳光跑到哪儿去了吗?
(让学生指出阳光是不能用裙子包回来的)
8、请同学们体验英子带阳光回去先高兴后伤心的心情。
先自由练读,再四人小组练读,指导互相评价,再推荐代表朗读。
9、英子多么伤心啊!阳光带不回来,奶奶又不能出去,那她就不能像我们这样沐浴着阳光了啊!英子越想越伤心,奶奶知道了赶紧抱住了英子。
10、请同学们读这两个句子
(课件:“奶奶把英子抱在怀里,很久没有放开。”
“奶奶把英子抱在怀里,很久很久没有放开。”)
①比较这两个句子,课文中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体会到奶奶之所以“把英子抱在怀里很久很久没有放开,是因为她已经被英子的行为深深地打动。所以她对英子说:“好孩子,不要着急,阳光跑到了你的心里,也跑到了我的心里。”
②“阳光跑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英子的关爱、体贴已经像阳光一般温暖着奶奶的心。
11、全班齐读第7自然段。
(三)课外延伸。
1、阳光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好办法让阳光长上脚跟着我们走吗?
2、引导学生借助镜子,玻璃等物体折射阳光,让阳光按着我们指定的方向前进,达成英子的心愿。
六、板书设计
6、阳光
英子 奶奶
爱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树教案12-11
【推荐】语文的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