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18 10:27:4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精选【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精选【4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能顺畅、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按时间顺序,理清文章条理。

  3.真切感受施光南对音乐的执著与热爱。

  【教学重点】

  抓住重要词句,体会施光南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欣赏,导入新课

  1.欣赏音乐片断《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

  2.同学们,这些优美动听的音乐都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我国伟大的音乐家施光南。从小他就喜欢唱歌,喜爱音乐。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结识这位爱唱歌的男孩儿。

  3.施光南简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读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画记生字、新词,在不懂的词语上做记号。

  (3)想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独立自学。

  3.小组内交流。

  (1)互相抽查生字、新词。

  (2)分自然段检查课文的朗读。

  (3)交流想法。

  4.全班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评价。(字音准确,朗读流利)

  (2)黑板出示读错的字音,不容易理解的词。

  (3)交流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浏览课文,理清思路

  文章从哪些阶段分别体现了施光南对音乐的喜爱?

  (襁褓之中、四岁时、五岁时、十岁时、高中毕业)

  四、再读课文,自学感知

  1.从文中的那些词句看出施光南“爱”唱歌,“爱”音乐?

  要求:(1)默读课文,动笔圈点批注。

  (2)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3)学习小组同学相互交流。

  2.班级内交流。

  五、结合内容,思维拓展

  正因为有了这份执著与热爱,有了这份勤奋与努力。施光南终于成为了一代著名音乐家。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应该从施光南身上学到什么呢?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 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能整体认读音节,学会拼音方法。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系统整理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兴趣。

  3. 结合时势,将拼音教学融入生活之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喜欢猜迷语。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猜一个,仔细听。

  (小小一本书,每天翻一页,翻完这本书,大家过新年。)

  贴:日历

  2. 日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年月日,仔细看,日历上写的是哪一天?(20xx年9月1日)

  9月1日是什么日子?

  3. 是啊,小朋友们在这一天背上崭新的小书包,高高兴兴地到我们园南小学来上学,成为一名光荣的一年级小学生了。开学快八个星期了,我们每天在这里像小苗一样吸收水份和养料,学知识长本领,长辈们和老师们都想知道我们这些小苗苗到底长壮了没有,所以今天我们将在这堂“看我们学拼音”(贴)的复习课中向大家汇报一下取得的成绩。老师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够积极开动小脑筋,让大家看一看,谁学的本领最好。

  二、知识汇报

  (一) 小朋友,记得语文书的第一部分是什么?

  (认真学语文)还记得第一部分里的两首儿歌吗?出示:ren zhen xue yu wen

  小结:小朋友,我们从儿歌中就可以知道,语文课不仅要教我们读书,写字,说话,还能让我们参加许多语文的课外活动。

  接着,我们学习了语文的第二部分,谁能说说?

  出示:xue xi han yu pin yin

  (二) 接着,我们学习了语文的第二部分,谁来说说?

  1. 那么,拼音有几个零件,分几表呢?

  (63个零件分三表)哪三表?(第一表是声母表,第二表是韵母表,第三表是整体认读音节表。)

  2.好,按照表的`顺序整理成三部分。(学生整理)

  3.大家理得可真快,听老师发音,快速拿出卡片,请最快的小朋友上来。(师:u u I o e a)

  4.谁来当小教练,把它们按口形从大到小排列一下。(表演:《画画》《萝卜》《白鹅和河水》《庆“六一”》《露珠》《渠水》)

  5.小朋友,你们可真不简单,能利用儿歌来记住六兄弟了。我们不仅要记住六兄弟,还要发准,分清前后鼻韵母和平翘舌音。

  A. 先把韵母中的前后鼻音整理出来。(整理)

  B. 师念,生举卡片。

  C. 小朋友,声母中的平翘舌音也是我们经常混淆的,请理出平翘舌音。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大家一定很累了,下面,请小朋友歇一会儿,边休息,边分给大家苹果。

  (三)声母。

  1.小朋友,拿到苹果后,记住苹果后面的字母。在大家享受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两幅图,看看缺了什么?(身子)

  2.老师请两位小画家上来画一画。在画的时候,我们来做一下歌唱家,请**来当小指挥,唱一唱声母歌。(唱歌与画同时进行)

  3. 看看小画家是怎么画出来的?

  4. 谁来当小老师读一读?(指名)

  5. 好,请男同学一起来画黑猫警长的身子。

  6. 女同学来画画唐老鸭的身子。

  7.刚才,我们吃的是思考苹果,现在我们独立地来排列声母,请**当小教练。(吹哨按顺序跟上来)

  小结:

  看来小朋友都能独立排列声母表了。刚才,我们也复习了读音上容易混淆的韵母,接着,我们看图拼读音节,看看小朋友拼读熟练吗?

  (四)联系生活。

  1.故事引入:从前,有一只小白兔,它高高兴兴地上山坡采蘑菇。这时候,它看见了什么?(挂图:出示车)

  A. 拼拼看?(ch──e──che, 它是两拼音,顺口溜是)

  B. 你见过哪些车?

  C. 接着,小白兔又往小河里扔了一块石子,看到什么?

  D. 贴chuan (方法同上)

  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看看,拼拼,想想,说说的方法学会了拼读音节,还能联想到生活中见到过的车和船。下面,请小朋友也应用上面看看,拼拼,想想,说说的方法来展开一次思考比赛。现在我们要一组组地拼,看谁拼得最熟练。

  2.第一组说球,第二组说笔,第三组说鱼,第四组说花,呆会儿将进行评选,优胜小组获奖。(板书:12 3 4 正字记录)(贴红旗,红花,红星)(发奖)

  过渡:小朋友,平时你们也一定很爱看马戏吧,下面老师带你们看马戏去,注意了。

  (五)苗苗看马戏。(幻灯出示)

  1. 共有几个节目?

  2. 名称是什么?(单个)

  3. 谁来当报幕员?(苗苗马戏表演现在开始,第一个节目是……)

  (六)拼读句子。

  1.看完了马戏表演,很精彩,最近我们上海正在举行的八运会更精彩了。读读看,有没有问题?(出示:dajie puan un hui , ba jia lai can u . )

  A.b d 的混淆。(手指操)

  B.整体认读音节的运用。

  C.i u 在一起,调号标在后。

  (七)总复习。

  学拼音儿歌。(快板)

  (八)拼音练习。

  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小朋友已经会读,会拼,而且会写拼音了。今天早上,我们就动笔自己写了一句话给爸爸,妈妈和老师。现在讲给大家听好吗?

  三、授奖

  刚才,我们通过说说,写写,画画,演演,向到会的家长汇报了开学以来学到的本领,

  学到的知识,艺术创新等方面谁做得最好。

  我们就好比在赛跑,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了些。经过班级评比和老师的意见,评出

  了一批好苗苗。下面,请小朋友来领奖。

  [大雁奖(守纪)采蜜奖(勤学)白鸽奖(卫生)]

  四、总结

  我们的课已接近尾声,小朋友上课上得好不好,在坐的各位家长是最好的评论家。再次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观看这堂课,衷心的表示感谢,为此献上一封信,读读好吗?(读信)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国人民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的感情,能够读出气势。

  【教学难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能够正确书写。

  【用具准备】

  教学课件,有关申奥情况的介绍。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介绍了申奥成功时的情景,课文语言较少,但每一句都包含着深情,教学前可让学生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初步了解申奥的情况,其次在课堂上展示申奥的图象片段,让学生通过看当时的情景了解人民当时的心情,而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的感受颇深,对课文的理解也更为透彻,读出感情则变的容易。对于生字可以结合旧字加以认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板书:成功

  说一句话,说出取得成功时的心情。

  2、揭示课题,说说课文中的成功指的是什么。

  3、看专题片,说出看后你想说些什么?

  4、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的.。

  二、初读感知

  1、画读:

  ⑴自由读,画出生字新词,读一读。

  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画出不理解的内容。

  2、议读:

  ⑴同桌读,互相纠正字音。

  ⑵分组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学商议解决。

  三、指导识字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读。

  2、摆字卡,不认识的字请教同学。

  3、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经验。

  四、朗读感悟

  1、美读入情:

  ⑴老师范读,学生反复朗读,感受课文的美。

  ⑵课件出示课后我会读的三句话:

  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学生练读。

  ⑶互相欣赏有感情的朗读。

  2、赛读升情:

  ⑴小组赛读。

  ⑵男女赛读。

语文教案 篇4

  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

  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

  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解题: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研读课文1——14节

  (一)学生朗读课文1——14节;

  (二)指名学生翻译课文;

  (三)学生质疑;

  (四)教师点拨归纳:

  1、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

  (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归纳:

  宾语前置的条件: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3、重要句子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4、一词多义:

  爱 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

  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E。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道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道理

  D。任重道远路、道路

  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四、作业

  1、诵读课文;

  2、记忆重要的词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15——35节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3、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重点词语;

  2、翻译重要的句子;

  3、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4、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

  1、重点词语;

  2、重点句子(倒装句);

  3、句子翻译;

  二)、疏通15—35节大意;

  1、学生自行翻译;

  2、学生质疑;

  三)、问题讨论:

  1、教师提议并引领学生把齐宣王所有的问题都挑选出来,对其进行考察,由此可以抓住线索,反观孟子的理论论述过程。

  ——从齐宣王的问题变化可以看到他的关注点的变化,由此可见,孟子的诱导重点不断深化。

  2、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的其他篇目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1)齐宣王问“桓文使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

  (2)所以,他巧妙地用“臣未之闻也”回避了这个问题。这并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

  (3)后文,“无以,则王乎”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板书: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迂回论战、弃异求同)

  3、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气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真正的目的是想“王天下”,而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游说的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爱的表现,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

  板书:

  第二部分:“保民而王”的前提—“不忍”(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4、等到齐宣王发出“此心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问题之后,孟子似乎就可以大讲推恩、行仁政的一番话了。但这里又有一个曲折,孟子提出了“百钧”“舆薪”等比喻,这是为什么?

  ——(1)这是因为齐宣王心理上以为行王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种畏难情绪不解决,空谈推

  恩、制产还有什么效果。

  (2)于是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又以“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谕,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消除了齐宣王的畏难心理,宣王既已做到了“爱物”,那么推恩、性仁政的事不是比较容易了吗

  (3)“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板书:

  第三部分:“保民而王”的行动——“推恩”(乘虚而入由近及远)

  5、“王笑而不言”,为什么?孟子是如何让宣王去“大欲”的?

  ——(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之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小不敌大、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板书:

  第四部分:只有实行王道才是前途光明的。(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4)能破才能立,于是“发政施仁”“制民之产”便得到宣王的接受了。

  板书:

  第五部分:“保民而王”的措施——“制产”

  四)、课堂总结:

  全篇的主旨:说明

  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

  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

  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恩于民;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语文树教案12-11

【推荐】语文的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