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30 13:46:5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内容预览: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普通话流畅地交流格言,清楚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会倾听,准确理解发言者的话语、观点。

  3、积累格言,感悟格言的深刻内涵,激励学生用格言指导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准确流畅得体的交流格言内容,清晰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感悟格言的深刻内涵。

  教学辅助用具: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格言的作用,激发学生交流格言的兴趣。

  二、课堂讨论,掌握技巧

  以讨论的形式明确交流格言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使学生对口语交际的`技巧有章可循,对口语表达的评价也更有针对性。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确口语交际中对听者的要求。

  三、小组交流,集思广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搜集的格言进行组内交流。

  四、推选代表,交流互动

  备小组推选代表把木组的交流成呆以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作以汇报,其他同学或进行评价或针对所交流的格言表达自己看法,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启迪思想,个性表达

  在交流名人格言基础上,试说出属于自己的格言。

  六、课堂反馈,积累升华

  以提问的形式进行课堂反馈,督促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格言。

  写作--记一件事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自主写作,自由表达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1.把生活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记下来,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

  2.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习重点:在作文中清楚交代记叙的六要素

  学习难点:列写作提纲

  学习方法:引导.合作.自主练习

  课时安排:二课时(连堂)

  课前准备:阅读有关知识短文并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整理成材料。

  引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总会有些事情令你难以忘怀,这些事情是令你自豪或者让你惭愧呢?现在请大家好好想一想!

  互动安排

  请两同学(男女各一)分别说出他们最感触的事。

  同学们是否听得清楚明白?如不清楚明白,欠缺什么?

  让同学们先自由讨论,然后发问。

  师生共同明确:事件的六要素。

  师范读例文《榜样》。

  请同学构思作文,列出写作提纲。

  要求:确定标题及中心思想,初步体现条理性和层次感。

  学习小组里相互间讨论,修改各成员写作提纲,老师巡回辅导。

  老师总结并明确作文要求

  以记事为主并只写一件事,弘扬社会道德风尙。

  交代清楚事件的六要素。

  作文有真情实感和个性化表达。

  学生自主创作

  要求:

  1.根据提纲先打草稿,修改,再工整的抄在作文薄上。

  2.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课外练笔:记一件新近发生的趣事。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思路:

  根据课文特点,以插图设计教学主线,体现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课文插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本的形象性而精心绘制的。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显得新颖别致,符合学生的心理,能给教学增色。

  根据课文段落的特点,可以精读一段,明白学习方法后,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一)揭题导入新课

  你的家乡在哪儿?你喜欢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

  (二)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抓住美的景色,指导观赏。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喜欢吗?

  2.抓住美的语言,朗读感悟。

  (1)老师配乐朗读,学生看图欣赏,整体感受语言的美。

  (2)老师示范朗读,学生画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3)学生自由朗读,识生字。

  图文结合认识生字宽、虾、脚、捡、贝、壳。

  数数有几句话,每句写的是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词句。

  那么那么的句式,表达了对大海的喜爱;

  一艘艘装满要重读,体现鱼虾很多。

  3.看图介绍涛涛的家乡。

  4.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解说。

  (三)小组合作学第三段

  看图:这是谁的家乡?他的家乡在哪儿?有什么景物,他喜欢做什么?

  读文:自由拼读──听同学朗读──找好词好句反复读──小组齐声表演读。

  解说: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解说图画。

  (四)自由选择一段自学

  1.学生在第四、五、六段中选自己喜欢的一段自学。

  2.自学汇报。

  (1)抢认生字:原、奔、密、匹、市、楼。

  (2)解说员解说图画。

  (3)表情朗读最喜欢的句子。

  (4)自学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读整段。

  3.出示读读说说,学生读句子、说句子。

  (五)看图,指导背诵

  1.看图提示背诵。

  2.看文听老师朗诵。

  3.倾听同学背诵,回忆印证。

  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实践活动

  画自己的家乡,介绍自己的家乡。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的作者是如何把文章的主要意思一层一层表达出来。

  2。选一件生活中难忘的、能够从中接受教训的事,写一篇作文。

  3。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教学重点:

  写一件生活中难忘的、能够从中接受教训的事,并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教学难点:

  围绕中心有条理地记叙。

  习作指导:

  一、谈话揭题:

  生活中我们做过许多事,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或其它傻事,在我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一些发人深省的教训更是令我们终身难忘。揭示题题——难忘的教训。

  二、初步审题。

  1。教训是什么意思?(教训: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等。)为什么难忘?

  2。从题目上看写这件事心须具备哪两点?(一是难忘,二是教训。)

  3。你认为应该写一件什么事?(一件难忘的“错事”。当然,我们应该把“错事”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你曾经做过的坏事、错事、傻事,不成功或失败的事等等,都可以。)

  三、具体指导

  1。选择材料(明确写什么?)

  (1)问:在你难忘的'事中,哪一件最令人难忘,给你的教训最深?请选一件真实的向大家说一说。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这些错事我们永远难忘,它就像一面镜子随时照着我们,使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并时时提醒我们千万别再犯类似的错误,因为它使我们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训。那么,你从这件事中吸取了一个什么教训呢?

  2。确定中心。(为什么写?)

  师:这个教训就是中心,中心来自对生活的感受。比如,老师我“因看书成了近视眼”这件事,受到的教训是要注意看书的时间、姿势和光线。

  问:那么,你从你“难忘的教训”这件事中受到的教训是什么?(或吸取了什么教训?)先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老师请几个诚实又勇敢的同学来说。

  小结:我们在确定文章的中心时,要尽量准确。确定了中心,再围绕中心写,就能写出有中心的文章。当然,光有中心不够,还得把文章的主要意思按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表达出来,即“理清文章的条理”。

  3。理清条理(怎样写?)

  (1)以《田忌赛马》为例,理清文章的条理。(师生一起回忆)

  (2)“难忘的教训”这件事你准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请思考。)

  (3)有条理地简要说一说你“难忘的教训”。(先分组说,再抽代表说,师生评判。)

  四、强化巩固(范文引路)

  1。教师念范文《说大话的下场》(学生人手一份)。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们几个淘气鬼打过扑克后,就到竹林里说起大话来。

  比我小半岁的弟弟说他不怕老鼠;强强说他敢和山羊打架;莉莉说她是捉鸡能手。我也眯起双眼吹起牛来说:“蜂子是我的手下败将,它们从不敢螫我。”强强撇撇嘴:“燕燕吹牛,我才不信呢。”“不信?那你给我找个蜂窝,我要不敢,是……是小狗。”“我家房檐下有只大蜂窝,走,看你敢不敢?”

  于是我们几个很快跑到强强家的后墙根。“在这儿呢。”我顺着看去,不看还罢,一看还真把我吓一跳,这么大的蜂窝,我犹豫了。可是不捅,“小狗”这“美名”呀开学准会传遍全班的。可这么高,怎么办呢?还是强强眼尖,他看到旁边草堆边有根木棍儿,忙捡来递给我。我接过木棍儿不管三七二十一,对准蜂窝就是一阵猛捅。“嗡嗡——”蜂子没命地到处乱飞。那几个胆小鬼早已藏到草堆里边。我扔掉木棍连滚带爬窜向草堆。那蜂子像长了眼似的,在我的胳膊上、脸上螫了几下,疼得我直掉眼泪。当时我那狼狈相,绝对赛过电视里的小丑。

  唉,看来说大话是有害无益的啊!

  2。师:听了这篇作文,你觉得写得怎么样?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及鼓励性评价。)

  3。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这篇文章的题目怎么样?为什么?你认为还可以用哪些题目?

  (2)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各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还可以怎么写?

  (3)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4)“我”从这件事中受到的教训是什么?

  五、总结:

  教训是深刻的,所以是难忘的,从错误和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教训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正是我们写“难忘的教训”的目的和意义。

  六、作业

  教师出示小黑板。

  1。课内作业:拟订作文提纲

  本次作文我所写的事是(),从这件事中我受到的教训事是()。这件事我打算先写(),再写(),最后写()。

  2。课后作业:以“难忘的教训”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选材真实,教训难忘;题目自拟,尽量新颖;条理清晰,经过具体;写完后认真修改。

  附:板书设计

  难选择材料——真

  忘

  的“错事”确定中心——准

  教

  训理清条理——序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开展“手拉手”活动,培养我们筹划活动和与同龄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2、了解书信的写作要求,能在信中有条理地、具体地陈述自己的想法,提出正确建议,加强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

  3、能按书信的格式和内容的要求,对自己的书信进行认真修改。

  教学重点:

  营造氛围激发活动热情,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了解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营造氛围,激发活动兴趣。

  1.播放歌曲《大中华》渲染氛围。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师补充叙述: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深感无比的自豪!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二、出谋划策,寻找联系对象。

  1.走出我们现有的空间,走进更广阔的世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你们想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土人情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

  板书:策划“手拉手”活动

  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

  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建立联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请大家出谋划策。

  4.学生分组交流探讨。

  5.学生集体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交流方式:报刊杂志、各类书籍、电视栏目、电话、网络……

  (集思广益,畅所欲言, 展现热闹的策划场面。)

  三、集思广益,开展交往活动。

  1.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现在大家集思广益,确定交际方法,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

  3.全班交流各组的策划情况。

  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1)你们的'策划多姿多彩,让人感动,看,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板书:支助活动书信往来 情况介绍 联谊活动 网上交流……

  (2)你们设计的活动方案都不错,都蕴涵着你们的想法和思想。但要开展好每一项活动,都要有一个可行性的计划,现在就请你谈一谈你自己设计的活动的可行性。

  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学生自由交流,其他同学帮助完善设计的可行性。

  (3)面对不同地区的小伙伴,我们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事呢?

  4.学生分组交流,最后形成共识,做到“六个一”:

  A.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

  B.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信中主要介绍自己的生活、学习及家庭、学校的情况,并表达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写信寄信全要由小伙伴自己独立完成,表达真情实感。当孩子们接到远方朋友的回信时,要提醒他们保持联系,持之以恒,使友谊不断加深,成为真正的好朋友。要提倡互相学习,教给孩子们怎样交友收获大。让孩子们从一封封信件这个小窗口中去找大世界,去了解对方小伙伴们的生活,珍惜今天,更加奋发努力。使孩子们通过信件从对比中找到自身的责任,找到助人的快乐);

  C.给小伙伴送一本好书(将优秀图书送给小伙伴,使少年儿童通过读书、读报更新观念,获取真知,更茁壮成长);

  D.给小伙伴赠送一件当地的土特产品;

  E.向小伙伴学一种新知识(或新本领);

  F.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

  四、深入探讨,课外实践交往。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的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

  2.备课的时候老师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

  出示联系地址与对象: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5年级2班 朱珩尧

  陕西省合阳县城关小学5年级2班 王笃行

  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20xx级1班 余楚萌

  甘肃省兰州市实验小学5年级 汤洋

  江苏省南通市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6年级 潘晟威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4年级12班 陈奕骁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5年级4班 文雯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5年级 张文博

  广东省佛冈县第一小学4年级1班 邓先飞

  ……

  3.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异地的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共筑美好未来。

语文教案 篇5

  知识目标:

  1、朗读背诵前两首诗

  2、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对诗的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感情

  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前两首诗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策略方法:

  朗读法

  教学媒体:

  录音机

  教学设计:

  课前二分钟演讲

  学习《归田园居》学习《使至塞上》前两首。

  1、老师范读,提出朗读要求

  2、注音:荒秽草木长

  3、结合注释,读懂字面含义

  分析思想感情陶渊明《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世人在南山下种豆,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但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从表面看,写的.是劳作之乐,但其内涵,是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1、背景:公元737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的大使,实际上是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些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朗读课文

  3、注音:燕山逢候骑

  4、分析思想感情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难言的内心感情。经过长途跋涉,却没见到将官。接着,笔峰转入对塞外风光的描写上。

  5、朗读背诵

  板书设计提纲

  《归园田居》:不想在现实中失去自我,希望自食其力。

  《使至塞上》:借边塞风光,抒发被贬的凄凉。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要求会认和会写的词。

  2.领悟运用打比方的好处。

  3.了解古人写诗的严谨,背诵有关炼字的名句。

  4.背诵古诗《寒食》。

  5.学习本组课文的写作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选择一处景物,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进行习作。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古人炼字的名言及典故。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激趣导入。

  2.出示第一组词语,开火车读,同桌互读。

  3.出示第二组词语,互读,练写。掌握后听写检查。

  二、金钥匙

  1.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给了我们一把什么金钥匙?

  2.指名回答。(短文告诉我们写文章时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能够把感受写具体,让人读了如身临其境。)

  3.回顾一下《黄果树听瀑》这篇课文,还有哪些句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找找本单元其他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体会其好处。

  5.选择校园内的一处景物练写一个片段,要求运用打比方的方法。

  三、趣味语文

  1.今天的趣味语文告诉我们的是一些有关古人炼字的名言。

  2.学生自由读诗句。边读边想想诗句的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知道哪些诗句的意思,还有哪些弄不明白。

  4.交流讨论。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意思是为了吟得一个妥当字,把数根胡须都捻断了。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癖性是特别喜欢雕词琢句,写不出惊人之语死不罢休。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到,吟一吟不禁双泪长流。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意思是,为求得一个恰当的字,宁愿忍耐半夜的寒冷。

  5.你们还知道哪些古人炼字的典故呢?

  6.从古人炼字的这些名言中,你有什么体会?生自由谈。

  7.练习背诵名句。

  8.推荐其他一些相关的名句读一读。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四、古诗诵读

  1.激趣导入。

  (板书诗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天前,我们刚学了两首描写景色的古诗。今天就让我们从诗歌的海洋中再采撷一朵美丽的浪花,添加到自己的诗库中去吧。

  2.师简介一下“寒食”及创作背景。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天或两天;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是晋文公为了怀念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寒食节那天,诗人韩翃在长安街头漫游,被眼前的暮春景色迷住了,一直游玩到暮色降临。晚上,皇宫里闪出一团团烛光,亮亮堂堂的。而宫外却是一片漆黑,埋在深深的暮色里。韩翃感慨万分,提笔写下《寒食》。

  3.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想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提出来。

  4.交流对诗的理解。全诗的大意是:春天的长安城中,热闹繁华,处处飞花,寒食节春风吹拂着御柳。傍晚汉宫传送烛火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五侯的家中。

  5.采用全班朗读、同桌对读、小组读等方式将诗读熟。

  6.练习背诵这首古诗。

  第二、三课时

  (习作指导)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黄果树听瀑,领略了青海湖迷人的风光,观赏了法国宏伟壮观的凡尔赛宫,今天,我们要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物写下来。

  二、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写作特点

  1.按一定的顺序写。

  2.抓住景物特点,突出重点。

  3.运用了打比方、拟人、联想等表达方法。

  4.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2.交流、指导。

  (1)介绍一个地方,可以是风景名胜、纪念场馆,也可以是一个村庄、集镇、城市,还可以介绍学校、院落、住房等。

  (2)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是时间顺序,也可以是地点变化的顺序,还可以按方位和布局来写。

  (3)印象深刻,有特点的地方多写一些,写具体。

  (4)可以使用表示时间、地点的词句,使人容易明白。

  (5)除了写眼前看到的,还可以写跟这些地方有关的事情,可是你听来的,从书报上看到的。

  四、小组讨论交流

  先让学生组成小组,在组内说说自己心目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要求:

  1.要具体说出景物的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尽可能说全。

  2.要求按一定的顺序说,比如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整体到局部。

  3.要说出景物的特点。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根据三点要求在小组内互评,欣赏说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

  五、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四课时

  (习作讲评)

  一、习作总结

  表扬写得好的,进步突出的学生,指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二、交流习作

  请写不同景物、写出了特点、抒发了不同感受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可读全篇,也可读片段。读后,师生共同讨论、点评。

  三、重点评议,指导修改

  选择一两篇带有典型性的习作,引导学生评议修改。(重点解决叙述顺序不清楚、内容不够具体、没有写出特点、语句不通顺等问题。)

  四、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修改后同桌互读交流。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

  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

  ⑵注意字型。指导写“机械”的“械”,“残废”的“残”。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1、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

  第三段(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简要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2、默读,思考: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为什么这样设定?(这样做的目的是以此来纪念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以表达人民对他的怀念和敬佩。)

  3、朗读第1-2小节。

  五、作业布置:

  1、读抄词语。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过渡:诺贝尔为何能受到人们如此的敬重呢?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齐读第3小节。

  师:诺贝尔一生有许多的发明,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出示思考题)

  2、自由读课文第4-9小节,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并在旁边作批注。

  3、学生讨论交流。

  (1)诺贝尔为什么会想到要发明炸药呢?(诺贝尔最初发明炸药的动因是什么?)(他看到工人们徒手劈山开路十分艰苦,就想发明一种东西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说明诺贝尔发明动机来自于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

  (2)他在发明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失败和痛苦?(读有关句子,学生谈体会。)

  (3)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强度。)

  (4)朗读第第4——7小节。

  师:尽管诺贝尔发明炸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对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创造发明是无止境的。

  4、指名读课文第8——9小节。

  ①这一段具体详尽地描述了一次试验性的大爆炸,当时人们是怎么说的?而诺贝尔又是如何表现的?从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一个科学家为造福人类全身心投入创造发明,连个人的生死都不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②生自由练读第8——9小节。

  ③全班有声有色地朗读。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诺贝尔死后,大量的炸药也用于战争,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如果诺贝尔泉下有知,他会有何感想?

  2、学生交流。

  (诺贝尔也许遇见到炸药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设立了和平奖,以激励人们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3、齐读第三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说说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

  五、拓展练习。

  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板书设计:

  发明炸药热爱科学

  诺贝尔 热爱人类

  设立诺贝尔奖 无私奉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

  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2、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

  ⑵注意字型。指导写“机械”的“械”,“残废”的“残”。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1、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

  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

  第三段(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简要地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了解本文按空间转换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二、体会古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精致奇巧和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吟诵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今天,也让我们一起到扬州瓜洲镇上的于园,去品赏中国古典园林的绝妙景致。

  二、作者简介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于仕宦家庭。明朝灭亡后,他隐居山中,在国破家亡之际,回首二十年前的繁华靡丽生活,写成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书,抒发了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

  今天,我们学的《于园》就出自于他的《陶庵梦忆》。

  三、初读课文

  1、散读课文。

  要求:请注意课文中个别字词的读音。

  2、请读。

  学生正音。教师范读。

  板书:槛jian

  3、全班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四、再读课文

  1、分组讨论交流课文的解释。

  2、学生解释,重点字词教师点拨。

  ①富人于五所园也园:动词,建筑园子。

  ②非显者刺刺:名帖,这里作动词,投名帖。

  ②奇在磊石磊:垒,堆砌。

  ③缘坡植牡丹、芍药缘:顺着,沿着。

  ④以实奇以:因为。

  ⑤以幽阴深邃奇幽阴深邃:阴暗深远。

  ⑥颓然碧窈颓然:舒坦的意思。碧窈:碧绿幽远。

  ⑤俱以假山显以:凭借。显:显扬,有名声。

  ⑤胎于石胎:这里是形成雏形的意思。于:从。

  ⑤至于园可无憾矣于:到。

  3、在此基础上思考:于园并非人人都能进去,从文中那一句话可以证明?

  “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一句告诉我们: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子,一般人则不能。可以看出这座园子不同寻常,主人不肯轻易示人,给人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之感。

  这一节中,还有哪一句也照应了“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这句话呢?

  五、细读课文(第二段)

  从第一节中,我们还了解到于园是一个名叫于五的'有钱人所建造的园子。它可以算是一座私家花园。据我了解,私家花园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它们大都模仿自然,推崇山水野趣,叠石掇山,楼阁重复,具有山水画意。

  下面,让我们重点学习第二节,看看它究竟奇在何处?

  1、找出关键句:“园中无它奇,奇在磊石”。

  板书:园中无它奇,奇在磊石。

  2、文中从哪几处描绘了磊石呢?

  找出方位名词“前堂”、“后厅”、“卧房槛外”。朗读这三句。

  它们各自奇在何处?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处谈感受。(可抓住文中具体字词,想象一下作者当时的感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的教案01-09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4-02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4-05

小学语文教案常用 小学教案语文教案08-20

语文古诗教案01-25