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学习“例文”《摘茄子》,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懂得怎样记一次劳动。
2阅读“习作要点讨论”,明确本次训练的重点是把劳动的经过写具体。
3能仿照“例文”写一记一次劳动的习作,做到把劳动的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劳动经过写具体。
二。教学重点:
把劳动的过程写具体。
三。教学难点:
写亲身经历,并写具体、充实。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其中书面习作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参加一次劳动。
(一)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揭题、导入。
出示例文,这是一位农村同学写的记述摘茄子劳动过程的。
2.自读例文,你知道些什么?想想小作者是怎样写的?
:写劳动要交代劳动的时间、地点、人物。
3.再读例文,讨论:小作者是怎样把摘茄子的经过写具体的?每一节都写了什么?
:按照顺序把摘茄子的`经过分成四步来写:茄子的长势——爷爷教“我”摘茄子——“我”学着摘茄子——摘完茄子,每一步都写得较为细致,这样就把摘茄子的经过写具体了。
4.教授方法:要把劳动的经过写具体,要抓住劳动过程的几个要点,按照顺序一步一步进行叙述,同时要注意把人物的动作、语言写具体。
5。模仿例文,运用写法。
(1)你参加过哪些劳动?可以是农活、家务活、自我服务劳动、在校的集体劳动等。
(2)口述劳动的经过,要求把劳动的经过分成几个要点进行叙述。
(3)同桌互说交流。
(4)指名口述,集体评议。
(5)指导写稿,誊写。
板书设计:
习作7摘茄子
茄子的长势——爷爷教“我”摘茄子——“我”学着摘茄子——摘完茄子
把摘茄子的经过写具体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4个生字
能力目标: 了解儿歌的内容,学习儿歌中对话的方式,明确是谁对谁说话,能照样子和山爷爷对话。
情感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意识到用双手和智慧才能创造美丽世界,收集资料,阅读同类儿歌,加深理解。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中对话的方式,明确是谁对谁说话,能照样子和山爷爷对话。
教学难点: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中对话的方式,明确是谁对谁说话,能照样子和山爷爷对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孩子们,你们好!你们喜欢山爷爷吗?瞧,山爷爷正向我们走来了,用我们的掌声欢迎山爷爷,好吗?谢谢孩子们,看,文文也来了,正和山爷爷说话呢?你们想知道他们说什么吗?我们一起去学习儿歌《山爷爷和孩子的对话》这首儿歌后,同学们就知道了。和老师一起写写题目,好吗?
① 齐读课题,
②读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3.师导:你们真棒!学会了从课题中去发现内容,提出问题。现在,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美美地读读这篇儿歌。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提出学习目标:第一遍,借助拼音朗读儿歌,要求读准音,学生在自学时,教师辅导学习较困难的学生。读后用铅笔在文中圈出儿歌后的四个生字(真、才、比、双),拼读生字,抽生读(选择生字读两遍再组词)。
2.拼音汉字对照读,把儿歌读正确、流利。小组练习朗读课文,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3.抽生朗读,评价读书情况。
三、探究感悟,体验发现
㈠、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边读边想,你能找出哪个句子是孩子说的,哪个句子是山爷爷说的吗?
2.你想怎样读这一部分,(大声朗读、找同学读、分角色读……)你能按着你的想法读一读、试一试,再起来读给同学们听听,好吗?
3.同学们读得真精彩,不过老师还想考考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一段主要赞美山爷爷的什么吗?(生:“高”,教师适时板书“高”同时课件出示高山图画即课文插图)
3.山到底有多高呢?你能通过你搜集的资料来举例说说山的高吗?(学生把自己搜集到“高”山的资料向大家汇报。)想了解老师给你们搜集到的高山图片吗?(出示课件:高山图片,教师配上简单的介绍。)
4.面对孩子们对山爷爷“高”的赞美,山爷爷说了什么?哪位孩子来读读山爷爷说的话。你们喜欢登山吗?那就和老师一起去登山,好吗?【活动】:登山
【课中休息】:欣赏一段美妙的音乐读对山爷爷的赞美。(课件出示):
㈡、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儿歌的第二部分,相信聪明的同学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
1请孩子们自由的、美美的朗读儿歌。边读边想,好吗?
2.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好吗?谁愿意第一个来?
(学生可以自己朗读儿歌或和同桌一起分角色朗读,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是你的感受,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3.我们的家乡黑龙江也有许多美丽的大山,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黑龙江的山景图),师介绍图片引入:孩子们看得很认真,老师从小朋友们的'表情中发现,都不停的赞叹山爷爷的什么?(美)教师板书:“美”。你能说说从哪儿看出了山爷爷的美?
4.你有和山爷爷的合影照片吗?展示给同学们看看。教师适机提问:你为什么要在那里拍?
5.谢谢小朋友们,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一起去读读对山爷爷的赞美。(课件出示):
山爷爷,你真高,白云才到你的腰。山爷爷,你真美,绿树、红花把你环绕。
山爷爷,你真……
你还想对山爷爷说什么?请小朋友们模仿赞美山爷爷的句子,想一想,相信自己,你能行!(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说出自己对山爷爷的赞美。)
6.面对同学们的赞美,山爷爷又高兴又难过,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课件出示“我真可怜”)
孩子们,看了这几张图片,你想说什么呢?我们该怎么帮助他们呢?看,帮助山爷爷的人们来了。(课件播放“帮帮我”)
看了这几张图片,你想对帮助山爷爷的人们说什么呢?你参加过植树吗?你打算怎样去帮助山爷爷。是啊,在人们的帮助下,山爷爷又慢慢变美了?(课件播放“我变美了”)
正如山爷爷告诉我们的那句话“你的双手和智慧,能把最美的世界创造”。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学生读后,师提问)这是山爷爷对孩子们提出的希望,我们将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创造最美的世界”为我们身边的环境做些什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相互说说,好吗?(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你能说说你自己的想法吗?感谢孩子们,希望你们能向自己说的那样,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把最美的世界创造。(课件出示:提供“改造荒山”“退耕还林”的图片,老师介绍资料即环境的变化。)
四、趣味作业,课外延伸
1、“我会读”。搜集自己喜欢的儿歌,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一读、背一背。
2.“我会画”。画画我眼中的世界,在班级开展“我眼中的世界”画展。
语文教案 篇3
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1、能说出文中描绘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秋天。
2、能体会作者练字的精妙之处。
3、通过对精妙语句的剖析,欣赏本文的语言艺术。
4、反复朗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去,品位诗独有的艺术魅力,进行审美的再创造。
5、通过创作诗歌来体会秋天特有的.魅力,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1、导入:可由前两课自然导入,也可由古代名家诗句导入。
2、默读课文
3、读一读,写一写,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秋天》。
4、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自然、有感情地朗读。
5、逐节研讨。
研讨目的:理解每一节诗的意思。
研讨方式:四人一组合作探究,提出疑问,共同解疑。每节由两组代表报告探究结果,不能解决的疑问可请全班同学研究,或请老师解答。教师点播引导的方向,可依语言分析揣摩的一般步骤要求。
6、齐声朗读,尽量达到背诵。
7、再创造实践:
写一首短诗,题目为《我眼中的秋天》。全班交流,体会诗歌独有的艺术魅力。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
2、板书课题:谈礼貌
齐读。
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什么地方要讲礼貌?礼貌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检查:
(1)读新词语:
礼貌
矛盾
咳嗽
思想
情操
粗暴
纠纷
安慰
文化
修养
(2)朗读下列古训或俗话: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当众读一读,师生评点,随机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导读通句子,读好人物对话。
三、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然后提出来。
(放到下节课讨论)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边写边讲述注意点:
貌、嫌、咳、嗽、鬼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中练习。
2、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和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情趣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初读了课文。我有一个疑问,想请同学们来解决这个问题。课文讲了好几个有关讲礼貌的故事,可教师想不通:为什么课题不用《礼貌的故事》,而要用《谈礼貌》作为课题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再讨论讨论。学生交流,适时点拨。
学生思考问题
二、精读感悟,迁移运用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道理?
2、自读,交流。(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
板书: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齐读。
3、、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4、谁能用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分别说说“失色于人”、“不失色于人”、“失口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5、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
(二)精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课文用三个小故事来进一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请同学们先把写故事的语句用括号圈出来,再自由选择一个故事读一读,要注意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读好。谁能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就说明他已经读懂了。
练读,交流读,评点
板书:故事说理
2、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一个故事后面的一句话。
出示: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联系故事内容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讨论、交流、评点)
完成如下板书:神态、动作、语言
3、如果我们把这三段话交换一下位置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想说的?
出示第二自然段中写故事的语言及第三自然段中说理的句子。
再读第二、三个故事后面的话,再结合故事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讨论、交流、适时评点)
板书:贴切
小结:可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事例,再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才能使人信服。
4、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读一读,学生讨论、交流。
三、交流收获,自悟自得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取得了哪些收获?
齐读第五自然段。
交流。
四、练习设计
完成练习册。
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复习
说说这篇课文的表达方法。
板书:事例动作说理神态语言贴切
三、完成课后练习
1、指名读题。
2、明确要求:根据刚才我们学到的方法,怎样才能把事例说好?
(1)先定内容,内容要与讲礼貌有关。
(2)说的时候要紧紧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说好处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要紧密结合事例的内容来谈。)
3、练习说话。(准备、交流、评点)
4、齐读第五自然段。(交流)
四、练习设计:
课后习题4
板书设计:
24、谈礼貌
神态
故事
动作
语言
说理
贴切
课后笔记:
语文教案 篇5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的
1.解释并翻译文中的关键词句,疏通文意,背诵全文,积累文言基本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梳理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层次,分析孟子运用的论辩手法,感受其中蕴涵的思想魅力。
3.探究孟子雄辩特色背后的人格因素、社会理想中的精神底蕴,了解其“大丈夫”人格的追求,提升精神境界。
4.合作探究孟子及其学说受到冷落的历史原因,拓宽阅读视野,培养探究意识,获得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 “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说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了解孟子
二、在诵读的过程中检查课前预习,
第一 读通 能读准字音、解释文中的字词句。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字词句方面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1找一学生读难读的字词 2.解释加点词语3翻译句子
第二 读懂 这篇文章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换一种方式来读,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一个扮演梁惠王,另一个扮演孟子。
注意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读出感情(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和断句)
三、深入理解,说说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位君王。
明确:梁惠王穷兵黩武,高高在上,急功近利,他并不关心民生疾苦,却自以为用心治国,感觉良好,很有些自负、傲慢和糊涂。他与孟子的谈话,与其说是寻找解除困惑的答案,不如说是宣泄不满和牢骚。
四、面对这样一位君王,孟子是怎样一步步去说服他的?
明确:第一步:讲故事,巧妙设喻,欲擒故纵,让对方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主张。第二步:绘蓝图,排比铺陈,宣扬仁政,描绘一幅百姓殷富安定的图景。第三步:作回答,现实场景,击中要害,犀利的词句和浩然正气让对方无从躲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两幅王道图景、最后批评梁惠王的“罪岁”。
五、布置作业。
本文是对话体,由孟子与梁惠王的问答组成。在下列空白位置上为梁惠王各设计一句话,表现梁惠王论辩时的心理活动,并说明理由。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学生合作,讨论完成上节课作业。
明确:1.可以添加“寡人愿闻其详”之类的话。理由: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使梁惠王意识到五十步与百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他也许不会就此承认自己治国的“尽心”与邻国之君一样,他还希望对方作出具体的解释。
2.可以添加“何也”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用各种符合仁政的做法的诱人的结果(“养生丧死无憾”)引出他的“王道”主张,但到底什么是“王道”还不是很清楚,对方还需要从正面加以阐发。
3.可以添加“先生所言有理,然百姓之多寡究竟是何原因”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的“王道”乐土“、仁政”美景,固然有感染力,能打动梁惠王,也暗含着对梁惠王开头的困惑的解答,但对梁惠王这样感觉良好而又颟顸昏庸的君王,还必须旗帜鲜明地给出具体解答,促其醒悟。
通过这些合理添加的话,我们能体会出梁惠王当时从迷惑不解到若有所悟,从不满沮丧到受到触动不得不考虑的复杂心态,也感受到孟子论辩的强烈效果。
二、孟子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论辩效果?
明确:1.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把握情势,巧设陷阱,诱使对方入彀。
2.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形象化,产生了神奇的论辩效果。
3.语言上多用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锋芒毕露,犀利明快。
4.具有特立独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
三、你估计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投影《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中的有关资料,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孟子当时的处境和遭遇。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四、诵读领悟。
齐读文中“不违农时……未之有也”这一部分内容。
五、这幅社会图景让你有什么感觉?它有什么特点?表现出孟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给人一种富足、快乐、安详、美好的感觉。统治者役民以时,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加之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
2.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天下为己任。”同情人民的苦难。救民于水火的抱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百折不挠。坚定执著。勇于担当、经世济民的情操。“大丈夫”的人格和精神……
六、齐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七十岁的时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了。”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段解
·第一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四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五~七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简要分析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
研讨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
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地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
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语文教案 篇6
预习提示:
课前搜集有关金字塔的资料。通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语。尝试解答课后题。读课文,批注感受、体会。积累文中优美词句段。讨论课文习作特点。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你们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胜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埃及的金字塔)
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怎样建造起来的?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写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查自读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学生朗读。
(2)指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轻声朗读,重点领会。
埋葬:掩埋尸体。轮廓:物体的外缘线条。
精巧:精细巧妙。 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摩天大厦:指高耸入云的大楼。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当场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
(1)金字塔在哪里?
(2)金字塔的外观有什么特点?
(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4)为什么叫“金字塔”?
(5)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根据上面的问题,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处的地理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的特点。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绍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点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果。
3、根据段意,指名试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结。
四、指导书写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导学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临写。
4、师生评价。
5、强化练习。
五、布置作业(课堂检测)
1、抄写词语。(课后习题3)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举世闻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埃及的金字塔是举世闻名的.?
(从结构、建造等方面简单地加以叙述)
二、讲读第一段
1、轻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回答:
(1)“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哪里?
(2)“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外观如何?
2、看图,品味文字。
(引导学生从“金黄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锥形”是金字塔的外观,“巍然屹立,傲对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气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3、朗读课文第一段。
三、讲读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
(1)金字塔的外形具有什么独特之处?
(2)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作者具体写出了这一工程的哪些特点?
2、指名回答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
(1)金字塔为什么叫“金字塔”?
(2)第2自然段写金字塔的外观是否和前面的“角锥形”一致?
(3)朗读第2自然段的第4、5两句话。
3、轻声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胡夫金字塔具有哪些特点?
(1)胡夫金字塔外观上具有哪些特点?(高大、重)
(2)胡夫金字塔在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平整、紧密)
4、理解重点句子,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金字塔的外观宏伟与精巧?
(1) 投影映示句子: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2)指名读这两句话。
第①句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数字)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第②句也是如此,究竟是怎样的平整与紧密呢?我们看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的。
(3)投影映示:
按课文内容填空: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
B、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
(4)边读边想,补充后的句子与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5、小结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胡夫金字塔外形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出用上述说明方法的句子。
指名读有关句子。
6、指导朗读第二段。
四、讲读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讨论回答这一段中的两个设问句。
(1)投影映示,指读两个设问句。
①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②开始砌金字塔了,当时没有起重机,怎样把这么多巨大的石块垒起来呢?
(2)轻声读课文,回答上述两个问句。
(3)朗读课文第4、5自然段。
3、小结。
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
五、练写片断(课堂检测)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手法,写一个片断,介绍校内的雪松,要写出雪松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讲读第四段
1、默读课文,思考: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最后一段内容与前文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
①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②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
3、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课外书。
三、课堂检测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写下来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散文风格,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形散神不散”的
特点,提高分析文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及质疑思考,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文本的人文价值和作者的大爱情怀。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通过合作探究及质疑思考,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
教学难点:
体悟文本的人文价值和作者的大爱情怀。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班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能不能分别用两句话形容一下自己的家乡和你现在所在城市天津?
(学生发言)
二、解决重点
1、自主阅读
要求:结合学案中关于作者的介绍和生字词阅读课文,同时思考问题“文章的结构是‘总-分’式还是‘总-分-总’式”?
2、同学发言。(设计说明: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文章内容充分理解的过程。)
3、让同学用四字格词语概括北平动人的因素。
(自然风光 城市景象 寻常百姓 文化气息 建筑格局 生活方式 常人心态等)
4、文本赏析
请同学畅谈本文最打动自己的是哪一段,读出来并谈原因。
三、突破难点
1、质疑思考:对于文本,有没有你不理解或者不认同,或者觉得不能体现北平特色的地方,为什么?
(预设:第4段在结构上的问题,第9段和17段的内容等) 2、同学发言。
3、教师结合林语堂的经历和写作风格,分析文本。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进行赏析。
2、如果你认为文章结构完整,结尾充分请说明理由?如果认为文章还需要一个结尾,请续写一个结尾?
六、板书设计
一是自然风光动人。(有很多游览的去处)
二是城市景象动人。(珠玉之城、消闲购物的天堂)
三是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
四是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动人。
五是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包括新旧共融的文化气息)动人。
七、反思
作为高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对散文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所以,教学的重难点设在了理解文本基础上的质疑思考上,放在了挖掘文本价值、理解作者情怀上。希望通过文本的阅读,激发学生深入挖掘文章内涵的兴趣,激发学生品读散文的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品味和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品味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觉。
教学重点: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难点:积累散文阅读的方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文章形与神的关系
提问:文章看似“散”,它是怎样整合起来的呢?
文章写得很散,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北平的古老、多杂、包容;二是北平是一个理想的居住城市。但是这两个方面都体现了北平的“性格”──老成、豪爽、包容、守旧融新,尽管撒得开,但在精神上聚得拢,这正好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二、品味语言(教师点拨,归类)
1、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一种浓厚的诗意。
赏析:
(1) “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
—— 虽是散文语句,内在情感丰富,词句很工稳,像诗的语句一样有韵味。
(2) “那里的街道排列恰当,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
——更富有诗意,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一句,表达了一种优雅的审美情怀,令人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2、抒情的语句,表达优雅的审美情怀。
(1)“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毛巾的堂倌,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
——这段文字着眼于饮食内容,落笔于饭馆的历史、招牌、堂倌等细节。由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饭馆里的氛围很是浓郁,堂倌的形象、声音、动作等生动有趣,仿佛呼之欲出,北平饭馆那种特有的让人亲切、热情的感觉跃然纸上,作者对它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2)“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落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那里的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柿。”
——这段话不仅写出了居民院落的细节,又院落写到院内的陈设,院内栽培树木;又由树木写到院里种植的果木蔬菜。不仅写出了居民院落的清静明亮,而且表现了他的丰富闲适,突出北平宜居的种种好处。总之,处处流露出对北平的喜爱欣赏。
(3)“桃就是桃,柿就是柿。”
——不具体写是怎么新鲜的,两个“就是”,让读者去尽想这种水果的形、色、味,作者的喜爱与自豪的感情也自然地流露出来,也感染了读者!
3、细致入微的描写,自然地流露情感。
阅读文章第三段,请说说这一段的语言特点
(1) “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谁去理那回事?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谁去理那回事?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谁来理你?”
——有几个短句,有长句;还有一些对称句(开篇几句即是);有排比句,连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气势;有设问句,加重表达的.语气,提示读者的注意。
(2)“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谁来理你?”
—— 结构一致,节奏鲜明,琅琅上口。“尽”和“任”两个词,尽显随意、惬意、满意,最后一个反问句,更是透着无比的欢愉之情!
4、多种变化的句式,文章摇曳多姿。
总结: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一种浓厚的诗意。
板书: 细致入微的描写,自然地流露情感
多种变化的句式,文章摇曳多姿
三、拓展探究
1、为什么在当时千万人眼中在也寻常不过的北平城市和百姓生活,在本文中就变得如此的美丽动人呢?(学生讨论作答,教师总结)
明确:当时当地的社会确有美丽动人之所在;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最平常的物、最平常的事都是审美的心境、心灵的镜像。
本文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描写了身居北平所见景象,还在于写出了一种情怀、情调、情韵。作者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故土与西方文化新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具有多方面的优雅情怀,表现在文章中即有对本国历史的崇敬、对故都文化的热爱、对故都包容新旧事物的喜悦、对故都平民百姓的亲和。可见他既不是一个全然保守的仕人,又不是一个全然革新的新人,而是一个保持中和的、包容的态度倾向的文化人。不过从他细数故都风物时那么沉醉的情态看,他的故国故都故土的情感更加凝重、深沉。
最可称道的是作者的平民意识、平民倾向。他的眼里不只有高耸的北京饭店、皇家宫殿花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馆、大学专校等,还有平民院落、城外村庄麦田;也不只有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还有着木屐的东北老妪、踢毽子的老人、裸体的儿童。文章行将结束时写道:“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贤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作者虽是文化人,可是心底对劳苦大众非常尊重、非常亲近。
2、与《故都的秋》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散文抒情的独特性,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完美结合。
明确:从选材、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进行对比进而明确本文“形”与“神”的完美结合的方法。
板书设计
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一种浓厚的诗意
抒情的语句——表达优雅的情怀
细致入微的描写——自然地流露情感
多种变化的句式——文章摇曳多姿
语文教案 篇8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本不是教本,而是读本。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让学生置身于多重对话关系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意义。从而达成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目标。
三维目标
认知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九个生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年轻护士用母爱唤醒小女孩儿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母爱可以拯救一切,它是任何力量都无法相比的,感受护士高尚的精神品质。
重点难点:
理解小女孩儿苏醒过来的原因;
理解“母爱可以拯救一切”这句名言的含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悬疑导人,情迷离,急于求知。
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词,同学们来看一下(板书母爱),请大家齐读。都说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相信同学们也深有感触,谁想说一说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爱你的?是啊,母爱的方式有多种,只要它存在,不管有多深,总会显现。母爱可以改变一切,甚至可以拯救孩子的生命,让奇迹发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八》去感受一下母爱的力量。(板书)
二。 自读自悟,情燃烧,构建认知。
1。我会学: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主要读准字音,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2。我能认:检查识字情况。
3。我来说:课文讲了()用()唤醒小女孩儿的故事。
4。我会读:
5。师生品读:课件出示三句话,逐句分析读法:
①女孩儿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引读:女孩儿多么想有妈妈陪伴她,帮助她逃离死神的魔掌,所以……
②女孩儿能不能活下来,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渴望。
引读: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经用尽了,女孩儿现在需要的是自救,所以……(设疑:从这两句中,你能否知道女孩儿对谁充满生的渴望?是啊,女孩儿命悬一线,这一线生机就在妈妈身上,不禁让我们的希望之火熊熊燃烧起来——只要女孩儿的妈妈来了——她的妈妈会来吗?)
③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引言:花一样的生命呀,怎忍心看她在春天就凋零?什么力量才能挽救她呢?)请同学们走近那位可敬的护士,用笔画出描写她的语言行为的句子,去感受一种神奇的力量。
学生速读6——10自然段,勾画相关语句。
三。 拓展延伸,情深化,发展认知。
学习自选课文《第三个遇难者的电话》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文中语言描写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四。 读写结合,情升华,提升感知。
小练笔:
运用语言描写,写一段我和妈妈的小故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小学语文教案常用 小学教案语文教案08-20
语文树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