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郊游教案16篇[荐]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郊游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郊游教案1
活动目标:
1、听音乐用准确的语言演唱歌曲。
2、听音乐看图谱,尝试用不同颜色、不同动作表示音乐节拍。
3、能够根据图谱选取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体验合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示音乐节拍
难点:根据图谱选取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
1、图谱课件、歌曲《郊游》、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音乐。
2、木鱼、摇铃、铃鼓按照幼儿人数各三分之一。
活动过程:
1、律动《头发肩膀膝盖脚》导课。
小朋友们好!今天婷婷老师与你们一起玩一个音乐游戏,看谁能听着音乐正确的做出动作。(放《头发肩膀膝盖脚》音乐,与幼儿一起做动作)
2、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认真听,看里面都唱了什么?
提问:刚才在歌曲里你都听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提问后老师总结: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在PPT上,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两个字叫“郊游”,小朋友说一遍。(郊游)请问郊游是什么意思?小朋友回答后老师总结:对,就是出去玩。你们看(PPT2)图片上的人都是在郊游。
3、ppt3老师把这首歌曲带过来了,它的名字是——,这次我们跟着音乐小声的唱一下吧。
这里面有几个地方不太好唱,谁能说出来?重点学习附点音符歌词(我们小手拉小手、白云悠悠、阳光柔柔)的唱法。
4、我们看(PPT4),这是一张图谱,在这张图谱上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行和第三行一样)这首歌曲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为ABA型。小朋友想一想,这张图谱与歌曲中的歌词会是怎样对应的呢?大家再来听一遍音乐。
谁能说出这张图谱是怎样表达歌曲意思的?你们能不能跟着音乐、看着这张图谱来唱歌?谁愿意上来指着图谱跟着音乐唱一下?
5、小朋友看,这也是一张图谱(PPT4),我们能不能听着音乐、看着图谱打出好听的节奏呢?小朋友说用什么打?怎样打?遇到这样的符号打不打?怎么办?
听音乐,可以全部拍手打一遍。全部踏脚一遍。
问:你们在图谱上发现了什么(颜色不一样),我们在打节奏的时候可不可以换用不同的方式打?怎样打(绿色用手、红色用脚),跟着音乐打两遍。
6、PPT6,根据你们刚才打的,老师又增加了难度,你们看一下这张图谱,我们可以用几种方式打节奏?怎样打?(尝试一遍)
如果用乐器来打节奏,你们认为用什么比较合适?老师今天准备了木鱼、摇铃、铃鼓,你们认为它们分别可以代替我们的哪个动作?
发乐器,跟着音乐打节奏(2—3遍)
7、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是——,小朋友会打节奏,会唱歌不会?请轻轻的放下乐器,我们一起唱着歌区校园里玩吧。
8、结束课堂。
活动总结
在这次活动中,由于整个活动设计的结构设计比较完整,思路清晰,通过引入、让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引导幼儿看图谱表现等等循序渐进地递进,所以活动中相对较为紧凑,幼儿整体地掌握情况比较好。活动是初步地探索、学习有控制地演奏乐曲,所以活动显得比较紧凑。而因为是第一课时,在今天的活动中只给了幼儿固定的一种打击乐器演奏,不象平时让幼儿更换不同的乐器演奏,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在下次的打击乐活动中应放手让幼儿创造,可以让幼儿多看图谱探索,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幼儿成为自主进行打击乐编奏的主体。
音乐郊游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初步学唱歌曲《郊游》。
2、在表演时注意表情和动作,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2、歌曲《郊游》(见资料库)
活动过程:
1、帮助幼儿回忆郊游的情景。
重点提问:我们到哪里去春游了?
在那里你找到春天了吗?
小结:春天天气暖和,到处都是一片绿色的景象。小朋友一起去春游真开心!
2、教师范唱歌曲《郊游》,并引导幼儿讲述歌词内容。
重点提问:在歌曲里面你听到了什么?
春天又怎样的景象?
小结:教师把幼儿说的,用歌曲里的歌词唱出来。
3、教师再次范唱歌曲,以提问启发幼儿发现歌曲乐句中相同的地方。重点提问:歌曲里面有哪几句唱的.是一样的?
小结:原来,第一段的开始部分,和第二段是一样的。
4、教师当导游,创设游戏的情境,带领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1~2遍。
5、幼儿在场地内自由结伴表演唱。
活动延伸:
1、将音乐投放入音乐区内,并提供装扮的服装,让幼儿进行表演。
2、在美工区设立“郊游”主题作品区,张贴幼儿关于郊游的照片或者绘画。
资料库:
附歌词:
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
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
音乐郊游教案3
中班打击乐:
郊游
活动目标:
1、复习歌曲,了解歌曲的结构特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2、根据音乐的节奏特点,尝试用铃鼓、圆舞板、碰铃演奏歌曲。
3、体验与同伴共同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事先会唱歌曲《郊游》,节奏图谱、铃鼓、圆舞板、碰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小朋友,前段时间老师教了一首《郊游》的歌曲,你们还记得吗?”(伴乐轻唱)
二、感知结构,尝试用身体表现节奏型。
1、“老师用图谱把歌词都记下来了,看看老师用了哪些符号?”
“那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看着图谱来唱一唱,然后告诉我,这首歌曲里面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伴乐齐唱)
“第一段和第几段相同?”“相同的部分我们称为A部分”
“中间部分有它们一样吗?”
师小结:像这样开始和结尾的节奏相同,中间不同的结构叫ABA结构。(出示ABA)
2、“如果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看到小脚你想到什么动作?看到小手呢?谁来试一试。”(引导幼儿看图谱,集体分部练习)“除了用跺脚、拍手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呢?”(拍腿拍肩,集体尝试)
3、分析B段:“B段我们看到了什么?这儿不是小脚小手,而是白云、阳光、青山绿水,可以用什么动作呢?”(幼儿做,集体练习)
4、集体完整练习,分部练习。“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看指挥伴乐做动作)
三、讨论配器,并演奏。
1、“小朋友真能干,连小乐器们都忍不住想来玩一玩啦,看一看,都来了谁?”认识铃鼓,碰铃,圆舞板。
“我们帮它们分一下工,走的部分用什么乐器?为什么?拉手的地方呢?” “B段优美的部分适合用什么来演奏呢?”
2、尝试用乐器演奏一遍。
3、交换乐器。
四、结束。
“今天我们又学了一个新本领,会用乐器来演奏歌曲了,像这样用乐器来演奏的活动叫打击乐。铃鼓、碰铃、圆舞板都是打击乐器,在我们三楼的音乐室里,还有许多的打击乐器呢,等下我们一起去用别的乐器来试着演奏《郊游》好吗?”
音乐郊游教案4
活动目标
1、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拔根芦柴花》。
2、在教师指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变指挥方案,丰富演奏内容。
3、在集体演奏中,注意乐器打击时的音量、音色与乐曲情绪应和谐一致。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
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拔根芦柴花》。
难点:
在集体演奏中,注意乐器打击时的音量、音色与乐曲情绪应和谐一致。
活动准备
1、会看指挥、分声部做身体模仿动作。
2、铃鼓、碰铃、圆舞板、大鼓、钹等打击乐器人手一件。已经摆放在幼儿椅子底下。
活动过程
一、熟悉乐曲、巩固节奏型
1、伴着欢快的《拔根芦柴花》音乐幼儿和教师一起跳舞,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快乐,激发幼儿进行音乐活动的兴趣。
2、巩固、熟悉节奏型。
二、听音乐《拔根芦柴花》,做相应的身体动作。
三、学习用打击乐演奏乐曲。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设计配器方案。
2、幼儿根据配器方案,看教师指挥用乐器进行演奏。
教师:请小演员们从椅子底下轻轻拿出乐器,准备好,我们这一次要用小乐器来演奏了。
3、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演奏乐器中的困难。
4、教师启发幼儿设计新的配器方案。
5、幼儿按照新的配器方案看教师指挥演奏。
教师:这一次我们要用刚才讨论的新的配器方案演奏乐曲了,请仔细看好我的指挥。
6、教师组织幼儿探讨如何让演奏更好听,并提出力度要求。如:X XX|中强、轻快;[11]~[16]小节稍弱、跳跃;[19]~[24]小节稍强、热烈。
课后反思:拔根芦柴花(打击乐演奏)
这次的公开课是园指定让我上一节有关打击乐方面的.内容的音乐课,让年青教师能有一个对上打击乐有个初步的了解,说真的我心里没有一点底,首先现在的教材中在打击乐方面的教学内容很少,孩子接触各种打击乐器就很少,在这种情况下要上好一节打击乐课很难。再说这次是让我上给年青教师看起到一个示范作用,所以我很重视这一次的公开课。要上好这方面的课,首先要给孩子铺垫一些有关内容,如:认识多种节奏型、接触一些打击乐器并认识、还要学会如何去欣赏音乐等等。在课前我做了大量的知识铺垫。
《拔根芦柴花》是我们大班九月份的主题《中国娃》中的内容,整首曲子以民间乐器二胡为主奏乐器,再配以其他的乐器伴奏,表现了欢快愉悦的情绪,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音乐风。一首乐曲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既可以欣赏又可以演唱即能创编律动又能开展音乐游戏。我把打击乐演奏作为《拔根芦柴花》这首乐曲的表现形式。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在学会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用乐器演奏。难点是:注意乐器的音量、音色与乐曲情绪的一致和谐。设计配器方案。整个活动幼儿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注意力非常集中,探索、创造的热情很高,尤其是在最后乐曲合奏环节,孩子们表现特别棒,各种乐器配合得非常默契。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打击乐的孩子们来说能有这样的表现让我尤其欣慰。
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
1、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先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
2、让孩子尝试各种乐器,让他们心里上得到满足。孩子们兴趣很高,他们演奏时个个都非常认真、投入。
2、幼儿能根据老师的指挥进行不同的演奏,效果不错。
3、不足的地方事先我也想到了,在图谱上是否能让幼儿看出强弱拍的关系,在集体评课中有的教师也提到了这一点。
音乐郊游教案5
设计背景
孩子们由于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我们都是县城周边农村孩子多,缺乏各种必要的感性经验,尚处于直觉形象阶段的思维方式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或再加工那些复杂的音乐材料,对歌词记忆也不能很快的理解记忆。以前我总是先教幼儿跟着我按节奏念几遍歌词,再分句教唱,但一节课下来,还是不能很熟悉的唱歌曲。所以我想:象图谱这样的视觉符号就起到了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的作用,图形谱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旋律风格,同时,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等等,让孩子主动愉快的学习,让孩子们的音乐活动不再枯燥,也让我上音乐课不再单调。我选歌曲《郊游》,是因为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为小朋友所喜爱,歌曲描写了小朋友结伴去郊游的情景“白云春风”、“青山绿水”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我们大家手拉手一同去郊游”,清新明了,首尾点题。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唱会歌曲的基础上,感受ABA段不同的情感,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掌握X X XX X这一走步节奏,并且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郊游的游戏化情境。
3、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能用欢快、活泼、兴奋地情绪,有感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感受到郊游时的轻松愉快。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1、难点:歌曲的三、四、五乐句。
2、重点:有感情地唱歌曲。
活动准备
录音带,录音机,歌词图谱,节奏型卡:X X XX X。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入室律动。组织幼儿做课前手指游戏坐好
2、复习歌曲《茉莉花》;复习节奏:X X XX X。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引入:小朋友你们跟家人去郊游过吗?(幼儿自由回答)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
2、教师出示歌词图谱以讲故事形式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并引导幼儿按照图谱说唱歌词。
3、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4、教师边指图谱边范唱一遍,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歌词,熟记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以分句教唱法并结合歌词图谱带幼儿唱歌1—2遍。
(2)教师以整体教唱法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3)教师弹歌曲旋律,幼儿根据图谱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
唱歌曲。
(4)分小组接唱。女孩唱A段,男孩唱B段。
(5)放歌曲录音,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6、音乐游戏:《去郊游》
教师与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听歌曲音乐进行开火车状等不同动作进行游戏,还引导幼儿去邀请其他老师一起游戏。
三、结束部分:
1、小结。
2、出室律动,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郊游》这首歌曲的前两句与最后两句要求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唱,而中间则适合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处理。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辨别区分不同的声音。
在活动中我一开始对于两种不同的歌唱方式进行讲解,但很快我发现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于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种方法:为了让幼儿理解并准确地把握,我设计这样一幅图:用一组小兔子的耳朵形状表示“轻快、跳跃”,用一组柔和的波浪线表示“优美、抒情”,按节奏的形式出现。根据这幅画,幼儿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几句需要唱得活泼欢快,哪几句需要唱得优美抒情。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单调的讲解记忆要有趣得多,并且印象更深刻。
活动中我借助了比较形象的图,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让幼儿看着图片演唱,根据图孩子们正确的对两种歌唱的方式进行演唱,从而突破了活动的难点。教师的范唱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最后让幼儿分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评价,让他们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从而突破活动重点。
在这个音乐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我没有在活动前考虑到活动方式的改变,而是在活动中及时调整,对教材的分析应更加透彻;还有就是在活动中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我还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在活动中我为了让他们更熟练的唱歌,就请他们再唱一遍,而我的语言组织也不够精练,所以孩子们就感觉不是很有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想办法,让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得更自然更有趣,让孩子不知不觉轻松的游戏中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音乐郊游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联想、认知,掌握音符一家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不同时值,并能念出音符的节奏名称。
2、模仿音符一家人有节奏的脚步,进一步巩固对音符时值的认识。
活动准备:
1、音符卡片一套: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2、音乐cd《音符一家人》。
3、人手一个铃鼓。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依次出示音符卡片,请幼儿辨认。
2、听音乐cd《音符一家人》做动作。
(二)新授《音符一家人去郊游》
1、音符一家人去郊游了,你们猜猜,他们中间谁的脚步最慢?为什么?
2、谁来学学爷爷走路?(个别幼儿学走路)
3、爷爷走路呀可真慢,走一步要用几拍呢?(教师边走边数拍子)
4、爷爷走路还会发出声音呢!听tu 2 3 4。(出示图谱,幼儿跟教师做肢体动作)
5、谁的脚步最快呢?(幼儿联想)师:因为音符宝宝的.个子最小,腿也最短,所以他要加快他的脚步才能赶上其他人噢!
6、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宝宝走路的脚步声。(教师演示一遍)
7、(出示图谱)幼儿集体练习音符宝宝的节奏titi titi titi titi 。师:爸爸工作一直很忙,从没有时间逛公园,所以今天他是在公园里边走边看。(教师演示)
8、请几个爸爸和孩子一起上来走走。
9、(出示图谱)幼儿集体学习音符爸爸的节奏tu 2 tu 2。师:妈妈穿着高跟鞋也走来了,(教师演示)
10、女孩子一起来学学妈妈走路。
11、(出示图谱)幼儿集体学习音符妈妈的节奏ta ta ta ta。
师:(出示课件)原来音符一家走路的方式好发出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真好听,老师就把它编成了一首《走路歌》。
(三)学习儿歌《走路歌》
1、教师念前一句,幼儿看图谱,说出音符的时值。
2、分角色演示音符一家。(用动作)
4、结合音乐运用肢体动作复习《走路歌》。
(四)结合乐器巩固乐曲
1、铃鼓可以怎么玩?(根据幼儿的回答直接引入节奏型)
2、结合cd幼儿用铃鼓给乐曲伴奏。
3、转身给家长表演一遍。
音乐郊游教案7
教学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结构与节奏,掌握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2、大胆探索创编木偶小兔的动作,并能合着音乐节奏运动。
3、享受游戏情景营造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4、尝试运用图形对小兔头饰进行创造性的装饰与表现。
教学准备:
1、需装饰的兔子头饰及装饰材料,糨糊、棉签、抹布等若干。(用旅行背包装好)
2、录音机,兔子舞音乐,节奏鲜明的劲舞音乐。
3、事先请一老师扮演兔姐姐。
4、活动室布置成大森林
教学过程:
1、在《郊游》音乐中师幼入场幼儿随意坐下欣赏音乐,感受快乐情绪。(幼儿自由做动作,如拍手、拍腿等)
2、探索创编兔子的动作。
师讲故事,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师:“让我们都变成小兔,起来跳舞吧。”“小小兔子变变变——”幼儿做出兔子的造型。
幼儿创编兔子的舞蹈动作,全体幼儿表演兔子舞。
师:“我们都已经变成了小兔子,让我们跟着音乐跳起兔子舞吧!”老师请到的.小兔就是领头人,请他到中间表演小兔的动作,其余小兔模仿他的动作。”
以“领头人”的方式,幼儿随音乐舞蹈一次。
3、用“兔姐姐”教学的方式,学习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师:“刚才X小兔的动作特别有节奏,有精神。”幼儿跟着学。“X小兔跳舞时笑的特别甜。”幼儿跟着学。
兔姐姐用跳、蹦基本动作出场。
师:“你好,兔姐姐!”
兔姐姐:“你好!小兔子们。”
师:“兔姐姐,你去哪里呀?”
兔姐姐:“我要去参加篝火晚会啊,你们看我正在练习。”
师:“太棒了!你能不能带我们一起去呀?”
兔姐姐(做思考状):“行是行,可是你们学会兔子跳了吗?”请幼儿上来学兔子跳。
学习第一个基本动作:兔跳。
兔姐姐:对了,兔子跳是用脚尖轻轻地跳,低低地跳,想我这样。还要有节奏,瞧这样。“示范:
“前后前前前;1234。”
(跳跳跳跳跳拍手拍手拍手拍手)幼儿自由练习。
学习第二个基本动作:兔子蹦。
兔姐姐:“小兔子们跳的真不错,如果再加上兔子蹦起来的动作就更好看了,瞧我这样。”示范:
“前后前前前;蹦嚓蹦嚓蹦嚓蹦嚓。”
(跳跳跳跳跳踢腿并拢踢腿并拢)如果你们学会了这个动作,就可以去参加篝火晚会了。再见!”(兔姐姐下)师带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4、引导幼儿大胆运用图形对小兔头饰进行创造性的装饰。
师:“小兔们真棒!这么快就把兔姐姐教给我们的动作学会了。啊,我们马上就要去参加篝火晚会了。对了,刚才兔姐姐对我说,我们去之前还得化化妆,不然就参加不了晚会。可是怎么化呢?哈!有了。我请我的百宝袋帮帮忙!打开看看,哇,这是什么啊?小兔,可是这个小兔的脸怎么光光的,一点也不好看,我们再看看八宝袋里还有什么?
幼儿用图形对小兔头饰进行装饰
5、进一步熟练韵律动作,享受游戏情景的快乐。
师戴上头饰:“现在,让我这个兔子姐姐带你们去参加篝火晚会吧。不过天黑了,森林里可能会迷路,小兔千万不要掉队!”
众幼儿用基本动作组合成韵律动作前行。
师:终于来到目的地了,瞧,熊熊的篝火都已燃起来了,让我们到大草地上找个位置,等待晚会的开始吧。”
录音机传来有魔力的声音:“哈哈,亲爱的兔子朋友们,兔子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在今天的舞会中,我们将选出跳的最棒的木偶兔子,作为我们的小舞星,并为他戴上最美丽的花环。好!让我们随着音乐尽情地跳起来、动起来、扭起来吧!”
劲舞音乐响起,众幼儿表演创编的木偶兔子的各种舞蹈动作。
有魔力的音乐再次响起,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共舞。
6、晚会结束师:
孩子们,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
音乐郊游教案8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打击乐演奏《啤酒桶波尔卡》,掌握XX|XXX|节奏型,能听出ABA段式。
2、借助图谱及"小与啤酒桶"的故事情节,感知理解乐曲的旋律,掌握相应的节奏型。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图谱一张、PPT、打击乐器(铃鼓、碰铃、沙锤)
活动过程:
一、借助图谱理解"小与啤酒桶"的故事情节
1、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一幅奇怪的.图谱,你们这是什么?(啤酒桶)
2、这幅图里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对照图谱,教师讲故事)
3、我这儿还有一首好听的音乐,也是讲的这个故事,一起听一下音乐(边欣赏音乐,边讲故事)
4、完整欣赏后提问音乐共分为几段?哪两段音乐是一样的?
二、看图谱,在老师的指挥下听音乐做节奏训练
1、故事中小是怎样数啤酒桶的?小是怎样来跳舞的呢?教师引导学打XX|XXX|
2、看图谱拍身体部位并一起做节奏练习
3、随音乐分组练习拍打音乐节奏
三、感受打击乐加入后乐曲的音响效果
1、讲解演奏方式以及乐器的用法,数啤酒瓶的时候用铃鼓,小跳舞的时候用沙锤和碰铃,小听到脚步声集体合奏,分组进行联系
2、集体合奏并讲解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音乐郊游教案9
一、活动内容
音乐游戏:郊游
二、活动目标
(一)初步感受音乐,随音乐节奏做不同的动作。
(二)尝试创编不同小花及动物造型,并能随音乐的变化较准确且有节奏地完成律动。
(三)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重难点
(一)活动重点
感受音乐,能随音乐的变化较准确而有节奏地做不同的动作。
(二)活动难点
创编不同小花及动物的造型,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四、活动准备
(一)音乐
(二)小动物玩偶、号码牌、刮刮乐、宝盒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
2、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我要带大家去郊游,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出发吧!
(二)基本部分
1、创编小花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1)听音乐做动作,感知音乐旋律
师:刚才我们一起去了哪些地方?看见了什么呢?
(2)听音乐做动作,明确小花动作次数
师: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做了几次小花的动作造型?
(3)分享不同的小花动作
①不同造型的小花
师:刚才我做的小花动作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的小花可以是怎样的呢?听口令,看见小花。
②不同位置的小花
师:我的小花是在什么位置呢?我的小花是在胸前的小花,还可以在哪个部位?
(4)再次听音乐做动作
师:让我们听音乐去花园看小花,你们要和我做的不一样,我看看谁的小花最漂亮。
2、创编小熊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师:刚才我们去小花园看了美丽的花,那接着我们又去动物园看了什么动物呢?
师:刚才我的.小熊是怎样的?你还可以做怎样的小熊动作造型?让我们听着音乐来做一做。
3、加入站起来走动
师:刚才我们是坐在小椅子上做动作的,这次我们要走动起来,现在你们有任务了,要仔细听我说哪句话的时候离开了椅子走动的?老师起身走动的时候你们要仔细看,认真听。
(1)幼儿尝试离开椅子
师:刚才我说哪句话开始起身准备走动的呢?
师:我是朝哪个方向走动的?每个小朋友的身边都有一把小椅子,你们看椅子上贴着什么?当我说找到一把小椅子,你们要找到离你最近的一把椅子站好,看看自己是几号。
(2)创编一个小动物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师:动物园里除了有小熊还有什么小动物?
师:现在让我们去动物园看××,你们准备好了吗?
(3)创编多种小动物造型,听音乐做动作
师:动物园里除了有小熊、××之外,还有什么动物?用你们的动作来表示,我来猜。
师:现在让我们听音乐去动物园里看动物。
4、加入游戏,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师:小朋友们去花园看了小花,又在动物园看了这么多小动物,现在我们要在动物园里玩一个有趣的游戏。
游戏规则:当我喊到你的号码,比如:1号请准备,2号请准备,1号2号开始跑,你们要向相反的方向跑,谁先回到自己位置谁就是胜利者。其他小朋友给他们加油。
师:我们听着音乐试试看,这次你们去动物园看到什么动物就来做什么动物的动作,胜利的小朋友有一次打开宝盒的机会。
(三)结束部分
打开宝盒,变换小动物造型,再次听音乐做动作。
师:一定注意看自己的号码牌,胜利的小朋友也是有奖励的。(打开刮刮乐)
六、活动延伸
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户外郊游,寻找更美丽的春天。
音乐郊游教案10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的基础上,能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并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
3、产生热爱音乐、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等。
2、经验准备:谈话活动:了解什么是郊游,初步对郊游的活动产生向往。
活动过程:
一、激发
兴趣,游戏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
二、学唱歌曲,体会情绪
1、教师范唱或放歌曲录音
2、歌唱:《郊游》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引导幼儿说唱歌词。
(2)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3)学唱歌曲,教师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4)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大家唱得真棒,我们想想春天的天空是怎样的?春风吹拂在身上是怎样的感觉?在这样美好的季节我们去郊游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歌唱?重点提示幼儿注意:白云飘飘,春风柔柔……、的唱法,要求声音轻柔、甜美。
4、教师用琴反复教唱,指导幼儿找出歌曲相同部分。
5、随音乐伴奏带演唱歌曲
三、创编表演,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1、刚才我们高兴的唱着歌,来到了这么美丽的地方,此时此刻你们想干什么?(游戏)
2、听音乐即兴表演:划船、钻山洞、拍手、过小桥……等等,教师适时指导
3、分组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旋律相同部分做相同动作。
四、结束部分。
大家玩的很开心,可是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乘火车回家吧!
音乐郊游教案11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欢快的特点,理解音乐的主题。
2、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体验随乐表演的乐趣。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日月潭风景区相关知识。
2、物质准备:音乐CD、背景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以去郊游引入,带领幼儿随音乐律动进场,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二、欣赏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欢快的旋律特点。
2、教师结合动作,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主题。
3、结合图谱欣赏音乐,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
4、分段欣赏音乐。
(1)请幼儿看图谱说说:哪些音乐像是表现小朋友绕树林拐弯,哪些音乐像是表现小朋友擦汗,哪些音乐像是表现快到了景点,小朋友很高兴?
(2)引导幼儿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郊游时绕着树林走、擦汗、快到景点很高兴、摆造型拍照留念等。
三、表现音乐。
1、引导幼儿尝试听音乐完整表演一遍。
2、引导幼儿从空间层次上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最后的造型。
3、用自己设计的造型再次听音乐完整表演。
四、拍照结束,幼儿听音乐去下一个景点郊游。
活动反思:
从今天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上来看,我觉得今天的活动基本能够达成目标,从第一次的倾听音乐,孩子们就能够愉快的听着音乐摆动,到后来用肢体表现时,也能用轻松的动作表现音乐,并且幼儿能够根据旗帜进行分组,能协调好用一种方式来开展游戏,游戏是幼儿也表现的十分愉悦。
在倾听理解音乐的环节上,孩子们能区分出音乐的不同特点,有些孩子说出前面的音乐是过草地,但在爬山时,有孩子提到了树林,这可能与出示的图片有关系,让孩子联想到了树林,老师在选择图片的时候,可能可以再考虑的多一些,排除一些其他因素。
看图谱时,幼儿很容易辨别出草地和爬山的音乐的不同,但是在说出理由的时候,可能老师比较急切一点,还可以多一点空间留给幼儿,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是草地,这是爬山,而老师没等孩子说就自己把“平平的是草地,越来越高的就像是爬山”都说出来了。
创编过草地动作时,孩子们发挥自主性,编的动作较为丰富,并能符合过草地轻快、活泼的旋律,爬山的动作也能根据重重的、一步一步的.节奏和感觉来创编。
整个游戏环节,孩子们在导游阿姨带他们去旅游的这种情景中,玩的还是十分的愉快和投入的,只是在最后的时候,孩子们可能有些兴奋过头,对于音乐的倾听也关注的少了点。
音乐郊游教案12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ABA结构,感知A段音乐的欢快和B段音乐的优美。
2、学习用跳跃、连贯的歌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图谱、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我和朋友去郊游,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1、今天,幼儿园的小朋友要一起去郊游,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郊游吗?郊游就是出去旅游。那现在就请你邀请你的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去郊游吧。
2、(播放歌曲磁带),幼儿自由结伴,听音乐手拉手,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二、理解歌曲内容,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性质。
1、有许多小朋友也手拉手去郊游,我们来听听,小朋友们去郊游看到了什么?(完整听歌曲一遍)
2、小朋友们是怎么去郊游的?他们去郊游看到了些什么呢?(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你们知道什么叫锦绣?(锦绣的意思是很多漂亮的景色在一起)
3、出示图谱,理解歌曲。
⑴我把这首歌曲画了下来,请你们看着图谱再来听我唱一遍歌曲吧。(范唱。)
⑵你们看懂了吗?小朋友是怎么去郊游的?(请幼儿说一说)
⑶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谱,把小朋友们出去郊游的事一起来说一说。
4、刚才你有没有听出来这首歌曲有几段吗?(三段)哪两段是一样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那这首歌你觉得哪里是很快乐的,唱起来应该是跳跃、活泼的,哪里听起来是很优美的、温柔的,唱起来应该是轻柔的、缓慢的?
5、第一段和第三段讲了小朋友去干什么?(郊游)那去郊游的时候心里怎样?(高兴、开心等)那我们唱的时候该怎么唱?用很欢快跳跃的声音唱。
6、那中间第二段是在欣赏美丽的景色,欣赏景色的时候我们要慢慢地走,慢慢地看,那我们唱的时候也要慢慢地,用很优美的声音演唱。
7、带领幼儿一起轻松欢快地演唱,感受与朋友一起郊游的快乐情绪。
三、大家一起去郊游
1、教师带头以邀请游戏的形式,连续邀请幼儿手拉手地边唱边表演。每增添一个幼儿,歌曲就重复唱一遍。
2、请四名幼儿带头。在演唱歌曲前,先找到一个小朋友拉好手,然后一起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唱完一遍后,赶紧再邀请一名幼儿,手拉手边唱边走。不断反复演唱这段歌词,知道所有幼儿均被邀请到。
3、请幼儿两两结伴,共同演唱歌曲。
音乐郊游教案1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分析歌曲ABA的结构,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
2、学习用动作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
3、让幼儿学会看图谱打击乐器,培养幼儿用音乐表现生活的兴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会唱歌曲《郊游》。
2、小乐器:铃鼓、碰铃、响板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情绪。
1、小朋友还记得《郊游》这首歌吗?我们现在一边拍手,一边跟录音机唱。
2、提问:
A、郊游这首歌曲有几段?
B、第几段和第几段的音乐是一样的?(第一段和第三段的音乐是一样的,这首歌曲的结构是ABA的结构。
C、A段的音乐听起来怎么样?高兴的、欢快的。
D、B段音乐听起来这么样?非常优美、速度比较慢。
二、创编动作。我们已经知道了《郊游》这首歌曲的结构是ABA的结构,也知道了A段音乐是高兴的、欢快的,B段音乐是优美的、比较慢的,那么我们现在用动作来表现这种不同的情绪。
三、看图谱,做身体动作。
1、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图,现在我们来看图。郊游的时候,心里非常高兴,脚步也比较快,唱走走、走走走时,每一拍拍两下。唱我们小手拉小手时,一拍拍一下。
2、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B段音乐优美、比较慢,所以我们拍的时候也要慢些,一小节拍以下。
四、看图谱,分声部练习。图上的.小圆点,表示响板的声音;图上的小花花表示全部乐器;一个铃鼓,三个折线,表示拍一下铃鼓,摇三下。
五、看图谱,拿乐器演奏。今天,小朋友都是小演奏家,老师是指挥员,小演奏家一定要听指挥员的命令,现在开始,练习数遍。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是一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二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二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词。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一句句学习歌唱。等唱了两到三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音乐郊游教案14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郊游》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aba的结构特点,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学习用歌表演形式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
2、能根据歌曲内容表演动作,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萌发用音乐表现生活的兴趣。
教学准备
已会唱歌曲、歌曲乐谱、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歌曲aba的结构特点,能用乐器进行歌曲演奏。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操作法;乐器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导幼儿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和情绪。
1、齐唱歌曲,要求唱得整齐、动听。
师:上次老师请小朋友学了《郊游》这首歌,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2、感知歌曲的aba结构。
师:这首歌曲一共有几小段?
总结:这首歌里一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可以叫做aba形式。
3、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第一、三段和第二段的情绪区别。
提问:第一段和第三段的节奏怎么样?感觉怎么样?
师:第二段的节奏和第一、三段有什么不一样?
进行歌唱,复习歌曲。
知道歌曲分三段,理解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
第一、三段表现欢快的情绪,第二段表现优美的景色,比较柔和。通过了解歌曲aba的结构特点,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学习用歌表演形式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
二、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地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师:第二段里,我们看到了青山绿水,可以做些什么优美的动作呢?
3、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引导幼儿组合成歌表演,并带领幼儿进行集体表演。
用拉手晃动的动作表现走路的情景。
自编一些优美、柔和的动作。
随老师一起进行歌表演。通过对歌曲的理解,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并进行集体歌表演。
三、引导幼儿用乐器进行歌曲伴奏。
1、出示乐器。
2、提问:什么乐器适合演奏欢快郊游的部分?
师:什么乐器适合演奏音乐优美的部分?
3、出示乐谱。
4、进行分组看乐谱练习演奏。
5、引导幼儿看指挥演奏。
要求双响筒或圆舞板要演奏得轻快,碰铃、铃鼓拍摇要连贯。
用双响筒或圆舞板表示走步节奏。
用碰铃、铃鼓拍摇表示音乐的优美。
了解不同乐器的分奏情况。
练习后,看指挥随音乐演奏。通过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萌发用音乐表现生活的兴趣,通过分乐器的歌曲演奏,使幼儿学会乐器的使用,能对打击乐活动更感兴趣。
音乐郊游教案15
教育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和B段音乐的优美。
2、激发幼儿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掌握X X XX X这一节奏,并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展现。
3、学习正确使用乐器节奏,在音乐和游戏的情景中,感受到郊游的轻松愉快。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节奏展示板、水果贴画、乐器(双响筒、响板、沙棰)。
2、经验准备:谈话活动(了解春天的变化)。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播放音乐《郊游》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并表现郊游的情境。
1、谈话活动:教师与幼儿谈论春天郊游引出歌曲《郊游》。
教师:小朋友门大家好!今天是星期一小朋友们都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高高兴兴的来幼儿园,一个一个看起来真精神。刚才老师看到院子里的小树、小草也都穿上了嫩绿的新衣,看起来也很精神,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想问小朋友?有哪个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2、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小树、小草也都换上了嫩绿的新装,小朋友门可以在野外放风筝郊游,提到郊游老师今天给小朋友门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这首歌曲啊是和郊游有关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二、欣赏歌曲《郊游》让幼儿体验歌曲欢快情绪,感知歌曲节奏。
1、歌曲我们听完了,小朋友们觉得好听吗?歌曲很好听老师这里呀!可就有问题了,刚才有没有发现歌曲中有哪写部分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就带着老师的问题再来听一遍歌曲。
2、小朋友们发现歌曲一开始比较欢快中间部分比较优美最后一部分又变的欢快了对不对?小朋友们真聪明!
三、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1、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这么动听的歌曲如果我们给它加上动作是不是就更优美了?现在我们就跟着音乐来给歌曲加上优美的动作,前奏我们可以拍手,歌曲唱到走走走的`时候我们可以双手掐腰左右脚原地踏步,象这样(老师演示)当唱到小手拉小手的时候我们可以双手拍腿(同样老师演示),当唱到中间比较优美的地方是我们想象一下白云在蓝天下漂啊漂啊多么美啊(老师演示手在上放左右轻轻的摆动)。
2、现在我们跟着音乐加上我们刚学的动作来表演一下。
四、出示节奏展示板,认识节奏并让幼儿正确的打节奏。
1、刚才小朋友们表演的真棒,来!我们一起来鼓励鼓励自己(嘿嘿我真棒!)。接下来呢!我们再来用乐器给歌曲伴奏,在伴奏之前呢!小朋友先来看老师这里,(出示节奏展示板)有没有哪个小朋友知道这是什么啊?这是节奏象(认识小节线)这样的符号X我们读“哒”XX象这样两个挨着下面画横线的我们读“哒哒”要连起来读,象这样X—的我们要把“哒”拉长,下面来跟老师一起一边拍手一边练习一遍。
2、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打的前面两小节节奏是一样的然而后面的就不一样了为了区分开来我们就用红红的小苹果来表示,后面的就用黄黄的梨来表示,(重复的地方让幼儿粘贴)接下来的这几小节和前面的都不一样我们就用绿绿的小西瓜表示。
五、认识乐器并让幼儿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认识乐器,并教幼儿使用乐器。
2、刚才我们贴苹果的地方我们用双响筒伴奏,贴梨的地方用响板来伴奏,贴西瓜的地方用沙棰来伴奏。并分别用乐器来打节奏。
六、游戏:《小小音乐会》
教师扮演指挥家,幼儿扮演小演奏家一起给歌曲伴奏。
活动结束:
跟随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去郊游离活动室。
音乐郊游教案16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2、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
3、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乐曲图谱、铃鼓、双响筒、圆舞板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
1、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的动作节奏。
师:“刚才这歌曲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结构的歌曲吗?什么是ABA?(前面和后面的乐曲是一样的结构)现在我们请个小朋友说说A段做了什么动作?怎么做的?
师哼唱,请一个幼儿示范。
二、引导幼儿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1、观看A段图谱:我们先看A段,上面有什么?(脚印、手)表示什么?(可以踏脚和拍手)你怎么用这些动作表现节奏?(请一幼儿示范)全体幼儿学习A段的节奏型。
2、分析B段节奏型:这是什么符号?(出示波浪线)可以怎么表现?(摇或晃的动作)请一幼儿示范。
3、引导幼儿发现结束句不同的地方。
师:后面的A段和前面的A段是一样的,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请小朋友来示范一下可以怎么做?(全班幼儿练习一次)
4、视情况而定:哼唱,幼儿做动作一次或跟着音乐做动作一次。
三、启发幼儿探索乐曲的'配器方案
1、启发幼儿说说乐器特点。
师:“瞧,我请来了三种乐器(出示铃鼓、双响筒、圆舞板),你们说说,它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铃鼓:可以拍、摇、晃。比较抒情;双响筒:高低音,像脚步;圆舞板:声音短促)
2、为乐曲配器。
师:“你们觉得A段适合用什么乐器呢?A段适合用双响筒;(贴上双响筒的图标)B段的比较抒情,适合用什么乐器?(铃鼓)最后的部分我们要让歌曲更热闹些,可以怎么做?(用上全部的乐器)
四、幼儿尝试用乐器演奏
1、师哼唱,让幼儿学习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
师:“请小朋友轻轻地请出小乐器,我们试试用乐器演奏一遍吧。请认真看图谱,注意什么时候要轮到哪种乐器演奏。”
2、指出演奏的不足,连贯地演奏一遍。
3、跟着音乐,看图谱完整地演奏1—2遍。
师:“我觉得小朋友可以听音乐来演奏了,我们来试试吧。”
4、幼儿看指挥演奏1—2遍、
师:“小朋友真棒,现在我有个更难的,请小朋友不看图谱,眼睛看着老师的指挥,把乐曲演奏一遍,可以吗?”
五、结束活动
师:“请小朋友带好自己的小乐器,不发出声音,到教室轻轻地放好小乐器吧。”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是一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二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二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词。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一句句学习歌唱。等唱了两到三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音乐郊游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郊游教案06-21
中班音乐教案:《郊游》11-29
中班音乐教案:郊游01-07
中班郊游音乐教案01-17
大班音乐郊游教案05-28
中班音乐《郊游》教案06-13
中班音乐教案《郊游》08-30
中班音乐《郊游》教案01-25
幼儿音乐郊游教案02-01
大班音乐教案:郊游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