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理清故事脉络,理解幸福含义。
2、过程与方法:朗读句子,感悟就就句子的丰富涵义,写出自己的理解。
3、情感目标: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与别人或者别人给与的幸福,懂得幸福无所不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充分理解与感悟三个牧童十年后对于幸福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示题、解题
1、 示题:10、幸福是什么
2、解题:谁来给“幸福”找一找近义词?
随机板示:愉快 开心 高兴-----
3、你生活中遇到过开心或者愉快的事情吗?请你说给大家听一听。
引:是啊,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的三个小朋友却不知道幸福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
(1)准确朗读课文一遍,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谁?怎么样?)
2、检查
(1)生字读音情况:
彼此 铁锹 树杈 诧异 麦子 义务 兴奋 砌成
(2)说说主要内容:三个牧童寻找幸福,十年后,他们找到了幸福。
3、找到幸福是什么了吗? 画出他们找到幸福的相关句子。
初步理解感悟幸福:
出示三句话:
我给病人治病。
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而感到幸福。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
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工作。我勤勤恳恳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耕地。
地上长出麦子。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随机理解句子。
再找:
理解:他们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这么小的事,却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
这么小的事 是什么事情?
这么大的好处是什么好处?
那时,他们感到幸福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快乐、激动、兴奋)
三、深入理解幸福:
1、幸福其实很简单:挖一口小井
学医,治好病人
当消防队员扑救获救人 当花匠种花美化环境
当农民耕地种麦子,养活许多人
他们都是为了别人,同时也为了自己。
2、你们现在明白了幸福是什么吗?
写一写“幸福是————”
3、朗读
四:小结:
出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幸福 是什么
我—— 开心 愉快 他人 学医治病
快乐 舒服 勤劳工作 靠劳动 有益
耕地种麦 靠尽义务
语文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一、培育语文素养:创生自由的心灵^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本课教学设计让学生直面文本,充分读书,积极交流,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积极鼓励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感言于心,以心化言。
二、弘扬创新精神:走向生命的自由天堂
语文教学要具有生命活力,就要选取最本质最精华的内容,融进自己的教学
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以“中彩”切入,引发学生的思辨,整个教学注意抓住重点词句去体悟人物内心变化和矛盾心理。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闷闷不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教学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跟彩票有关的话题。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齐读课题。“中”是一个多音字,还可以读
第几声?“中彩那天”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呢?请打开课本,放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确生字的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课生字新词较多,都认得吗?我请一组的同学来接力读,如果他读得
正确,咱们就跟着他一起读两遍,如果他读得有问题,咱们就帮助他纠正。你们认为哪些字是需要提醒同学格外注意的?
1、刚才朗读了一遍课文,你们从文章中都了解到些什么内容?
2、小结过度:咱们对文章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这还不够,还要深入到文
字中去品读、体会,去感受文本带给我们的心灵触动。
三、读文悟道、品评故事
(一)以“彩”切入,激发矛盾。
1、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题中的那个“彩”就是指的?(出示汽车图片)
2、这是一辆什么样的汽车啊?(预计:崭新、昂贵、漂亮、让人羡慕、父亲梦寐以求的)
3、这样一辆汽车,现在就属于你了,喜欢吗?那你认为父亲会喜欢这辆车吗?
(1)知道什么叫梦寐以求吗?(训练读)
(2)引读:是啊,白天干活时,父亲想的是————
晚上睡觉时,父亲想的是————
坐在餐桌边,父亲想的是————
看着人家开车,父亲想的是————
这就叫梦寐以求,谁来读读这句话?(训练朗读)
(3)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可现实的条件允许他梦想成真吗?(扣:拮据)
越是生活贫困,那份渴望越是强烈,所以他梦寐以求的是————(生接读)
(二)探究心灵,想象写话
1、终于有一天,幸运之神降临了,父亲中彩了。拿起书,自己读一读文章的3——5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中彩后我和父亲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心情会截然不同呢?
2、拓展想象,练习写话,深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出示:
大街上人声鼎沸,只有神情严肃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车,他的内心矛盾极了:_______。)
(三)抓住矛盾,引发思辨
1、是啊,父亲遇到了一个道德难题,小小年纪的我明白他的心吗?我想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文章的6、7、8三个自然段,你们给推荐一下!
2、出示: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练习朗读)
3、母亲帮我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一个淡淡的K让我们明白了父亲神情严肃的原因,原来这车本应属于库伯。同学们,现在的你就是这位家境贫寒,梦寐求车,并用自己一人的收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生活的父亲,你在毅然决定擦掉“K”字时,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回扣: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4、那为什么你们最终又决定将车还给库伯呢?
(出示)虽然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但是他更求的是。
5、当情感的天平失去平衡的时候,父亲选择了做个道德高尚的人。正如母亲所说: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希望我们记住这句话,并一起共勉。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
这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把握作者所写的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哪个作家在哪一方面最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对四个作家都进行了肖像描写,写得最详细具体的是左拉,其次是都德,这两位作家的肖像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语言描写方面,四位作家的具体谈话内容,都没有具体铺开来写,只是由作者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但对他们谈话的声调仪态,作了不少描绘;对他们的口才,也作了一些评论。在动作描写方面,有详有略,福楼拜是全文的中心人物,对他的动作的描写,当然详细一些;左拉的坐相比较特殊,也有较多的笔墨描写;对屠格涅夫的动作描写,只有一句。写四位作家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又往往是为了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
二、课文的顺序
文章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先写屠格涅夫。“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再写都德。“接着来的是左拉”,再写左拉。“渐渐地,人越来越多”,下边重点写福楼拜。“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都是语言标志,阅读中要格外注意。
三、抒情和议论的作用
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间,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有什么作用?
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这四位作家。例如,对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会面,作者议论说:“……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里的议论告诉读者,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因此早就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使读者对两位大作家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阅读方法
方法:学生自行阅读,边读边把答案填写在笔记本上。建议:
①基础差的同学只要求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在课本上.课后再补写在笔记本上。
②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作个别辅导。也允许同学间小声讨论。
③本课的生字词,特别是“自读提示”中提及的,学生可在阅读过程中查字典完成,也可由教师直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参考。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速读课文,能捕捉人物的主要特点。
2.培养阅读、思维、口头表达等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从文中提到的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感受到他们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2.体会作者准确优美的词语,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文中提到几位欧洲著名的大文豪的详细介绍。
2.编列表格,概括地填写课文中描写的四位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性格特点等内容。
3.指导讨论,体会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难点
体会用词的准确。
(三)疑点
本文作为一篇记叙文,既无情节,又无深远的主题思想,因此,本文可以说是一篇比较“单纯”的文章,文章较细致地描写了四个人物,行文是不是重复繁琐?因此文章结构、谋篇布局也值得探索,在讨论与对比中来解决这一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
六、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编列人物一览表。
2.教师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完成学习“重点”与“难点”。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2.体会文章结构、谋篇布局上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福楼拜是欧洲文坛著名的大文豪,他博学、睿智而又宽厚,擅长交际,因此他家的星期天经常是许多文人聚会的时候,作为他的弟子莫泊桑以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传神的笔墨,通过一次聚会,刻画了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由介绍欧洲文坛大文豪福楼拜着手引入介绍莫泊桑,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
2.释题,引入阅读。
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课题既交代了地点—福楼拜家,又交代了时间—星期天。但事件是什么呢?人物有哪些?让人思考,引人入胜。
3.初读课文,弄清学习目的。
(1)速读课文,辨析下列字词,出示投影:
①不约而同:(成语)没有经过商量和约定,彼此的行动、言论却完全一致。近义词:不谋而合。
②“不约而同”与“不谋而合”两者结构相同,意义相近。区别在于:适用对象不同。“不谋而合”的“合”多指计划、理解相同,决不能指不同人的相同行动。“不约而同”的“同”多指不同人的行动相同,也可形容心理活动。
③“琐事”中“琐”偏旁“王”,不能写作“钅”或“口”。名词,指细小零碎的事情。
④“捋”lǚ,此处不能读作“luō”,动词,用手顺着抹过去。
⑤“忘乎所以”又作“忘其所以”,成语,指得意忘形到了极点。
③“义愤填膺”中“膺”读作“yīng”,成语,指对坏人坏事的愤恨充满心胸。
(2)分析课文结构。
①第1段写了什么?抓住他家什么来写?表现了什么?
②第2段交代的时间是哪一天?这一段叙述中可以读出哪些要点?
③来拜访的客人中,有名有姓的写了哪几位?这几位是不是一起到的?
④文章写得最多的是什么?
讨论后并明确:
①第1段写了福楼拜家,抓住了陈设,表现福楼拜生活简朴、创作勤奋。
②时间为星期天,一点到七点,这一段表明福楼拜朋友之多,交往之密,在欧洲文坛地位之高。
③在拜访的客人中,有名有姓地写了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几位不是一起到的,可以从文中找出“第一个来到的”、“过了一会儿”、“接着来的”和“最后”来说明这一点。小结并点示: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叙述和描写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情况。文章开头抓住福楼拜住所的陈设,表明他生活简朴、创新的勤奋,然后用“第一个到来的”“过了一会儿”“接着来的”把几位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作家依次推到读者面前,从而使文章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④本文对人物写得最多的是人物各自的肖像(外貌)、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表现出人物各自的性格。
4.讨论分析,突破本课学习重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1)分组讨论,填表。
将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围绕课后练习一进行讨论、分析,并将明确结论填入表中。每组指定一人发言,发言重点:第一组—福楼拜,第二组—屠格涅夫,第三组—都德,第四组—左拉。
明确:福楼拜:热情大方,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
屠格涅夫:老年持重,感情丰富,醉心文学,博学多识。
都德:活泼快乐,言语生动,厌恶腐朽的生括方式。
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人物各自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答案略,各自所表现出来的性格见上面小结。
(2)比较,在对人物进行外貌、语言、行动三方面描写时,四个人物又各侧重写哪方面?
明确:写福楼拜时,侧重其语言、行动描叙;写屠格涅夫时,侧重其语言描叙;对都德,侧重写他的外貌和语言;对左拉,则侧重于写他的外貌。
(3)讨论,为什么要各有侧重,并举例说明。
明确:是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需要。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时,人物的哪一方面最富有特点,就侧重写哪一方面,同时这样写能避免重复累赘,使行文更活,内容更集中,人物特点更突出。如动作描写,福楼拜最突出,着墨多,拥抱屠格涅夫,充满激情说话,在客人面前周旋等,突出他热情大方的性格特点。
(4)作者是怎样突出福楼拜这个中心人物的?
明确:采用了正衬和直接表现相结合的方法来突出这个中心人物。以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些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人作为福楼拜的衬托,突出福楼拜,同时,对福楼拜进行直接描写,集中写他的语言、神情、动作,表现他的活跃、情感丰富、思想深邃、话语深刻的特点,显示出他的才气,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
(5)作者在描写中常插入抒情议论,找出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找议论抒情句。例如写左拉“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坚强性格”“黑色的眼睛……十分尖锐,透着探求的目光”,这些描写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用议论在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这样在描写中插入了议论,既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
又隐含了作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总结、扩展
本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值得学习;在描写人物方面更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1.抓住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描叙。
2.突出中心人物。
3.描写中适当插入议论抒情,有助于突出人物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读后,可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人物描写。
八、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写法,写出三位同学(或好友)的不同个性特点。
要求:
1.从外貌(肖像)、语言、行动三方面来写。
2.不少于400字。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懂得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并树立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用“虽然……但是……”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一张白纸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宋朝有个皇帝叫赵佶,他很喜欢画画,常常出一句诗,让前来考试的人画画,以此来选拔人才。有一次,他出了一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句。那些考生不是画了一片草地加上一朵红花,就是许多绿叶中插着一朵花。虽然他们的画也符合诗意,但宋徽宗没有一个满意。但他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不禁连声叫好。只见画上画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一位少女穿着一身绿装在林子里荡秋千,只有那张小嘴是红红的。
请问,宋徽宗刚开始为什么不满意?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为什么又连声叫好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选学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交流
三、随题读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
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板书:画多)
2、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屏幕显示: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读一读,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问题自己去找一找。
3、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1)、大徒弟画了什么?要读出“多”要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板书;很多小骆驼)
(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板书:许多骆驼头) (3)、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在山谷中走)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
4、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课件显示三幅画)
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画师是怎么评画的呢?老师故意把画师的话隐去,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来评评三位徒弟的画,把画师的话补充完整。
5、画师是怎么评价的?(显示画师的话)
⑴读一读画师的话
⑵理解“若隐若现”课件显示:“若”的意思① 要是 ② 你 ③好像应选择哪一种?连起来说意思。
⑶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
6、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字看出来?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用“原来——”说话
7、小徒弟是怎样表现出骆驼多的?(板书:以少代多)
8、齐读课文,把你悟到的东西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四、拓展内容
引言:像这样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学一篇。
⑴《踏花归来马蹄香》 你从哪里看出这个人的画很有创意?他是怎么表现出香的?
⑵引言:关于赵佶皇帝以诗做画的故事还有许多,比较有名的还有这一篇。有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 下面四幅图,哪一幅最适合"深山藏古寺"的画面,为什么?
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画着一座寺庙.(深山有古寺)
第二幅:一座深山(深山无古寺)
第三幅: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庙的一个角(深山露古寺)
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弯弯曲曲的石阶上,一个和尚挑着水(深山藏古寺)
(3)说说你收集来的有关创新的故事 ,你有没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或者你有没有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事?
五、考考你
1、导语:讲了这么多创新的故事,老师也想考考你们有没有创新思维。我们也来“画骆驼”,比比谁画得骆驼大。 启发:课文中,小徒弟是用“以少代多”的方法赢得了称赞,现在我们要画大,我们可以用——“以小衬大”的方法来表现。
2、每人在白纸上画,而后交流
3、总结道理: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太空生活,感受宇航员的探索、牺牲精神。
2.巩固实践所学的读书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难点:学习课文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想:
1.课前阅读、观看一些有关航天的书籍影视,了解太空知识。
推荐书目:
①《太空漂流记》(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xx年版)杰瑞·M.利宁杰,美国宇航员
《奔向太空》科学普及出版社
《飞向人马座》科幻小说郑文光
《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太阳系历险记》科幻小说儒勒·凡尔纳
②网络资源:
③影视资源:
《太空站实录》
2.课前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总体感知课文。
3.学习方法:运用合作方式,多搜集资料,自主探究;注重将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
4.学具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实物投影仪
5.学习时数:一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块:导入新课,交流知识。
师:当我们遥望夜空,总不免要想月球是什么样子的?有嫦娥、吴刚、玉兔、桂花树吗?那茫茫的银河中有牵牛、织女吗?地球上的人类文明是不是一种偶然?浩瀚的宇宙中还有没有其它文明?有没有人类的朋友?从古至今,地球上的人类从没有停止过探寻!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课前所所搜集的太空及航天方面的知识,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二十七在太空中理家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块:整体感知,总体把握。
师:提到理家,同学们往往就会想到“衣食住行”,那么在太空中理家又是指理哪些呢?
生:阅读、思考,发表观点。
师组织交流评价,并结合学生讨论板书:跑步长高穿衣洗漱睡觉)
第三块:现场采访,再现情景。
师:现在同学们请将自己当作宇航员,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太空生活片断给大家作现场介绍。
生:为进入角色认真研读课文,先小组讲解,再班级交流。
生:介绍生活片断
师:聆听,组织交流评价
第四块:实践巩固读书方法。
师:复习提问相关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根据投影要求圈点勾画。
投影:1.第5—9节分别介绍了太空跑步活动的哪几方面内容?
2.划出解说某种活动的意义及进行某种活动与地球上进行同一活动的不同之处与难处的语句。
3.划出体现太空探险者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词句。
生:阅读、圈点勾画
师:组织交流(引导同学圈点勾画的注意点,并作板书)生:交流、评价
师:一位科学家这样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发现一个真理更重要。现在请大家在阅读文章时,注意能根据文章进行质疑。
生:讨论、提出问题
师:同学互相解答问题,组织交流评价(主要依据问题的价值性等)
生:解答、交流、评价
第五块:发展延伸
师:播放美国“哥伦比亚号”升空爆炸的录像
生:观看视频
师:结合录像、及课文最后“我们毕竟是在前线的冒险者。我们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试以“宇航员精神”为话题发表自己的感想。
生:小组讨论
师:引导学生交流评价生:交流评价。
第六块:回顾小结,布置作业
吃饭、跑步、洗漱、睡觉这些在地球上最再平常不过的,但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一切就都与地球上不同了,能够大太空中吃饭、跑步、洗漱、睡觉是太空遨游的需要,是星际旅行的需要,是人类向其他行星发展的需要,让我们学习宇航员身上的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努力学习,争取在以后的航天方面飞得更远!
作业:
话题作文:以“人类的飞天梦”为话题作文,字数4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跑步(方式、作用、感受)
长高(长—不长)
总体概括穿衣(艰苦)总感受(探索、牺牲精神)
洗漱(洗澡、洗发、刷牙、刮胡子)
睡觉(头脚倒置)
总分写(叙述与说理结合)总
语文教案 篇6
一、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我所任教的2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教材教本分析
本学期拟上完九年级上下两册书,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合共六个单元。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语文基本训练更进一步,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综合的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
三、教学目的:
初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四、教学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学会课本中的读读写写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特别是文言文)。
6、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默读有一定速度,读后能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
7、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
8、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了解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曰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9、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坚持写曰记。
五、教学重点、难点: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全书的重点。
1、要突出重点项目的训练。
2、要继续重视词、句、段的训练。
3、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积累、运用是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或实践活动、习作共四项。
六、教学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将在教学中采用以下四步教学法:
1、明确目标,自主研讨——初读。明确目标,对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能有攀登高峰的激情,初读才能定向思维,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因此,我要根据课文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的层次目标。
2、激趣导疑,合作探讨——促思。不明确目标,自主研读的基础上,教者要进一步创设与目标指向相关的良好氛围,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唤起情感,集中反馈。阅读方式将采用小组合作研读,师生交流研读,或互助竞争研读。方法是:读一读,问一问,议一议,品一品,写一写。引导学生求异求新,主动发展。
3、巧设促想,自能解题——深化。自能解题目的过程,就是发展思维,学会创新的过程。因此,这一环节的要求是:教者要善于梳理学生提出的疑问,捕捉“焦点”巧问促思,激发矛盾引起冲突,迸出思维的火花,调动感情参与,达到自能解题的目的。
4、点评深化,模拟拓展——创新。点评要以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深度和创新思维的广度入手,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联想、想象进行多向思维,拓展延伸,模拟仿用,迁移创新,从而开发潜能,学会创新。
语文教案 篇7
课型:讲读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 文,复习巩固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
2. 整体 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学会搜集一些资料,加深对看云知识和天气知识了解。
教学过程:
一、 默写生字
教学札记
二、继续研讨:
1、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质疑:
1)课文如何生动形 象地写出天上云的“姿态万千”?
2)云就是天气的招牌,“招牌”是什么东西?把“云”比喻成“招牌”有什么作用?
2、分析第二自然段,朗读并背诵,质疑:
(1)“象征”与 “预兆”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2)“往往”与“常常”能否去掉?
3.默读第3自然段,这段写天气晴朗的象征的薄云,各用了哪些生动形象的描摹来写它们的形态?
教学札记
4.课文第4~5段如何生动形象地描摹四种低而厚密的云?
5.探究质疑:课文第六段引用一些谚语。谚语是人民群众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总结经验的结晶,它简短通俗,鲜明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请 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谚语,说说它们的意思, 想想引用谚语有什么好处?
三.教师小结:这篇文章采用生动说明,通 过大量的比喻、拟人、引用谚语及动态、静态的'描摹,在准确的基础上把事物说明得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相关的知识。
四.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找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 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1.作者为什么把卷云、卷积云放在一块写?
2.请用一句古诗词来表现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3.文中说卷云“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根据你对卷云的观察和生活体验,你认为 卷云还像什么, 再写出两个比喻句。
4.选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用课文第二段中的一句原话概 括该段的意思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小学语文教案常用 小学教案语文教案08-20
语文古诗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