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联系生活情景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三位数加三位数单独进位加法笔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电视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复习题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孩子们,我知道你们都比较喜欢《熊出没》,今天熊大、熊二、光头强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光头强今天运气不好,砍树被熊大、熊二发现了了,今天你们就来代替熊大、熊二想办法让光头强不砍树,好吗?
1、教师出示第一关。
要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
教师:算式怎么列?(220+26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位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教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它的结果吗?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2)集体汇报,交流方法。
(学生说,老师板书)
教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用多种口算方法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而且还请了竖式来帮忙,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的题目。
(3)教师演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2、教师出示第二关: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买220支钢笔和260支铅笔共要480元,要求丰收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怎样列式?
(433+418)
(1)估算。
请大家估一估,丰收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
教师:大家估算得很好,我们只要把两个加数或者其中一个加数看作和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来估算,估算的结果都会很接近准确数。
(2)学生尝试计算。
教师:你能算出433+418得多少吗?想办法试一试。算完的同学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
(3)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演示完后,请同学上台用竖式计算。随后再次利用多媒体演示竖式计算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在利用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4)议一议:你觉得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重点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算十位时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
3、教师出示第三关:
本关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汇报。
4、多媒体出示第四关,学生独立完成,请一个学生上台板演。
三、小结
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三位数的加法,还有什么问题,请大家在课余时间相互讨论,互相学习。
四、巩固新知
完成练习八1—4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2
【教材简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这节课是从图形到角的活动中学习新知,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初步体会“角在图形上”。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为学习更深的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具备有关角的生活经验,而他们脑中的角既有数学上的角,也有生活中的角,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操作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正确辨别数学中的角与生活中的角,同时在实践操作中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学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2.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动手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难点】
感受角有大小,初步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
小棒、硬纸条、图钉、长方形纸、吸管、毛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活引入
我们的校园美吗?听着音乐,感受着鸟语花香,让我们稍稍地静静心。这里熟悉吗?我们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温馨的教室。今天我们的研究就从大家熟悉的物品开始。
观察这些物体虽然形状不同,但上面都藏着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的图形朋友,你看出了吗?
二、观察探究,新知建构
1.观察,初步感知
(1)三角尺上的角在哪儿?指给你的同桌看看,我找了其中的`一个角,看看我指的和大家想的一样吗?你还能在上面找到角,你能像老师刚才一样指给同桌看看吗?我们来看看电脑上的演示。
(2)纸工袋上的角,谁上来指给大家看看?
(3)挂钟上的角谁来说一说、指一指?(根据学生的介绍,闪烁课件)
2.抽象,建立表象
(1)刚才演示的这几个角都藏在物体上,如果我们拿掉这些物体留下的角,会是什么样的?闭起眼睛,想到了吗?一二三,看!和你想的一样吗?
(2)这些图形都是角。角,我们用这样的小标记标出。
(3)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这三个角,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数学上把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板书:两条边)
(5)谁上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和边?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呢?一起说一说。
3.再认,建构认知
我们通过找一找、比一比,认识了角,现在你脑中的角是什么样的?(根据学生的回忆,教师画角)完整板书。
4.练习判断,巩固认知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全体核对,错的起立。
(2)通过做这道题,在判断角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5.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带着大家的提醒,现在如果我们要利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角,你会吗?把你带的材料倒出来尝试着做一个角吧!(放音乐)
(2)同学们成功了吗?把你做的角高高地举起来给别的同学欣赏一下。
(3)老师也做了这样一个角,你看,还能变大变小。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上的角也像这样可变大变小?(随学生的举例展示物体)
(4)下面咱们比比赛,比较我们角的大小(老师指导比较方法),对于角的大小比较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三、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看来同学们不仅认识了角,对于角的大小还有了很多珍贵的感受。
对于角,我们来些挑战如何?一张长方形纸,看上面有几个角,如果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猜想一下,自己实践,看看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角除了在我们这些学具上存在,生活中它们更是无处不在,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你看!(播放视频)……今天这节课对于角你都有了哪些认识与收获?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3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7的乘除法。
2. 能用7的乘除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推算能力、归纳编辑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7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背诵2、4、5、8的乘法口诀。
一、引入新课
1.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乘法口诀呢?(学生举例)今天我们将继续来学习,出示课题:7的乘除法。
2.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秋天到了,郊外的'景色真美,小白兔要到河的对岸采蘑菇,河上有座数字桥,小白兔从0开始跳,一次跳了几格?(7格)(多媒体出示7,1个7,17=7)那么谁来猜一猜小白兔一次跳7格,跳2次一共跳了几格呢?跳4次,跳5次,跳8次又分别跳了几格呢?(生汇报)那么,小白兔跳2次,跳4次,跳5次,跳8次分别跳了几个7呢?乘法算式怎样表示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汇报。
小白兔跳了2次,一共跳了14格,27=14 (二七十四)
小白兔跳了4次,一共跳了28格,47=28 (四七二十八)
小白兔跳了5次,一共跳了35格,57=35 (五七三十五)
小白兔跳了8次,一共跳了56格,87=56 (七八五十六)
(学生边汇报,多媒体边出示算式和口诀)
二、新授
1. 新课探究
(1)小组自主学习
这些口诀是我们以前学的本领,那么如果小白兔跳了3次,6次,7次,9次,一共跳了几格呢?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又是怎样想的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汇报。
(2)汇报探究过程
小组汇报各种思考的方法,学生边汇报,多媒体边出示相应的乘法算式或口诀。
3×7=21 (三七二十一)
6×7=42 (六七四十二)
7×7=49 (七七四十九)
9×7=63 (七九六十三)
(3)编撰口诀
小白兔从0点开始跳,也就是从0个7开始跳,1个7,2个7,3个7,每跳一次多一个7,跳了10次,小白兔跳过了河。那么,根据这些算式,你能编出相应的口诀吗?
2. 熟记口诀
(1)出示完整的口诀
(2)读一读口诀
(3)学生自己记一记口诀
(4)小组学习
把口诀补完整
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七八()七九()
(5)汇报小组熟记口诀情况
开火车背诵口诀
(6)把黑板上缺的口诀补完整,并说说理由。
一七()三七()六七()七七()七八()七九()
还有三句口诀漏了,你能补上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 运用口诀
(1)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出示口诀及算式,根据乘法算式,我们编出了乘法口诀,那么一七得七还可以计算哪一道乘法算式呢?(7×1=7)二七十四呢?(7×2=14)下面这些乘法口诀还能计算哪一道乘法算式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完成右边交换题。
(2)小结: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计算乘法时用乘法口诀,这样又快又正确。
(3)引出除法
可是,小蜜蜂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它碰到了一些难题,你能帮它来解决吗?(计算并说出口诀)
35÷5=42÷6=28÷7=
(4)小结:做除法计算时,我们可以想乘法口诀。
三、综合练习
1. 用口诀求商或求积
(1)拼图练习P41/5 算对了,就能拼出美丽的图案。
(2)在图中找出哪些算式是用同一句口诀计算的,找对了,会让你有一个惊喜。
3×77×36×721÷74×728÷428÷721÷3
小结: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发现用同一句口诀可以解答四道算式。
2. 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乘法口诀的用处很多,请小朋友仔细看。
(1)P42/2 这里有一幅图,根据这幅图,小胖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汇报算式、想的口诀及答句)
(2)一星期有几天?这是一张向日葵的生长过程图,看了向日葵的生长过程,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呢?(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7的乘法口诀,它能帮助我们计算乘法和除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4
一、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内容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并学会了乘法竖式的写法,这些都为学习本课内容作了知识上的铺垫。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是以后学习乘、除法的基础,也是本单元中重要的学习内容。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为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作好算理和方法上的准备,再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一位数乘几十是一位数乘两位数中最容易的,也是最基础的。教材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能很清楚地显示出求3个20是多少?引起学生对乘法的回忆。列出算式203后,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又能让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算法,然后组织学生交流算法,使采用连加或形象计算的学生学会比较抽象地思考,从而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在试一试中,继续口算8头大象能运多少根,把一位数乘几十的积扩展到几百几十,再次引导学生利用表内乘法联想一位数乘几十的积。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教学也充分依靠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教材先安排学生自己想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介绍笔算方法,这样安排,便于学生由口算方法联想到要把乘数分别与被乘数每位上的数相乘,然后相加,这就有利于学生理解笔算的方法。接着,教材简化了竖式笔算的中间过程,得出笔算的竖式的一般写法,使学生明确一位数乘两位数乘的顺序和每一步积的定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2、初步学会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一位数乘几十的口算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三、设计思路:
1、 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悟算法。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通过教学内容引起学生主动地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节课中,通过创设森林王国的情境,先引出一系列实际问题,然后依靠森林王国的情境图来启发学生思考多种算法,并通过讨论交流,结合情境图懂得算理,从而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悟算法。
2、 重视笔算与口算相结合,在掌握口算的基础上理解笔算。
笔算乘法的算理与口算乘法是相通的。本节课在教学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先引导学生掌握口算乘法,让学生讲清思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口算步骤帮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为什么要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一个数各位上的数,这样就揭示了笔算与口算的联系,促进了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理解了笔算乘法的过程与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景导入,提出问题
今天让我们到森林王国去游玩,高兴吗?好,我们出发吧!(出示课件1:笛)森林王国到了,森林里真美,有茂密的`大树,野花遍地开放,小动物们在森林里高兴地玩耍。
瞧,大象在干什么呢?(有3头大象在运木头)每头大象运了多少根木头?大象把运来的木头是怎么放的?(每头大象运了20根木头,每10根堆一堆)
小猴在干什么?(有2只小猴在采桃子)每只猴子采了多少个桃子?(每只猴子采了14个桃子)14个桃子怎么放的?(先10个一筐,放了2筐,再4个一筐,也放了2筐)
小朋友们,我们怎么玩呢?老师提议,我们一起来做看物编乘法算式的游戏,
好吗?
1、学生看图自编乘法算式,小组交流,再派代表汇报。
2、学生交流:
(1)你们编的哪些算式自己会口算的?
(2)203=这道算式怎样算呢?142呢?
(3)我们已学过哪些乘法呢?会算的同学将自己的计算方法说给大家听听?不会算的同学再想想,看能不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把这些题算出来。
【评析】由有趣的编题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主要的是富有童趣的画面,有利于学生探索不同方法,帮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感悟算法。
(二)分组讨论,寻找方法
一)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组内推荐一人向大家汇报。教师巡回了解学习情况并参与学习比较困难的小组讨论、指导。
二)学生汇报交流:
1、汇报口算203这道题的口算思路。(可能会出现)
方法一:20+20+20=60
方法二:3个2堆是6堆,6堆木头就是60根。
方法三: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就是60。
方法四:因为23=6,所以203=60。
2、引导发现
(1)你喜欢哪种方法?我们现在来想一想,照这样算,8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呢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再小组交流,最后选出比较简单的方法汇报,汇报时,要求相同做法不重复说。
(3)那么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时,用哪一种方法比较简单呢?
(4)归纳小结:口算时,只要想几乘几等于几,那么,几个十乘几就等于几个十。
【评析】这里注意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经验探索新的计算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念,倾听同伴的解法,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间的数学交流,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巩固: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师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4、汇报142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出现以下口算方法)
方法一:14+14=28
方法二:210=20,24=8,20+8=28
帮助学生看图理解:这就是把14分成几和几?先算几个10?(2个10)再算几个4?(2个4)合起来是多少?(28)
【评析】笔算乘法的算理与口算乘法是相通的。这里着重帮助学生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及其结果所表示的数,以便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及方法。
这一计算过程我们也可以用竖式来表示。怎样列竖式计算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第82页的中间,看看白菜老师是怎样用竖式来计算的。
5、学生看书自学。
五、师生交流:
(1)要先写出横式,再列竖式算得数。(板书:142=)
(2)列竖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和什么?谁和谁对齐?然后用尺画上横线,边说明边列出竖式。
(3)想一想刚才口算142是分几步算的?
引导学生明白为了计算方便,笔算要用2先乘4,再乘10,然后相加。
先算2乘个位上4得多少?
再算2乘多少?为什么这里的1是10?得多少?20的2写在哪一位上?0呢?
最后要怎样算?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地读出几时几分;知道某个时刻时针、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
2、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理解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建立时、分、秒的量感,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准确读出钟面时间。
教学难点:
准确读出几时几分,会用电子表表示方法和几时几分的表示方法表示时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钟教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景)
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小白兔失败后非常后悔,决心以后再也不骄傲了,有一天他又碰到了老乌龟,他们决定绕着这些树围成的圈再进行一场比赛,我们一起喊口令,让他们同时开始“预备、开始……”
比赛结束了,乌龟跑了多少?兔子跑了多少?
一共有几个空挡
他们跑的.路程不同,但是时间怎么样啊?(他们同时起跑同时停,跑过的路程怎么样?)这个龟兔赛跑的场面像我们生活中的……:钟表
钟表告诉我们什么?怎样才能认识和掌握时间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和分。
二、过程
1、课本20页投影。(分针、时针的认识)请你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学生交流
师总结:较短的指几时的针叫时针;较长的指几分的针叫分针。
2、再观察一下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几个小格。(小组合作、交流)
师:5格5格数共有xxxx小格,(5、10、15、……60),分针走一小格是xxx分,分针从12到1是xxx分,从12到4是xxx分,从12到9是xxx分,分针走一圈是xx分
师:时针从12到1走了xxx大格,经过xxx小时。从12到3走了xxx大格,经过xxx小时。让学生得出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的结论。
请学生举例说说时针走几格经过几小时。
师:实际生活中,分针和时针都是在同一桌面上同时同向转动的,只是它们快慢不同。(多媒体或教具演示:分针转一圈时时针的变化)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
一时=60分,60分=一时
3、师:你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音乐)
你能在一分钟里做多少事情?(生交流)
抓紧一分钟,我们能做很多事情。
看看在一分钟里你能完成几道口算题。(生操作、交流)
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师:我们上一节课几分钟?课间休息几分钟?再加几分钟就是一小时?
4、认识钟面(教具)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6
教学 目标
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 重难点
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 准备
投影片、课件课时1
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生活中的大数无处不在,那么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学一学,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练一练。
完成练一练。在()里填上“>”或“<”。
学中做1。试一试。先试着做一做,再议一议。
3.想一想
4。数学游戏。
5.估一估。完成练一练的第一、二题。
板书设计
比一比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7
对称图形
山东省济南市经八路小学 李静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8页内容。
学习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理解对称轴的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来。
3.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对称图形、对称轴。
难点: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信封、纸、彩色及时贴、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剪刀、钉子板、水彩涂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许许多多美丽的物体组成的,一片碧绿的树叶,一只漂亮的蝴蝶,都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现在,李老师这里有几张精美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想)
(课件出示图片)
师:谁来说说图中都有什么?(蝴蝶、枫叶、喜字、京剧脸谱)
师:他说得对吗?请同学们在仔细观察,这四个物体虽然不是同一类型的,但它们四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同学们,同位两人谈论一下,你能发现这个共同点吗?(同位讨论)
交流:我发现这些物体的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
师:你们都发现这个特点了吗?(是)那么怎样验证它们两边完全一样大呢?
(学生自己说自己的想法)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解)
师:这是刚才出现的那片枫叶,下面我把它从中间对折,它的左右两边怎样了?(重合)对了,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是不是说明左右一样大呀?(是)
师:像这样,物体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对称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对称图形)
2.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折一折验证一下呢?(学生自己折图片)
交流:你折的什么图形(蝴蝶)重合了吗?(完全重合了)你发现它是不是对称图形?(蝴蝶是一个对称图形)
师:谁和他折的不同?(学生演示自己折的喜字、京剧脸谱)
3. 一个图形,它既可以左右对称,又可以上下对称,还可以这样斜着对称,注意:只要对折后可以完全重合,大小完全一样,我们就可以叫它是对称图形。
4. 师:刚才咱们再对这时出现了一条折痕,你知道这条折痕叫什么?
这条折痕,咱们把它叫做对称轴。我们一般用虚线来表示的,现在请你们将刚才的对称图形拿出来,在上面画出它的对称轴。
师:怎样才能画得很直?(用直尺画)
(展示学生画的对称轴)
5. 判断,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出来
乒乓球拍√ 字母A√ 1 ×
梳子× 五角星√ 月亮√
(二)剪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判断的不错。(出示黑板上的对称图形)
师:请大家看黑板,这几幅图案,都是李老师课下自己剪的,大家观察一下,他们是不是对称图形?(是)怎样才能够剪出真正对称的图形来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两个人商量一下。(同位讨论)
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先将纸对折,以对折线为中心,画一半图案,然后再剪下来,打开后就是一个对称图形了。
师:课前,李老师发给你们一些彩色的及时贴,请同学们自己剪一个比较简单的对称图形。开始。
(学生剪,教师指导)
展评:剪好的同学,把你的作品放在黑板上?
(学生评价别人的作品)
(三)数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请大家拿出信封,里面有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1. 拿出长方形的纸来,试着折折看,它有几条对称轴?(2条)
2. 正方形(4条)
3. 圆形(无数条)
师小结:看来,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的是一条,有的是几条,有的是无数条。
(四)找对称图形
师:这节课中,我们研究了那么多的对称图形,你们观察一下,咱们教室里,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师:同学们发现的可真多,其实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特别大,你们想不想开开眼界呢?
(展示对称的现象)
教师讲解:钟表的外观是对称的,这种对称不仅为了美观,更保证了钟表走时的均匀性和准确性;飞机外观的对称能使它在空中飞行是保持平衡;我国劳动人们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对称的'美,看!民间常用的对联、古诗中的对仗它们都有一种内在的对称关系。又比如,我国民间的手工品,中国结、窗花等,它们的对称充分体现了对称的艺术美感;对称还是自然界的一种生物现象,许多动、植物都有自己对称的形式。比如人的脸,以鼻尖为对称轴,眼睛、耳朵、嘴都是对称生长的。眼睛的对称使人观察物体更加准确,耳朵的对称是我们听到的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而双手、双脚的对称又能保持的人身体的平衡。服装大多的对称的,对称的设计看起来更美观、庄重。对称的原理也被广泛的运用在建筑上,例如:北京的故宫,有叫做紫禁城,它的整体布局是对称的,前三殿、后三宫在对称轴上,其他宫殿对称分布,它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这是上海的南浦斜拉桥,它的左右、前后都是对称的,对称的设计师大桥更加牢固、结实。下面请学们欣赏其他国家的对称建筑,巴黎的艾菲儿铁塔、泰国的泰姬陵、凯旋门,这些建筑它们的设计都是对称的、和谐的。
(五)动手实践
师:课前我给你们每个小组发了一些物品,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尝试制作对称图形。
(学生活动)
展示:
(1)用涂料的学生讲方法:我先将纸对折,然后打开,沿对称轴将涂料在一边画出图形的一半,然后再对折,这样涂料就印到纸的另一半,就画成一个对称图形。
(2)用剪刀剪的同学讲方法。(略)
(3)用钉子板围的同学讲方法。(略)
(4)用网格纸画的同学讲方法:我先画对称轴,然后画图形的一边,然后比着一边的样子画另一边,左边占几格右边也占几格。
全班评价
(六)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对称图形很美,希望同学们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更多对称的图形,把咱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丽。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2、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复习重点:
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整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的基本概念
1、计数单位
(1)按顺序说出我们学过计数单位。
(2)最小的一位数是几?同时它又是一个计数单位——个。
(3)提问:
①的两位数是多少?比99多1的数是多少?
②的三位数是多少?和的三位数相邻的四位数是多少?
③的四位数是多少?和的四位数相邻的五位数是多少?
(4)提问:仔细观察,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2、数位及数位顺序表
(1)提问:这些计数单位能不能随意排列?为什么?
(2)小结:这些计数单位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下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数位。比如:计数单位“个”所站的位置就叫做“个位”,“十”所站的位置叫做“十位”,……构建“数位顺序表”。
(4)提问:这个数位顺表,你们能记住吗?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1位是什么位?第2位是什么位?第4位呢?第5位?
(二)复习“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及数的大小比较”
1、写数:
用两个0,一个6,一个9你能组成哪些数?(可任意组合,没有位数限制)
2、读数:
(1)读出这些数
(2)总结:
数中间有两个0时,也只读一个0,如6009。在写数时,这两个0只写一个,不行?在这里,0是用来占位的。
3、把组成的数按顺序排列
总结:
(1)位数不同,位数多数的大。
(2)位数相同,从位比起,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面的一位数。
(三)基本练习
1、填一填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万位在第( )
(2)一万里面有( )个千。
(3)一个数是四位数,这个数的位是( )位。
(4)最小的四位数与的.三位数的和是( ),差是( )。
(5)比497大,且比502小的数是( )。)
2、写出下面各数。
(1)二千六百零七
(2)二百八十三
(3)九千
(4)五百
(5)一千零一十
(6)一万
3、数学书92页4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4、数学书92页第5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5、数学书93页第6、7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6、数学书93页第8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四)变式练习
1、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2,个位上是4,其它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①204②20xx③2400④20xx
(2)550比150多( )
①600②700③400④500
(3)的三位数加1是( )
①10②100③1000④10000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1090、1009、1100、1909
(2)9999、8900、9990、8909、10000
(五)拓展练习:
用7、0、2、3、0五个数按要求填空。
(1)组成的四位数是( )
(2)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
(3)组成比3000小的四位数是( )
(4)组成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是( )
(5)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是( )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9
教学目标:
1、 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世纪的密切关系。
2 、学会用2到5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解决除法的简便性。
3 、体会乘法,除法的互逆关系。
4 、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运用的空间。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鞭炮的声音。
师:对了,爱睡觉的小熊今天起的特别早,原来阿!小熊开的店今天开张了, 它的好朋友小猴和小虎也来为他的.新店开张来祝贺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电脑出示课件主题,板书:小熊开店
小熊请我们进去了,我们来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什么东西?那位小朋友跟大家说说(电脑出示课本主题图)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二、问题探究
小猴想买4辆坦克送给它的表姐、表哥、好朋友和它自己,可是小猴总也算不出他要付多少钱。这下可把小熊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
1、算一算:买4辆坦克要多少钱?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4×5=20(元)或5×4=20
2、20元可以买多少辆坦克?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20÷5=4
3、深入探讨:20÷5还可以怎样计算呢?
独立思考,个人汇报
小猴,小狗都买到了坦克,他们可高兴了,你们高兴吗?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在4*5=? 20/4=5 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体验感悟
1、老师的问题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要靠靠大家,我有12元钱,如果要买铅笔盒,可以买多少个?买皮球呢?
1)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学生反馈
3)将答案写到书上
4)解决“买什么东西,正好用完24元?”
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2、学生的问题
互动活动:小组内提问、解答,说说所用的口诀
四、实践应用
1、 试一试(提醒大家边想口诀边计算)
1)独立尝试 2)交流,说说所用的口诀
2、 练一连
1)小鸟回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
2)蚂蚁搬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说说所用的口诀
3)动物搬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比比看,那个队做得快!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27页
板书设计
4×5=20(元)或5×4=20 口诀:四五二十
20÷5=4 口诀: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0
教学内容:
摘桃子,P12-1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区别加法和乘法的含义,进一步熟悉5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介绍乘法口诀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育训练: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看图列乘法算式,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教学难点:
看图列式,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对口令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5的乘法口诀的对口令练习。
2、请同学背5的乘法口诀。
3、介绍乘法口诀
我国应用乘法口诀的`历史已经很久,首次发现的汉代刻有“乘法口诀”的铭文砖证明,早在1700多年前,“乘法口诀”就被我们的祖先广泛应用了。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5的乘法口诀的对口令练习。
听一听乘法口诀的介绍。
这块在深圳出土的汉墓铭文砖,长37厘米,宽17厘米,厚4厘米,在砖右侧约三分之一处的砖面上,分两行刻有“乘法口诀”,字迹清晰可辨。
这块铭文砖同学们可以在深圳博物馆内看到。
二、摘桃子
1、计算教材中摘桃子图示中的式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反馈计算结果。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
(1)3×5=15 5×3=15
写成加法算式也对。
(2)生只要写出结果是8的算式都是对的。如
3+5=8(人)
前排人数加后排人数或男生人数加女生人数。
4×2=8(人)或2×4=8(人)
把4人分成一组。
2、第2题在○里填上“>”或“<”。
计算,集体订正。
4×5>9 30=5×6 9×5=5×9 15=5+5+5 7×5<36
3、第3题,请学生先理解情景。
女孩买5张学生票
3×5=15(元)或5×3=15(元)
叔叔买2张成人票
2×5=10(元)或5×2=10(元)
4、第4题
情景:每个帐篷最多住4个人,5个帐篷能住下19人吗?
4×5=20(人) 20>19,可以住下;
4+4+4+4+3=19(人)加了5次,5个帐篷可以住下;
5×4=20 20-19=1可以住下。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区别加法和乘法的含义,进一步熟悉5的乘法口诀,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能积极动脑筋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摘桃子
买5张学生票需要多少元?5×3=15(元)3×5=15(元)
买2张成人票需要多少元?2×5=15(元) 5×2=15(元)
买2张成人票和1张学生票需要多少元?
2×5=15(元) 1×3=3(元)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1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理解锐角和钝角的概念。掌握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去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的方法。
2、在活动中充分感知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和初步范围,体验几种常见角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能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板书课题
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认识了角,角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一个顶点,两条边)。 出示主题图,你能在图中找到角吗?(学生积极上台找)。
2、这些都是角,那我们看,这个角是什么角?(直角)怎么验证呢?(一生上台演示)
二、板书课题
这些还是直角吗?他们不是直角,那叫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王国里的另外两名成员,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
三、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他们并能正确的辨认锐角和钝角。
四、自学指导
本节课我们要分男女两组进行比赛。要达目标,要靠同学们自学,大家有信心吗?
请大家打开书第38页,仔细观察主题图,请你也像图中这样,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一量、比一比,结合下面的文字,思考: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自学时间3分钟)
五、先学
学生安静自学,教师巡视,监督学生自学。
好,时间到,大家自学好了吗?同桌之间可以小声交流一会儿。
好,下面进行检测题。检测一在书上第39页第二题。请一男一女两名学生代表板演。
六、后教
好,同学们,请大家看黑板,你们同意上面同学的观点吗?不同意可以上台改。
没有意见了吗?好,我们看,2号角为什么是锐角呢?(因为它比直角小)谁能验证?(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顶点对齐,其中的一条边对齐,看另一条边是在直角的里面,所以是锐角)。为什么6号角是钝角?(比直角大,用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另一条边在直角的外面)。教师适时板书。
小结:现在,谁来说说什么是锐角,什么是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锐角比直角大)。请你给他们排排队。
检测二:生活中到处都有这些角,你能找到吗?
还有哪里有这样的角呢?(自由说一说)
在我们的游乐园中,也有很多的角,请同学来找一找。(找出几处明显的角)
做角: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么,请你用你手中的工具,来做一个角吧。说一说自己做的是什么角。
现在我来说,你来做。教师说角的名称,学生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总结: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自由说)
七、当堂作业
我们就来将今天新认识的两位朋友画下来。先说说画角应该注意什么?(边画直,要先点顶点等等)。学生独自完成。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会用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画一画”、“圈一圈”等活动中进行思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倍”的意义,会用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难点:体会“倍”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要去郊外游玩,他呀想邀请咱班的.同学和他一起去,你们想去吗?(出示主题图)瞧,郊外真美啊!天蓝,水清,草绿,还有一群小动物也在这里开心的玩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快乐的动物》。
二、探索新知
1、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
仔细观察,图中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几只?你能帮老师数一数它们的只数吗?
2、理解“倍”含义
(师出示猴子图片在后面粘3个磁扣,出示鸭子图片在后面粘6个磁扣)
请同学们观察,如果把小猴子的只数看作一组(圈),那么小鸭子的只数可以看作这样的几组呢?
把小鸭3只一组,3只一组的圈在一起,这样6只小鸭被等分成2组,每组小鸭的只数与小猴一样多。实际上小鸭数是2个3,小猴数是1个3,小鸭数有2个小猴数那么多,也就是6里面有2个3,这时我们可以说:小鸭数是小猴数的2倍。(板书)“倍”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板书:——倍的认识)
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为什么小鸭子是小猴的2倍?
上面分的过程和结果我们还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6÷3=2。(板书)
现在要注意的是“倍”不是单位名称,得数2后面不要写“倍”字。
请你当个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这个算式的含义,好吗?
3、加深对“倍”的认识
你又发现了什么?你怎么知道是4倍的?用算式怎么表示呢?在本子上写一写,写好之后和你同桌说一说每个数都表示什么
(生汇报)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倍”,象这样的,求谁是谁的几倍的问题我们都是用是什么方法计算的?你学会了吗?淘气可不太相信,他要出两道题考考你,你们有信心做对吗?
做p46页“说一说”里面的前两小题。(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
4、寻找倍数关系的问题
真不简单,这么快就学会了,不过淘气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这幅主题图里,还有一些数学信息,还有一些动物的数量之间也存在着倍数关系,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发现吗?先在小组内说给其他伙伴听听。
学生汇报。
四、拓展延伸
五、总结收获
板书: 快乐的动物
猴子:○○○
小鸭:○○○ ○○○
小鸭只数是小猴的2倍
6÷3=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3
教材解读:
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但注意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对应用题不能很好地去分析。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同时将所学课本知识生活化。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例题和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根据除法算式想出合适的口诀)。
教学过程:
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1、教师课件出示儿歌“小矮人儿歌”
小矮人儿歌
1个小矮人1张床,7个小矮人(7)张床。
1个小矮人2只耳,7个小矮人( )只耳。
1个小矮人3双鞋,7个小矮人( )双鞋。
1个小矮人4件衣,7个小矮人( )件衣。
1个小矮人5条裤,7个小矮人( )条裤。
1个小矮人6本书,7个小矮人( )本书。
1个小矮人7支笔,7个小矮人( )支笔。
教师读唱儿歌第一句(边拍手边读唱)。
学生开火车形式边填边读唱。
2、教师课件出示儿歌“螃蟹之歌”
螃蟹之歌
1只螃蟹8条腿,
2只螃蟹(16)条腿;
3只螃蟹( )条腿,
( )只螃蟹32条腿;
( )只螃蟹40条腿,
6只螃蟹( )条腿;
7只螃蟹( )条腿,
( )只螃蟹56条腿。
学生齐唱“螃蟹之歌”。
教师提问:小矮人儿歌和螃蟹之歌所用几的乘法口诀?
学生回答:小矮人儿歌所用的是7的乘法口诀,螃蟹之歌所用的8的乘法口诀。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板题课题: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探究求商方法:
1、教师谈话:自己喜欢的节日,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说自己喜欢的节日,并说明理由。
师:同学们,六月一日是什么节日?
生:“六一”儿童节。
师:瞧,二(1)班的同学为准备这个节日正忙着呢?(课件出示P48情境图)教师播放“庆祝六一”之歌。
2、探究体验:
师:请你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在干什么?
生: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准备爱心气球。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几个小组,看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3、教学例1:课件出示:做彩旗
(1)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课件出示)
(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平均每行挂几面?)
(3)读题,谁来解决这个问题?(指名独立解答)(引导学生列式并板书:56÷8=7
(4)商7,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7)你为什么会想到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求它的商呢?引导得出:要知道56÷8等于几,就要想到几乘8等于56,所以可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求商。那八是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五十六呢?七呢?算式中缺了7,所以商就是七。
小结:当你选择了正确的乘法口诀后,观察除法算式中缺几,那么商就是几。
齐说算理。
(5)如果挂成7行呢?该怎么计算?(指名解答)
交流:56÷7=8
你是怎样想的?(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商是8)
(6)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它们的被除数相同,但除数和商的位置交换了。并且它们使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诀求商。)
4、尝试练习: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三组小朋友完成的情况
从第二组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小朋友做了49颗星星,分给了7个小组)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①平均每组做了几颗?)
(2)从第三组中,你又能知道什么信息?提出什么问题?(第三组小朋友带来了28个汽球,每7个摆成一行)(②可以摆成几行)
选择你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生练习)
(4)交流汇报:你解决了几号问题?
生:(49÷7=7)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再(男生齐说算理)
生:(28÷7=4)怎么算的?再(女生齐说算理)
归纳小结求商的方法:在计算除法时,可用什么方法求商?(“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你有信心能又快又对的求商了吗?
三、实践应用
1、算一算:
48÷8想:()八四十八
42÷7
想:
35÷7
想:
40÷8
想:
学生上练习本独立完成后订正。
2、做一做:
反馈:
a、指名汇报答案,全班订正。
b、观察每组式题,你有什么发现?(乘法里的积是除法算式的被除数;乘法里的两个因数,一个是除法里的商,另一个是除法里的除数。)
c、小结发现:所以根据一个乘法算式,能求出两个除法算式的商,除法和乘法关系密切,它是乘法的逆运算。
其实,森林里的动物宝宝们也喜欢过六一呢,现在就有几只动物宝宝正积极准备呢,不过遇到了一些困难,想请大家帮帮忙?行吗?
3、“小鸟回家”的游戏
师:瞧,小鸟正在练习回家的节目呢,你算对了,就能让小鸟高高兴兴地回家哟!
学生抢答,并说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最后一题全班用手势选择后再订正。
4、“小白兔采蘑菇”的游戏
师:大家齐了协力让小鸟高高兴兴地回家,小白兔可急坏了:原来小白兔想采蘑菇过节,可是河太宽了,需要踩着树叶过河,可是树叶上有除法算式,算对了才能过,小白兔却没学过除法,你愿意帮他吗?(P50页第1题)
让学生扮演小白兔说答案,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订正。
5、“拔河比赛”的比赛。
师:看到同学们如此厉害,让我们一起参加拔河比赛吧!
四、全课总结:
师:谈谈今天我们收获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0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体会找规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断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和听的习惯,并让学生体会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获知渠道。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验找规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正方形6个。学具:小正方形6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请看(出示课件)节日里街上挂的彩灯、街道两边插的彩旗,它们的色彩搭配、间隔宽窄都是有规律的。再看(出示课件)我们家里的饭碗、盘子上的图案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正是这些有规律的事物,美化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事物很多,你们想去探索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规律。
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二、初步探索
1.教学例3
(1)动手操作,探索发现规律。
(2)课件出示例3。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这3个图都是由几个正方形摆成的?我们能用6个正方形依次摆出每一个图形吗?动手摆一摆吧!
学生动手摆图,摆完后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摆,边摆边说是怎么摆的。
教师:观察这3个图,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说:
这些图都是用6个正方形摆成的。
上一排依次多1个,下一排依次少1个。
上面是0个,下面是6个;上面1个,下面5个;上面2个,下面4个。
依次从下一排的左边移1个到上一排。上一排是0、1、2个,下一排是6、5、4个……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这些发现,就是这3幅图的排列规律,这3幅图就是按同学们说的规律排列而成的。你们真能干,找到了这么多规律。
(2)运用规律。
教师:你们能用找出的规律,推断出后面的图形该怎么摆吗?请摆出来画在例3的.横线上。
抽学生说说怎么想的,然后怎么摆的。(抽有不同想法的学生说,然后展示出同学画的图形)
教师:刚才同学们根据先找出的图形排列规律,再根据规律推断出未知的图形并画出了图形,这就是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实践应用。
第69页课堂活动第1题,学生先摆一摆,然后说一说有什么规律,最后画出来,注意(2)题可以画成:
2.教学例4
(1)观察思考,发现规律。
教师:刚才我们探索了图形的排列规律,下面我们探索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
出示例4后提问:例4要我们干什么?怎样才能正确填出数来?学生可能回答:先找规律,然后填数。(补充板书:填数)
教师:请同学们先找找这些数的排列规律,然后把你找到的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同学们在交流中听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教师有意请秩序最乱的、交流效果不太好的小组发言)
同学们可能会说:我没听清楚,太闹了。我没听到,他的声音太小了。他们抢着说,我听不到。我说的时候,他在玩东西……
教师:刚才像你们这样的交流行吗?应怎样交流呢?(学生说方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发言的人要控制好音量,既不要影响其他组,又要让本组的同学听得清;其余的同学看着他,认真倾听他的发言,及时纠正和补充。现在我们再交流一次,好吗?
教师:请一个人介绍你们组发现的规律,其余的人听后作补充。
学生可能说:每组两个数相差5。每组第1个数比第2个数多5,第2个数比第1个数少5。第1个数依次增加5,第2个数也依次增加5。……
教师:这些规律是你一个人找到的吗?怎么知道的?
学生:我找的是……其他的是我们组同学找的。
教师:你们听到了他刚才说的这些规律了吗?还有什么补充的?同学们学知识就要像刚才那样,你向别人学习,别人又向你学习,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2)运用规律。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找到了规律,再通过合作交流,学到了别人找的规律,下面我们就用规律填数。学生填空,然后抽学生说填多少,为什么?
(3)实践应用。
完成第69页课堂活动第2题。规律有:依次增加5;用的是5的乘法口诀;后一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
三、巩固拓展
四、课堂小结
1.总结、回顾
教师:今天,同学们探索了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方法——(1)找规律;(2)画图形(填数)。
教师:同学们,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就去探索吧。
2.完成第51页练习十的第1~3题
3.拓展
同学们,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能给人美的享受。
早在18世纪90年代,德国一位10岁的孩子高斯,喜欢动脑筋,在计算1+2+3+…+100时,发现了数字的排列规律,很快就算出了答案。正是由于高斯从小喜欢动脑筋找规律、用规律,后来他成了德国伟大的数学家。
请看:(课件出示)
这是由数字排列而成的三角形数字表,它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发明的,取名叫杨辉三角。这些数有什么规律呢?有兴趣就自己去研究吧!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1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8—119页
复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加减法口算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应用这种关系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万以内口算加减法
1、口算方法复习。
(1)完成第1题第一组。
①口算后比较每组口算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②小结: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个位上相加要向十位进1,哪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做10再减。
(2)完成第1题第2组。
口算后比较计算方法的异同之处。
2、口算第2题
时间:3分钟。
三、复习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整理。
(1)口答。
根据238+482=720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根据530–230=300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2)说出相应的关系式,并板书。
2、完成第3题。
四、课堂作业
复习第4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的教案07-02
小学数学比教案11-22
小学数学数学教案【经典】03-05
小学数学数学教案01-07
小学教案二年级数学05-25
小学二年级数学的教案05-21
小学数学二年级的教案08-06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04-04
二年级数学小学教案05-31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教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